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優秀

本文已影響 1.68W人 

作爲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優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優秀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優秀1

一、複習導入

1、出示字詞,指名學生認讀。

2、回顧課文內容,指名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讀了課文,你對小夜鶯有什麼評價?

4、過渡:是呀!讀罷課文,一個機智、勇敢的小夜鶯形象便清晰地躍入我們的腦海。那麼,你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呢?這節課我們就來重點研究一下這些地方。

二、精讀課文第一部分,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1、默讀,找出你認爲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從哪裏可以看出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2、同桌交流討論。

3、集體交流,重點討論。

指名讀句子——→談感受——→補充交流——→朗讀感悟

(1)夜鶯的歌聲打破了夏日的沉寂。這歌聲停了一會兒,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勁頭唱起來。[發現,思考,誘敵——機智、冷靜]

(2)孩子從嘴裏掏出一個小玩意兒,遞給他,用快活的藍眼睛望着他。[鎮靜、坦然、勇敢]

(3)“怎麼會剩下我一個?這裏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着呢。夜鶯倒只有我一個!”

(4)“人呢?戰爭一開始這裏就沒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剛剛一開戰,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

[一語雙關——機智、勇敢,對敵人的憎恨]

(5)小孩有時候學夜鶯唱,有時候學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樹枝,有時候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他好像把身邊的軍官完全忘記了。[遊戲——麻痹敵人,放鬆警惕;暗號——襲擊準備]

(6)“你說的是一種蘑菇嗎?沒有,我們這裏沒有這種蘑菇。這裏只有紅蘑菇、白蘑菇,還有洋蘑菇。”[答非所問——迷惑敵人]

4、看課文插圖,討論:一個孩子面對32個兇惡的敵人,難道他不怕嗎?爲什麼還能應變自如,毫無懼色呢?

(衛國戰爭中,全國人民都投入到保衛家園的鬥爭中,全國人民懷着對祖國的愛,對敵人的恨進行不屈的鬥爭,小孩就是由於對祖國的熱愛,對敵人的憎恨,才能臨危不懼,坦然自若。)

5、小結:這部分寫了小夜鶯引誘德國兵,並主動和敵人接近,巧妙地回答德國軍官的盤問,取得敵人對他的信任,讓他帶路。

6、朗讀昇華:分角色朗讀。

三、略讀課文其餘部分。

1、自由讀第二部分,嘗試破譯夜鶯歌聲的密碼。

2、指名讀第三部分,體會戰鬥的順利、迅速。

3、自主讀第四部分,體會小夜鶯又投入到新的戰鬥中。

四、寫作指導

1、出示結尾兩個自然段。指名學生讀。

2、讀完後,你有什麼發現?(似曾相識)在哪裏讀過?

3、出示開頭三個自然段。學生齊讀。

4、感悟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

五、點題昇華

1、回顧課文:

小夜鶯用歌聲引誘敵人

小夜鶯用歌聲傳遞情報

小夜鶯用歌聲繼續誘敵

2、爲什麼作者用“夜鶯的歌聲”作題目?

六、拓展延伸

你能聯繫生活實際,談談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應該怎樣熱愛自己的祖國呢?

(如:鍛鍊身體、努力學習、遵紀守法……)

板書設計:

1、夜鶯的歌聲

機智

小夜鶯,勇敢,愛國小英雄

冷靜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優秀2

一、理清思路

課文以空行爲標誌,分爲五大段。

二、學習第一段

1、默讀第一段。思考:從哪些地方你讀懂了什麼?

通過學生自己讀文,悟出字裏行間的意思,爲深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學生會回答:第1自然段從“黑色的碎瓦”、“空曠的花園”、“燒焦的`樹”可以看出戰鬥緊張激烈,剛剛結束。沒有人會在這裏停留。

從軍官陰沉的臉上閃出一種冷笑的光,“誰教你這樣吹哨子的?”可以看出這麼好聽的夜鶯的叫聲,引起敵人的懷疑。

“怎麼會就剩下我一個?這裏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着呢。夜鶯倒是隻有我一個!”從這個感嘆號中看出孩子機智巧妙地戲弄敵人。

這一段講了德國兵發現了學夜鶯叫的孩子,並叫他帶路。

2、這一段中你還有什麼地方不明白?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他們研究語言文字的潛力,提高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有人會問:“爲什麼這個孩子在離敵人很近很近的地方?他不害怕嗎?”有人會問:“德國人是侵略者,小男孩幹嗎還用快活的藍眼睛望着他呢?”有人會問:“‘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這句話什麼意思?

3、大家討論這些問題。

發散大家思維,活躍課堂氣氛。

小結:孩子是主動和敵人接近的,此時已做好誘敵入埋伏圈的準備啦!孩子在敵人面前裝着什麼都不懂也不怕的樣子,來掩護自己,麻痹敵人。孩子對敵人的憎恨,把德國鬼子稱之爲野獸。

4、默讀這一段思考: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呢?

機智、勇敢、沉着、自然。

5、他憑着機智勇敢,引着德國鬼子一步步地朝伏擊圈走去,敵人還認爲他是“蠢東西”呢?其實呢?

三、學習第二段

1、第二段應該讀出什麼語氣呢?

孩子故意麻痹敵人,使他們覺得這只不過是個頑皮的小孩。什麼也不放在心上,挺聽話的一副沒什麼心眼無憂無慮的樣子。要讀出輕鬆、幽默的語氣。

2、指名讀第二段,大家評議,老師指導。

3、其中“小孩有時候學夜鶯唱,有時候學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樹枝,有時候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要讀得輕鬆,語調上揚些,顯得歡快。

“你們這裏有游擊隊嗎?”是敵人故意問的,說明敵人心存戒心,語氣要低沉一些。

“你說的是一種蘑菇嗎?沒有,我們這裏沒有這種蘑菇。”孩子不正面回答,用話岔開,說明他機智,語氣應似疑惑不解的。

四、學習第三大段

1、讓學生小聲自讀第三大段。找出小男孩是如何配合游擊隊員殲滅敵人的句子來。然後指名回答。

2、抓重點語句、深入理解。

投影出示重點句,指名朗讀後,大家分成四人學習小組討論。

⑴ “夜鶯的歌聲越來越響了”。這句話中的“夜鶯的歌聲”指什麼?這時教師可以出示兩種解釋,讓學生判斷。

① “真的夜鶯鳥的叫聲”。

②小男孩的口哨聲。

讓學生在選擇答案後,說明理由。使學生從中體會出游擊隊員埋伏在樹林深處。他們是通過小男孩學夜鶯的口哨得知情報的。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語句中蘊含着人物間的活動來。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用以下兩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讓學生換詞。把“夜鶯的歌聲越來越響了。”換成:“夜鶯的歌聲由遠及近了。”行不行?爲什麼?討論,認識到換成“由遠及近”不行。因爲“越來越響”有提醒和暗示的作用,讓游擊隊員快點準備好。這說明孩子和游擊隊之間保持着密切的聯繫。

第二步在這一段中去掉這句話行不行,爲什麼呢?不行。因爲這句話說明小男孩發送情報十分及時,鎮靜、自然,能麻痹敵人。同時體現出配合十分默契。游擊隊員同小男孩之間巧妙地織成天羅地網,只等德國鬼子來鑽啦!而此時德國鬼子還全然不知是怎麼回事呢?

⑵體會下一個重點句,投影打出:“32個鬼子……”那個人說。“兩挺機關槍。”

體會出原來夜鶯和杜鵑已不是鳥叫聲了,而是暗號。一聲夜鶯叫代表一個敵人,一聲杜鵑叫代表一挺機槍。可以想到,孩子同遊擊隊用這種方式聯繫已經不止一次了,他曾多次協助游擊隊消滅敵人。

五、學習第五段

讀讀倒數第1、2自然段。想一想這兩個自然段和開頭三個自然段之間有什麼關係?從這樣的開頭、結尾中你知道了什麼?

開頭三個自然段和最後兩個自然段的關係,是首尾照應。這樣的寫法使文章結構嚴謹,渾然一體。從而更有力地表達了小男孩發出夜鶯的叫聲,是爲了配合游擊隊殲滅敵人的主題。

六、小結

小男孩用夜鶯的歌聲在村口引誘來德國鬼子;又用夜鶯的歌聲向游擊隊傳遞情報。他巧妙地幫助游擊隊消滅敵人。讓我們永遠記住他這位小夜鶯,永遠記住他的歌聲吧!

七、作業

1、蒐集有關衛國戰爭的故事。

2、看小說《卓婭與舒拉的故事》一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