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範文

本文已影響 1.19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上冊語文教案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範文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範文1

一、教學目標

1、瞭解《左傳》的有關知識以及在中國文學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識,提高文言閱讀的能力。

3、整體把握文章結構,理清思路,根據文意背誦課文

4、賞析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學習古人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教學方法

1、朗讀法。自始至終以朗讀爲教學的手段和依據,運用多種形式朗讀,教師誦讀、學生自讀、學生領讀等,力求做到熟讀成誦。

2、問題導讀法。教學過程中,以設置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把握文章內容,掌握學習的重點、難點。力求以問帶講,以答帶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啓發學生思維,使其善於動腦,敢於發言。

三、教學重點

1、重點理解“貳、軍、辭、鄙、陪、敢、濟、肆、闕、與”10個詞語。

2、學習古人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教學難點

領會和學習燭之武的勸說藝術。

五、教學時間

一課

六、教學過程

1.導入

聯繫初中所學《曹劌論戰》,學生介紹《左傳》,教師補充材料,《左傳》的有關知識以及在中國文學的地位。

2.整體把握

(1)解題:理解題意,你會想到那些信息?

(2)介紹時代背景:本文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記述公元前630年鄭國燭之武利用秦、晉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說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衛鄭國,迫使晉國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隻身說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深明大義和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以及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3.課堂教學

第一步,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①選一名學生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再選一名學生評論優缺點,概括你所聽懂的故事。

齊讀課文。

②學生自讀課文,讀清節奏,讀清句讀。對照註釋,結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畫詞句疑難點。提出疑難字詞。

第二步,內容研讀(在學生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設計問題串連全文,並適時的採用不同形式讓學生誦讀文章。學生在思考的同時加強討論與交流,把握課文內容。)

(1)學生齊讀第一段,思考:燭之武在什麼情況下“退秦師”的?爲什麼攻鄭?

提示:秦晉圍鄭,鄭國危如累卵。聯繫時代背景,這一段25個字介紹了哪些內容?找出重點詞:貳、軍、於

(2)一學生領讀第二段,找出重點詞句如“辭”“之”“然鄭亡,子亦有不利已”。

討論:燭之武是怎樣出場的?這一段對錶現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麼作用?

提示:此段爲側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薦,道出了燭之武卓越超羣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場時,就引起了讀者極大的關注。

(3)由男生齊讀第三段。

本段字詞較多,要求翻譯課文,解決字詞障礙。如“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鄙、陪、敢、濟、肆、闕

全體同學考慮:燭之武是如何說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說辭僅125個字,卻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盟的虛僞,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從地理到歷史,步步深入主題,句句打動對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

(智)退:利用矛盾,施攻心術,動之以利,曉之以理。

(勇)退:燭之武關鍵時刻深明大義,不計得失,舍小存大,顧全大局,挺身而出,夜縋而出,知難而上,義無反顧。

(巧)退:既有運籌帷幄、瞭然於胸之計謀,又有巧舍如簧、字字千均之言辭。

可看出燭之武是一個怎樣的人?A.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B.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C.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4)學生齊讀第四段,解決字詞如“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討論:晉侯在秦軍撤退時爲什麼不乘機襲擊秦軍?本段對故事情節的發展有何作用?

提示:主要考慮到“仁”“知”“武”的道理。

4.精讀課文,體會課文敘事特點

(1)伏筆與照應: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說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晉軍函陵,秦軍氾南”,爲下文燭之武“夜縋而出”,出使並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爲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2)波瀾起伏:這篇課文充滿了波瀾,顯得生動活潑。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爲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於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後,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係頓時又緊張起來。晉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課文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3)詳略得當: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是怎樣說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只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縋而出”的前後,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從而做到繁簡得當,層次井然。

5.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如累卵。受命於危難之際的燭之武,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卻使秦晉盟散約毀,兩支人馬自動撤離。燭之武成功地勸說了秦君,憑一己之力,解救了鄭國,其勸說的藝術給我們怎樣的啓示?

提示:主要從燭之武的勸說藝術進行分析總結。燭之武的一段說辭,曉之以利害,動之以感情,言辭巧妙。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啓示:尊重他人,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對方的利害得失等。

(2)人們評在價燭之武時,有的說他是一個“志士”,有的稱讚他是一個“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個“辯士”,也有人說他具備這三種人的特點。請發表一下你的看法。

6.作業

(1)儘量背誦。

(2)歸納文中詞性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現象。

(3)我國古代學者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曾高度評價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燭之武退秦師再次印證了“舌頭”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外交是第二戰場。對此,你感受如何?請聯繫你所瞭解的史料寫一段文字,不少於300字,題目自擬。提示:可以結合史料從“口才”的作用等角度入手,闡述自己對“口才”的認識。具體史料可以聯想到毛遂義正詞嚴,說服楚王與趙國締約;藺相如用三寸之舌,捍衛了趙王的尊嚴;諸葛亮舌戰羣儒等。

高一上冊語文教案範文2

教學目標分析:

本文是《左傳》中的名篇。學習本文要了解燭之武說服秦伯的方法——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學習精彩的人物語言——說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所以設定教學目標爲:

1、掌握《左傳》的體例、別名和先秦散文的特點。

2、培養學生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學會理解文言文詞句的方法

4、學習燭之武急國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鄭伯引咎自責的品質。

教學準備:

1、學生自行閱讀課文,對照註解口頭翻譯,提出字、詞、句方面的疑問

2、學生藉助資料、網絡查閱本文的相關背景

3、教師提供春秋形勢圖、秦晉圍鄭形勢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中國古代就有“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誤國”之說,還有“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之論。口才真的這麼重要麼?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同學們可以舉出這樣的實例麼?

二、整體感知

1、文章題目是“燭之武退秦師”,大家可以再加上一個字,使它更清楚的表現文章的內容麼?“燭之武說退秦師”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相互複述故事

3、在對課文基本熟悉的情況下,請大家從鄭國、燭之武的角度出發概括各小節的內容。(此步驟爲後面的活動作鋪墊)

教師導引:第四小節,逼退晉師

如果僅僅概括成晉國退兵則角度不對

如果僅僅概括成鄭國解圍則不夠全面(完全寫鄭國)

4、文中攻打鄭國的,除了秦師,還有晉師,爲什麼燭之武不去退晉師呢?

請用原文中的話來回答:

5、晉國後來退兵了麼?爲什麼晉會退兵呢?

請用晉文公的話來回答:

你認爲是什麼原因?請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三、質疑探究(解決文言知識)

在把握文章的整體意思的基礎上,我們力求落實文中的文言基礎知識,課前對字、詞、句的理解有什麼疑問,現在解決了哪些?還有哪些疑問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示例①:“夫晉,何厭之有?”如何理解?

點撥:“厭”根據上下文應該如何理解?根據後面一句“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有“貪得無厭”的意思,那這裏的“厭”應該和“貪得無厭”的“厭”一樣理解爲滿足。

“何厭之有?”和《陋室銘》的哪句話結構類似?“何陋之有?”聯繫舊知可知這是個用“之”來提賓的疑問句。

示例②:“亦去之”中“去”理解爲“離開”嗎?(以前學過這個義項例如:①遊人去而禽鳥樂也。②去國還鄉)。還有什麼更準確的依據麼?“亦”是“也”的意思這個“也”應該是緊承上文秦人回國而言的,所以“去”理解爲“離開”。

總之,引導學生利用兩把鑰匙:A聯繫上下文;B聯想已知詞語、句式。

四、賞讀品味(燭之武說辭的藝術性)

1、請大家在小組內朗讀第三小節,注意讀出語氣,並說出爲什麼這樣讀。

朗讀時不必陷入朗讀的技術主義,但應把握一些明顯的停頓與變化,如:“鄭既知亡矣”欲揚先抑,應該讀出下降的、低緩的語勢;“夫晉,何厭之有?”“不闕秦,將焉取之?”連續的問句,應讀出上升的、急促的語勢。讀的目的是爲了加深對說辭藝術性的品味,應該多引導學生思考爲什麼這樣讀,不能停留於應該怎樣讀。

第三小節誦讀指導:

①燭之武“夜縋而出”,隻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辯說服了秦君。他的義無返顧,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談都需要在誦讀中表現出來,例如“秦、晉國鄭,鄭既知亡矣”一句,要讀得心平氣和,誠懇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達出燭之武欲揚先抑的論辯技巧。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鄭只對晉國有利。但燭之武採用的是以退爲攻的論辯技巧,因此要讀得平緩而又委婉。但“焉用亡鄭以陪鄰?”這一反問句,語調要略高一些,反問語氣要讀出來;然後緩而較輕地讀出“鄰之厚,君之薄也”。因爲這幾句話意在動秦伯之心,點明秦晉聯盟的虛僞性。

③“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句,則是燭之武另換角度,從禮儀上引誘秦伯,態度要更加誠懇,用中速讀,“若”字要拉長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讀音。

④“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句,則是燭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誘之以利益之後更爲成功的說服,即職責晉國的背信棄義和貪得無厭,因此讀時要有激憤之感,速度較前要快,尤其是“夫晉,何厭之有?”“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兩句的反問語氣一定要讀出來。接着用平緩、誠懇的語氣讀出“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句。

2、簡要分析燭之武退秦師,爲何能夠成功。

A、燭之武緊緊抓住了秦穆公的心理:秦、晉圍鄭,完全與秦無關,秦國所以出兵,一是與晉國有同盟關係,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撈一把以擴張自己的勢力。當他知道亡鄭只能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毫無好處反而有害的時候,他就會一改以往的所爲,反過來幫助鄭國。

B、燭之武鬥爭策略的巧妙:他奉命去遊說秦君,完全是爲了鄭國的利益在說辭裏表現的是處處爲秦國着想,處處替秦國說話,這就更使秦君易於入耳。一個面臨亡國之危的使臣,面對大國的君主,卻能夠不亢不卑,從容辭令,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語言的分寸,掌握到好處。

全部說辭只有短短的125個字,卻說了五層意思,說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從亡鄭於秦無益,秦、晉歷史關係,說到晉國滅鄭之後必然進犯秦國,步步深入,層層逼緊,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五、總結延伸

《左傳》的文學價值很高,作者善於突出事物的重要環節,善於用簡潔的語句寫出複雜紛繁的過程。《左傳》中有許多外交辭令也很出色。這些對後代敘事、議論的文學影響甚大。本文中燭之武的話雖說是外交辭令,但說得透徹在理、實事求是、層層深入、簡明得體、令人信服。與戰國時代縱橫家的危言聳聽是不一樣的。《左傳》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這些複雜曲折的意思記載得—清二楚,這種精煉的文筆很值得學習。

啓發質疑:本文有不合情理之處麼?秦穆公作爲春秋五霸之一,似乎糊塗地聯晉圍鄭、又糊塗地與鄭人盟,他是怎麼考慮這件事的?

六、作業佈置

請分別以秦、晉、鄭三國史官的身份重新記錄這一歷史事件(讓學生體會寫作目的與文章剪裁的關係,讓學生體會本文鋪墊的巧妙),可適當加以合理推測。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