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二試題

高二語文5月第三週考試試卷

本文已影響 1.33W人 

  【高二語文5月第三週考試試卷】

第I卷 閱讀題

高二語文5月第三週考試試卷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3題。

上世紀末,散文創作空前繁榮。其中最火爆、最活躍的散文形式呈兩極化發展:一方面是思辨化、大型化,即所謂“大散文”,如文化散文、思想隨筆等;一方面呈情感化、軟化、細化趨向,即所謂“小散文”,特點是側重表現都市生活的細微感受,關心世俗紅塵中自身的瞬間體驗。“小散文”把散文的自由、隨意和飄灑發揮到極致,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精深的生命探求,消解了文學的審美性,而呈現出一種所謂的“散文的消費性格”: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語言,淺淺的哲學,淡淡的哀愁。也有人把它歸納成一種模式——溫馨感人的小故事,加上娓娓傾談的小情調,加上模糊不清的小感悟,給在快節奏、重功利、輕人情的現代生活中奔走的人們一種廉價的撫慰。同樣屬於這一類型的,還有所謂“明星寫作”。它因作者本身的廣告效應、讀者的好奇心理和對於成名的期待與想象而擁有巨大的讀者市場。不過,就整個發展趨勢看,“小散文”也好,“明星寫作”也好。轟動的熱潮都不會維持很久。相反的,那些體現着濃重的人文精神,體現着審美意識與歷史感,深入人的心靈境域,抵選人性深處的思想隨筆和文化散文,倒是有着長久的文學生命力。它們或者採用平實、自然的話體風格,抒寫達觀智慧的人生經驗,使人感受到冬天爐邊閒話、夏日豆棚啜茗的藝術氛圍;或者表現爲對傳統文化的審視與反思,流露着一種濃釅的文化鄉愁;或以理性視角、平常心理和世俗語言表選終極性、彼岸性的話題。

文化散文的興起,有其現實的、社會的根源。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面時全球化的浪潮,加上西方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的影響,人的主體意識、探索意識、批判意識、超越意識大大增強,審美趣味發生變化,人們的文化觀念、生活觀念發生了重大變革,文學藝術的含義與功能隨之也發生了轉換。文學觀念趨向多樣與寬容,各種文學話語、理論話語逐步呈現出表現自我的自覺性,放棄以往散文創作過於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標,擺脫商業時代物質主義、金錢至上的價值取向對文學的扭曲,致力於新的表現領域與抒寫方式,終於使散文以自由的心態、優雅的格調、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讀者,從而實現了創作主體與接受主體的精神對接。

由於文學環境的寬鬆、心態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轉換,作家也好,讀者也好,存在着迴歸文學本體、張揚人文精神、重視生命體驗,從而獲得較高的美學品質的審美期待,這構成了今日散文繁榮興盛的基礎。

(節選自王充閭《文學創作與生命體驗》)

1.下列關於“小散文”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散文”具有情感化、軟化、細化的趨向,其特點是側重於表現都市生活的細微感受,關心世俗紅塵中自身的瞬間體驗。

B.“小散文”雖然把散文的自由、隨意和飄灑發揮到極致,但它同時也消解了精深的生命探求和文學的審美性。

C.“小散文”的“消費性格”表現爲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語言、淺淺的哲學、淡淡的哀愁,其共有模式是溫馨感人的小故事,加娓娓傾談的小情調,加模糊不清的小感悟。

D.“小散文一能給現代生活中奔走的人們帶來廉價的撫慰,但從整個發展趨勢來看,它和“明星寫作”一樣,所引起的轟動熱潮不會維持太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儘管具有思辨化、大型化特點的“大散文”是上世紀末最火爆、最活躍的散文形式之一,但它卻不及“小散文”和“明星寫作”那樣能引起轟動的熱潮。

B.“明星寫作”能擁有巨大的讀者市場,既是因爲作者本身的廣告效應,又是因爲它能滿足讀者的好奇心理和對於成名的期待與想象。

C.“大散文”選材多樣,可以抒寫達觀智慧的人生經驗,可以表現對傳統文化的審視與反思,也可以以理性視角、平常心理和世俗語言表達終極性、彼岸性的話題。

D.因文學環境的寬鬆、心態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轉換,作家和讀者中都存在着迴歸文學本體、張揚人文精神、重視生命體驗,從而獲得較高的美學品質的審美期待。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思想隨筆和文化散文之所以具有長久的文學生命力,是因爲它們體現着濃重的人文精神,體現着審美意識與歷史感,能深人人的心靈境域,抵達人性深處。

B.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全球化的浪潮,西方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的影響,人們審美趣味、文化觀念、生活觀念的變化等都對文化散文的興起產生了影響。

C.以往的散文創作追求過於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標,受到商業時代物質主義、金錢至上的價值取向的扭曲,而今日的散文創作已擺脫了這些影響。

D.對新的表現領域與抒寫方式的探索,使散文能以自由的心態、優雅的格調、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讀者,從而實現創作主體與接受主體的精神對接。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孫長卿,字次公,揚州人。以外祖朱巽任爲祕書省校書郎。天禧中,巽守雍,命隨所取浮圖像入見。仁宗方權聽天下事,嘉其年少敏佔對,欲留侍東宮,辭以母疾。詔遷官知楚州糧料院。郡倉積米五十萬,陳腐不可食,主吏皆懼法,毋敢輕去,長卿爲酌新舊均渫之,吏罪得免。

通判河南府。秋,大雨,軍營壞,或言某衆將叛,洛中譁然。長卿馳諭之曰:“天雨敗屋廬,未能葺,汝輩豈有欲叛意,得無有乘此動吾軍者邪?”推首惡一人誅之,留宿其所,衆遂定。知和州,民訴人殺弟,長卿察所言無理,問其資,曰:“上等也。”“家幾人?”曰:“惟此弟爾。”曰:“然則汝殺弟也。”鞫之,服,郡人神明之。

江東淮南河北轉運使、江浙荊淮發運使。歲漕米至八百萬,或疑其多,長卿曰:“吾非欲事羨贏,以備飢歲爾。”議者謂楚水多風波,請開盱眙河,自淮趣高郵,長卿言:“地阻山迴繞,役大難就。”事下都水。調工數百萬,卒以不可成,罷之。時又將弛茶禁而收其徵,召長卿議,長卿曰:“本祖宗榷茶,蓋將備二邊之糴,且不出都內錢,公私以爲便。今之所行,不足助邊糴什一,國用耗矣。”乃條所不便十五事,不從。

改陝西都轉運使。逾年,知慶州。州據險高,患無水,蓋嘗疏引澗谷汲城中,未幾復絕。長卿鑿百井,皆及泉。泥陽有羅川、馬嶺,上構危棧,下臨不測之淵,過者惴恐。長卿訪得唐故道,闢爲通塗。加集賢院學士、河東都轉運使,拜龍圖閣直學士、知定州。

熙寧元年,河北地大震,城郭倉庾皆頹,長卿盡力繕補。神宗知其能,轉兵部侍郎,留再任。明年,卒,年六十六。

長卿無文學,而長於政事,爲能臣。性潔廉,不以一毫取諸人。定州當得園利八十萬,悉歸之公。既沒,詔中使護其喪歸葬。

(節選自《宋史•列傳第九十》)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仁宗方權聽天下事 聽:聽憑。

B.推首惡一人誅之 推:審問。

C.自淮趣高郵 趣:通向。

D.時又將弛茶禁而收其徵 徵:賦稅。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孫長卿“長於政事”的一組是(3分) .

①任爲祕書省校書郎 ②爲酌新舊均渫之,吏罪得免

③歲漕米至八百萬 ④鑿百井,皆及泉

⑤城郭倉庾皆頹,長卿盡力繕補 ⑥定州當得因利八十萬,悉歸之公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孫長卿善於處理突發事件。他擔任河南府通判時,營房因秋雨被毀,有人造謠惑衆城中譁然。爲穩定軍心,孫長卿趕去安撫士兵,斬殺首惡,並夜宿軍營,終使衆人心安。

B.孫長卿斷案如神。在他擔任和州知州時,有人上訴說別人殺了他的弟弟,孫長卿察覺他所講的不合情理,詢問了他兩個問題,就斷定是他殺了弟弟。經審問,此人認了罪。

C.孫長卿敢於直言。朝廷要開放茶禁,召其商議。孫長卿認爲當初實行茶葉專賣,是爲了西北邊事購買軍糧,而今開放茶禁所得不足補助購買軍糧開支的十分之一,會使國用損耗,所以拒絕執行。

D.孫長卿關心民生疾苦。泥陽的羅川、馬嶺一帶,山上有一條棧道,下臨萬丈深淵,路過的人惴惴恐懼。孫長卿尋訪到一條唐朝時的故道,將它開闢爲一條通途。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嘉其年少敏佔對,欲留侍東官,辭以母疾。

(2)州據險高,患無水,嘗疏引澗谷汲城中,未幾復絕。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歸朝歡

(宋)柳永

別岸扁舟三兩隻。葭葦蕭蕭風淅淅。沙汀宿雁破煙飛,溪橋殘月和霜白。漸漸分曙色。路遙山遠多行役。往來人,只輪①雙槳,盡是利名客。

一望鄉關煙水隔。轉覺歸心生羽翼。愁雲恨雨兩牽縈,新春殘臘相催逼。歲華都瞬息。浪萍風梗②誠何益。歸去採,玉樓深處,有個人相憶。

[注]①只輪:代指車。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莖。

8.這首詞上闋的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請結合詞意簡要賞析。(5分)

9.詞的下闋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詞句具體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寄蜉蝣於天地, 。 ,羨長江之無窮。

(蘇軾《赤壁賦》)

(2) ,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注意:作答時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大題的題號塗黑。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題。(25分)

山那邊的景緻

茨園

返鄉的日子裏,我常對着茨西山莊背後的犢牯山發呆。

三百多年前,山那邊並沒有發生過什麼天災人禍,可我祖上卻在三百多年前的某一個夜晚從山那邊遷了過來。

“山那邊不好麼?”我童年時不止一次這樣問爺爺。爺爺卻只是笑,什麼也不說。於是,在我童年的思維裏,就有了這樣的推理:山那邊是什麼樣子,我爺爺的爺爺也未曾跟我爺爺說過。

我祖上的墳都是在山那邊的。聽爺爺說,每有先人作古的時候。總是叮嚀子孫把他的屍骨擡到山那邊安葬。但不知是淡了祖籍的概念還是子孫們懶惰了,從我爺爺的爺爺那輩開始,墳就在莊邊不遠處的坡地裏。

而令我已過了好奇的年齡,卻對祖上爲什麼要遷徙依然好奇。

一個人若是不知道祖土爲什麼要拋家剮舍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是一種悲哀。起碼我是這樣認爲的。

我曾經有幾次萌生了去山那邊看一看的念頭,可與幾個同齡的夥伴說了,卻沒有一個人願意扣我結伴而去。

我是不慣於孤獨的,於是也就終來成行。只是,我對山那邊始終充滿了好奇。

在我的視線裏,一個笑意在嘴邊、在眼角的老人趕着一羣羊從山那邊過來了。這羣羊,十多隻,一隻比一隻肥。

山莊與山之間,的確是放羊的好去處:有溝有坡。坡上草綠,溝中水清。

看到他,我就想從他嘴裏知道些山那邊的情況,於是就主動過去與他搭訕。

“喂,大爺,怎麼稱呼?”我迎着他,笑問。

“隨你叫好了。”老人連正眼看我一下也不,隨口道。

我愣了一下,想不出該再說些什麼纔好,但又不願放棄瞭解山那邊的機會,於是就一聲不響地蹲在了他一邊,拿眼嘌着他看。老人的臉上佈滿了核桃殼似的皺紋,腰間掛個葫蘆,

清漆漆的那種,油津津的,陽光下閃亮着微紫的光澤,很好看。

老人取下葫蘆,拔下塞子,“嗞”了一口。

“大爺,你喝的是酒吧?”像是找到了話題,我又問。“是吧。”老人說。

“怎麼您臉一點兒也不紅?恐怕是水吧?”我故意這麼說一句,希望能聽他說一句多一些單字的話。“是吧。”老人卻仍是極簡潔地答了句。

看得出老人是不怎麼喜歡說話的,我也就不再顧忌什麼,問:“大爺,山那邊好麼?”“好。”老人說。“怎麼個好法?”我問。

老人忽地扭臉看着我。眼睛裏,分明是一種嘲笑我問得奇怪的眼神。“就這麼個好法。”老人揮手指了指四野,說。

我下意識地四下望了望,也就不再說什麼,只是默默地陪他蹲着,和他一起看他的羊“咩咩”地叫着吃草,聽他不時“嗞”他的葫蘆。

天黑了,炊煙包裹的山莊裏傳來喚我回去吃飯的聲音。我站起身,看了看仍蹲着的老人,說:“大爺,晚上住俺家吧。”

“不麻煩了。”老人說一句,卻沒有絲毫感激我的意思。

“晚上你怎麼住?”我忍不住多了句嘴。

“羊怎麼住,我怎麼住。”老人指了指他那些勾頭吃草的羊,津津有味地“嗞”了口葫蘆。

老人住在山莊東邊的一個破窯裏。住了三五日,我走的那一天,他也走了。

老人趕着他的羊,和我一起向背山的地方走了。

坐上車,當車輪軋過鋼軌,把我從鄉間往城市運的時候,我是那樣的想家裏的景緻。

乍然間,隔窗望見那牧羊老人仍在走,我忽然感覺到了一陣從沒有過的淒涼。

這世上難道沒有能夠留住他的景緻嗎?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同齡的夥伴不願與“我”結伴去山那邊看看,所以,“我”儘管對山那邊充滿好奇,但終未前往一探究竟。

B.山莊與山之間,有溝有坡,坡上草綠,溝中水清,富有生機,清新寧謐,洋溢着“我”對故鄉濃濃的喜愛之情。

C.“我”主動與老人搭訕,他不正眼看“我”,嘲笑“我”問得奇怪,沒有絲毫感激“我”的意思,折射出山裏人與城裏人之聞存在着無法逾越的心靈隔閡。

D.標題中的“山那邊的景緻”,既實指犢牯山那邊的景緻,又虛指人們曾經有過的一種生活環境或生存狀態。

E.小說通過“我”與“老人”的對話,回答了“我”對“山那邊的景緻”的詢問:山那邊很平常,並不是什麼好地方,不值得“我”去探尋。

(2)小說一開始就寫“返鄉的日子裏,我常對着茨園山莊背後的犢牯山發呆”,這樣寫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3)小說中“老人”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賞析。(6分)

(4)關於這篇小說的主題,有人認爲是“尋根”,有人認爲是“漂泊”,有人認爲小說隱喻着不同人生態度的碰撞,你怎麼看?請結合全文進行探究。(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歷史的“暗室”:周海嬰早期攝影集

最近出版的《歷史的“暗室”:周海嬰早期攝影集》呈現了意味豐富的畫面意象。周海嬰之子周令飛說,在父親拍攝的兩萬餘張照片中,90%的畫面都是有人物的。用藝術批評家朱其的話說,周海嬰也拍攝了一些空鏡頭的景觀。有些是非常冷僻的角落,比如音樂堂的門口一個人也沒有,或者一個院子的邊緣,或者一些水泥墩子疊在一起。他關注人們密集視線的盲區,並且“在大風景和大場景中,角落裏通常會有一個人”。

作爲魯迅的兒子,周海嬰大半生都扮演着一個民族精神旗手之子的角色,也因此在公衆的眼中成爲偉大父親的影子。他似生活在一種家族榮譽的心理負重中。他曾說,“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與我父親聯繫在一起的。”這固然是榮光的、炫目的、名垂青史的,但也是多麼沉重的一件事。

周海嬰出生於1929年。魯迅爲之取名“海嬰”,意即“上海出生的孩子”。1936年魯迅逝世時,周海嬰7歲,實際上對父親沒有什麼深刻記憶。他大多數時候是從一個民族的宏大傳說中認識父親的。

他當然也得到了父愛。許廣平著的《魯迅回憶錄》中提到一個細節:在上海,他們家僱了一個善良純樸的老女工,魯迅要孩子叫她姆媽,不許直呼其名。每逢吃飯,她都來到魯迅書房做清潔或者帶小孩玩耍。“有一次,她和海嬰在三樓陽臺上一頁頁吹紙片,說是放鳶。孩子看到紙片上下飛舞,高興極了。我們不看猶可,一看,卻是魯迅書架內的一本書被撕去大半本……因爲她是文盲,不懂得魯迅嗜書如命的脾氣,只圖博得小孩子歡喜……但魯迅並沒有責備。”周海嬰自己也表示,他從父親的遺物——如信件,那裏面提到他——中感受到父親對他的喜愛。

特殊的家庭背景,終使他待人處事如履薄冰。他回憶在北大物理系讀書時,同學們打橋牌,跳交誼舞。他出於好奇,偶爾走過去看,就有人在背後指指點點,說“魯迅的兒子不好好讀書,只知道打牌跳舞”。他一直被公衆期待“應該怎樣怎樣”,他的生活牢牢地“被‘人場’控制着”。他有時候會冷不丁自嘲“我就是個道具”。或者攝影本身是他心靈的夢遊。其實他的公共角色背後有一個巨大的精神暗室。

周海嬰說自己出生100天便被父親抱去照相館照相。“自兒時起我對照相併不陌生,甚至有莫名的新奇和親切感。在鏡頭前我收斂調皮變成乖乖兒。我10歲便拿起相機記錄人生。”“1936年秋末,父親過世。母親身體狀況不好。一位姓蔡的阿姨建議母親去杭州休養。蔡阿姨有一隻黑色小型相機。很快,她看出我對相機的好奇,經不住我左纏右磨,允許我按了幾次快門。這一年算是我攝影的開端。”此後70年,周海嬰熱衷於是。

但他對這件自己熱愛的事總是半信半疑。他一直沒有自信將照片示於公衆,也不能確認這是藝術。陳丹青說他“斯文謙和,老牌的上海文人脾氣,隨口說幾句自貶的玩笑”,確是活畫。

隱在攝影作品背後的他,卻是活潑的、不受限制的、自由的,透着對上海市民階層的廣大的親切感。在他的鏡頭裏,可以看見上世紀50年代上海殷實人家的私家車庫、坐在房頂上反叛的青春女孩、吹哨子的兒童、熟食小販、修鞋修鎖的匠人、街角遊蕩的乞丐以及1949年上海私人診所裏打針的旗袍女孩。他的視野中,有新式婚禮、點心鋪子,有商人、淑女、縫紉的鄰人、遊黃浦江的活力青年。1950年以後,他所拍攝的畫面基本與國家建設、社會風尚相關。如,抖空竹的人、舉重的青年、里弄里肌肉結實的健美明星、街頭的宣傳標語等。他的人像攝影多風格沉鬱。他透露了自己:機智而活泛的,敏銳的,對自己多少有些猶疑和不確定,但在自謙中也有明確和肯定。

他拍攝的動因顯然不只是技術原因,他對人的生命感覺很有反應。又有誰的藝術動因是源於技術呢?如同文學、建築與舞蹈一樣,它們的好處全在於對生命狀態的自覺。如果沒有一個形而上的存在時刻觀照,那些藝術堆積就是負擔或者垃圾。

有人質疑這些照片的價值。我們狂奔的路上,那路邊的樹又有什麼價值呢?對每一個疾馳在生命路途中的人來說,這個世界就是路邊那些一晃而過的樹。平庸的樹會成爲被速度拉直的橫線條,好的樹會留下印記。

(摘編自2011年11月1日《中國青年報》)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雖然魯迅先生很愛兒子,但他去世時兒子周海嬰很小,所以周海嬰對偉大父親的記憶都是從父親的遺物和一個民族的宏大傳說中得來的。

B.魯迅先生有嗜書如命的脾氣,但因爲喜愛自己的兒子和對文盲女工的尊重,所以他對女工爲了博得孩子的歡喜而和海嬰在陽臺上撕書玩未加責備。

C.在周海嬰拍攝的兩萬餘張照片中,90%的畫面都是有人物的,這表明他內心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和理解。

D.文章很少正面描寫周海嬰成年之後的生活,而主要是透過他的攝影集和別人對他的評價來表現他的性格特點,揭示他真實的內心世界。

E.本文通過記述魯迅先生的兒子周海嬰對父親魯迅的深情回憶和深切思念,以及他充滿心理負重的沉重生活,交代了他刻苦學習攝影從而取得的突出成就。

(2)文章題目中的“歷史暗室”有什麼含義?請簡要分析。(6分)

(3)周海嬰拍攝的照片有什麼特點?他爲什麼如此喜歡攝影?請簡要分析。(6分)

(4)從文章的標題和內容來看,全文重在寫周海嬰,而文章最後一段卻在評價什麼纔是有價值的,你認爲這樣寫有必要嗎?請結合全文簡述理由。(8分)

第Ⅱ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目前,校園裏“差生”觀念之所以流行,是因爲我們習慣了用一個標準——學習成績評價所有的學生,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受到限制,導致野蠻區分孩子優劣的怪事層見疊出。

B.構建高效語文課堂,就是要把死氣沉沉的語文課,變成栩栩如生的“活語文”,就是要把語文學習與火熱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

C.目前,政府部門開始了又一輪運動式的突擊檢查治理“地溝油”的行動。這種“圍剿式”的集中整治,雖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卻難以走出“一管就見效,一鬆就氾濫”的怪圈。

D.“織圍脖”(即“寫微博”)是當前的時尚,如今互聯網已迅速進入“圍脖時代”,不僅名人熱衷於“織圍脖”,普通人也紛紛成爲“織男”“織女”,樂此不疲。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學校要依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把減負落實到教育教學各個環節,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改進教學方法,減少學生作業量和考試次數。

B.爲了緩解河南省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和人口老齡化,《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增加了“夫妻雙方均爲獨生子女的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的規定。

C.湖北省中山醫院33歲的護士肖芳連續三次口對口的人工呼吸,使一位呼吸驟停、心臟停搏的大媽“起死回生”,被網友用手機視頻在網上傳播後,感動了全國衆多的網民。

D.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成功實現交會對接,標誌着我國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實現了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的重大跨越。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龍在我國古代始終代表一種神性,又是九五之尊的象徵, ,

, , , ,   ,以增加人民對於龍的敬畏之忱。

①雖然龍舟競渡的風俗習慣長江之南凡有河流處即通行

②服裝藝術上隨便用龍是受禁止的

③且逢年過節舞龍燈的習俗具有全國性

④每逢天旱,封建統治者就去廟中祈雨,把應付責任推到龍王身上

⑤是廣大人民娛樂節目之一

⑥但另一方面,南方各地任何縣城必有龍王廟

A.①③⑥④②⑤  B.②①⑤③⑥④

C.③⑤①⑥④②  D.⑥④①③⑤②

16.請用簡潔的文字對下面的新聞事件進行點評。要求:觀點鮮明,言之成理,不超過100字。(5分)

鄭州惠濟區菜農韓洪剛承包的60畝蘿蔔日前喜獲豐收,然而由於銷路不好,收購價每斤只有四五分錢,他決定免費贈送給市民食用。此事被媒體報道後,短短几炙韓洪剛60畝地裏的20萬公斤蘿蔔都有了着落,但與此同時,由於部分市民的不文明採摘行爲,其他蔬菜卻遭了秧:韓洪剛套種在蘿蔔地裏的的70多畝紅薯,被偷挖走了三四萬斤,地邊上種的兩畝菠菜,也被拔得只剩下三分之一。這讓他損失慘重。一些剛得到消息但一無所獲的市民還發出了抱怨:報紙登了,拿着報紙來,但是這兒什麼都沒有,糊弄老百姓,他是一種炒作。對此,韓洪剛既傷心又委屈。

17.厚重河南有許多文化符號常常引發我們的聯想。請從下列詞語中選擇一個作話題,仿照示例寫一句話。要求句式一致,修辭手法相同。(6分)

龍門石窟 殷墟甲骨 少林武術 北宋清園  諸葛草廬 漢畫館

示例:汴梁菊花,你是奼紫嫣紅的邀請信函,用燦爛的笑容書寫誠意,邀四海賓朋到古都遊玩。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一老僧見一隻蠍子在水流中掙扎,迅速將其撈起,怎奈,被蠍子刺傷。次日,這位老憎又遇一隻蠍子在水流中掙扎,不假思索,叉迅速將蠍子撈起,又被刺傷。路人不解,問:天師爲何不吸取教訓?如此毒蠍,由它去吧!老僧曰:蠍蜇人乃天性,不蜇人,失其性,非蠍也;佛救蒼生於水火亦乃天性。不施救,失其性,非佛也!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參考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1.B(以偏概全,原文是“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

2.A(無中生有,說“大散文”“不及‘小散文’和‘明星寫作’那樣能引起轟動的熱潮”原文中無此信息)

3.C(說法絕對,原文中“逐步呈現出表現自我的自覺性”意味着散文還沒能完全擺脫外在影響,達到徹底的自覺,所以說“今日的散文創作已擺脫了這些影響”過於絕對)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4.A(聽:治理。)

5.D(①是說孫長卿因“外祖朱巽”的關係任該職,不能表明其“長於政事”;⑥是說孫長卿“性潔廉”)

6.C(非是孫長卿拒絕執行開放茶禁,而是朝廷不聽孫長卿的建議)

7.(1)(仁宗)稱讚孫長卿年少而對答敏捷,想留他在東宮侍奉自己,(但)孫長卿以母親患病爲由推辭了。

譯出大意給2分;“嘉”(稱讚,欣賞)、“敏”(敏捷,機敏)、“辭以母疾”(介賓短語後置結構)三處,譯對一處給1分。

(2)慶州佔據險峻之地,以無水爲患,曾經從山谷中挖渠引水以供城中人取水,不久又斷水了。

譯出大意給2分;“患”(“以……爲患”或“苦於”)、“汲”(打水,取水)、“未幾”(不久)三處,譯對一處給1分。

注意:1.關鍵詞與“大意”不重複扣分;2.關鍵詞譯成近義詞也可。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8.交代了早行的典型環境,渲染一種荒寒的氛圍;暗示行旅的艱辛;烘托旅人黯淡的心情和對羈旅行役的厭倦之情。風聲淅淅,白霜滿地,說明時值冬初,天氣寒冷;宿雁驚起,殘月當空,天剛破曉,旅人就踏着白霜上路了,突出了早行之早;蕭索清冷的晨景,更襯托出詞人行旅的艱辛,心境的悲涼。(5分;總說3分,答出一點給1分;賞析2分,能結合意象、意境分析任意兩點即可)

9.“轉覺歸心生羽翼”寫詞人恨不能立刻插翅飛回故鄉,突出了歸鄉之情的迫切;而愁如雲恨如雨,則突出了詞人鄉愁的濃重。“新春殘臘相催逼”寫出了時序代謝,日月相催,與“歲華都瞬息”一起表現出了詞人年光逼人、年華易逝的傷感。“浪萍風梗誠何益”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自己命如“浪萍風梗”,浪跡無定之苦和對羈旅生活的厭倦。最後幾句寫出了自己歸鄉的渴望和對愛人的思念。(6分;思鄉、年華易逝、厭倦漂泊、思親四點之中,答出任意三點並結合詞句分析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1)渺滄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須臾

(2)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3)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6分;每句1分,有錯別字該句不得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1)答D給3分,答B給2分,答A給1分;答C、E不給分。(A.“終未前往一探究竟”,還有我不慣孤獨的原因;C.說“折射出山裏人與城裏人之間存在着無法逾越的心靈隔閡”不當;E.對“山那邊很平常,並不是什麼好地方”理解錯誤)

(2)①設置懸念,引發讀者閱讀的興趣;②引出下文“我”對祖上爲什麼要遷徙的好奇和探尋,爲“我”主動向牧羊老人詢問“山那邊的景緻”作鋪墊;③與結尾我遠離家鄉、重返城市相呼應,突出了我對故鄉的依戀。(6分;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對即可;如只簡單羅列概念而無分析,最多給3分)

(3)①知足自樂:牧羊時笑意掛在嘴邊、眼角,很享受地“嗞”他的葫蘆,很悠閒地看羊兒“咩咩”叫着吃草。②不善言談:“我”主動與他攀談,他的回答每次都極爲簡潔。③喜歡漂泊,隨遇而安:不斷遷徙,羊怎麼住,他就怎麼住。④喜好自然:覺得遼闊的四野都很好。(6分;答出一點給2分,其中概括和解析各佔1分)

(4)觀點一:尋根。①先人作古的時候,總是叮嚀子孫把他的屍骨擡到山那邊安葬,表現出對故土的依戀與迴歸。②文章標題是“山那邊的景緻”,文章的主體部分“我”與老人的對話也是重在寫“我”對山那邊的景緻的探尋。③“我”一直對祖上爲什麼遷徙感到好奇,想要追尋先人曾經有過的生活環境或生存狀態。④“我”離鄉進城之後,對故鄉一直懷着依戀。

觀點二:漂泊。①山那邊並沒有發生過什麼天災人禍,可我祖上卻在三百多年前的某一個夜晚從山那邊遷到了山這邊,說明人常會久居思變,渴望離開故土,開拓新的生活空間。②牧羊老人不斷遷徙,羊走到哪裏,他就到哪裏,漂泊就是他的生存方式。③“我”從農村走向城市也是一種漂泊。④先祖、牧羊老人、“我”都處在漂泊之中,這說明人的本性就是不安於現狀,渴望追求新的“景緻”,漂泊實際上就是生存的常態。

觀點三:隱喻着不同人生態度的碰撞。①我祖上和我對家族遷徙的態度不同,祖上遷居到新的地方之後,雖不忘故地,死後仍要回歸故里,但他們並不打算追尋過去,而我卻總有探尋家族過去的渴望。我的爺爺對此不理解,他對我的好奇笑而不答。②“我”從農村遷徙到城市後,依然思念眷戀故園;我站在新的地方,卻不一定能感受到它“景緻”的美好,因此始終懷念舊地,我對城市與農村的態度始終是矛盾的。③牧羊老人與“我”對遷徙的態度截然相反,他自足快樂,隨遇而安。他不理解我站在山這邊卻想到山那邊一探究竟的好奇,我也不理解他永遠走下去,不留戀任何美好景緻的超然。

(8分;觀點明確2分,理由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任意三點、意思對即可)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1)答D給3分,答B給2分,答A給1分;答C、E不給分。(A.不夠全面;C.“表明他內心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和理解”理解不當;E.“深情回憶和深切思念”“刻苦學習攝影”等語不準確。)

(2)①指周海嬰早期攝影集,他用相機記錄中國不同時期不同人物的生活;②指他被父親的偉大形象遮蔽的大半生,他是公衆眼中偉大父親的影子,是被人場“控制着”的道具,大半生都扮演着民族精神旗手之子的公共角色;③指他鮮爲人知的精神世界和真實自我。(6分;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對即可。)

(3)問題一:①呈現了意味豐富的畫面意象;②關注人們密集視線的盲區;③關注市民生活,多人像攝影;④風格沉鬱。(3分;答出一點給1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

問題二:①兒時起他就對照相有莫名的新奇和親切感;②他關注市民生活,對人的生命感覺很有反應;③攝影本身成了他心靈的夢遊,他可以在攝影中表現真實的自我。(3分;答出一點給1分)

(4)觀點一:有必要。①畫線部分用巧妙的比喻肯定了周海嬰攝影集的價值,而攝影是周海嬰真實自我得以表現的重要途徑,寫攝影集,就是在寫周海嬰。②含蓄地表達了對周海嬰自身價值的肯定,他大半生揹負着家族榮譽的沉重負擔,活在別人的期待和規定之中,但他也有自己的個性,自己的價值,他終於藉助自己的攝影透露了自己,這與標題“走出歷史暗室的周海嬰”相吻合。③畫線部分是對文章主旨的昇華,人們只關注周海嬰頭上籠罩着的炫目的榮光,而忽視了他作爲個人真實的價值,而結尾告訴我們,不能用太過功利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好的樹會留下印記”,美好的東西自有其價值。

觀點二:沒必要。①文章主要內容是寫周海嬰其人及其攝影集,但畫線部分卻撇開這些內容泛泛地討論什麼有價值什麼沒價值,遊離於主要內容之外。②文章的標題是“走出歷史暗室的周海嬰”,寫其攝影集重在突出他走出精神暗室,表現真實自我的艱難,而結尾的評價卻更側重於對其攝影作品的價值判斷,偏離文章的主題。③前文的相關內容已經肯定了攝影對

於周海嬰個人的價值,以及其作品的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畫線部分再用比喻不痛不癢地肯定他作品的價值,顯得畫蛇添足。

(8分;觀點明確2分,理由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對即可)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B(用錯對象,“栩栩如生”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此處應用“生動活潑”“情趣盎然”等)

14.D(A.語序不當,應把“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放到“改進教學方法”之後。B.賓語殘缺,應在“人口老齡化”後加上“的狀況”。C.暗換主語,應在“被網友”前加上“這件事”;另外,“用手機視頻”也應改爲“用手機拍成視頻”。)

15.B

16.(5分。觀點鮮明,有自己的見解2分;言之成理,語言通順3分。)

參考觀點:①市民素質低下;②韓紅剛組織不力;③菜賤傷農;④盲從導致集體道德失範等。如有其他觀點,言之成理也可。

[示例]這則新聞事件折射出了部分市民素質的低下。拔免費贈送的蘿蔔無可指責,但在享受別人給予的好處的同時,順手牽羊,偷挖別人的紅薯,偷拔別人的蔬菜,就是一種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爲。這件事不僅暴露出一部分市民貪多務得、見了便宜就佔的自私心理,也提醒我們,提升國民素質任重而道遠。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孫長卿,字次公,揚州人。因爲外祖父朱巽的緣故,被任命爲祕書省校書郎。天禧年間,朱巽駐守雍州,讓孫長卿隨同運取佛像入見皇帝。(這時)宋仁宗正代(真宗)治理天下事務,稱讚孫長卿年少而對答敏捷,想留他在東宮侍奉自己,(但)孫長卿以母親患病爲由推辭了。皇帝下詔升遷孫長卿掌管楚州糧料院。州中倉庫積存大米五十萬(石),有的年久腐爛已不能食用,主管官吏都怕犯法,沒人敢輕易出倉糧食。孫長卿斟酌糧食的新舊,將好米篩選留下,又將陳米用清水淘去泥污,那些官吏才得以免於被治罪。

孫長卿擔任河南府通判。秋天,下大雨,軍營房屋被毀壞。有人說某些士兵要叛亂,洛陽城中一片譁然。孫長卿趕去曉諭他們說:“下雨毀壞了房屋,還未能修葺,你們怎麼有想叛變的意思,恐怕是有人想趁機動搖我們的軍心吧?”(孫長卿)審問出一個首惡分子殺了,並且當夜留宿在軍營中,衆人的心才安定下來。孫長卿擔任和州知州。有人上訴說別人殺了他弟弟,孫長卿考察他所講的不合情理,詢問他的家產情況,他回答說:“是上等。”又問:“家中幾個人?”回答說:“只有這個弟弟而已。”孫長卿說:“那麼是你殺了弟弟。”審問這個人,服了罪,郡中的人把孫長卿視若神明。

孫長卿歷任江東淮南河北轉運使、江浙荊淮發運使。一年漕運到京的米達八百萬(石),有人質疑運的米太多,孫長卿答道:“我不是想要有盈餘,而是用來預防荒年。”議論的人認爲楚水多風浪,請求開通盱眙河,從淮河通到高郵。孫長卿說:“地勢有山爲阻曲折迴繞,工役大難於成功。”事情交付都水官,調動民工幾百萬,終於不能完成,就作罷了。當時又要開放茶葉買賣而收其賦稅,召孫長卿商議,孫長卿說:“本來祖宗實行茶葉專賣,是爲了充作西北二邊境購買軍糧之用,而且不出京城的錢,公傢俬人都認爲便利。現在實行的措施,不足補助邊境購買軍糧開支的十分之一,而國家的財用被損耗了。”於是逐條陳奏不便的理由十五件事,朝廷不聽。

孫長卿改任陝西都轉運使。過了一年,任慶州知州。慶州佔據險峻之地,以無水爲患,曾經從山谷中挖渠引水以供城中人取用,不久又斷水了。孫長卿開鑿了一百口井,都找到了泉水。泥陽有羅川、馬嶺等地,山上構築有危險的棧道,下臨萬丈深淵,路過的人惴惴恐懼。孫長卿尋訪到唐朝時故道,開闢爲通途。改任定州知州。

熙寧元年,河北發生大地震,城牆和糧倉都倒塌了,孫長卿盡力修繕補築。宋神宗知道他的才能,轉任他爲兵部侍郎。第二年,去世,享年六十六歲。

孫長卿沒有文學才能,但擅長政事,是能幹的官員。孫長卿性情廉潔,從不取別人一毫財利。孫長卿任定州知州時應得園林之利八十萬,他悉數歸公。孫長卿死後,皇帝下詔派人護送他的靈柩歸葬原籍。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