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教案(6篇)

本文已影響 1.75W人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教案(6篇)

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教案1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國家古代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僅對我國、也對世界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今天聯合國還有他的塑像,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多媒體顯示孔子像)(學生回答)對,他就是孔子。今天,讓我們共同來學習他關於學習的一些論述,看看對我們有什麼啓發。關於孔子和《論語》(學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預習:展示自己蒐集整理的資料,其他同學作必要的修正、補充)教師明確有關資料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同學們自讀課文“閱讀提示”,慢讀全文。

2.聽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體會語調。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朗讀課文:

1、聽錄音,朗讀課文。

2、結合課下注釋,串譯課文。

3、瞭解各章大意。

A、“見賢思齊”章:見賢思齊、勇於自省。

B、“三人行”章:擇善者而師之。

C、“士不可以不弘毅”章:人必須堅強並且有仁愛之心,並能堅持到底。

D、“歲寒”章:學會在逆境中求生存,不畏艱難。

E、“子貢問”章: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強加於別人。

4、小組內交流每則文意,領會蘊含。

5、教師抽查學生翻譯難句

6、學生集體大聲、流利、快速地朗讀全文。

7、學生跟着錄音輕讀,嘗試背誦。

四、課堂總結:

學生小結本節內容

五、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

六、板書設計:

七、課後反思:

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教案2

《論語》十則

教學設計A】

創意說明:此設計突出文言文教學特點,用做知識積累卡的形式化老師的瑣碎講析爲學生的自主學習,變老師灌輸爲學生能力訓練,爲零碎的文言知識搭建科學的知識體系。

教學步驟:

一、從孔子入選世界文化名人開始說起,導入課文。

二、結合書下注釋,介紹作家作品。學生做知識要點分類積累卡一:

作家作品: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山東省曲阜東南)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三、認讀課文,落實字音。

1.朗讀課文,標記需要注意的字音。

2.聽讀課文,校正字音。做知識要點分類積累卡二:

生字詞:矣(yǐ)慍(yùn)弘(hóng) 柏(bǎi) 罔(wǎng) 殆(dài) 誨(huì)

多音字:論(lún)語 三省(xǐng)吾身 不亦樂(lè)乎 傳(chuán)不習乎 任重(zhng)而道遠 曾(zēng)參(shēn)

通假字:①不亦說乎 “說”同“悅”,讀yuè,愉快。②由,誨女知之乎 “女”同“汝”,讀rǔ,你。②是知也 “知”通“智”,讀zhì,聰明,智慧。

3.大聲地、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析讀課文,落實詞意句意。

1.對照書下注釋,分“則”朗讀課文,弄懂各則大意。不懂的詞句,同學間討論解答。

2.做知識分類積累卡三:

重點詞意(參照課後練習一)

難句翻譯(根據自己理解的情況來定)

成語: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溫故知新 不恥下問 不亦樂乎 任重道遠 死而後已 擇善而從 三人行必有我師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五、概括各則大意。做知識分類積累卡三:

關於學習方法的:學而時習之;吾日三省吾身;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關於求知態度的: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關於修身做人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六、交流做卡感受,總結經驗。

七、背誦全文。

【教學設計B】

創意說明:誦讀是最古老、最樸實也是最有效的閱讀文言文的方式。學習《論語》這樣語言簡練、含義深遠的文章,就該是反覆地讀,大聲地讀,搖頭晃腦地讀,氣韻暢達地讀,讀出“古”味,讀出書聲朗朗的課堂新氣象。

教學步驟:

一、由“半部《論語》治天下”之事和“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之說導入,交代學法。

二、聽讀,體味。

1.聽讀第一遍,標記字音。

自由練讀,讀準字音。

2.聽讀第二遍,標記節奏:句內的節奏、句與句之間的停頓。

結合文意揣摩練讀,要讀得節奏鮮明。

3.聽讀第三遍,標記輕重:哪些詞語要重讀,哪些詞語要輕讀。

4.聽讀第四遍,聽氣韻。

學生模仿讀,體味讀,自由地讀。

三、表演讀、誦。

要搖頭晃腦地讀,要動容地讀,要氣韻暢達地讀,要陶醉地吟誦。

【教學設計C】

創意說明:本設計爲故事穿插法。《論語》涉及的人、事很多,在教讀過程中若儘可能結合學習的內容,穿插有關故事,對初識文言文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激勵,對保護文言文閱讀興趣也會大有作用。

教學步驟:

一、由曲阜朝聖之舉和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一事導入。

二、介紹孔子和《論語》。

三、對照註釋逐則翻譯,理解大意,不好翻譯和理解的地方提出來,共同探究解答。

在解答過程中可補充說話背景,可穿插相關故事,可引用《論語》中相近的觀點,也可要學生結合親身經歷談認識。

四、記誦全文。

【資料整合平臺】

1.課文背景資料

①孔子及《論語》簡介見教師用書。

②《論語》的幾個“最”:

《論語》共20篇,492章,是《四書》(包括《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之一。在我國,它最早提出教學要“因材施教”,採用“舉一反三”的啓發式;是現存的最早全部用語錄體記錄的古籍;書中記錄的孔子對《詩經》的評論,是我國最早的文藝批評。

2.課文擴讀材料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

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述而》)

【綜合性學習指導】

漫遊語文世界

一、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要求同學們做生活的有心人,能關注生活中的語文現象,對“生活處處有語文”有切己的認識。

2.要能夠具體生動地講述自己的見聞,能根據蒐集來的素材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3.能寫出內容充實、文從字順的作文。

二、活動策劃

課前明確活動目的、活動安排。完成選題、分組、制定活動計劃、進行蒐集和調查、小組合作編冊等工作。

課中主要用於交流活動感受、活動成果、訓練口語表達能力和作文指導。課後總結和評價。

三、活動指導

1.明確活動目的、活動整體安排。主題:漫遊語文世界/目的:在生活中學語文/整體安排(見策劃)

2.選題。按照教科書提供的材料,或師生共同羅列生活中常見的語文現象若干,請每一位同學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和興趣愛好,選擇一題。

3.分組。根據選題或調查途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推選出各小組召集人。以小組爲單位制定活動時間表及活動具體方略,小組要進行細分工,成員之間注意聯絡合作。特殊情況可單獨一人進行調查。

4.以小組爲單位開展實踐調查活動。對蒐集的材料做好選材取捨,科學分類,精當說明(點評),整齊謄抄,彙編成冊、冠名,使之成爲集體勞動智慧的結晶。

5.課堂交流:成果展示。各小組召集人向全班口頭彙報活動情況,“推銷”小組成果。

體驗交流。各小組推選一位同學具體生動地口頭陳述活動見聞。

自由發言,說說自己對生活中語文現象的思考。

6.作文。兩類作文題,任選一題:

①結合這次語文調查的經歷,以“從生活中學語文”爲話題寫一篇記敘文。

②針對這次調查中發現的

不純淨的語文現象,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題目自擬。

寫法指導:①選準切入點。一般來說,切入點要小一點、新一點,要用別人之所未用的角度和材料,以求文章在“實”和“新”上有過人之處。

②充分利用手頭資料。寫記敘文,要側重於生動描寫生活中豐富多彩的語文現象;寫議論文,要有理有據地陳述自己的觀點。

③注重語言表達的個性化。可根據所選語言現象的特點和自己文章的主題來設計作文風格,要善於化用鮮活的生活語言。

四、活動評價。

活動評價着重於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對學生的積極參與和自主合作要給予充分的肯定。活動評價以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爲主。

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習慣用語,以養成語感。

2、吸收孔子思想精華中有益於自己思想品德修養的部分。

3、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本課擬用兩課時教讀。

二、教學步驟

(一)激趣導入

春秋時期,有一位老人到東方遊歷,看見兩個小孩在一起爭辯。他就走過去問他們爭辯什麼。一個小孩認爲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中午時就距離人遠了。另一個小孩則認爲正好相反。第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傘蓋,到了中午就只有盤子和飯鉢那樣大了,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近的顯得大嗎?”第二個小孩則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的,到了中午,熱得像把手伸在熱水中一樣,這不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對這個問題,老人沒有“強不知以爲知”,而是“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實事求是地說不知道。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位老人是誰嗎?

對。他就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一生培養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爲世界第一文化偉人的孔聖人──孔子。今天,就讓我們來領略孔子思想的博大與精深吧!

(二)整體感悟

1、默讀課文,掌握以下字詞:

慍曾子三省罔殆女凋

2、朗讀成誦:

要求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⑴各自練讀。

⑵檢查背誦情況。

3、從文章中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說出其大體意思,並說出喜歡的原因。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學生四人一組,逐章逐句翻譯,品味探究。每小組派1—2名代表參與全班交流。

例1:“人不知而不慍”這句話講的是爲人的態度,屬於個人修養範圍,告訴我們對人要懂得寬容和理解。

例2:第四則講的是學習方法,闡述了學習與思考的辨證關係,認爲二者不可偏廢。學習是基礎是前提,思考能使學習更深刻。

(四)質疑問難

鼓勵學生提出翻譯上或內容理解上的難點,教師在黑板上彙總,師生共同討論解決。

例如:“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這一則講的是學習方法,強調獨立思考的必要性。“溫故”是複習鞏固舊知識,是手段,“知新”則是獲取新知識,是目的。只能記誦一些知識,而不能將知識融會貫通,不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新發現的人,是不可以爲師的。

(五)拓展延伸

1、再次檢查背誦情況。

2、教師讀《論語》中的部分章節,學生從中找出常見的成語、格言和警句來。

⑴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小不忍則亂大謀)

⑵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⑶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質彬彬)

⑷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性相近,習相遠)

⑸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以文會友)

⑹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道聽途說)

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⑻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舉一反三)

⑼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名不正,言不順)

⑽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發憤忘食)

其他,如:當仁不讓;三思而後行;言必信,信必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等。

(六)佈置作業

1、能熟練背誦全文,並把有關成語、格言、警句摘抄在筆記本上。

2、看註釋,查工具書,書面翻譯全文。

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教案4

學習目標:

1.積累、理解成語。

2.能準確流暢地朗讀並熟練背誦課文。

3.培養文言註釋能力。

4.聯繫自身學習經歷,體會課文內蘊,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1.朗讀、背誦全文。 2.評點《論語》十則內容。

教學難點:深層理解《論語》十則內蘊。

教學時數:4課時。

學習方法:1、誦讀法 2、評點質疑法

一課

【學習要點】瞭解孔子及《論語》。認讀《論語》十則,整體感知,析讀十則內容。

預習導學:

1、蒐集關於孔子其人及《論語》的.資料

2、細讀《論語》十則,熟讀成誦

課堂導學:

1、提問關於孔子的資料收集。(小組彙報,蒐集成果)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公認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主張仁義 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2、提問關於《論語》的資料收集。(小組彙報,蒐集成果)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從漢朝初年到五四運動以前的兩千年間,《論語》一直是學生的一本必讀書,影響很大,書中有不少語句都作爲成語保留在現代漢語之中。

3、朗讀課文:

範讀:學生要體會語氣、語調、停頓等。同學們正音正字。

全班齊讀:感知課文內容,反覆誦讀

4、總結三個通假字:

A B C

5、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1)領會大意,試着用自己的話來表述。討論、弄清楚沒有註釋的詞語的意思。

(2)把十則《論語》按照求知態度、學習方法、修身做人分類,注意一些句子是兼而有之的。

第二課時

學習重點:理解前五則課文內容,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

學習難點:重點字詞釋義,弄清楚通假字。

學習要點:詳細分析,具體探討,學習前五則內容。

1、第一則:

第一句講的是學習的( )第二句講的是學習的( )第三句講的是( )

【固定句式】“不亦……乎?”譯作“不也是……嗎?”

翻譯( )

2、第二則:

吾:______日:______三:______省:______爲:______

謀:______忠:______交:______信:______傳:______習:______

翻譯本則( )

3、第三則:

故:______知:______可:______以:______爲:______

總結出這章當中的一個成語( )

翻譯本則( )

討論正確的學習方法,強調獨立思考的必要性,因爲只“溫故”而不獨立思考,決然達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可以爲師”。

4、第四則:罔:______ 殆:______

翻譯本則( )

同學們,這一章的內容帶給我們什麼思考?對於我們學習有何現實指導意義?

理解20xx多年前的聖人之語經久不衰之魅力(小組探究發言,同學們要有自己的思考)

5、第五則:誨:______知之:______爲:______是:______

【固定句式】“……也……”譯作“……是……”

翻譯( )

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6、前五則哪幾則是關於學習的態度和方法的( )

哪幾則是關於思想品德修養的( )

7、請同學們當堂背誦前五則(10分鐘)

第三課時

學習重點:重點字詞釋義。

學習難點:理解後五則課文內容,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

學習要點:詳細分析,具體探討,學習後五則內容。

1、第六則:賢: 齊: 內: 自省:

翻譯:( )

2、第七則:三: 行: 焉: 其:

善者: 從: 改之:

翻譯:( )

找出這兩則當中的成語( )、( )

思考:這一則我們應如何理解?

3、第八則:

士: 弘: 毅: 仁以爲己任: 已:

翻譯( )

思考:這一則當中體現出了孔子的一種思想,你知道是什麼嗎?

4、第九則:歲寒: 然: 後凋:

翻譯:(

5、第十則:以: 行: 其: 欲: 加: 於:

翻譯:( )

這一則的成語是( )

【理解第十則】討論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仁”。“忠”和“恕”是孔子“仁”的學說的兩個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正面要求;“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反面要求。其中都包含了相互體諒的意思。

6、後五則哪幾則是關於學習的態度和方法的( )

哪幾則是關於思想品德修養的( )

哪幾則關於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 )

7、當堂背誦這後五則。看看哪位同學背的最快。

第四課時

【學習要點】總結歸納,查缺補漏,在課堂上就完成背誦、默寫。

1、課文當中出現的讀音,進行復習。(5分鐘)

人不知而不慍( ) 學而不思則罔( ) 思而不學則殆( )不亦說( )乎 三省( )吾身 傳( )不習乎

誨( )汝( )知之乎 不知爲( )不知 是知( )也然後知松柏之後凋( )也

2、文言字詞句小結(這是我們學習文言的關鍵一步)

(1)而:(1)表示順接;(2)表示轉接。

學而時習之( )人不知而不慍(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溫故而知新( )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任重而道遠( )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死而後已( )

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

(2)爲:讀wèi時,多作介詞;讀wéi時,多作動詞。

爲人謀而不忠乎?( )可以爲師矣( )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 )仁以爲己任( )

(3)焉:見賢思齊焉(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

(4)之:①指示代詞,“這”;②第三人稱代詞,“它、它們”;③結構助詞,“的”;④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⑤助詞,在句中只起調節音節的作用,無實義。

(5)固定句式:

①不亦……乎?→不是……嗎?②……也。→……是……。

3、當堂背誦這十則並當堂默寫。《論語》作爲千百年來的一部偉大的作品、作爲四書五經之一應當爲我們所熟識,這十則又是經典中的經典,背默是最基本的前提,只有會背默才能進一步理解其中的深意。

4、小組討論(小組合作探究,同學們要通過自己思考發現《論語》的經典之處,發現《論語》的美)

(1)、你喜歡哪一則?爲什麼?(2)、你覺得哪一則對你啓發最大?(3)、你覺得怎樣才能真正學到知識?(4)、你還知道哪些指導我們如何學習的名言?

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教案5

【教學目標】

1.在對課文內容進行歸類的基礎上,用較爲簡練的語言概況課文所選內容中孔子談到的學習方法及態度,以及人格修養方面的思想觀點。

2.聯繫自身,說說對文中有關“學習之道”以及個人修養論述的理解。

3.將課文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探究《論語》的現實意義,激發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珍視和熱愛。

【教學重、難點】聯繫實際理解《論語》的思想內容及現實意義,並將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教學方法】引導法和講授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都知道孔子被稱爲萬世師表的聖人,但你們知道嗎?孔子生非其時,一生屢遭打擊,從沒有獲得過實現自己理想的機會。如果我們細考孔子的一生,會發現他的一生無權無勢,只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過治理國家之權。但那些聲名顯赫的王公貴族們早已在歷史的長空中灰飛煙滅,而孔子留下的那些寶貴思想直至今天仍然閃爍着耀眼的光芒。孔子去世後,他的弟子們爲他守喪三年方纔灑淚而去,而子貢則整整爲他守喪六年。孔子到底有怎樣的人格魅力,使得人們對他這樣崇敬景仰呢?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近孔子,走近他的《論語》,來探尋其深邃的思想內涵。

出示任務:對《論語》十二章課文內容的簡單回顧。

(二)再讀課文,遷移闡發

出示任務:

1.在上節課學習基礎上,學生自讀課文,用較爲簡練的語言概括所選的這幾則語錄中孔子談到的學習方法及態度,以及人格修養方面的思想觀點。

反饋指導:注意語言的簡潔準確。

2.結合自身在學習方法和態度方面存在的問題,默讀課文,從文中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態度,並談談你對“學習之道”的理解。

反饋指導:注意與自身實際相聯繫

3.圍繞課文中闡述關於修身的章節,抓住其中的關鍵詞,談談對這些詞的理解,並討論這些關於修身的論述在今天是否有其現實意義?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3)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4)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反饋指導:理解詞語含義與探究現實意義相結合

(三)延讀《論語》,拓展提升

出示任務:

1.教師出示幾個《論語》中的小故事,並引出相關語句或章節,安排學生分組探究這些語句或章節的思想內容。

2.結合對本課的學習,你認爲孔子身上最打動你的是什麼?今天我們讀《論語》有什麼現實意義?

反饋指導:將本課所學內容結合到探究中

(四)誦讀課文,情蘊其中

帶有感情地齊聲誦讀課文,注意讀出音韻美,並在誦讀中進一步品悟課文內容,同時感受古代典籍的無窮魅力。

(五)小結與作業

小結:《論語》完整而充分地反映了被我們尊稱爲“大成至聖先師”的孔子的爲政以德、仁者愛人的政治思想,誠信處事、智慧生存的人道思想,有教無類、啓發誘導的教育思想等等。所有牽涉到人類生存與社會安定的各個方面都有深刻和卓有成就的論述,堪稱人生的百科全書。雖然有些篇章僅僅是隻言片語,但卻精闢微妙,發人深省。雖歷經兩千多年,今天讀來仍激盪着我們的胸懷,啓迪着我們的智慧,給予我們豐厚的人生營養。

作業:1.課後自主閱讀《論語》,將自己最喜歡的部分摘抄下來,並且說說對它們的理解。

2.《論語》中有不少語句逐漸演化並固定爲成語,至今仍活躍在現代漢語中,如“溫故知新”“不恥下問”“誨人不倦”“後生可畏”“當仁不讓”等。你還知道哪些?課文蒐集積累,與同學分享。

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認讀字詞。

2、理解各則語錄。

3、整理、積累語言材料。

4、學習和繼承中國古代先進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初步瞭解中國古代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輝煌成就。

二、教學思路

板塊式教學思路,全課的教學主要分爲三個板塊。

三、教學重點

誦讀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習慣用語,以養成語感。

四、教學難點

讀懂《論語》,掌握其中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並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深入感受《論語》精髓。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宋臣趙普曾經告訴宋太宗說: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確,我國兩千年來,不論立身處世以及政治社會,皆以儒家思想爲中心,而論語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書,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便是這個意思。宋代大儒朱熹,把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子書,並分別爲大學、中庸做章句;爲論語、孟子做集註。朱注四書,後來歷代朝廷都定爲官書,是科舉考試的標準本,所以流傳極廣,影響也最大。我們課本上的就是朱熹的集註。(第45頁)

(二)認讀課文(15分鐘左右)

1、同學們自讀課文的閱讀提示。

2、各自大聲地朗讀課文。

3、聽讀課文,注意校正讀音,體會語調。

4、分則朗讀課文,每讀一則,都要求對應着點讀課文註釋。

5、分學習小組,讀課文,說註釋,說譯文。

6、全班同學大聲、流利、快速地朗讀全文。

(三)析讀課文(12分鐘左右)

1、同學們雙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詞句。

2、同學們試作批註,概括每一則的內容大意。

3、教師指導同學們運用與學習有關這個句式說話。如學而時習之與學習方法有關,與學習習慣有關,又如不恥下問與學習態度有關等。

4、教師指導同學們就課文中喜歡的成語或短語說話,要說說爲什麼喜歡它。

(四)理讀課文(20分鐘左右)

老師下發印有分類式學習筆記的練習紙,請同學們根據紙上安排好了的類別整理課堂筆記(或者老師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學們在筆記本上進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類記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山東省曲阜市東南)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2、在成語類記下: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知新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

3、在名言警句類記下:

⑴用於學習態度:

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學而不厭敏而好學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

⑵用於學習方法:

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默而識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⑶用於思想修養:

人不知而不慍三人行必有我師

⑷用於思想方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⑸用於人生感悟: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⑹用於日常生活: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4、難句翻譯類練習:

⑴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⑵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⑸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⑹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下課之前,同座同學互相交換檢查分類式學習筆記。

(五)作業

1、背誦《論語》十則。

2、課外收集其他關於學習方法和態度的格言警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