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落花生教學反思範文

本文已影響 3.25W人 

《落花生》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爲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落花生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落花生教學反思範文

  篇一:落花生教學反思範文

捧着《落花生》這種老課文,我實在沒有什麼教學的興致。草草地讀了兩遍課文,感覺索然無味。儘管教者不喜歡,但不能不教,因爲還得應付考試呀。於是目標鎖定在第十段,覺得可挖掘的也只有這點內容了。那就以桃子、石榴、蘋果和花生爲切入口聊聊人生的價值觀吧。

文中父親的話:“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出來才知道。”

很顯然,父親的話,就兩層意思。一是提出對桃子、石榴、蘋果的果實的印象。二是寫花生果實的特點。通過對其果實的色彩、樣子以及果實生長的位置的比較,突出花生具有內在的最可貴之處:樸實無華,默默無聞,不計較名利。父親只是從外表方面將兩者作了比較,並沒有對其作出任何評價。

引領學生讀出了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後,我開始發問拓展了。

孩子們,在我們生活中哪一類人像蘋果、石榴、桃子?哪一類人像落花生?

生1:我覺得那些明星大腕是蘋果類的,那麼閃亮,那麼光鮮,看了令人生髮愛慕之心。而那些導演、美編、聲編等幕後工作者就像落花生一樣,默默無聞。

生2:我認爲社區的保安和清潔工就像落花生一樣,不起眼,卻對別人有好處。

生3:我倒覺得我們班的項雨欣和韋宗樂同學在學校有名氣,經常露臉,像蘋果一樣令人羨慕,而我們很多同學就像是花生,襯托了他們的耀眼。

孩子們思維的閘門打開了,紛紛拿自己熟悉的人羣來作比較。

我又接着問:如果讓你來選擇,你願意當蘋果類還是花生類的人物?問題一拋出,教室裏頓時像開鍋的水一般,沸騰起來了。

生1(靦腆而內秀的曹琪銘):我願意當花生,我膽小,不愛張揚,我喜歡默默無聞地幹着自己喜歡的事。

生2(一向愛出風頭的周開來):我要做蘋果類的人物,又體面,又對人類也有好處,還能得到那麼多的讚賞,人生多風光!

生3(素日積極自信的何塬龍):老師,我還是想當落花生。

他的發言出乎我的意料,這種選擇很多方面取決於個人的性格。如此愛表現的何源龍怎麼甘願當默默無聞的落花生呢?我疑惑不已,不禁追問:“說說你選擇的理由?”

生3不緊不慢地說:我覺得蘋果類的果實成天高高掛在枝頭,總是生活在別人的監視下,不敢絲毫馬虎。如果那個果實長得皺皺巴巴,就會受人指指點點,很辛苦。花生就不同,長在泥土裏,誰也不曾知道它的果實如何。

我不得不驚歎孩子如此深刻的生活感悟。是呀,往往表面風光的人物,也要承受着常人難以承受的外在壓力,活在別人的眼光裏的確比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累。

生4:(一貫疲沓,缺乏激情的毛梓旭)我願意當蘋果,也願意當花生。聽天由命,命運安排我當啥,我就當啥。

話語一出,鬨堂大笑。甚至有學生反問:“上天在哪裏?命運在哪裏?命運不是把握在自己的手裏嗎?”

看似這個中庸的選擇的確讓我大吃一驚,其實,現實生活何嘗不是如此呢?能由你自己選擇在臺前或幕後工作能有多少呢?有時我們只能聽從“上蒼”安排。人這一生,要善於互換角色,有時我們要爭當蘋果,有時我們也要學當花生。

鈴聲響了,同學們意猶未盡,還在爭論蘋果與花生的價值觀。

這堂閱讀課的教學,我大喜過望。看來教材只是一個引子,就看我們老師怎麼藝術地去引導。

  篇二:落花生教學反思範文

《落花生》是我國現代作家許地山的一篇敘事散文名篇,全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來寫,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課文着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我們要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

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問題導入。以作者的筆名爲出發點,讓學生提出疑惑,帶着問題學習課文。

二、整體感知。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分析“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這幾部分內容在文中着墨的多少明確“議花生”這一部分寫得詳,而這一部分恰好又是文章的重點、難點之所在,這樣,就自然而然地找到教學的突破口,引導學生重點品讀議花生的段落

三、讀中品味。在學習“議花生”時,我主要是讓學生自己體會花生的品質,知道父親拿花生跟桃子、石榴、蘋果比是一種對比的手法。但是沒有過多的引導學生去理解。

四、聯繫實際,情感昇華。課文中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別人沒有用處的人。”是全文的點睛之筆和中心句,體會了這句話的內容,也就弄清了作者的寫作意圖。我設想讓學生聯繫周圍的生活實際談談什麼是有用的人,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默默奉獻的人,這一環節設計的意圖是讓學生學習花生的品質,情感得到昇華。

五、課外延伸。在本堂課的結尾,我佈置學生仿照作者的寫法,來寫寫對自己有啓發的事物,由此深化對借物喻人寫法的理解。

在上完第一次課後,我感覺效果不是很好,特別是重點部分“議花生”用的時間太少了,學生言之無物。我們五年級教研組的王延芳老師、張玉蓮老師、王海玲老師和孫在榮主任在聽了我的課後,及時給予我指導,她們從如何突破重難點的角度幫我分析,給了我四條寶貴意見:

一、我的這堂課在一開始總結主要內容時,分角色朗讀耽誤了較多時間,可以把分角色朗讀放在“議花生”這一環節,這樣就可以把時間放在重點部分的處理上。

二、在處理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的比較時,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呈現,這樣學生能更直觀地進行比較,理解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的不同。

三、作者的主次分明的寫作手法可以和借物喻人的手法一起放在最後,作爲文章的一個總結,這樣學生印象更深刻。

四、講課語速過快,學生可能反應不過來。

聽了幾位老師的點評,我茅塞頓開,認真修改了自己的教學設計。在第二次全校語文聽課展示中,我信心倍增,感覺處理重點內容的時間充足了,但是不知道是因爲我引導的不夠好,還是學生太緊張,在談對花生品質的感受時,學生還是說的太少。講完後的語文教研活動中,各個年級的語文老師針對我的這堂課進行了細緻的分析,肯定了我的努力和進步,也指出了我需要進一步修改的地方。董梅老師指出我的一個錯誤:“對比”不能說成“作比較”,“作比較”是說明文中的說法。張玉蓮老師建議,爲了讓學生在“議花生”部分有更多的想法可說,應該適當調整這部分的講課順序:先用表格出示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的不同,進行對比,再讓學生談感受,最後總結花生的品質,這樣的設計才能讓學生在充分理解之後言之有物。劉芳主任說,爲了讓這節課更完整,字詞部分可以適當縮短時間,五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了,輕聲字的讀音可以在“三習學案”中有所體現,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輕聲詞語的特點,將節省出來的時間利用到花生的作用上,因爲花生不光有默默無聞的品質,它確實還有很多作用。劉芳主任還說,爲了讓授課更精彩,還需要注意過渡語的運用,怎樣讓課堂更生動,也是我以後要關注的問題。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經過老師們的細心指點,我對怎樣設計教學和如何授課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收穫。要想設計好一堂課,除了要吃透教材,還應該重視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環節,將更多的時間放在教學重難點上。在授課時,不光要注意教態和語速,還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具調動課堂氣氛。當然,想上好一堂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會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們學習,以教研促教學,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篇三:落花生教學反思範文

《落花生》一篇敘事散文,全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來寫,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我們要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這幾部分內容後,提出一個問題:這幾個部分內容中你最喜歡讀哪個部分,爲什麼?讓學生自選內容,學習體會,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自學中個性得到了發展,這樣,我就從學生的興趣需要中找到了教學的突破口,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果。我在課上設計了《實話實說》欄目,讓學生闡述自己的真實想法,我的目的是不干預學生的想法,讓學生有獨立表達自己看法的權利,無論他想做何種人,只要他的理由是充分的。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感體驗、道德生活和人格的養成。並讓學生聯繫周圍的生活實際談談,在我們身邊有沒有像花生一樣默默奉獻的人,這一環節學生的情感再次得到了昇華。

爲學生營造一個和諧、民主、寬鬆自由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張揚,讓人文精神在語文教學中得以滲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