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慈母情深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1.91W人 

《慈母情深》,是樑曉聲的小說《母親》節選,本課是統編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是“舐犢之情”主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慈母情深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慈母情深教學反思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慈母情深教學反思1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是作家樑曉聲的名作。課文記敘了母親在極其艱難的生活條件下,省吃儉用,不顧同事的勸說,毫不猶豫地拿錢給“我”買課外書的故事,從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現了慈母對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感激與敬愛之情。文章描寫細膩,情感真摯,字裏行間流露出濃濃的親情。

在本篇課文的處理當中,我打算從題目中的“深”字入手,由“深”提出問題:文中哪裏表現了慈母情深,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答案,品悟結合,多重朗讀,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感情。通過比較閱讀,體會作者的寫法。以達到想象描寫的場景、細節,體會“慈母情深”;體會文中反覆出現的詞語的表達效果;聯繫生活實際,寫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經歷的學習目標。

本次教學設計,我努力堅持以學生爲主體,以情感的教學爲主線,以個性的悟讀爲手段,讓學生穿梭在語言文字中盡情地讀,讀出意,讀出情,讀出語文的韻味。整堂課,我力求引導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引領學生一次次走進文本,觸摸文本,感受文字背後所隱藏着的這份母子深情!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慈母情深教學反思2

《慈母情深》這堂公開課的教學,讓我感慨頗多。特別是教後學生的反饋,讓我感覺彷彿是同學生一起經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讓麻木、冰封的心重新感覺到了生活的溫馨、美好,和對母親的眷戀和無限感激。我個人覺得這堂課中的幾點嘗試還是值得肯定的。

  一、“詳中求略,略中有精”的略讀課文教學方式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既然只是個例子,那語文教師即使像找蝨子般把一篇課文梳幾遍,把一篇課文發酵成一部百科全書,學生的素養也不見得有多大提高。站在這樣的基點上,我遵循了略讀課文“詳中有略,略中求精”的原則,抓住了“從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中體會人物特點”的要點,重點品味“最能體現慈母情深的句子”。以此作爲這篇略讀課文的單線訓練內容,而其他如兒子對母親的感激,心情的變化則不去一一強調。

這堂課中,我以體現人物特點的重點句子品讀爲重點,詳細品讀、訓練,整堂課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花在這個環節,引導學生通過句子的品讀來體會母愛的偉大,這是所謂的“詳”。但詳並不意味着每個詞語,每種情況都去理解,而只是圍繞“體現母愛的偉大”去品讀。如兒子在拿到錢後的內心活動,雖然也從側面反映了母親的慈愛,但更多的是兒子對母親的感激。所以我並不去“詳品”,這就是所謂的“略”。“略”並不等於不講或少講,而是挑最重要的講,挑最好的講。如在分析每一個描寫母親的外貌、神態、動作的句子時,我總會挑選最能體現母愛精神的一、兩個詞語重點講,並板書到黑板上。課後作業的佈置,我花的時間也不少,但我認爲這對這一節課情感上的實踐和寫作上的實踐都很重要,所以就詳細講。這樣做使我節省了略讀教學的寶貴時間,訓練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實現了“長文短教”。

  二、給學生展示了一個情感的課堂

新課程標準要求要弘揚閱讀教學的人文精神,注重情感體驗。其實,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慈母情深》這篇略讀課文,恰好反映的是平凡母親的愛,教學設計中,我從“情感”兩個字出發,給學生展示了一個情感的課堂。

首先,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要喚醒學生情感的體驗,讓他們在一個充滿激情的氛圍裏學習,教師必須要自己先樹立這個榜樣讓教師的激情去感染學生。

第二、教學活動中注意融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要讓親情深入學生的心靈,就必然要綜合各方面的手段來融情。課前,我收集了一些關於母愛的故事、歌曲、詩歌等資料,課中,我又預設了一些發散性的問題,如:“你感受到你的父母之愛了嗎?”“你想用什麼方式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向學生滲透愛、感悟愛、延伸愛,喚起沉睡的親情,讓它成爲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的心靈雞湯。

第三、對話、開放的課堂,是情感的激活劑。

這堂課中,我利用“文本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的方式,讓孩子充分展示自我,讓他們把從課本中理解到的母愛和從現實生活中感受到的母愛,說出來,加深認識,增強體驗,實現真情共鳴。

第四、感悟和課外延伸是情感的昇華。

感悟是讓學生懂愛,課外延伸是讓學生學會去愛,這是情感的昇華,是情感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化過程,也是學習本課的最終目標。

當然,這堂課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這需要我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地去提高和完善,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