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問答

有沒有人教版初三下冊第13課《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教案?

本文已影響 2.03W人 

教學目標

有沒有人教版初三下冊第13課《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教案?

知識與能力:1、瞭解看問題因角度不同,常會有不同結果的道理。

2、瞭解本文中心論點的提出方法:引一個具體實例,並作簡要分析後引出。

3、理解本文圍繞中心,逐層展開論述的論證思路。

4、理解文章運用擺事實論證的方法及其好處。

過程與方法:1、因爲本文語言較淺顯,所以學習本文時,宜採用先速讀,瞭解文章梗概,再細讀,分析理解本文論述的中心,然後,由教師啓發理解本文緊扣中心,逐層論述的特點,分析運用擺事實論證的方法及其好處。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l·學習本文重點在於掌握本文緊扣中心逐層展開論述的思路,以及運用擺事實論證的寫法。這一點可在學生充分自讀的基礎上,教師作必要的點撥完成。

2、理解富有創造力的人與缺乏創造力的人之間的區別是教學的難點,這一點可以通

過師生補充舉生活實例加以分析完成。

3、既然人人都有創造力,爲什麼有了成了科學家、發明家,而有的人卻庸庸碌碌,一事無成,這是學習時,可能產生的疑點。這一點可以通過師生對課文第12、13節的內容進行分析,甚至可以補充一些事例來加深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學生懂得確立創造性思維方式的重要性,努力成爲具有創造精神和創造

力的人。

感受作者的求異思維,懂得客觀事物存在的多樣性,世界是豐富多彩的。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1.學生自讀文章,瞭解大意,思考論證的中心及論證方法。

2.教師設計啓發性問題,完成學習“重點”和“難點”。

教學步驟

一課

(一)明確目標

日常生活中,事物千姿百態,變化多端,要準確地認識它們,就需要打破思維定勢,不斷更新觀念。本文作者對在人們頭腦中已經根深蒂固的一種思維模式:“事物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提出質疑,並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人折服。本節課,我們着重學習作者的這種論理方法。

(二)整體感知

本文圍繞“怎樣才能成爲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這個中心從多層面展開論述,先剖析了“事物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思維方式的錯誤,解決了人們的認識問題,再論述創造性思維必須具備的條件,再進而闡明每個人都具有創造力的問題,最後水到渠成地歸納出“怎樣才能成爲具有創造力的人。”思路清晰、舉例典型,有說服力。

(三)教學過程

1.學生速讀課文,思考:本文論述的中心問題是什麼?

學生討論後明確:論述的中心是怎樣才能成爲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

第二課時

2.學生細讀課文,投影思考題,討論分析,完成“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

(1)事物的正確答案爲什麼不止一個?

(2)爲什麼要確立“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思維方式?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闡明這一事理的?運用這一論證方法有什麼好處?

(3)產生創造性思維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又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論證的?

(4)區分一個人是否擁有創造力,關鍵看什麼?

(5)如何才能成爲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

明確:(1)因爲事物是豐富複雜的,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非只有一個,而是多種多樣的。

明確:(2)作者運用了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闡述這一道理的。先從反面說,“如果你認爲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話,當你找到某個答案以後,就會止步不前”;再從正面說:“不

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正反對比,使說理全面,而又透徹。增強了說服力。

明確:(3)第一個要素是必須精通各種知識,因爲知識是形成新創意的素材。第二必順有探求新事物,併爲此而活用知識的態度和意識

爲論述這一道理,作者主要採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事例典型,有代表性,具體確鑿地闡明瞭事理。

明確(4)作者通過引用某心理學專家小組的研究結論,指出區分是否富有創造力。關鍵在於能否留意自己細小的想法。

明確(5)關鍵要做到三點:一是“要經常保持好奇心。不斷積累知識”;二是“不滿足於一個答寒,而去探求新思路,去運用所得的知識”;三是“一旦產生小的靈感,相信它的價值,並鍥而不捨地把它發展下去”。 ’

(四)總結、擴展

本文運用擺事實、講道理相結合的論證方法,逐層深入地論證了怎樣才能成爲有創造性的人的道理。使讀者深刻地認識到思維方式、知識、活用知識的觀念等對於創新人才地培養的重要性。

讀後,可以通過思考:做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關鍵在哪裏?以加深理解。

(五)佈置作業

以“我是一個有創造性的人嗎?”爲題寫一段話,闡述自己怎樣做有創造性的人。

板書設計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論述的中心:怎樣才能成爲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

1.要確立創造性思維方式

2.擁有創造性思維必備的要素

3.堅信人人都有創造力

4.成爲富有創造性的人的關鍵

方法:擺事實,講道理逐層論述

教學目標

1.學習做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3.理解並運用事實論據。

4.幫助學生確立理解“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思維方式與創造性思想、創造力之間的關係,鼓勵學生端正態度,積極投身到創新的洪流中去。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本文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2. 難點:理解並運用事實論據。

教學方法:探究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備 統復備

一.導入: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裏》,活躍一下氣氛,從而爲課堂教學打下情感基礎。 課堂:由課前的歌曲提問: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裏有什麼?進而提問:在同學們的眼睛裏春天是什麼?在老人的眼睛裏春天是什麼?

師:有3個學生回答了不同的答案。看來生活中事物的標準答案不止一個。

真如蘇東坡的詩句所云:橫看成林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所以說:每一種事物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觀察的角度不同,結論也不相同。

二.整體感知

請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

1.作者提出了哪幾個問題?由此你認爲作者的觀點是什麼? 爲了使論點有力,作者採用了什麼論證方式?

2. “用浪線劃出引起你思考的警句,並結合自己談談會。”

請組長把小組的共同見解作好記錄。

學生讀書2分鐘,然後自由交流:4—5分鐘,由組長負責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做好記錄,教師可以參與到其中的一組中去。

交流見解

第一題

指導回答問題的思路:問題---觀點---論證方式

問題一:創造性思維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觀點1.淵博的學識2.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識的態度和意識3.持之以恆地進行各種嘗試的毅力)

事實論據:約翰·古登貝爾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羅蘭·布歇爾的事例(第9自然段)——都是從自然科學方面設例。

問題二: 創造思維是否任何人都具備呢?是否存在富有創造力和缺乏創造力的區別呢?

(觀點411.任何人都有創造力,創造的意識在自己的思想裏。

2.即使是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也並非是輕而易舉的獲得靈感。非凡的靈感,往往產生於這樣的過程:關注極其普通、甚至一閃念的想法,並對它反覆推敲,逐漸充實而形成的。

3.區別一個人是否擁有創造力,主要根據之一是:擁有創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的細小的想法。)

事實論據:舉例論證:貝多芬、愛因斯坦、莎士比亞。

第二題

交流引起你思考的警句,並結合自己談談會。

教師總結:做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

1.經常保持好奇心,不斷積累知識;

2.不滿足於一個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運用所得的知識;

3.一旦產生小的靈感,相信它的價值,並楔而不捨地把它發展下去。

三.創造火花(過渡語:在生活中我們要善於尋求第二種答案,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創造力,下面我們就動一動手,來發揮一下自己的創造才能。)

材料:

3個回形針,一張卡通信紙。 在實踐中探索回形針的用途。

(夾書、書籤、釣魚鉤、女生的花夾子、當拉鍊墜、門簾、項鍊)

目的:1.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 使學生明白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四.本文寫法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目的:反思學習過程,學有所得

v 1.充分運用了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有力的證明了論點------事實是證明論點的最有力的武器。

v 2.引用的成語、典故頗多,增加了文章的語言的氣勢-------議論文的語言在該簡練處簡練、該生動處生動。原則是始終爲論點服務

五.寫作實踐

下面就請同學們以課文創造性思維的必須要素之一爲論點,充分運用了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以及一些成語、典故,給文章添加一個自然段。

要求是:立意新穎,不流於俗套;緊扣中心,有一定深度;語言簡明,150字左右。

學生寫作,後交流,學生評價,教師評價。

六.奇思妙想(作爲機動內容---時間多,當堂交流,時間少,作爲作業)說一說自己想發明創造什麼? 你準備怎麼去努力實現你的發明創造。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