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2017年《七子之歌》教學反思精選

本文已影響 2.61W人 

  《七子之歌》教學反思【1】

《七子之歌》是聞一多先生的作品。《七子之歌》是作者1925年3月留學美國期間創作的一組組詩,共七首。課文只節選了《澳門》《香港》兩首。另外五首首分別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

2017年《七子之歌》教學反思精選

在課前,佈置學生蒐集有關作者及課文背景的資料,實際就是讓學生在蒐集的過程中,瞭解詩歌的時代背景,作者的創作激情,從而爲準確體悟詩歌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礎,使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培養。

新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在悠揚、熟悉的《七子之歌-澳門》音樂聲中,開始了這堂課的學習。通過預習,孩子們都知道 “七子”指的是中國的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九龍、廣州灣和旅順大連這七個地方。這七個地方在哪裏?孩子們腦子裏沒什麼印象,於是,藉助課件,出示中國地圖,用紅色字標出這七個地方,讓孩子們對這七個地方的地理位置有所瞭解。這七個地方如同祖國母親的七個孩子被侵略者掠去,他們曾經受盡了列強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苦難當中。教到這裏時,要孩子們設想一下,你是離開祖國媽媽的孩子,當你受盡欺凌時,最渴望的是什麼?這樣調動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真正的去理解一個離開母親的孩子的心情。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

在質疑時,有學生問:“詩人爲什麼要把香港比作黃豹呢?”我要他回想一下第一課時時看過的地圖,想一想香港的地理位置,他馬上就明白了。還有,“啖”字和“嗍”字雖說不是這一課的生字,但是,爲了說明帝國主義的醜惡嘴臉,特別板書了這兩個字,要孩子們邊讀邊想動作,一股悲憤之情、傷心之情油然而生,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詩人激盪在字裏行間的愛國之情。

本課教學,重在朗讀,一遍又一遍地讀,老師就像導演一樣,當孩子們的感情沒有到位時,就停下來點撥、啓發,激發學生的情感。

拓展時,課件出示香港迴歸、澳門迴歸時的圖片和日期,假如,聞一多先生還健在,當他看到香港、澳門迴歸祖國,他會有什麼樣的心情?

教這篇課文,孩子們的感情起伏較大,最開始是平靜,因爲沒有融入感情;接着是悲憤、傷心,因爲此刻他們是祖國離散的孩子;最後是欣喜,因爲看到了香港、澳門的迴歸。

以前教人教版教材時,沒有這篇課文。我設想:如果在97年以前教這篇課文,應有一些不同。衷心希望祖國日益強大,臺灣早日迴歸祖國。

  《七子之歌》教學反思【2】

永豐中心小學付方秀

我總是記得陳老師說的話:要把語文課上成簡單的讀書訓練課,情感薰陶課,語言文字感悟課。

在教學《七子之歌》時,我努力探究,深入實踐。發現陳老師的話確實是語文教學中的金玉良言,甚至稱得上是至理名言。不過,在執行以上口訣的過程中,還需我們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注意優化課堂結構。

《七子之歌》的教學流程,分爲四大步:第一步是整體感知,體會自己對詩歌的情感印象。第二步是品讀詩意,借重點句的朗讀品析來理解作者寄託的深情。第三步是主題理解,通過這三首詩的比較來領會作者的主旨。第四步是遷移,讓學生感受七子迴歸的氣氛及祖國人民的心情,從而改寫詩歌。

二,注意設計朗讀形式。

在朗讀詩歌時,我精心設計了朗讀形式。其中第一首《澳門》運用的朗讀形式有自由讀,個人讀,師示範讀,聽錄音讀,師生齊讀。第二首《香港》運用的朗讀形式有自由讀,想象讀,表演讀,齊讀等朗讀形式。而第三首《臺灣》如果再如前兩首一樣"響鼓重錘",就顯得教學形式太統一,沒有變化之趣。而且在教學時間上也是分配不過來。所以,我改變了朗讀的形式。我先示範讀,讓學生聽,再談一談自己聽出了什麼,是從哪個句子聽出來的,然後便藉機品讀關鍵的句子。接着讓學生通過自由讀,小組讀,齊讀等形式來促進對詩歌的理解。

三,注意運用教學手段。

豐富的朗讀形式,務必配合花樣的教學手段。

對於聞一多先生的這三首近乎完美的詩,我是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來輔助朗讀的。第一首是配樂詩錄音,第二首是錄像,第三首是背景材料(關於兩位英雄人物的概況和名言)。這三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聽覺和視覺,培養了學生的時空想象能力,從而很好是理解了詩歌的內涵。

  《七子之歌》教學反思【3】

《七子之歌》教學反思

新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在悠揚、熟悉的《七子之歌-澳門》音樂聲中,開始了這堂課的學習。通過預習,孩子們都知道 “七子”指的是中國的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九龍、廣州灣和旅順大連這七個地方。這七個地方在哪裏?孩子們腦子裏沒什麼印象,於是,藉助課件,出示中國地圖,用紅色字標出這七個地方,讓孩子們對這七個地方的地理位置有所瞭解。這七個地方如同祖國母親被擄去的七個孩子,他們曾經受盡了列強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苦難當中。教到這裏時,我讓孩子們回想一下:自己有沒有離開過母親的經歷,還記得離開最久的那次嗎?這樣就能夠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來理解詩歌,調動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真正的去理解一個離開母親的孩子的心,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

當我和學生一起學習過了課文內容,瞭解了澳門同胞渴望迴歸的迫切願望之後,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播放了1999年12月20日澳門迴歸交接儀式,現場莊嚴的氣氛,人民的歡聲笑語的場面深深感染了學生,使得學生在後來的朗讀中比較入情入境。

但是本節課的教學還存在許多不足: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夠,不能很好的與學生進行互動。各個環節的過渡雖然順暢,但總覺得不夠自然。學生“讀”的時間比較少,我在指導朗讀方面還不夠到位,雖然在設計時,特別注意了這方面,但是,在課堂上表現的仍然不夠充分,使得學生在讀文時,理解不夠深入,感情沒有上來。另外,在學生質疑時,我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不解與疑惑,但是在釋疑的過程中,我始終不敢放手,沒能給學生一個比較開放的課堂。

今天上課結束後,我並沒有以前那種卸下心理負擔的輕鬆感,反而有很多沉重的思考。我認爲一節好課應該在學生離開課堂時依然沉浸於這節課所營造的情感共鳴中,可是這節課我卻沒有做到,在我看來,這是一節讓我遺憾的課,當然,我也受益良多,同事們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相信在以後的教學中,在一次次的反思實踐中,自己會慢慢地走向成熟。

關於《七子之歌》,下面幾點是我的一些體會。

一、感悟與質疑和諧相生。

巴爾扎克曾經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地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就問個爲什麼。”在教學過程中,要捨得給學生時間,讓學生充分表達出自己的疑問。在本課的學習中,在讀通順詩歌的基礎上,我讓學生提出自己的不解與疑惑,如學生提出的爲什麼稱爲“媽港”?擄去肉體是什麼意思?對學生提出的枝節問題如生詞的意思,應靈活處理, 讓學生互相解決,從而牢牢把握課文的'中心。提倡讓學生質疑,並不意味着讓學生的疑問左右課堂,要緊緊把握好教材,明確重點難點,對課堂教學的目的、進程做到了心中有數,將有價值的疑問因勢利導,納入自己的教學思路中。

二、想像入手,讀中悟情。

想像是學生把文字變成形象的再創造過程。教學中引導學生走進語言文字,展開想像的翅膀,在頭腦中形成一幅生動形象的畫面,再及時切入朗讀,引導學生把自己想像到的畫面通過朗讀再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根據語言文字進行想像,走進了作者的心靈深處,更深的體會了感情,得到了薰陶,受到了感染;又通過朗讀,進一步品味了語言文字的魅力,真正凸現了語文特點。如我引導學生想像在澳門被侵略者擄去的究竟是什麼?讓學生體會不僅僅是生命、是財富,更重要的是尊嚴、是主權……在此基礎上我追問:“假如是你看到自己家鄉的土地被強佔,資源被搶奪,沒有做人的尊嚴,你的心情怎樣?”使學生不由的產生與當時澳門民衆一樣的悲憤之情,一樣的傷心之情,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讀中悟情,使文中的事和物活化,這樣的朗讀才能使學生身臨其境的體會到詩歌中流動着的熾熱的愛國之情。

三、創設情境,激起興趣,生髮感情。

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最好老師。而創設情境則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導入新課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產生積極的學習心態,因此,我十分注重它的吸引力。在悠揚、熟悉的《七子之歌-澳門》音樂聲中,我開始了這堂課的學習,讓學生在這首歌的背景音樂下,充分談談對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的瞭解,任何角度、任何方面都可以,因爲課前有預習,又沒有固定答案,學生興趣比較高昂,爲後來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當我和學生一起學習過了課文內容,瞭解了廣大民衆渴望迴歸的迫切願望之後,我充分利用我們學校每個班級都有的多媒體,播放了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祖國時的短片,之後又聲情並茂的講述了1999年12月20日澳門這個遊子終於回到祖國懷抱的那一幕,現場莊嚴的氣氛,人民的歡聲笑語,人民喜極而泣喜極而舞的場面深深感染了學生,使得學生在後來的朗讀中比較入情入境。

四、小結有力,再次渲染。

一個好的結語可以起到概括主題,餘音繞樑的作用,我是這樣做結的:

“今天,我們可以告慰聞一多先生在天之靈的是,他夢寐不忘的“七子”已逐一回歸。這是人類文明發展和祖國強大的結果;也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勝利,只有臺灣還是我們中國人民心中的痛,但是,我們相信,假以時日,它也定會回到祖國的懷抱。這首樸素真摯、深刻感人的《七子之歌》,讓我們永遠記住它所帶給我們的震撼。(放歌曲,一起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