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一年級教案

《鋤禾》教學反思精編2017

本文已影響 3.41W人 

  第一篇:《鋤禾》教學反思

《鋤禾》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詩。這首詩寫出了烈日下農民辛苦勞動的情景,能夠讓學生體會勞動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從而認識到應珍惜勞動成果。

《鋤禾》教學反思精編2017

“一首好詩本身就是一幅優美的圖畫,讓古詩插上歌聲的翅膀,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還能讓學生在美妙的旋律中情感得到宣泄和昇華。”

整節課我都是以音樂開始,以音樂結束,始終以音樂爲本。讓孩子們吟誦古詩更有節奏感;讓學唱歌曲變得輕鬆、生動,歌聲變得更甜美;在歌聲中潛移默化的將思想教育進行宣泄和昇華,從而感悟古詩中所蘊涵的道理。

這節課共分爲三個環節。

首先是看圖聽音樂讀古詩——讓學生在音樂中體驗讀古詩的樂趣。

我一共安排了三幅圖,並根據每幅圖的題目和含義配有三段音樂。學生能夠跟隨字幕的變化有節奏的讀出古詩。安排這一環節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學生體會這三段音樂速度和情緒的不同,並在最後能夠歸納出速度與情緒的關係:速度不同,表現的情緒就不同,所以情緒與速度是密切相關的。二是通過音樂的渲染引導學生通過聲音表現古詩所表達的情感,做到有感情的誦讀。這也爲後面學唱新歌做好鋪墊。

接下來是學唱古詩歌曲——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唱古詩的樂趣。

歌曲《鋤禾》是一首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節奏比較歡快,襯詞“哎咳哎咳呦”的加入更使這段音樂的情緒變得堅實有力;第二部分的節奏比較舒展,情緒也很優美,與第一段形成了對比;歌曲第三部分就是第一段的再現。我採用的是分段學習的方式進行歌曲學唱。

我先是從朗讀歌詞入手,讓學生觀察四句節奏的變化,然後先解決第三句的難點部分,然後採取師生接龍的方式進行有節奏的朗讀歌詞。然後進行導入,我說:有一位作曲家非常喜歡這首《鋤禾》,所以他還給這首古詩譜上了曲。(出示歌片)讓我們一起聽聽看。(播放視頻)讓學生初次感受歌曲旋律。然後我進行提問:同學們,在這首歌曲中,加入襯詞的部分和沒有襯詞的部分,音樂的速度和情緒一樣嗎?先不要着急告訴我答案,我們再來仔細的聽一遍,這回我來唱給大家聽。(師再次範唱)這樣學生就再次感受了這首歌曲的旋律,同時也加深了印象。有了這兩遍基礎,學生就能夠隨着琴進行哼唱了,所以我讓學生在哼唱中自己找問題,解決唱得不準確的地方。最後仍然採用師生接龍的形式完成第一部分的學唱任務。

學唱第二部分時,我引導學生思考:這段音樂我們應該怎樣表現?然後讓學生帶着問題聆聽音樂伴奏。學生很快就會體會深情優美的情緒,所以我要求學生採用輕生演唱的方式,隨着伴奏進行演唱。

應該說這首歌曲學生學起來比較容易,於是我要求學生通過多種演唱形式進行創編,大部分學生表現的比較積極能夠踊躍發言,只是思維創造力沒有放開,形式還是有些單一,如果再引導學生加入吟誦、律動等等,可能效果會更好些。

總的來說我這節課上的還是比較順利的,學生能夠在我創設的教學氛圍中掌握所要學習的內容,而且學習情緒比較高,回答問題也很積極踊躍,可以看出他們很喜歡這節課。

  第二篇:《鋤禾》教學反思

《鋤禾》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一首膾炙人口的感嘆詩。這首詩寫出了烈日下農民辛苦勞動的情景,在現代也賦予了新的意義,一切勞動成果都是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成果,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特別在現在提倡節約型社會,珍惜勞動成果、節約社會資源更是每個人的責任。這首詩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早熟記於心,甚至達到倒背如流。對於這樣的古詩又如何進行教學呢?

一、突出學法,持續發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工具性很強的學科。語文教學應注重課內得法,課外得益。因爲是一年級學生,於是我就把進行學法指導作爲本課的教學重點,即讓學生如何掌握一般的古詩學習方法。教學伊始,首先讓學生背誦學習過的古詩,激發學生的學習古詩興趣。然後質疑學生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是什麼?學生都會說只是一行一行地背熟。於是教師揭示新的學習方法:瞭解詩人—正確朗讀—想象意境—感悟詩情—積累背誦。學生在掌握了這樣的學法以後,就能自讀古詩,促進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二、 運用動畫,突破難點

由於學生對農民勞動的情景缺乏感性認識,所以如何讓學生體會勞動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從而認識到應珍惜勞動成果,這是教學的難點。而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較發達。於是我特地設計了農民在烈日下除草的動畫,以及糧食的生長過程,讓學生感受勞動的辛苦以及糧食的來之不易。同時讓學生髮揮想象,農民伯伯在糧食的生長過程中,還會遇到怎樣的困難,又會如何克服?既讓學生體會了勞動的辛苦以及糧食的來之不易,又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三、注重吟誦,培養語感

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良好語感的培養。一年級學生讀古詩,一般都是做到讀正確就行,在本課教學中,我除了教給學生劃分節奏和重音的方法,同時還配上悲緩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進一步感受到勞動人民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四、適度拓展,昇華情感

根據我校語文教學“四步一線”的教學模式,在學生感悟了詩的意境的基礎上,出示範

仲淹的《江上漁者》,學生在自讀以後基本上都能感受到這也是一首同情勞動人民的古詩,因此既使學生自學能力得到了訓練,又激發學生在古詩的過程中,養成積累的習慣。

五、不足之處:

《鋤禾》古詩的思想教育意義,在於要求學生樹立“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愛惜糧食”的美德。在教學中未能聯繫學生平常生活中喜歡浪費的表現,進行教育,從而使學生對農民鋤禾的辛苦,糧食珍貴銘刻於心。其次,學生寫字時間在課堂上沒有得到保證。

  第三篇:《鋤禾》教學反思

《鋤禾》是一首家喻戶曉的唐詩,詩人李紳通過對農民勞作形象的刻畫,告訴大家糧食來之不易,教育我們要珍惜糧食。古詩在現代也賦予了新的意義,一切勞動成果都是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成果,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特別在現在提倡節約型社會,珍惜勞動成果、節約社會資源更是每個人的責任。生活在物質生活豐富的現代孩子,如何感受到勞動者的艱辛,如何從心底和作者共鳴,這是教者特別需要考慮的,並且在行爲上進行指導,真正懂得尊重人,尊重人們的勞動。

對生活在城市中的.一年級孩子來說,農民的勞動情景比較遙遠,乾巴巴地照着詩句說意思未免有些枯燥。爲此,我在教學中運用了一段農民勞作的錄像資料,是一段和本首詩完全一致的畫面,製作十分精美,讓他們目睹農民的勞作,體會詩句的描繪,也明白我們吃的糧食呀、菜呀都是農民勞動的成果。學生在聲音、形象、色彩的感染下看得津津有味,深有感觸。可是當看完後,我問:“你從哪些地方感到農民勞動的辛苦?”大部分孩子如夢初醒,不知道應該怎樣回答,個別孩子舉起了手,記住了畫面最後一個鏡頭:“我知道了我們吃的花生、菜呀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經過啓發,有的孩子陸續舉手發言:“我看到農民勞動很辛苦,汗水都流下來了!”“農民很節儉,我剛纔看到他腳上只穿着草鞋。”他們看不到農民粗糙的手掌,黝黑的臉龐,看不到從一棵禾苗到一粒米的艱辛,看不懂每天背朝藍天面朝黃土的艱辛……

因此,不是僅僅有畫面有行了,特別是對低年級的孩子,首先畫面不宜過長;其次畫面要有重點——特寫、慢鏡頭等;再次,畫面的目標性要強。不能只是提供一種完整的過程,因爲小孩無法在衆多的形象中抓住主要的事物,分散了他的注意力。

當老師問:“你能告訴大家還有哪些東西是要珍惜的呢?”一些學生又是覺得無話可說,在他們的身上一切都是來得那麼容易,要什麼就有什麼,別人爲他們的付出都是那麼理所當然……

所以,教者有必要抓住點,比如抓住畫面中從一棵禾苗到一粒米的過程凸顯,突出糧食的來之不易及農民的艱辛。再從身邊的一支粉筆、一塊橡皮、一件衣服、一本作業本談起,透過文字,通過對話,從一點一滴中看到勞動者的成果,最後達成了共識:所有的勞動者都是光榮的,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所有的勞動成果都要珍惜。我想,這也達到了教學古詩的目的——彰顯了古詩的現代意義!這也顯示了古詩背後閃動的靈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