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魯迅《故鄉》優秀教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3.35W人 

  教學目標:

魯迅《故鄉》優秀教案設計

1.理清小說結構層次,感悟作者情感脈絡及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強烈願望。

2.分析本文通過對比寫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領會小說所表現的主題思想。

3.揣摩、品味課文的抒情意味的語言,摘抄積累詞語、句子和精彩語段。

4.在本文閱讀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思維,養成良好習慣,教給閱讀方法。

  教材分析:

《故鄉》寫於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於真正的現實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內,特別是辛亥革命後十年間中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歷史,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小說的內容博大精深,但文筆卻質樸無華,語言精練但形象易懂,所以在文字疏通、情節理解、技法學習上並不需花大力氣,可是人物形象及文中所含哲理需細細品味。

  教學設想:

課文不過是教會學生學習的例子,閱讀教學不能僅滿足於讓學生讀懂具體的課文,而應該着眼於訓練學生的思維,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的語文素養。本教案從營造輕鬆、平等、自由的交流氛圍入手,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整體感知;反饋展示,討論交流;合作探究,分析形象;品味語言,體會感情;理解朗讀,積累詞語;回顧過程,交流收穫;並在本文的導讀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習習慣,授與給小說閱讀的方法,爲學生自主閱讀小說提供借鑑。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1課時

 一、導入新課

設計(一)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關於故鄉的話題,歷代文人騷客唱出了許多悽婉的心聲。處於變革時代的思想家魯迅先生,憑着滿腔愛國熱情,以其敏銳的感覺,深沉的思索,寫下了《故鄉》這篇小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小說。

設計(二)

同學們喜歡不喜歡讀小說?能說說你們是怎樣讀小說的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魯迅創作於1921年的一篇小說《故鄉》,並通過這篇小說的閱讀,探討閱讀小說的方法。

  二、檢查預習

1.聽錄音,要求學生讀準生字詞並解釋重點詞語的含義。

陰晦(huì) 猹(chá) 五行(xínɡ)缺土 弶(jiànɡ)

腳踝(huái) 潮汛 (xùn) 髀(bì) 愕(è)然 嗤(chī)笑

嚇(hè) 瑟(sè)索 黛 (dài) 恣(zì)睢(suī)

陰晦:陰沉昏暗。

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起居住。

無端:無緣無故。

愕然:吃驚的樣子。

嗤笑:譏笑。

惘然:心裏好象失去了什麼的樣子。

展轉:這裏形容生活不安定,到處奔波,通“輾轉”。

恣睢:放縱、兇暴。

2.從名、時、地、著、評方面說說作者及《故鄉》創作情況。

明確:

名:作者是魯迅;原名周樹人,地:浙江省紹興市人,時、評:魯迅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著:他的代表作是小說《阿Q正傳》。

  三、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1.想一想,小說的敘事線索是什麼?理清小說的結構層次。

2.根據你對對課文內容的感受,在原題目《故鄉》前加上定語。

 四、反饋展示,討論交流

預設以下問題,引導學生交流:

1.討論課文的敘述的線索和小說的結構層次。

明確:小說以“我”回故鄉的見聞和感受爲線索展開故事情節的,按時間先後爲順序,全文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5段),寫的是故鄉的蕭條景象,“我”的複雜心情,交代了“我”回故鄉的目的;第二部分(6-77段),寫“我”在故鄉的所見、所聞、所憶、所感,重點寫了閏土的變化;第三部分(78-88段)寫“我”離開故鄉時的種種感觸,表達我追求新生活的執著信念。

2.學生按以小組爲單位,逐個說說各自給課文原標題故鄉前加的定語,並引用課文來闡釋理由。

明確:

如:在故鄉前加的定語有:日趨破產的故鄉、清晰而又模糊的故鄉、蕭條、衰敗的故鄉。其中,我認爲加蕭條、衰敗這兩個詞最準確,理由是第二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寫的“天氣陰晦、冷風嗚嗚的響、蒼黃的天、蕭索的荒村”所寫的故鄉農村景象就是衰敗荒涼的;

又如:被壓抑、被毒害的故鄉。故鄉的各種變化,包括環境的變化,人的變化,文中第74自然段,指出都是“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造成的,是封建統治、封建等級觀念對羣衆精神上的壓抑和毒害造成的。

3.作者在本文中都寫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說的主人公是誰?

明確:

本文寫的人物有閏土、楊二嫂、母親、水生、宏兒和“我”;閏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 “我”是本文的線索人物。

 第2課時

  一、出示目標

上節課,我們感知了小說《故鄉》的內容,通過爭論,明確了小說的主人公是閏土。這節課,我們就來合作探究,共同賞析閏土這個人物形象。

  二、合作探究,分析形象

1.看一看,魯迅先生是怎樣來描寫閏土的?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劃出文中寫閏土的句子,完成下邊的表格。

(用小黑板出示表格,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根據表格的要求劃出文中寫閏土的句子)

(學生上黑板填表,並讓學生不斷補充,最後學生填出的表格內容如下)

對比內容 少年閏土 中年閏土

外貌 “十一二歲”“紫色圓臉,頭戴小氈帽,頸上套一個銀項圈”“紅活圓實的手。”臉色灰黃,很深的皺紋,眼睛周圍腫得通紅,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動作

語態

“手捏鋼叉,向猹盡力刺去”

很高興,說話脫口而出,滔滔不絕。

4個省略號,說明閏土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說也說不完。“現了歡喜和淒涼的神情”“只是搖頭,臉上雖然刻着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彷彿石像一般”說話吞吞吐吐,斷斷續續。

9個省略號,說明閏土心裏有說不盡、道不明的苦處。

對我態度 “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送我貝殼和鳥毛”,告訴我很多希奇的事。恭敬地叫“老爺”,要水生“給老爺磕頭”,認爲少年時的“哥弟稱呼”是“不懂事”,不成“規矩”。

生活態度 捕鳥、看瓜、刺猹、拾貝、觀潮…… 揀了“一副香爐和燭臺”。

2.從表中的語句中,我們可以看出少年閏土是怎樣的形象?中年閏土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是什麼原因使一個天真活潑、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的小英雄變成了麻木迷信的木偶人呢?

明確:

少年閏土,天真活潑、無憂無慮,懂得很多生產知識,簡直是個小英雄;中年閏土,變成了滿臉愁苦、麻木的迷信的木偶人。“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這是封建統治的壓迫,使閏土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3.“我”對閏土的態度前後有什麼不同?爲什麼?閏土這個形象表現什麼樣的主題?

明確:

當年,“我”因閏土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而羨慕不已;現在,“我”爲閏土與我之間的不瞭解和隔膜感到悲哀,使“我”與閏土之間的關係產生了冷漠、隔膜。閏土這個形象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級觀念對羣衆精神上的壓抑和毒害。

4. 既然閏土的變化已經反映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級觀念對人們精神上的壓抑和毒害了,作者爲什麼還要花那麼多的筆墨來寫楊二嫂呢?

明確:

其實這也是一種過對比手法,小說以楊二嫂楊二嫂的自私、尖刻、貪婪、勢利來對比襯托閏土的淳樸誠實,從更廣泛意義上展示人與人關係的隔膜,深入揭露封建社會傳統觀念對他們的精神毒害,造成人們純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這兩個人物形象,真切地抒發了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希望有新生活的熾熱感情。

5. 課文從哪些方面去描寫楊二嫂的?表現她什麼樣的性格特徵?

明確:

通過肖像、語言、神態、動作的細節描寫,表現了楊二嫂的自私、尖刻、貪婪、勢利的性格。

 三、品味語言 ,體會感情

齊讀第三部分課文,品味、領悟小說語言。

1.同學們對這部分課文,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語句?爲什麼?

(讓學生從內容和語言方面談個人感受)

2.從文中看,“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明確:

文中的“我”是一個有作者影子,具有進步思想傾向,同情、熱愛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形象。

3.面對回故鄉的所見所聞,這位同情、熱愛勞動人民的具有進步思想傾向的知識分子當時有什麼樣的感受?“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着不見的高牆,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文中的“高牆”指什麼?

明確:

指封建思想,等級觀念毒害下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淡隔膜。

4.在“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爲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麼樣的生活?

明確:

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5.“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我”爲什麼要“害怕”?

明確:

因爲魯迅當時還是個進化論者,這種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只是“我”的理想,但怎麼實現,“我”無法回答,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實現,自然便害怕起來。

6.爲什麼說“他的願望切近,我的願望茫遠罷了”?

明確:

閏土的願望只是希望眼前能過上幸福生活,所以說“切近”,我的願望是普天下的人都過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願望能否實現還是未知數,所以茫遠。

7.課文再次出現海邊奇異的圖畫,表現了什麼?

明確:

海邊奇異的圖畫是“我”對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8.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有什麼深刻含義?

明確:

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這句話告訴人們:只有美好的願望而不去探索實踐,希望必然落空,等於沒有;雖然實現希望困難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實踐,希望纔有實現的可能。

 四、理解朗讀,積累詞語

老師告訴過大家這麼一句話:“學理如建樓,學文如堆沙”。學習語文,強調的是在文本閱讀過程中,要注意積累詞語、格言警句和精彩語段,豐富自己的詞彙,爲今後的更好地讀寫打基礎,下面,請同學們摘抄本文中你喜歡的詞、句、段,然後全班交流。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全文,圈劃摘抄文中詞語。

2.學生讀一讀各自摘抄的詞語、句子、段落

 五、回顧過程,交流收穫

1.《故鄉》這篇小說,我們已經學習完了,通過本文的閱讀,同學們有什麼感受和收穫?請同學自由談談?

2. 同學們都採用了什麼方法來學習《故鄉》?我們是學習按怎樣的步驟來學習課文的?請同學們回顧學習一下學習本文的過程。

明確:引導學生回顧故鄉的學習過程,歸納小說閱讀的方法:感知小說內容--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感悟語言--摘抄積累語詞。並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將這種方法運用到今後的小說閱讀中去,反覆訓練,形成能力。

 六、拓展訓練,佈置作業

課外選讀魯迅先生的兩篇作品,並給魯迅先生寫一封信,談談對他的作品、思想、生活經歷、人生哲學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

板書設計:

小說閱讀方法:感知內容--分析形象--品味語言--積累語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