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綜合教案通用15篇

本文已影響 2.47W人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綜合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綜合教案通用15篇

幼兒園綜合教案1

目標:

1、理解快樂的含義,知道大家在一起會得到快樂,共同勞動會得到快樂,爲別人解決困難也會得到快樂。

2、能積極參與活動,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準備:

1、《快樂公寓》ppt

2、學具:房子圖片7套,小動物圖片7套(根據故事中的動物)

3、經驗準備:幼兒知道狐狸最聰明,小烏龜喜歡曬太陽,小老鼠會打洞,公雞會叫人起牀,小貓講衛生等等。

過程:

一、開始部分師幼共同表演,提問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們你們幸福嗎?我們認識了朋友,跟好朋友一起做遊戲,都很幸福、很快樂。森林裏的小動物們也想得到快樂,可是它們遇到了一些麻煩,我們來聽聽發生了什麼事情。

二、基本部分

1、分段講述故事,理解快樂。

(1)教師結合ppt講述故事第一段(講到狐狸)提問:

1)、小老鼠遇到了什麼困難?

2)、小烏龜遇到了什麼困難?

3)、狐狸又遇到了什麼麻煩呢?

小結:小老鼠、小烏龜和狐狸都感到很孤獨,想跟好朋友住在一起。

提問:

1)它們都遇到了麻煩,所以感到不快樂,你們有什麼辦法幫助它們嗎?

2)它們想了這麼多辦法,小動物們知道了一定會謝謝你們的。那在故事裏,它們想了什麼辦法呢?我們聽一聽。

2、老師結合ppt講述第二段故事(講到大家歡呼,表示贊同)提問:他們是怎樣造房子的?小動物們都做了哪些事?

3、操作練習"爲動物分房"師:新房子造好了,請小朋友來幫小動物分一下房間。

(教師巡視指導,引導幼兒正確幫小動物們分配到最喜歡,最安全的房間裏。)師:你是怎麼幫小動物分房的?

小結:小動物們都住進了自己喜歡的房間,真快樂,它們要謝謝小朋友們,你們幫助了它們,快樂嗎?

4、點擊出示鴨子:"看,誰來了!"提問:

(1)鴨媽媽好象有點不開心,到底發生什麼事了,我們來聽聽?

(2)大家是怎樣幫助鴨媽媽和鴨寶寶的'?

5、完整欣賞故事提問:

(1)現在公寓裏住滿了動物,小動物們可以在一起玩了,真快樂。我們一起來幫這個公寓取個好聽的名字吧?(快樂公寓)老師把小動物們發生的事情,編成了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幼兒完整傾聽故事。

小結:我們今天跟好朋友在一起得到了快樂,給小動物分房得到了快樂,爲小動物解決困難也得到了快樂,以後我們每天都要快快樂樂的,做個快樂的小朋友,還要把快樂幸福帶給身邊的好朋友。

三、結束活動。

師幼共同表演《幸福拍手歌》。師:我們一起把我們的快樂、幸福表現出來吧!

幼兒園綜合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散文的優美意境。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3、體驗小樹葉和大樹媽媽互相關愛的情感,激發幼兒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

2、活動難點: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帶孩子戶外在觀察秋天的景色。

2、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以歌曲《小樹葉》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樹葉真懂事,雖然離開了大樹媽媽,可它們心裏還記着媽媽呢!你們看,它們還給大樹媽媽寫了一封信呢。信裏會寫些什麼呢?我們來聽一聽就知道了。

二、欣賞散文,初步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散文的優美意境。

(一)完整欣賞配樂散文《小樹葉給大樹媽媽的一封信》,提問:你聽到小樹葉給大樹媽媽的信裏都說了什麼?

(二)結合多媒體課件分段欣賞,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

1、欣賞第一段散文,然後提問:

①秋天,大樹媽媽給小樹葉換上了什麼顏色的衣服?

②小樹葉挽着大樹媽媽在秋風中幹什麼?

2、欣賞第二段散文,然後提問:

①小樹葉離開了大樹媽媽,心裏感覺怎麼樣?

②小樹葉跟着秋風阿姨都看到了什麼?

3、欣賞第三段散文,然後提問:

①小樹葉生病了,媽媽是怎麼做的?

②小樹葉是怎麼長大的?

③每當大風大雨來臨時,大樹媽媽又是怎麼做的?怎麼做的?

④小樹葉送給大樹媽媽的禮物是什麼?

(三)完整誦讀,並進行簡單表演。

三、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喜歡的語句。

四、拓展提問,體驗小樹葉和大樹媽媽互相關愛的情感。

你喜歡小樹葉嗎?爲什麼?如果你是大樹媽媽,你會怎樣關心小樹葉?如果你是小樹葉,你會怎樣關心大樹媽媽?

五、教師小結,聽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結束活動。

師:外面還有許多的大樹媽媽在想念自己的孩子呢!我們一起到外面把《小樹葉給大樹媽媽的信》送給她們吧。

附:散文欣賞《小樹葉給大樹媽媽的一封信》

親愛的大樹媽媽:

您好!

我是您的孩子小樹葉,接到我的信您一定很高興吧!秋天,您給我們換上了紅色和黃色的衣服,我們攙着您在秋風中翩翩起舞。一天,一陣秋風吹來,我們離開了您,心裏感到非常難過。我們跟着秋風阿姨飄過城市和農村,一路上的風景真是太美了!那高高的樓房、寬寬的馬路、金黃的稻田和豐收的果園,把我們的祖國媽媽打扮的非常漂亮。媽媽,要是您也來看看,那該多好啊!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有一次,我們生病了,是您請來了啄木鳥醫生爲我們治病,一直等我們病好了,您才露出笑臉。每天您拼命從土壤裏吸取養料把我們養大,從不說一聲辛苦。每當大風大雨來臨的時候,您把我們緊緊的抱在懷裏說:"孩子,勇敢點,別害怕,有媽媽在。"我們從心裏說一聲:謝謝您,親愛的大樹媽媽,祝您永遠年輕、健康,等到明年春天來臨的時候,我們會帶一件最好的禮物給您!

啊,秋風阿姨又在催我們出發了,過幾天我們還會給您寫信的,等着吧,媽媽!

您的孩子:小樹葉

幼兒園綜合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受樹葉的多樣性,認識一些落葉樹和常青樹,並且能進行分類。

2、幼兒能夠用自己的話說出常青樹和落葉樹的特徵。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對秋天的樹的見解。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㈠落葉樹圖片:水杉,銀杏,梧桐,楊樹,白楊,柳樹等;

㈡常青樹圖片:松樹,萬年青,竹,羅漢松、香樟、桂花等。

2、課前請家長與幼兒一起上網、查閱資料尋找常青樹和落葉樹,並向幼兒介紹一種樹(名稱、生長環境、四季是變化、樹葉的形狀、樹的種類),幫助幼兒積累經驗。

3、每個幼兒帶一張秋天常青樹或落葉樹的圖片。

4、《找朋友》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1、現在是什麼季節啊?(秋天)你看見了大街上什麼東西變化最大?(樹葉都飄落下來)其實,樹的種類有很多,有常青樹,有落葉樹。

二、師幼一起觀看PPT課件並討論。

1、出示水杉和松樹的圖片,這兩棵樹有什麼不一樣?爲什麼到了秋天松樹的葉子還是綠色的呢?(一年四季都有綠葉的樹,我們就叫它常青樹;到了秋天樹葉變黃,從樹上掉落下來的,叫落葉樹。)

2、出示萬年青和銀杏的圖片,說說這兩棵樹有什麼不一樣?這兩棵樹哪一棵是落葉樹?哪一棵是常青樹?爲什麼?

3、出示梧桐和香樟的圖片,說說這兩棵樹有什麼不一樣?這兩棵樹哪一棵是落葉樹?哪一棵是常青樹?爲什麼?

4、出示楊樹和竹的圖片,說說這兩棵樹有什麼不一樣?這兩棵樹哪一棵是落葉樹?哪一棵是常青樹?爲什麼?

5、出示白楊和羅漢松的圖片,說說這兩棵樹有什麼不一樣?這兩棵樹哪一棵是落葉樹?哪一棵是常青樹?爲什麼?

6、出示柳樹和桂花樹的圖片,說說這兩棵樹有什麼不一樣?這兩棵樹哪一棵是落葉樹?哪一棵是常青樹?爲什麼?

(依次出示PPT圖片,讓幼兒對比後從樹葉的形狀、顏色或是其他方面,說出兩棵樹的不一樣,從而得出是常青樹還是落葉樹。)

三、幼兒介紹自己收集的樹的圖片。

1、你這棵樹的叫什麼名字?樹葉是什麼形狀?

2、這棵樹喜歡生長在怎麼樣的地方?

3、它是常青樹還是落葉樹?爲什麼?

四、遊戲《找朋友》

幼兒手拿收集好的樹的圖片,在《找朋友》的音樂聲中,去尋找與自己樹種相同的幼兒,音樂停時,教師檢查是不是每個幼兒都找對了,幫助找錯的幼兒及時糾正過來。

延伸:音樂活動

一半幼兒扮演常青樹,另一半幼兒扮演落葉樹。讓幼兒隨音樂表演樹葉一年四季的變化,當到了秋天,扮演落葉樹的幼兒隨着秋天慢慢的'表演樹葉飄落、搖動、翻滾的動作。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優點是在探索過程中,幼兒能通過看看、摸摸、聞聞等多種感官感知落葉樹葉和常綠樹葉的異同,幼兒能積極地給落葉樹葉和常綠樹葉分類。在幼兒探索一遍後,老師能小結幼兒在探索過程中的不足,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如果在驗證落葉樹與常綠樹在同一時間有不同變化上,再有實驗操作,那樣就更具科學緊密性了。

小百科:秋天的自然景觀最明顯的變化在樹木上面,城市裏會開始清掃大量的落葉,山區則涌進不少觀賞紅葉的遊客們。

幼兒園綜合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欣賞圖畫書,感知故事中各種角色對蛋的理解,並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使用不同的工具進行測量,理解工具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係。

二、活動設計

1、活動準備

圖畫書、PPT課件

圖片:蛋、測量小工具

橡果(蛋的1/5)、樹枝(蛋的1/2)、石頭(蛋的1/3)、樹葉(蛋的1/4)等

2、活動過程

(1)觀察封面,故事導入

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這隻很大很大的會是什麼蛋呢?

(2)欣賞故事,嘗試測量

①指定工具,進行初次測量。

小松鼠發現了一隻很大很大的蛋,它決定用橡子量量這隻蛋究竟有多大。你們願不願意也一起來試試?

(幼兒用橡子進行測量。)

這隻蛋究竟有多大?(這隻蛋的`長度等於幾個橡子的長度?)

②自由選擇工具,再次進行測量。

(出示數字2。)小松鼠量出的結果是5個橡子,狐狸量出的結果會是2個什麼呢?你猜得到狐狸是用什麼東西量的嗎?

(幼兒選擇不同的工具進行測量,根據測量結果找出小狐狸使用的測量工具。)

爲什麼同樣的蛋,量到的結果卻不一樣呢?

小結:原來測量工具不同,測量的結果也可能不一樣。

(3)繼續講述故事,延伸聯想

蛋慢慢地裂開了,蛋裏會鑽出什麼可愛的寶寶呢?

你知道還有哪些動物也會下蛋?它的蛋比鴨蛋大還是小呢?(豐富經驗:鴕鳥蛋。)

幼兒園綜合教案5

一、教材分析:

現在絕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愛心,不懂得去關心別人,向幼兒進行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情感教育就顯得尤爲重要了。《蘿蔔回來了》這個童話故事向幼兒展示了一個快樂、有趣的童話世界。它採用擬人的手法,把小動物們互相關心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情節不復雜,但充滿了童趣。故事是以小白兔在下雪天找到兩個蘿蔔,而後把蘿蔔送給朋友分享爲線索展開的。讓孩子們透過童話本身體驗了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就能找到自己的快樂。因此《蘿蔔回來了》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好教材。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唱唱、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二、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知故事發展的線索。

2、懂得:一個好東西,一個人享受,只能得到一份快樂;把好東西與大家一起分享,才能得到更大的快樂。

3、樂意嘗試用熟悉的旋律編唱歌曲,體驗同伴間互相關心,願意與他人分享的美好情感,並樂意進行情感遷移。

三、活動準備

經過處理的動畫課件一份、小動物圖片(掛件人手一份),音樂"愛"。

四、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知故事發展的線索。

本次活動的難點是:能通過動畫欣賞故事、通過交流、遊戲故事中的道理。

五、活動過程

1、談話互動,導入活動。

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是什麼老師?我呀,是一束花的束老師,我是什麼老師呀?你們好聰明,我只說了一遍你們就記住了,老師好愛你們,我要把我的愛送給你們。(教師用運用表演:愛心、擁抱、親吻動作)

互動:束老師很愛很愛你們,那你們呢?小朋友都真有愛心,森林裏的動物也很有愛心,你們看,他們發生了什麼事?

2、出示課件,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畫面1:幼兒觀看,然後教師提問:天氣這麼冷,雪這麼大,小兔的蘿蔔是從那裏來的?猜一猜,他會怎麼辦?(幼兒猜想,講述)

過渡:小兔是不是這樣做的呢?

(2)畫面2:幼兒觀看,然後回答:小兔子吃掉了小蘿蔔,它把大蘿蔔送給了誰?(鼓勵幼兒用動作模仿)

教師重複動畫中的句子:天氣這麼冷,小鹿一定很餓,我把蘿蔔送給小鹿吃。

過渡:小鹿去了哪裏呢?小鹿回來看見了蘿蔔,會怎麼想?

(3)畫面3: 幼兒繼續觀看,然後回答:小鹿想,天氣這麼冷,小熊一定很餓,我把蘿蔔送給小熊吃。

(4)小熊吃飽了回來看見蘿蔔,又把蘿蔔送給了誰?(幼兒觀看畫面4)

(5)小熊把蘿蔔送給了誰?小猴肯不肯要?他們倆個人是怎麼說的'?

觀看動畫,然後請兩個小朋友表演這個禮讓的情節。

啓發:天氣這麼冷,雪這麼大,小動物們都沒有吃飽,但是,爲什麼都不要大蘿蔔呢?(請小朋友討論一下)

小結:噢, 它們都 很關心自己的朋友,最後決定把蘿蔔送給小兔。

(6)觀看動畫6:小兔醒來一看,說了什麼?

你能告訴小兔,蘿蔔爲什麼會回來嗎?(幼兒自由講述)

總結:原來小動物們處處都爲自己的朋友着想,送來送去,結果,小兔送出去的蘿蔔又被送回來了。現在它們好高興啊>你們聽,他們要唱歌了。

3、欣賞歌曲旋律,嘗試編唱歌曲。

(1)幼兒欣賞老師歌曲,熟悉旋律。(改編《找呀找》)

(2)幼兒學習編唱歌曲《蘿蔔回來了》。

"小朋友我們也來唱一唱蘿蔔回來了的故事!"

啓發:森林還有好多小動物,它們也想和小朋友做遊戲,你們能不能把它們也唱進蘿蔔回來了的故事裏!

(幼兒自選動物角色,嘗試創編)

4、遷移經驗,向同伴大膽表述自己的愛。

提問:從蘿蔔回來的故事中我們知道,這些小動物都能夠互相關心,大家共享快樂,才能得到更大的快樂。你有好東西的時候會怎麼辦?找到你的朋友,把你們的想法告訴他。

幼兒講述自己的生活經驗。

老師小結:今天,我們知道了那麼多傳遞友誼的方式,希望大家能把自己心中的愛說出來,唱出來,用我們的行動表現出來,把你們的愛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愛。

5、活動延伸:完整欣賞動畫片,向更多的好朋友傳遞我們的愛。

愛是我們人類最美好的語言。我們平時也要關心他人,這個世界纔會充滿愛,我們纔會從中得到更大的快樂,生活也會更加美好!現在老師把這個動畫片做在了這個碟片裏,老師把它送給小朋友,小朋友回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這個"蘿蔔回來了"的故事,讓大家都知道來分享我們的愛,讓我們有世界變成愛的世界。

幼兒園綜合教案6

活動目標:

1、理解快板書的內容,能正確使用兒歌中的量詞。

2、初步學習快板的使用方法,並能按一定的韻律進行朗誦。

3、感受快板書表演形式的樂趣。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激發幼兒主動複述故事的慾望,培養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重點:

學習快板書內容並朗誦

難點:

學習快板的使用的方法並按韻律進行朗誦。

活動準備:

課件、快板。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1)出示課件,提問:你們看這是什麼地方?(樹叢裏)

(2)播放蚊子叫聲的音頻,提問:聽聽是誰來了?它們說了什麼?

2、教師朗誦,幫助幼兒理解快板書內容,引導幼兒嘗試學說兩隻蚊子的對話。

(1)提問:兩隻蚊子都說了什麼?大的說了什麼?小的說了什麼?

(出示課件,幫助幼兒記憶對話內容,正確使用量詞:一顆、一個、一頭、一條)

(2)通過遊戲引導幼兒學說兒歌對話,教師將幼兒分爲兩組,分別扮演大蚊子、小蚊子進行對話。

(3)出示課件蜻挺,提問:誰來了?蜻蜓來了會發生什麼事情?聽聽兒歌裏怎麼說的?(教師朗誦兒歌最後一句)

(4)教師示範朗誦快板書,激發幼兒學習快板書的興趣。

3、引導幼兒一起探索、嘗試快板的使用方法。

(1)出示快板、引導幼兒探索快板的使用方法。小朋友來試一試怎樣能打出又穩又好聽的節奏。

(2)利用兒歌幫助幼兒掌握快板的使用方法。

(兒歌;拇指在前,四指在後握住小底板,上下煽動)

4、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幼兒能按一定的韻律朗誦快板。

採用教師帶領、集體朗誦、分角色朗誦的形式引導幼兒按一定的韻律朗誦詩歌,感受快板書表演形式的樂趣。

5、活動延伸:鼓勵幼兒與他人分享有趣的快板書表演。

【課後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能較好的完成課堂目標,幼兒在學習過程中通過集體、分組的.練習方法使幼兒能夠快速的掌握兒歌內容,並且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的感興趣。特別是在出示小快板進行朗誦和與幼兒一起進行探索快板的使用以及利用兒歌幫助幼兒學習使用快板。最後在老師的帶領下和自己的朗誦中都能按照一定的韻律邊表演邊朗誦兒歌。在活動的過程中有小朋友提出蜻蜓吃掉蚊子時聲音要小一些,我也能較好的抓住並回應幼兒,並藉此機會讓孩子們注意朗誦時的聲調變化。

在活動過程中還是要多注意糾正個別小朋友使用快板的情況。對於幼兒的回答多給與迴應。

幼兒園綜合教案7

一、活動構思

從本班實際出發,結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始終遵循以幼兒發展爲本的教育思想,主題活動“我的家”題材貼近幼兒生活,並以幼兒原有的生活經驗爲基礎,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具有一定的現實教育價值。在主題活動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試圖通過豐富多元化的活動,實現對幼兒多元潛能的培養,並促進其全面發展。

二、活動過程

(一) 主題網絡圖的建構

在主題活動中,網絡圖的建構是在預設計劃的基礎上根據孩子的興趣需要做適當的調整,並逐漸完善的。其特點有:

1、 網絡圖體現一個動態的過程2、 網絡圖只是預設計劃,但不確定具體做法

即從一級主題到二級主題,以及從二級主題派生出來的各個分支,它只給教師提供了一種依據或提示,具體怎樣組織活動,在於教師在活動中對於幼兒興趣點的捕捉及把握,但是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心中要有目標,要時刻考慮活動如何與主題教育相整合,怎樣才能更好地爲實現其目標服務。具體設計體現在教師的日計劃當中。

(二)生成與預成活動

在主題活動“我的家”的組織實施中,我們通過關注生活、關注孩子們的興趣,靈活調整預定計劃,並在預設活動的基礎上生成了新的活動如“超市購物”和“集貿市場”等。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到了,按照慣例,每個人的家裏或多或少都會購買一些節日禮品或生活用品,所以班裏的孩子會時不時的提起“我去超市買東西了”“我和媽媽也去了”。所以我們抓住這一教育契機,生成了“超市購物”的活動,其過程如下:

1、參觀超市

參觀前組織幼兒談話:“你去超市準備做什麼?”。其目的在於:瞭解幼兒對超市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讓幼兒帶着問題去參觀。

小朋友參觀超市

2、超市問題網絡圖的建構

彙總幼兒參觀超市前的討論內容和參觀後的討論內容,列舉出幼兒感興趣的問題,師幼共同創設“大樹型超市問題網絡圖”(附照片),問題網絡圖有以下兩個特點:其一:直觀形象、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其二:孩子們用自己可以理解的方式體現了他們的一些想法。

3、認識標籤及人民幣

第一:認識人民幣的面額第二:知道標籤上的數字與人民幣面額的對應關係。第三:會進行簡單的價格運算,能比較合理的支配錢。

4、超市購物

從超市參觀回來,幼兒興趣點很高,當時,按照一般的思路,我們也許會把活動室設計成一個“超市”,讓幼兒玩超市購物的角色遊戲,但是,當我們做出了正確的價值判斷之後,還是決定讓幼兒走出去,讓他們到超市去真正購物,這比玩角色遊戲更有教育價值。

(1)購物準備

家園配合:幼兒人手準備5.0-10.0元人民幣購物要求:每人只選2-3種物品、錢物自己保管。

(2)購物實況

參加35名幼兒,最多消費額爲17.30元,最少消費額爲0.30元,沒有一人出現遺失錢物的現象。

(三)、與幼兒互動的環境

在主題活動中,我們嘗試實踐“環境教育課程理念”,讓幼兒做環境的小主人,如區域標牌的設計、各種蔬菜水果等實物的收集,甚至每一張圖片的佈置,都是孩子們親手所爲,這種能讓幼兒直接感知和體驗,並與之互動的環境是調動幼兒積極性、創造性的重要手段。

在主題活動中,我們嘗試實踐“環境教育課程理念”,讓幼兒做環境的小主人,如區域標牌的設計、各種蔬菜水果等實物的收集,甚至每一張圖片的佈置,都是孩子們親手所爲,這種能讓幼兒直接感知和體驗,並與之互動的環境是調動幼兒積極性、創造性的重要手段。

1、制定主題牆飾及活動區創設記錄表

其內容體現三個方面:

第一:結合主題有目標、有意識地創設第二:根據活動進展情況做適當地調整。第三:活動組織後有關環境創設方面的幾點經驗和啓示。

2、由環境生成活動,以“集貿市場”爲例說明環境的教育作用

參觀完集貿市場以後,孩子們提出了許多新的想法:“把蔬菜水果放到班裏”“找一架電子秤”“玩購物遊戲”,結合幼兒興趣點,在師幼共同的討論協商下,我們把活動室設置成了水果區、蔬菜區和乾果區。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由觀察及探索的環境,我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1)給幼兒提供一個開放性的環境。孩子們在實物區可以自由的摸摸、看看、稱稱。(2)環境體現相關性、室內環境和主題活動緊密結合,並起到傳達教育信息的作用。(3)環境體現問題意識,能夠激發幼兒不斷探索。例:觀察蔬菜水果的每日變化 “土豆爲什麼變綠”、“韭菜爲什麼很難聞”、 “青菜爲什麼變黃”,從幼兒不斷的觀察與探索中,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學習及主動思考的積極性,而這種可以啓發幼兒不斷思考與探索的環境,才能使幼兒各方面的潛能得以較好的`發揮。

(四)活動區指導與創設

1、結合主題生成新的活動區

以超市購物的活動爲切入點,根據孩子們的興趣,活動自然延伸到了“我愛吃的食物”方面。因此,我們帶動幼兒參觀考察了清華社區中心的集貿市場,爲了讓孩子們對食物的認識和感知更加全面,從促進幼兒發展方面考慮,我們又創設了“娃娃廚房”,希望通過孩子們自己動手實踐來製做一些簡單而常見的食物。如:煮玉米、蒸白薯、水果拼盤、蛋花湯等。

2、活動區活動和教育活動和諧整合

活動一:煮玉米活動二:水果拼盤活動三:蛋花湯

3、活動區評價記錄

活動區結束後,以小組與集體

交互評價的方式進行活動區活動評價,教師做評價記錄。(包括幼兒活動情況及活動後的收穫與感受)。

啓發幼兒根據自己的所想所感用自己可以理解的方式來表達活動過程及結果。(如,畫蛋花湯製作過程圖)

4、建立活動區小檔案

在活動的組織實施中,我們學習借簽了瑞吉歐的檔案記錄思想,建立了建築區活動情況小檔案。對該區幼兒自建組以來的活動情況進行了跟蹤觀察和記錄,包括照片及文字資料,其作用在於:

(1)有助於教師及時準確的掌握幼兒的“最近發展區”。(2)從中總結出一些有關促進幼兒相互交往與合作的有效途徑及方法。(3)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了幼兒的小組意識。

5.實現教育內容整合、多元潛能的培養滲透在多元化的區域活動中

在網絡式主題活動中,我們嘗試用多種教育內容與手段來實現其和諧整合,試圖讓每個幼兒在教師的關注下得到發展。

(1)語言區幼兒創編有關蔬菜水果的兒歌。(2)美工區幼兒利用各種操作材料進行水果和食物的製作。(3)科學發現區做“蔬菜吸水的實驗”。(4)幼兒在水果、蔬菜區玩購物的角色遊戲。

(五)實現家園共育

在主題活動中,一方面我們不斷加強家園的雙方溝通與交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區資源,並且把家、園和社區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爲促進幼兒發展服務。具體做法如下:

1、首先讓家長了解本園的課程理念,瞭解班裏進行的主題活動

(1)召開家長會。(2)組織家長開放日活動。

2、共同關注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

教師與家長交流時,增加了“幼兒參與活動情況”的介紹。例:介紹孩子在活動區玩了什麼、做了什麼、發現及解決了什麼問題,對什麼事情或什麼活動感興趣等。

3、幫助家長轉變傳統觀念(只注重幼兒學習結果而忽視其過程)

4、班級環境向家長開放

(1)鼓勵幼兒請家長欣賞自己參與創設的班級環境。(2)請家長參與環境的設計與資料的收集。(3)關注家長對活動的反饋。

附:家長來稿

摘自《雛鷹振翅欲試飛》—有感大六班幼兒活動 20xx年/11月 王天卉媽媽記得那天去接孩子時,看到他們從自己的櫃子裏拿出採購的物品呈現給家人時,個個臉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接過孩子按照我的要求買來的兩袋牛奶和找回的零錢,我也欣慰的笑了,感覺孩子又長大了許多。在這些活動中,受益最大的無疑是孩子們,因爲他們獲得了按照自身心理特點去感知世界的機會。

幼兒園綜合教案8

活動目標:

1、能有興趣地觀察下雨的情景,知道夏天會下雷雨。

2、充分體驗聽雨、看雨、玩雨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圖譜“x”“x”“x”小花、小窗、小門圖片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打招呼

二:基本部分

1、讓幼兒觀察大屏幕,看到了什麼?

幼兒:下雨了師:聽到了什麼?

幼兒:下雨的聲音。

2、繼續欣賞,讓幼兒聽一聽下雨天鼴鼠發生了哪些故事?

附故事:

雨天的聲音晚上,小鼴鼠正想睡覺呢,可是,它聽到大門外有聲音。它就走出門,打開門一看,誰也沒有,不過,它看見“夏雨“了,那是夏天的雨。小鼴鼠就關上門,回到屋裏想睡覺。可是,外面還是有聲音,小鼴鼠知道,那是朋友們在雨天裏發出的聲音,可是,到底是誰呢?

小鼴鼠豎起耳朵仔細聽,小鼴鼠聽到:“沙沙沙,小草,是你嗎?“

小鼴鼠有豎起耳朵仔細聽:“叮叮叮,小窗,是你嗎?“

小鼴鼠豎起耳朵仔細聽:“咚咚咚,小門,是你嗎?“

3、提問:雨天裏,小鼴鼠的哪些朋友發出了聲音?

幼兒:小門、小草、小窗戶(老師把圖片粘貼到黑板上)

師:還記得鼴鼠朋友小草、小門、小窗,發出的什麼聲音嗎?(把“沙沙沙““叮叮叮““咚咚咚“粘貼到相應的圖片上)

幼兒:小草發出的是“沙沙沙“的聲音小門發出的是“咚咚咚“的聲音小窗發出的是“叮叮叮“的聲音。

師:它們發出聲音的時候發了幾下?

幼兒:3下師:仔細聽一聽這3下聲音中,哪一下聲音是最長的?

(老師示範)

幼兒:第三聲是最長的。

三:

1、展示圖譜

(1)出示“x”“x”“x”師:用這三個“x”來表示小草“沙沙沙“的聲音,哪一下是大“x”發出的聲音?

幼兒:第三下,最長的聲音

(2)“x”“x”“x”讓幼兒看一看怎麼發聲音?

幼兒:小草:沙——沙沙小窗:叮——叮叮小門:咚——咚咚

(3)“xxx”讓幼兒觀察有什麼不一樣?

幼兒:三個“x”是一樣的,但是多了一條橫線,代表快的意思。

師:讓幼兒用手打打節奏(啪啪——啪)

(4)“xxx”讓幼兒看看有什麼不一樣?讓幼兒用手打打節奏?

幼兒:啪——啪啪

2、這些都是鼴鼠朋友聲音打出的節奏,你還知道和它們不一樣的節奏嗎?

師:誰還能打出不一樣的節奏?

幼兒:“xx”“xxxx”“xxxxx”

四:讓幼兒觀察大屏幕,提問:

(1)師:看到了什麼?

幼兒:高樓、路燈、小橋、樹、椅子、垃圾桶、草地、小路。

師:我們看到的.這些東西在雨天裏會發出聲音嗎?

幼兒:會小草——滴答滴答小木橋——咚咚咚路燈——噹噹噹。

(2)我們就像鼴鼠一樣的來問問它們,是不是它們發出的聲音?

(老師出示幾個不同的圖譜,讓幼兒根據圖譜的節奏回答)

幼兒:滴答滴答,小花,是你嗎?

咚咚咚,小橋,是你嗎?

咚咚咚咚,小椅子,是你嗎?

(3)出示更多的圖片

五:繼續故事

(1)小鼴鼠就這樣聽着雨天裏的聲音“呼呼呼……“的睡着了。

師:看了那麼多雨天的聲音,聽了那麼多雨天的聲音,想了那麼多雨天的聲音,你們是不是像小鼴鼠一樣想睡着呢?

(2)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

小女孩在雨天裏玩水師:她的樣子和我們有什麼不一樣?

幼兒:小女孩穿着雨鞋、雨衣、戴着雨帽。

六:活動結束

幼兒園綜合教案9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合作、共同遊戲的快樂。

2、培養幼兒大膽撕畫、貼畫的手工技能。

活動準備:

1、塑料筐人手一個(作烏龜殼):

2、各種色彩的蠟光紙,膠水。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師:“噓!小寶寶們都去找張筐筐牀,輕輕地睡進去!”教師輕輕地哼唱歌曲《小烏龜》

2、師:“天亮了,小寶寶們睡醒了,揉揉眼睛,伸伸懶腰起牀啦!”

3、教師哼唱《小烏龜》的歌曲,明確“小烏龜”的角色。

師:“小烏龜們都去爬山坡了,我們也真想變成小烏龜上山玩。我們怎樣纔可以變成小烏龜呢?”引導幼兒背上籮筐。

(二)幼兒手工操作,裝扮烏龜殼。

1、欣賞教師的花衣裳,探究操作方法。

師:“你們看,我的花衣裳漂亮嗎?顏色多不多?都有些什麼顏色?”

2、教師演示操作:我是用各種各樣顏色的蠟光紙,撕成一塊一塊。我們一起來撕撕。然後均勻的抹上膠水貼在烏龜的背上。

3、提出操作的難點,引發合作方法:“小烏龜,你們瞧!我們的殼都長在後背,要是

自己打扮可困難了。你們說有什麼好辦法嗎?“引導幼兒互相幫忙。

4、引導操作:

師:“我給烏龜準備了許多的材料,每隻烏龜都去找個好朋友幫你的`忙,裝扮自己

的花衣裳。可要記住要做個講衛生的小烏龜,把撕下的脂肪導紙簍裏。小烏龜找朋友打扮去嘍!”

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互相幫助裝扮,啓發幼兒相互欣賞。

5、互相欣賞,教師作簡要評價。

(三)成果展示:

1、幼兒圍圓圈,跳烏龜舞。

2、創設情景,唱着歌爬出活動室:“下雨啦,小烏龜們我們趕快躲到龜殼裏去,頭腳

都不要露出來……雨停了慢慢地伸出我們的手腳,玩了一天,我們回家!”

幼兒園綜合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一)欣賞圖片,感受城市、鄉村各具特色的美景和生活。

(二)通過辯論,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

(三)瞭解城市生活與鄉村生活的差異,懂得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

二、活動準備

城市圖片與鄉村圖片各一;活動教具城市老鼠和鄉村老鼠各一。

三、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客人,看看是誰?(兩隻老鼠)一隻老鼠住在城市裏,所以我們叫它城市老鼠,一隻老鼠住在鄉村裏,所以我們叫它鄉村老鼠。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今天,他們要請我們到他們住的城市和鄉村去看看呢!

(二)欣賞城市與鄉村的圖片

逐一出示城市的圖片和鄉村的圖片:

你看到了什麼?這兩張畫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二)分段講述故事,在辯論的形式中理解故事內容

1、用開放式的問題激發幼兒想象故事內容

一天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住膩了現在的生活,它們想交換一下:城市老鼠到鄉村去生活,鄉村老鼠到城市去生活。你們覺得會發生什麼有意思的事情?

2、講述故事第一段,幼兒討論

城市老鼠喜歡鄉村的生活嗎?爲什麼?(鄉村雖然美麗,但它吃得住得都不習慣)

3、講述故事第二段,幼兒再次進行辯論

(1)鄉村老鼠喜歡哪裏的生活嗎?爲什麼?(城市裏雖然住得舒服,但太不安全了)

引導:鄉下老鼠爲什麼緊緊拽着城裏老鼠的胳膊?它怕什麼?

4、討論:爲什麼城市老鼠和鄉村老鼠都想回到自己原來生活的地方?(引導幼兒說出:他們在一個地方住的時間長了,已經習慣了。)

(三)通過分組辯論的形式進行討論,鼓勵幼兒大膽闡述自己的意見

你喜歡城市的生活還是鄉村的生活?爲什麼?(請幼兒自己作選擇,喜歡城市的小朋友爲“城市隊”,喜歡鄉村的小朋友爲“鄉村隊”)

師小結:其實城市和鄉村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有各的不足之處,每個人在一個地方生活的時間長了,就會有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了,就習慣了這個地方的生活了,這就要看我們自己喜歡什麼樣的生活環境。只要我們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那就能過得開心、舒服了,你們說對嗎?

(三)結束

我們都住在xxx這個地方,我們也已經習慣了這裏的生活了,但是到底這裏有什麼好的地方吸引我們呢?

逛逛我們的鄉村,找找我們鄉村美麗的地方吧!

欣賞圖片,感受城市、鄉村各具特色的美景和生活。通過辯論,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瞭解城市生活與鄉村生活的差異,懂得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

幼兒園綜合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感受歡樂,融洽的氣氛。

2、願意爲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準備]1、課件。2、《生日快樂》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屏幕上出示漂亮的“大蛋糕”, 播放《生日快樂》歌,師生齊唱“祝你生日快樂”,感受氣氛。

教師提問:孩子們,今天誰過生日呢?請大家一起來猜一猜。(幼兒自由交談議論)

教師作總結性發言:哦,今天是**的生日,孩子和爸爸正忙着給下廚房給媽媽做好吃的呢。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提問:“小朋友們,媽媽過生日了,她喜歡吃什麼呢?(幼兒自由議論:大蝦、排骨、蔬菜、烤ji""""")

教師自言自語地做思考狀,忽然想到了,說:先來一盤蝦吧。(屏幕上出示一盤紅燒大蝦)再燒一碗湯(出示一碗熱氣騰騰的湯)。

2、學念兒歌前兩句:“媽媽過生日,我和爸爸忙,先來一盤蝦,再燒一碗湯”。

3、引導幼兒思考:兩個菜還不夠,怎麼辦呢?再加幾個菜吧!唉!爸爸在幹什麼呢?(引導幼兒觀看大屏幕:爸爸在切黃瓜)那我能幹些什麼呢?(我也不能閒着,我幫爸爸放醋和糖吧。)給媽媽嘗一口,媽媽會說什麼呢?(唔,這個拌黃瓜,味道特別香)

不錯的4、情景表演

1、)教師扮演媽媽,幼兒扮演孩子,孩子把拌黃瓜送到“媽媽”嘴裏,媽媽嘗一口。一邊點頭一邊說:“唔,這個拌黃瓜,味道特別香”。媽媽與孩子相擁在一起。

2、)教師與幼兒互換角色,幼兒扮演媽媽說:“唔,這個拌黃瓜,味道特別香。”

5、學念兒歌

1)師:“孩子們,剛纔我們一起給媽媽過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生日,老師心裏非常感動,就把作者件事情編成了一首兒歌,名字就叫《媽媽過生日》。

2)教師朗誦兒歌《媽媽過生日》幼兒集體跟念。

6、仿編兒歌

1)請幼兒說一說媽媽喜歡吃的.菜。

2)用幼兒提出的菜名替換兒歌中“先來一盤蝦,再燒一碗湯”這兩句。

如“先來炒魚片,再燒青菜湯”,“先來紅燒肉, 再來炒ji蛋”。

“先來拌三絲,再燒排骨湯”,“先來糖醋魚,再來土豆絲”。

(三)結束部分

教師簡單講評,把讓幼兒把這首兒歌回家說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

[活動延伸]讓幼兒再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媽媽分擔一點家務勞動。

幼兒園綜合教案12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學會比較粗和細的物品並且知道粗和細的概念。

2、比較各種蔬菜的粗細。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顏料,一整張紙,黃瓜,南瓜,蘿蔔,廚房用品(刀,菜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通過唱“西紅柿”這首兒歌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

-西紅柿,紅又圓

水分多,味酸甜

生吃熟吃樣樣好

營養豐富味道鮮

二、展開

1、向孩子們介紹各種蔬菜並且研究這些蔬菜。

-你看到了哪些蔬菜?

-它們是什麼顏色呢?

-它們有多長?聞起來有什麼味道?

-它們有多大?

2、比較各種蔬菜的粗細。

①準備好粗細不同的蔬菜。(黃瓜,南瓜和蘿蔔)

②摸摸蔬菜比較粗細。

③按照最粗的開始排序。

④把蔬菜切成兩半,看看截面然後再比較粗細。

⑤準備好一整張紙。

⑥把蔬菜剪成各種大小。

⑦把蔬菜蘸上顏料,隨意的印在紙上。

⑧說說你印的是什麼圖案。

3、觀察活動紙。

-這畫的是什麼?

-我們用蔬菜來畫畫怎麼樣?

4、用準備的材料裝飾出雪人的家族。

①比較一下黃瓜和蘿蔔的粗細。

②把黃瓜和蘿蔔切開,使切出的'截面是圓形。

③按照雪人的大小用蔬菜印出來。

④隨意的畫出雪人的表情。

三、結尾

1、讓孩子們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選取的是幼兒非常熟悉的蔬菜,利用其切面,引發幼兒作畫,感受印畫的樂趣。與以往的單純畫一幅畫相比,幼兒更感興趣。有蔬菜寶寶玩、有漂亮顏色作畫,真正意義上體現了玩中學,學中樂。幼兒的認知、情感、技能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幼兒園綜合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會恰當的方式幫助和安慰別人,表達自己的愛心。

2、能感受他人的悲喜憂傷等情緒。

3、願意主動地與同伴交流。

活動準備:

課件,電視機,話筒,主持人的服裝,掛牌,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電視機,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的天氣怎麼樣?你是怎麼知道的?有了天氣預報真好,我們可以根據天氣情況增加衣服,安排活動。

讓我們來看一看森林電視臺的天氣預報,這裏的天氣預報不僅能播報天氣時陰天還是晴天還能播報人的心情是陰天還是晴天!

二、播放課件,理解故事內容。

1、師:今天,森林裏小動物的心情怎麼樣?可是隻有獅子心情陰天,並伴有8級脾氣。

2、師:“陰天”是怎樣的心情?爲什麼獅子的心情是陰天呢?(課件)

3、師:原來獅子生病了,孤孤單單的.躺在牀上,真難受啊!獅子真可憐,怎樣才能幫助他呢?請你和好朋友討論一下,然後來告訴我們。

4、師:你有沒有遇到陰天心情呢?你是怎麼辦的呢?有沒有誰來幫助你?

5、師:森林裏的小動物聽到了獅子心情陰天是怎麼做的?(播放課件)

6、師:獅子後來怎麼樣了?“晴天”是怎樣的心情呢?

7、師:現在獅子的心情從陰天變成了晴天,你們開心嗎?

獅子的心情爲什麼會從陰天變成晴天呢?兩種心情你更喜歡哪種?

8、師:我們都喜歡晴天心情,要是別人是陰天心情,你能怎樣幫助他們?

三、現場體驗

1、師:今天中四班電視臺要辦一個心情播報節目,我是導演,需要招募5名主持人,誰願意來競爭主持人的崗位?(準備主持人的道具)這麼多小朋友要競聘,那我們用問答的方式來決定:

a、你認爲怎樣才能成爲一個優秀的主持人?

b、既然主持人要口齒清楚,聲音響亮,那我們就來考考繞口令

c、最後一個問題請小朋友搶答來決定:(智力問題)

結果出來了,xxxxxxxxxx被選中,請問你們現在心情怎麼樣?(再問問落選的幼兒)那你們的心情怎麼樣呢?

2、師:這次招募有許多小朋友落選,心情陰天,那誰來想想辦法,你可以怎麼樣讓心情變成晴天呢?

師:也可以請5位主持人說一些安慰的話去安慰一下他們。(沒關係,你們都是中四班的小記者。)

3、播報員:好,在剛剛的採訪中許多小朋友的心情又恢復了晴天,請我們的播報員來播報一下剛纔的情況。

四、操作活動

1、師:剛剛我們說了好聽得話去安慰別人,真能幹!剛剛有一位小記者從外面拍了一些照片回來,現在請用上你亮亮得小眼睛,和老師一起看一看照片上小朋友怎麼了,想一想他們的心情怎樣?怎樣幫助他們呢?

2、教師講評。

3、總結:人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但我們不能爲一些小事就輕易生氣,當別人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幫助他,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4、延伸:等會我們到其他地方去看一看,還有哪些人需要我們幫助。把你採訪的情況帶到小舞臺去播報一下。

幼兒園綜合教案14

一、目標

1、初步感知並接受幼兒園的生活及本班教養工作人員,在園情緒趨於穩定。

2、在教師的幫助下願意參加各種活動,初步體驗幼兒園的樂趣。

二、主題網絡

(一)快樂的幼兒園:社會〈遊園〉,語言〈點點愛上幼兒園〉,藝術〈快樂的小 X班的樹〉,音樂〈我上幼兒園〉,科學〈看看周圍有什麼〉

(二)我們都是好朋友:語言〈你是我的好朋友〉,藝術〈小X班的樹結果了〉,社會〈笑臉娃娃〉

(三)我真能幹:勞動〈我會自己吃飯〉,數學〈送片片回家〉,健康〈小手真乾淨〉,勞動〈我也愛清潔〉

三、環境與資源

1、班級環境要溫馨、充滿童趣,各類設備、設施的擺放要安全,便於幼兒的使用和活動。

2、積極、主動地與幼兒家長溝通,向家長介紹本圓幼兒一日生活的基本環節、內容與要求,幼兒在入園適應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和所需要的支持與幫助,以及家、園雙方在幼兒入園適應階段的合作要點,爭取家長的支持與幫助。

3、爲幼兒建立成長檔案。

4、利用本圓的各種教育資源,幫助幼兒接受、適應幼兒園生活,如組織“大帶小”活動等。

5、班級的.每一位保教人員自身是最大的教育資源,教養人員的情緒、情感,一言一行都會對幼兒的入園適應產生較大的影響。

四、家長工作

1請家長帶孩子熟悉幼兒園環境,使幼兒喜歡上幼兒園

2請家長在家教會孩子正確的洗手,小便的方法,使孩子養成愛清潔的習慣。

3請家長爲孩子建立成長檔案。

幼兒園綜合教案15

 活動目標:

1、 複習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種動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

2、通過十二生肖兒歌的創編,鞏固幼兒對十二生肖排列順序的認識。

3、瞭解十二生肖的輪迴規律,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培養簡單的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自制生肖鍾,生肖動物圖片,多媒體課件:有趣十二生肖。

學具:紙板製作的鐘面、十二生肖動物圖片、漿糊、抹布。

活動過程:

一、複習鞏固認識十二生肖以及排列順序。

1、師出示禮物:前幾天孫老師過生日,朋友送我一個禮物。猜猜朋友爲什麼會送這個禮物給我?(引出生肖)

2、你屬什麼?你們家裏人是屬什麼的呢?十二生肖裏還有哪些動物?

3、生肖一共有多少?現在我們小朋友把他們排好隊請出來(第一次操作)

4、檢查幼兒的操作,複習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

5、師小結:十二生肖也叫十二屬相,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在我們中國流傳了幾千年。一種動物表示一個生肖,也就是一個屬相。通過生肖我們能推算出自己和別人的年齡。

二、看課件仿編兒歌《十二生肖》。

1、 十二生肖是排好隊來過一年又一年的,你們知道誰排在第一名嗎? 2、 講述“十二生肖的故事”:誰排第一個?第二呢?最後會是誰呢?3、不知道?沒關係,老師編了一首兒歌《十二生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學一學。

三、看課件《有趣的十二生肖》,瞭解十二生肖的排列規律。

1、幼兒看課件,自己嘗試創編兒歌。

2、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創編,教師整理。

3、看課件,集體朗誦兒歌。

四、做十二肖鍾,瞭解生肖輪迴規律。

1、老師帶來一面生肖鍾,小朋友看上面有幾個小時?十二個小時正好對應十二生肖,讓我們一起來做個生肖鍾吧!

2、玩生肖鍾。

(1)小朋友的生肖是什麼?有個小妹妹比你小5歲,她的生肖是什麼?有個大哥哥比你大5歲,他的生肖是什麼?

(2)小朋友的生肖是龍,小朋友的媽媽也屬蛇龍,爲什麼不是一年生的,生肖會一樣呢?

(3)(啓發幼兒結合“生肖鍾”進行思考說出媽媽是以前輪到的.,小朋友的生肖是以後輪到的,生肖是不停的輪流,一年一個生肖,12年輪迴一次。

小結:十二生肖是按順序排列的,十二種動物表示十二年的生肖,每輪一次要多少年?輪到第十三年生肖就會重新開始。每個人都只有一個生肖,生肖不會變,同年出生的人生肖都是一樣的。

延伸活動:

讓我們把生肖鍾一起帶回去算一算我們身邊人的年齡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