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錦集七篇

本文已影響 3.31W人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錦集七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內容

重點領域 語言

相關領域 藝術

活動目標

1、 通過兒歌、故事,比高矮等多種方式,引導幼兒發現自己已長

高、長大。

2、 願意與同伴中交流自己在活動中的發現。

3、 感受到成長帶來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活動,發現自己已有的變化。

難點:大膽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活動中的發現。

活動準備 1、 幼兒成長冊、小時侯的照片整理成套。

2、 收集幼兒去年穿過的鞋、襪等、小孩、公雞、青蛙的對照圖片。

活動過程

一、看圖說話導入活動。

教師:“小孩、公雞、青蛙小時侯是怎樣的,比較一下他們小時侯和現在有什麼不同,兩三人結伴,”

教師:“一人一句輪換着想想說說:我們小時侯和現在不同的地方。”

二、收集去年穿過的鞋襪、戴過的手套和帽子,試着穿戴一下,談論各自的感想。

三、故事:我長高了

討論:“小猴到底長高了沒有,小猴子該在哪裏測量?”

四、和同伴比高矮

1、兩人比高矮——身體站直背對背。

2、三人、四人比高矮——兩個兩個輪換着,身體站直背對背。

3、一組小朋友排排隊比高矮——議論:我們一組誰最高?誰最矮?

五、歌曲笑呀笑

學唱歌曲《笑呀笑》,按歌曲中的角色,隨着音樂節奏做動作模仿。

活動延伸:我們會長高

將長條紙一折四,在第一格畫臉,第四格畫腳,畫好後拉開,畫手和身體,

按此方法,選擇不同長度的長條紙畫人,從矮到高地排一排。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小雞的出生和過程

2、能記住故事情節,並嘗試角色表演故事

3、能簡單複述故事內容,並進行角色表演。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1、課件PPT

2、雞媽媽貼畫小雞貼畫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入主題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你們想不想猜一猜(尖嘴巴,花毛衣;愛吃小蟲和小米,渾身上下毛茸茸;說起話來唧唧唧)。這隻小雞尖尖的嘴巴,黑黑的眼睛,渾身毛茸茸的,是不是很可愛啊!

二、出示小雞圖片,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哎!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小雞是怎麼出生的嗎?(幼兒舉手回答)出示雞蛋,小雞是雞蛋孵化出來的。

在雞蛋的孵化過程中,小朋友們知道雞蛋發生了什麼變化嗎?(進入下一環節)出示圖片,瞭解小雞是怎樣出生和長大的

1、小朋友們,這是最初的雞蛋,你們仔細的看,蛋殼裏面是什麼樣的?(引導幼兒大膽表述)

2、在雞媽媽的孵化下,過了幾天,蛋殼裏面發生了什麼變化?(出示第二張圖片)

3、在雞媽媽的孵化下,又過了幾天,蛋殼裏又發生了什麼變化?

4、依次出示到第六張圖片。

三、幼兒完整欣賞故事(播放錄音)

1、小雞剛從蛋殼裏出來是什麼樣的?

2、小雞睜開眼睛發現了什麼?

3、我們來模仿一下小雞抖翅膀。

4、引導幼兒學說小雞和雞媽媽的對話。

四、鼓勵幼兒角色扮演(教師當雞媽媽,幼兒當小雞)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回到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看自己小時候的照片,瞭解一下自己的成長足跡。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來自生活。在活動中,我首先抓住幼兒喜歡小動物的特點,出示一隻出殼不久的小雞和雞蛋來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然後再以非常形象的圖片,通過引導孩子看、思、說,瞭解小雞出生的過程。再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讓幼兒欣賞故事,學習語言。最後的遊戲,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進一步瞭解小雞出生的過程。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思維、觀察、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鍛鍊。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初步掌握故事情節;體驗爲別人做好事,別人喜歡,自己也快樂的感受。

2、學說故事中的角色對話,知道太陽、小鳥、蜜蜂和青蛙快樂的原因。

3、能結合生活經驗大膽地表達自己的快樂。

重點難點

體驗爲別人做好事,別人喜歡,自己也快樂的感受;能結合生活經驗大膽地表達自己的快樂。

活動過程

1、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講故事的前半部分(開始至青蛙對話部分),知道太陽、小鳥、蜜蜂和青蛙快樂的原因。

(1)提問:小花籽出去找快樂時遇見了誰?太陽、小鳥、蜜蜂和青蛙都很快樂,他們爲什麼快樂?

(2)引導幼兒討論:小花籽怎樣才能找到自己的快樂?激發幼兒積極動腦思考,想出幫助小花籽尋找快樂的方法。

2、教師繼續邊演示課件邊講故事的後半部分,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小花籽找快樂的經過。提問:

(1)小花籽最後找到了快樂嗎?

(2)它是怎樣找到快樂的?

3、教師完整講故事,請幼兒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

4、教師和幼兒分別扮演角色,幼兒學說故事中的對話,體驗爲別人做好事,別人喜歡,自己也快樂的感受。

5、幫助幼兒回憶已有的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快樂。引導幼兒討論:“小朋友,你們快樂嗎?爲什麼?”

6、啓發幼兒回家後把自己快樂的事情講給爸爸媽媽聽,或者畫下來,講給同伴聽,說一說自己爲什麼快樂,與同伴共同分享。

7、引導幼兒隨《幸福拍手歌》音樂跳舞,表達快樂的心情。

活動延伸

教師可投放故事所需角色的頭飾,鼓勵幼兒在活動區中選擇角色進行表演,也可引導幼兒在理解故事《小花籽找快樂》的基礎上創編故事情節,進一步體驗爲別人做好事,別人喜歡,自己也快樂的感受。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會“做一件讓大家開心的事”的美好,並懂得量力而行。

2、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能在集體面前進行簡單的講述。

活動準備:

ppt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圖片活動過程:

一、引出小象

1、出示ppt:看看老師喜歡的動物是什麼?(大象)師:知道我爲什麼喜歡他嗎?因爲他有許多的本領,那你知道大象有什麼本領呢?

2、想一想當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他有沒有那麼厲害啊?爲什麼?

(因爲小象還小,還有很多本領沒有學過,所以許多事情都還不會做……)

二、小象的美好心願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象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小象的心願》。什麼是心願?你的心願是什麼?

2、小象的心願又是什麼呢?小象的心願就是“做一件讓大家開心的事”。什麼事情是能夠讓大家開心的呢?(幼兒自由說說)

三、小象做的大事

1、教師邊演示ppt邊講述小象做的第一件事(當建築師),小象爲什麼想當建築師?(這是小象的心願,他想建一幢漂亮的房子,請小動物們來住,他覺得這樣大家一定很開心)

2、觀察第二件事

(1)看,這是哪裏?(廚房)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小象在廚房裏幹什麼呢?(燒菜、燒飯)小象爲什麼要燒這麼多的飯菜?(這是它的心願:燒很多好吃的菜,請小動物們來做客,讓它們感到快樂)

(3)小象在燒菜、燒飯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炒菜鍋子冒出了火;水槽裏的水淌到了地上;飯燒焦了,鍋裏冒出了煙;菜葉子粘在腦袋上,東西丟了一地)

(4)想一想小象現在的心情怎麼樣?(很着急,簡直是手忙腳亂啊)

3、觀察第三件事

(1)這些是什麼?(布)小象用布在做什麼?(做衣服)小象爲什麼要做這麼多的衣服。(是小象的心願:爲小動物們做很多漂亮的衣服,給它們帶去快樂)

(2)小象這次改做裁縫了,剪了很多布片,他做出衣服來了嗎?(做不出來,布片還是一片一片的,它不知道怎麼樣縫起來)

(3)小象做不出衣服,他心裏怎麼樣?(很着急,急得滿頭大汗)

4、小象去做了幾件事情啊?是怎樣3件呢?

(1)第一件事是什麼?(出示相應圖片)

(2)第二件事是什麼?(出示相應圖片)

(3)第三件事是什麼?(出示相應圖片)

5、小象啊,相當建築師、廚師、裁縫,可是他當得好嗎?爲什麼?

6、師小結:這三件事太難了,那麼大的事情小象還不會做,他的年紀還小,很多本領還沒有學過呢。那小象的心願實現了嗎?

四、講述小象傷心的畫面(出示小象傷心的圖片)

1、小象一件事也沒有做成,你們看他怎麼樣了,他的樣子?他的表情?

2、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幅圖嗎?

3、小象那麼傷心,怎麼辦呢?

4、既然這些大事小象做不好,那他可以做一些他能做的小事呀。你們幫小象想一想他可以做什麼小事?

5、那小象到底做了什麼呢?往家裏走的路上,小象又碰見了誰呢?

五、小象能做的小事

1、請幼兒翻看《幼兒用書》,請幼兒說一說(小象去賣花了)他們的花是哪裏來的呢?(自己種出來的)在種花的過程中,小象能做什麼?(澆水)

2、(蛤蟆、青蛙)對了,小象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正在澆水種花的蛤蟆和青蛙。這時候,會發生什麼事呢?(邊演示ppt邊講述故事至結尾)

4、小象做了什麼小事?這是不是一件能讓大家開心的事?他自己開心嗎?你從哪裏看出來?

5、小結:小象雖然只做了一件種花的小事,可是他很開心,他說種花送人,可以讓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也給大家帶去了快樂。

六、實現願望:做自己能做的事

1、小象之前做了那麼多大事,但是一件也沒有做好,一點也不開心;後來小象只做了一件自己能做的小事,卻很開心,而且做得非常棒,讓大家都開心了,小象的心願實現了嗎?

2、所以,孩子們,我們要給別人帶去快樂就要做自己能做好的小事。

3、你會做什麼讓別人快樂的小事?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

2、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有感情的朗誦

3、鼓勵幼兒大膽創編與花色相應的夢,激發幼兒想象力與創編能力。

活動準備

花籃一個、花、鋼琴曲《卡農》、課件活動重點 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活動難點 鼓勵幼兒大膽創編,激發幼兒想象力與創編能力。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回憶經驗直接導入

1、你們做過夢嗎?都夢到了什麼

2、是誰讓你們做夢了嗎?

3、教師小結基本部分

欣賞散文

1、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欣賞一首散文詩,聽一聽,都是誰做夢了

2、它們都夢到了什麼呢?讓我們再來聽一聽

3、它們的夢可真美啊,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遍吧

4、這麼美的散文詩,讓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吧

創編散文

1、夢可真美呀,老師也想來當一回夢姐姐,送花給你們,讓你們也做很美的夢好嗎?

2、播放音樂,"夢姐姐"爲每個幼兒放一個小禮物,幼兒自由討論,大膽構思自己彩色的夢。

3、那請小朋友看看夢姐姐送了你一朵什麼顏色的花,想一想你會做什麼顏色的夢,會夢到什麼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看看誰的夢最美,待會兒請你來給夢姐姐說一說。

4、鼓勵幼兒創編與花色相應的夢,激發幼兒想象與他們不同的內容。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回答。

結束部分 小朋友做的夢可真美呀,我們把你的夢講給別的小朋友聽一聽。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瞭解小象要爲大家做事情,使大家生活快樂的心願。

2.能夠用表情、動作、語言表現小象給夥伴帶來快樂的故事情節。

3.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並給別人帶來快樂。

活動準備

1.故事《小象的心願》ppt課件、教師教學資源、《幫助你很快樂》課件。

2.小象、青蛙、蟾蜍頭飾。

活動過程

1.結合幼兒已有生活經驗,說說自己的心願,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師:寶貝們,過生日的時候我們都會對着生日蛋糕許一個心願,誰能來分享你許的心願是什麼?

師:瞧,小象也有一個心願,它想爲大家做事情,可是它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小朋友,我們幫小象想一想怎樣幫助大家做事情,好嗎?

2.分段播放故事《小象的心願》PPT,引導幼兒逐一仔細觀察圖片,大膽想象故事內容並表達。

小結:小象打算當一名建築師,建漂亮的房子;打算當一名廚師,想燒好吃的菜;打算做一名裁縫,想做漂亮的衣服,它成功了嗎?

3.播放教師教學資源故事動畫《小象的心願》,完整欣賞故事。

提問:小象的心願完成了嗎?

小結:小象雖然沒有了不起的本領,但它種花送給森林裏的每個朋友,讓每個朋友得到快樂,其實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

4.表演故事《小象的.心願》,感受幫助人的快樂。

討論:小象在幫助人的過程中都做了什麼?可以用怎樣的動作、表情表現?(啓發幼兒自由選擇角色,戴頭飾用語言、動作、表情表現小象助人的過程)。

5.欣賞《幫助你很快樂》課件,引導幼兒感受朋友之間的友誼,瞭解正真的快樂源於共同分享。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教學中,經常會發現一些孩子對自己沒信心,缺乏自信,總覺得自己比不收別人,覺得自己不如人。如何來培養幼兒的自信心一直是我在幼兒教育中不斷探索的一方面。剛好我看到了這篇故事“誰會贏”,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在故事中長頸鹿、大象、河馬、袋鼠和小小的西瓜蟲發現了一塊美味的奶酪,究竟誰可以吃到它呢?動物們開始比賽了:看誰最高?看誰最重?看誰的嘴巴大?看誰跳得遠?小小的西瓜蟲都比不上他們,但是,在最後一輪比賽裏,西瓜蟲贏了……我想通過這個故事來告訴孩子人和動物一樣,都有各自的特長,只要充分發揮,就會勝利,不要總覺得自己小,小小的自己也有不簡單的地方,要相信自己能行,要對自己有自信心。

活動目標:

1、藉助故事,瞭解故事中每種動物的特長。

2、鼓勵幼兒大膽猜測,用清楚的語言積極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嘗試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

3、知道人和動物都有各自的特長,只要充分發揮,就會勝利。

活動準備:課件、圖片、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圖片欣賞,初步瞭解不同動物的特長。

教師展示動物圖片,引導幼兒欣賞後講一講小動物們都有什麼特長。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些動物圖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1)你們喜歡嗎?

(2)誰來說一說他們都有什麼特長(本領)?

二、教師出示背景圖,利用圖片設疑,引導幼兒猜測,大膽嘗試講述,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出示第一幅圖片,引導講述故事第一段。

師:“說得真好,河馬、袋鼠、長頸鹿、大象和西瓜蟲有一天在草地上發現了一塊奶酪。”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1)它們看到奶酪後會怎麼想?

(2)“那小朋友猜猜看,誰會吃到這塊奶酪。爲什麼?”“誰最不可能吃到奶酪,爲什麼?”

2、教師繼續講述“究竟誰可以吃到呢?動物們開始比賽了,那它們進行了哪些比賽呢?

(1)出示圖標:比高、比重、比嘴巴大、比跳遠”。

(2)引出問題 “假如比**,你認爲誰會贏?”

出示圖片2-4頁:讓幼兒瞭解比賽的過程。

提問:

(1)每一次的比賽,誰都落在最後面?(西瓜蟲)它的心裏面會怎麼想呢?

(2)鼓勵幼兒大膽的猜想:那麼西瓜蟲會跟他們比什麼來贏得比賽呢?出示圖標“O”。

(3)它們比到現在,請小朋友再來猜猜最後誰能吃到奶酪?

出示圖片,讓幼兒瞭解比賽結果。

三、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理解每個人都有了不起的本領。

師:“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下面老師完整的講給你們聽。一會兒我有幾個問題想考考你們,你們仔細聽完後告訴我好嗎?”

故事後提問:

(1)故事中的動物們進行了哪些比賽項目?

(2)最後奶酪歸誰了?它是用什麼方法得到的?

(3)爲什麼小小的西瓜蟲最後能戰勝比它大的動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教師小結:其實人和動物一樣,都有自己的特長,只要充分發揮,就會勝利。所以,不要總覺得自己小,小小的你也有不簡單的地方哦。我們要相信自己,要對自己有信心。

四、遊戲比賽“誰會贏”。

師:剛纔故事中的動物們進行了比賽,現在我們也來比一比,看,老師給你們每人準備了一張拼圖,我們來比比誰拼得最快,看看誰會贏,好不好?

(1) 遊戲進行。

(2) 評比。

結束句:今天我們開展了拼圖比賽,小朋友動作比老師快,下次我們再進行拍球比賽,看誰會贏,好嗎?

附故事:

有一天,河馬、長頸鹿、大象、袋鼠和西瓜蟲在草地上玩,突然,他們發現了一塊黃色的東西,大家湊過去一看,哇!原來是一塊美味的奶酪。它們都爭着要吃奶酪,河馬說:“我嘴巴大,應該我吃。”長頸鹿說:“不行,我個子最高,得我吃。”大象卻說:“我最重,得我吃。”袋鼠說:“哼,你們誰有我跳得遠,應該我吃!”大家誰也不讓誰,掙得不可開交。“那大家就比一比,看誰會贏。”這是西瓜蟲小小的聲音。

於是比賽開始了,它們來到大樹下比跳遠,只見袋鼠用力一跳,就穩穩地落在遠遠的地上。它們來到竹林比高,只見長頸鹿的腦袋躲在高高的竹葉中。它們來到磅秤旁,只見大象往稱上一站,稱上的指針一下子就甩到了頂。這時它們又回到草地上比嘴大,河馬的嘴巴一張,其它動物看着都說:“哦,真夠大的。”比賽結束了,可是它們還是爭着要吃奶酪。這時西瓜蟲又開口了,說:“我有個好主意,我們來比比誰更像‘O’誰先滾到奶酪旁誰就吃。”大家一聽這個注意不錯,於是動物們都在草地上努力着把自己變成O,可只見西瓜蟲迅速把身體團成了一個圓球,一下子就滾到了奶酪旁,西瓜蟲就美滋滋的吃着奶酪,而長頸鹿、大象、袋鼠、河馬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