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集錦15篇)

本文已影響 3.56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集錦15篇)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

一課

學習目標:

1、培養學生積極表達的願望。

2、通過閱讀或其他途徑,瞭解更多科學發明和發現的故事。

3、樂於觀察,參與口語交際活動,並樂意把觀察到的寫下來。

教學重難點:

參與口語交際活動,並樂意把觀察到的寫下來。

教學過程:

1、 先從兩個觀察遊戲入手的,第一個遊戲是觀察猜字,學生說出猜的是什麼字,並簡單說說理由。第二個遊戲觀察圖形,從中找到需要的梳子、啞鈴和毛筆。用這種方式導入,可以較好地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同時老師也有意識地訓練孩子清楚地表達、認真地傾聽的能力。

2、 老師要求男同學閉上眼睛,讓女同學觀察毛筆的位置,然後讓女同學來講述毛筆在圖形的什麼地方,只能用嘴敘述,不能用動作來指點,男同學要根據女同學的描述找到毛筆。這就是在訓練學生清楚地表達、認真傾聽的能力。老師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醒學生,“誰能講得比她更清楚?”“誰還要補充?”“根據描述,你找到了嗎?”這是教學的第一個環節。

3、 由學習夥伴的話作爲引子,讓學生用一句話簡單地說說自己的發現,指名個別學生在全班發言後,老師安排小組交流,要求專心聽別人的發言,記住別人的`發現。然後讓學生彙報小組的發現。其中,老師適時地對學生語言表達中不準確、不規範的地方進行糾正。

4、 在小組彙報的基礎上,老師啓發學生“有沒有你們最感興趣的發現?”,學生紛紛回答,老師從中挑選出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圍繞着這些感興趣的發現,在全班示範怎樣進一步探究這方面的問題。

5、 最後一個環節是老師出示一個現場觀察的情景,讓學生觀察四幅圖:隨着太陽位置早、中、晚的變化,貓的瞳孔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讓學生說說發現了什麼?觀察貓的眼睛,引導學生說得更準確。然後再觀察圖片,向旁邊的同學說說在什麼時候貓的瞳孔是什麼樣子?

6、 總結:你有什麼收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利用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識字並理解字義,學會在學習中觀察發現。

3、學習在生活中積累諺語。

教學重難點:

在生活中積累諺語。

教學過程:

一、 我的發現

1、 出示四組詞語,學生認讀。讀給同桌聽,互相檢查。

2、 仔細觀察每組帶點的字,看看自己發現了什麼?

3、 交流觀察後的發現,並說說形聲字的特點。

4、 拓展練習:展示自己課外蒐集的形聲字卡片。

二、 讀讀背背

1、 學生自由朗讀兒歌要求讀準字音,讀得流利。

2、 分小組練習背誦。

3、 說說這個兒歌知道了什麼?

三、 總結:你有什麼收穫?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2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 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3.瞭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後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係。

教學重難點:

瞭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

教學過程:

板畫激趣,談話導入

你見過大石頭嗎?如果你見到一塊大石頭(教師板畫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生一些疑問?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板書課題)。

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分節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檢查預習,質疑解難。

1.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介紹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學生針對課文內容質疑,師生共同解疑。

指導寫字,完成作業。

1.認讀要寫的字。

2.爭做寫字小老師:那幾個字容易寫錯,該怎麼寫,請你想一想,然後提醒大家。3.各自抄寫。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瞭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後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係,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難點:

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

教學過程:

複習生字新詞

指名讀生字、新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

感知巨石形象

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夥伴們圍着一塊巨石捉迷藏。讓我們到現場去,去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巨石,他們是怎樣圍着巨石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電腦多媒體課件的話,繼續演示李四光圍着大石頭躲閃,大石頭遮住了李四光,小夥伴圍着石頭轉來轉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導學生根據內容描述。

感受好問精神

時間長了,李四光對這塊大石頭有了疑問。他首先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會怎麼問?老師怎麼答的?李四光又會怎麼想?同學們讀讀課文,同桌間演一演。

同桌讀、演後挑選學生上臺表演。

表演結束後教師問李四光扮演者:“聽了老師的回答,你的疑問解決了嗎?爲什麼?”

解開巨石之謎

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後來這個疑團有沒有解開,怎麼解開的,請大家讀最後兩自然段。

讀後討論。

a.李四光怎麼解開這塊孤零零的巨石之來歷這一謎團的?

b.對這塊巨石的研究引導他發現了什麼重大成果?

交流讀後感想

1.完整地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會有一些感想,請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結鼓勵:

孤零零的巨石聯繫着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現的問題可能蘊含着大價值。願我們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爲國家、爲人類作貢獻。

板書:

7、奇怪的大石頭

產生疑問

李四光 多方求教

學習地質

專門考察

冰川遺蹟 ——震驚世界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3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描寫了生活在槐鄉的孩子們採槐米的經過,讚美了槐鄉的孩子們純樸勤儉、吃苦耐勞的品質;雖然採槐米是辛苦的,孩子們卻從中獲得了快樂,他們的童年生活也因此變得豐富而充實。課文語言樸實、輕快,帶有濃濃的鄉土氣息;在作者筆下,本來是辛苦的勞動,卻變得輕鬆而快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3、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讀課文的能力。

2、使學生感受到勞動的`快樂。

【教學準備】

槐樹枝。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在什麼時候感受到快樂了呢?

同學交流

同學們在學習中、遊戲時感受到了快樂,而有一羣小夥伴,他們的快樂卻是在勞動之中,他們就是──槐鄉的孩子。(板書課題)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槐鄉,去體驗槐鄉孩子勞動的快樂。

二、初讀感知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力爭把課文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要求:不認識的字看拼音或問同學,長句子、一下子讀不同的句子多讀幾遍。

(自由讀課文。)

師:下面請幾個同學分段讀讀課文,請別的同學當評委。

分段讀課文和評議,重點是生字和詞語。

師:通過讀課文,你們知道了什麼?

生1:我知道了槐樹高大。槐花是淡黃色的,小花苞和米一樣大小,叫槐米,清香好聞,可以做藥。

生2:我知道了槐鄉的孩子愛自己的家鄉。

生3:我知道了槐鄉的孩子愛勞動,自己掙錢交學費。

生4:我知道了槐鄉的孩子生活得很快樂。

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老師還有幾個問題:

槐樹什麼時候開花?花苞什麼樣?文中還把花苞稱作什麼?槐米有什麼用?

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

(找出有關段落讀一讀。)

三、品讀體驗

師:槐鄉的孩子愛家鄉、愛勞動,在勞動中得到了快樂。讓我們再仔細讀讀課文,體會槐鄉孩子的快樂。並把描寫他們快樂的句子或段落作上記號,多讀幾遍。

生(認真讀課文、找句子、作記號)。

師:誰能讀讀找出的句子和段落?

生1: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裏飄蕩着他們快樂的歌聲。

生2: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着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

生3:女孩……

師:你們能夠讀出槐鄉孩子的那種快樂嗎?

生:(高興地說)能!

師:下面哪幾個同學能用快樂的語氣讀出這幾個句子呢?

生1: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裏飄蕩着他們快樂的歌聲。

師:從這一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甲:我體會到了孩子們起得早,當大人們生火做早飯的時候,他們已經唱着歌兒高高興興地回來了。

生乙:我體會到了孩子們很辛苦,但是他們以苦爲樂。

生丙:我體會到了孩子們收穫很大,非常高興。

師:體會得深刻。你們感受到快樂了嗎?

生:(反覆讀、體會)。

師:同學們找的句子都對,剩下的句子你們分組交流吧。

生:(學生分組交流)。

師:老師從你們的朗讀中聽出了槐鄉孩子們生活的快樂。

四、小結

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是怎樣學習這篇略讀課文的?

生1:我們先借助拼音和查字典讀準字音。

生2:我們再根據課文前面的提示來邊讀邊思考。

生3:我們最後和同學們互相討論來解決疑難問題。

師:同學們說的方法都很好!老師還有一點要提醒你們,那就是要靠自己讀,運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儘量自我思考、自我質疑,力爭自己做出新的發現。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4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在9篇課文的後面安排了“資料袋”,“其目的在於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瞭解與課文有關的信息,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該如何把握特點,用好、用活資料袋,提高教學效率呢?

一、注重整合,讓資料袋“物盡其用”

本冊教材的設計較爲充分地體現了“整合”的課程理念,資料袋不是“單純的資料”,而是課文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基於這樣的認識,教師研讀教材之後,分析每一個資料袋的作用,將資料袋的使用與課文的學習結合起來,就能引導學生用好資料袋,使其“物盡其用”。

【案例】 《奇怪的大石頭》一文之後的資料袋爲學生提供了李四光經過長期研究,爲祖國摘去“貧油國”帽子的資料。學生通過這個資料,反過來再讀課文,就能夠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時候善觀察、愛提問是分不開的。《我不能失信》之後提供有關宋慶齡簡介,《孔子拜師》之後提供的關於孔子的介紹,都屬於類似的安排。引導學生學習這些資料,可以課前預習,爲學習課文做鋪墊;也可課後延伸,讓孩子感悟偉人的成功與兒時的因果關係,增強自身的學習動力,覺得自己“也可以那樣”。

整合的課程觀,還要求學生將資料袋中的資料進行整理,最終變成“自己的東西”,豐富語言積累,從而“一物多用”。

二、鼓勵創新,讓孩子成爲資料袋的主人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利用資料袋的時候,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強調“可以這麼用”“也可以那樣用”,還要引導思考“怎樣用最好”。在本冊的九個資料袋中,由於資料內容的差異,使用時方法應該靈活多樣,鼓勵學生創新思維。

【案例】 《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文課後的資料袋,爲孩子們展現了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生活的場景,生動的畫面可以豐富他們融入民族大家庭的幸福體驗孩子如果想知道那些少數民族同胞在做什麼,也可簡要涉及,讓想知道的同學課前查閱其他資料,比如阿昌族同胞吹起動聽的葫蘆蕭,傣族姑娘挑起可愛的竹簍等等。只要孩子們感興趣,也可結合課文進行“我想和(什麼族)的小朋友(做什麼)”的說話訓練,激發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我還知道……”。

在引導孩子學習使用資料袋的過程中,與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結合起來,有意鼓勵創新並注意保護他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把資料袋越用越活,越用越好。

三、培養習慣,讓資料袋不斷充實

培養學生使用資料袋的良好習慣是很重要的,對於用得好的同學一定要適時表揚,樹立榜樣,力爭讓收集資料、合理使用資料袋成爲孩子們的自覺行爲。教材上提供的資料袋其實不多,這爲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整理資料,形成自己的資料袋提供了空間。

【案例】 《趙州橋》一文課後並沒有提供資料袋,但是如果學生養成了積累資料的習慣,加上教師的引導,他們完全可以自主地通過課外書、網絡等各種渠道瞭解祖國燦爛悠久的`“橋文化”,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民族自豪感。這種學習的過程也是對孩子們自身資料袋的補充。如果孩子們查閱資料、收集整理資料的速度加快了,豐富資料袋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大多數課文學習之前或之後自覺主動地進行。至於本身就有資料袋的課文,比如《蜜蜂》《玩出了名堂》,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意願,鼓勵通過查閱課外書或網絡等形式,進一步豐富資料袋的內容,只是教師關注的不要停留在知識本身,而是應關注收集整理信息的過程和資料的使用。

建議老師們給每個孩子提供一個資料積累專用本,課外資料、妙詞佳句都可納人。教師對孩子自身資料袋的關注,就會激勵孩子收集整理資料的熱情,長此以往,孩子的語文能力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四、尊重差異,讓資料袋煥發個性光彩

學生由於個體的差異,對於資料袋的使用一定存在差異,這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師應多做“正面引導”,樹立榜樣,而儘量不要“強行要求”,打擊弱勢。如果收集整理資料、運用資料袋變成教師強制要求的行爲,就使得原本很快樂的學習過程變得索然無味,令學生產生牴觸情緒,費力低效。

【案例】 《給予樹》課後關於聖誕節的資料,《“東方之珠”》課後關於香港的資料,孩子們一定都非常感興趣,但這些資料比較少,許多孩子或許已經知道,於是“想知道”,這時教師可以讓這部分孩子查閱資料,然後共同交流。對於那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也可讓他們盡力而爲,告訴他們“可以做得更好”,在與同學資料的“共享”中得到提高。另外,鼓勵學生自身資料袋在內容、形式上以及命名、美化方面應儘可能體現自己的個性。

條件允許的話,那些豐富多彩的、個性化資料袋就可以成爲一個繽紛的展臺,讓孩子們在展示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體驗成功。

拿到新教材,我們需要統攬全局,把握教材的特點,把資料袋這一種新的形式放到整個語文課程資料中來加以認識,這樣才能在資料袋的使用上靈活自如,不致顧此失彼。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5

單元教材簡析

本單元有4篇課文。其中《掌聲》《一次成功的實驗》《給予樹》爲精讀課文,《好漢查理》爲略讀課文。課文圍繞“愛的奉獻”來組織單元,一個“愛”字貫穿全組課文,課文的字裏行間處處洋溢着人間真情。本單元的各個環節的教學都體現了愛的專題,都是從兒童的經驗世界出發,讓學生能實實在在感受到這種感情。例如:導語告訴學生:愛就在我們身邊,每個人都都能獻出自己的愛;所選課文都是發生在兒童之間的愛的故事;口語交際也是通過誇獎身邊的同學來表達愛。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體現整合的教學思想,圍繞專題組織教學活動。各篇課文簡介如下:

29《掌聲課文寫的是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着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

30《一次成功的實驗》課文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學讓三個小學生做“逃生”遊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多次都沒有成功,而這一次卻獲得成功。實驗說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讚揚有了危險先爲別人着想的高尚品質。教育家的實驗是對學生品行的考查,三個小學生尤其是小女孩,經受住了考驗。課文的對話樸實、簡潔,意味深長,最能表現人物品質。從小女孩對同伴和教育家說的話中,可以看出她臨危不亂,處事果斷,先人後己。

31《給予樹課文寫的是在聖誕節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課文讚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32 《好漢查理》這篇略讀課文寫的是自稱好漢的調皮孩子查理,在幫助一個殘疾女孩的同時,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兩個人的互相友好、互相幫助中,查理也改變了自身弱點的故事。

單元總體目標

一、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自主預習認識23個字,會寫38個字,利用多種識字方法減少錯別字,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會正確讀寫49個詞語。學生能夠主動積累ABB形式的詞以及“不假思索、興高采烈、沉默不語、如願以償、彬彬有禮、戀戀不捨、風餐露宿”等成語,養成良好的積累意識。學生通過結合生活實際、聯繫上下文、查字典(詞典)等方式理解詞語。

2.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組課文。《掌聲》一課要讀出人物情緒的變化,《一次成功的經驗》中人物的對話也應讀出不同的語氣。

3.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瞭解課文的內容,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主動地關心、鼓勵別人。學生能夠通過人物外在的語言、動作感受人物內在的心情和精神品質。

4、逐步培養學生蒐集資料和合作的能力。如蒐集聖誕節卡片、閱讀有關合作的小故事。誇誇身邊的同學。讓學生能夠多從同學身上發現優點,真心實意地讚揚同學。

5、背誦《三字經》,瞭解成語,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和有趣,繼承傳統美德。

二、教學重點:

1、通過整理時間順序、記敘文的三要素等方法,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通過結合生活實際、聯繫上下文、查字典(詞典)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並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1、利用多種識字方法減少錯別字,培養識字能力。

2、通過人物外在的語言、動作感受人物內在的心情和精神品質。

四、推薦書目:《愛的教育》《三字經》

單元教學建議

1.整體構思:

學習單元導語,瞭解這個單元有哪幾篇課文,圍繞什麼主題,寫了哪些內容。能初步概括每一篇課文的大意。與同學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這四篇課文均來自學生的生活。在教學中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資源。如每課教學設計的課前體驗。佈置學生觀察身邊殘疾人的生活都有哪些不便,蒐集反映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相關資料《張海迪的故事》;準備實驗用的瓶子、小石塊;瞭解聖誕節,準備卡片。

2.具體建議:

可以採用“課前體驗──課中閱讀──課後拓展”,以一篇帶多篇,拓展閱讀面。具體安排如下:

(1)渲染氣氛,導入課題。教師可以從快樂的氛圍導入新課,如遊戲、歌曲等。

(2)初讀課文,自主質疑。四篇課文均以記事爲主,都可以採用以下模式。讓同學們根據閱讀提示,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閱讀課文。要求讀出問題來,在自己體會最深和感覺還有問題的地方做上記號。接着請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簡單問題立刻互相解決,遇到稍難的問題可保留。讓學生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3)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掌聲》一課,老師可以抓住兩次“掌聲”,讓同學們思考:“同學們的第一次掌聲和第二次掌聲有什麼不同?”《一次成功的試驗》可以引導學生抓一些關鍵詞語來深化學生理解。例如,“順利”、“不假思索”兩個詞。《給予樹》一課課文的最後一句話是難點。“這個聖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願以償的笑臉。”這句話的表達方式是把“實物”和“精神品質”聯繫在一起,顯得新穎而別緻。在體會句子含義時,教師可以提問:“媽媽爲什麼說金吉婭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呢?”引導學生認識到媽媽通過這件事看到了女兒身上的可貴品質。《好漢查理》這篇課文,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以前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讀懂課文。邊讀邊思考,查理髮生了哪些變化?爲什麼會有這些變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自己讀後的感受,談一些真實的看法,如怎樣看待“壞”孩子等。這也是爲本單元的口語交際做一個鋪墊。

(4)感悟體驗,注重朗讀。《掌聲》表現的情緒有起伏,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出這些變化。關鍵是通過反覆朗讀,讓學生進入情境中,領悟到人物的喜怒哀樂。比如,課文的前半部分語調要低沉緩慢一些,後半部分要活潑跳躍一點,這些都是由課文描寫的氛圍變化決定的。朗讀指導要穿插在對課文的理解中,可以提示學生,你覺得這裏應該用什麼語氣來讀?爲什麼?例如,朗讀“她和同學們一起遊戲說笑,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教她跳舞”這句話時,可以先聯繫英子的來信讓學生討論:英子爲什麼會有這些變化?這是因爲英子從同學們的掌聲中感受到了愛,並從這種愛中獲得了動力,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她很珍惜同學們的掌聲。因此,這裏要讀出歡快的語氣。

(5)課後拓展形式多樣,如:說說生活中你見到殘疾人有哪些不方便;你是怎樣幫助殘疾人的;找一找通過合作、團結取得成功的小故事;談談自己讀文之後的感受等等。

(6)整體迴歸,拓展延伸。結合語文園地進行,可選內容如下:

A、基礎大會戰:字詞大比拼、成語擂臺賽等等

B、說說已經會背哪些《三字經》。

C、本單元學習中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D、小練筆:自由練筆,與本單元學習有關即可。

3、教學中可採用的方法:

(1)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是理解人物的好方法。本組課文中人物都是隨着情節的展開有變化,所以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理解人物的心理,可以創設情境,換位思考。

(2)注重同學之間的交流。從課後思考題的設置,我們就可以發現,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我們要引導孩子互相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正所謂“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互相交流後,我們都擁有兩種思想。”爲今後的學習中能更好地合作、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3)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本組是上冊書的最後一個單元,往往在最後的一個單元,總要讓學生運用一些閱讀的方法更獨立地進行閱讀思考。課後的要求也很簡單,以交流和討論爲主。

(4)習作:自由習作。建議要寫新鮮的,不要重複過去的內容。

4、教學中應該關注的幾方面內容:

(1)朗讀與默讀並重。默讀的訓練始終是我們關注的重要能力之一。

默讀的訓練要有耐心,不可能一步到位。我默讀了幾遍課文,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或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大家應該關注這樣的表述——默讀了幾遍。是說明學生的無聲語言與思維要想同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要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練習的。在中年級,不應該特別強調默讀的速度,倘若過於重視速度,會造成孩子走馬觀花、不求甚解的閱讀習慣,反而得不償失。

(2)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要——巧借文本個性

在教材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課文是很有特點的,即所謂的“文本個性”。只是教師如若缺乏對文本的鑽研,那就會熟視無睹,會錯失訓練的時機。

方法一:摘句串聯法:我們要依據教材自身的特點就引導學生髮現構段規律,並藉以瞭解文章的表達順序,從而輕鬆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學會用“摘句串文”的方式,很輕鬆就能理清了文脈。

方法二:以問促思法:這種方法應該是老師們最經常使用的常態方法。對於寫人、記事等文章都比較適用,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出文章的思路。

(3)理解詞句的訓練:

中年級最爲重要的理解方法就是——聯繫(或聯繫上文,或聯繫下文或聯繫語境)但總歸是要在學生的思維裏建立聯前想後的能力,準確把握詞義的能力。三年級的閱讀教學應該十分關注低中年級的銜接,應該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那麼,如何能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如何理解詞語?如何理解段落?如何整體把握?這些都是提高理解力所必須跨越的障礙。需要我們進行逐項的訓練。

(4)段的訓練:閱讀教學中加強,習作練筆要跟進。

(5)習作:三年級的學生習作面臨的主要困難是: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的轉換問題。由於詞彙、句式、表達感受、佈局謀篇等的積澱所限,孩子的表達應該是在寫好一個習作片段。學生要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得以準確地表達,須經歷觀察形成表象,展開思維、產生聯繫,提取詞彙,運用句型,形成內部語言等複雜的心理活動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在閱讀教學中,中年級應該發掘和利用教材資源,將讀與寫緊密地結合起來,對於提高學生書面語言的運用意義非凡。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不同心情,讀出“我們”情感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以及秋天裏放風箏帶給孩子們的樂趣。讀出“我們”情感的變化。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喚起情感,導入學習

1.喚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又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裏最大的快樂是什麼?和大家分享,好嗎?

2.導入學習:有這麼一羣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讓我們品讀課文,走到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吧。

出示課文題目,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把生字多讀幾遍。

2.指名讀,一人讀一個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的句子,畫好後,自己讀一讀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覆朗讀。

5.引導發現、質疑。讀後有什麼發現?產生了什麼疑問?與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點:一是在讀中發現,“我們”的心情在做風箏時是挺高興的,放風箏時非常高興,找風箏時很難受。二是在讀中質疑,“我們”的心情爲什麼會有這樣大的變化?)

三 細讀深究,領悟情感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要求學生多人次地讀這一自然段。

(2)讀了這一自然段,你知道寫了些什麼嗎?

(3)角色轉換:如果是你在做風箏,你心中會想些什麼呢?

(4)同學們所想象的,可以用這段內容中的哪幾個詞語來表示或代替?

(5)(老師)原來,做風箏的快樂,就在於它充滿着憧憬和希望。

(6)讓我們帶着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嚮往、渴望、喜悅),朗讀全段課文。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轉換: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最想幹什麼呢?

(2)創設情境: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孩子們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吧!

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放風箏的畫面

(3)引導表達:剛纔同學們欣賞了放風箏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麼?與大家交流。

(4)角色轉換:當你奔跑在空曠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飄蕩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心裏會產生怎樣的感想呢?

(5)品味課文:用心多遍朗讀第三自然段。

想一想哪些地方寫出了課文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的感受。

(6)深入賞讀:讓我們帶着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自豪),再讀課文。

四 課堂練習

自學生字,交流方法。

(1)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2)觀察生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3)練習書寫生字,抄寫詞語。

五 課外延伸

上網蒐集或查閱書刊,蒐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製作資料袋,放到班級園地裏展示。

課後習題

1.選字填空。

託 拖 脫

(1)媽媽(拖)着沉重的腳步回到家裏。

(2)一個人用手(託)着風箏,另一個人牽着線。

(3)我擺(脫)了噩(è)夢的困擾。

(4)今天,我參加的是(託)球跑比賽。

2.選詞填空。

精心 細心

(1)這道題如果你(細心)檢查了,就不會錯。

(2)我生病了,在媽媽(精心)的照料下,我很快就康復了。

希望 盼望

(3)我(希望)自己能在這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4)媽媽(盼望)我早日成爲一名少先隊員。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7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 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瞭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啓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

教學重難點:

瞭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啓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

教學過程:

看圖導入,交流資料

1.出示列寧照片,說說他是誰?利用課前預習收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瞭解。

2.學生交流後,教師小結簡介列寧。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書課題,書空“雀”字筆順,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讀後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4.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具體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課文的具體寫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了解到了什麼。

2.課文是怎麼描寫這三隻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藉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4.巧妙結尾、設置懸念:第二天,那隻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隻灰雀到哪裏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着這隻灰雀發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麼特點。

2.說說你是怎麼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提醒: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較多,注意左右比例。獨體字“步”、“者”書寫時筆畫要舒展。

4.學生描紅、摹寫。

5. 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瞭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啓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教學重難點: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

教學過程:

貼圖導入,激發興趣

1.貼出三隻灰雀在枝頭歡歌、跳躍的圖畫。

聽,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麼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可有一天,列寧發現有一隻灰雀不見了,那隻灰雀到哪兒去了呢?

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 3-10自然段,哪幾段是列寧說的話,哪幾段是小男孩說的,找一找、讀一讀。

2.屏幕出示課文3.5.7.9自然段,請大家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仔細體會列寧這些話的意思。

a.學生交流。哪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說一說,也可以把體會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b.列寧的着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麼?板書:愛。

3.聰明的孩子,有誰知道灰雀到底到哪裏去了?你從課文哪兒看出來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練讀這幾段話,指名朗讀檢查。指導讀好“一定會飛回來的!”教師運用手勢,指導學生加強語氣。

b.讀後體會: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麼呢?

c.男孩爲什麼要捉走這隻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麼不同?小組討論、發表看法,相互補充,彙報體會。

5.相機小結:列寧的愛是給鳥自由,男孩的愛卻奪去了鳥的自由,列寧纔是真正的愛鳥!

6.細細體會列寧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讀3-10自然段,

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

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着灰雀。

2.學習課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讀體會,

3.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麼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爲什麼要問鳥?鳥怎麼會說話呢?”等等。

4.小組討論,解答上面列出的兩個關鍵問題。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願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收集故事、積累提高

1.學了這篇課文,你發現了什麼?大家一起來說說。

2.收集列寧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讀一讀,開展講故事比賽

板書:

5、灰雀

(惹人喜愛)

列寧 男孩

教育 知錯就改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8

教材簡析

本組教材從多個側面反映了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無論是閱讀還是口語交際、習作、綜合性學習等,都與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這一主題密切相關。這次習作是學生第一次作文,也是口語交際訓練的延續,即寫一寫自己的課餘生活。習作範圍寬廣,和課餘生活相關的都可寫。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話寫出一個完整的意思。

2、激發學生習作興趣,調好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建立信心。

教學建議:

1、由於學生是第一次作文,因此我建議教師要調動好學生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建立習作的信心。

2、習作時,教師提出的要求不要過高,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話寫出一個完整的意思即可。在遣詞造句上要求切勿過細。

3、評價時,要以表揚和鼓勵爲主。

習作設計

一、想一想

同學們,在口語交際課裏,我們交流了各自的課餘生活,現在讓我們把它記下來好嗎?

二、說一說

1、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1)讀一讀習作要求,同組討論習作要求的範圍。

(2)可把自己想寫的先跟大夥說說,互相交流。

2、教師巡視指導

(1)自己參加過什麼活動,到過什麼地方,見到了什麼。

(2)你感到最高興的事,最有意義的事或你願意寫下來的其它事,比如,你參加了什麼比賽,什麼活動等。

三、寫一寫

開始寫吧!相信大家都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但在寫時要注意:

1、要把想說的事情寫清楚。

2、要把話寫通順。

3、寫完後,讀給你的媽媽、爸爸聽一聽,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分享習作的快樂。 教案《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一·習作》教案》,來自網!,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一·習作》教案-三年級語文教案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

教學重、難點:

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教學準備:

錄音帶(適合做朗讀背景音樂)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題:

1、師:秋的腳步輕輕,可我們還是分明聽到了秋的聲音,不信,你聽!(錄音響起)同學們,請閉上你們的眼睛,仔細聆聽,想像一下,你的腦中會出現怎麼樣的畫面。(音樂中師範讀全詩)

2、你覺得這秋天的聲音美嗎?生:秋天的聲音很美。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聽聽秋的.聲音吧,出示課題《聽聽,秋的聲音》

請學生讀課題,讀得美一點。

二、欣賞朗讀,感受詩情。

1、學生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檢查

3、感知內容: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聲音?學生回答

4、你最喜歡的是哪種聲音?(是否可以小組合作學習)

(其中的哪一種因學生說了拿來體驗感悟)(朗讀和想象、說話結合)

(1)、“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聲音,(看課件)

黃葉從樹上一片一片地掉下來,你看着像什麼?黃葉對大樹媽媽說:“ ”哦,你能用你的朗讀把它們的飄飄灑灑表現出來嗎。呵,多美的黃葉啊。

(2)“蠷蠷”蟋蟀振動着翅膀,和陽臺告別的歌韻。蟋蟀要到哪兒去了呀?(看課件)

蟋蟀在唱着“ ”朗讀指導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雲,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 ”他們在說些什麼呢?(課件)捨不得走,因爲這兒的秋天很美麗。朗讀表現。

(4)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發出“ ”的聲音,(課件)這是秋風送來的豐收的歌吟。秋風吹過,田野裏 果園裏 ……人們的心裏

你能用朗讀表現麼?

配樂朗讀1----4節。

三、聽聽,走進秋,走進這遼闊的音樂廳,你好好地去聽秋的聲音,你還能聽到哪些秋的聲音?

學生髮散說,師引導到詩歌的形式,爲寫打下基礎。用聽聽,秋的聲音……這樣方式來說。

師:是啊,秋的聲音,我們已經說了好多,還有好多好多……把你聽到的聲音也像這個小詩人一樣把它們寫下來好嗎?

出示:聽聽,秋的聲音

四人小組合作,寫詩,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組合作寫的詩,有感情地朗讀給同學聽,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來。

師小結:是啊,秋的聲音,在每一片葉子裏,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裏,在每一顆綻開的穀粒裏,聽到秋的聲音,我們的心裏多麼——()

就用我們的朗讀來表達我們的喜悅吧!

感情朗讀。

擴展,可以欣賞一首寫秋的詩歌,送給大家作爲禮物。

佈置作業。

1、爲自己寫的詩配上畫。

2、蒐集有關秋的詩歌,畫面,歌等

3、感受秋天寫詩:看看,秋的色彩——————

聞聞,秋的味道————

板書:

12、聽聽,秋的聲音

黃葉 蟋蟀

大雁 田野 匆匆來去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做一個善良、助人爲樂的人。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講述七色花這個故事。

3、學習課文一個片段,遷移寫法。

4、仿寫課文,完成《魔鈴》的片段練習。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學習珍妮善良、純真的美好心靈。理解珍妮用掉第七片花瓣最有意義,體會小姑娘的美好心靈。

教學難點:

學習寫作方法,學會片段練習。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2、出示:七色花。

3、指導朗讀描寫七色花的句子。

4、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快速地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填空提示。

3、這朵七色花怎麼用呢?指導朗讀相關句子。

4、快速默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寫七色花神奇功能的`句子。

5、用自己的話簡要說出七色花的功能。

6、比較七色花七種用法的句子,尋找共同點。

三、聚焦片段,瞭解寫法

1、同學們,在這七種用法中,你覺得那種用法最有意義?說說理由。

2、聚焦片段,瞭解寫法。

3、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珍妮?指導朗讀句子。

四、寫法遷移,創作童話

1、傳說這小狐仙有一個發着綠光的小魔鈴,它能實現你的三個願望。只要你輕輕地搖一搖魔鈴,對它說:“小魔鈴呀,小魔鈴,我想——”它就能幫你實現願望。現在,這個小狐仙把這個魔鈴送給了你,你打算怎麼用呢?拿出筆,學着課文中的寫法,寫一寫你其中的一個願望。

2、選取有個性的作文片段,進行展示活動。

3、進行及時評價,告訴學生,仿寫也是習作的一條有效途徑,加上合理的開頭結尾就是一篇美麗的童話故事。

五、小結

只要我們心中有一份愛心,人人都有擁有神奇的七色花和魔鈴。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1

教學要求: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找出文中描寫心情的句子和詞語,體會秋天裏放風箏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

4.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教學重難點:

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教學方法:

朗讀感悟法、自學法、小組合作、討論

教學準備:收集有關風箏的資料、圖片、課件

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導入學習

1.:童年充滿了歡聲笑語,老師特別懷念自己的童年,我小時候,經常與小夥伴一起捉迷藏,跳皮筋。你們有什麼童年趣事和嗎?

2.出示課題:有一羣孩子和大家一樣也有着快樂的童年,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

二.初讀課文

1.自由、大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出示卡片,認讀生字。

3.指導書寫生字,特別注意“卻、命、喪“的寫法。

4.詞語解釋。

憧憬:嚮往。

凌空:升,高出天空。

垂頭喪氣:情緒低落。

三、學習課文

1.讀課文,邊讀邊畫出寫“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心情的句子,畫好後讀讀這些句子。

2.交流句子,教師出示。

(1).我們做着,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2).我們快活地喊着,在田野裏拼命地奔跑。

(3)我們都哭了……

(4)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3.教師引導:你發現了什麼?

(我們的心情在做風箏時是挺高興,放風箏時高興,找風箏時很難受。)

四、學習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1.創造比素氛圍,讀好第二自然段。

A.在讀、評、賽中讀通課文。

B.移情悟情:你們在做風箏時會想寫什麼?課文中的小夥伴和大家是不是一樣的心情?

C.感情朗讀:讓學生自己帶着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讀好課文。

2.想象入境學習第三自然段

A.風箏做好了,大家最想做什麼?

B.誰想放風箏?大家是怎樣放風箏的?

C.出示課文的填空題,填進有關的字和詞,然後把怎樣放的告訴同桌。

D.風箏越飛越高,你們在快活地喊着什麼?說聽聽。

3.感情朗讀,帶着高興、喜悅的心情朗讀課文。

4、齊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五、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

2.體會放風箏時的高興和找風箏時的難過。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風箏》,誰能說說這風箏是怎麼製作的呢?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學習4—8自然段。

1.教師引述: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風箏帶着我們的憧憬和希望。突然,發生了一件事,畫出課文中的句子。

2.教師引導:此時,我們的心情有什麼變化?請畫出我們心情難受的句子。

3.交流,教師出示。

A.我們都哭了,在田野裏四處尋找,找了一下午,還是沒有蹤影。

B.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4.朗讀這些句子。

5.教師引導:這些小朋友是怎麼做的?

6.學生彙報。

7.“小小的風箏,你寄託了孩子們多少歡樂,多少嚮往。”大家能讀出這份情懷嗎?

8.指導朗讀。

三、談感受

1.放風箏時,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孩子們很難過很着急,你們有這樣的生活經驗嗎?

2.學生交流。

四、拓展練習

1.親手製作風箏。

2.寫一寫製作風箏的過程。

五、佈置作業

1.繼續製作風箏,到公園放風箏,感受一下做風箏,放風箏的快樂。

2.收集有關風箏資料、圖片,互相交流。

3.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2

【《金色的草地》教案設計】

【設計理念】

設計時,着重通過朗讀,再現蒲公英的美景,感受蒲公英給我們帶來的樂趣。通過仔細品讀課文,引導學生髮現蒲公英一天裏不同時間的變化,體會觀察的重要性。最後的拓展訓練,旨在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激發學生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

【學情簡介】

對於縣城的孩子來說,蒲公英這種植物離孩子的生活有一段距離,孩子們之前並不瞭解這種植物及它的屬性,是本文中理解上的一個難點。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9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1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作者善於觀察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通過多種方式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3、鼓勵學生與生活實際相聯繫品位語言,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善於留心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

【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

【教學方法】講授、體驗

【教學準備】準備稿紙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教學第一自然段

1. 同學們,我們的兒童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不僅有豐富的校園生活,我們還擁有多彩的課餘生活。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課《金色的草地》。(板書課題)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一起大聲地齊讀課題。

2. 生字詞的預習怎麼樣了?誰領我們一起讀一下課後的字寶寶?

老師又把字寶寶請到了老師這裏,誰還能正確地讀出來?(小黑板出示:姜太公用直鉤釣魚,可真奇怪呀![ ]-[ ]+[ ]=攏)

3. 同學們把生字掌握得很牢固,那麼課文呢?誰能讀給大家聽。指名讀。生評價。

4. 爲什麼草地是金色的?通過預習,相信同學們已經知道答案了,誰來說一說?你能抓住書上的詞句來回答嗎?(一大片、長滿、盛開)這些詞語說明蒲公英長得怎麼樣?(多)

5. 誰能讀一讀,把蒲公英的“多”讀出來。

二、 學習第二自然段

1. 兄弟倆是怎麼玩耍的?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指名讀。聯繫上下文理解“一本正經”、“引人注目”,告訴學生,這種理解詞語的方法就是讀句子,想意思。

2. 金色的草地給兄弟倆帶來了什麼?(板書:快樂)是做什麼的快樂呢?(板書:玩耍)

誰來讀一讀,讀出兄弟倆用蒲公英玩耍的快樂來。

3. 你平時和小夥伴們玩耍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快樂嗎?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全班交流。

三、 學習第三自然段

1. 這片草地除了給兄弟倆帶來了玩耍的快樂,還給他們帶來了發現的快樂。(板書:發現)

小組合作學習,思考:(出示小黑板)我發現了什麼?(草地會變色)草地爲什麼會變色?

2. 全班交流。指名說“我”發現了什麼?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早上綠色;中午 黃色;傍晚 綠色)

在理解原因時加上動作。邊讀邊做動作。

3. 小作者爲什麼能發現蒲公英變色的原因呢?(板書:仔細觀察)

仔細觀察是我們探索自然奧祕的一把金鑰匙,同學們可要做一個細心的`孩子。

四、 總結全文,情感昇華

1. 蒲公英可真有趣!小作者在最後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多麼可愛的草地!多麼有趣的蒲公英!

讀一讀,讀出對草地的喜愛,對蒲公英的讚美。

2. 正因爲這樣,從那時起,蒲公英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牀。

爲什麼說“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牀”?(早晨,當陽光灑遍大地,蒲公英就張開花瓣,就像我們睜開了朦朧的睡眼,所以說它和我們一起起牀;晚上,夕陽西下,蒲公英會合攏它的花瓣,和我們一起睡覺。)

3. 這麼可愛的草地,這麼有趣的蒲公英,讓我們一起再來感受一下吧!有感情地朗讀。

五、 拓展練習

1. 大自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樂趣。除了有趣的蒲公英,你還了解其他有趣的植物嗎?指名說,師適當補充。(含羞草——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一碰它它就會合攏它的葉子。

豬籠草——捕食昆蟲做食物

向日葵——托盤的背面害怕陽光,因此它總是把它的笑臉迎向太陽,這也是“向日葵”名字的由來。

睡蓮——花瓣白天張開,夜晚合攏,被譽爲“花中睡美人”。

六、 作業

今天回去後請同學們查閱資料,找找大自然中還有哪些有趣的植物,回來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板書設計】

2.金色的草地

玩耍

快樂 早上 綠色

發現 中午 金色

(仔細觀察) 傍晚 綠色

【教學總結】

這篇課文充滿童趣,特別適合孩子的口味。在寫作特色上,描寫細緻生動,抓住了時間的變化,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讀起來很優美。因此在教學中,用一“讀”字爲教學手段。通過本人的教學設想,學生學習效果還是不錯的,無論是對文章的理解還是同步習作練習,都落到了實處。

這篇課文的文字和內容都比較淺顯,只要引“讀”到位,學生大體都能理解課文的內容。因此本人在教學中作了課前準備,對蒲公英的生長特點及性質作了些查找。特別是我們山村孩子對蒲公英的認識並不陌生,現在正是蒲公英快開花的時節,課前我讓學生回家請教家長,並找了些。這個過程學生本身就感到有趣,因此也樂於完成。孩子們都知道蒲公英可以做藥,可以餵豬,牛、羊等動物都喜歡。味苦可以清熱解毒,學生算是對蒲公英有了許多瞭解。於是板書課題,揭示新課。

學生帶着興趣走進文本,本文雖然是以敘事爲主,但蘊含在其中的感情卻是豐富的,強烈的。因此在引導學生讀課文時要用不同的語調變化,把作者對草地和蒲公英的喜愛之情讀出來,把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體現出來,把草地上玩耍遊戲的童真童趣體現出來,語氣要輕鬆活潑,節奏速度較快。(在這一過程中,是本人在本課的閱讀指導上的重點,給足時間利用不同形式的朗讀,品讀、跳讀、引讀、分角色讀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儘量讓孩子們在平特和、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別是文中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描寫生動,這部分的描寫雖然帶有調皮和玩笑性質的遊戲,卻充滿了童真童趣。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表演,並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表演的過程中可以不拘一格,多樣變化,寓教於樂,賦於生命的課堂。

引導學生閱讀感悟寫法。本文恰當地運用了打比方,比喻的手法。如“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用手掌的張,合的動作打比方,就把一種不太容易說清楚的現象講清楚了,使人一目瞭然,形象生動。那麼怎樣打比方呢?(這是本人在這一知識點上的重點訓練)通過出示一些較爲深刻形象的例句。如,描寫看報時,可以這樣打比方:

1、看報就像喝果汁,“咕嘟咕嘟”地喝,不知是什麼味兒;如果慢慢地喝,細細地品嚐,就會感覺果汁原來是酸酸的,甜甜的。

2、時間像公平的老人,如果你能善待他,珍惜他,就慢慢地就能感覺他對每個人都不薄。

引導學生如何從生活中捕捉素材?這是本人在文本中的重點講解與訓練。(複述文中描寫兄弟倆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盡情玩耍的情景,喚起孩子的童心令人慾放的一幕。)在這環節中,我口頭出示:孩子們,我們到大自然中去吧,去呼吸新鮮空氣,去採集植物標本,火紅的楓葉讓人傾心欲滴,招人燃起生命的火焰,去和小鳥一起唱歌,和蝴蝶一起翩翩起舞……讓孩子們感到生活纔是最好的老師。在快樂的.同時要用心去體會,寫作文時才能把這種感受寫得出來。比如:文中“我”無意中發現了草地顏色的變化,又發現了變化的原因。這雖然是偶然的,但卻是作者細心觀察的結果。如果換作別人可能不把它當回事,或者是輕易地放過去了。其實生活中也有許多自然現象。如:要下雨時燕子低飛,螞蟻搬家,冬天有許多動物爲了生存要冬眠。(讓學生說)鼓勵學生,凡事都要用心去體會,用心去觀察,纔會有更多的發現。(在這一環節中用一節課的時間安排了習作,訓練素材較多,寫自己家鄉的某處景物,也可以寫一種植物,還可以寫“生活中的小發現”寫“觀察日記”)等。

爲了突破難點,再次出示第3自然段:作者是按怎樣的思路來寫的:(觀察現象—提出疑問——找出原因。)出示:例子(我家種了幾棵向日葵,我每天都去看望它們,有一天我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是爲什麼呢?最後我終於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生字的認讀與書寫學生掌握比較好。

總之,學語文,無論用什麼方法教學,只要學生有興趣去讀,有興趣去寫,那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方能體現語文的實質意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25個生字

2.通過多元的識字方法,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3.理解“猶豫、赦免、稚拙”等詞語的意思

重難點

1.會認、會寫生字,理解新詞意思。

2.通過多元的識字方法,培養學生積累和運用詞語的能力。

辦法

1.用開火車讀、搶答、遊戲等方法理解詞語、熟記生字。

2.用小組賽PK賽的形式識記字形。

教學流程

一、激發情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走進《掌聲》和《一節特殊的課》兩課文,同學們可以盡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並自學生字。爭當記字“小明星”師板書課題

二、讀文識字,培養能力

1.學生默讀課文,畫己喜歡的詞語和生字

2.組內交流,互學互助展示詞語,理解意思,不懂的詞查找詞典、字典互考認字,互助組詞

3.彙報展示,多元認讀

(1)生彙報字詞(師板書)

(2)學生齊讀,指讀,輪讀字詞並組詞,強調多音字字音

(3)搶答詞語的意思(優者獎星)

4.板前檢測,認字注音

(1)開火車式給讀字注音

(2)學生

5.識記字形,爭奪明星

(1)學生彙報記字方法

(2)評出“記字小明星

三、重點指導,關注書寫

(1)找出易錯的字“圈、英、刷”

(2)書寫時主筆的定位。

(3)學生書寫在寫字本上

四、作業,書寫寫字書

教學反思

《掌聲》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子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由原來的憂鬱自卑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讚美了同學們的善解人意,也說明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地關心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就是要讓學生去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愛。

課文是以小英的感情變化爲主線貫穿全文的,情節感人,描寫細緻。在教學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在第一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的'教學中,我注重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不同的語氣朗讀,能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小英的不同性格,並在朗讀當中表現出對小英的同情和對小英改變後的開心心情,通過這樣的對比讀,無疑爲後文學生解讀“掌聲”的魔力和魅力蓄積了更多的精神能量。在感悟掌聲的內涵這部分教學中,我通過設計自讀重點段,談體會;細讀重點段,品字詞;再讀重點段,指導朗讀。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此外我還注重對教材空白點的挖掘,通過抓描寫小英動作神態的詞,用“小英此時在想些什麼?”去引導學生體會小英猶豫不定的心理。又如在領會同學們兩次掌聲的不同意義時,我引導孩子把課文中敘述的語言轉變成自己的話,用:“如果小英此時就在我們班級裏,你想通過掌聲和目光對她說些什麼?”“小英聽懂了你的掌聲嗎?”的等情境將學生的心一步一步地推向小英的心,讓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最後,在理解課文後,我邊播放音樂邊讓學生回憶自己曾經有沒有得到過別人這樣的掌聲和給予別人這樣的掌聲,文章內容得到昇華。

這堂課下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時間安排的不夠緊湊,以至於最後顯得有點慌亂,“有話沒有時間說”,這就說明我前面部分講解的過於細緻,理解的過多,而讀的卻很少。只是引導學生細細的品味小英的心理變化過程,只是領着學生把內容讀了過去,而沒有細細的品讀。這也就導致了前半部分讓學生說話的時間長了些,課上時間安排的不夠合理。另外,學生的朗讀訓練也存在很大的問題,學生讀課文感情不夠深入,拖音現象嚴重,有待訓練。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4

教材分析

本次積累運用包括“讀讀背背”“閱讀”“口語交際”和“習作”。

教學目標

積累格言警句。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熟讀成誦。閱讀短文《給,永遠比那愉快》,抓住主要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講述具體事例,說出自己對培養美德的看法,認真傾聽別人發言,聽懂主要意思。看相片,寫出自己對美好往事的回憶。

教學重點難點

講述具體事例,說出自己對培養美德的看法,認真傾聽別人發言,聽懂主要意思。

教學構想

逐題進行練習,使學生學會積累知識,並能在閱讀和習作中加以運用。

教學準備

投影片、《釣魚的啓示》《小珊迪》《給,永遠比那愉快》插圖、一張自己喜歡的照片。

教學時間 五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讀讀背背自己的格言警句,自讀短文,瞭解主要內容,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發興趣。

1 導入。你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積累了哪些格言警句?誰願意說一說?這些格言警句你爲什麼記得牢?2 教師示範背誦一些格言警句。

二、引導學生讀、背格言警句。

1 讀準字音。

2 注意不讀破句。

3 練習背誦,檢查背誦情況。

三、閱讀短文。

1 反覆閱讀,瞭解主要內容。

(1)初讀短文,瞭解大意。

(2)逐個自然段閱讀,瞭解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3)把三個自然段的內容連起來說說,抓住短文的主要內容。

2 理解“給,永遠比拿愉快”。

(1)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高爾基的兒子在島上留下了什麼?

(2)讀第三自然段,思考:高爾基認爲要怎樣生活纔會愉快?

(3)反覆讀“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思考:“給”字後面爲什麼加上逗號?“永遠”強調什麼?

(4)聯繫生活實際,談個人感受。

作業設計

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積累運用八

讀讀背背——格言警句

閱讀——給,永遠比拿愉快

課後小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進行口語交際練習,聯繫課文內容,分銷足壇談自己的感想和收穫。

學生學習過程

一、複習導入。教師出示《釣魚的啓示》《小珊迪》《給,永遠比拿愉快》的插圖,大家還記得這三篇課文的主人公各有什麼美德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地分別在三幅圖上寫上“誠信”“誠實”“善良”“奉獻”。清同學們根據“積累運用八”中“口語交際”的要求,就這一話題,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二、自由組成小組,選擇交流內容。各小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可以聯繫《釣魚的啓示》《小珊迪》《給,永遠比拿愉快》等課文,談談自己的感受,說說應該怎樣培養美德,可以列舉革命領袖、英雄模範的事蹟,談談我們應該怎樣向他們學習,還可以就身邊熟悉的人的故事,說說他們身上有什麼美德值得我們學習。

要求:(1)講的同學先想好內容和順序,要做到語句通順、連貫。(2)聽的同學要抓住說話人所表達的主要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問,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小組可展開討論。教師巡視,瞭解各小組交流情況。

三、各小組在全班彙報交流。在小組的基礎上,師生評議:哪個小組說的內容最感人,哪個小組表達的最清楚。

四、教師小結。

作業設計

寫一個有美德的人。

板書設計

口語交際——從小培養美德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懂得做錯事就要改正的道理,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和對兒童的保護,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4。分角色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後,通過耐心、得體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2。通過人物的神態和語言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咱們繼續來學習《灰雀》這一課,板書課題,請同學們把課題讀一遍。很好!

二、品讀課文。

師:同學們,課文你們都讀熟了嗎?(讀熟了)那誰來告訴老師,課文主要講了誰和誰的一件什麼事?

生:課文主要講列寧、灰雀和小男孩之間的事。

師板書:

灰雀

列寧男孩

師:是呀,課文講了一個小男孩在列寧愛鳥的影響下,把捉回家的小鳥又重新放回樹林的故事。那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電腦出示(美麗的灰雀)

師:孩子們,灰雀美嗎?(美)是呀,多美的灰雀呀!那課文是怎樣描寫灰雀的呢?誰來告訴老師?

生:

電腦出示:

三隻灰雀顏色(),

動作(),歌聲(),

真()。

電腦出示:請同學們再輕讀課文,用“~~~”劃出表現列寧喜愛灰雀的詞語或句子。

學生輕讀課文,邊讀邊劃。

生1:每次都要經常

師:這三個詞語體現了列寧對灰雀的無比喜愛。

生2:一天,列寧……也沒有找到。

師:找遍了,也沒有找到,這說明列寧怎麼樣?(體現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擔心。)列寧每次都要仰望三隻歡快的灰雀,這,當他擡頭仰望這三隻灰雀時,他發現灰雀怎麼了?

生:灰雀不見了。

師:此時,他的心裏會想些什麼呢?

生1:

生2:

所以列寧才這樣說:電腦出示:

師:誰來讀一讀?

生試讀,師指導。

師:字裏行間充滿了列寧對灰雀的擔心之情,列寧還自言自語的說:電腦出示:生讀

師:什麼叫自言自語?(自己對自己說話)列寧自言自語的目的是什麼?(列寧想用自己的情緒感染男孩,體現了列寧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對於灰雀的丟失,列寧充滿了可惜、充滿了擔心,那麼,男孩是怎麼說的呢?

生:沒……我沒看見。

師:這裏有一個省略號,從這個省略號你可以看出什麼?

生:可以看出男孩說話吞吞吐吐。

師:那他爲什麼會吞吞吐吐呢?從他吞吞吐吐的言語中我們可以感覺到什麼呢?

生:可以感覺到灰雀的失蹤與他有關。

師:是呀,男孩捉走了灰雀,想放在家中獨自欣賞,他這樣做對嗎?(不對)後來經過列寧循循善誘的教育,小男孩後來是怎麼說的?

電腦出示: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着。”

師:男孩連說了兩次“會飛回來的。”說明了什麼?“一定”又說明了什麼?

生1:說明男孩一定知道灰雀在哪裏。

生2:說明男孩這時已經下定決心要把那隻灰雀送回來。

師:“一定會飛回來的。”男孩肯定的說。“肯定”說明了什麼?

生:說明男孩已經決心改正錯誤。

師:那麼,灰雀真的會飛回來嗎?

生:會。

師: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生:第二天……低着頭。

師:從哪個詞可以感受到?

生:果然。

師:“果然”是什麼意思?誰來告訴老師?

師:和我們想的一樣就叫果然。聽了列寧的話,男孩回到家是怎麼想的呢?請同學們發揮你的想象力,一起來說一說吧。

電腦出示:

男孩回到家,來到鳥籠邊,只見那隻()的灰雀不再()歌唱,顯出很不安的樣子,男孩想起剛纔列寧的談話,()地說:“我真不該把它捉回來,明天,我()把它送回樹林裏去。”

師:是呀,男孩聽了列寧的話,他的心裏也充滿了慚愧、後悔之情,他後悔自己不該那麼自私,把那隻深紅色的灰雀捉回家。因此,他決定要把那隻灰雀怎麼樣?

生:送回去。

師:正象大家說的那樣,男孩真的把灰雀送回了樹林,此時,列寧又是怎麼做的呢?

生讀:

師:灰雀真的會回答他嗎?

生:不會。

師:那列寧爲什麼還要問那隻灰雀,而不直接問小男孩呢?

生:因爲他認爲男孩是誠實的。

師:“沒……我沒看見。”很顯然男孩最初是撒謊了,那爲什麼大家和列寧還是認爲男孩是誠實的呢?

生:因爲男孩知錯就改,所以我們都認爲他是誠實的。

師:哎呀,你還用到了“因爲……所以”的句式,真好。

師:小男孩雖然開始犯了錯誤,但他後來在列寧的影響下改正了錯誤,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所以小男孩仍然是誠實的。

師:圍繞着灰雀在小男孩和列寧之間發生了這樣一段感人的故事,在這個故事當中,列寧是愛灰雀的,那小男孩呢?

生:小男孩也愛灰雀。

師:他們同時愛灰雀,那老師問你們,他們的愛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怎麼不一樣呢?

生:列寧給他吃的,給他自由;而男孩是捉回家自己玩,限制了它的自由。

師:說得真是太好了!那你覺得誰纔是真正的.愛灰雀?

生:列寧纔是真正的愛灰雀。

師:板書“愛”,列寧愛它,是給它吃的,當發現灰雀不見時,他的內心是着急的,是擔心的,而男孩愛灰雀,卻把它捉回家,這裏邊我們看到了列寧和男孩對灰雀的愛,還看到了誰對誰的愛呢?

生:列寧對男孩的愛。

師:是呀,列寧這樣做既保護了男孩的自尊心,又讓男孩勇於承認錯誤,並改正了錯誤,這種默默的教育,也是對男孩的愛呀,一個簡單的事理,卻寫出了動物和人之間、人和人之間的愛。下面,讓我們分角色朗讀課文,再來體會人和人之間,人和動物之間的這種濃濃的愛。

三、課外延伸:

1、如果你是那隻重新站在枝頭歌唱的灰雀,你想對小男孩和列寧說些什麼呢?

2、同學們,你們在生活當中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嗎?你又是怎麼做的呢?

板書設計:

5麻雀

(惹人喜愛)

不見捉走

擔心愛放回

列寧男孩(知錯就改、誠實)

(循循善誘)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