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精選11篇)

本文已影響 1.51W人 

通過《黃鶴樓送別》課文與詩的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相關欄目。

《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精選11篇)

《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 1

一、教學目標

1.掌握主題文本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學會課文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掌握課文中的四字成語和常用語。

2.感悟文本主題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從李白的幾首離別詩中體會詩人寄情於水的詩歌文化。

3.培養言語品質

在四字成語或常用語的感情朗讀中喚起鮮明意象。

圍繞“依依惜別”的感情去發現語言文字表達的情感性。

在模仿遷移表達和想象表達中提高言語表達能力和審美感受。

二、教學過程

(一)出示詞語,指導朗讀(幻燈片底色爲插圖景物,便於圖文對照)

煙霧迷濛俯臨長江楊柳依依依依惜別膾炙人口浩浩蕩蕩

繁花似錦飛檐凌空沙鷗點點按捺不住譽滿天下永世不絕

1.指名朗讀,讀準字音。

2.教師範讀一個詞語,學生模仿朗讀對應的詞語,要讀出畫面、語氣和情感。

(二)詩文對照初步朗讀感知

1.課前板書:黃鶴樓送別,朗讀課題,讀出感情。指出課文特點,板書:文包詩

出示李白寫的送別詩並指導朗讀,讀出詩的節奏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在湖北武漢,揚州是江蘇省揚州市,它們都在長江邊上,黃鶴樓在西面,揚州在東面。所以說“西辭黃鶴樓”。)

2.從課文中找找哪些語句表達的就是這首詩的意思。用直線“_________”劃出來。然後交流一下。老師讀一句詩,讓學生結合課文相關語句說說詩句的意思。

(三)精讀課文,感悟詩情

1.李白在黃鶴樓送別孟浩然,當時周圍的環境是怎樣的呢?

(1)誰來讀讀第一自然段。板書:之景

(2)師:你覺得送別時的環境怎麼樣?那就請你美美地讀一讀,把同學和老師帶進那迷人的送別場景。

2.假如第一段側重寫的是黃鶴樓送別之景,那麼第二自然段側重寫送別之什麼呢?讀讀第二自然段,能否和第一自然段一樣,用一個字概括。討論並板書:之情。

(1)指名朗讀,體會這是一種怎樣的離別之情。討論板書:依依惜別

(2)什麼叫依依惜別?“依依”什麼意思?“惜別”什麼意思?(依依:留戀的樣子;惜別:捨不得分別。形容十分留戀,捨不得分開。)

(3)指導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體會依依惜別之情。

(4)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雲,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與原句對比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________,一會兒遠眺_______,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除了藍天白雲和江上景色,還可能仰望什麼,遠眺什麼?比如:溫暖的春日、雄偉的黃鶴樓、點點白帆、滾滾江水、飛翔的沙歐等)

與原句對比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_______低垂的楊柳,一會兒_______似錦的繁花,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除了仰望和遠眺,還可以用哪兩個表示看的詞語?比如:俯視、注視、凝視、凝望、觀望、緊盯等)

(5)集體朗讀第二節,體會依依惜別的感情。

3.李白和孟浩然在一個特定的送別之景當中,深藏着依依不捨的.送別之情。接着,課文又寫了送別之什麼呢?請讀讀第三自然段,能否用一個詞語概括。(板書:之語)

(1)出示:仔細讀讀第三自然段,你能讀出兩人之間怎樣的感情?請抓住關鍵詞句你圈圈劃劃,並做批註。

(2)交流

(李白對孟浩然十分敬重,兩人的友誼十分深厚。在談出感受後,通過朗讀體會感情。)

①重點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

指導朗讀,問:猜想一下,孟浩然什麼樣的人品得到李白的敬仰?(有所領悟後再感情朗讀,層層疊加。)

隨機補充:

從《李太白集》裏,我們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間有着不少贈答詩。在《贈孟浩然》中,李白寫道(出示):

贈孟浩然

唐李白

吾愛孟夫子,

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

白首臥鬆雲。

教師解釋:我十分敬仰孟先生,他人格高尚才華橫溢,名聞天下。年輕時遠離官冕車馬,年紀大了又歸隱山林,常與鬆云爲伴。

從這首詩可以看出,孟浩然很有才華,一生不貪圖榮華富貴,人品高尚純潔,深受李白的敬仰。指導朗讀重點句。

李白說孟浩然的詩篇譽滿天下,我們以前學到過孟浩然寫的詩嗎?出示: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指導集體朗讀詩句,初步感受孟浩然詩篇譽滿天下(幾乎家喻戶曉)的才華。然後指導朗讀課文重點句。

②重點出示:“雖然我們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指導朗讀。對比出示:雖然我們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藍天下的白雲_________________。(純潔無暇)再比如:卻像這雄偉的黃鶴樓名垂千古,卻像這三月的繁花美麗動人,卻像這杯中的美酒清純甘甜……)

(3)男女生分角色朗讀,體會依依不捨的感情。教師讀旁白。

4.黃鶴樓送別,課文從送別之景,寫到送別之情,再寫到送別之語。接下來,又側重寫送別之什麼呢?讀讀第四自然段,討論並板書:之舉

(1)在送別之舉中,你又從哪裏讀出了人物的依依惜別之情?討論,隨機出示:“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隨機理解:佇立(長久地站立)、凝視(聚精會神地看)指導有感情朗讀

(2)好友已經乘船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可是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久久不願離去。此時,他的內心會想些什麼呢?請展開豐富的想象,結合課文內容,寫一寫李白此時的內心活動。

(3)交流,點評。

5.李白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出示: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2)指導有感情朗讀

(3)課文從送別之景,寫到送別之情、寫到送別之語、寫到送別之舉,最後寫出了李白所作的送別之詩。(板書:之詩)請你再仔細讀讀這首詩,你覺得這首詩哪裏蘊含着李白和孟浩然之間依依惜別的感情?說說理由(蘊藏在煙花三月中、孤帆遠影中、碧空的盡頭中、滾滾長江水中)

(四)拓展李白的離別詩,感受李白寄情於水的詩歌文化。

1.李白寫過很多的送別詩,而且十分喜歡把離別時的感情寄託在流水之中。(板書:寄情於水)

(1)出示: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師:這是我們曾經學過的李白寫的一首送別詩《贈汪倫》,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在這首詩裏,李白把離別的感情寄託在哪裏?李白和汪倫感情深嗎?你從哪裏看出來?

(2)出示

《金陵酒肆留別》(唐李白)

師:這是李白寫的另一首送別詩,金陵就是現在的南京,酒肆就是古代的酒店。在這首送別詩當中,李白先寫了酒店周邊環境非常美麗,酒店裏已經釀造了上等的美酒。金陵的很多朋友前來相送,大家頻頻舉杯暢飲美酒。最後兩句詩是這樣寫的。

出示:“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指名朗讀,集體朗讀,這句詩的意思是說“請你們問問這東流的水,離情別意與它相比究竟誰短誰長?”

在這兩句詩裏,李白把離別的情誼寄託在哪裏?(寄託在東流水當中,也就是長江水當中,長江全長6300多千米,但李白覺得自己與金陵朋友的離情別意比長江水還要長。)

(3)出示

《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師:這是李白寫的又一首送別詩。“荊門”是山名,位於今湖北省宜昌市長江邊。題目的意思是作者從荊門的渡口與朋友們告別。一共有六句詩,寫了李白離開荊門渡口以後,一路上看到的美麗景色,表達了對自然風光的讚美之情。最後兩句詩是這樣寫的。

出示:“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指名朗讀,集體朗讀。這句詩的意思是“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不遠萬里來送我東行的小舟。”你們說,李白一路上游覽了那麼多的自然美景,爲什麼最後還是十分憐愛這來自故鄉的水呢?(表達了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感激之情)

2.將“寄情於水”的詩句整合在一起朗讀:

出示: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3.小結

讓學生看着板書,引導學生梳理出課文的寫作思路。課文從送別之景,寫到送別——生:之情,寫到送別——生:之語,寫到送別——生:之舉,最後寫到送別——生:之詩。表達了李白與孟浩然之間的——生:依依惜別之情。通過了解其他三首李白的送別詩作,我們發現李白寄情於水的詩歌創作現象,這是一種詩歌文化現象。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詩歌閱讀中關注這種文化現象。板書:寄情於景一切景語皆情語

最後再有感情地朗讀一下李白的這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三、課後作業

上網查找李白的另外兩首離別詩並抄寫下來,並用用自己的話寫出詩句的意思。

第一首:《金陵酒肆留別》(唐李白)

第二首:《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板書:

之景

之情依依惜別

黃鶴樓送別之語寄情於景一切景語皆情語

文包詩之舉寄情於水

之詩

附:李白詩二首

金陵酒肆留別

唐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翻譯:

風吹柳絮滿店都是香味,吳地的女子壓好了酒請客人品嚐。

金陵的年輕朋友們都來爲我送行,送與被送的人都頻頻舉杯盡觴。

請你們問問這東流的水,離情別意與它相比究竟誰短誰長?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翻譯:

在荊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我來到那古時楚國之地遊歷。

重山隨着荒野出現漸漸逝盡,長江流進了廣闊無際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飛來天鏡,雲彩變幻無窮結成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不遠萬里來送我東行的小舟。

《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 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精讀課文,感受詩人話別的情景。

3、能通過文詩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4、初步感受中華古詩文的博大精深,喜愛中國古典文化。背誦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教學重點:

通過文詩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朗讀古詩。

1、友人話別,依依不捨,令人傷感,從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爲離別而憂傷,爲離別而落淚,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有的用歌抒情,(播放歌曲《長亭送別》),有的則用詩來釋懷。(吟誦幾首送別詩)

“人生自古傷離別。”說一聲再見,道一聲珍重,其中夾雜着多少無奈與留戀,多少傷感與難捨。在1000多年前,有兩位風流蕭灑,有着深厚感情的詩人,即將在此分別,於是就有了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

2、出示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讀)

二、揭示課題,整體感知。

1、(出示課文畫面)大家一定被眼前的這幅美景吸引了吧!你能用一些學過的詞語或詩句來描繪一下嗎?

2、古人常“折柳贈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生齊說:《黃鶴樓送別》)

3、(出示兩組文中第一小節的詞語)老師這有組詞語,誰來用其中的一些,連起來說一段話,再現一下當時的話別場景。

4、如此迷人的美景,其實就是文中的__?(生齊說:第一小節)讓我們一起打開課本美美的欣賞一番吧!(生齊讀第一小節)

三、品詞析句,感悟“惜別”

過渡:楊柳依依,繁花似錦,讓人感覺彷彿漂浮於煙霧之中,又彷彿置身於花海之中,如此迷人的景色,李白有沒有陶醉在其中?

1、在這兩位大詩人心底都藏怎樣的情感?(依依惜別)輕輕讀讀第二小節,找一找他們是怎樣“藏”的?出示第二自然段。

2、他們爲什麼要把這份惜別之情藏起來呢?

3、齊讀。讓我們通過朗讀去體會兩人藏在心底的那份惜別之情。

四、情景再現,體驗“話別”

1、送別是一艘小小的船,它載着滿滿的眷戀;送別是一杯釅釅的茶,讓人慢慢地去品味。朝夕相處的兄弟、心心相印的朋友就要分別,他們是怎樣揮灑依依惜別之情的呢?就讓我們到課文中去領略和感受吧!用筆畫出,批註。

2、重點指導學生體會:第三段

課件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做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a敬仰之情

1)、“六個您”說明了什麼?從多個“您”字可以看出李白對孟浩然不是一般的敬仰。

2)、李白對孟浩然尊稱爲“夫子”,、在古代,“夫子”是對那些有才學有人品的人的尊稱。

3)、從“兄長”和“老師”看出李白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孟浩然比年輕的李白大12歲,把他當成自己的朋友,兄長,老師。

4)、“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看出李白對孟的敬仰之情。“詩篇”我們學過孟浩然的哪些詩篇?《春曉》、

5)、通過課外閱讀,你對孟浩然的人品或詩篇有哪些瞭解?孟夫子太有才能了,但他不願意給皇帝當欺壓老百姓的官,而在鄉村種菜種花。這樣的人品怎能不令人敬仰?(指名讀1、2句)孟浩然的詩篇也譽滿天下。他一共寫了二百六十多篇呢。(生背)

b、依依惜別之情。

爲什麼要滿飲此杯?(這酒中裝着濃濃的朋友情,手足情,深深的師徒之情。)這依依惜別之情酒在這滿滿的一杯酒中。齊讀李白的話。

板書:依依惜別之情

過渡:聽了李賢弟的話,孟浩然有沒有淚溼衣裳?你從孟浩然的話中又讀出了什麼?自由讀孟浩然說的話。

6)其實孟浩然的內心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但他畢竟比李白年長,他把無限的眷戀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反而來安慰自己的好兄弟。請大家品品孟浩然的話,談談你的體會。

學生交流,從孟浩然的話中也體會到依依惜別之情。

a“一飲而盡”飲下去的僅僅是杯中的酒嗎?(是與拉到朋友情,手足情,師徒情)

b“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究竟是怎樣的朋友才稱得上是”“知己”呢?

是朋友,是兄弟,是師徒,正因爲如此,兩人的友誼才象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此時的分別又算得了什麼呢,只是——(暫時分別)

小組分角色練讀。板書:話別

3、小結:讀的不錯,孟浩然一方面在勸慰李白不要爲離別傷感,另一方面也表現了兩人的友誼之深。兩生上講臺分角色再現話別情景。

4、聽了兩人臨別前的.這番話你有什麼感受?

5、讓我們也來做做李白、孟浩然,去感受一下兩位大詩人離別的心情。(男生做孟浩然,女生做李白,師旁白,配樂再次體驗話別場景)

四、想象補白,豐富情境

過渡:說不完的別情,道不完的友誼,俗話說的好“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此時,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情境引讀,指名接讀第四小節)

1、聽了他的朗讀,你有怎樣的感受?是什麼打動了你?

2、此情此景,不僅打動了我們,就連江邊的景物也被打動了。你能展開想象的翅膀,把這段話補充完整嗎?

(課件出示:岸邊楊柳依依,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上沙鷗點點,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帆隨着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品詩入境,內化文本

過渡:此時此刻,禮拜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課件播放古詩誦讀)

1、你能像詩人一樣來吟這首詩嗎?(指名兩生,再齊吟)

2、文中說,這首送別詩是一首名詩,是一首怎樣的名詩?“膾炙人口”是什麼意思?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詩文的最後兩句展現了課文第四自然段描繪的景象,讓我們再回過頭來瀏覽一下。

師:文中說隨着江風遠去的是“白帆”,而詩裏卻說是“孤帆”這是爲什麼呢?

小結:“孤”字是整首詩的眼睛,讓我們真切的感悟到了是人內心的離愁別緒。讓我們記住這兩位大詩人的真摯友情,也記住了這首流芳百世的經典詩篇,齊背誦。

六、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過渡:李白不僅是偉大詩人,也是個重友情的人,他還寫了許多送別詩,不同的送別詩也表達了不同的情懷。

1、《贈汪倫》就是其中的一首(課件出示)誰來讀讀這首詩?(指名兩生,齊讀)

2、說說,這首詩你最欣賞哪裏?再齊讀

3、記一記,課件出示。

七、作業

1、積累送別詩,瞭解作者寫詩的背景,選擇其中的一首,模仿課文,將它改寫成一篇短文,寫下來。

2、課文語言優美,處處融情,選擇自己喜歡的背誦。

《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 3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結合課文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綠線中的只識不寫)。

3、通過詩文的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和詩句表達的意思,體會詩人和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朗讀詩文。

2、領悟詩文深邃的意境;感受朋友間的深情。

3、抓住詩文的空白進行想象。

三、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課前預習:自學字詞;讀通課文;簡單批註;提出問題。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多媒體投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朗讀(師生互動)。

3、說說詩句大意。(教師簡評:說得不好不要緊,讓我們一起學完了《黃鶴樓送別》一文,我相信大家不但會理解詩意,而且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4、板書課題:黃鶴樓送別(分步板書:①板書“黃鶴樓”,介紹有關地理位置及歷史;②板書“送別”,理解意思;③讀題,指導讀出“別”味。)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分節讀課文。(教師視具體情況加以指導)

2、結合課題,理解課文大意:

誰送?送誰?(板書:李白、孟浩然)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速讀第一自然段(30秒)。

2、合上書本,看誰瞭解的信息多?(彙報、交流。)

時間:暮春三月;地點:長江邊的黃鶴樓;人物:李白、孟浩然;事件:餞行(結合語言環境理解詞義)

3、以讀促悟。(讀出暮春三月的美;讀出將要惜“別”的情。)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過渡:兩位大詩人,一對好朋友就要分手了

①他們的心情怎樣?

②從哪些詞句可以體會到?默讀2、3自然段。

2、討論:

①“……,一會兒……,一會兒……,……”(不去觸動,依依惜別)

②李白的語言;(令人敬仰、譽滿天下、何日再見、滿飲此杯等)

③孟浩然的語言。(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暫時、永世不絕等)

(以上三句話由多媒體出示,結合語言環境理解重點詞語,並作簡要板書,通過反覆朗讀,體會詩人和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3、你就是李白,你就是孟浩然會說些什麼?(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因爲發生在一千多年前的“話別”場面誰也不清楚,編寫教材的'人也是想象的,學生也可以嘗試。)(這一環節的訓練比理解原文更重要)

五、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過渡:送君千里,終有一別,(教師引讀:)“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學生跟讀後文)

1、多媒體出示:“友人登上了船。……流向天邊……”

(在這段話中,最能反映李白惜別之情的有哪些詞?)

(“佇立、凝視”,這兩個詞表面看起來如雕塑一般,但是通過這種“平靜”,我們可以看到李白的內心怎樣?)

(反覆朗讀,想象意境,加深感悟。)

過渡:李白終於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寫下了這一膾炙人口的詩篇——

2、多媒體投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學生朗讀。

3、說詩句意思。

4、朗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師指導要到位)

六、拓展:

課文從孟浩然登船之後就沒有再寫到他,假如你是孟浩然會怎麼想,怎麼做,怎麼說呢?(討論,由學生想象關於孟浩然別李白後的內容,並且完成板書。)(抓住詩文的空白進行想象)

七、學生質疑:(視質疑內容,隨機而定,教師也可適當提問。)

八、小結:(略)

九、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小練筆:孟浩然別李白

《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和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重點句段進行引導、探究,通過課文的學習,領悟古詩的意思和意境,感受話別的的情景。

難點:品讀文詩,深入體會意境和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準備:

1、古箏曲《高山流水》

2、插圖投影片

3、第三自然段文字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齊讀課題)25黃鶴樓送別

2、首先我想請同學把時間、人物放到題目中去,把題目更具體化。(指名說)(板書李白孟浩然)

3、在李白爲孟浩然送別的過程中誕生了一首千古傳誦的古詩。(出示詩句)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自由朗讀詩歌,讀出古詩的節奏。

(3)交流彙報朗讀的效果。

4、合作探究:瀏覽課文,畫出課文與詩句對應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並試着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的意思。一邊默讀一邊作批註,留下你思考的痕跡。

根據詩歌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對應的句子(劃線並在小組內交流)。

交流前兩句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哪個同學願意把你們小組交流的結果向大家彙報以下,誰來說前兩句的意思:

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濛,繁花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爲大詩人孟浩然餞行。

交流後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哪個同學願意把你們小組交流的結果向大家彙報以下,誰來說後兩句的意思:

白帆隨着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1)男生讀前面的詩,女生讀後面的詩意;

(2)女生讀前面的詩,男生生讀後面的詩意;

5、你從這首詩中體會到了什麼?誰來說說。(板書依依惜別)

出示合作探究:

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李白和孟浩然之間依依惜別的深情體現在哪些地方,找出有關的語句,寫出自己的體會。

6、交流彙報:

出示句子: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雲,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誰來用朗讀表達這份難捨的情意?

離別是他們心底最柔弱的弦,面對遙遙無期的再次會面,他們誰都不忍心去觸動。我們一起把這依依惜別之情讀出來。

7、離愁別緒在心頭,情難啓,口難開,可有些話總得說出口,這兩位大詩人是怎樣話別的?自己讀一讀第三自然段吧!誰來說說你從中讀出了什麼?

出示句子:“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作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你來敬仰地讀一讀,還有誰聽出了什麼?誰來

真是蘭舟未發已盼君回呀,面對友人的道白,面對故人的深情,孟夫子感動極了,人生能得這樣的知己,我還有什麼遺憾的呢?他“接過酒杯,一飲而盡。”但畢竟他比李白年長,他得一面將自己的眷戀之情隱藏,一面安慰好自己的好兄弟。誰來帶着你的理解,用如兄長,似老師一般的口吻,安慰安慰李白。誰來,誰再來!

“王勃說得好:‘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們雖然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孟浩然引用王勃的這句詩,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嗎?是呀,正如他後面講的,我們的分別只是(生:暫時的)雖然分別了,但友誼卻(生:永世不絕)

你能用表演來傳達這份依依惜別之情?先把兩個人說的話讀通順,然後配上動作,自己在下面練習表演,開始。

下面我們要穿越時空隧道來到江邊,再現當時的情景。誰想演李白?孟浩然誰來?老師給配上音樂。

說話時眼睛能看着對方,做着動作就更好了。誰再來!

哪兩組坐得最好,聽得最認真,哪兩組就來!一邊捧起酒杯,一邊讀。

8、剛纔我們主要解決了第一句詩句,下面我們看第二句詩。

9、指名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0、這句話,誰能用書上的話來解釋?

11、指名說出示第4小節。

12、不忍別,終需別。你看,那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那是在述說這千言萬語,友人登上了船,李白佇立在江邊——引讀

白帆隨着江風漸漸遠去,李白——

白帆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

B(師配音描述)滔滔的江水,流淌着友情,此時,在李白的眼中,就只剩下孟浩然所乘的那一隻小船了,他就這樣站着,站着,看着,看着……直到白帆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水天一色,他還在看什麼?想什麼?心裏還在默默地說什麼?

學生交流

多麼真誠的朋友,多麼真摯的友情呀,一起滿含眷戀之情地讀:(生齊讀第四自然段)

13、朋友已經遠行,從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這一別,不知何時才能見面啊!想到這,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了,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起讀……

讓我們也一起隨着李白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送一送孟浩然吧!站起來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4、如果李白生活在現代,他一定會用現代的語言來表達此時激動的心情,假如你是李白,佇立在江邊,目送着友人漸漸遠去,你能把這首千古傳誦的名詩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嗎?

學生反覆誦讀、同桌討論。

三、小結全文

李白把孟浩然送走了,但是他們之間的友誼,就像那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多麼深厚的情誼呀!(板書:情誼深厚)

出示:作業自助餐

1、讀一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向對手挑戰。

2、演一演,與朋友合作,改編課本劇演一演。

3、找一找,找更多的送別詩,摘抄在採蜜本上。

《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 5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通過對具體的詞語的理解,對語言的品讀,理解課文內容,學會利用課文中的語句理解詩意;

3、在對詩文的反覆有感情的朗讀揣摩中,感受李白與孟浩然的深厚感情,體會兩人離別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重點:

1、利用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

2、感受李白與孟浩然的深厚感情,體會兩人離別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突破重點的方式:

1、以詩統領全篇課文的解讀(從詩入、在理解詩中讀、從詩出、以詩結);

2、以“送別”爲文本的結構線,把握住文本的結構脈絡(誰送誰?在何時何地送?怎樣送?)

3、以“依依惜別”爲文本中蘊含的情感線,緊扣感悟、體會兩人的深厚友誼。

教學準備:

1、PPT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準備李白、孟浩然的詩,表示離別的詩。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感受李白、孟浩然的深厚友誼;

2、詩文對照初步整體感詩的意蘊,理解時的一、二兩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我們認識嗎?但是,昨天晚上我卻在想着你們,知道爲什麼嗎?那我們馬上要一起學習那一課,知道了吧。

(相機板書課題,學生跟着書空、讀題、簡介黃鶴樓)

昨晚預習了課文讀了幾篇?預習了,又讀了書,可不能白讀,敢試一試,挑戰一下自己讀後的效果嗎?

2、出示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讓學生讀,

點出兩個生字:孟唯

(整體感知詩的類別特點——送別詩、押韻公正、膾炙人口……適時點評,瞭解學生目前對文本已有感知狀況,並作出相機調整。)

二、利用學生對文包詩的已知學法,引導學生自學課文。

1、這首詩與課文內容有什麼樣的關係?這樣的`課文以前學過嗎?要想把這類課文中的古詩意思讀懂,是什麼方法?

2、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學生的生字詞自學情況。

(1)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讀課文,老師和其他聽的同學點評。

(2)適時解決每段中的生字讀音及意思。重點詞語點撥:

餞(jian)行:根據偏旁理解“餞”;結(jíe)識;暫(zan)時友誼(yi)

佇(zhu)立;按捺(na)不住:換詞“控制不住”;膾(kui)炙(zhi)人口:好的文章大家都喜歡讀。

(3)出示課文中的插圖1請同學們用書中的詞描述圖中的景物,帶着理解讀出詞中意味:

用圖理解:“暮春三月”“俯臨長江”、“飛檐凌空”;

利用圖理清“暮春三月”與“煙霧迷濛、繁花似錦”的關係;

利用圖詞結合,整體概括全文大意。

黃鶴樓——“俯臨長江”、“飛檐凌空”;

江邊江上景物——煙霧迷濛、繁花似錦、楊柳依依、沙鷗點點;

人物事情——佇立、凝視、孤帆、依依惜別。

3、再讀古詩,說詩意。

三、精讀一、二兩自然段,一名樓相送的真心,深入理解古詩前兩句。

過渡:理解了大概意思還不夠,詩得細細咀嚼帶能真正體會其中的味道。

1、出示古詩前兩句,請同學讀試着用書中的語句來理解詩意。

重點提示:

(1)看圖和讀課文第三段中的“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理解“西辭”、“下揚州”;

(2)讀課文第一段“理解“煙花三月”

煙”——煙霧迷濛;“花”——繁花似錦。

(3)連起來說兩句詩的意思,然後再讀這兩句。

過渡:就這樣從表面看着兩句的意思已經明白了,我們感到了春天的美麗,與好朋友在此美景中賞玩,應該是件快樂的事,他們真得很快了嗎?

2、出示第二自然段,請同學們讀,說自己的感受。

重點提示:

(1)“一會兒……一會兒……”(兩人心都不在賞景上,讓學生揣摩此時此刻李白和孟浩然藏在心中話語、感受,相機點出“依依惜別”的意思。讀出這種感情。)

(2)再讀前兩句古詩,讀出詩中隱含着的感情。

(女生讀課文內容,男生讀古詩句)

3、激發探究:李白爲何選擇在黃鶴樓爲孟浩然餞行?

(1)聯繫前面的介紹,激發學生體會“名樓送名士”對朋友的尊敬、感情深厚的真心表示,用心良苦;

(2)再讀古詩,深入體會詩的意蘊。

板書:名樓——真心相送

《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 6

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是潛心會文的過程,應給足時間,讓學生沉下心來,走進文本,走進人物內心世界,閱讀品味,領悟內容,體驗情感。通過創設閱讀情境,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動情地讀。補充部分送別詩,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加閱讀的積累,感受古詩的悠遠流長,努力使課堂教學真實、樸實、紮實,讓孩子真正學有所得。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通過文詩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

3.體會詩人與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學習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一、激情導課。

1、導入新課: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5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課文重點寫了兩個場景(飲酒話別、吟詩送別)目送朋友遠去,唐代大詩人李白吟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幻燈出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請同學們齊讀這首詩

2、明確目標: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如何,包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這節課讓我們一起通過詩文對照理解詩意,並體會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惜別深情。

3、效果預期:希望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在細讀課文、品味朗讀的基礎上,理解《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體會詩人與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二、民主導學

任務一:讀詩文,明詩意。

策略:速讀課文,結合文中語句,理解詩意,同桌交流。

生讀任務,策略,然後自主學習。

展示交流:

1、指名交流:詩文對照

(1)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濛,繁花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爲大詩人孟浩然餞行。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

對應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幻燈出示對應句)

(2)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着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對應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幻燈出示對應句)

2、男女生分別朗讀。

師:大家讀得真好,從大家的朗讀聲裏,從文字裏,從詩裏,我都能感受到一種濃濃的感情,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說說哪個詞最能表達他們此時的心情?(依依惜別)生齊讀。

任務二再讀課文,體會詩人與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策略:

1.默讀課文2——5自然段,劃出體現他們深情的詞句。

2.小組交流你對這些句子、詞語的理解、感受、體會。

自主學習:小組交流感受最深的句子及詞語的理解、感受、體會。

展示交流:

預設一:第二自然段抓“藏”“一會兒……一會兒…….”來體會依依不捨的心情.

引導讀出這份情誼,但不忍別,終須別。

預設二:第三自然段:

1、讀出了李白對孟浩然的尊敬。(6個“您“;夫子,請,兄長和老師)

2、讀出對李白的“敬仰”。敬仰他的什麼呢?人品、詩篇。(補充資料,瞭解倆人之間的情誼)師:就是這樣一位風流瀟灑,不羨權貴,有着高潔人品的孟浩然怎能不讓李白敬仰呢?現在你就是李白,面對即將離你而去的兄長、老師、知己,真誠地表白你的敬仰之情吧。(讀李白的話)

3、讀出了不忍孟浩然離去:何日才能再見面?滿飲此杯:這杯中盛的僅僅是酒嗎?

4、“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引用這句詩的用意是:安慰李白。你還能用哪些送別詩句來安慰李白呢?除了寬慰你還讀出了什麼?地久天長,能讀出這份深情厚誼嗎?還從哪個詞看出來?“永世不絕”

5、小組活動分角色朗讀對話,展示朗讀。通過兩人的對話,我們感受到了這份情(板書:語言含情)

預設三:佇立:長時間站立,從中體會到什麼?站得時間久,在江邊幹什麼?目送友人。一直到什麼時候?船消失在天邊。

師: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李白對孟浩然的情就在久久佇立的身影中,就在默默凝視的目光中,此時此刻,假如你就是岸邊的李白,你會想什麼?

師:這一切的一切,都化作了“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千言萬語都凝成了這樣一句詩:(幻燈出示)“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同學們,文中是白帆點點,長江又是古代的交通要道,江上的船一定是來來往往,川流不息,而詩中爲何卻是孤帆呢?

師:真不愧是詩仙李白,美景讓人賞心悅目,送別卻令人傷情,古詩以景見情,這種寫法叫借景抒情。(板書借景抒情)

過渡:千言萬語,盡在之中,讓我們將依依惜別之情都放在詩中,請大家齊讀(配樂讀)

三、檢測導結:

多情自古傷別離,同學們,此情此景,讓我們感受到了好友間深厚的友誼,讓我們體會到了友人間難捨難分的依依惜別之情,讓我們也送孟浩然一程,再次爲他吟出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齊背。

《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 7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25課(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精讀課文,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感受文中話別的情景,體會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課文與古詩的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準備:

揭示課文中重點語段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黃鶴樓送別》(讀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這裏是誰爲誰送行嗎?

3、是啊,朋友即將遠去,從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此地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面,請大家再讀課題。

二、細讀課文,體驗情景。

(一)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現在,讓我們隨李白一起登上飛檐凌空的黃鶴樓送一送友人吧!

2、齊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

3、當時的景色是多麼迷人呀!你能來描繪一下嗎?

結合學生的回答,師小結:對,柳絮飛揚,煙霧迷濛,繁花似錦,這就是煙花三月的美景。

4、引: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雲,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在這離別之際,他們是在欣賞這煙花三月的美景嗎?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5、或許兩人都不願意去破壞對方的心情,或許兩人心中都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或許……太多的或許,真是耐人尋味!讓我們再讀第一、二自然段,再來體會一下深藏在心底的離別之情吧!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兩人都把這依依惜別之情深深地藏在了心底,時間慢慢地過去,終於,這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萬語涌上心頭,李白舉起了酒杯說:……

(生接讀)“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作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2、孟浩然接過酒杯,一飲而盡,然後說道:……

(生接讀)“王勃說得好,‘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雖然我們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出示這一段話。)

3、四人小組分角色讀對話。反覆誦讀、討論:哪些詞句體現了兩人間的深情厚誼?從哪裏體會到李白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難捨之情?

[這一環節的設計既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學習方式,又有利於教學難點的突破。有了第一課時的反覆熟讀課文,再加上這一環節中教者的適當點拔,突破難點可謂是水到渠成。]

4、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把這噴涌而出的師生情,手足情,離別情,用朗讀表達出來。

5、道不完的離別情,敘不完的朋友誼,讓我們舉起酒杯,再現這感人的話別場面,讓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同桌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

[這裏對這一自然段段通過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閱讀批判等環節,拓展了思維空間,提高了閱讀質量。]

6、指名錶演。

[這樣設計既使學生在閱讀中加深感悟,體會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又以“角色表演”這一特定形式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自主實踐性活動。]

三、品讀詩文,融入情境。

1、知己離別是惆悵的、是憂傷的,但不忍別、終要別。(出示)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着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教師配圖朗誦)

[這樣設計以優美的'畫面、動情的範讀構成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磁場,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迸發。]

2、生自讀,邊讀邊體會,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李白對孟浩然的不捨之情?

3、朋友已經遠行,從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這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面!想到這,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師生一起吟詩。

詩句的語言是如此簡練,卻同樣表達了李白對杜甫依依惜別之情。請同學們迅速瀏覽課文,看看文中哪些語句是詩句的具體寫照,找出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4、孤帆漸漸遠去,終於融入到碧水長波之中。李白久久地佇立在江邊,剛纔分別時的話語仍在耳邊迴響,往日一起飲酒作詩的歡樂場面一幕幕又在眼前閃現,一種淡淡的離愁在心間瀰漫着……

如果李白生活在現代,他一定會用現代的語言來表達此時激動的心情,假如你是李白,佇立在江邊,目送着友人漸漸遠去,你此時會說些什麼?

5、朗讀成誦,深情縈繞。

讓我們一起佇立江邊,目送白帆遠去,深情吟誦這首詩吧,會背的可以閉上眼睛想象情景來輕聲吟誦。

指名背誦。

6、此情此景將如李白的這首千古傳誦的名詩一樣,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綜觀以上教學過程,既展示了媒體組合教學的優化功能,提高了教學效率;又提高了學生參與意識,調節了課堂氣氛;還加深了學生感悟,突出了教學重點。可謂是一箭三雕。]

四、小結拓展。

在古詩中像這樣反映朋友離別的詩作還有很多,課前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請同學們蒐集一些這方面的古詩,現在就請同學們把自己蒐集到的送別詩向我們大家介紹一下。學生出示並介紹自己蒐集的送別詩或詩句。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爲了貫徹落實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信息”的要求,同時也有利於學生昇華理解,通過背誦把“依依惜別”之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並在這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了蒐集資料的方法。]

五、作業。

1、背誦並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背誦以下反映送別情的詩句(點擊出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板書:

黃 鶴 樓 送 別

依依不捨

李白 孟浩然

深情厚誼

《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 8

教學要求:

1、精讀課文,感受詩人話別的情景。

2、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3、初步感受中華古詩文的博大精深,喜愛中國古典文化。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初步設疑: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5課,齊讀題。

課文講了誰爲誰送別呢?(板書:李白——孟浩然)

你能把時間、地點、人物、事情連起來說一說嗎?

2、打開書,齊讀第一自然段, 我們看書上怎麼寫的。

過渡:爲好朋友送別,李白的心情非常激動,他吟出這樣一首詩

3、課件出示: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⑴ 自讀古詩。

⑵ 指名交流自己的問題。

談話激趣:同學們有很多疑問,學貴有疑。我想通過認真讀了課文後,不需要老師講,你就明白了。讓我們回到黃鶴樓上。

二、精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㈠ 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寫黃鶴樓的句子。

2、課件出示圖片。

說說你覺得黃鶴樓怎麼樣?

3、一對好朋友就要在這裏分別了。他倆此時的心情怎樣呢?讀讀課文,體會一下。

⒋學生交流,出示句子1:

“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雲,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⑴ 你是怎樣理解“依依惜別”這種感情的?(難捨難分,誰也不願意離開誰。)

⑵ 用“因爲……所以……”的句式說一說他們的行爲與心情嗎?

(因爲他倆都不願意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所以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雲,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

⑶ 讓我們把這種依依惜別之情讀出來。齊讀這一句話。

㈡ 第三自然段

過渡:終於,李白舉起了酒杯說……

1、出示句子

2、學生自由讀。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做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⑴ 思考: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敬仰之情,依依惜別之情)

⑵ 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李白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依依惜別之情?

⑶ 你通過課外的閱讀,對孟浩然的人品或詩篇有哪些瞭解?

(相機指導讀出敬仰之情和依依惜別之情<傷感>。)

⑷ 馬上我們要請同學上臺來表演這一段內容,現在我們要招聘演員了,誰想演李白?大家先練一練臺詞

a、 你想演李白,那請你讀一下李白的話,大家認真聽,待會兒我們大家來評評看,是不是合格?(學生讀)

b、 評價

* 好,你爲什麼用這種語氣讀?哪裏看出?

* 不好,爲什麼?你能讀得比他好嗎?(確定小演員)

⑸ 齊讀這一部分。

過渡:其實,孟夫子的內心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但他卻把無限的眷戀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寬慰自己的好兄弟李白。他是怎樣寬慰的?

2、出示句子3: 自由讀。

“王勃說得好:‘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我們雖然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⑴ 出示“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說說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指導理解“知己”在文中指誰?)

(李白和孟浩然雖然分別了,但是他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⑵ 你是怎樣理解“永世不絕”的?

⑶ 下面要挑選演孟浩然的同學。

那請你讀一下孟浩然的話,大家認真聽,待會兒我們大家來評評看,是不是合格?

(學生讀)

3、分角色表演話別的情景。

現在我們請兩位同學上臺,這樣,你們先練一遍,我們其他同學站起來,自由結對,你們也來練一練。

表演前,下面的同學有什麼寶貴的經驗要告訴這兩位同學?給他們指點一下。

開始表演。 (道具:一次性紙杯2只)(一人讀提示的'話。)

評一評。

還有人願意上臺來表演嗎?

三、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㈠ 第四自然段。

1、引讀第四小節。

此時此刻,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接下去齊讀 …… (生接讀)。

2、重點理解句子:

白帆隨着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⑴ 這時李白有些什麼表現?(依然佇立、凝視遠方)

⑵ 用表演的形式理解“依然佇立”和“凝視遠方”這兩個詞。

⑶ 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看着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他會想些什麼呢?(同桌交流再指名交流。)

⑷ 此時的楊柳、沙鷗似乎也受到了李白的感染,有些什麼表現呢?

板書:楊柳依依,沙鷗點點

3、齊讀第四節。

㈡ 第五自然段

過渡:但是友人還是離去了,李白內心很激動,隨即吟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⑴ 什麼叫“膾炙人口”?

⑵ 我們來看看這首詩爲什麼能膾炙人口。

出示並齊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⑶ 現在,你能大概地說一說這首詩的意思了嗎?

(同桌交流一下,再全班交流。)(結合“西辭”,板書圖)

板書:

⑷ 你知道爲什麼這首詩能膾炙人口、流傳千年了嗎?你覺得這首詩好在哪裏?

(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這首詩沒有一個字提到離情別恨,卻飽含了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

(這首詩中景色美:煙花三月,碧空,長江天際流……)

(反襯寫法:景色美,卻無心欣賞,因爲與好朋友分離)

(用詞好:孤帆遠影,寫出了李白在江邊目送了好久好久……)

(兩次寫到黃鶴樓,黃鶴樓有神仙飛天的傳說,祝願孟浩然到揚州能像神仙一樣過得逍遙自在)

⑸ 這真是一首好詩,讓我們懷着和李白一樣的心情,再次朗誦這首詩。

四、擴展閱讀

1、課前佈置大家收集一些關於送別的古詩,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別董大》《贈汪倫》《送元二使安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朱大入秦》《芙蓉樓送辛漸》

《留別王維》《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2、學生彙報

3、推薦古詩,出示:《送朱大入秦》《別董大》

學生自由誦讀。

4、引導開展課外誦讀:

的確,一首好詩,就像一位好朋友,好兄長,他能告訴你什麼是高山流水般的偉大友誼,他能告訴你什麼是見覽思齊的人生哲理。古詩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自由想象的天地,提供了一個淨化心靈的空間。

大家準備一下,我們下週六開個古詩文背誦比賽,看誰在3分鐘時間內背誦出來的古詩多,好不好?下課。

《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 9

教學目的: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能通過文詩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準備:音樂,(可能的話多媒體)

(過渡:伴音樂)

相聚意味着別離。朋友,我走了,爲我送別。

眼前迷濛的煙霧系不住過往的飛鳥,濃濃淡淡日子裏的瑣碎似雲影般隨風輕擺,擱淺心情之舟,我試圖打開耳朵聽盡這一季五音之外的聲音,我試圖翻盡書頁捕捉一切淋漓盡致詞句,我試圖用一種恬靜而亙古不變的素語來形容這一季七色之外的光彩,這一季枝枝葉葉都是離情,這一季千縷暇思已邁上枝頭。這是怎樣的季節,怎樣的離情啊(導出第一自然段:或範讀或聽錄音)

你知道了什麼,你似乎感受到了什麼?

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指名讀這一自然段,齊讀

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爲大詩人孟浩然餞行(邊出示黃鶴樓圖片)請同學們輕聲自讀課文,文章的字裏行間透出他們之間的深厚友情,你能從哪些詞句感受到,用筆劃劃。

第二段:找出:一會兒……一會兒……

送君千里終需一別,黃鶴樓下,李白、孟浩然舉酒話別:指名讀李白的話

孟浩然何嘗不是如此:自讀

體會友情之深(李白的`話理解時應抓住“令人敬仰”“譽滿天下”“一直”等詞,孟浩然的話理解時要抓住“海內……”“永世不絕”等詞句)

練讀、分角色讀

表演

(過渡)朋友要遠行了。也許會回來,也許不會。我曾經歷過無數次的離別,我甚至以爲,我已經習慣了這樣一種離別,但是,也許正是這絲絲入耳的幽揚音樂,又或者是那茫茫的江水,讓我又一次莫名地陷入了一種傷感。我注視着這煙波中的長江,如同注視着生命裏一些不爲人所知的細節。假如情緒可以溶化,我想,此刻我的心便已漸漸溶化在了這東去的江水裏,有些苦澀。

我心中似有萬語千言,千言萬語,我無法割捨你,我的朋友,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如果此時你便是李白,當朋友登上小船,當朋友的身影在自己的眼中漸行漸遠時,你此時此刻的感受是什麼?

你想的是什麼?

學習第四自然段,體會詩人感情

是啊,詩人李白終於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學生隨即說出詩句)

你此時,能感悟詩句的意思和詩句中蘊涵的全部感情了嗎?

交流

你還能說出些古人用來寫離情的詩句嗎?

小結

不必努力去記憶一些往事裏的細節,因爲這些恍如就在眼前,如此的具體,又如此的親切。

我們相互注視的時候,在彼此的眼中似乎還可以看到曾有過的歡笑和眼淚。無論是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裏,還是在有點陰鬱的雨中,這個城市,都曾留下曾經共同散着步前行的身影。

人總是要離別的。在這暮春時節,記憶依然可以在草長鶯飛裏流淌。我想,話別,可以只用一杯茶的時間,可是友情,卻是一輩子的……

《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 10

教材分析

這是蘇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文包詩”體裁的課文,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作情境。故事是古詩的擴展和闡釋,古詩是故事的濃縮和提煉,詩文對照,情景同現,是培養學生聯繫語言環境理解詩意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文本。

文章所描繪的場景,詩人所處的時代離學生的時空距離較遠,理解詩人之間的感情是教學的難點;走進故事,走進古詩,走進名著,理解意思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學生,他們已掌握了一些讀書方法,如:邊讀邊想,邊讀邊做批註,體會句子含義等。學生想象力較豐富,能通過自己的感受個性化的閱讀。但思維的深刻性、語言的表達上還有所欠缺。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認知目標:讓學生通過課文與詩的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話別的情景。

能力目標: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訓練學生自我感悟的能力。

情感目標:情感目標: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藉助課文語言,理解詩句的意思。

2、體會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過程

(一)、讀課文,輕輕走入離別之境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5課,齊讀課題。

2、課文寫誰送別誰?板書:李白 孟浩然

3、打開課本,快速瀏覽全文,哪個詞最能表達他們此時的.心情?

4、“依依惜別”你是怎麼理解的?指導讀。

(二)、抓文眼,初步感受惜別之情

1、現在,也讓我們一起來到長江邊,感受李白與孟浩然的離情別意。誰來讀讀第二自然段。

2、看大屏幕,一起讀一讀紅色的字。“藏”的什麼?既然是藏,願意讓對方知道嗎?從哪個詞知道的?誰能讀出這種情感。

3、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二段。

(三)、品語言,深層理解深厚情誼

1、不忍別,終須別。終於,李白舉起了酒杯說——

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作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指名讀。

2、請同學們自由讀這段話,你能從李白的話中讀出哪些情感?

3、指導學生抓關鍵詞句體會李白對孟浩然的敬仰以及不捨離別之情。

4、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三段。

5、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師背第四段)指名生讀。

6、同學們,知道什麼叫“佇立”嗎?“依然佇立”呢?

7、指導學生體會友人離別時難捨難分的情感。

(四)、扣詩眼,昇華感悟離情別意

李白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

出示詩。

1、 題目中“之”是什麼意思?詩中的“孤”呢?

2、 指導學生抓住詩眼,昇華離別之情。

3、 指導學生讀、背詩。

4、 小結昇華情感。

《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 11

設計理念:

閱讀的過程是將學生置身於課文情境的體驗過程,語文教學理應創設適合學生想像、體驗、感悟的學習情境,以促進學生與文中人物對話,並催生出學生自己的獨特感悟。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 文、詩對照閱讀,藉助課文語言理解詩句意思。

3、 品讀文、詩,深入體會意境和詩人與朋友間依依惜別的深情。

教學重難點:

1、 詩文對照, 藉助課文語言理解詩句意思。

2、 在品讀中深入體會意境和詩人與朋友間依依惜別的深情。

教學準備:

課件、蒐集送別詩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 教師: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25課,瞭解了課文大意。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一課,齊讀課題。

2、 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二、整體入手,觀照全文

1、 教師:讓我們跟隨李白和孟浩然一起去黃鶴樓,去看看兩位友人送別的情景。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語言描繪的情景,你能從課文中看到哪些圖景?

2、交流:美景圖 話別圖 目送圖

三、品讀1、2自然段(美景圖)

1、 教師:你是從課文的哪些語句看到了美景圖?

2、 學生交流語句:多媒體畫面展現美景圖

3、 引導學生感受到:暮春三月,黃鶴樓的景色十分迷人。

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濛,繁花似錦。

黃鶴樓俯臨長江,飛檐凌空

藍天、白雲,江上美景

4、 教師:如此美景,在我們看來是多麼令人心曠神怡啊!兩位即將要分別的友人此時的心情如何呢?自己讀讀第二小節中描寫兩位友人的句子,仔細地去體會體會。

5、 學生交流,你體會到什麼?

▲“藏” 一個“藏”字你品出點什麼深意了嗎?爲什麼要藏起來?(不想讓離別來得太早)你從中體會到什麼?(感情深,依依不捨)

▲他們一會兒仰望藍天白雲,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他們真的是像遊人一樣在欣賞美景嗎?

引導學生體會感受到:他們不會像其他遊人一樣盡心地欣賞美景,只是借賞景掩蓋自己心中的惜別之情,想讓這離別的時刻來得晚一點。

6、教師小結板書:這真是 滿目美景無心賞

過渡:剛纔同學們一邊讀課文的語言文字,一邊想象那情境,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那你從課文的哪裏看到了飲酒話別圖?(課文的第3小節)

四、品讀第3自然段(話別圖)

1、 出示圖片:自讀第3自然段,你能從他們的話別中感受到什麼?

2、 出示句子李白的話

(1)指名讀 你感受到什麼?

(2)交流感受

▲李白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

(1)你從哪裏感受到的?(令人敬仰、當作兄長和老師)

(2)“人品” (人的品格、品德) 補充資料 介紹有關孟浩然的一些材料

(3)“譽滿天下”?(名譽滿天下,得到天下人的.讚美)

▲李白對孟浩然的依依惜別(難捨)之情

(1)你從哪裏感受到的?

不知何日才能再想見(還沒有分別就已經想再見面,可見難捨,可見情深)

滿飲此杯(這滿滿一杯裝着的僅僅是酒嗎?你仔細體會體會。更裝着深深的情。李白借酒表達對孟浩然的深情厚誼,對孟浩然的感情就像這杯中的酒一樣,滿滿的)

(2)指導朗讀,讀好語句(敬仰之情、依依惜別之情)

3、出示句子孟浩然的話

(1)指名讀 你感受到什麼?

(2)交流感受

▲勸慰之情

(1)從哪裏感受到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知道這詩句出自哪一首詩?瞭解詩句出處意思

(3)孟浩然想借王勃的詩句告訴李白什麼呢?

▲深厚的友情

(1)你從哪裏感受到的?

(2)交流(友誼……永世不絕)

(3)指導朗讀句子

4、教師總結板書:這真是 依依話別見真情

5、同桌分角色朗讀

6、分角色齊讀

五、品讀第4自然段(目送圖)

1、你是從課文中的哪裏看到了目送圖?(第4小節)

2、出示圖片:自己讀讀課文的第四小節,從目送圖你體會到了什麼?在關鍵的詞語下圈圈畫畫

3、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體會:

深情,難捨(依然、佇立、凝視)

李白此時的心情怎樣?(心情失落,憂傷,難過)

4、指名讀——齊讀第四小節

5、教師:友人登船遠去了,岸上只留下了李白孤孤單單的一個人了,望着浩浩蕩蕩流向天邊的一江春水,李白心潮起伏,思緒萬千……

6、出示圖片:他想到了——孟浩然對自己師長般教導的情景;

他想到了——與孟浩然飲酒對詩的情景;

六、品讀第五自然段

1、出示圖片:聽錄音誦讀古詩

2、自己讀一讀這首古詩

3、教師:學到這兒,你有沒有發現這首古詩與課文的關係

(課文就是以一個小故事的形式展現了這首詩的情境,課文中的有些語句可以解釋詩句的意思)

4、詩、文對照起來讀讀,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解釋這首詩?

5、指名說說 再指名說說

6、教師:詩句中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7、質疑:“孤帆” 江面那麼大,不可能只有孟浩然乘坐的一艘船,爲什麼說“孤帆”?

8、教師小結板書: 心裏所想的只有孟浩然,所以眼中所見的也就只有孟浩然

真是 千帆過盡皆不見,心中唯有孟夫子

9、感情朗讀古詩 教師:詩人把自己的深情和當時的心境都融進了這首古詩,讓我們一起來朗讀這首古詩,讀出詩人的深情,讀出詩人的心境。

七、課外拓展

1、 在古詩中像這樣反映朋友離別的詩還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2、 學生介紹自己蒐集的送別詩。

3、 推薦閱讀《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