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課文《蘆花蕩》教學反思範文大綱

本文已影響 1.18W人 

《蘆花蕩》這篇小說很有傳奇色彩,人物形象鮮明,環境描寫也別具一格。接下來小編整理了課文《蘆花蕩》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大家閱讀。

課文《蘆花蕩》教學反思範文

課文《蘆花蕩》教學反思範文1

《蘆花蕩》是一篇淺顯易懂而又引人入勝的美文,這篇課文故事性強,適合學生自主進行品讀探究。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要求“熟悉課文內容,複述故事情節”,我認爲七年級學生應能較好地複述故事情節。

因而,上課時在預習基礎上,聽錄音導讀一遍以後,便要求學生複述故事情節,隨即抽了3名成績較好的學生進行復述,磨蹭了半天,結果3人都複述得不得要領,複述時不時看課文,有時索性照着念課文,這樣一遭下來,一節課只剩下十多分鐘,所設計的教學內容只進行了一小半。

可見本文複述的難度很大,備課時學情估計不準,課堂上沒有及時調整,實在是一大遺憾,一次大的失敗。絲毫不用避諱,這樣實在而真實地總結自己的不足之處,有利於吸取教訓,有利於彌補不足。

課文《蘆花蕩》教學反思範文2

《蘆花蕩》是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孫犁寫的一篇富有傳奇色彩的小說。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在充滿詩情畫意的蘆花蕩裏,一個年近六十的乾瘦的老頭子的“英雄的行爲”,顯示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性格,跟孫犁的大多數小說一樣,散文化的結構,詩化的語言是課文的主要藝術特色。

作爲第一個敘事性作品單元的第二課,我認爲它是第一課《新聞兩則》教學目標的延續和提升:《新聞兩則》側重從結果的角度來表現解放軍的英勇善戰,《蘆花蕩》則是從過程的角度來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性格;《新聞兩則》敘述簡明,側重教會學生六要素的知識,本文開始訓練學生從比較複雜的敘述中來把握記敘的要素。同時,敘述相對新聞詳盡、生動,也就爲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供了更多的路徑。

課文《蘆花蕩》教學反思範文3

參加這次,內心的起伏跌宕,難以言表。從一開始躍躍欲試的興奮到緊張焦慮的準備到難以入眠的輾轉反側,箇中滋味,五味雜全。不過,上完此課,靜下心來反思,內心的充實感,成長的快樂感縈繞於心。著名教育專家沈大安老師指出教師要上好一節課,有三個關鍵:一是對文本要有正確深入的解讀,二是要創造性地進行教學設計,三是靈活機動的課堂實施。下面我就文本解讀,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三方面來反思總結一下。

對於正確深入的解讀文本,我這次真有一種柳暗花明的直覺頓悟。這次的準備時間相對充裕,我看了大量的教學設計,教學視頻,五花八門中各有所長。但有兩天,我腦海裏就在各種別人的方式思想的迷宮裏糊塗的找不着方向。最後,放下一切別人的思想,我靜靜的研讀起文本,越讀越有味道,越讀越能走進文字背後的精彩世界。如文中有一句寫老頭子過於自信自尊,他護送大菱,二菱在過封鎖線時說的三句“不怕”。第一句是感嘆句,還用了兩個語氣詞,慈愛的老頭子形象躍然紙上;第二句,小女孩驚慌失措,老人鎮定自若的安慰;第三句,老頭子“拼命的推着船”,緊張中卻是“柔和”的說,更能體味出老人在危難時愛的庇護。品味文字,讓我在文本的解讀中越來越讀到過於自信自尊背後閃現的人性美。從“英雄”形象的定性上升至“人性之美”的探討,進而領略人物形象的“豐滿”,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文如其人”,而這美的背後就是善良、光明、希望、美好。深度語文培植的是學生的思想,作爲語文教師不僅要挖掘一看便知的文本外顯價值,更要善於挖掘文本的內隱價值。

在教學設計方面,要兼顧到學情,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課堂教學環境。在複述情節這一環節,考慮到第一個問題儘量不要太深,難倒學生,再加上聽課這緊張環境。所以,爲了讓學生們一上來有話可說,我利用填空的方式,並根據填空的提示概括出主要情節,讓學生輕而易舉的'解決情節問題。通過設計主問題“老頭子是一個怎樣的人”,調動學生髮散思維,人人有話說。我遵循了語文的學習規律,突出了對學生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的培養。在語文素養方面,我重點放在通過多形式的朗讀來品味語言,分析人物形象。在人文精神方面,注重把文本作者的思想感情轉化成學生的自身體驗,我設計了,請以“這是_____中_____的美,”寫幾句話,讓學生內化小說傳達出來的精神。

課堂教學就是最靈活多變的一個環節了。學生主體地位,老師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所以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能輕鬆的複述情節,能通過自己的閱讀,分析出人物的形象。書聲琅琅應當成爲一堂好課的首要性,既要重視感知性的默讀,也要重視理解,品味性的讀。所以,不同形式的朗讀,是我此課一個用心的地方。如:分角色朗讀護送片段,男女生穿插讀心理描寫,師生合作讀三句人物語言,配樂朗讀,教師範讀,還有適時結合語境,點撥指導學生反覆讀。語文學習也應該聽說讀寫相互聯繫,學生的課堂練筆也是一個環節,在讀寫中營造一個情趣盎然,輕鬆愉悅的課堂。

每一次的課堂都是在不完美中不斷完善,都是在缺陷中發現問題,這也是課堂教學的意義。在這節課上,教師的主導地位有時會有越權的時候,學生在寫練筆的時候,和學生交流,看到沒怎麼動筆的學生時,我就有意的去引導他,牽着孩子的思想。在學生沒有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找出詩情畫意的環境時,我有意忽略了大環境“陰森黑暗”。課後我在想,爲何沒有在這時順勢介紹一下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呢?沒有介紹一下環境描寫的作用呢?還是課堂隨機應變的智慧缺少了。應及時把握到學生生成的精彩,形成課堂的生動智慧,這點我真的還要修煉。還有讓我有點缺憾的是,我最喜歡的朗讀,今天這堂課卻沒有讓我感覺到痛快。學生朗讀的沒有入情入境時,我缺少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指導朗讀,只是簡單的說一下注意朗讀的技巧,沒有讀出預想的效果時,我也就遷就過去了。一個優秀的老師知道恰如其分的去表達,去傾聽,去評價,去張弛有度,而我卻在緊張中給自己留下了一個有些遺憾的課堂。

不是真正完美的課堂纔是有意義的課堂。在這樣喜憂參半,褒貶不一中,我更能看到自己的成長空間。走一路,收穫一路,這就是生活的豐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