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五年級語文上冊《再見了,親人》教案

本文已影響 3.02W人 

  教學目標

五年級語文上冊《再見了,親人》教案

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國際主義的教育。

2、領悟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體會課文重點語句對錶達感情的作用。

  教學重點

領悟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體會課文重點語句對錶達感情的作用。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國際主義的教育。

2、領悟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體會課文重點語句對錶達感情的作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

  一、引入課題

1.我們每個同學都是在愛的海洋裏成長,誰能說說最關心你、與你最親的人是誰?他們是怎樣關心愛護你的?

2.出示圖片,志願軍赴朝鮮圖

同學們,嘹亮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歌》在響起。1950年10月25日,我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抗擊美國侵略者,在戰鬥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出示圖片,火車站分別圖

1958年3月15日那天,在最後一批志願軍勝利返回祖國的前一刻,千萬朝鮮人民噙着淚花前來送行,志願軍們也含淚告別,大家都深情地說着這樣一句話──出示課題圖片,板書課題:再見了親人(不打標點)

3.讀課題

① 指名讀課題:再見了親人

② 加標點(板書:,)再讀:再見了,親人

③ 體會:哪一句的感情更強烈些?(齊讀)

4.提問:

①”親人”一般指哪些人?

②”再見了,親人”這句話是誰對誰說的?

板書:志願軍

③ 課文中的“親人”指的是哪些人?

板書:朝鮮人民

④ 他們是親人嗎?不是。板書:不是親人

T:可是…… (出示課題:再見了,親人)

  二、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1.詩配樂朗誦,激起學生學習積極性。

那是一個現在看來非常久遠的年代……有一天,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

年輕的人們拿起了槍奔赴戰場,只爲能有寧靜的生活,無情的戰爭讓人們倒下,但沒有人退縮,哪怕是偉人的兒子 ……平靜的生活又回到了我們身邊,但14萬年輕的生命消失在滔滔江水邊… …

2.同學們課前也查找了相關的資料,對這段歷史,你們還了解到些什麼?(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資料)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是什麼讓不是親人的人卻比親人還親呢?帶着這個問題學習最使你感動的小故事,選擇你喜歡的讀書的方式,想一想,什麼地方最讓你感動?爲什麼?能用朗讀來表達你的情感嗎?可以和同桌或學習小組的同學交流討論一下,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

2.學生自學,討論。

3.彙報交流。

出示人物圖片

你最喜歡哪個小故事?(點擊人物圖片)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爲什麼?你能讀讀嗎?初讀課文,

 五、評讀課文,加深理解

在文中找出“親人”具體指的是哪些人?(用自己喜歡的線條勾劃)你最想交流的是哪個故事?

根據學生的順序,來安排三個故事的教學順序。

1.重點理解第一自然段。

①大娘明明送去的是打糕,書中爲什麼說是“雪中送炭”呢?爲什麼這樣比喻?(因爲大娘想戰士之所想,急戰士之所急,若不是他們比親人還親,能冒着硝煙冒着炮火雪中送炭嗎?)

②戰鬥異常激烈,戰士們已經幾天幾夜沒閤眼了,這時,大娘…… (導讀,盡情讓學生去感受文章感染人的語句)

③”救助傷員,失去孫孫”這一部分,你讀懂了什麼?從哪個詞體會出來?(唯一)指導學生飽含深情的讀。

小孫孫是大娘唯一的後代,唯一的希望。可是爲了救志願軍,大娘卻失去了他。這種情誼豈止是親人,這真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啊!)生讀。

④“您說,這比山好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麼能忘懷?誰能把這個反問句換個說法?哪種說法好些?爲什麼?(這句話是多麼的親切,又是多麼的熱烈啊!)

八年來,大娘一次次地把慈母般的愛給了志願軍,難怪志願軍們捨不得讓大娘拖着疲憊的身體送了他們一程又一程,於是他們懇切地對大娘說──(學生齊讀)“大娘,停住您送別的腳步吧!”志願軍對朝鮮的關心體貼都盡在這一聲聲懇求之中了。

過渡:還有哪個故事讓你感動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