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一年級教案

一年級語文《畫》教案15篇

本文已影響 3.79W人 

作爲一名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語文《畫》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語文《畫》教案15篇

一年級語文《畫》教案1

教材分析:

《畫雞》是明代著名畫家唐寅爲表達自己對雞的喜愛與讚美,寫的一首詠物詩,語言淺顯易懂。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雞並不陌生,對於寫雞的古詩,學生樂於學習。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對雞的讚美之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3、會認寫本課生字。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難點:品讀詩,理解意,感悟情。

課前準備:蒐集有關動物的古詩。

教學過程:

1、小朋友們很有禮貌?今天,老師作爲獎勵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你們猜是什麼?(出示謎語,打動物名字。)

紅冠子,白外衣,

每天早上喔喔啼,

它叫人們早早起。

2、你見過大公雞嗎?什麼樣子?你們喜歡它嗎?

3、我國明代傑出的大畫家大詩人唐寅,他也喜歡大公雞,爲它畫了一幅畫,還爲它寫了一首詩,名字叫《畫雞》。

4、說到這老師突然想起前幾天我們也認識了一位了不起的大詩人駱賓王,他也寫了一首描寫小動物的詩是什麼?齊誦《詠鵝》

5、我們接着來了解一下今天走入我們課堂的大詩人唐寅,課件出示。

6、(大屏幕出示大公雞的圖片)請小朋友認真觀察圖,你看到什麼?(從感官上感受大公雞的美。)

共學:

一、讀詩,整體感悟。

1、指名讀。學生互相評價。

2、讀給同桌聽。

3、教讀

4、齊讀詩歌。

5、再次聽讀畫出詩的停頓,課件出示對照齊讀。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好聽,讀出了古詩的韻味。讓我們再細細品讀詩

句,感受唐寅對公雞的喜愛。

二、品讀詩,感悟情。

1、出示前兩句。

(1)指名讀前兩句詩。思考:讀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麼?

(2)指名回答。 板書(紅冠)。看到紅冠你想到了什麼?觀察雞冠花圖片,對比,感受公雞的美麗。

(3)第二句詩人又告訴了我們什麼?板書(雪白)。你能描述一下“雪白”嗎?

( 4 )像“紅冠”裏的“紅”和“雪白”這樣的詞語就是表示什麼的詞語(顏色的詞語)用波浪線畫出,你還能說說這樣的詞語嗎?

師:大公雞頭上長着紅紅的冠子,滿身羽毛像雪一樣的白,它正向我們走來,我們一起來誇誇它。這真是一隻( )大公雞。來,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第一句吧。(讀出公雞的美麗。)

過渡:公雞不僅有紅紅的冠子,雪白的羽毛,非常漂亮,而且它還會叫。

(1)誰知道公雞怎樣叫?(模仿做動作)全班模仿

(2)公雞什麼時候才叫?公雞一叫就怎麼樣呢?平時公雞亂叫嗎?所以詩人說——

2、出示後兩句

(1)朗讀後兩句。

(2)公雞叫,人們就知道天怎麼了?就把門怎麼了?

(3)大家知道農民伯伯很勤快,但公雞比農民伯伯起得早,你們想想這是一隻怎樣的公雞?課件出示填空

(引導學生體會公雞的可愛、勤快。板書:勤快)

(4)指導朗讀後兩句。(讀出勤快)

三、探究識字寫字。

1、出示生字自由認讀擴詞。

2、檢出認讀,開火車認讀。

3、說說你用什麼辦法記住了哪個字?

4、學寫字(先觀察再動筆)平和開。板書演示。

5、學生描寫。

四、整體感知,齊背古詩。

五、作業。

一年級語文《畫》教案2

一、教材分析

《畫雞》這篇課文是一首古詩。通過對一隻大白公雞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公雞的讚美與熱愛之情。這首古詩以“畫雞”爲題,從繪畫的角度寫“公雞”,通過描繪的過程,讚美公雞的美麗和貢獻,培養兒童喜愛大公雞、學習大公雞的思想感情。全詩共四行兩句,分兩層。第一層(1~2行),具體描繪公雞威武神氣的樣子。第二層(3~4行),點明公雞言行作用。在教學這首古詩時,我抓住古詩的特點,以讀貫穿始終,注重學生個性的感知、聯想、體驗等心理活動,努力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此發展學生語言,啓迪他們的智慧,讓他們的心靈和情感受到美的薰陶。一是讓學生了解動物的外表;二是通過語文學習活動培養學生感受美和積累語言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這一階段的學生已開始比較系統地學習漢語拼音l,能夠藉助漢語拼音試讀程度適合的文章,能夠感興趣的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並能用口頭或圖文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認識。

三、教學目標:

1、認識5個要求認識的字,會寫3個字。

2、學生能理解詩意,能背誦全詩。

3、體會學習拼音識字的樂趣,加深理解字與拼音的關係。其中,學生能初步運用拼音試讀古詩,學習生字詞。

四、設計理念:

主體性教學理論。從教學角度來看,學生是認知和發展的主體。教育的本質就是喚起學生主體內在的需要、動力,創設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情境,激勵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幫助學生不斷創造新的自我。我們應把握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即“以人爲本,促進個體的和諧發展”,要注重興趣的培養、情感的激發、語言的感悟積累、學習方法的習得、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等。

五、教學流程:

(一)引入:

首先,我以看圖說話的方式導人,激發學生交流的興趣。讓學生談自己對公雞的瞭解和認識?從而揭示課題並板書課題:畫雞。這時我用拼拼音的方法,讓學生試讀生字,拼讀生字。其目的是要引起學生對拼音的注意。接着,通過引導激勵,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另一方面以拼音爲憑藉認識相應的生字詞,並順利過渡到試讀古詩。

(二)初讀古詩,趣學生字

1、指導試讀古詩,學習生字:

1)讓學生試讀古詩,初步運用拼音來學習生字;同桌間互讀古詩,相互幫助學習生字。

2)用手指着書,跟着錄音讀古詩。從而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幫助學生記憶字形、位置,糾正字音。

3)檢查,指名讀,引導學生評價。

4)小老師帶讀,利用學生之間識字量的差異,讓識字量大的學生當小老師,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5)同桌合作,相互讀。因爲,這是初入學兒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形式。

6)師生接讀,這是幫助學生記憶熟悉語言的一種方法,有助於兒歌的整體輸入。

7)全班齊讀

8)分組比賽讀

2、教學生字詞:

1)縮小語境,提出詞語。

2)再從詞中抽出生字。

3)靈活運用生字卡片,通過“開火車”、“搶答”等多種遊戲活動,使單個生字反覆多次,不斷與學生見面,激發學生興趣,動靜結合,最終達到準確快速認讀的程度。多種方法學習生字。

4)教師根據漢字的結構規律和學生的年齡特徵,對生字進行多種方法構建、學習。

例如:a、猜字謎。平:一字五筆,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餘;千:一個字,有十撇。

b、編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壯,在跑道上奔跑。

c、數筆畫。萬:一筆橫,二筆撇,三筆橫折鉤,一共有三筆。

d、看實物。門:觀察教室的門框,學習“門”字。

e、找朋友。戶:“屍”字上面加一點,就是“戶”字。

f、出示生字,多種方法識字(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領讀)

g、給生字戴帽子:拼音作帽子,找準生字給戴上。

總之,通過以上多種形式,大面積,分層次的聽讀、識字活動,較好地促進了學生對古詩的整體記憶,發展兒童了的語言;同時,利用拼拼音的方法和無意識的識字作用,達到識字的目的。

(三)再讀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詩。教師激疑:同學們讀了這首詩,說一說知道了什麼。

2、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歸納並板書。

樣子:頭上紅冠

大公雞 顏色:滿身雪白

打鳴:一叫門開

3、出示表格練習(口答)

4、突破難點,學習最後兩行。通過認識祖國的地圖,教讀祖國的名字和欣賞祖國的風景圖片等方式,學生情感得到了薰陶,入情入境,從而達到與作者、教材情感的共鳴。

(四)、品詞賞句,感悟詩情

1、自由讀第一句,看圖想一想:這隻大公雞的冠子和羽毛有什麼特點?(頭上紅冠,滿身雪白。)

(1)出示圖片,讓學生再次看一看大公雞的冠子和羽毛,理解“頭上紅冠”和“滿身雪白”。(2)指名錶演大公雞“走”的神態。(3)教師小結:同學們已經認識了這隻大公雞,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聽見過大公雞的叫聲嗎?有誰知道它一般在什麼時候叫?我們學習第二句就知道了。

2、指名讀第二句,聯繫生活實際想一想:大公雞怎樣叫?

(1)理解“叫”。(2)提問:大公雞一叫,人們就去幹什麼?(學生據古詩內容回答後,教師再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展開想象)(3)說一說這句詩的大意。(4)體會大公雞的勤勞:這首詩的作者喜歡這隻大公雞嗎?爲什麼?

(五)、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因爲學生預習時,大多已經將古詩背誦會了,所以該環節只需要給學生幾分鐘時間讓學生自由誦讀即可。

(六)、回讀古詩,完成作業

1、按古詩原文填空。

不敢輕言細語,一叫開。

大公雞

樣子顏色打鳴

2、畫一隻大公雞,看誰畫得又快又好。在畫的左上角題上《畫雞》這首詩,左下角寫上自己的名字。

(七)、課外延伸,積累語言

選擇一種動物,介紹它的樣子,從而將課堂延伸至課外,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繼續保持,並促進了學生間,學生和家長間的交流、溝通。

一年級語文《畫》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5個生字,兩個部首“豎彎勾”、“橫折彎勾”理解文中的反義詞。會認讀11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觀察圖畫和學習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感受美的薰陶。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識字。寫字和朗讀

2.難點:瞭解詩意。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掛圖

課時安排:兩課時

課型:新授

教學過程:

一課

一、聯繫實際導入

同學們,老師帶來一幅掛圖(出示掛圖),看看這幅畫上畫了些什麼?(板書:山、水、花、鳥)畫的是什麼季節?(春天)從哪些地方看出是春天?

1、同學們,日常生活中看見過“山、水、花、鳥的情景嗎?那老師問你幾個問題,請想好後回答

(1) 如果從從遠處看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嗎?(模模糊糊、沒有顏色、看不清)

(2) 如果水從山上直往下流,從近處聽會有什麼聲音?(有嘩嘩的流水聲)

(3) 各種花過了開花季節就會怎樣?(看不到花)

(4) 鳥停在樹上,人來到鳥的前面,鳥就會怎麼樣?(鳥會飛走)

小結: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鳥是這樣的,那麼畫上的山、水、花、鳥是怎樣的?作者又是怎樣寫畫上的山、水、花、鳥的呢?請跟老師學習課文

板書:1。畫

二、 分散識字

1、試讀課文

A 自由讀課文,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B 找出生字並圈出來,多讀幾遍記住字音。

C 誰願意把課文讀給老師聽一聽(指名讀)

D 願意讀的站起來一起讀。

2. 問題引路,學文識字

A請一位同學站在教室最後排看畫中的“山”有沒有顏色?要求學生把看到的告訴同學。(板書:遠看有色)

B請一位同學來到畫的前面聽一下“水”有沒有聲音?要求把聽到的告訴同學。(板書:近聽無聲)爲什麼人走近了聽,還是聽不到水聲?

C請一名同學說說,圖上面的是什麼花?(桃花)桃花是什麼時候開的?(春天)爲什麼春天已經過去,花還沒謝?(板書:春去還在)

D請一同學到畫前面來模仿一下平時趕鳥的情景,讓別的同學看看鳥怕不怕?它會不會飛走?(板書:人來不驚)

E把課文再讀一遍,圈出的生字同桌讀一讀,互相當小老師。

3.鞏固練習

A試讀全文,小組檢查朗讀,班上朗讀比賽。

B檢查生字(卡片,指名讀)

C生口頭組詞語

D認識兩種筆畫“豎彎勾”、“橫折彎勾”和偏旁“走之”

三、集中識字

1自學課文

A自讀課文B小組讀課文

2學習字詞,讀音說義

A指名讀課文

B師配音讀課文,生表演,加深記憶

C開火車、指名、做遊戲讀生字(卡片)

D說說不懂的問題,集中討論解決。(小組)

E齊讀課文,試着背誦(以板書的山、水、花、鳥四個字爲線索來背)

四、課堂練習:開火車每人一句背誦課文。

五、小結:這節課你知道了什麼?能說一說嗎?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1.指名背誦課文

2找搭檔背詩句,說詩意。(一人背一人說)

二、學習生字

1、學習“豎彎勾”、“橫折彎勾”。

2、分析字形。(說說是怎麼記的)

3、師範寫,出示帶有田字格的小黑板,師邊說邊寫,重點指導“豎彎勾”、“橫折彎勾”。“二”、“七”、“無”豎彎鉤中的“豎”都在豎中線起筆。同學們在課本剩餘格中寫。師巡視指導。

三、認識反義詞

1、學生自己找出課文中意思相反的詞。同桌交流。(師板書:遠---近、去——來)

2、你還知道那些意思相反的詞?誰來說一說。自由發言,師訂正。

四、課堂練習:

在田字格本上寫本課的生字,每個字寫4遍。

五、拓展延伸:

課外收集謎語,開展猜謎活動。

六、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謎語古詩和很多意思相反的詞你們都能背上來。真聰明!在以後的學習中也有很多意思相反的詞和更多的知識,希望同學們留心學習,多多識記,語文水平會大大提高。

板書設計:

遠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反義詞:遠——近

有——無

去——來

一年級語文《畫》教案4

教學目標:

一、通過語言與音樂的結合,幫助學生語言智能的發展和語感、樂感的培養。

二、感受2/4拍子的強弱規律,認識2/4拍子的節奏規律。

教學重點:

最後一句樂句的:“rit符號,聽出和唱出漸慢和漸弱的效果。

教學難點:

唱好一字多音的地方,也可隨機根據學生掌握的程度來發現新的難點並解決。

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活動:全班一起背古詩兩三首。(同學們,你們剛纔朗誦得真好聽,那時你們讀出來的,可是你們聽過唱出來的古詩嗎?讓我們來一起聽聽下面的音樂,唱出來的古詩。、剛纔的音樂旋律美不美?你們聽了有什麼感覺?)

二、欣賞伴奏音樂,學生聽後說出感受。(同學們可以跟着音樂做適合的動作、同學們,剛纔我們欣賞的音樂旋律美不美?你們聽了有什麼感覺?)(是的,非常優美,寧靜、抒情、動聽,其實這是我國的一首古曲《春江花夜月》的旋律,它也,配上歌詞就更好聽了。、)

三、欣賞範唱音樂,說說出自哪一首詩。(相信同學們已經聽出是哪一首詩了。原來古詩除了能讀出來,還可以唱出來。)

四、學生談聽到歌詞後的感受。(請同學們再聽一次音樂,不要打開書,也不要唱,聽聽唱歌詞時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看誰的小耳朵最尖、最靈敏)(同學們,你們有注意到最後一句嗎?讓我們來重聽一次最後那一句音樂、這種唱法叫漸慢漸弱,用拉丁字母“rit”表示,以後我們唱歌遇到這個標記就要怎麼唱啊?、)

五、認識2/4拍子,感受其強弱規律。(接下來我們再聽音樂,請同學們找出這首歌的強弱規律,並拍出來、)(同學們的耳朵和小手真棒,都能聽出來,也能拍出來了,表揚你們自己。)

六、學唱歌詞,解決難點“一字多音“的唱法。(現在我們來學唱這手歌,同學們可以邊聽邊學唱。)(你們覺得哪裏最難唱,告訴老師,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

七、運用:將學過的古詩套進本曲旋律來唱。(我們已經會有感情地唱《畫》了,大家注意一下,古詩“畫”每一句是幾個字,那我們可部可以也選一些五個字的古詩套進去唱呢?同學們自己試一下。、)(有哪位同學準備好了嗎?請你來、好聽嗎?老師也來唱、)

八、身體動作表現音樂(我們學習了用朗讀和唱的方法來表現音樂,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表現?可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和小樂器伴奏表現音樂)(你們見過古人是怎樣讀書的嗎?讓老師來模仿、)

九、小樂器伴奏表現音樂(請請到的同學自己到臺上選樂器,選要快,還要互讓,不能搶、)(另外叫兩位同學來學古人朗讀、)

十、整合:(全班朗讀一次,音樂響起,沒表演的同學唱,其他的表演和演奏,讓老師們聽聽是唱的同學唱得好還是演奏的好還是樂器伴奏好。)

十一、總結:這節課我們學到什麼?

一年級語文《畫》教案5

教材分析:

本課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圖文對應,能使學生有滋有味的循着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象,從而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和學習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受到美的薰陶。

2、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3個部首,理解文中的反義詞;會認讀5個字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

2、難點:學會本課的生字和部首。

教具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掛圖。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圖畫和學習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受到美的.薰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大概意思。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同學們,平時我們看了許多畫,今天請同學們仔細地來看一幅圖,看看這幅畫畫面上畫了些什麼?(用紅筆板書:山、水、花、鳥)畫的是什麼季節?(春天)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結合日常生活中看到過的“山、水、花、鳥”的情景,要求學生回答下面的問題。

(1) 想一想,如果從遠處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嗎?(模模糊糊、沒有顏色、看不清)

(2) 如果水從山上直往下流,從近處聽,會有什麼聲音?(有嘩嘩的流水聲)

(3) 各種花過了開花的季節就會怎樣?(不再開了,看不到花)

(4) 鳥停在樹上,人來到鳥的前面,鳥就會怎麼樣?(鳥就會受驚,會飛走)

小結: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鳥是這樣的,那麼畫上的山、水、花、鳥是怎樣的?作者又是怎樣寫畫上的山、水、花、鳥的呢?請跟老師來看看。

二、創設情境、補充詩句。

1、請一位同學站在教室的最後排看畫中的“山”有沒有顏色?要求學生把看到的告訴同學。(板書:遠看有色。)

2、請一位女同學來到畫的前面聽一下“水”有沒有聲音?要求把聽到的告訴同學。(板書:近聽無聲。)

3、請一個同學說說,圖上面的是什麼花?(桃花)桃花是在什麼季節開的?(春天)現在是什麼季節了,爲什麼它還開着?

(板書:春去還在。)

4、請一同學到畫前面來模仿一下平時趕鳥的情景,讓別的同學看看鳥怕不怕?即它會不會飛走?板書:人來不驚。

三、齊讀詩句,板書課題。

1、齊讀詩句。

2、給詩加上題目。

3、弄清題目與詩句的關係。(謎底謎面)

四、自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

1、自由讀課文,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找出生字並劃上線,多讀幾遍,記住字音。

3、誰願意把課文讀給老師聽一聽。(指名讀)

4、願意讀的站起來讀。

五、齊讀課文,試着背誦。

1、齊讀課文。

2、試着背誦。(以最先用紅筆板書的“山、水、花、鳥”四個字爲線索來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3個部首,理解文中的反義詞;會認讀5個字。

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

語文教案 語文_一年級 1畫,標籤: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1、指名背誦課文。

2、找搭當背詩句,說詩意。(一人背一人說)

二、自學生字。

1、學習新的偏旁。

2、讀課文,劃出生字、多讀幾遍,記住字形。

3、分析字形。(說說你是怎麼記的)

(1) “畫”半包圍結構。上面是“一”,下面中間是“田”,外面是“”。組詞:畫畫,圖畫、畫筆。

(2) 色:上下結構,上面是“”,下面是“巴”。組詞:彩色、紅色、白色、有色、無色等。

(3) 聽:左右結構,左邊是“口”,右邊是“斤”。斤的筆順是:

(4) 無:無一天,“無”和“天”都是四筆,“無”第四筆是“”,“天”第四筆是“”。

(5) 春:上下結構,上部是“”,下面是“日”,組詞:春天、春色、春光。

(6) 人:“人”可以與“八”比較。“人”撇筆長即捺筆低於起筆。

4、鞏固生字。

(1) 抽讀卡片。

(2) 口頭組詞。

5、指導寫字。

板書設計:

遠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一年級語文《畫》教案6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人、火、文、六”4個字。認識2個偏旁“”“”。

2、瞭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

二、教材說明

本課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整幅畫面給人以山水相襯、鳥語花香的美感。課文以“畫”這個謎底爲中心,抓住山水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圖文對應,妙趣橫生。讀讀這首詩,使人彷彿看到了詩中所描繪的充滿勃勃生機和濃濃春意的畫面。

教學的重點是練習朗讀,認字。教學的難點是瞭解詩句和畫的關係。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1、帶領學生到風景優美的地方去遊覽,讓他們看看山、水、花、鳥,親身感受大自然的美。

2、準備一幅山水畫。

(二)認字、寫字

1、認字

學生在初讀課文時,要求他們藉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利用生字卡片,通過開火車讀的方式檢查字音是否讀準,注意容易讀錯的字音,如“色”的聲母是平舌音,“聲”“春”的聲母是翹舌音,“近”“春”“人”的韻母是前鼻音,“聽”“聲”“驚”的韻母是後鼻音。如果有的學生讀錯,就指名學生當小老師幫助正音。

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可能已認識了一些漢字,教師應儘量啓發學生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字形。如“元”加上“辶”是“遠”,“斤”加上“辶”是“近”,“不”加上“辶”是“還”。“”“”是新學的偏旁,學生認識它以後,讓他們自己認記“春”“驚”的字形。此外,要指導學生比較區別“人、八、入”和“無、天”的音形義。

2、寫字

本課要求會寫的四個字,筆畫都比較簡單,可在學生對字形有了印象的基礎上,指導他們把字寫勻稱。“人”的第二筆從豎中線和橫中線交叉處偏左一點起筆。“火”要指導學生掌握它的筆順,第四筆“捺”從豎中線和橫中線交叉處起筆。

(三)詞句

要讓學生藉助拼音反覆讀熟詩句,然後引導學生弄懂每行詩在字面上說的是什麼意思,再結合看圖和啓發學生回憶郊遊時看到的景物,讓學生思考:詩中說“山有色”,那麼山會是什麼顏色?流水會發出嘩嘩的聲音,爲什麼詩中卻說走近流水仍聽不到聲音?使學生弄清詩句說的是畫中的山和水。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理解第三、四行詩句與畫上內容的關係,然後再讓學生把課文完整地讀一讀,說一說爲什麼這首謎語詩的謎底是畫。

詩中有幾對反義詞,要指導學生通過比較,理解它們的意思。如“遠”和“近”意思相反,是比較來說的。可以舉例說明,如“小明的家離學校遠,小英的家離學校近”,讓學生知道遠和近所表示的距離不一樣。

(四)朗讀、背誦

1、學生理解詩意後要反覆朗讀。朗讀時要注意掌握好停頓和重音。

遠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可以自由讀,分組讀,指名讀,還可以教師引讀,如“遠看——,近聽——,春去——,人來——”。

2、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指導他們根據板書“山、水、花、鳥”,回憶詩句的順序和內容,自己先小聲試背,再齊背,最後指名背。

(五)實踐活動

1、把“我會說”中六對反義詞做成頭飾,給學生戴在頭上,在“找朋友”音樂伴奏下跳舞,做找朋友的遊戲。

2、佈置學生回家找謎語,課後開展謎語競猜活動。在規定的時間裏誰說得多,猜得對,並說清楚是怎麼猜出來的爲優勝。先以小組爲單位,評出優勝者,然後在全班比賽,評出優勝小組。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1—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指導看圖

先讓學生整體觀察圖畫,再由遠到近地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麼。

(二)理解詩句

讓學生藉助拼音讀熟詩句,然後啓發他們說說每行詩的意思。最後完整地讀一讀,說出這首謎語詩的謎底,並說說是怎麼猜出來的。

(三)創設情境

指名一位學生扮演小詩人,先站在教室後,一邊看畫面上的山,一邊說“‘遠看山有色’,這山上一片翠綠,真美啊!”又走近圖畫,一邊聽一邊說“‘近聽水無聲’,畫上的流水一點聲音也沒有”。小詩人指着畫上的花說:“春天過去了,花還在盛開。”他又做趕鳥的動作,大家一齊說:“人來鳥不驚。”

(四)指導朗讀、背誦

(五)複習鞏固字詞

1、用生字詞卡片檢查字詞讀音。

2、做反義詞找朋友的遊戲。

(六)指導寫字

一年級語文《畫》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漢字,能找出字與畫的關係。

2.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認識圖標小話筒。

4.練習口頭組詞,豐富學生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學認8個漢字,知道字與畫的關係。

教具準備:

圖卡、字卡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故事發生在很早以前還沒有漢字的時候。有兄妹倆,哥哥負責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飯。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來要到他家後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樣告訴還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個好辦法,拿起樹枝照着遠處山的樣子在地上畫了一座山(貼圖),旁邊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後妹妹醒來,看到地上的圖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邊洗衣,她也向哥哥學在地上畫圖,她照着小河的樣子畫了幾道彎曲的水流(貼圖),旁邊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來看到圖後到河邊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倆可高興了。從此以後,他們就用山、水圖來表示字,慢慢地變成現在的字。漢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聰明啊!

二、比較字與圖,找關係

請同學們把字與畫對照起來看,說一說圖中哪一部分與漢字的哪一筆相似,小組合作。

三、看圖猜字練習

過渡:我國古代人民在勞動中發明了漢字,多麼不簡單!像這樣的漢字還有很多,請大家看圖猜字。

1.出示圖卡:

2.學生猜字。

3.猜中後說說自己是怎樣猜的。

四、學習日和土

1.出示圖卡:

2.啓發:太陽用一個字表示是什麼?小幼芽從什麼地方鑽出來?

3.讀字。

4.學生討論對比圖與字的想象之處。

五、課中休息找朋友

8人舉圖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學認圖標,口頭組詞

1.出示小話筒,講要求,教兒歌。

小話筒,嘴邊放,比比誰的聲音最洪亮。

2.練習口頭組詞。

發一字開花卡,學生練習組詞。

請同學們在生活中注意觀察哪些詞語中有這些字,發現一個記住一個,增加一個花瓣,比比誰的花瓣多。

附:板書設計

山 水

月 火 田 石

日 土

一年級語文《畫》教案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叮囑、準確、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4.學習發現與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養成讀書時畫出重點詞句的習慣。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學生自學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水果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一篇與楊桃有關的課文。(板書:畫楊桃)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1)誰畫楊桃?

(2)怎樣畫楊桃?

(3)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4)作者爲什麼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二、初步感知,瞭解內容

老師出示思考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書: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2.利用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來。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指讀生字詞。

2.指讀課文。

本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詞意思?怎麼理解的?(交流)

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想當然:憑主觀想象,認爲事物應該是這樣。聯繫課文內容,父親經常叮囑“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憑主觀想象,畫走了樣。

四、質疑

提出不懂的問題。(常識性問題師生當堂解決。有關課文內容理解的問題師生梳理歸納。)

五、佈置作業

l.熟記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由於老師的仔細觀察,善於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從而懂得看問題或做事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獨立思考,善於從事物中得到啓發,進行認真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2.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3.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作者在畫楊桃時發生了什麼事,其中包含着一個道理,究竟是什麼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逐段深入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提問:

(1)這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麼?(板書 是……就……不要)

(2)“想當然”是什麼意思?你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什麼叫“想當然”?

(3)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讀。

提問:

這兩個自然段講了什麼?討論:

(1)第二自然段分爲幾層?

(2)找一找哪幾層是回答“我”爲什麼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重點理解作者爲什麼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①老師根據桌上的楊桃講解現在看到的楊桃就象五角星一樣。

②出示投影片,一橢圓形帶棱的楊桃。

③實物演示,讓從不同角度看的學生說出自己看到的樣子。(讓學生親自實踐看一看從不同的角度看楊桃是什麼樣子,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內容。)

④說出作者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⑤“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是否還有其他原因?結合父親的話講一講什麼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是通過提示,幫助學生理解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第二個原因。)

讓學生把兩個原因結合起來講。(再一次加深理解。)

3.學習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讀第四至六自然段。

(1)出示討論題:

①開始同學們認爲這幅畫畫得怎麼樣?後來又有什麼變化?

②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2)指導朗讀,注意語氣的變化。

(3)用上“因爲……所以……”說一說同學們的認識爲什麼發生了變化?(進一步明確學生態度發生變化的原因。)

4.學習第七自然段,自由讀這一自然段。

提問:

(l)老師的話裏共有幾句話?

(2)前兩句告訴了我們什麼?

(3)舉例子說說怎麼就叫角度不同,樣子不一。(板書角度不同,樣子不一。)

(4)同一事物,當別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時,應該怎樣做?

(5)什麼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不要受別人影響。)

在逐句分析這一自然段的基礎上,再讀,並試着背誦。

5.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齊讀。

提問:

(1)老師和父親的話哪些地方相似?

(2)爲什麼說老師和父親的話對我來說一生受用?(板書:一生受用)

(3)父親和老師所講的畫畫上的事。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麼做?(板書要……不要,是……就)

誰能用“要……不要”說一句話?

三、總結全文

1.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先認爲別人錯了,要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2.齊讀倒數第一、二自然段並試背誦。

板書設計:

5、畫楊桃

父親: 是……就……

老師: 角度不同 樣子不一

要……不要…… 是……就……

我: 一生受用

教案點評:

這篇課文蘊含的道理深刻,和同學們的現實生活也很接近。這篇教學設計示例抓住這一特點,首先以實物導入新課,讓學生也自己觀察楊桃的外觀,看看他們能不能有什麼發現。繼而引導學生帶着問題讀書,在書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再讀書,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第一課時做好了“讀”的鋪墊後,在第二課時教師步步設疑,引導學生更深的進入課文,去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整體說來,設計比較嚴謹,思路清晰,不過在第一課時設計的有些簡單,學生書讀的不透。

一年級語文《畫》教案9

《畫》是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點展開描寫,圖文對應。這一課是學生入學後接觸的第一篇詩文。陳老師抓住學生好動、好奇、愛表現的特點,利用他們感興趣的謎語兒歌引出課題,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心,激發了孩子們學習課文的熱情,爲教學成功地展開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節課劉老師能抓住一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創設寬鬆的教學環境,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學習。多媒體課件的合理運用,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陳老師抓住教學的重點及難點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自主讀詩,畫出生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用低年級小學生喜歡的方法進行檢查反饋:出示課件“生字寶寶”請學生開火車認讀;用生字卡片請學生搶讀。識字教學是很枯燥的,在教學識字時,陳老師善於總結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的識字方法,同時還適當的滲透一些識字的知識和方法,採用活潑有趣的方式重複再現生字,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教學重點突出了識字和寫字的過程,並紮實有效。一類字的教學,我還是覺得老師自己在黑板上範寫、多次範寫是很重要的,我們們現在的教學對多媒體課件的運用越熟練,對在黑板上書寫就越來越生疏,孩子們被課件上的圖片、生字卡片“慣”得有些懶於動筆了。今天的課上,陳老師反覆地在黑板上示範寫字,第一遍寫,要求孩子們仔細觀察老師的筆順、書寫每一筆的方法和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二遍寫是巡視了孩子們自己練習寫字發現了一些問題後逐一地改正他們的錯誤寫法和筆畫。

另外,本節課還有幾個細節值得提倡:

1、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有人說過這樣的話:“種下習慣,收穫性格。種下性格,收穫命運。”好的習慣都是從小開始養成的。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形成一定的學習習慣,因而需要老師多個心眼,時刻關注,提醒。如:“你有一對金耳朵,你很會聽課。”“會聽的孩子是最聰明的,因爲認真聽別人發言,可以從別人那裏得到很多知識。”等激勵性的語言提醒學生課堂上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

2、課堂上教師善於引導激勵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自讀、賽讀、齊讀等方式以讀貫穿始終,讀中識字,讀中學文,最終達成目標。

總之,這節課能很好的達成教學目標,老師在課堂上能紮實地對學生進行字詞訓練,朗讀訓練。學生積極參與,認真傾聽,而陳老師的評價語言又恰到好處,更爲學生的積極參與推波助瀾。

一年級語文《畫》教案10

一、教學要求

1毖6個生字,認識3個偏旁。

2被崛5個字。

3閉確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首謎語詩,謎底是畫。全詩共四行,讀起來似乎行行違反自然規律,其實正是暗中設謎,寫出了畫的特點。看遠處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畫上的山色卻很清楚。在近處聽流水,應當聽到水聲,但畫上的流水卻無聲。在春天盛開的花,隨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謝了;而畫上的花,不管在什麼季節,它都照樣盛開着。人走近停在枝頭上的鳥,它就會受驚飛走;但畫上的鳥,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會驚飛。這些都表現出一幅畫的特點。三、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準備本課的生字卡片、放大的插圖及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二)識字、寫字教學

學習生字。重點指導讀準生字“色、春”和要求會認的字“近、聲、驚”的音。

隨生字“畫、聽、春”的學習,認識偏旁“”(兇字框)、“口”(口字旁)和“”(春字頭)。

指導寫字。要求學生用學過的筆畫、偏旁識記字形,培養識字能力。讓學生自己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利用田字格幫助寫好字。注意“畫”字上面的部分與“”不能離得太遠;“聽”字的口字旁要寫得略靠上;“春”字中“”(春字頭)的“”(撇)和“”(捺)要舒展些,蓋住下面的“日”。

(三)朗讀、背誦指導

本課是韻文形式的謎語,詩句節奏鮮明,講究對仗,讀來琅琅上口。可讓學生邊讀每一行詩邊看圖,通過讀和看圖,體會詩中的“山、水、花、鳥”有什麼特點,從而猜出謎底。然後通過範讀,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能讀出節奏。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四)練習提示

第三題,讀一讀。要求讀的每一組詞意思都是相對的,學生可以在讀中鞏固所學生字詞。

(五)擴展活動

自己作一幅山水畫。

(六)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1課時。

一年級語文《畫》教案11

一年級人教版語文《畫》原文

(高鼎)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註釋:

(1)色:顏色,也有景色之意。

(2)驚:吃驚,害怕。

譯文:

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

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妍鬥豔,

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一年級人教版語文《畫》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遠、看、近、聽、春、還”六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瞭解古詩大致意思,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激發學生熱愛自然和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設計理念]

培根說:“讀詩使人靈秀”。在新課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引下,我們要善於引導學生學習古詩,品味古詩,探究其趣味,以便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充實起來,“靈秀起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的人本思想,意味着對每個學生學習個性的尊重。教學中,應讓每個孩子自由地讀、自由地學、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達、學生有了自由、纔會有靈性。課堂上,我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詩句,自由選擇喜歡的方式讀書,引導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學會傾聽、學會汲取、學會欣賞,從而產生思維的撞擊、情感的交流、知識的共享和心靈的震撼。中國文字博大精深的美喚起他們去探究學習中華古文化的主動性,催化了學生情感,使他們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應把握“古詩誦讀”這一課型教學的尺度,即重點是識字和熟讀成誦,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多讀,要讀準每個字的字音,要把每行詩讀通順,要讀好整首古詩直至能熟讀成誦。學生主要通過多讀和結合看圖,以及教師適當的詩意描述,瞭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悟詩的意境美。教師還應恰當創設出詩境,讓學生通過多讀體會美、欣賞美、評價美,以至於自己表達美、創設美。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剛人學的一年級小朋友,自我約束能力差,老師如若引導不當,會使他們產生厭倦情緒。因此,課堂上把遊戲寓於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如本節課開課的猜謎語遊戲,識字過程中的開火車、猜字的遊戲等等,讓學生學習情緒高漲,爲他們創設了一個生動活潑、輕鬆和諧的學習環境,程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感受學語文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都猜過謎語嗎?誰來出個謎語給大家猜?

(學生興趣盎然地玩猜謎語的遊戲)同學們真聰明,老師也請你們猜個謎語(出示古詩),它是一首謎語詩(板書:古詩誦讀),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學完古詩,你們一定能猜出謎底。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請大家翻開書92頁,自由讀詩,注意藉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2.(出示小黑板)這六個字你們會認嗎?先自己在下面讀一讀吧!

3.誰想讀給大家聽一聽?(學生自主選擇讀宇,重點指導讀好前鼻音“近”、後鼻音“聽”)

4.讀得很好,去掉拼音朋友也能讀這麼好嗎?咱們開火車比賽來讀一讀吧

5.猜字遊戲:老師藏一張字卡在身後,讓學生猜是哪個字寶寶這麼調皮,在和大家玩捉迷藏的遊戲。(學生在遊戲中鞏固生字的讀音)

三、再讀古詩,讀通詩句

1.生字讀得這麼好,相信大家再讀古詩時一定能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自己在下面讀一讀。

2.同座互讀、評,指名全班讀、評。

3.全班齊讀。

四、品讀詞句,領悟詩境

1.學生自由讀詩,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行多讀幾遍,並讀給同座聽。

2.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調整教法,學生喜歡讀哪一句,就指導學生讀好哪一句。

導讀方法如下:

“遠看山有色”,演示“山”的分解圖片,師描繪遠山:遠遠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峯連綿起伏,多美呀!誰能把這行詩讀得很美呢?

“近聽水無聲”,演示“水”的分解圖片,師述:嘩嘩的流水從山間流出,請一位同學上臺來聽流水的聲音,其他同學把耳朵貼在書上聽一聽,能聽到流水的聲音嗎?爲什麼?(畫上的水)。那麼,這一行該怎麼讀呢?

“春去花還在”,演示“花”分解圖片,師述:春天到了,百花盛開,現在春天過去了,花怎麼還在開放呢?(畫上的花)。誰能把這一句讀好呢?

“人來鳥不驚”,演示“鳥”的分解圖片,師述:枝頭上站着一隻可愛的小鳥,咱們來跟它打個招呼吧。請一個同學上來,和下面的同學一起說:“嗨,小鳥,你好呀!”哎呀,小鳥不理我們,這是怎麼回事呀?(畫上的鳥)。誰會讀這行詩?

3.四行詩都讀好了嗎?現在我們把整首詩連起來讀一讀。

練讀,指名讀,齊讀,看圖讀,引讀。

4.讓學生猜出謎底:畫。(板書課題,齊讀)說說是怎麼猜出來的。

五、積累詩句,熟讀成誦

1.學生再來欣賞一下這幅美麗的畫,配樂,學生邊看圖邊吟誦。

2.學生在學習小組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好這首詩吧!

(小組合作多種形式練讀)

3.小組學習成果展示。

4.熟讀成誦。(背誦時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山、水、花、鳥”來背。)

六、課外延伸,再現情境

1.師:(充滿激情地)這首詩可真有趣呀,短短几十個字就描繪了這麼美的一幅景象。你們還知道哪些有趣的詩嗎?(學生擴展背詩,激發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2.回家請爸爸媽媽猜今天學的謎語詩,如果猜對了,就畫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送給他們作爲獎勵,並蒐集更多古詩參加下週班級開展的“古詩誦讀會”。

小學一年級語文《畫》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畫》這首古詩的教學不同於高年級,重點是引導小學生在識字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層次地讀,在朗讀中感知、感悟與品味。下面將我在《畫》這篇課文的教學反思如下:

1、讀一讀,初步感知

揭示課題後,我出示畫面,放配樂朗讀錄音,爲學生創設情境,並結合錄音朗讀,指出讀好古詩首要的是字音要讀準,其次要讀出節奏,讀出古詩的韻味。接着我讓學生自由選擇一種方法把課文讀正確。學生或自己拼讀,或同桌互讀互查讀音,或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再逐個拼讀過關等形式進行自讀嘗試。隨後我組織學生試讀古詩並進行評議,在評議中糾正個別讀錯的字音。在學生的評議中我藉機出示本課生字,幫助學生掌握生字的'讀音。

2、做一做,感悟詩境

首先讓學生看畫面,我示範朗讀,從而吸引學生的朗讀興趣在學生反覆朗讀後漸漸進入詩的意境時,我啓發學生髮揮想象並根據個人的感悟作出相應的動作。如讀到“遠看”學生把手放在額前,彷彿眺望遠處,“近看”則低頭下看,“花還在”做花開的樣子,“水無聲”學生則自擺雙手或與同桌對擺單手。這樣學生在看圖、聽讀、伴讀、表演中不知不覺悟出詩境而且也能因熟讀而成誦。

3、演一演,拓展延伸

學生會背誦之後,我又指圖說“誰來當個小詩人,邊表演邊給這幅畫面配上詩?”學生的情緒高漲,都想當小詩人體會做詩人的樂趣。於是我讓學生各自作準備,進一步激發讀、誦樂趣。最後學生們紛紛走上講臺,又是演又是背,演的盡情盡興,背得韻味十足。

一年級語文《畫》教案12

教學目標:

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識12個生字,正確、工整地書寫8個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教學重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與課文相關的四季美景影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導入課題。

1、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則謎語,看誰最會猜,請聽好:“雲兒見它忙讓路,花兒見它點點頭,小樹見它招招手,小草見它彎彎腰。”它是什麼?(風)風娃娃可真了不起了,它是一位畫家,能畫出許多美麗的圖畫。今天,他辦了一個畫展,邀請我們去參觀欣賞呢,你們想去看看嗎?(想)那讓我們一起走進風娃娃的畫展中欣賞欣賞吧!(課件出示:一年四季的美景圖)

2、你在風娃娃的畫展中欣賞到了什麼?

3、一個小朋友在欣賞了風娃娃的畫展後,被風娃娃的畫迷住了,情不自禁用優美的語言把風娃娃的畫描繪了出來。孩子們想不想讀一下?(想)告訴你們,其實這篇文章就收在我們的語文書中。(板書課題:3、風是一位畫家)學生齊讀課題。

4、讀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麼?(風畫了哪些畫?爲什麼說風是一位畫家?)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你們想知道的內容好多都在課文裏寫着呢!在讀課文前,我們先來複習一下上節課學習的生字。

2、生字寶寶從課文中跑出來了,你還認識他們嗎?我們來做遊戲:豐收的季節。

3、生字寶寶帶上他的好朋友,咱們一起讀讀這些詞語。(出示詞語卡片全班齊讀。)

4、認熟了生字寶寶,你能讀通順課文嗎?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掉字。(學生自由讀課文。)

5、比一比哪組同學課文讀得最熟。(分組賽讀,一組讀一段。)

三、精讀課文,品讀感悟。

1、以讀帶講,學習第四段。

(1)風娃娃,最愛畫畫,一年四季畫個不停,畫出的畫可美啦,這次它託老師爲大家送來了一幅名爲《美麗四季》的畫卷。不過這次風娃娃提出了一個要求,請同學們在看完畫卷後回答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只有細心觀察的孩子才能找到答案。風娃娃的畫卷中都畫了哪些景物,是哪個季節的?現在讓我們一起欣賞風娃娃的作品《美麗四季》。

教師配圖解說。(和暖的東風伴着潤如酥的小雨,爲我們送來了“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的春天;火熱的南風伴着無窮碧的接天蓮葉,爲我們送來了“過雨荷花滿院香,青草池塘處處蛙”的夏天;溫柔的西風伴着紅於二月花的楓葉,爲我們送來了“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的秋天;凜冽的北風伴着撲鼻香的梅花,爲我們送來了“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的冬天。)

(2)看完了《美麗四季》這幅畫卷,誰能回答剛纔的問題?風娃娃的畫卷中都畫了哪些景物,是哪個季節的?教師相機板書:春、夏、秋、冬。

(3)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課文哪段在寫秋天?聽老師讀第四段,看看課文寫了秋天的哪些事物?用“---”勾出來。(師配樂範讀。)

(4)學生彙報,教師出示媒體,點擊相應畫面:蘋果(紅了),葡萄(紫了),柿子(黃了),遍地的稻穗(金燦燦的)。或出示相應的豐收畫面。

(5)小朋友看到這豐收的景象,你想說點什麼?

(6)是呀,風畫家畫出了果實累累的秋天。請同桌的互相讀讀這句話,如果讀出了秋天的美,就豎起大拇指誇誇他。

(7)果實累累的秋天真美,怎樣才能把秋天的美讀出來呢?老師告訴大家一個小祕密:讀的時候展開想象,眼前彷彿看到了紅紅的蘋果、紫色的葡萄、金燦燦的稻穗,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能讀好。我們一起來試試。(全班齊讀)

(8)秋風不僅畫出了美麗的風景,“秋風還畫出人們幸福的臉龐,那上面綻放着最美的笑容”。人們臉上爲什麼綻放着最美的笑容?

(9)引讀秋天一段:看着豐收的蘋果、葡萄、遍地金燦燦的稻穗,我們不禁感嘆:讀秋天一段。

2、小組合作學習春、夏、冬三個段。

先分組學習。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合作學習喜歡的季節,小組先商量商量,喜歡哪個季節就先學哪個季節。再抽學生彙報(根據學生的回答確定引導的順序)。

(1)“春天”部分。

①喜歡春天的小朋友一起讀讀這一部分。

②小朋友一邊讀一邊都想到了些什麼?東風都畫出了春天的那些景物?

③春天多美呀!老師用攝像機將春天留下來了,讓我們一起邊欣賞春天的美景邊聽喜歡春天的同學爲我們朗讀課文(出示課件,配樂朗讀)。

(2)“夏天”部分。

①指名讀課文,孩子思考:南風畫了夏天的哪些景物?

②交流,勾畫“西瓜、星星、青蛙、荷花”。(簡單指導:寫四季美景時應抓住有代表性的事物。)

③你覺得這段話寫得好嗎,好在哪裏?

④出示課件,指導朗讀:請同桌的互相讀讀這一段,如果讀出了夏天的美,就豎起大拇指誇誇他。

⑤得到同學誇獎的同學請自豪地舉起手,哪位勇敢的小朋友來讀給全班同學聽?

⑥(聽着同學們優美的朗讀,老師都沉醉在夏天的美景中了,在聽的過程中,有誰發現了那些與衆不同的詞?)出示“西瓜、滾圓的西瓜、滾圓滾圓的西瓜”。讀一讀“滾圓的西瓜”、“滾圓滾圓的西瓜”,“晶亮的星星”、“晶亮晶亮的星星”。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在反覆地讀中比較、體會不同的表達效果。誰能說一說類似的詞語。然後再出示ABAB式的詞語,如:雪白雪白的梨花、粉紅粉紅的桃花……進一步體會此類詞語的表達效果。

⑦教師有感情地引讀本段。讓我們再次走進盛夏時節,齊讀夏天這一部分。

(3)“冬天”部分。

①老師採訪喜歡冬天的孩子,說說你爲什麼喜歡冬天。

②是呀,冬天景色很美,也很有趣,你們看(出示媒體):多可愛的雪花呀,它給寂靜的冬天帶來了生機……請喜歡冬天的小朋友走進小雪花,走進冬天,一起來讀讀課文冬天部分的課文。

③美讀這一段。

3、讀課文最後一段。

(1)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色,都很美。這是誰的功勞?(風)一起讀讀最後一段。

(2)此時此刻,你想對風畫家說點什麼?

四、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孩子們,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們發現一年四季可以用哪個詞來形容呢?(美麗)。那就讓我們用眼睛去觀察四季的美,用小嘴去朗誦四季的美,用小手去畫出四季的美,用心去感悟四季的美,老師相信,你們也會越來越美!

五、佈置作業。

課下大家可以動筆寫一寫,畫一畫你心中的四季!

六、板書。

風是一位畫家春夏秋冬美麗的四季

反思

通過對本課的教學,我覺得我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整堂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特別是教學生字時“你說我猜”的遊戲形式較好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從教學過程看,幾個環節彼此銜接,識字和朗讀的環節重點突出,引領作用明顯,師生互動自然有效。在教學中,我還十分重視對學生說話的規範、態度、習慣的培養,重視對學生語言感悟能力的培養。

在本課教學中不足之處有: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根據他們的'生活經驗,對諸如“白霜、冰山”一些自然景物還不甚瞭解,應對此加以說明,通過媒體的直觀效果,將這些內容通過畫面展示出來,把抽象的文字轉化爲直觀、形象、具體的畫面,這樣不僅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使學生對詞語加深了理解。

合作學習是主體性教學的一種形式,它爲學生的主體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圍和條件。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給學生提供時間與空間,放手讓他們先在小組中合作學習,相互交流自己識字的好方法,然後再以“你說我猜”的遊戲形式組織全班交流。“猜”的過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認知積極性,它強化了識字環境,同伴之間的合作互助也使他們相互增強了學生字的自信,識字過程成爲學生間愉快的學習分享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一年級語文《畫》教案13

畫雞

(明)唐寅

頭上紅冠不用裁,

滿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

一叫千門萬戶開。

認字冠裁滿將敢

註釋:

裁:裁剪,這裏是製作的意思。

將:助詞,用在動詞和來、去等表示趨向的補語之間。

平生:平素,平常。

輕:隨便,輕易。

言語:這裏指啼鳴,喻指說話,發表意見。

一:一旦。

千門萬戶:指衆多的人家。

譯文:

頭上的紅色冠子不用特別剪裁,雄雞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糾糾地走來。

它平生不敢輕易鳴叫,它叫的時候,千家萬戶的門都打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感知漢字與拼音的關係

2、過程與方法

朗讀、背誦課文

學習公雞勤勞、不懶惰的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這首詩歌的學習,讓學生從中受到啓發,培養自己勤勞的習慣

通過對本課生字的學習,讓學生體會拼音對我們識字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課生字詞、聽讀識字。

2、利用生字,引導學生體會拼音與漢字的關係

教具準備:

掛圖、小黑板、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複習導入

同學們,我們學習拼音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下面老師像考考大家拼音學的怎麼樣,老師呀,想和同學們做一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我說你猜”。

(圓圓臉蛋梳小辮a一根小棍l一把椅子h

左上半圓q右上半圓p左下半圓d右下半圓b)

同學們真棒!(出示字母卡片j)同學們認識這個拼音嗎?(出示生字卡片雞),認識這個字嗎?今天,有一隻大公雞也走進我們的課堂,要和我們一起學習呢!

二、運用實物,創設情境

新課開始時,教師出示一隻大公雞圖片,用逗趣的教學語言提問:

(1)同學們知道這是什麼動物嗎?

(2)它有哪些生活習性呢?(學生能說多少是多少)大家說的真好,古時候有位詩人叫唐寅,寫了一首詩叫《畫雞》。這首詩寫的就是這隻大公雞,你們想學嗎?想學就請大家把書翻到47頁(這樣導入新課,真實具體,形象直觀。)

三、初讀古詩,趣學生字

(1)聽課文錄音,把不認識的字圈下來

(2)指名學生讀,學生齊讀

(3)認識生字:畫雞雪生千門平戶開

(漢字結構複雜,難學難記,因此,在識字教學時,教師根據漢字的結構規律和學生的年齡特徵,可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識字。)

例如:

1、猜字謎。平:一字五筆,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餘;千:一個字,有十撇。

2、編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壯,在跑道上奔跑。

3、看實物。門:觀察教室的門框,學習“門”字。

4、練習,填生字。

畫雞

頭戴紅冠不用裁,滿身()白走將來。

()不敢輕言語,一叫()門萬()。

(4)學寫生字:平戶開

學筆順

平:一筆橫,二筆點,三筆撇,四筆橫,五筆豎

戶:一筆點,二筆橫折,三筆橫,四筆撇

開:一筆橫,二筆橫,三筆撇,四筆豎

(5)學生練習寫生字,教師邊巡視,邊指導

四、再讀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詩。教師激疑:同學們讀了這首詩,說一說知道了什麼。

2、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歸納並板書。

樣子:頭上紅冠

大公雞顏色:滿身雪白

打鳴:一叫門開

3、出示表格練習(口答)。

五、品詞賞句,感悟詩情

1、自由讀第一句,看圖想一想:這隻大公雞的冠子和羽毛有什麼特點?(頭上紅冠,滿身雪白。)

(1)出示圖片,讓學生看一看大公雞的冠子和羽毛,理解“頭上紅冠”和“滿身雪白”。(2)指名錶演大公雞“走”的神態。(3)教師小結:同學們已經認識了這隻大公雞,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聽見過大公雞的叫聲嗎?有誰知道它一般在什麼時候叫?我們學習第二句就知道了。

2、指名讀第二句,聯繫生活實際想一想:大公雞怎樣叫?

(1)理解“叫”。

(2)提問:大公雞一叫,人們就去幹什麼?農民伯伯就要起牀幹活了,農民伯伯勤勞嗎?那麼,大公雞比農民伯伯起的更早,同學們,你們覺得大公雞勤勞嗎?那麼,我們小朋友要不要學習大公雞這種勤勞的品質啊?(學生據古詩內容回答後,教師再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展開想象)

(3)說一說這句詩的大意。

(4)體會大公雞的勤勞:這首詩的作者喜歡這隻大公雞嗎?爲什麼?

大公雞

樣子顏色打鳴

六、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老師範讀

2、學生自由讀

七、總結全詩,簡筆作畫,激發興趣

唐寅看到大公雞很喜歡,就爲大公雞做了一首詩。老師呀,也很喜歡這個大公雞,可是老師不會作詩,老師就把它畫下來了,(出示圖片),那麼同學們,你們喜歡公雞嗎?那讓我們也動手畫一畫吧!

八、作業佈置

1、學寫生字:平戶開

2、背誦《畫雞》這首詩

教學《畫雞》這節課時,我以“淺唱低吟學古詩”的理念爲指導,在教學過程中,用“聽——讀——演——唱”的環節貫穿整個課堂,以學生爲主體,在靈活多樣的品讀中,讓學生體會、感悟詩之美,公雞之美,以讀促教,以讀代教。創設平臺,讓學生在交流、表演等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與表達,想像和創新等能力。體現語文課與藝術課的整合,享受古詩的美,陶冶情操。孩子們學習興趣濃厚,多數孩子能當堂課熟背古詩《畫雞》,教學效果良好。

一年級語文《畫》教案14

課型新授課:

課時2

學習目標設計

1.認識10個字,認識1個偏旁。

2、會寫“人、七、兒、無、九”5個字;

3、學會猜謎語。

預習模塊

預學設計:

自己讀讀52頁,找出認識和不認識的字。

問題生成:

讀音不規範的地方很多。

展示模塊

一、猜謎語

1、提問:頭戴小紅帽,身穿大白袍。走路搖擺擺,游泳穩又快-----鵝。

大家一起背誦詠鵝。

2、提問: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裏看不見-----雨。

二、朗讀課文,並識字。

1、先將黑板上的10個字認讀一下,仔細觀察這些字,有沒有哪個字的一部分你認識呢?然後領讀課文。

2、解讀意思:

遠看山有色:遠遠地看,山上綠色青蔥;

近聽水無聲:走進了,卻聽不到流水嘩啦啦的聲音;

春去花還在:春天過去了,花兒沒有凋謝,還在開放;

人來鳥不驚:人走近了,鳥不會驚走。

------------------畫。

3、教師領讀第二遍,然後圈起要認識的字,然後找2個學生領讀,然後自己閱讀。

4、黑板重點字領讀5遍,然後自己讀一遍,寫2遍拼音。

三、會寫“人、七、兒、無、九”5個字

老師示範人、七、兒、無、九的寫法:

與之前的區分:八:撇低捺高,撇捺不接觸;

入:撇低捺高,撇捺接觸;

人:撇高捺低;

學習筆畫:豎彎鉤和橫折彎鉤

學習兒、無、九

教一個字學生練習寫一個字,每教完2個後,老師檢查,再練習5遍。

複習模塊拓展提高性練習:

找到課本53頁的反義詞

檢測性練習:

1、找到下列字的拼音,將序號填到括號裏:

10個字

2、

無字共幾筆?第三筆是?

九字共幾筆?第二筆是?

板書

課後反思優點:注重孩子興趣發展

不足:生字詞不熟練

改進思路:在後面的學習中不斷加強複習鞏固。

一年級語文《畫》教案15

課前透視

《畫》是一首五言謎語詩。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本課配有一幅精美的山水畫,畫上有山、有水、有花、有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給人以無限的美感。

這是學生入學後接觸的第一篇課文,謎語詩的內容淺顯易懂,很多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就會背了,但是在識字寫字和感情朗讀方面還需要教師正確地引導,因此應該結合學生“好動、好玩、好奇、好表現”的身心特點開展教學活動。圖文對應,讓學生能夠有滋有味地循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象,從而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辶、忄”兩個偏旁。

2、知道“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理解詩句的主要內容,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練習朗讀。

信息資料

1、課件或掛圖,民族音樂的磁帶。

2、學生課前自制的生字卡片,水彩筆。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激趣切入

(出示掛圖)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是一幅山水畫)請你們看看畫上都有什麼?(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一首謎語詩《畫》(板書課題)

(用一幅畫引出課題,讓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在美的情境中進入課堂,受到美的薰陶,體現課程整合的思想。)

欣賞

教師配樂朗誦課文,學生邊聽邊欣賞“畫”。

(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體會大自然的美和詩句的韻律美。)

識字

1、同學們也想讀嗎?要想讀得好得先過生字寶寶這一關,你們有沒有信心?

2、出示本課生字,你認識哪個就讀哪個。說說你是在哪裏認識這些字的。(引導學生交流識字經驗,增強學生識字的信心和識字的願望。對識字量大的學生及時鼓勵。)

3、自讀課文,邊讀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讀幾遍。

4、利用生字卡片在組內交流識字方法。(認識“辶、忄”兩個新偏旁。)

(交流識字方法,有利於學生擴大視野,相互促進,豐富識字經驗,提高識字效率。)

5、你想提醒大家在識字的時候注意什麼?(注意區分平翹舌:“色”是平舌音,“聲、春”是翹舌音。用偏旁歸類的方法識記“遠、近、還”;用給熟字換筆畫或換偏旁的方法來識記“無、人、近”;用給熟字加筆畫的方法識字“來”。

6、認讀帶拼音的生字。(可以指名讀,領讀,齊讀,開火車讀)

7、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寶寶你還認識嗎?請你通過這一關!

(識字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識字積累,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還應適當滲透一些識字的知識和方法,採取活潑有趣的方式反覆再現生字,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

朗讀

1、生字寶寶對大家的表現非常滿意,他們設的關卡你們順利通過了,可他們又調皮地跑回課文中去了,你還認識他們嗎?(自由朗讀課文)

2、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相互評價。

(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評價他人,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任務,從一年級起教師就應該組織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評價態度和良好的評價能力。)

2、多種方式練習朗讀。

(堅持以讀爲本,讓學生真正成爲語文課堂的“讀者”,通過自由讀、分組讀、指名讀、教師領讀、引讀等多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圖文對照,感悟詩句的內容和表達的感情。另外,文中句子的節奏感很強,朗讀時教者應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在讀中感悟、體會詩的讀法,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人、火”,認讀,說說這兩個字應該怎樣寫,書空。(注意筆順規則:先撇後捺。)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個字的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人”字的第二筆從豎中線和橫中線交叉處偏左一點起筆,“火”字第

四筆“捺”從豎中線和橫中線交叉處起筆。)

3、教師範寫,示範筆畫的寫法。

4、學生先描紅,然後自由練寫。(注意寫字姿勢的指導。)

5、組內評議,寫得好的獎勵一顆小星星。

作業

回家請教家長,或者在書中查找謎語,下節課開展猜謎語竟賽活動。

第二課時

導入

摘蘋果遊戲:每個蘋果後面都有一個上節課學過的生字,把摘到的蘋果後面的字讀出來就會得到一個紅蘋果。

(用遊戲的方式將上節課的生字再現,達到鞏固認字的目的)

感悟

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引導學生簡單地說出詩意,發現問題並質疑。)

2、結合圖,說說你是怎樣猜出這首謎語詩的謎底的。

背誦

給合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練習背誦。

表演

啓發學生展開想象,根據個人的感悟設計動作,結合音樂進行表演。先組內練習,再指名錶演,最後大家一齊表演。

(根據學生好動、好玩的特點,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感覺到樂在其中。)

遊戲

找朋友:找14名同學到前面,每人手裏拿一張卡片,找到與自己手裏卡片意思相反的字,站在一起,其它同學做裁判,給找對的同學以掌聲鼓勵。(這14個字是遠---近、高----低、來----去、笑----哭、白----黑、晚----早、有----無)你還能說出其它的反義詞嗎? 一年級語文《畫》原創教案設計

(遊戲的形式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得到了鍛練,提高了教學效率。)

拓展

1、結合課前收集的謎語,舉行猜謎語競賽,評出“猜謎小能手”。

2、你喜歡這幅畫嗎?喜歡的話就動動你的小巧手把這幅畫畫出來吧!

寫字

1、出示“文、六”這兩個要求會寫的字。你會讀會寫嗎?(領讀,齊讀,然後書空。注意“六”字的最後一筆是“點”,不要寫成“捺”)

2、這兩個字怎樣寫好看?(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範寫。

3、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4、評議展示。

(在一年級起步階段,要打好寫字基礎。教師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寫字貴在精,而不在多。要教會學生運筆的方法,把字寫工整、寫漂亮。)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