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人教版五上《慈母情深》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1.74W人 

《慈母情深》教學反思

人教版五上《慈母情深》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進行《慈母情深》教學中,充分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感情朗讀等手段,讓學生與作者一起走進文本,感受一個母親的慈愛和善良愛,同時體會母親的慈愛和善良。我是這樣設計學習環節的。

一、 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在學習本課的時候爲了激發學生的自學興趣,我採用回顧導入誘發興趣方法:同學們,我們學完了《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後,我們深受感動。一位父親經過38小時挖掘終於救出了遇險的兒子。這件事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到:父愛所迸發出來的力量是巨大的,這種愛是無私的、偉大的。那麼母愛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要學習課文《慈母情深》,讓我們深深地感受一番母愛。通過這樣的談話導入,誘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很快進入了讀書狀態。

二、突出自主,培養能力

新課程實驗中致力尋求的新理念是讓學生與文本對話,通過對話,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讓他們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豐富學生的情感積累,讓學生走進了文本,讓文本進入學生心裏,從而進行直接的語言交流、情感交流,讓閱讀教學變成了一個雙向的對話交互過程。學習中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爲基礎,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教師適宜輔導的學習方式。在學生正確把握基本內容的基礎上,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本課是怎樣表達慈母情深的?學生充分閱讀、相互合作、找出了很多答案。例如,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的描寫,接着讓學生找到相應的句子和段落,有感情的朗讀,感悟課文的內涵,用自己的話說出所表達的思想,調動了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也完成了學習目標。

三、聯繫實際,注重訓練

在學生明白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以及神態的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對錶達中心思想的作用的基礎上,聯繫實際讓學生訓練。課堂上,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反覆品味,同時體會表達的精妙以及語言的內在情感,以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寫出自己母親對愛的表達方式。學生的作文感情真實,樸實的語句中透出對母親偉大、無私的愛的讚揚。從而也完成了三維目標,教育了學生:作爲子女永遠也報答不了母親的愛,正如唐代詩人寫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深深的感受到;語文課堂上學生動口又動手,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地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地提高。同時,還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習的主動性,既強化綜合訓練,又促進學生讀、寫、思的有機結合。

《慈母情深》教學反思

我正滿懷激情地講着《慈母情深》這篇課文:課文講述了“我”很想買一本《青年近衛軍》,書價一元多錢,但因家景的貧寒,“我”的願望難以實現。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我”錢讓“我”買書,“我”終於有了第一本長篇小說。

我出示完重點句子:“那時我家的破收音機已經賣了,被我和弟弟妹妹們吃進肚子裏了。”“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着,頭和縫紉機捱得很近。”“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着。”“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讓學生感受一下母親掙錢的艱辛。這時,一位同學突然冷不丁提出了“老師,文中的‘我’既然感受到母親掙錢那麼不容易,哪爲何不向父親要錢呢?”的“怪”問題,這個問題顯然偏離了課文的教學重點。再說這個問題我備課時也不曾考慮過,教學參考書上也沒出現有關補充資料,一時間,我有點犯難,這個問題要不要拿來質疑問難,或者就乾脆當作沒聽見,隨便敷衍一下。可略一沉吟,我意識到不能無視孩子的質疑,但怎樣來把這個問題快速解決呢?我於是順着學生的問題,迅速調整教學思路,讓同學們共同討論解疑。

“課文主要寫的是母愛的偉大,母愛的深沉,與父親無關,所以不要寫清楚的。”

“在《地震中的父與子》中,主要是表現偉大的父愛,課文開篇就點明妻子(母親)受傷,而《慈母情深》中卻隻字未提父親的情況,文中的父親有沒有在家?在哪裏工作?”

是啊!文章中確實沒寫“我”的父親,那麼讓我們來思考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會向母親或父親要錢呢?問題拋出後,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

“我肯定會向父親要錢,因爲家裏的錢都在父親手上。”

“我向母親要錢,家裏母親說了算。”

“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母親在家,我當然向母親要嘍。”

同學們各抒己見,一時半會也沒有結果,大家都把眼光投向了老師,企盼着老師能給出合理的解釋。我在一邊聽着聽着,腦子裏忽然靈光一閃,發現了問題的價值。

是啊!文中爲什麼不提“我”的父親呢?父親會到哪去了呢?那麼讓我們來思考一下?

沉思片刻後有同學大聲說:“我知道了!父親在外面工作或打工。”

“不對,不對!”一位同學尖聲地反駁,“作者有可能自幼就失去了父親,所以纔沒有提到。”

父親是在外地工作,還是自幼失去了父親?這兩種答案都有可能。

我一時也犯難,真後悔把這個問題拿來討論,自找麻煩。由於文本和教學參考資料中也未出現有關的點滴信息,上面兩種觀點也不無道理,難以區分孰是孰非。爲了掩飾自己的知識不足,只好把問題留着課後思考。

帶着些許的遺憾和無奈,我匆匆地結束這堂不算完美的語文課。回到辦公室與其他老師談起課堂中的“怪”問題,大家都面面相覷,也說不出所以然來。

我只好上網搜索,鍵入關鍵字詞,終於在作者樑曉聲的回憶書中找到了答案:“其實母親的忙碌還遠遠不止這些,請看作家多年後對那一段生活的回憶—— 父親遠在外地,三年纔回來一次。母親每天回到家裏的時間,總在七點左右。吃過晚飯,往往九點來鍾了。我們上牀睡,母親則在牀角湊着昏暗的燈光爲我們縫補衣褲。有時我醒夜,仍見燈光亮着,仍見母親一針一針、一線一線地縫補。母親加班,我們就一連幾天,甚至十天半月見不着母親的面孔,就爲了那每月27元的工資。”

第二天,我就先簡單地介紹了文章作者——樑曉聲的生平簡歷,他小時候想買《青年近衛軍》,那時侯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一元多錢的書價,已經算是不少的錢了,母親每月才27元的工資,父親又遠在外地,三年纔回來一次。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母親卻毫不猶豫地拿出錢來給我買書,這是多麼通情達理的母親。母親十分支持我買書讀書,還大聲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樸實的語言飽含着深沉的愛。

通過老師的講解,學生了解了當時的實際困難,知道了父親的去處,更加深了對母親的敬佩之情。那個提問題的學生站起來,充滿感情地說:“母親真得太偉大了!”

看到學生情感涌動,我隨即提議學生有感情地吟誦唐代詩人孟郊的詩——《遊子吟》,以表達同學們這時的全部感情。

讀着讀着,眼角禁不住閃現出激動地淚花……

課堂上出現了不同的聲音,老師要不要傾聽?看似毫無意思的問題,在不經意間偶發,有些問題確實連老師也始料不及。不解答問題,勢必挫傷學生的質疑積極性;解答吧,有些問題說實在連老師也回答不出來,似乎有失教師尊嚴。在這節語文課上,學生的“怪”問題着實讓我下不了臺階,這對教師教學機智的挑戰,好在課堂教學已近尾聲,把“怪”問題踢回讓學生課後思考、解疑。雖然一時得以脫身,但終究是要說清楚,課後的查找資料及時補救備課中的空白,這也引出了我國“三年困難時期”的社會大背景來,瞭解當時的種種困難,體會到母親的苦衷和無奈,學生油然而生敬佩之情。面對這種化腐朽爲神奇的奇特效果,我不由地暗自竊喜:好在沒放棄質疑,差點就錯失“生成”好的教育良機。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要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課堂上,我們不能忽視學生的細小質疑,哪怕是這些質疑與課堂教學毫無相關,作爲教師理應細心呵護,不能粗魯的“封住”學生的嘴巴,泯滅學生勇於質疑的思維火花。有質疑就說明這個孩子在學習、在思考、在參與,老師要善於引導,捕捉教學時機,讓學生去感受、思考,從中得到啓發,體驗質疑的快樂,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