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一年級教案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修改《媽媽又回到了身邊》教案

本文已影響 3.7W人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修改《媽媽又回到了身邊》教案
訓練內容:根據老師的意見,修改這篇文章,先自己改,然後和同學們交流一下修改的情況,聽聽老師的意見,再作一次補充修改,最後謄寫在作文簿上。
  作文題目:《媽媽又回到了身邊》
  教學目標:一、能通過閱讀老師的批語,體會老師的修改意圖,明確作文怎樣才能做到言之有序,內容具體。
  二、能通過閱讀《媽媽又回到了身邊》,聯想媽媽對“我”的愛,並以真實、感人的事例插入到文中。
  三、能參照老師修改意見,掌握修改作文的步驟和方法,養成認真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
  四、能激發習作興趣,鼓勵學生自由地說,生動地寫。
  課時安排:二課時
  課前準備:教師:認真閱讀習作六,瞭解文章中需要修改的地方,掌握修改的方法,準備《媽媽又回到了身邊》的投影。
  學生:寫幾則能表現媽媽關心“我”的生活小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導入新課
  1、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誰給大家說一說自己媽媽的“好”?
  2、學生自由說話。
  3、有一位同學在採訪蓋惠玲同學後,寫了《媽媽又回到了身邊》一文,我們這節課就是幫助她修改修改。
  二、自讀感悟,查找缺點
  1、出示投影《媽媽又回到了身邊》的內容,學生初讀感悟,找出這篇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2、討論:學生自由發言。
  3、打開課文,結合教師批語再讀課文,比較自己及同學們的彙報和老師批語的異同。進一步體會修改的具體要求。
  4、學生參加小組討論。
  5、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作彙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相機板書。
  (1)、適當地寫一寫外貌。
  (2)、適時地補上織毛衣、買錄音機兩件事。
  (3)、具體地寫出喂藥時安慰的話。
  (4)簡練的地議論、總結。
  6、教師根據板書小結,同時引導學生從“賈島的推敲”、“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到“白居易請保姆給詩提意見”認識到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我們一定要改掉拿到作文只看等第,不看批語的壞習慣。
  三、聯繫生活,靈活修改
  1、這篇作文應該怎樣修改,才合適呢?你認爲還應解決哪些問題?
  生1:“我認爲修改前應該弄清這篇文章要表現的重點是什麼,然後緊緊抓住重點修改。”生2:“我們沒有親身經歷蓋惠玲媽媽爲她織毛衣、買錄音機的事,也沒有聽見蓋惠玲媽媽在喂藥時安慰她的話,該怎麼寫?”
  生3:“內容補充在何處最適宜,是不是都要具體描寫?”
2、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可用筆在文中作適當的批註。
  3、學生以同桌、小組爲單位作多種形式的討論。
  4、學生自由發言,參加交流。
  生1:“重點應爲文章題目中的‘又’,文章應該重點寫出蓋惠玲對待媽媽的感情變化,以及後媽如何和親媽一樣的愛她。”
  生2:修改時,我們可以把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嫁接上去,如的確沒有織毛衣、買錄音機的事,應該改用其它事例,如同學們在剛纔介紹的有關媽媽關心“我們”的生活小事都行。這樣的作文才富有真情實感,才能打動讀者。
  生3:“我認爲不需要每件事都具體寫,我們應該抓住自己感受最深處重點寫,其它的可以一筆帶過,這樣才能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5、教師小結點撥。
  6、學生根據討論的方法獨立修改。
  四、討論交流,再次修改
  1、學生參加小組交流,教師巡迴指導。
  2、各組派代表參加班級交流,師生共同賞析。
  生1:“‘病死’一詞用的不恰當,它不能表現蓋慧玲同學對媽媽的愛,以及她失去母親的痛苦,我把它改爲‘病逝’。”
  教師引導:“說的很好,同學們還有其它的改法嗎?”
  生2:“我改爲媽媽就被可惡的病魔奪走了生命。”
  生3:“我改爲媽媽因病與世長辭。”
  生4:“我改爲媽媽帶着對慧玲的牽掛去了另一個世界。”
  生5:“對於新媽媽的外貌我是這樣該的:新媽媽三十多歲,中等個子,深邃的眼睛閃出智慧的光芒,濃濃的眉毛上,一頭烏黑油亮的長髮,嘴邊還時常掛着微笑。”
  生6:“第二小節我是這樣改的:新媽媽剛來的一個月當中,她總是躲着她不理,什麼事都與她對着幹。可新媽媽並不介意,仍以一顆慈愛的心給予她一點一滴的關愛與呵護。不經意間,蓋惠玲發現原來破破爛爛的家變得井井有條,家中的生活條件也略微有了好轉。一天,天公不作美,剛剛還晴空萬里,這會兒雨又肆無忌憚地下起來了。可把惠玲急壞了,因爲她沒有帶雨具,爸爸一天到晚忙裏忙外,哪有時間給她送雨衣?新媽媽會來送嗎?不可能!同學們都走了,只剩下她一個。惠玲捲起褲管,正準備衝向雨簾,一個憔悴的婦女正打着傘,站在那東張西望,臉上一副焦急的神情,雨水已打溼了她半個身子。惠玲使勁地揉了揉眼睛,怎麼也不敢相信那站在雨中的是她的新媽媽。‘惠玲,’新媽媽叫着她跑過來,‘快回家吧,做了你最愛吃的紅燒魚。’惠玲發現媽媽的頭髮上還沾着幾根麥草,爲自己的所作所爲感到愧疚,真想喊一聲‘媽媽’,可總是……”
生7:“第三小節我是這樣改的:一天,蓋惠玲生病了,身上,地上吐得全都是穢物,味道難聞極了。新媽媽先將她的衣服換了,然後又清掃地上的髒物,晚上,專門爲她做麪湯,親自給她喂藥:‘來,把藥喝了,慢點,當心燙着,苦嗎……’望着新媽媽微笑的眼睛,傾聽新媽媽親切的話語,惠玲心裏不禁一陣痠痛,“媽媽”,這發自肺腑的聲音和着那決堤的淚水流進了媽媽的心坎……”
  生8:“第四小節我是這樣改的:她是不幸中的幸運兒,心中的那根弦終於被撥動了,她重新喚起了對母愛的渴望,再也沒有恨,也沒有痛,有的只是甜蜜!”
  生9:“第四小節我是這樣改的:真情再一次喚起了蓋惠玲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母愛的強烈呼喚,“媽媽”又回到了她的身邊……”
  生10:“我是這寫開頭的: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蓋惠玲同學九歲那年,媽媽不幸病逝,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難以撫平的傷痛……
  十一歲時,家裏出現了一個陌生的女人,成了蓋惠玲的新媽媽。她的出現再次撞傷了蓋惠玲幼年喪母的傷疤。新媽媽的關懷和笑容只不過是一種憐憫,一種奢侈,一場剛開始的噩夢。蓋惠玲仇視她,恨她奪走了媽媽的地位。新媽媽第一次見面遞給她一隻蘋果時,蓋惠玲甩手把它打落在地上,從此,蓋惠玲開始躲避着新媽媽。”
  生11:“我是這寫開頭的:‘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蓋惠玲同學九歲那年,媽媽就被可惡的病魔奪走了生命,母女從此陰陽相隔,她失去了人間最寶貴的母愛,原有的幸福、快樂都被孤獨與無助的淚水代替。轉眼兩年過去了,就在那個豐收的季節裏,又有一個陌生的女人闖入了她與父親的二人生活中。”
  3、教師小結,評價。
  4、學生再次檢查修改,最後謄寫。
  五、推薦發表,展示風采
  1、小組推薦佳作在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賞析。
  2、教師對出現的共性問題再作指導,學生再次修改。
  3、教師推薦優秀作文至各報刊、雜誌發表。
  教學設計評析:
  本課的設計充分體現了開放性。1、開放了教學過程,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問題的發現、改法的感悟到修改、評價的過程,都留下了學生的足跡,教師不作灌輸,只是作相應的點撥。2、開放了學習的方式,採用合作式學習。學習過程中,學生自由地組合,在小組中討論,碰撞思維,產生新的火花,明顯優於個人的探索。3、開放修改的內容,使文章更有真情實感。由於蓋惠玲不是我們生活中的人,學生對她的事情一無所知,自然難以修改。讓學生寫自己的事,再嫁接到蓋惠玲同學身上,同時,若自己沒有經歷過織毛衣、買錄音機這兩件事,可以換成其它事,不必拘泥於文章的要求。這樣,既給了學生廣闊的施展空間,又符合學生習作中寫真事、吐真情的要求。學生無需胡編亂造,融入自己的真情後修改出來的文章自然更有靈性。
本課的設計也體現了層次性。首先,課前讓學生寫幾件媽媽關心“我”的生活小事,既喚起了學生愛媽媽、贊媽媽的情感,也爲習作修改積累了素材,使學生在情感上、素材上都有了充分的準備;其次,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明確了修改的內容;接着是重點討論如何修改,使學生認識到可用寫“我”的事嫁接到修改中,意識到應有詳有略地描繪等,解決了學生修改的重點與難點;然後再讓學生一氣呵成,獨立改寫;最後引導學生在交流中進一步認識修改的方法,再次作補充修改、謄寫。這樣的教學,不僅學生從中掌握到修改作文的步驟和方法,而且培養了學生認真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
  附:學生習作
  親情+關懷+呵護=母愛
  ————————媽媽又回到了身邊
  董盼
  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蓋惠玲同學九歲那年,媽媽不幸病逝,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難以撫平的傷痛……
  十一歲時,家裏出現了一個陌生的女人,成了蓋惠玲的新媽媽。她的出現再次撞傷了蓋惠玲幼年喪母的傷疤。新媽媽的關懷和笑容只不過是一種憐憫,一種奢侈,一場剛開始的噩夢。蓋惠玲仇視她,恨她奪走了媽媽的地位。新媽媽第一次見面遞給她一隻蘋果時,蓋惠玲甩手把它打落在地上,從此,蓋惠玲開始躲避着新媽媽。
  每逢星期天,新媽媽都會做好多好吃的給蓋惠玲,那撲鼻的菜香,甜甜的飯香,瀰漫着整個屋子,趕走了原有的潮溼與冷清。家裏也收拾的乾乾淨淨,蓋惠玲放學回來時竟認爲是“媽媽”回家了。瞧那一桌豐盛的佳餚,舒心的感覺,跟當初媽媽在家時簡直一個模樣,蓋惠玲忍不住偷吃了幾口菜:“呀,原汁原味的!”媽媽真的回來了嗎?她的心裏無助的喊着:“媽媽!媽媽!”
  蓋惠玲每次深情的呼喚,可喚來的總是新媽媽的愛撫與寬慰。每當新媽媽到集市上去,經常會給蓋惠玲買回漂亮的衣服,但蓋惠玲總是置之不理,她身上穿的還是那件媽媽爲她親手做的粉紅色外衣,那是她的心肝寶貝。
  新媽媽不但心細,而且手巧。整個家在新媽媽的管理下井井有條。蓋惠玲看在眼裏,感動在心裏。可是,要叫一聲“媽媽”,實在太難了。新媽媽任勞任怨,她把所有的精力和關愛都給了蓋惠玲。那是一段沒有血緣卻似有血緣的親情,那是世上僅有的關懷與日日夜夜的呵護,那更是一位充滿愛的好媽媽。
  一天,蓋惠玲居然生了一場大病,昏迷不醒,是傳染性極高的流行性感冒。新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她,不時在她耳邊呼喚着她的名字,握着蓋惠玲的小手,親吻着,含着淚的眼裏期盼着一個健康的蓋惠玲,活蹦亂跳地在她面前撒嬌。每一次喂藥,新媽媽都要說:“快點好起來呀!惠玲,我可以爲你做好吃的,陪你玩,幫你找回心中的好母親呀……”。當蓋惠玲睜開第一眼就看見了新媽媽,看着她紅通通的眼睛,疲憊不堪的臉上仍露出慈祥的笑容,“真像媽媽的笑!”蓋惠玲情不自禁地喊出:“媽媽,你的笑容真漂亮!”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