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精選14篇)

本文已影響 3.82W人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上冊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精選14篇)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2、瞭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3、在誦讀過程中,培養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燭之武如何勸退秦師。

2、燭之武的說話藝術帶給我們的啓示。

3、重點文言詞語及句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習燭之武臨危授命,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通過燭之武的說話藝術,學會如何與人交流、溝通。

課時:

兩課時。

內容分配爲:第一課時梳理文意,重點講解第三段燭之武退秦師的技巧和功效;第二課時解決文中出現的各類文言現象,重點解析燭之武的人物形象及燭之武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戰國策·東周》中有這麼一句話:“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兵”。前半句說的是東周重臣顏率憑一己之辯,在諸侯列強中保全九鼎的故事,後半句說的是毛遂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勸服楚趙兩軍合縱抗秦的故事。而我們今天所學課文的主人公可以說同時具備了前面兩人的功效,他三朝老臣卻始終不得重用,他年逾七旬還是一個圉正——養馬的官兒,他鬚髮蒼蒼步履蹣跚卻保住社稷勸退強兵!他就是:燭之武!

二、解題並整體感知:

文題爲“燭之武退秦師”,那麼爲什麼要退?由誰退?怎麼退?結果如何?我們先來看一張當時的時局圖。

簡單講解時局圖後,請學生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瞭解,思考:

1、燭之武爲什麼要退秦師?

【明確】因爲秦晉圍鄭

2、秦晉爲何要圍鄭?

【明確】因爲鄭國“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3、“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都是鄭國和晉國之間的“矛盾衝突”,秦國爲何也來圍鄭?

【明確】因爲秦晉之好,秦又有往東擴張的野心。

4、誰舉薦了燭之武?他自己爲什麼不親自上陣?

【明確】佚之狐。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隻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說服秦伯誰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惱了秦伯。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教育學生牢固樹立首創精神,在現代化建設中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爲振興中華而奮鬥。

2.學習課文在行文上善於聯想、思路開闊的特點。

3.體會文中哲理性極強的議論語句,引導學生理清思路。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的思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所讚美的內在精神;文中的聯想和想象;本文富有哲理性的語句。

教學設想:

[課前準備]牆報上開闢“三峽園地”,介紹三峽風光、三峽工程以及有關三峽的詩文。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時藝術化地涉及“音、畫”,強化朗讀、情境模擬表演、即興演說、系列組圖欣賞等綜合實踐方法。

課堂上教師要利用多媒體的交互性,儘量有機插入與課文主旨有關的新信息,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點撥分析理解一些關鍵語段,讓學生運用各種感覺,發散思維,主動探討,各抒己見,給“表現”的機會,體驗研讀文本後的成功的喜悅,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促進學生持續發展。這樣既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美文詩話導入 開講引入相關美文、詩話,營造出“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氛圍,敲響學生向“新思維”進軍的第一個情感音符。

(一)先用多媒體跳出一段字幕背景:

三峽,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三峽,華夏文明的一處搖籃!

一幕幕精彩歷史在這裏駐足!一個個蓋世英雄於此地流芳!

(二)再引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一段話──在國外,曾有一個外國朋友問我:“中國最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訴我最值得去的一個地方嗎?一個,請只說一個。”這樣的提問我遇到過許多次了,常常隨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峽”!

(三)快速展示《長江三峽》風景導遊圖,隨圖播出李白詩歌《早發白帝城》,配樂《長江之歌》,師生共同朗誦,由末句“輕舟已過萬重山”,明確課題《過萬重山漫想》,簡要釋題。

2、由李白的《朝發白帝城》導入,“輕舟已過萬重山”說明船過三峽時速度之快。 課題“過萬重山(長江三峽)漫想”,“漫想”指沒有限制的、不拘形式地隨意想。“漫想”二字已清晰地告訴我們文章的組材方式。“過”體現的是空間,線索;“漫想”反映的是時間,組材。

人們一旦面對奇景,驚歎之餘,總喜歡追根溯源,遙想當年。這是很自然的聯想。看長城,會想秦始皇時代人們是怎麼造長城的。同樣,過三峽,也會想到很多很多。想象力的豐富奇幻,思路的活潑開闊,是與一個人的淵博的學識是分不開的。劉徵(原名:劉國正,是當代著名的詩人、作家和教育家、中華詩詞學會的副會長、全國中語會名譽理事長)的想象是依據歷史知識的推理,有根有據地想象的。我們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確是思路開闊的重要條件。

二、學生快速閱讀,作記號,查字典

三、指名學生分節朗讀課文

1.問:漫想的起點在何處?終點又在何處?作者是在什麼情形下開始漫想的?

起點——夔門;終點——船過三峽。

帶着神往之情的作者在穿過三峽時面對奇景感慨之極,頭腦出現了空白,然後跳出了古怪的念頭。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常說的“觸景生情”。寫景部分請同學朗讀(第2節)

2.面對的是怎樣的“奇景”?投影填空: “萬重山”之景的觀感:狂暴的江流,連綿起伏的高山,高山缺口處伸出幾道光束所營造的神氣境界。

作者在這裏用了多種修辭以突出過萬重山的觀感。而這觀感更詳盡的則來自劉白羽的《長江三峽》, 三峽各自特點總特點

瞿塘峽(夔峽)雄、奇風光神奇 雄偉壯美

巫峽秀、奇

西陵峽(巴峽)灘多特險充滿險情

3.齊聲朗讀寫景部分,體會想像一下這雄、奇、險的萬重山。

四、分析課文

1.找出課文中說明作者產生聯想的句子(在結構上起重要作用體現作者思路的句子)。

①頭腦裏一無所有。就在這原始狀態的空白中,一個古怪的念頭跳了出來。

作者“一個古怪的念頭”緣何跳出來?熟讀第二段後再反覆思考和體味。

②於是,我的思緒,如同被疾風牽引着,無邊無際地延展開去。

從而引發了一場上下幾千年的“漫想”。1-3節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也可叫作“引子”;話題就此打開,遐想展翅飛翔……

③再想下去。

④我的思想向着更遙遠的空間和時間飛去……

⑤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聲打斷。

2.作者的思路沿着“歷史——現實——未來”這樣一條線索展開的。

提出了“天問”式的疑問☆第一個穿過三峽的是誰?

☆在這個總題目下,作者首先肯定了這個人的存在而不着眼於落實到具體的某個人,然後宕開一筆,延展開去,尋找一連串問題的答案:

他穿過三峽是在什麼時候?——比春秋戰國時期“自然還要早一些”。

那個時候,穿過三峽用的是什麼交通工具?——毫不含糊地使用原始的獨木船。

他是否真是第一個——絕然不是第一個;在他之前必定已有許多個半路折回者,中途遇險者……

他站立在獨木船上,拿起竹篙的時候會想起什麼?——只是想走出去,去擴大生活的世界。

作者通過一連串的設問,在他的想象裏爲我們塑造出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的有血有肉的光輝形象。這個人敢爲人先,不怕危險,不顧旁人的譏笑和阻攔,毫不含糊地登上獨木船,面帶微笑,勇往直前,而鼓舞他穿過三峽的力量就來源於那個“只是……”的想法。這是一種樸素而又偉大的思想,是歷史前進、社會發展的方向。作者在完成了對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的刻畫之後,又將他漫想的觸角伸向茫茫的江水,並向鑿開三峽、洋洋東去的江水發問:可曾想到後來竟會變成“人的胯下坐騎麼”?從而反襯出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的偉力。

由此,作者進一步聯想到另外一些“第一個人”:

①第一個使用石器的人。 ②第一個燧木取火的人。

③第一個彎弓射箭的人。 ④第一個騎上馬背的人。

⑤新長征中“無量數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

行文至此,作者筆下的“三峽”已經成爲一種象徵,代表着人類已經跨越和將要跨越的各個領域的高峯;第一個穿越三峽的人也成爲一個象徵——代表着人類創造歷史的意志和力量。正是難以數計的這樣的人,構成了歷史的脊樑。作者的“漫想”就因爲從“實在的三峽跳到了抽象的“三峽”,意境由此而開闊、深邃。

3.作者謳歌什麼,期望什麼? 不怕風險、勇於開拓的精神。

在建設現代化的事業中,我們需要的正是那種敢於第一個穿過“三峽”的精神。

五、專題情境實踐

(一)作者是怎樣描述三峽風景的?

提示:提名一位學生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欣賞一組三峽沿途風光圖,使學生在聽覺與視覺的感應下,對雄偉、神祕、驚險的三峽特色有所領悟,自然引入對“漫想”的理解。

(二)“漫想”是“不加拘束地想”,“三峽”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能讓作者產生綿綿的“漫想”呢?請同學們結合第2自然段中的關鍵語句回答。

提示:文中的排比句、比喻句、誇張句、設問句及動作描寫的句子可以讓學生品味。

(三)“漫想”又不能不受拘束,它得緊緊立足於眼前的景物。課文是怎樣將眼前的實境與心中的漫想恰到好處地交織在一起的?大家能找出文中有關漫想的語句嗎?

提示:這些句子既點明遊蹤的線索,又交待漫想的思路,使全文融爲一體,起到了過渡銜接的作用,使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四)“漫想”隨着行程展開,作者首先想到的是──第一個穿越三峽的人是誰?既然是第一個,總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挑戰者會遇到哪些困難?

提示:涉及“物質條件、個人素質、精神壓力”等方面的困難可以引導學生用四字短語來概括。

(五)如果回到那個時代,如果大家就是旁觀的、嘲笑的、反對的人,而我就是那位挑戰者,請同學們作個情境模擬,想象一下你們對我會有什麼樣的言語舉止呢?

提示:教師盡力做好交談環境的創設者,文本對話教學的引導者,關注學生的情感、心靈,讓學生學得主動、生動、靈動,有真情、真趣、真意,讓學生的生命充滿生機與活力。

(六)挑戰者前行的路上,他要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地形條件呢?你覺得文中哪些詞語寫得很精彩?

提示:指名兩個學生用改寫人稱的方換朗讀第9自然段,其他同學帶着問題提朗讀,然後讓學生交流品味語言。

(七)文中一再強調同一句話:“他不知道,也沒有想。”你認爲第一個挑戰者到底有沒有想過這些困難呢?請大家發表看法。

(八)爲了更好地體會挑戰者當時的心情,誰願意扮演挑戰者作一番《登獨木船宣言》?

(九)“只是想走出去,擴大生活的世界。”這是支撐挑戰者的理想。於是“他用竹篙一點,船開動了”。這裏用了“一點”,而不用“一撐”、“一撥”、“一劃”等詞語,對刻畫人物的精神有什麼幫助呢?

(十)當勇士在我們面前時,我們除了崇敬和讚歎還能說什麼呢?此時此刻,作者的“思想向着更遙遠的時間和空間飛去”,讓我們齊讀11自然段、男女生輪讀12自然段並思考他又想到了什麼?

提示:學生明確作者由“第一個穿越三峽的人”聯想到了歷史上無數個第一人。文中的“三峽”不單單實指長江三峽,還象徵人類行程中難以數計的困難。

六、思考:

1.文章結尾作者爲什麼能感到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曾經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悅?

2.文章從“艱險”到“喜悅”,包含着一個什麼哲理?

七、繼續分析課文

1.齊讀課文最後兩段(第三部分)

作者收束了他的遐思漫想,運用記敘和抒情的筆觸,描繪出萬重山過後那種寬闊、平靜、恬然的自然景象。江水一瀉千里,天空開闊,地面平曠,沙鷗在自由飛翔。這景象,與文章開頭所描寫的江流狂暴、高山起伏、神奇莫測既是鮮明對照,又構成前後呼應。只有在這個時刻,在穿過三峽之後,才能真正體味到成功的喜悅。

☆爲什麼作者能感到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曾經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悅?

作者在事業上有首創者甘苦的體驗,面對三峽,他能想像到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曾經感到開拓通道的勝利喜悅。至於今日暢遊三峽的喜悅又是第一個穿過三峽的人未曾感到的喜悅,而這種喜悅正是他給後人創造的幸福。因爲,我們今天所從事的偉業,畢竟是古人說無法想象的。毛澤東還想象着“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何況幾千年的人們。這樣寫,既顯示了今人與古人的相通,又顯示了今人對古人的超越,既顯示了繼承,又顯示了發展。

2.文章從“艱險”到“喜悅”,包含着一個什麼哲理? 闖過艱險的征途就有勝利的喜悅。

八、結束語

同學們,原本帶有神祕與幻想之感的21世紀已充滿競爭氣息地站在我們面前,面對這樣一個世界,你在“一課一得”中能對“三峽精神”寫點新的註腳嗎?讓我們拿起新的武器——科學技術去穿越更多的“三峽”!

九、課後比較本文和《長江三峽》在寫作方面的異同。

①內容 ②表達方式 ③語言特點

詞句賞析

1.船出了夔門忽然落進……變得狂暴了。

忽然,寫出感情變化之大;落進,寫出水勢落差之大。

後兩句則從感覺上寫出河面變得窄小,水流變得洶涌。

2.第一個穿過三峽的是誰?第一個,是的,……無邊無際地延展開去。

設問——回答,字裏行間演繹着的是作者對這一問題的思考的軌跡,表現了作者對人生的嚴肅的探索精神。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積累文中的文言詞句並進行歸類整理。

2、正確分析鑑賞荊軻這個人物形象。

二、過程和方法

1、課前認真預習,反覆誦讀課文;

2、查找資料,研究分析古人對荊軻的各種評價;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習荊軻不畏強權,勇敢堅忍的精神

2、用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評價荊軻刺秦的歷史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語

2、學習在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教學難點】

用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評價荊軻刺秦的歷史

【教學方法】

朗讀法、合作探究法、串講法

【課文分析】

《荊軻刺秦王》是篇文言課文,記敘的是荊軻刺秦王的歷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畫非常成功。司馬遷撰寫《史記 刺客列傳》時,幾乎照錄全文。文章記敘了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刻畫了一個爲了捍衛自己的國家安全,不惜犧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荊軻的形象。文章對荊軻行刺前的精心準備做了較詳細的敘述,對行刺的過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繪,讀來驚心動魄,蕩氣迴腸。

【教學設想】

1.記敘荊軻刺秦王的歷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畫非常成功。擬從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確定教學思路,設計導讀提問,同時對文章剪裁、記敘與描寫的綜合運用作適當提示。

2.在疏通詞句和講讀的基礎上,開展評述或辯論。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駱賓王的《易水送別》詩: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問:詩中的壯士是指誰?分析詩的意思,引出故事——荊軻刺秦王。(板書課題)

簡介荊卿

荊軻,春秋戰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齊國人,後遷居衛國,原叫莊坷,到了燕國以後,才叫荊軻,他喜歡讀書擊劍,結交名人勇士。課文中提到的擊築的高漸離,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爲了刺秦王,先找智勇雙全的燕國處土田光。田光覺得自己老了,無法完成太子丹的重託,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爲了激勵荊軻,便自殺了。荊軻接受了任務,太子丹高興萬分,馬上封荊軻爲上卿,精心奉侍……以後,就是課文記敘的情況。

二、解題:

1、關於《戰國策》

《戰國策》是西漢學者劉向所整理、校訂的一部戰國時期的史料彙編,是一部國別體的史書。該書記載了戰國時期二百三四十年間各國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動,着重記錄了謀臣的策略和言論,語言流暢,記人、記事形象生動。全書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戰國策》的內容,主要記載戰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遊說諸侯或進行謀議論辯時的政治主張和縱橫捭闔、爾虞我詐的故事,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強權、勇於鬥爭的行爲。

《戰國策》的作者在記敘歷史事件時,過分誇張渲染謀臣策士的作用,有時爲了突出縱橫遊說之士在歷史事件中的決定作用,甚至編造一些情節,不免違背歷史的真實。

《戰國策》長於議論和敘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簡介課文故事發生的背景:

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全國的大勢已定,弱小的燕國也危在旦夕.(出示戰國形勢圖)燕太子丹爲了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爲了報自己在秦國做人質的“見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如不成,則刺殺秦王嬴政,使其國內大亂,然後聯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事敗後,秦大舉攻燕,於公元前222年滅燕,燕國被滅了,然而,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由於其悲壯動人而傳誦千古。

三、整體感知:

1、放配樂朗誦,疏通字詞、句讀方面的問題。

2、學生複述文章的故事情節。

提示:按文章結構來複述。學生在聽讀之後把握文章的基本敘述思路,根據文章的主要情節,爲文章 劃分大致的結構。

3、《荊軻刺秦王》的結構

第一部分——開端(從“秦將王翦破趙”到“願足下更慮之”):行刺的緣起

第二部分——發展(從“荊軻知太子不忍”到“終已不顧”):行刺的準備

第三部分——高潮(從“既至秦”到“必得契約以報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結局(最後一段):荊軻被斬

4、學生根據課文下的註解,仔細閱讀課文,瞭解課文詳細內容。

四、課後思考:

1、荊軻和太子丹是什麼樣的人物形象?

2、荊軻刺秦王爲什麼失敗了?

3、你是如何認識荊軻刺秦王這件事情的?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瞭解作家巴金基本情況。

2、理清全文的思路。

3、閱讀文本,理解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感情變化及其原因。

4、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講真話、敢於自責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的思想內容。

2、領會作者懺悔精神,培養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課時安排】

二課時。(本次公開課爲第一課時)

【教學方法】

講述法、啓發式教學法、討論法。

【教學內容和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板書“狗”。狗有跳高的專長,因爲狗急能跳牆,狗有見義勇爲的美德,因爲狗也常常捉捉耗子,狗也是最自信的動物,因爲狗眼看人低。當然,關於狗的歇後語成語還是很多的,如:、狗皮膏藥、狗仗人勢、狗尾續貂、蠅營狗苟、狗咬呂動賓――不識好人心,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等等。俗話說:“狗肉好吃名聲壞”,因爲狗名聲不好,自古以來人們都會借狗的名義去辱罵對方,它成了代人受過的替罪品,因此狗給人的印象常常是不好的,今天我們來學習《小狗包弟》這篇文章,看看筆下的狗是什麼樣子的。

二、作家作品及背景介紹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生於四川成都的一個官宦家庭,於上海逝世,享年101歲。他被公認爲20世紀不多的幾位文學大師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紀中國現代文學與人文精神的巔峯。

主要作品:①長篇小說:《滅亡》(第一部長篇小說)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抗戰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

②中篇小說:《寒夜》、《憩園》、《春天裏的秋天》

③散文集:《隨想錄》(5集)、《新聲集》、《讚歌集》

介紹《隨想錄》:在《隨想錄》中,巴金真實地記錄了“__”給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帶來的身心摧殘,同時,他又對全民族在“__”中的病態思想和知識分子爲自保而出賣朋友、出賣良知的行爲作了思考與分析,表現了一位世紀偉人的良心與勇氣。

《小狗包弟》是巴金《隨想錄》中的名篇。它講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條可愛的小狗在“__”中的悲慘遭遇,從一個側面反映那個瘋狂時代的社會現實;文章還描寫了小狗的悲慘遭遇留給作者心中永難磨滅的傷痛,表達了深重的悲憫、歉疚和懺悔之情。

三、習讀並理解課文

1、聽錄音,給生字注音。

⑴品讀全文,概述文章內容。

明確:一位藝術家和他的小狗的故事,以此帶出作者的朋友──小狗包弟;包弟的來歷;包弟的聰明伶俐與家人的親密關係;包弟慘遭厄運;包弟之死給作者永久的心靈傷痛。

包弟的經歷 “我”的感情

被轉送給我,親密接觸 歡快

被追殺,不知如何安排 憂慮

被送走時 輕鬆

被送走之後,心不得安 沉重

被解剖,至今自責 歉意

⑵找出描寫包弟的句子,在作者筆下,小狗包弟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明確:正面描寫:第2自然段“狗來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發笑”

側面描寫:第3自然段寫“拍攝包弟的鏡頭”“由起女士對包弟念念不忘”

第4自然段愛人外出食飯討骨頭喂包弟

第5自然段“聽妹妹們說……等候我們出來”

明確:可愛、聰明、有情義、通人性。

2、問題探究:

⑴如此可愛的小狗,“我”爲什麼要捨棄它?

明確:成爲“包袱”,我自身難保。

⑵小狗包弟送走後,作家的內心是如何變化的?爲什麼

明確:輕鬆沉重自責。

①作家爲什麼會輕鬆?

明確:包袱解除了,從紅衛兵開始上街抄四舊開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個包袱,使他們整日生活在心驚膽戰當中,害怕小狗包弟會給他們帶來災難,如今包弟送走了,沒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輕鬆了。

②他爲什麼會沉重?

明確:作家想到了解剖臺上的小狗包弟的慘象,進而想到爲了自保,自己將相處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誼的包弟犧牲掉,心中便產生了深深的愧疚,這種內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③這種包袱使作者不斷的自我譴責,請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話是表明作家的自責的?

明確:“不能保護一條狗……我不能原諒我自己!”

教師小結:這不僅僅是歉意,更是發自靈魂深處的懺悔!是對生命的尊重,是一個有良知的作家對反省歷史的呼號。

⑶我們說時間可以改變一切,可是時間能撫平心靈上的創傷嗎?倒數第三段作家寫了時光的流逝,又寫了庭院景況的改變,目的是什麼?

明確:作家要說的是雖然整整13年過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種愧疚和自責仍然沒有減少一分,反而與日俱增,而且作者認爲“這種煎熬不會終結”除非“給自己過去十年的生活作總結,還清心靈上的債”所以作家在76歲高齡,仍然帶病書寫着心中真誠的懺悔,最後輯成了《隨想錄》一書。

⑷總結“我”的感情脈絡:

歡快──憂慮──輕鬆──沉重──自責。

板書設計

包弟的經歷 “我”的感情

被轉送給我,親密接觸 歡快

被追殺,不知如何安排 憂慮

被送走時 輕鬆

被送走之後,心不得安 沉重

被解剖,至今自責 歉意

第二課時

四、引導探究

1、開篇寫一位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有什麼意義?

明確:從思路章法說,先說別人的事引出話題,起着鋪墊、啓發的作用;

從思想內容說,藝術家與狗的故事,巴金與狗的故事,二者形成對照,讓人看到此類事在全國是遍見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從寫作效果說,藝術家與狗的故事似乎更慘烈,而巴金與狗的故事之悲哀則在於心靈,是一種“潤物細無聲”或“此恨綿綿無絕期”的精神折磨。

2、從題目中可以看出這篇文章的主角是誰?要表現人在“__”中的遭遇就應該寫人,爲什麼巴金先生把一條小狗作爲主角呢?

明確:⑴“__”中,連一條狗都不能逃過劫難,更能體現“__”時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現實。這也體現出了“以小見大”的寫作特點。

⑵把狗的忠心與人的無情進行強烈的對照,從而揭示“__”中人性的扭曲。

⑶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一段歷史是分不開的,寫包弟也是爲了表現自己的心靈歷程。寫心靈是主要的,寫小狗包弟是次要的。

3、對於作家爲了自保,而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爲,我們該如何看?

教師總結:同學們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爲作家的行爲是自私的,另一種認爲作家的行爲可以理解。這兩種意見都有道理,持前一種意見的同學,他們的是非觀念很強,能夠在大是大非面前擺正自己的心態。而後一種同學,他們則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們沒有親歷“__”,對“__”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斷當中,我們仍能夠看到社會的動亂,所以我們對於生存在那樣的社會當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應當給予一定的理解。

4、巴金的懺悔有什麼意義?

教師總結:在__結束後的一段時間裏,幾乎沒有人爲他們的所作所爲承擔責任,而巴金作爲一個受害者卻站出來懺悔,這是需要莫大的勇氣和力量的,他的這種懺悔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引起了人們對於“__”思索,所以作家的懺悔具有喚醒人心的作用。

小結:一個人惟有懺悔自己的罪過才能獲得新生;一個民族只有懺悔自己歷史上的過失纔會遠離偏執,專制和野蠻,走向理性與文明;人類惟有懺悔自己的行爲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互存互進。惟有懺悔我們的社會纔會走向和諧,人類纔會走向美好的大同。

5、你認爲巴金是怎樣的一個人?

“__”中,巴金也是受害者之一,“__”結束後,他勇於反省,對包弟表示深深的歉意和懺悔。他嚴於解剖自己,敢於講真話,爲人真誠正直,是一個值得人們敬佩的人。

五、[課堂總結]

巴金是現代中國不多的文學大師、思想家之一,他以豐碩的文學成果以及一生坦蕩無瑕聖哲般高貴的人品,向世人證明了愛心的價值、真誠的偉大,以及天才的光芒,這位“20世紀中國的良心”,他的名字必將與魯迅等人一樣,長留青史,像北斗一樣在天空閃爍!讓我們記住這位老人並學習這位老人的不斷進取的精神和嚴於解剖自己靈魂的勇氣,鑄造一種坦誠真實的人格。

《小狗包弟》教學雜談

〖激活自主建構能力,提升課堂文化品位·加強引領,提升課堂文化品位〗

1、防止問題的發現討論在平面上滑行:

《小狗包弟》:

⑴棄狗行爲反映了巴金的懦弱,自私。

⑵爲了家人爲了自保不算懦弱,可能理解。

⑶巴金的棄狗行爲是社會所迫,時代所迫,沒有必要自責。

反思:應從棄狗行爲引向棄狗心理,情感,才能可能直逼靈魂深處,才能體會巴金“不寬恕自己”,在別人是“我控訴”時,他說“我懺悔”的價值意義。

教師:假如你是巴金有哪些會是相同的,哪些不同的,巴金和你最大的區別在哪裏。

要點:防止討論就事論事,停留在事件表層、本身,要看到背後的文化的,道德的、情感、心理的東西。尤其要直逼心靈。

2、吸收好的語言,分析語言的效果:

“好句要須好字”。注重詞彙語言的辨別吸收,吸收現當代的有生命力的鮮活的語彙,有文化內涵的語彙。“文章”“作品”“文本”同一個所指,但理解不同,防止用舊語言消解新語彙。無意識學習,遊戲,語言狂歡,戲用。

傳統對語言修辭的分析,往往是從其概念入手,對其構選進行繁瑣的分析,常常是無效勞動。應從對概念的闡釋轉向語言修辭效果的分析,看它的言語方式如何打動讀者。“我要去約會了,別人等我很久了”怎樣有文采地表述,“大部分人我沒印象,但對你們少數幾人印象深刻”的表述。《斷章》《祝福》《小狗包弟》語言分析。

《小狗包弟》教學反思

下面是我爲大家分享的《小狗包弟》教學反思,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下。

《小狗包弟》,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的第八課,我申報高中語文教師資格時試講的篇目。儘管試講我已順利通過,但試講時的“坎坷”我仍難以忘懷。這是我第一次試講高中教材,儘管用了兩天的時間進行了自認爲很充分的準備,但是在面對學科專家測試組的老師時,我底氣嚴重不足,因而頻頻出錯。

雖然專家測試組的老師們肯定了我積極樂觀的從教態度,也看到了我駕馭課堂的能力,同時對我的板書設計也較爲滿意。但是以下兩點,是我較爲失敗的地方:

1、在填寫了我的一些基本信息之後,其中一位老師問了我一個問題:“作爲一個一直以來從事初中教育教學工作的老師,對高中生以及高中教材你有多少了解,以自身的知識儲備來說,你認爲你是否有能力勝任高中語文的教學。”

老師的提問我有些始料未及,這個問題我沒有準備。(後來想想,做爲一位教師要申報高中教師資格,本身就是要有心理準備以及能力的儲備去從事高中教育,否則爲何要考!)我知道這些老師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如果我想矇混過關,肯定只會讓他們反感,所以我坦誠地說我對高中生以及高中教材瞭解得並不很多,以我自身的知識儲備來說,也許還不能馬上成爲一個優秀的高中語文教師,但是我肯學,我會努力。(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我知道老師們並不很滿意。)

2、針對教學環節的設計上,老師們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在設計《小狗包弟》的教學目標時,提出要培養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但在試講時,你又說要以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巴金老先生。你這樣設計是否有些前後矛盾?”

聽到老師的意見,我有點蒙,不等認真細想便辯解道:“巴金是爲了更多愛他且他愛的人才放棄小狗的,所以我們應該寬容他。……後來老師們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對課文主題的理解還不夠清晰。而且照我這樣推論下去,是不是有理由,或者有藉口,就可以做違背道義,甚至違法的事。聽到老師們的分析,我冷汗直冒。沒想到自己竟然犯了這麼嚴重的錯誤而不自知。(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我知道老師們挺失望的。)

儘管此次試講遭遇了一定的挫折,面子上有點過不去,但是我卻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我也明白了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設想】

主要是想借項鍊的故事,通過馬蒂爾德這個典型人物形象的分析,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懂得真善美的人生該如何去經營。設置探討三重原因和三重啓發,重在讓學生深層次挖掘文本,並最終走出文本,走向生活。

【三維目標】

1、分析馬蒂爾德悲劇人生的三重原因。

2、探究莫泊桑作品的三重啓發。

3、培養學生積極生活和學習的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1、逐層研討分析三個原因。

2、對比尋找人生啓發。

【教學方法】

探討式、對比式、啓發式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有人這樣說過:最偉大的藝術家並不是創作得最多的藝術家,而是啓發得最多的藝術家……他留下許多東西讓我們去追索,去解釋,去研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的一部作品——《項鍊》,透過他的文字,我們究竟能有哪些啓發和收穫呢?(板書:題目)

二、新課推進

1、小說到底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呢?

①提示:關注第8頁的倒數第三段,我們能捕捉到哪些信息?

信息一:一個高嗓門說話,不注意形象的看上去很老的女人形象。

信息二:曾經的一次晚會上馬蒂爾德是美麗動人,受人歡迎的。

信息三:只需微不足道的一點小事就能把你斷送或者把你拯救出來!

提煉詞語:一個女人、一串項鍊、一場晚會

②究竟十年前的那個晚上發生了什麼事情,請同學用簡潔的語言複述故事的經過。

明確:得-借-失-賠-還-識

③馬蒂爾德一生的悲劇概括:一夜風光,十年青春。(板書)

2、分析悲劇的原因

①項鍊成了這曲悲劇的直接原因,所有的故事都圍繞着它展開,它在這裏起了線索的作用。

②可是我們再想想,她爲什麼要借項鍊?晚會上非要佩戴項鍊嗎?鮮花也很好啊,她爲什麼沒有采納丈夫的意見?

在闊太太面前顯得窮酸相。項鍊能擡高自己的身價,是她的虛榮心在作怪。她的虛榮心在文中還有哪些具體表現?(悲劇原因之二,個人原因)

開頭:馬蒂爾德的夢想與痛苦;拿到請帖時:傷心生氣惱怒流淚;

晚會日期接近:憂慮不安焦躁;借項鍊時:顧慮遲疑;晚會上:陶醉換了滿意。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所以與其說是項鍊改變了她的命運,不如說是她的虛榮心、貪圖享樂讓她一步步走上了艱辛的生活。沒有她的虛榮心,就沒有這麼多巧合。

③她的這種人性的劣根是與生俱來的嗎?是什麼滋長了她的愛慕虛榮和貪圖享樂?是社會。她究竟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社會環境?她的身邊生活着一羣怎樣的人?(社會原因)

這種性格的產生是有着典型的環境背景的。

她沒有陪嫁財產,沒有可以指望得到的遺產,也沒有任何方法讓一個有錢的體面的男子來結識她,瞭解她,愛她,娶她。她只好嫁給了教育部的一個小書記員。——有錢才能進入上流社會。

她丈夫從半夜起就在一間安靜的小客廳睡着了,客廳裏還躺着另外三位先生,他們的太太也正在盡情歡樂。——當時的社會氛圍

馬蒂爾德的夢想;所有的男賓都注意她;路瓦栽拿回請帖滿臉得意之色;想要請帖的人很多;她的朋友假項鍊買個昂貴的盒子擡高身價。——十九世紀資本主義社會上流社會奢靡的生活

總結:以上我們分析了馬蒂爾德悲劇的原因,項鍊作爲全文的線索值得我們去回味。那麼什麼是“項鍊”呢?“項”就是頸項,就是脖子。項鍊,就是套在脖子上垂掛胸前的裝飾品,多用金銀、珍寶或珠玉製成,價值昂貴。用魯迅先生的話來說“在女子充當男子附屬品的社會裏,娘兒們的頸項上、耳朵上的鏈兒、環兒都是古代奴隸身上的鏈銬演化來的。它們好像是富貴的象徵,其實是苦難的標記。”可以說,主人公瑪蒂爾德個人的悲劇就是法國當時社會的悲劇。

三、新課探究

1、然而在這場變故中,馬蒂爾德有沒有收穫什麼呢?(學生探討)

明確:勤勞、簡樸、堅韌、擔當、愛情、平和的心態。十年還債,她用堅韌的性格,譜寫了一曲令人讚歎的英雄之歌;十年艱辛換來自己靈魂的昇華;十年悲苦讓瑪蒂爾德走出了虛幻的迷霧,回到了實實在在的生活,收穫了一份相濡以沫的愛情……一條項鍊的故事讓一個女人得到了啓發,獲得了重生,找到了自己。

2、受到到啓發的只有馬蒂爾德嗎?回首這節課的內容,我們究竟收穫了什麼?(學生練筆寫感受)

示例:真善美的人生;平平淡淡纔是真;洗去鉛華,返璞歸真

3、我們的啓發僅限於此嗎?爲什麼會有瑪蒂爾德這個不朽的典型形象,這個故事爲什麼會如此耐人尋味?

明確:作者的寫作技巧。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戛然而止的留白藝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筆法。

四、新課總結

雖然結尾處戛然而止,告訴我們那是一串假項鍊,但是在這部作品中我們仍然找到了真正的鑽石,彌足珍貴,熠熠生輝,那就是莫泊桑字裏行間留給我們的啓發,有寫作的啓發,空白藝術的回味無窮,有人生的啓發,生活的實在與擔當,讓我們懷揣着這份收穫,更好地投入寫作,更熱情地投入生活!

板書設計

一夜風光,十年青春

愛慕虛榮(個人)項鍊(線索)腐化奢華(社會)

真善美人生

【教學反思】

爲深化學生對馬蒂爾德形象的瞭解,我採用了對比和逐層解讀的方式,儘可能能迴歸教材和迴歸生活。因爲課堂節奏的把握,最後一重啓發尚未完成,於是我順勢將其變成了學生的課後思考題目。在具體操作中,還有許多不夠藝術的地方。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一) 通過閱讀欣賞,瞭解中國古典詩歌敘事詩的基本特徵。把握詩歌主要情節和人物。理解“賦、比、興”藝術手法表現的藝術效果,培養結合語境欣賞詩歌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

(二) 理解掌握文中的“複詞偏義”和“見、相”等詞的特殊用法。

(三) 深刻了解封建家長制度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培養學生美好的道德情操

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 重點:對文中的“複詞偏義”和“見、相”等詞的特殊用法的理解;對詩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對詩歌主旨的理解。

(二) 難點:理解劉蘭芝和焦仲卿愛情悲劇的根源與意義。

教學設想與步驟

(一) 佈置預習。要求學生藉助課文註解和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意,概括詩歌的情節和主題。

(二) 思考課後練習,試歸納劉蘭芝與焦仲卿的性格特點。

(三) 佈置學生將詩歌改編成話劇,並選好演員排演節目。

(四) 佈置學生課外瞭解古今中外較出名的幾個愛情悲劇故事,尤其是陸游和表妹唐婉的悲劇愛情故事。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播放通俗歌曲《孔雀東南飛》,激發興趣,引入課文悲傷而感人的意境。

二、教師在播放歌曲期間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三、電腦顯示“樂府”及與本課有關的資料。

四、學生簡介本課主要情節,並按照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故事結構擬小標題。

五、講解“複詞偏義”現象和“見、相”等詞的特殊用法。

六、找出課文中用了“賦、比、興”藝術手法的詩句,分析其藝術效果。

七、佈置第二課時要討論解決的問題:

1、討論並歸納劉蘭芝與焦仲卿、焦母與劉兄的形象特點。這幾個人物中,你喜歡誰?你又憎恨誰?說說你喜歡或憎恨的理由。

2、劉蘭芝是“完美”的,但她爲什麼被遣呢?請結合課文和時代背景,討論劉蘭芝被譴的可能原因。

3、劉蘭芝與焦仲卿是“結髮同枕蓆,黃泉共爲友”的恩愛夫妻,他們連死的勇氣都有了,爲什麼沒有活下去的勇氣呢?他們這樣輕易拋棄生命不是太傻了嗎?難道他們真的沒有別的辦法活下去了嗎?你可以找到讓他們活下去的辦法嗎?我們應該怎樣看待他們的死呢?他們的死說明了什麼?你可以舉出一兩個和《孔雀東南飛》悲劇故事相似的例子嗎?

第二課時

一、學生表演自編自導的課本劇《孔雀東南飛》。(以《梁祝》爲背景音樂)

二、討論並完成以下幾個問題

1、討論並歸納劉蘭芝與焦仲卿、焦母與劉兄的形象特點。這幾個人物中,你喜歡誰?你又憎恨誰?說說你喜歡或憎恨的理由。

2、從剛纔的表演可以看出,劉蘭芝是“完美”的,但她爲什麼被遣呢?請結合課文和時代背景,討論劉蘭芝被譴的可能原因。

3、劉蘭芝與焦仲卿是“結髮同枕蓆,黃泉共爲友”的恩愛夫妻,他們連死的勇氣都有了,爲什麼沒有活下去的勇氣呢?他們這樣輕易拋棄生命不是太傻了嗎?難道他們真的沒有別的辦法活下去了嗎?你可以找到讓他們活下去的辦法嗎?我們應該怎樣看待他們的死呢?他們的死說明了什麼?你可以舉出一兩個和《孔雀東南飛》悲劇故事相似的例子嗎?

三、教師總結,以歌曲《孔雀東南飛》收束本課。

四、佈置課外練習

比較《孔雀東南飛》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異同點。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鑑賞漢、魏、晉詩歌的情趣和藝術魅力。

2.瞭解五言詩的特點,有感情地誦讀並背誦這三首詩。

二、能力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鑑賞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的能力;鑑賞可以突出重點,不必求全。

三、德育滲透目標

體會詩作借牛郎織女星描寫想像畫面的奇神和美麗,體會政治家廣納賢才統一天下的宏願壯志,體會隱逸詩人的恬淡心境、悠然情調。

【重點、難點】

如果字詞過關了,對詩歌的淺層次的鑑賞比較容易辦到,但深層次的鑑賞恐非易事。希望能夠通過這三首詩引導學生對詩歌進行較深層次的鑑賞。

【解決辦法】

1.疏通詩句,誦讀涵詠。

2.從知人論世和語言技巧人手,把握意象,進入意境。

3.領會意蘊,汲取精神營養。

【學生活動】

1.第一課時,讓學生誦讀第一、二首詩,並嘗試着從表達技巧上進行鑑賞。

2.第二課時,讓學生結合陶淵明的'生平,從情感深處與《歸園田居》產生共鳴。

一、導語

在上課前,請同學們做兩個選擇題。

1、有兩種人生道路:

A十年寒窗苦讀,金榜題名。

B過着悠閒自得的生活,不上大學。

2、如果走入社會,有兩條路:

A做官,有名有利

B做農民,平平淡淡。

大家的選擇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實我們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舍和得充滿煩瑣的人生,我們總是在不斷地捨去,又不斷地得到。有一位作家說過,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過程,人的分別也就在於有的人知道舍什麼,得什麼,什麼時候該舍,什麼時候該得,有的人卻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東晉著名文學家陶淵明也曾經做過和大家同樣的選擇,但不同的是,他選擇的是做農民。而且,他爲自己的選擇寫了一系列的文章。《歸園田居》寫于歸隱後一年。其中,包含了他對自己棄官歸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學習陶淵明的舍與得。

二、作者簡介

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東晉(朝代)田園詩人,潯陽柴桑人。後人稱之爲“靖節先生”。又自稱作“五柳先生”。祖父、父親曾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他幼年時,家世衰落,家境貧寒。他青年時代曾有建功立業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過幾任小官。東晉末年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尖銳,仕途充滿風險,加之政治腐敗,陶淵明對現實很失望。他不願在紛亂黑暗的現實裏隨波逐流,曾幾次退離仕途,最後,從彭澤令職位上隱退,這一年他41歲,以後終老農村,死後世人稱他爲“靖節先生”。

陶淵明的作品大多寫退隱後的生活,表現農村風物,勞動生活,表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他的詩情感真實,風格平淡自然,詩味醇厚,語言清新,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一體,爲古典詩歌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從此以後,田園詩不斷得到發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園山水詩派。宋以後,描寫田園的詩人就多到不可勝數了。

指出重點:陶淵明的這次辭官回家是最後一次,從此再也沒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淵明在江西彭澤做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便聲稱不願“爲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掛印回家。從此結束了時隱時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終老田園。歸來後,作《歸園田居》詩一組,共五首,描繪田園風光的美好與農村生活的淳樸可愛,抒發歸隱後的愉悅心情。課本中所選是第一首。

三、解題

1、文章和詩歌的題目就好像一個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話說:眉目傳情。文章的標題往往也能傳達或暗示許多有效信息。提問:“歸園田居”這個標題能告訴我們哪些信息呢?

1.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古體詩的藝術王國,一起領略古體詩的詩情畫意,體悟古代詩人的心靈世界。

學習今天的課文之前,我們有必要對“古詩十九首”有所瞭解。《古詩十九首》是東漢末年一批文人詩作的選輯,最早見於南朝梁代蕭統《文選》。

蕭統編選《文選》時,選了十九首,題爲“古詩十九首”,後成爲文學上的一個概念,這十九首詩的風格,內容都有很多共同之處。

作者爲一批失意的文人,他們是東漢末年宦官與外戚爭權,的產物。由於生活上的失意,促使他們用詩歌來抒發心中的苦悶、彷徨、憤懣,用以慰藉心靈上的空虛、絕望。十九首的成就在於能把這些常見的主題表現得扣人心絃,驚心動魄,中國從此開始文的自覺和人的自覺階段。

《古詩十九首》歷來都推崇備至:它被明朝的陸士雍稱爲“《風》餘”“詩母”(《古詩鏡?總論》),歷來對其評價甚高。如劉勰《文心雕龍?明詩》稱其“實五言之冠冕”,鍾嶸《詩品》中則稱其“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幹金”,謝榛《四溟詩話》中說其“格古調高,句平意遠,不尚難字,而自然過人矣”。《古詩十九首》堪稱經典中的經典。我希望借課文所選的《迢迢牽牛星》一詩爲你們打開一扇通向《古詩十九首》的門,更希望我們通過對《古詩十九首》其他詩篇的自主探究、深入學習,與經典來一次親密的接觸。

《迢迢牽牛星》抒寫牛郎與織女隔河相望不能團聚的相思之情。詩以神話爲題材,想象豐富,意境優美,洋溢着浪漫主義情調。那麼,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魏晉文人的藝術世界。

2.朗讀課文。

給三分鐘學生自己朗讀,讓他們在朗讀的過程中初步揣摩課文的意蘊。

3.字詞解析

迢(tiáo)迢牽牛星:遠遠的牽牛星。迢,遠。

皎(jiǎo)皎河漢女:燦爛的織女星。皎,潔白明亮。

纖纖(xiān):細小。

擢(zhuó):伸出。

素手:雪白的手。

札札:一札一札地。

杼(zhù):梭。

終日:整天。

章:經緯線交織成的幅面。

泣:哭泣,傷心而哭泣。

涕:眼淚。

零:落。

相去:相隔。

幾許:多遠。

盈盈一水間:只隔一條又清又淺的河。盈盈,清澈的樣子。

脈脈(mò mò)不得語:含情脈脈而不得說話。脈脈,相視而含情不語的樣子。

4.重點知識講解。

要解讀一首詩不容易,所以今天我們要從一個切入點把握,相信同學們讀完這首詩都會有一個感覺:“美”,那麼,我們就從“美”的角度來欣賞《迢迢牽牛星》,看看它美在什麼地方:

①貌美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段解:詩人遙望夜空,描寫天空景象。銀河阻斷織女牛郎,也引出人的無限遐思,開頭一句從大處着筆。

解讀:“迢迢”寫距離之遠,“皎皎”寫星光之亮、明亮的樣子,形象鮮明,既寫了織女星的光潔明亮,又使人聯想到人間思婦的皎潔美好之貌。疊字“迢迢”和“皎皎”兼寫牽牛星和織女星,使人產生一種夜空廣大、星光燦爛的視覺感受。

②德美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段解:直接描寫織女織布的情狀,既寫了織女的情、神、動態,又寫出了勞動的過程:纖纖素手穿梭織布,一梭又一梭,無休無止。

解讀:這兩句所寫,詩人的視線由廣袤的夜空移到織女星,寫想象中織女織布的情狀,描繪出了一個勤快的勞動婦女的美好形象。“纖纖”狀素手之修長。這是多好的一雙手啊!它柔軟雪白、纖細修長。“札札”狀織布之繁忙。“纖纖”和“札札”,一狀形,一摹聲,由遠而近,先人後物,形聲生情。

③情美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段解:由牛郎織女不能相會,揭示出現實和願望的矛盾。“終日不成章”是問題的關鍵,也是矛盾的焦點。“終日不成章”的存在,勢必導致“泣涕零如雨”的結果。

解讀:織女織成布,才能與牛郎相會,相傳王母爲阻止牛郎織女相會,讓織女永遠織不出成形的布來。於是,織女一天一天織呀織,終日織不出布,只有哭得淚如雨下。銀河水不是又清又淺嗎?兩人又能相隔多遠呢?可是終究不能相會。作者由牛郎織女的不能相會,揭示出現實和願望的矛盾。這四句是由事——不成章,而到人——泣涕零如雨,再到人之憂思。

④境美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段解:寫牛郎織女只能隔河相望,一條清淺的河流阻斷了一對有情“人”,只能相望而不能言語。但銀河阻斷的只是相會的路途,牽牛和織女的含情脈脈之思卻是阻斷不了的。

解讀:“盈盈”寫水之狀貌,清淺的樣子;“脈脈”寫人之情貌,含情的樣子。“盈盈”和“脈脈”,水貌和情貌都很美。可是一水之隔,卻不得語,只能含情脈脈,隔河相望。這兩句詩揭示矛盾之鮮明,表情之深情,景情之交融,聲情之並茂,雅俗兼得,堪爲詩歌上乘。

⑤音律美

疊詞的運用:

迢迢——路之遠纖纖——手之纖細皎皎——星之燦爛(月之白)

札札——織布聲盈盈——水之清淺脈脈——情之真(深)

5.形式特點

《迢迢牽牛星》這首詩五句十行,一氣呵成,層層深入,哀婉動人,連用六個疊音形容詞,突出了該詩哀婉的情調,因而具有較強的表現力。這首詩還句句押韻、隨韻成趣,自然而深切地表現了景中情、情中景。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思想教育目標:認識作者“盡吾志”的思想。

2、基礎知識目標:瞭解借遊記抒發議論的寫法。

3、能力培養目標:古文的字詞句篇。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背誦全文。

2、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3、之以的用法。

教學方法:

精讀課。

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初中,我們學過《醉翁亭記》、 《岳陽樓記》,“記”是一種文體,指遊記。遊記的共同點是什麼呢?(明確:抓住山川風物的特點,表現山水之美,抒發作者感情。)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遊記,卻不以表現山水之美爲主,而是在記遊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議論,議論是文章的中心,而記敘只是一個引子。這篇遊記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板書)。那麼作者藉助遊褒禪山,闡發了怎樣的道理呢?下面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知識精粹

1、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現在江西臨川)人。他“少好讀書”(《宋史·王安石傳》),“自百家諸子之書,至於《難經》《素問》《本草》、諸小說,無所不讀,農夫女工,無所不問”(《答曾子鞏書》)。慶曆二年(1042)登進士第。嘉祐六年(1061)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權,改變積弱貧窮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政策。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並推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國力有所加強。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對西夏的作戰形勢。因遭到反變法派的猛烈攻擊,於熙寧七年(1074)罷相,次年再爲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辭去相位,退居江寧(現在江蘇南京),潛心學術研究和詩文創作。封舒國公,又改封荊國公,故世稱“荊公”。元祐元年(1086)司馬光執政,廢盡新法,王安石憂憤去世。卒諡文,故又稱“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學上也是個革新派。他是歐陽修倡導的北宋詩新運動的積極參加者,反對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風,主張文章“務爲有補於世”。他的詩文多爲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之作,體現了他的政治主張和抱負。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獨樹一幟,詩歌遒勁清新,詞雖不多而風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2、褒禪山與慧空禪院

褒禪山舊名華山,今稱褒山,位於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內,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對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頂東面稍高,其餘處則平而長。現在除羅漢洞外皆湮沒無聞,大小塔也在“”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廟村的一個趙姓社員在清理塔基時,發現一盒藏於中空的大石中,內有不少“開元通寶”銅錢,可見這座塔確是唐代的建築。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爲褒山寺舊址,即王安石所謂“慧空禪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絕。前殿匾額題有“褒山禪寺”四個鎦金大字。當時的褒山禪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愛的遊憩處。今天這些碑刻已蕩然無存。

3、華陽山與前洞

從褒山寺向東行三裏即達華陽山,舊名蘭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對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緩,兩側幾乎等高,山頂平而長。華陽山下有一洞,當地人叫華陽洞,亦稱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於“其下平曠”,因而引起一些爭論:有人認爲“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則認爲“其下”是指洞下,其實洞口與山腳齊,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曠就是山下平曠。

華陽山下過去亦有一寺,今遺址猶有石礎。寺前道上曾有一碑,《歷陽典錄》載:“大唐花寺碑,文字慢漶不可讀,亦未知誰氏書撰。王荊公記所謂其額可識,曰花山者也。”王安石據此推斷華山即花山,認爲是“蓋音謬也”,進而發了一通“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宏論。據我們看,這個推斷其實也是不確的,因這塊碑上說的是“花山寺”,並不是說這山叫花山,況且這碑和寺的所在地是華陽山,而不是三裏外的褒禪寺和華山(褒禪山),更不能從中得出華山(褒禪山)叫花山的結論。“大唐花寺碑”何時亡佚,今尚不知。《歷陽典錄》成書於清同治四年,亡佚時間不會在此之前。洞的東側有一石罅,高丈餘,山泉從中汩汩流出,這就是王安石所云的“有泉側出”。泉水在洞前聚成一小潭,潭水清洌。石壁的下方就是前洞,洞口直徑約兩米,洞內空闊處高六米、廣約四米,類似一大廳。人在洞內說話,嗡然和鳴。洞左側石壁上的題刻,因年久剝蝕,多不可辨。較清晰的一塊爲“熙寧四年,過華陽至淮南,江寧楊口口。”熙寧四年爲公元一○七一年,距王安石作記的至和元年僅隔十七年,可見此洞在宋代是經常有人來探遊的。洞內的路徑由下往右上方斜伸,至二十五米處爲亂石所阻,道遂斷。洞的盡頭處,嗡嗡作響,伏壁細聽,可辨出是右側的泉流聲。

4、華山與後洞

華陽山上有三個洞,下面爲前洞,前洞的右上方爲天洞,左上方爲後洞。後洞距前洞約五十米,狀似石罅,淺而窄,人縮身以入,匍伏約二米即達盡頭,與王安石所記的後洞毫無共同之處。景色稍勝的是天洞,洞口爲一陡坡,有巨石當洞口,口徑極小,洞內高約三米,西上方爲一大裂縫,從頂端透進亮光,當地人稱一線天。進洞約五米,又有石壁擋道,中有一孔,徑約一尺許,鑽進後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餘丈,白色的鐘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氣逼人、陰森恐怖。《含山縣誌》可能把此洞當爲王安石所云的後洞。但有兩點不好解釋:一是距離不對。王安石雲“由山前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謂之後洞”,而此距洞只有十幾米遠。再者文中沒有提及湍溪。據此我們認爲王安石所云的後洞是馬山上的北洞。其理由是:一、馬山北洞在前洞的東北五里處,與王安石所說的“後洞”距離、方位皆相同;二、馬山是含山北境最高的一座山,地處偏僻,人跡罕至,與王安石遊後洞而發的感慨:“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相符;三、北洞的形狀、景色與王安石所記的後洞相吻合。確如王安石所云:“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這洞也非常深邃。現在只能前進到洞內的二百多米處。洞內石壁有多處石刻,因長年腐蝕,多不可辨。這與王安石所描繪的後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也很相類。所以我們認爲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後洞。

5、背景資料

《遊褒禪山記》是王安石三十四歲時(1054年)從舒州判通任上辭職,在回家的路上游覽了此山,三個月後以追記的形式寫下此文。雖然是遊記,但卻是借記述遊山來說理。王安石遊褒禪山和曾鞏遊玉山的經歷一樣,都因遊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窮盡山洞。但這時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鞏大了十幾歲(當時曾鞏只有十八歲),思想也深刻的多,他並不是象曾鞏那樣只是遺憾於“遺泉石之勝”(曾鞏《遊倍州玉山小巖記》),而是由此事生髮開去,講出一番求學問、做事業的道理,並辨證地提出了“物”、“志”、“力”的關係。這篇文章以其所表現出的深邃的思想、高遠的知趣、堅毅的品格給後人以有益的啓示。古往今來的仁人志士,其立場和世界觀雖然並不相同,但莫不具有遠大的抱負和堅韌頑強的追求與奮鬥精神。革命先驅李大釗有詩道:“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這裏,閃耀着無產階級思想的光輝,也熔鑄着歷史上優秀人物的思想精華。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感受課文形象生動的比喻、豐富瑰麗的想像、大膽奇特的誇張特點。

2、學習本文描寫爲議論蓄勢、議論使描寫增加了深度的寫作特色。

3、瞭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諷喻的目的。

教學重難點

學習本文描寫爲議論蓄勢、議論使描寫增加了深度的寫作特色。

教學課時

兩課時

預習學案

1、瞭解作者與寫作背景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西安市)人,晚唐傑出的詩人。爲別於杜甫,後人稱之“小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以別於“李杜”)。著作有《樊川文集》(因其別墅在樊川(長安縣),故名)。

本文寫於唐敬宗寶曆元年(825)。唐敬宗荒淫失法,自即位以來大興土木,廣徵聲色。文章借秦建阿房宮爲題,借古諷今,意在諷喻皇帝借鑑秦亡的歷史教訓,否則將重蹈其覆轍。

2、瞭解文體

賦,是介於詩和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它講求字句的整齊和聲調的和諧,描寫事物極盡鋪陳(詳細地敘述)誇張之能事,而於結尾部分往往發一點議論,以寄託諷諭之意。

二、賞析學案

1、文章題爲“阿房宮賦”,都鋪陳誇張地寫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這樣寫的用意何在?在寫作上起何作用?

回答提示:第一段:極力描寫阿房宮建築宏偉、豪華。

第二段:極力描寫阿房宮中生活荒淫、奢靡。

阿房宮這樣的建築、生活說明秦統治者的窮奢極欲,因而殘酷剝削、橫徵暴斂——導致滅亡,就以作者意在借古諷今,併爲下文的議論做好了鋪墊。

2、爲議論的兩段概括主旨,注意體會作者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回答提示:第三段:秦搜刮虐待百姓導致滅亡(不恤民力導致滅亡)。

第四段:諷喻唐統治者要愛護人民不要重蹈秦的覆轍。

3、課文末出現了四個“後人”,都分別說的是什麼人?

回答提示:“後人哀之而不鑑之”的“後人”暗指唐統治者。

其餘第一個“後人”指秦以後的統治者;

第二個暗指唐統治者(敬宗李湛);

第三個暗指敬宗以後的統治者;

第四個暗指唐統治者(敬宗之類)。

4、文末一段說“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根據是什麼?請從文中找出來(二條)。

回答提示:其一: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

其二: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

5、本文借古諷今,你還學過這樣的文章嗎?舉例說說。

回答提示:《六國論》以六國破滅弊在賂秦,以諷喻宋王朝要以六國爲鑑、不應爲遼和西夏積威之所劫而一味納幣輸絹以求苟安。

6、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極力描寫阿房宮的?這樣描寫對錶達中心有什麼作用?

分析;課文從三個方面來描寫阿房宮:一是寫阿房宮建築之奇,二是寫阿房宮美女之衆,三是寫阿房宮珍寶之宮。寫建築,課文先展開廣闊而高峻之全貌,進而細繪宮中樓、廊、檐、長橋複道、歌臺舞殿之奇;寫美女,述其來歷,狀其梳洗,言其美貌,訴其哀怨,繪聲繪色,備加渲染;寫珍寶,既寫六國剽掠,倚疊如山,又寫秦人棄擲,視若瓦礫。這些描寫用墨如潑,淋漓興會,極盡鋪陳誇張之能事,充分體現了賦體的特色。然而鋪陳阿房官規模大,宮室多、美女衆、珍寶富並非作者作賦的目的。透過樓臺殿閣、脂粉金玉這一畫面,作者旨在說明秦統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而爲維持這種奢侈生活所進行的橫徵暴斂,正是導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古文觀止》的篇末總評說:“前幅極寫阿房之瑰麗,不是羨慕其奢華,正以見驕橫斂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愛六國之人意在。”可見,文章前面所進行的動人描繪乃是爲後面的正義宏論張本,爲篇末歸結秦滅亡的歷史教訓、諷諭現實,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7、作者描寫阿房宮建築的宏偉壯麗,僅用了一百多字,卻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來描寫阿房宮的建築的?爲什麼會有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分析: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總寫和細寫相結合的寫法。

總寫部分,作者潑墨寫意,粗筆勾勒。“覆壓三百餘里”,言其佔地之廣,“隔離天日”,狀其樓閣之高;“驪山”兩句,寫其倚山傍水,氣勢非凡。

細寫部分,作者工筆重彩,精描細繪。先寫重摟疊閣、長廊高檐,不計其數;再以長橋如龍、複道似虹映襯宮宇之宏偉、摟閣之高大。上面所述,寫的還只是建築之外觀。接着,作者的筆觸,又深入建築內部。歌臺舞殿是互文的寫法,臺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謂宮內處處皆是輕歌曼舞。“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則承“暖響”“冷燦”兩句,進一步從人們的主觀感受寫宮內歌舞盛況。這幾句,既是以歌舞之紛繁襯托宮殿之衆多,又爲下文美女充盈宮室預作鋪墊。

這一節中,作者由遠及近,由外及裏逐一介紹了阿房宮之奇觀。敘述中時有前後照應之妙筆。如寫樓閣“各把地勢”就與前文“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這一廣闊背景相連。敘述中時有貼切生動之比喻,例“長橋臥波,複道行空”,用筆經濟,形象生動。敘述中也間有動態描寫,像寫“二川”,寫歌舞,狀聲摹形,引人入勝。再加上大量對偶排比句式的運用,致使文句音節鏗鏘,兼有音韻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幾十個字,阿房宮之丰姿盛態就顯現於讀者眼前。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⑴認知目標:讓學生端正面對過去的得失成敗的態度,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⑵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閱讀文章時篩選及分析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目標: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認識和規劃自己的人生和道路。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閱讀文章時篩選及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學難點:

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引發學生認識自己、把握自己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活動安排:

一.唱。全班齊唱《童年》。

二.寫。讓學生每人準備兩張小紙條,分別寫上自己最傷心的和最快樂的一件事,不署名。然後摺好,分別放在左右手心上。(設置懸念)

師:同學們,你覺得現在你的左手重還是你的右手重呢?(學生回答)好,有同學說左手重一點,也有同學說右手重一點。那麼,到底在你們的心底,傷心與快樂到底孰輕孰重?在一個美麗而羞澀的夢前,讓我們來看看,勝利考上北大的王海桐師如何看待的。

三.讀。研讀《北大是我美麗羞澀的夢》,思考:

①分點簡要概述王海桐傷心與快樂的往事

②王海桐以什麼態度面對這些往事?她以怎樣的感情述說自己的故事?你有何感受?

⑴作者簡介

王海桐, 1983 年 9 月 26 日生, 20xx 年在四川成都石室中學高中畢業,是當年四川省理科高考狀元,以 713 分考取了北京大學金融系。高中時期最愛看的書是《金鎖記》、《灌籃高手》、《蔡志忠漫畫》等。

⑵基本解讀

“夢”是年輕人的理想、年輕人的追求。上北大,讀金融是王海桐的心願。雖然她一直都成績優異,但在20xx年參加高考的時候,她都一直不大自信,北大是隱藏在她內心深處的一個美麗而羞澀的夢。高考過後,她怕自己和家人失望,一直都不敢看報紙刊登的試題,也不敢去核對分數,所以在她“寢食難安只渴求一張北大金融系錄取通知書”,突然聽到自己是四川理科狀元的時候,竟是“不敢相信的木然”,本文真實地記載了一個高中生面對成功,面對實現自己理想時的內心感受。由於真實,由於作者的年齡、生活的背景與現在的學生十分接近,本文有可能觸發學生的各種感受和引發出各種思考。學習時,不宜用文章分析法的形式進行,建議從課文中選取某些問題作研究學習的內容。學習的重點也可以設計爲讓學生如作者一樣,在日常的生活中,在日常的學習中通過反思瞭解自己和了解外部世界,從而把握自己所處的環境。在學習的活動中要讓學生注意,不論引發的反思與思考的原因是什麼,在反思的過程中都要有一個標準,以此來衡量我們的行爲表現。這些用來比較的標準,可以是別人的,或者是自己過去的表現。所有比較推論的結果都可能會使學生產生各種情緒的反應,比如自豪感、罪惡感、滿足感、或者憤怒,這都是取決於學生是如何進行歸因的,因此教師要留意這些反映,做好及時而適當的調適輔導。

可以引發學生認識自己、把握自己,以引起討論的參考點有:

①課文後面的【思考?探索】。

②我不是一張平鋪的考卷,我是立體的,有血有肉的。

③我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我願意寫我的困惑與思考……

④“海桐”的名字寄託了作者家人的希望,作者對它也有另一番的解釋。你從自己的名字中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⑤我們常常在別人的暗示與判定下肯定自己的價值。可總有些時刻,別人的期許我們難以達到,別人的判定讓我們灰心喪氣。

⑥我常常被鎖在屋裏傾注於風琴、字與連環畫。因爲有着苛刻嚴厲的父母,我有了很多別樣的記憶:我用幼稚的

童音背李煜的詞《虞美人》,然後小心翼翼地等叔叔阿姨的掌聲;在逃風琴課後,我被罰跪在小凳上一整個下午,並被剝奪了晚飯,在被風琴老師批評練習不認真後,媽媽一邊打我手心,一邊一字一頓地說:“要做什麼事就一定要做好,否則就別做。”在小學第一次考試得了 99 分後,因怕被父親責備,我躲在門外小道上哭,不敢回家……

⑦你選擇了魚肉的美味,也就選擇了魚刺的糾纏……

⑧我只想表達純粹的自我感受而不在乎別人的評論。即使筆觸稚嫩又如何呢?我 16 歲,稚嫩是我的權利,也是我的生命特質。

⑨我到底害怕什麼呢?是害怕自己的表現不能達到別人的要求,還是自己不能達到自己的要求?

⑩他們都在那裏,一遍遍溫柔而堅定地對我說:“你能行,你能行。”這些呵護是我所有信心的來源。

四 .習題解說

⑴第一題命題意圖和參考答案

本題主要是從引導學生多元讀解、個性化讀解方面進行設計,三個小題都是希望讓學生憑藉自己的經驗積累和知識結構進行閱讀,對文本意義再一次建構,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作出自己特有的分析和判斷。在交流、討論、對話的過程中,必然會形成對課文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理解,而這樣的理解往往會對課文的整體性透視具有不同層次的合理性。

嚴格說,三個小題都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但不等於學生就可以天馬行空地任意發揮。閱讀的理解必須落實到課文的語言層面,如回答“如果我引人注目,那個 731 分決不會是唯一的理由。”這句話透露了什麼感情信息,必須與後文的內容聯繫回答,“你覺得作者在成長的歲月裏,有過遺憾嗎?”也必須根據課文回答,不能脫離課文架空分析。高考是社會的敏感話題,也是高中生必將面臨的人生選擇,高考基本是人人都參加的考試,但“狀元”只有一個,如何正確對待考試,這不但是學生,同時也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問題,“你對‘高考狀元’這一現象有什麼看法?”就是希望廣大的師生能對此作出客觀的分析和正確的判斷。

第二題命題意圖和參考答案

認識自己、發展自己的方式是多種的,學生的“日記”是其中的一種,在日記中學生可以比較客觀地對待自己,賞識自己,批評自己。如果學生願意,教師可以收集起學生的各種“夢想”,與學生一起交流

五.教師小結研讀活動,引出下一活動。

師:同學們,傷心與快樂到底孰輕孰重呢,在“北大之夢”面前王海桐選擇了與傷痛瀟灑乾杯,獲得了前進的力量。現在,我們剛升高一,在我們的前方同樣有一個美麗的大學夢在等着我們去實現。所以,現在老師要給你們兩個箱子——“心情回收站”、“快樂加油站”。

小活動:學生分別把剛纔的小紙條放“心情回收站”、“快樂加油站”。

六.教師小結本節活動

七.佈置作業:準備下節課的“我的故事”的演講,要求聯繫自己升中考的親身體驗,講述一個最難忘的一件事情。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11

學習目標:

1、理解詞中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2、把握結構,理解含義,解讀詞中的景物描繪和人物刻畫。

3、體會作者含蓄深刻的情感,並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前播放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同學們,課前我們聽了一首歌曲,大家聯想起了什麼?(《三國演義》)三國是一個充滿紛爭的時代,留下了很多的英雄和事蹟給後人品評。那麼,你最欣賞誰?蘇軾又最欣賞誰呢?

蘇軾在遊黃州赤壁時寫下了一首千古傳唱的詩篇:《念奴嬌?赤壁懷古》,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篇課文,來共同學習。

二、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

三、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錄音範讀,注意下列字詞:

綸( guān )巾檣櫓(qiáng)(lǔ)尊(通“樽”)酹( lèi )

2、詩詞重在朗讀,有感情朗讀背誦全詞。

朗讀點撥:詩詞情感的表達需要藉助一定的朗誦技巧:“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抑:降低;揚:升高;頓:停頓;挫:轉折。“抑揚頓挫”是指聲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頓轉折。“輕重緩急”是說朗讀要有輕有重,語速要有快有慢。

朗讀指導:這首詞上片高起然後低迴,平穩過渡後激昂慷慨至極,雄風浩蕩,熱烈奔放,應讀得鏗鏘有力,讀出作者對歷史上這場戰爭的嚮往和對英雄的景仰;下片抖筆擋開,長音嫋嫋,漸緊漸烈,沉鬱過後,復歸於沉靜、曠遠,最後的感慨語儘管含有消極情緒,也應讀得灑脫,不要當作低調處理。

3、學生在3-5分鐘內熟讀試背。

4、一學生範讀,其他同學評價。

5、生齊讀。

6、上、下片各側重寫什麼?

明確: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懷人)。

7、寫景與抒情是如何聯繫起來的?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承上啓下。“江山如畫”是對前三句的概括,“一時多少豪傑”是對下闋懷人的開啓。

三、合作學習與問題探究

上片選擇了哪些意象來表現赤壁景觀?從哪些角度來選材構思的?景物有什麼特點?

明確:大江、浪、故壘、亂石、驚濤、岸、千堆雪(浪)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12

一、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朗讀體悟,尋找意象,品味意境。

2.通過誦讀,把握意象,體會本詩的情感。

3.瞭解作者面對殘酷的現實,始終不渝的熱愛祖國、相信未來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頑強自信、戰勝挫折的積極人生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揣摩詩歌語言,賞析詩歌豐富含蓄的意象。

2.難點:體會詩歌深沉的情感。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品讀賞析法、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趣導入

有一首詩寫於1968年,第二年,江青讀過這首詩後說:“這是一首灰色的詩。”這首詩就是《相信未來》,作者是食指,原名郭路生。緊接着向學生介紹作者,同時交代清楚詩歌的寫作背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學生齊聲誦讀詩歌,給詩歌斷句,標出重讀字詞,並且明確詩歌總體結構。詩人從我怎樣相信未來到爲什麼相信未來,最後呼籲人們相信未來。這是整體感知的第一步,通過自己的誦讀體驗。

2.教師播放示範朗讀音頻文件,注意朗讀者節奏、語氣、語調的變化,從而體會詩人當時的特殊情感。

(三)再次朗讀,深入體會

1.在整體把握詩歌感情的基礎上,我將從詩歌的具體意象入手,讓學生討論意象的運用,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從而創設一個融洽的課堂學習氛圍。

具體來說就是明確:

第1節中的蜘蛛網、爐臺、餘煙、灰燼、美麗的雪花這項意象代表的含義,學生可以從中看到荒蕪、窮困和艱難,詩人從艱難生活中升起了相信未來的信念。

在第2節中學生要把握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鮮花、凝露的枯藤這些意象,從生命由新鮮至黯淡、從熱情到失意、從飽滿到枯竭的過程,瞭解詩人從人生的苦難升起了相信未來的信念。

2.接着請學生仔細朗讀第3節,此時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注意合理斷句。因爲不同的讀法會有不同的理解,而且特別注意這裏運用比喻修辭。教師針對排浪,大海、曙光具體分析它們與手指、手掌、曙光之間的聯繫。學生通過具體研習能瞭解這是詩人由真實內心升起的相信未來的信念。

3.在接下來的4-6節朗讀中,教師同樣要求學生從意象的把握上來理解爲什麼要“相信未來”,從腐爛的皮肉、脊骨這些意象來看清人們內心深處對未來的共同信念。第4節視角“我”到“她”,她是未來,從未來的角度看,現在就成爲了歷史,歷史不可抹去,未來將會做公正的評價,正因爲不屈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所以我焦急地等待着評定。

4.再次朗讀,加深體驗。在具體的意象分析後,學生已經對詩歌的主旨和情感有了一個更深刻的把握,所以接下來我會提出一個問題,即這首詩歌最明顯的藝術特色是什麼,學生帶着問題朗讀詩歌,這樣可以使學生進一步加深情感體驗,真切感受詩人頑強自信、戰勝挫折的積極人生態度。朗讀之後,學生應該很明顯就能發現詩歌運用了反覆手法。

(四)延伸作業

比較閱讀食指的另外一首詩《熱愛生命》,希望學生通過比較閱讀,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詩人無論人生多麼艱辛、命運多麼坎坷,我們都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相信未來。

五、板書設計

相信未來

食指

描繪現實,表明信念

直抒胸臆

發出召喚,相信未來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13

一、教學目標:

1、詩歌的朗讀指導,思想情感體會;

2、詩歌語言表達技巧的體會、學習;

3、“大堰河”形象的把握。

二、教學重點:

1、詩歌蘊含的思想情感體會;

2、語言特點分析。

三、教學難點:

詩歌中豐富而細膩的情感揣摩品味。

四、教學方法:

擬採用朗讀法、合作探究法、師生互動問答法等。

五、教具準備:

教本、教案、有關多媒體課件。

六、導學設計過程

1、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保姆”這種工作的內容嗎?學生答,師點評-----今天,我們學習現代著名詩人艾青的詩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板書課題)。請大家看大屏幕,瞭解有關背景資料------請大家齊聲讀出來。

2、請同學們把全詩的13個詩節標上序號。

3、教師範讀1—3節詩歌,之後提出閱讀要求:有表情朗讀,準備3分鐘,自由舉手讀自己喜歡的詩節。(要求先說喜歡的詩節番號)

4、在學生讀詩節結束的時候,要求學生談自己喜歡的理由和自己的理解,及時點評讀的效果,師生互動,並趁機對學生讀的詩節進行情感和語言技巧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教師做及時的有選擇的板書。具體的分析預設寫在教本上。

5、在分析詩歌內容差不多的時候,導引學生分析詩歌的內容與結構。啓發學生可能用到的預設問題:

A、詩歌哪些小節是寫回憶大堰河生前的往事的?

B、詩歌哪些小節是寫大堰河去世後的淒涼悲苦的結局的?

C、哪些詩節是對大堰河的大聲直接的讚美歌頌的?

D、哪些詩節明顯是對大堰河深情的感激和懷念,讓人情不自禁的想起她?

6、學生思考、與同桌討論,自由舉手回答自己的內容劃分。(要求學生答出詩節的序號)之後師生互動點評,形成統一的認識。然後,展示幻燈片,體會結構圖的內容。教師對結構圖作點評,幫助學生理解。

7、最後,全班齊讀第12—13詩節一遍,出示幻燈片,展示有關大堰河的墳墓圖片已經跟艾青的一往情深,加深印象。

8、如果有時間,讓學生以詩歌般的語言讚美自己的一個親人。師生適當點評。

可能用到的板書準備(視情況而作調整)

1節:尊敬、懷念、憐愛

2節:慚愧、感激

3節:懷念、沉痛

4:感傷、感激、同情

5:沉痛、依依不捨、無奈

6:難過、不安

7:同情、憐惜、讚美

8:同情、感激

9:傷心、慚愧

10:感傷、痛苦、同情

11:悲哀、憤怒

12:無限的讚美、感激

13:無限的敬仰、讚頌

教學反思

我是帶着感情教學生學習這首長詩的。我知道這首詩是作者用情感孕育而成的作品,如果我不用“情”字解讀她,那將是對作品的一種不敬。事實上,我的這課的教學還是成功的,是富有表現力、感染力的。我帶着感情朗誦作品,我帶着感情引領學生品讀作品,我帶着感情讀我寫的文章《那個春節真難過》拓展本文的教學。我的情感也將學生的情感引出來了。一位學生對我說,老師,我自己讀文章也沒有什麼深刻的感受,讓你這麼一分析,我彷彿看到了艾青那悲痛的表情,聽到了艾青那真情的呼喚。特別是你讀自己的文章《那個春節真難過》,我都流淚了。我知道什麼是真情孕育文章了。有些文章就是真情孕育出來的產兒。看來,我的這課是成功的。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篇14

教學目的:

1、通過誦讀,瞭解詩中的意象

2、感受詩歌的獨特意境,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3、通過咀嚼、吟誦,學會鑑賞現代詩歌的“意象美”

教學重點:

從誦讀加深理解,通過理解提高誦讀能力。

教學難點:

從詩的意象中把握徐志摩詩的藝術美。

教學方法:

以誦讀爲主,教師從旁點撥指導,學生反覆朗誦鑑賞詩之美。

教學手段:

配樂詩朗誦,營造詩意氛圍,師生共同進入意境。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迄今爲止,我們已經學過了不止一篇送別詩作。古人云:黯然傷魂者唯別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豪邁,也有“相見時難別亦難”的苦澀,更有“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傷感,這些都是古人對於離別的理解,那麼現代人是如何看待離別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領略一下現代人筆下的別離之情!(板書:再別康橋)

二、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1、閱讀註釋①回答問題:由康橋你想到了什麼?

[解釋]:康橋=劍橋

想到了英國的劍橋大學,牛津大學以及美國的哈佛大學等世界名校。

2、作者徐志摩出身於富商家庭,筆名雲中鶴。曾經在美國、英國留過學,回國後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與胡適等人成立了新月社,爲新詩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話說,在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文學期間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這首《再別康橋》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來到康橋後的歸國途中寫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詩人在他35歲時乘飛機從南京去北平,途中飛機失事,不幸遇難,死於泰山腳下。

三、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朗讀(2分鐘)

2、指名朗讀

3、欣賞配樂詩朗誦

4、體會、找差距

①感情:可以感受到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感情,那麼這種感情是濃還是淡呢?(濃)(板書:依依惜別的深情)

②全詩的高潮在第幾節?(第五節)因此全詩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

③句式:四行一節(整齊)

④節奏:每節押韻、節節換韻

⑤語氣:舒緩、輕柔、低沉(悄悄、輕輕、沉默)

5、學生默讀、體會感情(2分鐘)

6、指名朗讀,注意感情與節奏

四、分析鑑賞——引導學生感受意象美

1、[問]:讀了許多遍課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詩人依依惜別的深情外,對於作者所描寫的康橋有什麼印象?

(美麗)

可以說是風光如畫。蘇軾在評價王維的詩時說:“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如今我們品味着徐志摩的這首《再別康橋》是不是可以稱得上“詩中有畫”。(板書:風光如畫)

2、找尋意象:這康橋以及它周邊的秀麗都是通過描寫景物感受的。

[問]:詩中的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爲什麼?

(雲彩,金柳,豔影,青荇,潭水,長篙,星輝)

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們都已超越了它們的自然屬性,浸透了作者對康河的永久戀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觀情意的意象。

3、總結意象:這些景物不同於普通意義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作者的感情,而超越了它們本身的自然屬性。這種“經詩人運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被稱之爲意象。

五、比較閱讀

與白居易的《南浦別》和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較本詩的藝術特色。

特點:構思別出心裁,不落俗套。

①一般別離的詩,告別的是人,而此詩不是,告別的是康橋,作別的是西天的雲彩。

②一般別離的詩,告別時會有千言萬語的囑託與叮嚀,或牽手頓足,或肝腸寸斷;而此詩卻從“輕輕、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個只着色不摹聲的寂靜環境,可謂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③獨具特色的意象選取。

沒有告別送行的人,以及車水馬龍,有的只是雲彩,金柳,青荇,星輝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種清新感。

六、學生討論作鑑賞小結

這首詩爲我們描繪了康橋如畫的美景,景中又蘊涵了詩人濃濃的深情,情於與景的交融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意象的選取也值得我們學習。鑑賞這樣的詩歌精品,朗讀與理解互相促進,我們便彷彿步入藝術殿堂與作者做心與心的交流這難道不是一種美的享受嗎?

七、再次朗讀

找一位朗讀水平較高的同學配樂朗誦,全班深入體會。

八、遷移拓展。

分析徐志摩《生活》一詩,找出詩中的意象。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