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編6篇

本文已影響 3.66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編6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教材簡介:

《蜜蜂做工》是中班的一首音樂歌曲,在中班的教材裏這並不是一首打擊樂,但我覺得作爲打擊樂來講也可用於我們小班。這首歌曲調歡快,用詞簡潔,幼兒們都很喜歡。通過此次活動不僅能讓幼兒初步會唱,會跟着圖譜用打擊樂器打節奏,還能培養他們愛勞動的良好品質。

目標預設:

1、初步學會看圖譜並根據圖譜進行節奏練習。

2、認識打擊樂器,並練習用打擊樂器進行打擊樂的活動。

3、樂意與同伴進行打擊樂活動。

4、激發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

重點、難點:

從XXX|XXX|節奏變換到XX|XX。

設計理念:

春天到了,百花開了,萬物復甦,吸引了很多的蝴蝶、蜜蜂等,在之前的教學活動中幼兒就認識了春天,對這些東西都很感興趣。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帶幼兒外出散步、參觀,我們小朋友對外面春天的景物、春天的現象及變化都很感興趣,像蝴蝶啊,蜜蜂採蜜啊等興趣都很濃厚,結合這些我就聯想到了這首歌曲,於是就有了這次的活動。

設計思路:

在本次活動中我用開火車去旅行,吸引幼兒看公園裏的花(flash)作爲導入,引導幼兒思考把誰吸引過來了呢?在看到flash裏是蜜蜂被吸引過來後幼兒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來,接着我就導入正題,先讓幼兒練習拍節奏。爲了讓幼兒不感覺到枯燥,並能把節奏從XXX|XXX|變換到XX|XX,我特地設計了幼兒喜歡的花朵節奏圖譜,並用過玩遊戲,讓幼兒在遊戲的歡樂氣氛中掌握這首歌的節奏。最後在使用打擊樂器時整個活動達到了高潮。這個活動我主要是讓幼兒初步學會看圖譜進行節奏練習,樂意與同伴進行打擊樂活動,並激發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花和蝴蝶的FLASH2、花朵節奏圖譜一張3、蜜蜂指揮棒一根4、下載音樂《蜜蜂做工》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坐着火車去旅行吧!”“公園到了,現在是春天,公園裏的花都開了,(打開flash)看,這些花多漂亮啊,你們猜猜看,這麼多花,把誰吸引過來了呀?”

教師:(繼續放蜜蜂飛來的flash片段)“哦,是小蜜蜂來了,它來幹什麼呀?”(採蜜)

二、完整練習拍節奏

1、教師:“你們看這些花多美啊,我們快坐坐好來欣賞一下。”(出示節奏圖譜)

2、教師:“你看到了什麼?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看到了很多的花朵,有的是一朵一朵的,有的是兩朵連在一起的)

3、(出示小蜜蜂教棒)“看到公園裏這麼多好看的鮮花,小蜜蜂要來教我們採蜜啦!看好。(教師進行節奏示範,邊唱“嗡嗡嗡”邊用教棒指花)提問:“剛纔小蜜蜂是怎樣採蜜的呢?”(引導幼兒說一朵就採一下,兩朵就採兩下)“誰願意用你的小手來學一學?”(老師用兒歌幫助幼兒打節奏)

4.教師:“小朋友學的真好!小蜜蜂告訴我們每一朵花都要採到,兩朵連在一起時要採快些(模仿嗡嗡),一朵花時可以採慢些(模仿嗡)“我們一起來試試”試兩遍左右。

5、玩遊戲(1)全部幼兒當花朵,教師當蜜蜂,教師邊跟着音樂唱邊跟着節奏在每朵花上採蜜。注意提醒小花朵們在蜜蜂採蜜時也要跟着音樂節奏晃動身體。第二遍時教師當蜜蜂,選一名剛剛表演好的幼兒當花朵。

(2)一半幼兒當蜜蜂,一半幼兒當花朵,跟着節奏蜜蜂在花朵上採蜜。第二遍時交換。(花朵注意要跟着節奏晃動身體)

三、使用打擊樂器演奏

1、教師:“小朋友們玩的開不開心?”“有一個好朋友看到我們玩的這麼開心,它也想來和我們一起玩的,我們一起玩好不好?”

師先從板凳底下拿出響板,進行介紹。然後讓幼兒們伸出手,先空手和教師一起邊聽音樂邊看圖譜邊打節奏。

2、讓幼兒拿出各自板凳下的樂器,一起演奏3遍。

教師:這隻響板請來了許多好朋友和我們一起玩,他們就藏在你們的椅子下面,現在每個小朋友都把響板拿出來,放在小手上,響板的大嘴巴朝外面,聽着音樂跟着老師一起來一遍。

3、分組演奏。

四、結束部分教師:現在小蜜蜂要到別的地方去採蜜了,我們和它一起去吧!

活動反思:

每當音樂響起,我總能看到孩子們隨着音樂有節奏地手舞足蹈。雖然小班的他們對音樂的理解還顯得格外稚嫩,但通過系統的訓練,相信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及表現力會不斷增強。《蜜蜂做工》的樂曲節奏明快,並富有一定的情節,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在節奏圖譜的引領以及教師的啓發下,幼兒能夠比較快的理解《蜜蜂做工》的樂曲所蘊含的情節,並在音樂的渲染下有節奏的做出動作,初步培養了他們的節奏意識。

當孩子們有了一定的“節奏意識”後,再以《蜜蜂做工》的樂曲爲背景,嘗試用打擊樂器進引導他們進一步感受並表現音樂的節奏,從而實現了從“節奏意識”到“節奏感知”的轉變,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能力一步步得到提升。

整個活動,從選材到活動目標的界定,再到活動的實施,都充分體現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也充分展示出本班幼兒較強的綜合的素質。在活動的實施中,也存在了一些問題,比如說應進一步突出重難點,指導幼兒怎樣從:XXX|XXX|節奏變換到XX|XX等。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並模仿小動物的叫聲。

2、體驗同伴間的友愛之情。

3、對音樂活動感興趣,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感受。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小羊頭飾一個、小貓、小雞、小鴨、小花貓的頭飾;錄音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 激趣引題

今天小羊過生日,它會請哪些小動物來和它一起過生日呢?我們一起來聽歌曲《小羊過生日》。

二、 學唱歌曲

1、 聽音樂開着小氣車來到小羊家。

2、 祝賀小羊生日快樂,爲小羊唱生日歌。

3、 小羊還邀請了很多小動物。教師邊演示教具,邊演唱,引出歌曲內容。

提問:小羊還邀請了誰參加生日晚會?

它們分別怎樣祝賀小羊的,請你學一學。

三、表演歌曲

請幼兒自由選擇當一種動物,戴好頭飾,邊唱邊圍坐向小羊問好。

四、改編歌詞

活動反思:

在活動的一開始,聽說要給小羊過生日,孩子們的興趣即刻被調動起來了,活動的氣氛非常好。由於這首歌曲旋律平和、簡單、富有情趣,幼兒很容易掌握。當我在幼兒學唱的過程中,逐個出示不同的小動物,許多幼兒能改編歌詞進行演唱。這時,我順勢推出本月生日的孩子“聞韜”,孩子們都很驚喜。於是,我就說:“剛纔小動物們給小羊慶祝生日,現在我們也給聞韜慶祝生日好嗎?那怎麼慶祝呢?”孩子們紛紛開始嘗試改編歌詞,有的孩子非常興奮,在改編動物叫聲部分怪叫,這恰恰是改編的難點,現場的氣氛很亂。如何化解這一難點,這時,我就問聞韜是否喜歡這樣的祝福,他搖搖頭,孩子們隨即安靜了下來。於是,我適時地引導他們進行改編,有的孩子說可以把動物叫聲部分改成“生日好、聞韜好……”,整個活動輕鬆、自然、愉快,尤其是聞韜笑得合不攏嘴了,開心的不得了。

小百科:羊是羊亞科的統稱,哺乳綱、偶蹄目、牛科、羊亞科,是人類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芻動物,是羊毛的主要來源。毛色主要是白色。我國主要飼養山羊和綿羊。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體驗媽媽愛孩子的感情。

2、樂意模仿媽媽的樣子或動作,學說“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等。

3、能從眼睛、頭髮、嘴巴、表情等方面來描述布娃娃的形象。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布娃娃每人一個、花頭巾每人一條,音樂磁帶、錄音機。

2、配套《寶寶學習包·我喜歡》第12頁掛圖。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師:今天邱老師給寶寶們帶來了一個邱老師小時候最喜歡玩的玩伴,你們想不想知道是誰呀?(幼:想)

2、師:好,我們有誰可以大聲的說出它是什麼?(是一個布娃娃)

3、師:哇,寶貝你說得真好,來,和布娃娃握握手,問問好。(寶寶們和布娃娃打招呼問好。)老師還帶來了一個禮物,寶寶們請看是什麼?

二、引導看圖,學習兒歌。

1、出示掛圖,師:圖上是誰呀?寶寶喜歡嗎?你們喜歡它的時候會對它做什麼呢?(和它一起玩、給它好吃的東西、抱抱它、親親它。)

2、教師念兒歌《布娃娃》,寶寶欣賞。

師:這個娃娃真可愛呀!邱老師也很喜歡,也想抱抱它、親親它,可布娃娃它害怕,怎麼辦呢?呀,老師有個辦法,我們先對娃娃說:“娃娃乖,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請寶貝學說:“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指名學說)

3、現在娃娃願意讓寶寶抱了,老師要考考寶寶布娃娃的五官是什麼樣的?看看哪位寶寶觀察的最仔細。引導寶寶用兒歌中的話回答。(大眼睛,黑頭髮,張開嘴巴笑哈哈。)

4、教師再念兒歌,寶寶輕聲跟念兒歌。

5、根據寶寶抱的娃娃形象不同來改編兒歌。(如:小眼睛、黃頭髮)

6、男寶寶可說我:“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爸爸。”

三、遊戲《做媽媽》

1、寶寶每人抱一個布娃娃,每人在自己頭上扎一塊頭巾做媽媽。邊念兒歌,邊做撫摸、親親布娃娃的動作,表達對布娃娃的喜愛之情。

2、在輕柔的音樂伴奏下,寶寶邊說:“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 邊抱寶寶、撫摸寶寶。

四、活動延伸

師:哇啊,我們小小班的寶寶真棒,布娃娃都哄睡着了,我們現在送布娃娃去娃娃家牀上睡覺好嗎?(寶寶抱着布娃娃進入活動室。)

附兒歌:

《布娃娃》

布娃娃,布娃娃,

大眼睛,黑頭髮,

張着嘴巴笑哈哈。

我來抱抱你,

做你的.好媽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

2.學會主動與客人交流,並使用禮貌語言。

3.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設計思路:

《神奇的報紙》是小班教材主題四《有趣的紙》中的一個故事活動。雖說是一則故事,但相對小班其他故事內容比較枯燥,原因是故事缺乏角色對話,旁白式的陳述性語言不利於幼兒表演參與,引導幼兒複述故事難度也較大,對於大班幼兒來說,教師更不好組織。一不小心便將目標定位爲健康或社會領域中“引導幼兒克服膽怯心理,大膽與人交往”,失去了語言活動的功能。結合教材和本班幼兒實際,我將活動目標適當降低,不要求幼兒講述故事,但要通過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並鼓勵幼兒學會用禮貌性語言主動與客人交流。小班孩子的思維特點是“形象直觀”,爲了讓孩子們形象直觀地理解故事內容,我準備了圖片、頭飾等,讓幼兒在遊戲中獲得情感體驗,發展語言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展示故事圖片和演示實物報紙,結合教師講述、提問交流等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在音樂遊戲中,鼓勵幼兒大膽主動與客人老師問好、交流。

情感態度價值觀:鼓勵幼兒大膽與人交往,樂意主動與別人交流。

活動重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

主動與客人交流,並使用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五張老鼠頭飾一個報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遊戲“猜猜我是誰”導入。

1.師拿出一張廢舊報紙,與幼兒談話。

師: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報紙)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吧!

2.與報紙玩遊戲:

(1)將玩具小猴的臉從報紙的小洞露出來,讓幼兒猜猜報紙後面的小動物是誰?並請小猴大方地走出來與小朋友問好。

(2)將玩具小熊的臉從報紙的小洞露出來,讓幼兒猜猜報紙後面的小動物是誰?請小熊大方地走出來問好。

(3)小老鼠躲在報紙後面,既不好意思打招呼,更不敢出來和大家交朋友。

二、藉助圖片,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師:這是一隻膽小害羞的小老鼠,它不敢見陌生人(將小老鼠圖片貼在白板一角)。大家看(出示圖一),今天小老鼠家來了一位客人阿姨,小老鼠好害怕,怎麼辦呢?大家快幫幫小老鼠吧!(幼兒自由發言)

2.師:小老鼠自己想了一個好辦法(出示圖二),它躲在一張有小洞洞的報紙後面,這下客人阿姨看不見它了,它有點不害怕了(教師將有小洞的報紙覆蓋在小鼠圖片上,只露出小老鼠的眼睛)。

3.師:第二天,(出示圖三)客人阿姨在看報紙,阿姨看上去很漂亮,小老鼠覺得洞洞太小了,看不清楚,就把洞洞挖大了一點,露出了半邊臉(將有稍大一點洞洞的報紙覆蓋在小老鼠圖片上,露出老鼠的半邊臉)。

4.師:第三天,(出示圖四)客人阿姨在看電視,阿姨看上去好溫柔呀,小老鼠又把報紙的洞洞挖大了一點,小老鼠的腦袋都從洞洞裏鑽出來了(將有大洞的報紙覆蓋在小老鼠圖片上,露出小老鼠的整個腦袋)。

5.師:小老鼠不再害怕了,它扔掉報紙和客人阿姨一起玩耍(出示圖五)。

6.提問:是誰讓小老鼠變得不再害怕陌生人了?(報紙)對,是神奇的報紙,那報紙上的小洞洞是誰挖的?(小老鼠自己)它爲什麼要在報紙上挖洞洞呢?(因爲它害怕陌生人)報紙上的洞洞一天天越變越大,小老鼠的膽子也一天天越變越大,最後它不再害怕,還和客人阿姨做起了遊戲。

三、完整欣賞故事。

1、報紙排排隊:

報紙上的洞洞真有趣,它們從小慢慢變大,我請三個小朋友來給報紙排排隊,要求是按小小洞——小洞——大洞依次排列。(幼兒手舉報紙排隊)

2.請一名幼兒扮演小老鼠(戴頭飾),三名舉報紙的的幼兒分散站開,師完整講述故事,“小老鼠”根據故事情節,表演露出一隻眼睛——露出半邊臉——露出腦袋。

四、遊戲“找朋友”鼓勵幼兒大膽與人交往。

師:膽小害羞的小老鼠變得大膽又活潑了,你們瞧(出示小老鼠圖片)它還敢和小朋友打招呼呢?(師躲在圖片後面模擬老鼠的聲音:大家好!我是小老鼠,認識你們我很高興!)“小老鼠”(戴頭飾的小朋友)你敢跟後面的客人老師問好嗎?(鼓勵幼兒主動上前與某位老師問好)小朋友們,你們見到客人害怕嗎?敢不敢和客人打招呼、做遊戲呢?讓我們隨音樂跟客人老師一起玩遊戲吧!(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裏?在這裏,在這裏,我的朋友就是你!)

遊戲規則:邊唱歌曲邊走到客人老師跟前,當唱到“我的朋友就是你”時,要握起客人老師的手,對客人老師說:你好,歡迎你到我們班做客,認識你我很高興……

五、總結

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大膽與人交往,見到認識的人有禮貌的稱呼、問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採用“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原則來組織,以《綱要》爲指導,從“理解——感受——體驗”三大塊,由淺入深,從理解到感受,使幼兒已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繫,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直觀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設計程序爲:情境導入—故事講述—情境體驗—角色表演—活動延伸。

《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我通過遊戲“猜猜我是誰”導入活動,讓幼兒在有趣而又充滿神祕的狀態中專注地參與活動;運用直觀的的教具——報紙、插圖、老鼠圖片一遍講述一遍直觀演示,幫助幼兒理解了故事內容;並通過音樂遊戲鼓勵幼兒大膽主動地與客人老師問好,交流,讓幼兒在親身實踐中客服膽小害羞心理,掌握了一些與客人交流的禮貌用語,基本達到了活動目標。

同時也存在幾點不足之處:一是教學語言不夠簡練,隨意性強;二是缺乏教育機智,不敢超越“教學設計”而是自始至終嚴格按教案執行。比如:有的小朋友就是膽小的幼兒之一,在音樂遊戲中,抗拒與客人老師交流,我擔心分散其他幼兒注意力而沒有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引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看看、猜猜、講講的活動中瞭解車子是由不同數量的輪子組成的

2、通過遊戲讓幼兒知道輪子是可以滾動的

活動準備:

PPT、幼兒帶來的各種車子

活動過程:

一、介紹各種不同數量輪子的車

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神奇的寶貝,你們知道是誰嗎?

(一)出示兩隻輪子,引起興趣

1、你們看這是什麼?有幾隻? 2、你見過的兩隻輪子的車嗎?是什麼車?

小結:兩隻輪子的車有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

過渡:還想接着往下看嗎?

(二)出示三隻輪子

1、你們看這裏有幾隻輪子? 2、三隻輪子是什麼車?

小結:三隻輪子的是三輪車

(三)出示玩具車

1、這是一輛什麼車?這輛車有幾隻輪子? 2、出示四隻輪子,四隻輪子有些什麼車?

小結:四隻輪子的有轎車、警車、消防車、公共汽車等等

二、講講玩玩:知道車有了輪子會滾動

1、討論:爲什麼這些車都要有輪子呢?

2、你們想不想開開自己帶來的車?(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車有幾個輪子)

3、幼兒開開自己的車,開完後將車按輪子數量放進不同的停車場

總結:原來我們剛纔看見的車和你們玩的車都是有不同數量的輪子組成的,有了這些輪子車纔可以在馬路上開。

活動延伸

你們玩得開心嗎?還有很多寶貝也想出來和你們見見面,我們請他們出來好嗎?

1、你見過這麼多輪子的車嗎?

2、平時請你們爸爸媽媽帶你們一起找找看哪些車有這麼多的輪子,好嗎?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白鹽和白糖

通過觀察和實驗,知道糖和鹽的名稱、特點及用途。

能比較出糖和鹽的簡單相同點和不同點。

活動準備:糖、鹽、杯子

活動過程:

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通過嘗的方法讓幼兒瞭解裏面裝的是什麼水)

1、出示兩杯水問:你們知道這兩個杯子裏放的是什麼?

2、請幼兒來嘗一嘗,並說一說杯子裏的是什麼水?

二、引導幼兒觀察糖和鹽。(通過操作培養幼兒善於動手動腦解決問題的能力)

1、請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說說糖和鹽是什麼樣子的。

2、請幼兒打開紙包,看看紙包裏是什麼?想想用什麼辦法知道?那一包是糖,那一包是鹽,糖是什麼樣子的,鹽是什麼樣子的?你們想方法自己去試一試用自己的方法來知道。

請幼兒將糖和鹽倒在水裏,用筷子輕輕攪拌,待糖和鹽溶化後。問:糖和鹽到那裏去了?

三、瞭解糖和鹽的用途。(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

你們知道糖和鹽有什麼用嗎?(家家戶戶燒菜離不開它們。工廠很多地方也要用到鹽。)

四、比較糖和鹽。(培養幼兒對事物的觀察能力)

糖和鹽什麼地方是一樣的?什麼地方是不一樣的?小結:糖和鹽都是白顏色的,一顆一顆亮晶晶的它們都能溶化到水裏,它們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糖和鹽的味道是不同的因此它們的用途也是不一樣的。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鏡子裏的我

1、初步瞭解鏡子的用途,知道鏡子能照出人或物體。

2、通過照鏡子和參與照鏡子游戲,感知鏡子中的我,瞭解鏡子的基本特徵。

3、樂意照鏡子,積極參與照鏡子游戲活動,對用鏡子觀察周圍的事物感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見過、並用過鏡子。

2、物質準備:鏡子人手一面。

活動過程:

1、出示鏡子,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瞧!這是什麼?它是什麼樣的?

2、自由擺弄鏡子,探索、感知鏡子的特徵。

讓幼兒自主玩一玩,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說一說,自己對鏡子的認識。

3、“照鏡子”感知自己五官以及表情。

教師:鏡子裏有什麼?動一動鏡子,你還看見了什麼?

教師:瞧一瞧,鏡子裏的你是什麼樣子的?

讓幼兒照鏡子做各種表情和動作。啓發幼兒說說:照鏡子時,你發現什麼?

3、瞭解鏡子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

教師;你在哪裏見過鏡子?還有誰用過鏡子?

4、引導幼兒開展“照鏡子”的遊戲活動。

5、想幼兒介紹“照鏡子”遊戲的玩法,啓發幼兒想一想:老師做照鏡子的人,小朋友做鏡子裏的人,老師做什麼,小朋友應該什麼?

鼓勵幼兒模仿老師的動作,跟着老師的動作而變化,感知鏡子裏的人和照鏡子人的動作的一致性,體驗照鏡子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氣味真正多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的嗅覺感官經驗較少,他們對氣味的概念停留在好聞與不好聞、香與臭的水平上,即便有也是潛意識裏積累的,很少有探索各種物品氣味的機會。通過這次探索活動“氣味瓶”,旨在給幼兒提供一個積累嗅覺經驗的機會,讓幼兒瞭解各種物品的氣味。

【活動目標】

1.學會用鼻子聞物體的氣味,發展感知能力。

2.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要愛護自己的鼻子。

【活動準備】

每組一套深色的瓶子,裏面分別裝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醬油、醋、酒、蜂蜜等,儘可能的提供有各種氣味的物品。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對氣味的感知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鼻子有什麼用嗎?”(呼吸、聞氣味)拿起一隻瓶子,“假如我想知道瓶子裏有什麼東西,應該怎麼辦呢?”(看或聞)

2.引導幼兒感知各種各樣的氣味。 (1)“桌子上有很多的瓶子,你們知道里面都是些什麼嗎?” (2)請小朋友打開瓶蓋,聞一聞瓶子裏裝的是什麼東西。聞好一個蓋好,再換其它的瓶子聞,等一會兒告訴大家,你聞到了哪些氣味?

(3)幼兒交流自己剛纔聞到了什麼氣味。(4)老師請每組一個小朋友找出醋的氣味?(或其它氣味)的瓶子,看誰先聞出來。

3.引導幼兒討論、擴展經驗。1朋友你在家裏或別的地方還聞到過什麼氣味?請你告訴大家。

2最喜歡聞什麼氣味?不喜歡聞什麼氣味?爲什麼?幼兒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氣味,鼻子能告訴我們各種各樣的氣味,幫助我們辨別不同的東西。

4.總結

討論怎樣保護鼻子啓發幼兒回憶以往碰傷鼻子或感冒的 感覺,進行討論,談談保護鼻子的方法。

教師小結:我們的鼻子很有用,可以呼吸,還可以聞到很多的氣味,所以我們要保護自己的鼻子。知道不挖鼻孔,不把異物塞入鼻孔,活動時注意不撞擊鼻子,積極參加鍛鍊,增強體質等

【活動延伸】在娃娃家的廚房裏放上一套深色的瓶子,裏面分別裝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醬油、醋、酒、蜂蜜等,製成“氣味瓶”,讓幼兒辨別各種氣味,並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

小班科學活動:圓形滾得快

活動目標:觀察和操作活動,發現圓形積木比方形、三角形積木滾得快的現象。

2、培養對探索活動的興趣,發展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小筐、筐中有長方、圓、方、三角積木各一塊。

2、圓柱體鐵罐、鉛筆、電池、玩具輪子等能滾的物體若干。

3、活動前搭好每人一組斜板。

活動準備:

一、組織幼兒操作和觀察:

1、小朋友你們喜歡滑滑梯嗎?

2、許多積木也想來滑滑梯,看看是哪些形狀的積木?

3、請小朋友把你籮筐裏的積木拿出來一個一個放在那邊的滑滑梯上請它們滑滑梯,看看這些積木是不是滑得一樣快?等會兒講給大家聽好嗎?

二、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討論並提出下一步操作要求:

1、圓積木、方積木、三角積木滑滑梯是不是滑得一樣快?

2、這次舉行個滑滑梯比賽,三塊積木同時滑滑梯、看誰滑得最快、更會兒講給大家聽好嗎?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五、討論:

1、剛纔你的積木滑滑梯比賽時,誰滑得最快?

2、老師也來玩滑滑梯比賽,請小朋友當裁判,看誰滑得最快。

3、老師總結:

圓積木比方積木、三角積木滾得快,也滑得快。所以,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的輪子多是圓圓的,這樣就開得快了。

六、延伸活動:

1、老師這兒還有許多玩的東西,請你們每人選一樣能滾得快的東西。

2、你選的是什麼?你怎麼知道它滾得快的?

3、請小朋友把你選的東西拿到下面的大滑滑梯上去滑吧!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 顏色對對碰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後發生變化。

2、積極關注周圍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活動準備】

1、繪本《小藍和小黃》ppt。

2、紅、黃、藍三種顏料水各10瓶、一次性塑料杯、色卡、毛巾、紙巾。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小藍和小黃》導入

故事講到小藍和小黃抱在一起變成綠色時,請小朋友想一想,他們會跟爸爸媽媽怎麼說這個好消息?

二、投放藍色、黃色顏料瓶,請小朋友動手驗證,藍色和黃色抱在一起是否真的會變成綠色。

1、請小朋友分組,進行配色活動。(做好常規要求)

2、請小朋友說一說,變出的是什麼顏色?是怎麼變出來的?

3、教師小結:藍色和黃色抱在一起真的會變成綠色(出示色卡)。綠色真漂亮,讓我想到了氣球是綠色的,你們想到什麼是綠色的?

三、再投放紅色顏料瓶,請幼兒進行配色遊戲,感知多種配色方案

1、請小朋友分組,進行配色活動。(做好常規要求)

2、請幼兒交換場地,進行另一種配色活動。

3、請小朋友說一說,變出的是什麼顏色?是怎麼變出來的?

4、教師小結:藍色和紅色抱在一起會變成紫色,黃色和紅色抱在一起會變成桔色(出示色卡)。紫色真漂亮,還有什麼物品是這個顏色的?你還知道什麼漂亮的顏色?

四、到室外找顏色

是啊,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是各種各樣漂亮的顏色,所以我們的世界纔會這麼美麗。我們到外面去找還有什麼漂亮的顏色,好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過程:

(一)邊遊戲邊熟悉旋律。

1、師掛上烏龜殼:我是烏龜媽媽,你們都是我的小烏龜。今天,媽媽和小烏龜一起來玩遊戲。

2、小烏龜,你們是怎麼走路的呢?(慢慢爬,幼兒做爬的動作)

3、背景旋律起,師帶領幼兒在圈上“爬山坡”,節奏爲一拍一下。(聽着音樂有節奏的走)

(二)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掌握歌詞。

1、師:看這兒也來了一隻小烏龜,它在幹什麼呢?(爬山坡)

2、小小烏龜走路慢慢地,要爬這麼高的山坡,一定很累,你累的時候會怎樣?小烏龜可勇敢了,它累的時候會做什麼?會發出什麼聲音呢?仔細聽一聽

3、你聽見了什麼?誰來學一學小烏龜的聲音?(嘿嘿喲)小烏龜在用力給自己加油呢,我也來給小烏龜加油(拍兩下手握拳),我是怎樣給小烏龜加油的,誰來學一學?你怎樣給小烏龜加油?誰還能做不一樣的動作?(拍手拍腿),爲了讓小烏龜更加有力氣,請個小鼓來幫忙,有力量吧!我們也來跟着小鼓學一學吧,要像小鼓一樣有力量!

4、告訴你們一個祕密:小小烏龜還帶着好吃的東西呢?看看是什麼?(出示麪包和糖果圖片)原來小烏龜帶着麪包和糖果呢,它要到哪兒去呢?給誰吃呢?這次我們再來聽聽,小烏龜發出了和剛纔不一樣的聲音,仔細聽,哪裏不一樣?這次的聲音誰來學一學?對呀,小烏龜背得更重了所以用的力氣也更大了,我們跟着小鼓再來學一學(嘿嘿嘿嘿喲)

(三)學唱歌曲。

1、你們都給小烏龜加油,小烏龜可高興了,它就唱起了歌。(師範唱一次)

2、這次我還要請小鼓來幫忙,爲小烏龜加油!(再示範唱一下)

3、小烏龜來幫媽媽的忙,你們和小鼓一起唱。(師唱歌,幼兒唱嘿嘿喲)。重點是第二句“嘿嘿喲”要唱得有力、乾脆。

4、聽着音樂一起唱兩遍

5、一邊動作(爬)一邊唱。(請能力強的幼兒來敲鼓)看看,山頂還沒到呢,繼續往前爬

6、教師退出,幼兒獨立演唱。

(四)嘗試創編。

1、到山頂了,小烏龜坐下休息會吧。

師:除了麪包和糖果,小烏龜還喜歡帶些什麼好吃的呢?(幼兒每說出一種食品,教師用粉筆畫在黑板上記錄下來;一組爲兩種食品,可畫3——4組。)

2、引導幼兒自己編唱以下幾組,將原歌中的“麪包”與“糖果”由新創編的食品代替即可。

3、師與幼兒邊唱“下山坡”邊“爬”回家,活動結束。

活動目標:1、在遊戲中熟悉歌曲旋律,並用身體動作感受一拍一下的節奏。2、能融入情境,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學唱歌曲,樂意參與歌唱活動。3、初步嘗試爲歌曲創編歌詞,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並加以表現。

活動準備:1、幻燈課件;2、烏龜殼若干;麪包與糖果圖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