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推薦】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錦集十篇

本文已影響 2W人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錦集十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水在不同的條件下會產生的變化。

2、養成仔細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活動準備:

1、準備冰,給每位幼兒提供一杯水。

2、鏡子、透明玻璃杯。

活動過程:

一、小水杯裏的奧祕。

1、出示幾杯水,請幼兒觀察。這就是我們昨天一起準備的水,看看發生變化了嗎?

2、你發現了什麼?

3、幼兒討論後得出結論:昨天放進了冰箱的杯子裏仍是水。結冰的杯子裏,有些冰已經融化,又有冰,又有水。

二、移動小水杯。

1、將已結冰的小水杯集中放在活動室中間,分散放在桌上。要求幼兒仔細觀察水杯裏的變化。

2、小水滴變成了冰,我們有辦法讓它變成水嗎?

3、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讓杯子裏的.冰融化。如:用紙去扇扇,用嘴去吹吹,看看有什麼變化。

三、抓住小水滴。

1、教師將一杯水倒入平底鍋中加熱沸騰,請幼兒猜測水會怎麼樣。

2、幼兒觀察幾分鐘,看看發生了什麼,平底鍋中的水是否會減少。

3、教師用鏡子、紙、透明杯等舉到平底鍋上方,去“抓住”小水滴。

4、小水滴爲什麼都逃出來了?它被抓住了嗎?告訴幼兒細小的小水滴被抓住以後,又抱在一起,變成“胖胖”的水滴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幼兒園中班科學優質課教案――會吃“土”的瓶子娃娃

設計思路

動物需要空氣.植物需要空氣,但人們更離不開空氣,空氣到處存在,但孩子們感知不到,爲此,我特設計本節活動,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感知空氣的存在,從而培養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實際操作,讓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

2.幼兒通過親自實驗,感知空氣佔有空間的現象。

活動準備

眼藥瓶若干、彩色的沙土。

活動過程

1.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課題

2.想一想“瓶子娃娃”能吃“土”嗎?

3.試一試

①幼兒手拿一個“眼藥瓶娃娃”用力捏瓶子,會看到什麼現象?

②將手鬆開,你又會發現什麼?

4.做一做:會吃土的“瓶子娃娃”

①瓶向下,對着彩沙用力捏瓶子,手鬆開,沙子自動跑到瓶子口,再一捏.沙子就出來了。

②當瓶子口中進沙子時,手鬆開,瓶口再向上。

③這樣反覆幾次,慢慢地瓶子中就裝滿了彩色的沙子。

④當塑料瓶恢復原狀時,瓶內空氣稀薄、壓力小,所以沙子被吸起來了。

5.說一說

①手不捏“瓶子娃娃”,瓶子充滿了空氣,幼兒感知不到。

②手捏緊瓶子娃娃,把瓶子中的空氣趕走了。

③這樣一捏一鬆反覆多次,“瓶子娃娃”就吃飽了。

活動延伸

當“瓶子娃娃”吃飽彩色沙土以後,孩子們可以進行彩色畫粘貼或噴畫,揭開一點,噴一點,注意不要全部揭開。

本節活動知識點:空氣佔有空間。

總結:空氣到處存在,但空間一詞比較抽象,教師用空氣和彩沙的對話實驗的原理體現出來。如:手不捏瓶子,空氣就充滿了瓶子,當彩色沙子進入瓶子中,彩色的沙子就把空氣擠走了,這樣就把“空間”這個詞形象化地解釋出來,幼兒也便於理解。

幼兒園中班科學優質課教案――色彩謠

一、活動目標:

1、在玩色中感受顏色的變化現象,學編詩歌――色彩謠。

2、培養觀察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體驗自由探索的樂趣。

3、學習詞:綠、橙、紫。

二、活動準備:

1、幻燈機一部,畫有紅、黃、藍三色花的明膠片一套,裝有紅、黃、藍三色的滴瓶小試管三根。

2、每張桌上放兩份裝有紅、黃、藍三色水的滴瓶,每個幼兒三個小玻璃瓶、三根棉籤、兩張紙。

三、活動過程:

(一)、認一認

1、出示有三色花的明膠片,讓幼兒觀察並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

提問:你看到了哪幾種顏色?(學習詞:紅、黃、藍)

2、以變魔術的形式疊合或分開兩種顏色的明膠片,讓幼兒感知顏色的變化,激發幼兒對顏色的好奇。

(二)、試一試

1、讓幼兒人人都來做“魔術師”,利用桌上的材料,把兩種或三種顏色自由混合,觀察顏色的變化。

2、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如將紅、黃兩種顏色水分別滴人空瓶,輕輕搖動,就會變成橙色;將藍、黃兩種顏色水分別滴人空瓶,輕輕搖動,就會變成綠色;將紅、藍兩種顏色水分別滴人空瓶,輕輕搖動,就會變成紫色;將紅、黃、藍三種顏色水分別滴人空瓶,輕輕搖動,就會變成黑色。

(三)、畫一畫

1、你變出了哪些顏色?這些顏色是怎樣變出來的?(學習詞:橙、綠、紫、黑)

2、你能用變出來的顏色畫什麼呢?(讓幼兒用棉籤分別蘸變出的橙色、綠色、紫色和黑色自由畫面)。

(四)、編一編

1、討論:’剛纔,你們在玩色的時候發現了什麼現象?你們變出了哪些顏色?這些顏色是怎樣變來的?你們用變出來的顏色畫了什麼?

2、請你把變顏色和畫畫的過程編成一首兒歌。紅、黃兩種顏色水混合在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

你們用變出的橙色畫了什麼?

(啓發幼兒編出詩句“紅黃兩個手拉手,變出橙色畫橙子。”)黃、藍兩種顏色水混合在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你們用變出的綠色畫了什麼?(啓發幼兒編出詩句“黃藍兩個手拉手,變出綠色畫竹子。”)

紅、藍兩種顏色水混合在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你們用變出的紫色畫了什麼?

(啓發幼兒編出詩句“紅藍兩個手拉手,變出紫色畫茄子。”)紅、黃、藍三種顏色水混合在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你們用變出的黑色畫了什麼?(啓發幼兒編出詩句“紅黃藍色手拉手,變出黑色畫珠子。”)

(五)、念一念

1、請幼兒朗誦自編的兒歌。

2、鼓勵幼兒爲自編的`兒歌取名字。

3、教幼兒學念兒歌,可以集體、分組或請個別幼兒學習朗誦。

四、活動延伸:

將活動材料放在科學角里,讓幼兒探索用其他顏色的顏料變出更多的顏色。

附:色彩謠(幼兒自編的兒歌)

紅黃兩個手拉手,變出橙色畫橙子。

黃藍兩個手拉手,變出綠色畫竹子。

紅藍兩個手拉手,變出紫色畫茄子。

紅黃藍色手拉手,變出黑色畫珠子。

幼兒園中班科學優質課教案――奇妙的連接大師:螺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奇妙的連接大師:螺絲

活動一:擰一擰

活動目標

1.認識螺絲,知道螺絲由螺桿和螺帽組成;

2.瞭解螺絲螺旋上升的特性;

3.通過操作活動,培養幼兒的科學興趣,及觀察分析的能力。

活動準備

1.不同口徑的飲料瓶、燈泡、螺口;

2.不同自徑的螺絲;

3.鋼筆、圓珠筆。

活動過程

1.投放材料,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可做適當的指導)

2.提出問題,“這些東西好玩兒嗎?”

3.引導幼兒在操作中發現:“這些材料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能擰在一塊兒。都能扣緊……)

4.爲什麼能擰到一塊兒?瓶口上有一道一道的;瓶蓋上也有一道道的;燈泡上有圈一圈的紋,轉着轉着就上去了;這個圈套在螺絲上,一擰就擰上去了;教師向幼兒講解螺絲的構造一由螺桿和螺帽組成。

5.幼兒討論,總結答案。生活中有許多的物品都是利用螺絲的原理設計的,這些物品接口的地方像盤山公路一樣,是旋轉上升的。

活動二:奇妙的螺絲

活動目標

1.知道螺桿和螺帽在匹配的情況下,可以連接、固定物體;

2.瞭解螺絲原理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活動準備

1.不同直徑的螺絲;

2.繩子,方便膠,透明膠,細鐵絲等;

3.需用螺絲連接的玩具。

活動過程

1.“你能把玩具連接在一起嗎?”鼓勵幼兒嘗試使用各種材料。

2.幼兒相互交換玩具材料。體驗各種連接效果。

3.探究比較哪一種材料使用起來最方便,結實?

幼兒分組操作,比賽驗證。(用螺絲連接材料,是最方便、結實的。)

4.教師提供匹配和不匹配的螺絲若干。幼兒操作發現:(帽太大了,擰不緊;帽小了,擰不上去。有的卻能擰上去。)

5.引導幼兒分析比較,爲什麼有的螺絲能擰上去?

6.幼兒討論,得出結論,螺絲在匹配的情況下可以很方便的連接,固定物體。

7.幼兒相互合作用螺絲連接材料,製作玩具。

8.教師小結。

幼兒園中班科學優質課教案――油和水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油和水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敢於質疑、樂於猜想、勇於創新的意識

2.使幼兒感知油水分離現象及糧食在油水中的沉浮現象。

3.初步學習記錄實驗結果,並培養幼兒認真、細緻的科學態度。

活動準備

涼白開水、花生油、一次性透明杯、糧食(玉米、大米、芝麻、花生、黃豆)分裝在盤子裏,筷子、畫紙、筆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探索慾望

1.猜一猜:杯子裏裝的是什麼?

導語:“你們面前都有兩個杯子,請你猜一猜杯子裏是什麼?”

2.試一試:想辦法辨別杯子裏是什麼?

導語:“我不知道它們是什麼,但我知道它們是無毒的,用什麼辦法才能知道它們是什麼呢?你來試一試。”

3.說一說:杯子裏是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

(二)實驗、觀察油水分離現象

1.猜一猜:油和水倒進一個杯子中,會發生什麼事情?

導語:“請你們猜一猜,假如把油和水倒人一個杯子中,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2.幼兒實驗、觀察。

(1)把“水和油倒人一個杯中觀察”你發現了什麼祕密?”

(2)用筷子攪一攪,再次觀察“你又發現了什麼?”

(三)實驗並記錄各種糧食放在水、油中的沉浮現象

1.做一做:把各種糧食放在水、油中,並記錄觀察結果。導語:“今天,來了許多糧食朋友,你們看看都有誰?”“它們想在油、水中游泳,請你把它們一個一個放進杯中,每一種都要試一試,看看有什麼奇妙的事情發生,然後把這些事情記錄下來。”

2.幼兒實驗、觀察(當糧食是單個時,芝麻會浮在油麪上,花生、大米停在油、水中間,黃豆、玉米會沉入水底。當糧食相互粘連到一定程度時,會一起沉入水底。)

提示:教師引導幼兒把觀察到的現象用自己設計的記錄方式記錄下來。

3.交流實驗結果。

(1)同伴間相互交流實驗結果。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交流。

(3)活動小結。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萌發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瞭解一些小動物過冬的方式,加深對季節特徵的認識

重點難點

重點:萌發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難點:懂得動物生存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初步瞭解一些動物過冬的方式及人們過冬的一些辦法

物質準備:一幅冬季景色圖片,若干種動物卡片(燕子、青蛙、小松鼠、兔子、雞、鴨、蛇等),部分動物頭飾,場地佈置(樹洞、泥洞、雪地、“南方”)

活動過程

一、知道動物怎樣過冬

1.講述故事《小動物過冬》,提問:故事裏的小動物是怎麼過冬的

2.遊戲:給小動物找過冬的地方

①讓幼兒操作動物卡片,在圖片上給這些小動物找過冬的地方。

②引導幼兒總結這些常見動物過冬的方式。(換皮毛、冬眠、儲存糧食、飛往南方等)

3.表演遊戲:小動物過冬

幼兒頭戴動物頭飾(如兔子、青蛙、燕子、雞、鴨等),聽教師信號,找到場地佈置的過冬的地方:

①誰不怕冷,還在雪地上跑來跑去

②誰冬天躲起來睡大覺

③誰躲在家裏吃東西

④誰飛到南方去過冬

二、關心動物的生存

①我們怎樣關心愛護小動物

②我們是怎樣過冬的

延伸活動

和家長一起收集有關動物過冬的資料。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瞭解動物、認識動物、關心動物、愛護動物是對幼兒進行環境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針對幼兒的年齡和認知特點,通過遊戲讓幼兒主動參與瞭解一些小動物過冬的方式,從而萌發愛護小動物、愛護大自然――小動物的家的.情感。因此,針對這一活動意圖,教師要充當好活動的引導者,讓幼兒輕鬆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

二、效果分析

小動物是幼兒很感興趣的,對它們的過冬方式他們也是滿懷新奇。整個活動幼兒始終處於輕鬆、愉快、自然的活動氛圍中,特別是遊戲活動將幼兒所觀察到的動物過冬現象通過幼兒自身表演再現出來,增加了幼兒的活動興趣,有利於增進幼兒熱愛動物的情感,寓教於樂,符合幼兒學習的特點,取得了好的活動效果。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不鏽鋼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體驗探索、發現的樂趣。

2、能仔細觀察,用清晰的語言描述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不鏽鋼勺子(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2、幼兒摸箱。

3、ppt

【活動過程】

一、照平面鏡,玩鏡面遊戲,感受平面鏡的成像引入。

師:林老師今天帶來了一面鏡子,待會兒請小朋友們來照一照,,看看鏡子裏的你和鏡子外面的你都一樣嗎?摸一摸,這個鏡子是平的還是不平的的?

二、創設"魔法情景",出示勺子,感受勺子的凹面和凸面。

師:林老師最近向魔法師借了一個魔法寶貝,這個魔法寶貝功能很多,不僅能舀東西吃,還可以用來照,照出來的樣子還不一樣,大家猜猜是什麼呢?

師:這個魔法勺和剛纔小朋友們找的鏡子可不一樣,它不是平的,請你們用手摸一摸魔法勺用來舀東西吃的一面,感覺下它是彎進去還是鼓起來的呢?哦,彎進去的這面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凹面,我們一起用這個凹面再照照自己的小臉蛋,看看我們的小臉蛋是朝上還是朝下呢?哦,原來勺子的凹面照出來的小臉蛋是倒立的。另一面如上。

小結:小朋友真聰明,發現了勺子用來舀東西的彎進去的那一面叫做凹面,照出來的小臉蛋是倒立的,鼓出來的那面叫做凸面,照出來的'小臉蛋是倒立的。

三、鞏固凹面和凸面,摸箱遊戲。

師:老師今天還帶來了一個魔法箱,魔法箱裏有許多小朋友用魔法勺照出來的魔法卡片,待會兒我會請表現好的小朋友從魔法箱裏摸出一張魔法卡片,並要說出這張魔法卡片上的小朋友是用魔法勺的凹面還是凸面照出來的,你是怎麼知道的?答對有魔法禮物獎勵!

四、總結"魔法經驗",結合ppt拓展幼兒實踐運用。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勺子有這樣的魔法,還有很多東西都有這樣的魔法,小朋友們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用凸面鏡做成的呢?哪些東西是用凹面鏡做成的呢?我們一起去找一找。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爲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做實驗讓幼兒知道一些科學現象。

2、要讓幼兒明白刨開皮後的香蕉,要及時吃掉,不能放太久。

3、讓幼兒能夠感受到與老師,同伴一起做實驗的快樂。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教學重難點】

重點:香蕉剝皮後要及時吃掉,放太久吃了對身體不好。

難點:讓幼兒知道一些科學現象。香蕉皮是保護香蕉的,剝開後香蕉皮與空氣接觸,香蕉就變黑了。

【活動準備】

1、二根新鮮香蕉,一個已經剝開了很久的香蕉。

2、實驗準備:兩根香蕉,兩個紙盤子和蛋糕的塑料刀。

【活動過程】

一、先把香蕉放到一個看不見的袋子裏,讓小朋友猜一猜,老師今天爲小朋友帶了什麼來,讓小朋友有一種神祕的感覺。老師可以爲小朋友提醒帶的東西是什麼樣子,讓小朋友自由的想,猜。

二、小朋友猜出來了之後,老師拿出香蕉放到事先準備好的.紙盤子裏進行實驗。

三、實驗觀察。

1、老師先拿出一根已經剝開了很久的香蕉,滿懷疑惑地問道,小朋友知道這根香蕉爲什麼變成了黑色了嗎?讓小朋友自由回答。等小朋友說完了後,老師神祕的說,老師帶小朋友去找答案,好嗎?

2、拿出一根新鮮的香蕉,把他放到紙盤子裏,一根分成幾分,待四個小時過後讓小朋友再觀察。

3、在這過程中可以和小朋友做一些有關與香蕉的遊戲,如:將香蕉朝下放,香蕉像什麼?香焦朝上放,又像什麼,香蕉豎着放,再像什麼?等等遊戲。

4、等四個小時過後,讓小朋友再觀察這根香蕉顏色的變化,變成了黑色。

5、再刨開第二根新鮮的香蕉。把它放在紙盤子裏,也分成幾分,讓幼兒觀察顏色與第一根香蕉顏色是否一樣。

6、總結得出,香蕉皮是保護香蕉的,剝開香蕉皮,空氣就會和香蕉接觸,於是香蕉就變黑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思考幼兒園爲什麼“出汗”,瞭解室內潮溼的基本原因。

2.知道處理潮溼的簡單辦法。

活動準備:活動前幼兒看過、摸過幼兒園“出汗”的地方。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外面的太陽好烈啊!看,你們的額頭上都有什麼了?爲什麼會出汗呢?

2.師:人熱了就要出汗,你們有沒有發現幼兒園也會“出汗”?在哪裏發現的?它的“汗”跟我們的`一樣嗎?

總結:幼兒園的牆上、地面上,甚至我們的桌子上都有“汗”,還會有黏黏的感覺。

二.展開

1.師:爲什麼會這樣呢?難道幼兒園也熱了嗎?

2.師:其實這是因爲春天比冬天暖了一些,空氣中就有了很多我們看不到的小水珠,它們飄到地上,飄到牆上,落到我們的桌子上,上面就像“出汗”了一樣。

3.師:有什麼辦法能讓空氣乾燥一點呢?(可以多通通風、換換氣,過一段時間,幼兒園就不會“出汗”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圖形與顏色之間的關係。

2、按要求給不同形狀或物體塗上相應的顏色,按顏色選擇相應的圖形與物體,鍛鍊辨別能力與對應能力。

活動準備

情境圖(圖上有小豬、小羊、小老鼠等正在勞動的小動物,一座黃色半圓形與紅色正方形組成的蘑菇房子),水彩筆,小豬的房子不塗色(屋頂是梯形、牆是長方形),小羊的房子不塗色(屋頂是三角形、牆是正方形),塗有顏色的色卡(紅、黃、藍、綠等),(小綠人、上衣、褲子)卡片,對勾卡片,每幼兒一個紅色小布袋裏面裝有(自制小人、衣服等),伴奏音樂:開火車、風的聲音。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師:我是從數學王國來的,今天要邀請小朋友到數學王國做客,怎麼去呢?(開火車去)幼兒隨音樂開火車到數學王國。

2、引導幼兒觀察,瞭解圖形與顏色的關係

出示情境圖:引導幼兒觀察,上面有什麼?跟它們有禮貌的打招呼,它們在做什麼?有座房子好漂亮呀,屋頂是什麼顏色、形狀的?(黃色半圓形的)牆是什麼顏色、形狀的?(紅色正方形的) 3、請幼兒按要求給不同形狀的物體對應塗色

(1)這座房子是誰的家?(小豬說:不是我家。我家要裝修,請你們幫幫忙吧,我的房頂是紅色的,牆是藍色的)。幼兒用水彩筆給房子塗色。

(2)小羊說:也不是我家,我家房子的屋頂是三角形藍色的,牆是正方形黃色的,請你們幫我刷刷房子吧)。幼兒按要求用水彩筆,幫小羊給房子塗色。

老鼠說:我是路過的不是我家,到底是誰的.家呢? 4、請幼兒按顏色選擇相應的形狀與物體。

(1)敲門:咚咚咚,誰在家呀?(開門的是小綠人)同時出示“小綠人”

問:小綠人你的衣服哪去了?(被大風颳跑了)小朋友我們該怎麼辦呢?(幫小綠人穿上衣服)幼兒幫小綠人穿好上衣與褲子。

(2)小綠人的衣櫥太亂了,請小朋友幫他一下衣服吧,出示上衣、褲子、色卡,請幼兒分別把不同顏色的(紅、黃、藍)色的上衣、褲子放在(紅、黃、藍)色卡指定位置的衣櫥裏。

(3)遊戲:“變魔術“

a) 師:小朋友幫了那麼大的忙,請大家閉上眼睛看我來變魔術: “大風把衣服刮亂了” (同時播放風的聲音)把(紅、黃、藍)上衣、褲子、色卡的位置變換,讓幼兒重新幫忙衣服。

b) 出示好朋友“對勾”對勾在那裏,衣服就穿什麼樣的?請幼兒按對勾的位置給小綠人穿衣服。

(4)遊戲“化裝舞會”

出示紅色小布袋晃動,請幼兒聽聲音猜一猜裏面是什麼?請幼兒自由猜後,教師打開魔袋出示自制小人:“遊樂場要舉行化妝舞會,可是所有的小人都沒有漂亮的衣服,請小朋友們幫它們打扮一下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發“魔袋”請幼兒兩手食指打開魔袋,教師出示對勾與色卡(對勾在紅色卡位置就給小人穿紅色的衣服,對勾在綠色卡位置就給小人穿綠色的衣服等)教師隨時變換對勾的位置,請幼兒幫小人穿衣服。看誰穿的對又快。(在幼兒操作時教師隨時觀察指導幼兒的操作情況,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 5、舞會結束了,請幼兒把小人送回家關上門(魔袋),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知道哪些東西放在水裏是沉的,哪些是浮的。並能用↓、↑記錄結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2、在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的基礎上,嘗試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不同方法3、能專心傾聽別人講話及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與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學試驗材料:各種能沉、浮的物品(玩具、小木塊、勺子等),大容器7個、記錄表等。

2、科學術語及詞彙:沉、浮。

活動過程:

一、猜測活動:

1、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物品寶寶,這些物品寶寶想到水裏游泳,你們猜猜看會怎麼樣呢?(出示沉↓、浮↑卡片)2、師:你們說有的會沉,有的會浮,我也不清楚,那我們就把玩具扔進去看看呢?

3、讓幼兒大膽猜測其餘物品寶寶的沉浮現象。

二、幼兒操作活動:感知“沉”、“浮”現象。

1、第一次實驗:幼兒把物品放進水裏,看看結果和自己的猜想一致嗎?。

2、第一次記錄:記錄猜想和實驗的結果。

3、交流:幼兒相互交流第一次猜測和實驗結果,探索自己的猜測和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三、探究用不同的材料使下沉的物體浮起來。

1、這些物品寶寶,他們在水裏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現在老師要請你們去玩一玩,動動你們的小腦筋,你有沒有辦法使原來沉在水底的東西浮起來,使浮起來的東西沉到水底?等玩好的時候啊,再把你的方法告訴我們。

2、幼兒操作改變物體的沉浮,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材料和方法3、你用什麼辦法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的?成功了嗎?

幼兒:沉下去的東西請沉的東西幫忙會沉下去,要請浮的東西幫忙纔會浮起來教師小結:浮的東西可以幫助沉的東西浮起來;沉的東西可以幫助浮的東西沉下去,而且和物體的輕重、大小有關四、經驗遷移水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是水太大了,也會給我們帶來危害,發大水的時候(圖片),我們周圍的東西都沉到了水裏,我們人也會沉到水裏了,這個時候,我們想什麼辦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腳盆、木頭、船等圖片)五、結束小結。

科學家很聰明的,他們運用水的神奇力量發明了船、潛水艇,可以使我們人在水裏走來走去,我們小朋友長大以後也可以發明一些在水裏沉、浮的'東西。

設計思路

孩子們在遊戲及日常生活中,會發現一些奇怪的現象:如船爲什麼會浮在水上走?爲什麼有些東西會浮在水面而有些東西沉在水裏?等等,爲了滿足幼兒的的好奇心,探索身邊的科學,接觸沉與浮的現象,並對沉與浮的現象做出簡單的分析、判斷和推理,因此我設計了這個科學活動,旨在讓幼兒在猜想和發現中,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不同方法。

活動目標

1.在探索物體沉與浮的過程中,體驗操作與探索的樂趣。

2.感知不同物體的沉浮現象,並能對其分類;嘗試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不同方法。

3.初步嘗試記錄猜想與發現,學習預測和驗證的科學方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積累有關水的經驗,初步感知過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材料準備:棗、鐵夾子、塑料瓶、積木、石頭、泡沫、沙子,記錄紙、筆等。

活動過程

1.觀察樹葉和鑰匙放進水缸的現象,簡單瞭解物體的沉與浮。

(1)教師分別將兩樣東西放入水缸中,請幼兒觀察。

指導語:這兩樣東西放入水中會怎樣?

2.觀察材料,猜測物體的沉浮現象。

(1)逐一觀察材料。

指導語:你的籃子裏有什麼?

(2)玩遊戲"猜一猜"並記錄。

指導語:如果把這些材料放在水裏會怎樣?我們來統計一下人數。

3.動手操作並記錄,驗證物體的沉浮現象。

(1)觀察記錄紙,討論記錄方法。

(2)自由探索物體的沉與浮,並記錄操作結果。

4.交流操作結果,對沉浮物體進行分類。

(1)分別展示記錄結果,驗證猜想。

(2)共同小結。

指導語:這些材料在水裏有的沉有的浮。有的東西很大,一開始很多人猜它會沉下去,可是一試卻發現不是這樣。所以任何事情都要試一試才知道。

(3)根據沉浮現象進行分類。

指導語:現在我們給這些東西來分類,你打算怎麼分呢?

5.動手製作潛水艇,嘗試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不同方法。

(1)討論方法。

指導語:現在老師要給你們佈置一個任務,請你們用塑料瓶來做潛水艇,動動你們的小腦筋,你有沒有辦法使原來浮起來的塑料瓶沉到水底。

(2)動手製作潛水艇,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改變物體的沉浮。

(3)個別介紹,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結果。

(4)共同小結。

指導語:瓶子就好比是一艘潛水艇,石頭和水等就好比是潛水艇的壓艙物。當瓶子充滿水時,壓艙物就有足夠的重量,潛水艇便潛入水中。如果我們把潛水艇內的水等排出艙外,隨着壓艙物的減少,潛水艇就浮了起來。

6.播放潛水艇視頻,擴展經驗。

指導語:小朋友都很聰明,科學家也很聰明,他們運用水的神奇力量發明了船、潛水艇,可以使我們人在水裏走來走去,我們小朋友長大以後也可以發明一些在水裏沉、浮的東西。

自我反思:

1、事先沒有明確“浮上來,沉下去”這兩個詞組的搭配,所以在實驗結束的時候,會聽到好幾個幼兒說“浮下去,沉上來”,這個問題是我事先沒有考慮到的。

2、有幾組幼兒在做實驗的時候,出現爭搶實驗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後將紙船玩得變成紙漿的現象,這個是我事先沒有明確實驗的注意事項造成的,每一次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常規問題還是要考慮到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知竹子的外形特徵及其生長環境,知道竹子是由筍子長成的。

2.瞭解竹子的用處,知道竹子及竹製品和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1.筍、帶葉的竹子、竹製品若干。

2.竹林的圖片1張[最好有筍、竹、地下根狀莖(竹鞭)及根]。

3.幼兒用書:《竹子和竹製品》。

4.教學掛圖:《竹林》。

活動過程:

1 . 引導幼兒觀察竹子的外形特徵。

教師:這是什麼?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摸摸、捏捏,觀察竹子的外形特徵,如圓柱形、長長的、一節一節的等)教師:再來看看竹子裏面是怎樣的?(分別橫斷、縱剖開竹子,裏面是空的,有一層薄薄的膜)教師:竹子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出示筍,引導幼兒觀察筍的一層一層皮,裏面也是中空的等)教師:竹子有根嗎?根是什麼樣的?(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竹子在地下也是一節一節的,橫着長在土中,叫做根狀莖,每一節上都長有須狀的根)教師:竹子長在什麼地方?(生長在山坡上,它不怕冷,冬天不落葉)你見過竹子嗎?在哪見過?是什麼樣子的?(竹子有粗有細)師幼共同小結竹子的外形特徵。

2.引導幼兒討論竹子的用處。

教師:竹子有什麼用途?有什麼用處?(根據幼兒講述,出示部分竹製品或圖片)教師:還有什麼也是竹子做的?(引導幼兒擴大視野,講述竹子可以蓋房、做竹筏運輸、搭腳手架、制筆、做樂器等)

3.小結。

教師:竹子的用處真大,小朋友可以在家裏找找,或者讓媽媽帶你出去仔細看看,還有什麼是用竹子做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目標

1.能積極探索玩具動起來的祕密。

2.喜歡玩玩具,有良好的操作習慣。

準備

1.師幼共同準備慣性、電動、拖拉、機械(發條)玩具以及遙控、聲控玩具。

2.各種型號的電池。

3.幼兒已有玩各種玩具的經驗。

過程

1.初步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

——出示許多玩具,引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幼兒自由地玩自己帶來的玩具。

2.進一步探索各種玩具的不同玩法。

——引導幼兒交換玩玩具,想一想,這些玩具的玩法是否一樣。

——引導幼兒互相交流玩了哪幾種玩具,是用什麼方法讓玩具動起來了的。(拉、推、擰、拖、開等)

——當你讓玩具動起來時,你心裏怎麼樣?

——請幼兒按不同的玩法給玩具分類,全體幼兒觀察、討論分得是否正確。

3.觀察、操作聲控玩具。

——出示聲控玩具,提問:怎樣讓這個玩具動起來?

——師幼共同玩聲控玩具。

——玩玩具開心嗎?你最喜歡什麼玩具?

——師幼共同:玩具真有趣。

建議

1.玩具被稱作兒童的'天使,是兒童快樂的源泉。順利地使用各種類型的玩具,能增添快樂,減少因挫折而帶來的消極情緒。

2.可引導幼兒觀察玩具,說出各種玩具的玩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