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彙編15篇)

本文已影響 2.84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彙編15篇)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1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帶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領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學習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個性化地感悟。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感受語言的優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情感。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個性化地感悟。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感受語言的優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情感。

教具準備課件、小黑板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入新課:自然界中,美無處不在,只要細緻觀察,用心傾聽,你一定能發現美。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作者細緻觀察、用心傾聽後描繪的自然景觀。

2、揭示課題:山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醒學生需注意的字音,並理解這個詞。啼(tí)囀(zhūàn)

2、引導談話

3、啓發學生思考:

三、朗讀賞析,深入感悟

1、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組織交流答案(先是聽見山雨的聲音,接着看到山雨改變了山林的顏色。)

2、組織學生感悟山雨的音樂美。

①引導學生找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②小結。作者通過大膽而又奇特的想象,寫出了山雨的音樂美,表達了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3、引導理解山雨的色彩美。

4、引導思考:這篇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板書:雨前、雨中、雨後)

5、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四、背誦積累,拓展延伸

1、引導背誦,積累語言

1、聽教師導入語

2、齊讀課題

3、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4、談談對課文的初步印象。

5、思考:作者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他觀察到了什麼?傾聽到了什麼?找到有關的句子劃下來。

6、勾畫並思考:作者聽到了什麼?觀察到了什麼?請用課文裏的話回答。

7、感悟山雨的音樂美。

①讀讀寫山雨聲音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比喻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聽教師小結

8、感悟山雨的色彩美。

9、讀讀這些寫雨色彩的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

10、這篇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板書:雨前、雨中、雨後)

11、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12、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熟讀成誦。

13、向學生推薦相關寫雨的課外美文,豐富積累。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內容】

羅蘭的作品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蘊含着深厚的中國文化的底蘊,含蓄,雋永;洋溢着中國式的哲思,睿智、通達;體現着作家對現代社會的深層思考,深刻、清醒;她的作品給打開國門的中國人以前導性的指引,無論是紛繁的人際交往,還是在商業大潮中涌動,均使你體味到一種喧囂和炎熱中的清涼。

《夏午》是一篇散文,寫了作者童年時逃避午睡,在後花園裏享受自然世界的精彩,以至於成年以後仍然逃避午睡,牽掛自然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這充滿生命快樂的自然世界的無限熱愛。作者羅蘭帶着天真美麗的童心童趣,將自然生命的美好,在行雲流水、自然清新的書寫中一一透出。文章的精妙之處在於“夏午”這樣一個角度將“我”的童年、成年的經歷串接,用潛在的因果聯繫將文章組織起來,先是說我從不午睡,然後說出午睡時做什麼,最後點出原因──享受生命。

【教學目標】

1、學習課後生字,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中的文字美,意境美,情感美。體會作者用細膩的文筆描繪出生動多彩的午後風光,體會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

2、回答課後問題,理清文章條理,體會重點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有意識地摘抄和賞析優美文字,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能結合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對自然、對世界、對生命的熱愛。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寫作思路,感受文字美,意境美,情感美。學習作者細緻的觀察和對自然、對世界、對生命的熱愛之情。

【設計理念】

《夏午》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羅蘭用富有情趣的筆觸向我們呈現了一幅又一幅富有情趣的畫面。

對於本課的教學,教師可力求體會以下兩條理念:

1、展開想象,還原畫面。

對於六年級的學生而言,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因此,當他們讀到《夏午》這篇選文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文章的內容比較淺顯,沒有什麼值得反覆推敲和斟酌的句子。針對本文的實際的情況,我們可以充分發揮文本的文字功能。這篇文章描寫很美,富有情趣,行文靈動,留下了許多許多的想象空間。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引導學生通過讀文章,想象畫面。當然在畫面的呈現時,可引導學生就“童真童趣”這一點進行重點訓練內容,讓學生體會文中的文字美,意境美,情感美。體會作者用細膩的文筆描繪出生動多彩的午後風光,體會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

2、補充原文,引導學生比較閱讀。

相較於羅蘭的原著,鄂教版的選文顯得篇輻較短,對於原文中對於時間和生命的思考相對較弱。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削弱了本文的價值。

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可利用合適的機會,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羅蘭的原文,尤其是對文中“我不忍把生命在睡眠中空過而縮短。我希望生命在靜觀中充實而延長!”這些富含哲理的句子進行品味,從而將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使課內和課外學習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加大本課教學的厚度。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初讀全文,理解文章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文筆的優美,感受作者對自然的熱愛之情。理清文章條理,學習文章1————3自然段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夏日的午後你們曾經到大自然中去嗎?去觀察過什麼呢?你們有什麼收穫嗎?(全班交流)

2、師:每個人的心裏,都珍藏着許許多多的往事。在作者羅蘭的心裏,夏天的中午會有什麼特別的經歷呢?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全文:

1、請同學們輕聲自由讀全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反饋難讀的生字詞。

3、同學們,當我們在讀這篇課文的時候,一定有一幅幅生動活潑的畫面在你眼前出現。請同學們再次走入課文,靜靜地讀一讀,在作者描寫的畫面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個?說說你的感受。

(同桌交流後全班交流)

4、你印象最深的畫面是什麼?請把相關的自然段讀一讀。

三、理清文章條理。

1、同學們,一幅幅畫面是那麼生動、可愛,讓我們印象深刻。同學們,夏日的午後,人們往往容易睏倦,可是作者呢?他對於午睡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請快速瀏覽課文,勾畫出相關的句子。

2、生反饋:“從小,我就逃避午睡。”

3、作者逃避午睡,相關的句子在文章中反覆出現了幾次,請找出來。想一想,這種感受分別是作者在什麼時候所產生的?

4、根據學生的回答將課文分成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1—14)“我”逃避午睡,享受那充滿生命快樂的後花園的精彩。

第二部分(15—17)成年後,“我”仍逃避午睡,牽掛窗外的自然。

第三部分(18)逃避午睡,是因爲“我”對這個世界的熱愛。

過渡:羅蘭的文字如行雲流水,優美流暢;羅蘭的童年如美麗的畫卷,賞來心情舒暢。讓我們走入作者的童年,去感受作者在午後的快樂生活吧!

四、指名讀文章1—3段:

1、兒時的作者是怎樣逃避午睡,跑到園子去的?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文章的1——3自然段,勾畫出相關的詞句。

2、學生反饋:

重點句子的賞析:

“母親總是逼着我午睡,而我,卻常常在母親睡着以後,悄悄地爬起來,輕輕地邁過那一尺高的門檻,經過開着荷花的院子,打開通往後花園的小門,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

A、勾畫出這段話中表示動作的詞語。

B、注意作者描寫的動作的疊詞的運用,再現作者逃避午睡時的動作及神態。

(悄悄爬,輕輕邁,經過,打開,享受)

C、指導朗讀。

D、第三段在這裏起什麼作用?

(是下文的總起)

五、課時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認真讀書,抓住文中反覆出現的句子,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很好!兒時的作者雖然逃避午睡,可也樂趣無窮。當他悄悄地走到院子裏,享受到怎樣的快樂?下節課,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文章後半部分內容,體會作者對小動物的喜愛。體會作者成年後享受午後時光的感受。從中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情感美。學習作者細緻的觀察和細膩的表達。

教學過程:

一、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的作者雖然逃避午睡,可也樂趣無窮。他到底獲得了哪些快樂呢?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抓住情趣,賞析畫面。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4——11自然段,你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是什麼呢?從作者的文字背後你讀到了怎樣的情趣?快拿起手中的筆,勾畫一下。

2、學生反饋:(在此部分的反饋時,教師要把握住訓練的重點,詳講“野花圖”“戲蟻圖”和“菜園趣”,而對於其它的畫面則通過以讀帶想的方式略處理。)

A“野花圖“片斷精讀:

“五顏六色的野花,紅的、白的、粉的、藍的、紫的,還有一半粉一半白、一半藍一半紅的。你簡直樹不清它們有多少種顏色!這些花在微風中搖動着,帶着孩子似的嬌羞。”

①指名讀句子,說說你眼前出現了怎樣的情景。

(引導:如果用我們的眼睛去看……如果用我們的鼻子去聞……如果用我們的耳朵去聽……)

②你們是一羣會讀書的孩子,能夠將優美的文字還原到具體的生活情境之中。

③如果能在這個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情感,這讀書的能力又上了一層。請大家說說自己體會到的情感。

預設:學生抓住描寫顏色的詞語和擬人的句子體會作者快樂的心情。

④如果能把自己體會到的情感,用自己有滋有味的朗讀表現出來,讀書的能力更上了一層。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B“戲蟻圖”片斷精讀:

“我並不欣賞它們那細瘦的模樣,但我欣賞它們的動作,沉着、迅速而有規律。有時,我也擔心它們會迷路,當我看見一隻螞蟻走得太遠的時候,就用一根小草把它輕輕地撥回來。我不知道這樣是否會擾亂了它的工作,耽誤了它完成任務。”

①讀這段話,思考:這段話寫了什麼?(“我”觀看地上的螞蟻。)

②根據上個片斷的學習方法,想像地上一羣螞蟻的忙碌和“我”與之親近的情景。

③讀出作者看螞蟻時的那種專注和逗螞蟻的樂趣。

C“菜園趣“片斷精讀:

“花園的左邊是菜園,種着剛從泥土裏鑽出來的小蔥和被一個無形的嘴吹得

越來越肥胖的茄子。可愛的大南瓜,笑呵呵地躺在地上,享受着園中這一片寧靜”①你讀詩,眼前出現了什麼畫卷?

②你愛這寧靜的菜園嗎?用你的聲音表達出來

③作者呢?他愛嗎?那個詞讓你深切的感受到了這種情感?(板書:享受)

④讓我一起享受寧靜的夏午吧!全班齊讀。

3、重點朗讀,體會情感。

歌德曾說,會讀書的人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紙面上的文字,另一隻眼睛看到紙的背後。出示句子:“小時候的夏日中午,總是這樣過去,我從不厭倦那充滿生命快樂的花園。”

①聯繫上文理解“充滿着生命快樂的花園”。

②用相近的詞語來替換“總是”、“從不厭倦”,說說能從中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③聯繫前文“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

④讀句子,讀出童年的“我”對快樂的追求,對生命的熱愛。

三、品讀文章15——18自然段,感受作者成年後對午睡的態度。

1、成年後的作者仍不放棄對午後風光的享受。此時的作者又是看到怎樣的情景?又是怎樣的感受呢?指名讀15段。

2、你從中體會到什麼?(體會到作者在大自然中的美妙感受)能讀出來嗎?

3、是啊,在這樣的午後,作者在享受着這樣美麗的景緻,難怪他會說出這樣的句子:(出示句子:“花醒着,草木醒着,風醒着,我也醒着,在夏午的陽光裏。”)

①讀句子,說說這個句子中你最喜歡哪個字?(醒)

②說說喜歡的理由。

③你們對這三個“醒”的描述勾勒出了一幅充滿生命快樂的畫面,那麼“我也醒着”又是什麼意思呢?

④“我也醒着”,這個“醒”的意思是說作者不僅“人”醒着,他的“心”也醒着。你們看,一個看似普通的“醒”字,在羅蘭的筆下竟然運用得這麼神奇,把她的情感表達得如此真切,多麼讓人讚歎!來,讓我們讀讀這個充滿夏日詩意的句子。

4、有感情的自由讀最後三段,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看到作者和大自然都睜大眼睛,共享這美妙時刻。他們似乎心靈相通,他們彼此欣賞。)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了吧。齊讀最後一段。指名有感情的讀最後一段。

四、全文小結:

夏日午後,也許會讓你感到疲倦,可是作者卻在這午後感受到了別樣的美麗。真好。我想,只要有一顆平靜的心,你也會享受到生命的美麗!

五、課後練習

1、摘抄文中的優美文字,積累幾個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讀一讀《夏午》的原文,你對羅蘭寫這篇文章一定會有更深的感受。利用班級讀書會的時間,與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讀書感悟。

【板書設計】

3夏午

享受着快樂的花園。

逃避午睡享受生命。

牽掛着窗外的自然。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蒐集報刊信息的方法,學會抓住重點講清內容,並能發表自己的見解。

2、要示達到真實性、可靠性,完整。

  課前準備:佈置學生平時做好報刊摘錄工作。

  教學設計;

  一、明確要求:

1、何謂信息即音信、消息,所以說交流的範圍極廣,信息的獲得要靠平時多看、多聽、看各種報刊雜誌。

2、提出目標:在獲取衆多的信息中在究其真實可靠性後,擇其主要的進行摘錄,在摘錄中要抓住重點,在交流信息中抓住要點進行轉述,並加上自己的意見,做到簡明扼要,表達清楚。

  二、學習例文,明確方法:

1、蒐集信息。在蒐集信息前,個人要定個主題,圍繞這個主題去看報刊,調查訪問,瞭解信息的真實可靠性。然後對其信息做好摘記,如確定科技爲信息主題,就從書報、雜誌去尋找後作好摘記,有蚯蚓與垃圾、四大天象新景觀、形形色色的森林、“太空種子”結碩果、方形西瓜等從中選擇了四大天象、太空子結果、方形西瓜、“和平”號之最作爲信息交流的內容。

2、組織語言。信息交流要做到簡潔明瞭,再把已得到的信息進行組織,用簡短的語言把來龍去脈講清楚。如“太空結果”這一信息這樣寫:河北省磁縣農業開發園區從農科院購進西紅柿、菜椒、黃瓜三個品種的“太空種子”後實行無公害式管理,其產量和營養含量都起過普通蔬菜的2-3倍,大的西紅柿重達1500多克。

3、加上見解。信息組織好後,爲了激起聽者的激情,提高信息交流的作用,還應加上個人的見解。如上面一段信息可加上這樣的見解:“科技發展,宇宙真奇妙;太空種子

奇妙變化給了你什麼啓示?將來將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4、注意點:⑴開場白:說明來歷、引起注意。

我從《關心下一代週報》看到了這樣一則消息,《太空子結果》,請聽

⑵信息發佈應做到條理清楚,簡潔明瞭。

⑶結束語:表示感謝。“信息發佈結束,謝謝大家的合作。

  三、交流信息

1、要求抓住重點講清事情,並能發表自己的看法一、二句,時間限制在1分鐘裏。

2、學生信息交流

從真實性、可靠性、個人見解三個方面來評議,並給予一定的獎勵。

三、以《少年報》和《少年報》爲材料,在兩分鐘內蒐集信息,看誰蒐集得多,記得牢,而後全班交流。

我從《》看到了一則×××消息,我想×××。

  四、交流:

⒈小組交流,推派代表,全班交流。

⒉注意點:開頭說明來歷,結束表示感謝。

  五、作業:蒐集學校信息,回家發佈校園信息。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學會抓住重要線索複述故事。

2.體會語言,感受人物形象,受到感染,內化語言。

3.感受蘇武歷盡艱險,持節不屈的堅貞的民族氣節。

教學重點:

通過誦讀課文,體會蘇武的愛國精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把握的寫作特點,即藉助環境的渲染烘托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預習導入

天我們進入《蘇武牧羊》的學習,誰能爲大家介紹一下,你查找的關於蘇武的資料和信息。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排除讀音障礙;

2.理解難度詞語;

3.讀準音詞,再讀全篇。

4.概括主要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主要講述的蘇武在北海邊經受的身體上的非人折磨和他堅定的態度。第二部分講述的是蘇武心靈上受到的殘酷的折磨和他堅貞不屈的態度。

5.整體朗讀全詩

三、品讀感悟

1.請大家自讀課文,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蘇武十九年的牧羊生活呢?(苦、艱難、生不如死等相關詞語)

2.請大家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蘇武生活的窮困與愁苦,你對他的處境有怎樣的感受?

3.蘇武的哪些經歷讓你感到心酸?找出來並談一談你的體會。相機引導“雪地又冰天”雪落地而不化,可見天氣已經寒冷,而又結冰,可見天氣(十分寒冷),而牧羊又在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我們學過《第一場雪》,文中提到,可見天氣(特別寒冷)。在這樣的天氣裏,就是錦帽貂裘,也難以抵抗寒風的侵襲呀,可是我們的蘇武,那個並沒有料知自己會被扣押的蘇武,他穿着什麼呀?難以禦寒的布衫,他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十九年,228個月,6935天,別說一天,每一秒都是痛苦的煎熬!這不能不使我們感到心酸。

4.這“難中難”僅僅是雪地與冰天,也就罷了,蘇武又隨時面臨着什麼的威脅?一個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渴了只能吃雪,餓了只能吞氈,這麼冷的天,如果能喝上一口熱水,對於蘇武來說,過分嗎?這麼冷的天,吃上一口娘做的家常飯,過分嗎?悲,我們的蘇武,只能吃冰冷的雪,冰冷的雪,怎能幫助他禦寒?我們的蘇武,他只能吃難以下嚥入肚後難以的毛氈!這根本不能稱做食物的東西,怎能幫助他禦寒?同學們,蘇武只是一個普通人啊,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啊,而不是一塊沒有知覺的石頭,他的感覺並不遲鈍,這一切,怎能不讓我們感到心酸?

5.想象一下,歷盡難中難,他還可能遇到哪些困難?屈服了嗎?

師小節:這就是蘇武,一個怎樣的蘇武?

(雖然歷盡了……,但是他卻一心想着……;雖然歷盡了……,但是他卻一心想着……)

6.身處異鄉的蘇武,當聽到匈奴吹着的音樂,會想些什麼?

那是不能與母親相見的愁苦,這愁苦整整十九年。這十九年裏,沒人知道,蘇武的頭髮已如孃親一樣雪白。那是與妻子不能相見的愁苦,這愁苦整整十九年。儘管思親如此愁苦,但我們的蘇武卻任……(生接讀)

7.加上了一個“任”字讓你感受到了什麼?

再加上一個任字,可見這時的情景,雖然蘇武的處境讓我們感到心酸,但他的精神卻讓我們感到敬佩。

8.帶着心酸,懷着敬佩,讓我們伴着音樂,讀一讀全篇課文。

師小節:歷史不能忘記,在浮華與堅守之間,北海的蘇武,那流放於荒山野原的鐵血男兒,用不屈與錚錚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詮釋,忘卻富足,成就氣節;銘記祖國,造就偉大。

四、延伸:

此時此刻,蘇武在你心目中是什麼形象?從他身上你學到了什麼精神?

課下請同學們閱讀《漢書·李廣蘇建傳》的蘇武牧羊原文及譯文。

板書設計

蘇武牧羊

窮苦 堅貞不屈

(心酸) (敬佩)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在朗讀的基礎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內涵。

2、體會、揣摩和學習抒情性語言和多種手法。

3、體驗和培養樂觀精神。

教學重點:

1、賞析海燕形象,領會作品的象徵內涵。

2、在反覆誦讀中,揣摩作品的語言和手法。

課時安排:兩課時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疏通文意,通過誦讀初步感知課文。

2、蒐集高爾基的有關資料。

3.教師準備錄音帶,錄音機,投影儀或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整體感悟,賞析海燕形象。

教學步驟:

一、導入美文。

介紹《海燕》的深遠影響,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它是俄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高爾基所寫的一首散文詩。它是無產階級文學的開山之作,有如春天的旋律,時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書。自問世以來,它便以深刻的思想銳利的鋒芒和激越的詩情贏得衆多讀者的喜愛。它的讀者,超越國界、超越時代,超越年齡、性別、種族。它屬於過去、屬於未來、屬於全世界。它是美的典範之作。

二、整體感悟。

1、 教師配樂範讀課文,或者播放課文錄音。

要求:學生聽讀時不看書,凝神細聽。

2、學生交流聽後感受,談自己在聽讀時候的所感所想。

3、學生再進一步自由朗讀課文,並思考和討論:這是一首色彩鮮明的抒情散文詩,又是一幅富有音樂節律和流動感的畫。以時間爲序,文章着重刻畫了幾個場面?在不同的場面中海燕都有些什麼樣的表現?

討論明確:(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出示三幅場景畫面以及相關文字)

課文以暴風雨漸次逼近爲線索,按海面景象的發展變化可分爲三個大的場景畫面:暴風雨“將來”——“逼近”——“即臨”。

暴風雨將要來臨,海燕“高傲地飛翔”,渴望着暴風雨的到來。

暴風雨逼近之時,海燕搏風擊浪,迎接暴風雨。

暴風雨即臨之時,海燕以勝利的預言家姿態呼喚暴風雨的到來。

三、品味探究,賞析海燕形象。

1、 自主品味,進行個性化解讀。

教師引導學生探究:讀了此文後,你心目中的海燕形象是什麼樣的形象?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讓學生深入接觸文本,與文本進行對話)

2、 聯繫時代背景,瞭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初步把握海燕形象的特定內涵。師生共同明確:海燕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常在海面上飛翔,這本是自然現象。因此“海燕”一詞在俄文中含有 “暴風雨的預言者”之意。高爾基在俄國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這個“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精靈”般的藝術形象,旨在呼喚即將到來的革命風暴,爲登高一呼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高唱讚歌。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9個生字。理解詞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文章收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過程與方法:給與學生充分自讀自悟的時間與空間,在交流和換位體驗的過程中感受文章的思想內核。

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感受孩提時代的純真與美好,深刻感悟“沒有什麼比自由的生活更爲可貴”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作者與妹妹第二次飼養螞蟻的過程。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體會作者孩提時代的純真與美好。深刻感悟“沒有什麼比自由的生活更爲可貴”這句話的道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課文回顧激情導入

1、同學們,你們一定記得上節課那對養螞蟻的小兄妹吧!他們找來玻璃瓶飼養了15只螞蟻。可第二天早上全死了。誰記得原因?

板書:“旋緊死”

2、後來兄妹倆決定爲螞蟻再做一個新居。爲什麼螞蟻已經死過一次了,他們還要再次養螞蟻呢?

(預設)因爲他們喜歡螞蟻,沒想到玻璃瓶裏沒有空氣,螞蟻會被悶死了。而且他們認爲所有的動物都能養大,就想把螞蟻養得比蟋蟀和蟈蟈還要大,第一次失敗了,希望第二次能成功。

3、正是這樣。他們懷着對螞蟻無比的喜愛和美好的期待,決定爲螞蟻再造一個新居。這節課,讓我們走到兄妹倆身邊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吧!

二、精心研讀理解感悟

1、請大家翻開書70頁,默讀課文的五、六自然段,這次給螞蟻做新居,兄妹倆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畫出有關內容細細體會。可以在旁邊寫下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這一次給螞蟻做新居他們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你有什麼感受?誰來說說。

3、(預設)●火柴盒(扎小洞眼的火柴盒)

a(生找到並讀句子:我找來一隻火柴盒子,準備爲螞蟻們做一個新居。怕它們再悶死,我命令妹妹用大頭針在火柴盒上扎出一些小洞眼,用來透氣。)第一次螞蟻就是因爲不透氣被悶死了,他們想火柴盒上紮了小洞眼,螞蟻們就能透氣了。我從“怕它們再悶死”體會到作者很喜歡螞蟻,不想它們被悶死。

b對!扎洞眼的方法真好!既然愛小螞蟻,就不能讓它們悶死。(板書:扎)誰願意來讀讀這句!師評:從你的朗讀中我看到了一個細心的小男孩。

c還有誰想說說? (我從命令這個詞中感受到哥哥對這件事非常重視,一定要讓螞蟻們透氣。)都命令妹妹了,可見這是件大事。經過第一次的失敗,怎能讓悶死的事件重演呢!誰來讀讀哥哥的決心!師評:你的朗讀使我相信螞蟻們決不會再悶死了。

嚴實的火柴盒紮上小針眼立刻變成了一個既透氣又通風新家,這對兄妹真行!男同學一起來讀一讀?

d從扎小洞眼我們體會出小兄妹對螞蟻們的關心呵護,誰再接着說。

4、(預設)●剪碎稻草

a(讀課文中的句子:當時已是深秋,天氣有些冷,於是妹妹又有新的擔憂:“火柴盒裏很冷,小螞蟻要凍死的!”對,想辦法吧。在妹妹的眼裏,我這個比她大一歲的哥哥是無所不能的。我果然想出辦法來:從保暖用的草窩裏抽出幾根稻草,用剪刀將稻草剪碎後裝到火柴盒裏,這樣,我們的螞蟻客人就有了一個又透氣又暖和的新居了。)我從妹妹新的擔憂中體會到妹妹又怕螞蟻們凍死,很着急!

b她不願螞蟻們凍死,誰讀讀這句。

師評:我彷彿看到了妹妹擔憂的表情,真可憐呀!這麼冷的天氣,螞蟻們怎麼過啊!誰再來讀讀妹妹擔憂的句子。

師評:從你的朗讀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妹妹對螞蟻的關心。女同學一起來讀讀吧!

c你可以看圖也可以結合課文想象當時的情景,你知道了什麼?體會到什麼?

生1:讀“我果然想出辦法來:從保暖用的草窩裏抽出幾根稻草,用剪刀將稻草剪碎後裝到火柴盒裏,這樣,我們的螞蟻客人就有了一個又透氣又暖和的新居了。”我從作者從保暖用的草窩裏抽出幾根稻草覺得兄妹倆很愛螞蟻,他們把自己保暖用的稻草抽出來給螞蟻取暖,簡直就把小螞蟻當親人了。

生2:我從“螞蟻客人”中的“客人”這個詞體會到兄妹倆把螞蟻當朋友。

師評:是呀,既是親人又是朋友,多純真可貴的感情啊!

生2:我從圖上看到兄妹倆邊剪碎稻草臉上還有微笑,我想他們爲螞蟻忙碌的時候很快樂,可能還在說:“有了這些,小螞蟻再也不會怕冷了”。

你就把這份快樂讀出來吧!還有誰要說?

生3:我從無所不能、果然這兩個詞體會到哥哥很會想辦法,鋪上稻草小螞蟻不就有了一個又透氣又暖和的新居了嗎。

師:你感受到了他們的真心。

生4:我從圖上看到他們用剪刀剪碎稻草而且擺放得很整齊,覺得兄妹倆太愛螞蟻了,小孩子用剪刀多危險啊!可他們根本不想自己,一心想着螞蟻。從那些整齊的碎稻草可以看出他們多麼用心地擺放啊,生怕螞蟻們住得不舒服。這對小兄妹真了不起。

d(板書:剪碎)有了希望還有什麼是不能戰勝的呢?我也被這對小兄妹感動了。請你把這句話讀給大家聽聽吧!

師:讓我們感受着小兄妹的純真與善良,朗讀這個部分吧!(齊讀)

c這個新居又透氣又暖和,兄妹倆並沒有滿足,他們還想了什麼?做了什麼呢?

生:(讀書上的句子:我和妹妹又抓來……會喜歡這個新家的。)我從放餅乾屑感受到他們想得很周到,怕螞蟻餓着了。

師:(板書:放)誰能讀出這種細心。的確是把螞蟻們照顧得無微不至啊!難怪他們自信地以爲,一起讀:螞蟻們會喜歡這個新家。

d是呀!兩個小寶貝相信這樣一個透氣、溫暖並且食物充足的新家,螞蟻們一定會喜歡的。(師加動作深情朗讀:遺憾的是……)聽了老師的朗讀你的心中涌出了哪些想法? 先和同座說說。

全班交流 指導朗讀:

e(預設)

生1:讀句子:“遺憾的是不能像玻璃瓶一樣在外面可以觀察它們了。但可以用耳朵來聽,把火柴盒貼在耳朵上,可以聽見它們的腳步聲。這些窸窸窣窣的聲音極其輕微,必須在夜深人靜時聽,而且要平心靜氣地聽。”我覺得他們很關注小螞蟻,等到夜深人靜時聽螞蟻們的動靜,而且要平心靜氣地聽,聽聽它們是否過得好。

生2:我覺得這句中的“貼”“極其輕微”都說明螞蟻們的聲音很小很小,幾乎聽不見,但兄妹倆因爲太想知道螞蟻們的情況就貼着聽,平心靜氣地聽。可見他們是真的愛小螞蟻,生怕有閃失。

師:你的體會很有深度,能讀出來嗎?還有誰也能像她這樣讀?

生4:我從“在這若有若無的微響中,我彷彿已看見那些快樂的小螞蟻正在長大,它們長出了美麗的翅膀,像一羣威風凜凜的大蟋蟀……”這個句子中感覺到兄妹倆非常天真可愛,他們對螞蟻們有着美好的期待。

g就讓我們帶着這些美好的憧憬合作朗讀這個部分吧!

師生:合作朗讀。 (師引讀:在這若有若無的微響聲中,……)

h師:兄妹倆想啊:小螞蟻,你們快快長大吧。(CAI:在這若有若無的微響中,我彷彿已看見那些快樂的小螞蟻正在長大,它們長出了美麗的翅膀,像一羣威風凜凜的大蟋蟀……)這些是兄妹倆的美好願望。(課件)下面請大家以“在這若有若無的微響聲中,我彷彿已看見”開頭說說你對可愛的小螞蟻美好的願望吧!

生自由說,教師相機評價(說一個學生在黑板上打三個點,指兩名學生說)

I同學們,你們所描述的美好願望正是句子中省略號所想表達的呀!

4、學習第7自然段

a同學們,(指板書)兄妹倆用心地扎着小洞眼、認真地剪碎稻草,小心地放餅乾屑,付出了自己所有的愛心和努力,他們認爲小螞蟻定會像他們所希望的那樣成長,可結果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第7自然段。

b爲什麼呀!如此一個充滿愛的新家,書上用的什麼詞?(安樂窩)c螞蟻們幹嘛逃得無影無蹤呢?

d角色轉換:如果你們就是這安樂窩中的小螞蟻,來,傾訴你們的心聲!全班交流:

A、火柴盒能透氣,但空間小。(評價:原來你喜歡大自然的廣闊、自由。)

B、有稻草碎,雖然溫暖但不自由。(評價:你的家不是這樣的,你不喜歡被關起來,渴望自由,渴望快樂)

C、有食物,但不是自己勞動換來的。(評價:你願意無拘無束地和大夥一起找,一起搬,用勤勞換來食物啊!)

D、你們的飼養就是囚禁呀!(評價:原來螞蟻的感受和我們的想法不一樣)

E令人欣慰的是螞蟻們的吶喊小作者聽到了,誰來讀讀。

(CAI:我也終於明白,螞蟻們是不願意被關起來的,它們寧可在牆角、路邊和野地裏辛辛苦苦地忙碌搏鬥,也不願意在人們爲它們設置的安樂窩裏享福。) (指名讀)

f對,小螞蟻不願被關着,它們嚮往自由的生活。一二組的同學讀讀?

g是呀!螞蟻們願意忙碌、奮鬥,他們渴望自由。三四組的同學在來讀讀。經歷了兩次養蟻的失敗,小作者深深的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課件:(沒有什麼比自由的生活更爲可貴。)大聲地讀出來吧!

小結:火柴盒雖好,只是一個狹小的空間,怎麼比得上大自然的廣闊無限;有人飼養雖然無憂,可又怎比得上順依天性,無拘無束來得快樂?“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自由誰都希望擁有。從這個角度思考,這“關愛”就是“囚禁”啊!

5、鞏固收尾呼應的寫作手法

a作者曾經這樣認爲:

(CAI: 童年時曾經認爲世界上所有的`動物都可以由人來飼養,而且所有的動物都可以從小養到大,就像人一樣,搖籃裏不滿一尺長的小小嬰兒總能長成頂天立地的大人。)

可文章的結尾,作者卻悟出了:

(CAI:我也終於明白,螞蟻們是不願意被關起來的,它們寧可在牆角、路邊和野地裏辛辛苦苦地忙碌搏鬥,也不願意在人們爲它們設置的安樂窩裏享福。)

請同學們認真地讀這兩個句子,想想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繫。

b對,第一個句子是作者童年時幼稚甚至是錯誤的想法,以爲螞蟻可以由人來飼養。第二句則是作者經歷了兩次“養蟻”結果不是死了就是逃了,明白了螞蟻們不願被關起來由人來飼養,像這樣以第一句開頭以第二句爲結尾,就是我們平時接觸到的首尾呼應的寫作手法。

三、總結全文 昇華情感

1、同學們,兄妹倆第一次因好奇飼養螞蟻到第二次全情投入照顧螞蟻,結果兩次都以失敗而告終,現在你們是否明白課題爲什麼是“囚蟻”而不是“養蟻”嗎?(因爲他們開始認爲喜歡螞蟻就把螞蟻關起來養,而後來卻發現螞蟻們不願意被關起來,它們有自己的生活習性和方式,這樣關着不是“養蟻”而是“囚蟻”。)

2、是呀!作者以自己認爲的方式飼養螞蟻,以爲它們會喜歡,但小螞蟻們卻“毫不領情”,因爲這樣精心的“養”對於它們來說意味着無情的“囚”。自由是一種天性,也許人與動物相處的境界就是不打擾,不干涉,默默關懷,真心尊重吧!

四、作業

今天老師還帶來了本文作者趙麗宏的另外幾篇記敘他童年笨事的小文章與同學們分享(課件),相信大家讀後一定會有所啓發,有所感悟。如果你也有像他這般有趣的經歷,講給同學們聽聽。

板書設計:

11.囚蟻

關愛? 囚禁

沒有什麼比自由的生活更爲可貴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2、能根據註釋讀懂課文內容,並用自己的話講講。

教學難點:理解“之”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在1920xx年以前基本是使用文言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言文《學弈》。

2.讀課題,解題。

什麼是學弈?請同學們通過閱讀預習提示尋找答案。

(學弈:學習下圍棋。)

3.本文選自《孟子》的《告子篇》,作者是孟子,是他談到學習態度和聰明不聰明的問題時舉的一個例子。

4.誰能簡單地介紹一下孟子的資料?

(孟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戰國人,肯定人性本來是善的,都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道德意識。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論點,著作有《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

二、自讀課文,解決疑難。

1.按要求讀文。

(1)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結合工具書和註釋解決。

(3)掌握生字字形。

2.彙報交流

(1)字音:指名讀文,糾正字音。

huìwéihúzhuófúyuē

誨惟鴻鵠繳弗若曰

(2)解釋古文詞語的意思。

三、熟記課文。讀正確、流利。

1.教師範讀。

2.指導文言文讀法。

3.學生練讀。

四、佈置作業

1.讀課文。

2.結合註釋理解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件什麼事?(兩個人向弈秋學習下圍棋,由於學習態度不同,結果也就不同。)

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以學生自學爲主,同桌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話的意思,教師點撥指導。學生質疑問難,全班討論解決,老師輔導。

1.逐句理解。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國下圍棋的人。)

使弈秋誨二人弈。

(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

其一人專致志,惟弈秋之爲聽。

(其中一個人聽得很專心,只要是弈秋說的,他都聽。)

一個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另一個人雖然聽弈秋講着,一心認爲有天鵝將要飛過來,想象着拉開弓用箭射天鵝。)

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雖然與第一個人一起學,但是不如他了。)

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2.用自己的話連起來說一說。

三、體會文章中心。

1.什麼原因使得兩個人學習的結果不一樣呢?

(第一個人學習時專心致志,凡是弈秋說的他都記得,比較用心,所以比第二個人學得好。)

2.請大家談談學習本文的體會。

(做什麼事只有專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3.你能聯繫實際說一說嗎?

(讓學生充分發言,認識到不專心產生的不良結果,增強做事專心致志的意識。)

四、背誦課文。(分組背)

在熟讀、理解的基礎上指導背誦。

板書設計:

25學弈

在一人……

弈秋善弈誨二人弈爲是其智弗若與

一人……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8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瞭解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寫作方法。

2、讀讀記記文中出現的新詞語。感受名畫的魅力,受到美的薰陶。

學習重點:

對照畫面瞭解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寫作方法。

學習時間:

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在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盧浮宮中珍藏着三件寶,其中一件就是《蒙娜麗莎》,它是意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的代表作。幾百年來,這幅畫一直讓人們百看不厭,蒙娜麗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祕的微笑!你們想去看看嗎?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去探訪蒙娜麗莎!

2、(出示)課題:蒙娜麗莎之約

來,請大家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預設:之約,彷彿是在跟朋友約會,感覺好浪漫;作者沒有把它當成一幅畫,而是當成一個人,可以看出作者對這幅畫的喜愛。)

二、初讀課文,感受名畫。

1、這是一篇課內閱讀課文,我們首先要把課文讀通順,讀準確。課文中一些詞語和生字容易出錯,請大家看課件。課件出示:

有朝一日 赴約 交涉 臉頰 頸項微抿的雙脣微挑的嘴角

矜持悄然流露轉瞬即逝 蜿蜒隱去璀璨的明珠難以捉摸

2、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主要寫了作者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參觀世界名畫《蒙娜麗莎》,並對這幅畫的藝術魅力進行了讚賞。)

三、欣賞名畫,感受魅力。

1、默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具體介紹了這幅名畫?

(找到5——7自然段)

2、請大家自由閱讀5——7自然段,並根據學習要求讀懂課文。請看課件:

用心讀5——7自然段,你從哪些具體描寫中看到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作者看到這幅畫產生了怎樣的想象,請用波浪線批畫出來。

3、學後交流:

⑴課件出示:她的臉頰泛着紅光,一頭黑髮輕鬆地垂落雙肩。她的眼神是那樣柔和與明亮,嘴脣看來不像是塗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細看她的頸項,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裏面流動。 (預設:她不像是畫中的人物,而跟真的一般,太神奇了;當我讀到這句話時,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個美麗端莊的女子,真美;作者看到這幅畫就如同跟真人面對面,可見這幅名畫的魅力。)

⑵ 出示:蒙娜麗莎那微抿的雙脣,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話要跟你說。在那極富個性的嘴角和眼神裏,悄然流露出恬靜、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哀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持。(預設:蒙娜麗莎的微笑讓人產生無數的想象,很難想象這只是一幅畫;這幾句話是對蒙娜麗莎的微笑進行的具體描寫,作者把看到的跟自己的想象結合起來,讓我們彷彿看到了她神祕的微笑一樣。)

達芬奇憑着自己的天才想象力及他那神奇的畫筆,使蒙娜麗莎轉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恆的美的象徵。想不想看看?(出示圖片)說說你看到什麼,想象到什麼?

引入資料:(課件出示)500多年來,人們一直對《蒙娜麗莎》神祕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觀者或在不同的時間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微暗的陰影時隱時現,爲她的雙眼與嘴脣披上了一層面紗。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現在眼角和嘴角上,達芬奇卻偏偏把這些部位畫得若隱若現,沒有明顯的界線,因此纔會有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祕的微笑”。

看了這則資料,你有什麼想法?(體會達芬奇的精湛技藝和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⑶過度:達芬奇精湛的藝術,這幅畫獨特的魅力除了體現在蒙娜麗莎神祕的微笑上,還體現在哪裏?(引出第七自然段)

課件出示第七段(達芬奇不僅把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畫得耐人尋味,還注重她的身姿、服飾的搭配以及他身後背景的襯托,可見達芬奇的藝術高超。

⑷作者用優美生動的語言細緻地向我們描述了蒙娜麗莎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讓我們感到蒙娜麗莎彷彿就在我們眼前。回顧這三段話,想想作者是如何來介紹的?課件出示:尺寸大小、色彩、整體外形,面部表情、神祕的微笑,身姿、服飾、身後背景。描寫中加入自己的想象。

過渡:從作者的具體描述中我們感受到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除了這些,你還可以從哪裏看出蒙娜麗莎的無窮魅力?請大家讀讀課文的1——4自然段,看看會有什麼發現?

4、學生讀課文1——4段,思考回答:(抓住兩個“慢慢”體會;抓住“隊伍之長”體會)

四、總結昇華。

過渡:同學們可真會學習,不僅能從作者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畫的神奇,還能夠從人們的等待中看出蒙娜麗莎的魅力。怪不得作者在最後說:(出示示最後一段)

1、齊讀這段話。

2、說說你感受到了什麼?(相機板書:明珠 靈魂的一部分)

引讀:我相信蒙娜麗莎已經深深地嵌入了我們每一位同學的心中,已經成爲了我們靈魂的一部分,請大家讀:

讀到這裏,讓我們不得不對這幅世界名畫的作者無比讚佩,他就是意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請看課件:達芬奇,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畫家,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多才多藝的藝術大師、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工程師和發明家。他在幾乎每個領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代的學者稱他是 “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學者”,是一位“曠世奇才”。

五、課外延伸。

《最後的晚餐》也是達芬奇的名畫,它是世界著名的宗教畫,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查閱有關的資料,也可以仿照課文的寫法來描述一下這幅名畫。

板書:

蒙娜麗莎之約

明珠 靈魂的一部分

《蒙娜麗莎之約》背景知識

達·芬奇 (1452—1519)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畫家,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藝術大師、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工程師和發明家。他在幾乎每個領域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代的學者稱他是“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學者”,是一位“曠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多的讚譽他都當之無愧。《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這兩件譽滿全球的作品,使達·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建於1880 年,整個博物館是一幢大廈,佔地8 公頃,爲北京故宮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積很大,不下24 公頃,反而是故宮博物院的兩倍。僅畫廊就有200 多個,藏有36.5 萬件各類文物和藝術品。

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背依紐約中央公園,鬧中取靜,環境幽雅。然而,在建築上沒有體現出美國人的創造性,高臺階。大廊柱,與任何一座標準博物館一樣刻板。單調。但展出內容卻豐富多彩,體現了資金足。氣派大的美國風格。整座的2460 年前的埃及古墓移置在館內專建的大廳中巨型玻璃罩裏,令人歎爲觀止,可謂鎮館之寶。服飾館也堪稱世界之最,收集了4 個世紀以來五大洲的各民族服裝1.5 萬件。

我國的蘇州園林也被仿建在博物館的主樓二層的北廳之中,這可能真是典型的“文化移植”了,1981 年9 月才由我國蘇州能工巧匠建成的明軒十分吸引觀衆,不時聽到遊客問:“中國花園在哪裏?”爲了避免擁擠,規定了專門路線入園,由定時電梯控制人數。園中飛檐。雕樑。魚池。涼亭,室內對聯。撣瓶。八仙桌。太師椅一應俱全。一些美國遊客坐在涼亭裏閉目養神,宛如中國的墨客騷人,甚至搖頭晃腦的姿勢也帶上了“中國味”,十分有趣。

早期創作

當他在韋羅基奧的作坊學藝時,就表現出非凡的繪畫天才。約1470 年他在協助韋羅基奧繪製《基督受洗》時,雖然只畫了一位站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態。表情和柔和的色調,已明顯地超過了韋羅基奧。現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構圖雖沒有創新,而背景山水的描繪卻已注意到了空氣氛圍的表現。這表明他一開始就致力於解決寫實與典型加工的辯證關係。稍後創作的《吉內夫拉· 德本奇像》,一反15 世紀藝術追求線條分明的傳統,以逆光夕照的色調渲染他所倡導的透視效果.1481 年創作的《博士來拜》(又譯《三王來拜》),是標誌其藝術風格達到成熟期的作品。

盛期創作

1482 年達·芬奇來到米蘭,應聖弗朗切斯科教堂的邀請繪製祭壇畫《巖間聖母》。這幅現藏於巴黎的作品,雖仍然是傳統題材,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巖窟幽深的刻畫及山岩間花草逼真的描繪,證明他使用的煙霧狀筆法已使其在傳真寫實和藝術加工方面達到了新的水平。《最後的晚餐》是他在這一時期創作中最負盛名之作。這幅表現基督被捕前和門徒最後會餐訣別場面的溼壁畫,繪製在米蘭聖瑪麗亞·德拉格拉齊耶修道院飯廳。巧妙的構圖和獨具匠心的經營佈局,使畫面上的廳堂與生活中的飯廳建築結構緊密聯結在一起,使觀者感覺畫中的情景似乎就發生在眼前。達·芬奇回到佛羅倫薩,隨着共和制度的恢復,文化氣氛一度活躍,畫壇上也先後出現了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傑出人物。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經過精心構思的《聖母子與聖安娜》素描草圖,立即引起轟動,其構圖原理和畫法對藝術界有極大影響,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等人也從中得到啓發.1503 年他一面着手爲市政廳大會議廳繪製壁畫(因再次去米蘭而始終未完成),一面創作《蒙娜麗莎》和《聖母子與聖安娜》。這是兩幅他極爲珍愛的作品,始終帶在身邊,晚年移居法國也不離左右,最後遺存巴黎。

在達·芬奇的藝術遺產中,大量的素描習作也頗值得重視,這些素描和他的正式作品一樣,同樣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被譽爲素描藝術的典範。其特點是:觀察入微,線條剛柔相濟,尤善於利用疏密程度不同的斜線,表現光影的微妙變化,他的每一件作品以素描作基礎。其藝術理論散見於他的5000 多件筆記和未完稿的《畫論》中,也是文藝復興時代理論研究的重大成果。

生平簡介

1452 年4 月15 日意大利佛羅倫斯共和國的文西村近郊,賽爾·皮耶洛·達文西與卡特莉娜所生

1465 年進入維落琪奧的工作室成爲入門弟子(13 ~14 歲)

1473 年創作《聖告圖》

1476 年被告密與維落琪奧的的其他弟子犯了同性戀之罪,由於他矢口否認,最後被釋放(24 歲)

1482 年繪《三賢王的膜拜》,返往米蘭(30 歲)

1483 年接受聖佛郎西斯克,格蘭德教會訂作《岩石上的聖母》(31 歲)

1495 年開始繪製《最後的晚餐》(43 歲)

1502 ~1503 年回到佛羅倫斯,開始繪製《蒙娜麗莎》(50 歲)

1516 年應法王之邀,赴法國安伯瓦茲(64 歲)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理解“怯生生”、“如怨如訴”、“錚錚作響”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文學作品對人精神生活的影響,學習作者通過塑造人物形象側面反映文學作品魅力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2、感受文學作品對人精神生活的影響,學習作者通過塑造人物形象側面反映文學作品魅力的方法。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題引言,揭示課題。

同學們,生活中有很多東西吸引着我們,讓我們欣喜、感動,甚至悲傷、失望,爲什麼它們能讓我們產生這麼豐富的情感呢?這就是因爲他們有魅力,在我們前兩課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優秀的藝術作品,能夠超越時空,跨越國界,散發出持久的魅力,撥動一代代人的心絃,今天我們學習的一篇課文直接以魅力爲題,向我們展現出什麼魅力呢?

板書課題:魅力

二、質疑課題,整體感知

1、學生讀題後提問:是什麼樣的魅力?

2、學生帶着問題自由讀文。

(1)讀後交流:你讀懂了什麼?又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學生可自由發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小結:這篇文章是寫了卡佳隨父親第一次上劇院看戲的經過,寫出了看戲過程中卡佳心情變化的故事。

3、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從以下三個方面劃分課文層次。

看戲之前→觀看演出→演出結束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學生自讀1~15自然段,思考:在演出前,卡佳的心情怎樣?並在相關的語句上做上記號。

2、學生交流:

——從“早上起”、“好不容易等到晚上六點鐘”、“在開演前一個小時”、“第一個走進劇院大廳”這一連串的時間句子,表現出卡佳等待演出的焦急心情。

——除此之外,通過“踱來踱去”、“莊重”、“嚴肅”、“焦急”、“怯生生”等神情和一些杞人憂天的言語,可以看出卡佳對演出充滿期待的心情。

3、師問:那麼,卡佳爲什麼這樣既焦急又期待呢?

——因爲她看過劇本原著,是原著的故事情節吸引着她,這就是——魅力。

第二課時

一、複習上節課內容,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瞭解到了卡佳在看戲之前那種焦急而又期待的心情,那麼這節課我們一起看看在觀看演出時有什麼樣的表現吧!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學生自讀這一部分,思想:在演出過程中,卡佳有什麼表現?

勾畫出相關語句。

——學生交流後小結卡佳的表現。①燈光熄滅,專注觀看;②幕間休息,憂鬱抽泣;③拍賣湯姆,高價救助。

2、出示“卡佳抓住座椅的扶手,沉重地喘息着”。

——從中可以體會到卡佳的神情高度緊張,已進入原著的情境之中。

3、找到“不停地輕聲抽泣”、“臉色憂鬱”、“不想吃蛋糕”、“愁眉苦臉”等詞體會卡佳的心情。

——因爲她讀過《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本書,知道情節的發展,她爲劇中人物的命運揪心。連好吃的蛋糕都拒絕。

4、找出卡佳挺身而出,高價競拍劇中湯姆叔叔的句子和詞語,從語言的氣勢來體會卡佳當時的心情和思想,如“如怨如訴、錚錚作響”等詞。

——學生朗讀這一層,讀出卡佳的堅決,讀出卡佳的果斷,感受到卡佳的正義、善良、有同情心、勇敢的性格特點。

5、學生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教師作相應指導。

6、思考:爲什麼卡佳會有這麼強烈的反應呢?

7、學生交流,教師小結。

——由於受文學作品的薰陶,感染,卡佳的內心情感豐富,人性十足,純真可愛,她會爲劇中善良的湯姆大叔的命運擔心、動情,纔會發生以上的種種別人認爲不正常的表現,但這恰恰是文學魅力的表現。與此同時,我們從卡佳的性格特點中,也感受到了卡佳的形象魅力,我們也要像她那樣去多讀名著。

三、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生自讀這一部分,思考:這一部分寫了什麼?

2、小結

當卡佳看到演員後,卡佳憂傷失望,“失望”是因爲原劇中命運不幸、令人同情的黑人湯姆,現實生活中是大紅臉。“憂傷”的是這樣的人物怎麼能扮演湯姆這個令她同情的角色。所以最後她只好同意賣掉吧!她心中的那個令她牽掛、揪心的“湯姆”大叔的形象轟然倒塌,所以更讓我們感受到文學作品那強烈的魅力。

四、總結全文,魅力昇華

1、學生分角色讀課文,再次體會卡佳爲什麼競拍湯姆的動因。

2、小結:正是卡佳讀過《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本書,正是因爲卡佳知道湯姆叔叔是一個忠厚善良、有情有義的好人,也正是因爲卡佳知道湯姆叔叔被賣掉的悲慘命運和結局,纔會讓她產生要救湯姆的決心與以上舉動。那麼,使卡佳作出以上驚人之舉的根源是《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本書,這本名著所產生的魅力呀!同學們,多讀書吧!多讀名著吧!他們也會讓我們受益終生的!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10

教學內容:正確書寫生字,鞏固生字

教學過程:

(一)複習

(二)識字寫字

1、讀生字所在的詞語,新詞所在的句子。

2、出示生字小黑板,(燦 爛 懷 神 邊 這 進 道),學生分小組討論:這些字應該怎樣寫?教師巡視進行指導。

3、全班交流。“燦爛懷神”四個字爲左右結構,“邊這進道”屬於同一偏旁,是半包圍結構。

4、指導書寫。

(1)同桌兩個互相討論,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應該注意什麼;半包圍結構的字應該注意什麼?

(2)師生共同總結,同時教師進行板書。

(3)學生進行書空練習,提出疑問,同學之間共同學習。

(4)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字,教師指導,重點指導寫好走之旁。

(三)鞏固生字

1、形近字比較識字

壞——懷 力——邊 文——這 首——道

因——恩 蘭——爛 伸——神 井——進

2、形聲字識字

蘭 邊 着 進 到

藍 變 這 近 道

爛 遍 今 刀

3、口頭組詞。

(四)背誦課文。

1、學生自己讀課文,畫出可以看出周總理對小學生十分關懷的句子。

2、反覆讀課文,說說你對周總理的印象。

3、分小子競賽讀,比比哪一組讀得流、利有感情。

4、指導背誦課文最後一段。

(五)完成課後練習“讀讀說說”

(六)總結佈置作業。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11

【自讀導言】

自讀要求

1.在通讀課文和複習文體知識的基礎上,較快了解文章的內容大意。

2.抓住對題目、重點段和中心句的分析,全面掌握文章的思想內容和結構特點。

3.藉助文中的關鍵詞句和中心句,概括各部分的內容大意。

4.瞭解科學知識,發揚科學精神,反對“數字”迷信。

5.學用文章的寫作技巧和語言:總分結構;舉例子和擬人化的說明方法;明確、豐富而生動的語言。

學習側重點

1.對題目的分析;對重點段的分析;對三部分中心句(兼有過渡作用)的分析,全面掌握文章的內容和結構特點。

2.文章體現出的科學精神。

3.學用文章的寫作技巧和語言。

(解說:本文在思想上體現出強烈的科學精神,並具有較強烈的現實意義。具體爲:1.科學源於生活實踐的需要,科學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2.要敢於創造,要有不斷追求真理、修正錯誤的科學精神;

3.反對現代“數字”迷信,批判畸形的文化現象。

在藝術上,該文亦有獨到之處:1.結構清晰嚴密:①採取總分式;②全文分四部分,第1段是“綱、”;③第2、3、4部分開頭的句子均爲該部分的中心句,概述了該部分的內容,且起到上下過渡的作用。2.擬人化和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把“數字”當作生命體來解說,從“身世、情趣、遺憾”三個方面,使解說顯得親切、易懂。在說明中舉了大量的例子,使不易瞭解的古代數字知識變得通俗好懂。3.語言準確、豐富而生動,充分顯示了科普小品的藝術特色,具有趣味性和可讀性。

基於這些特點,我們安排了上述的“自讀要求”和“學習側重點”。)

【自讀程序】

1.梳通了解

①學習“自讀提示”,瞭解學習該課的基本要求。

②快速閱讀課文一遍,瞭解文章寫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讀,不出聲,不回視,記住文章主要內容,並且計時。

③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特別是“自讀提示”中所列的),查閱字典,弄清它的讀音和意義,並讀熟寫熟記牢。

2.理解分析

①解釋課題《數字雜說》,瞭解‘“雜說”的含義。

②分析第一部分。熟讀(三遍以上);把該段分成兩層;畫出全文的關鍵詞:“數字的身世……遺憾”;批註該段:總說,全文的綱。

③依據數字的“身世、情趣、遺憾”三方面,把第一部分後的課文劃分爲三部分。

④精讀第二部分。

A.將課文讀一遍。

B.依據該部分內容,設計“數字的發展過程”圖表,項目有時間、地點、創造者、稱謂、主要表現形式和評價等六項,並完成填表任務,在課文中畫出相關的詞句。

C.研究第9自然段的語言,體會說明語言簡明準確的特點。一是指出詞的含義,二是分析它是否可以省略或被置換。這些詞語依次是:廣泛、迄今、尚、獨特而悠久、很可能、隔位字、又、大同小異。

⑤精讀第三部分。

A.將課文朗讀一遍,再默讀一遍。

B.“數字的情趣”表現在哪兩方面?畫出有關句子。

C.研究句子:“此處聊舉以五行和五方與十個數字相對,巧妙地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舊聯一則,以爲助興。”指出它的主謂賓,解釋“聊、五行、五方、以爲助興”等詞。

D.體會說明文中舉例子的好處

⑥精讀第四部分。

A.將課文默讀一遍,再朗讀一遍。

B.畫出該部分的中心句。

C.查詞典,弄清“占星術”的意思,由此推出“佔數術”一詞的意

D.熟讀最後一段,舉出“佔數術”的兩個新例子,並加以批判。

⑦小結遷移。

A.簡要概括全文各部分的內要點,寫在筆記本上。

B.完成後面的練習題。

C.寫一篇學習心得,內容可包括以下一項或數項內容:①數字發展過程給我的啓示;②總分式的說明結構有何好處;③科普小品的語言特色;④列出與數字有關的成語、燈謎和對聯各五個。

(解說:上述自讀程序是一個淺入深、由表入裏的過程,也是一個整體與部分、面與點不斷交錯結合的過程,符合認識規律,而且突出主攻方向,可收到很好效益。)

【自讀點撥】

1.背景說明

課文選自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夢天集》,可見時代感較鮮明。在“科教興國”的今天,普及科學知識和強化科學精神是強國大計。本課講科學反迷信,批判了“佔數術”,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2.總體把握

①課題《數字雜說》中的“雜”,原意爲“多種多樣”,此處可理解爲“幾方面”。課文正是從三方面來說的,正好對應。

②結構上的總體把握詳見前“自讀導言”中的“解說”部分,不重複。

③第二部分的中心句爲:“數字的發展走過了漫長的路程。”第三部分的中心句爲:“數字之妙遠遠不侷限於數字王國本身。它的概括力使人易於記憶,便利交談。……更何況它在文化生活中還給人以無窮的樂趣。”第四部分的中心句爲:“然而,數字卻也有自己的苦惱,本來和它毫不相干的事情,偏偏總有人硬往它身上安。”

3.重難點分析

①重點:課文的結構方式;大量使用成語;科學精神的體現。

②難點:對古代各種記數法的理解;與數字有關的成語、燈謎和對聯;“佔數術”,即通過數字來推斷吉凶的方法。

(解說:本處點撥主要針對“自讀程序”中的一些疑難問題而發。)

【自讀思考】

1.把課題換成《數字趣談》或《數字解說》,行不行?爲什麼,

2.把課文第五段放到最後,行不行?爲什麼?

3.把課文第1段中數字的“身世、情趣、遺憾”分別換成“歷史、趣味、不足”三個詞,行不行?爲什麼?

4.用課文中的成語造句。

5.模仿課文最後一段的句式,以《少數人不講公共衛生》爲題,寫一段話。

6.若要寫一篇科普小品《月亮雜說》,請列出寫作提綱,並寫出第1段。

1.嘗試自讀課教學的第三個層面:活動式自讀,即借鑑活動課的模式進行自讀課教學。

2.探索課內外銜接的途徑,特別是如何利用課堂教學來促進課外閱讀的開展。

3.嘗試語文活動課的開展。

自讀目標:

1、快速閱讀課文,把握重要信息,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2、開展一次與數字有關的活動,在活動中體會數字的有趣、神奇。

自讀重點: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自讀難點:領會數字的情趣

教學時數:一教時

課前準備:

1、自讀課文,填寫”數字發展一覽表”;

2、發動學生找與數字有關的成語、謎語、歇後語、對聯、趣事等,爲活動課的開展做好準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從有關數字的趣事導入。

二、師生共同確定學習目標

引導學生閱讀”自讀提示”,瞭解主要內容及要求,確定學習目標。

三、積累詞語

1.抄寫”自讀提示”中的詞語,並給加點字注音。

2.齊讀兩遍,教師正音。

3.課外給六個成語各造一個句子。

四、速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概括要點。

1、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用”△”標出第一段中能統領全文內容的三個短語。

3、給課文劃分段落,並用橫線畫出能概括各部分內容要點的關鍵詞句。

4.填表

5.本文作者是按怎樣的說明順序來說明數字的身世的?

6.第一段的全文結構上的作用是什麼?

五、教師總結

CAI板演課文內容的要點。

六、開展與數字有關的比賽活動(由學生主持)

(一)宣佈比賽規則(CAI)

1、以小組爲單位參賽、計分;

2、題目分定組回答和自由回答兩種,定組回答題如遇到該組無人回答時,其它組的同學也可回答;

3、每答對一題得1分,答錯不計分,也不倒扣分;

4、累計得分者爲比賽的優勝者。

(二)比賽的內容(CAI)

定組回答主要內容:猜謎語、按要求說出成語、巧接歇後語等;

自由回答主要內容:根據對聯、趣事回答問題等。

七、總結活動,評出優勝組。

八、佈置作業

1、課後收集與數字有關的奇聞趣事,講給周圍的人聽。

2、完成《練習冊》。

九.板書設計(見”課文內容要點”的概括)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掌握下列詞,給加點字注音

盡識 上 目不識丁 學之土 不 舉 雅俗共賞

然天成 無 之談 拍案叫絕 如癡如醉

能力訓練點

培養學生分析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德育訓練點

讓學生對身邊常用的數字有進一步的瞭解。破除迷信,科學地認識和運用數字。

教學重點、難點:

1.閱讀課文,並複述課文內容。

2.給文章劃分層次並概括各部分的內容。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生活動設計:

認真準備,進行與數字有關的成語、燈迷、對聯的比賽。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1.掌握生字生詞的注音及意思。

2.複述課文內容。

3.給文章劃分層次,並概括各部分的內容。

二、整體感知

指導學生通讀課文,包括自讀提示和課文下的註釋,讓學生初步瞭解文章的基本內容。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掌握下列詞,給加點字注音。

qiàn。

盡識——完全瞭解。

上 —— ,chéng。本爲佛教用語,就是“大乘”,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目不識丁:《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據說“丁”字應寫作“個”,因字形相近而誤。後來形容人不識字說“目不識丁”或“不識一丁”。

飽學之士——指學識豐富的人。

不 舉——勝shèng; ,無法一個一個全舉出來,形容同一類的人或事物很多。

雅俗共賞——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賞。

然天成—— ,hún形容才德、文章等完美自然。

無 之談—— ,jī,查考。沒有根據的言論。

拍案叫絕——用手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讚賞。案:几案,桌子。絕:少有的,罕見的。

如癡如醉——形容人的精神狀態失常,神思恍惚。

2.複述課文的內容,要求抓住文中關鍵的字、詞、句。

3.給文章劃分層次,概括各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1)點題,總領全文。

第二部分(2—9)具體介紹數字的身世。

第三部分(10—12)具體介紹數字的情趣。

第四部分(13—14)具體介紹數字的遺憾。

全文結構靖晰,過渡自然巧妙,內容渾然一體。

4.文章對數字的介紹形象生動,作者運用了哪些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動的?

★運用了許多概括性和形象性極強的詞語,如“目不識丁”,“飽學之土”,“不勝枚舉”,“拍案叫絕”。

★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來介紹數字。如第一段中的“縱然是飽學之士,倒也未必盡識數字的身世、數字的情趣、乃至數字的遺憾”,把數字當作人一樣來介紹,數字也如人一樣有身世、有情趣、有遺憾。

★運用舉例的方法來說明。如第十自然段介紹數字的情趣時,列舉“二十四史”“四項基本原則”,列舉燈謎,列舉對聯“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爲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裏,變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四、總結、擴展

本文作者形象生動地向讀者介紹了數字的身世、數字的情趣和數字的遺憾,讓我們對身邊的數字有了更多的瞭解,從而破除對數字的迷信,批判畸形的文化現象,以科學的態度來對待數字,建立科學的數字觀。

讓學生課外作些相關準備,進行與數字有關的成語、燈迷、對聯的比賽,使學生的知識得以擴展,認識得到提高。

五、佈置作業

縮寫全文的內容。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詞語超市:複習鞏固要求會認和會寫的詞。

2.金鑰匙:培養學生在閱讀好文章時,品味好詞好句的能力。

3.語文故事:培養學生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通過對“一字師”的理解,瞭解修改對寫作的重要性。

4.古詩誦讀:使學生在讀背中感悟古詩的意境,領略西湖之美,達到積累的目的。

5.語文生活:通過說畢業感言的活動,提高學生的演講能力。

6.習作:寫在小學六年中一件難以忘懷的事,注意寫清事情的經過,寫出真實感受。

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一些紙條,紙條上分別寫上“向老師說”“向同學說”“向母校說”“向家長說”“向自己說”等。

教學時數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詞語超市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複習會認詞、會寫詞。

2.多種方式認讀第一組詞語。指名讀,檢查掌握情況。

3.認讀、練習第二組詞語。可以聽寫檢查,也可以做選詞寫話練習。

二、金鑰匙

1.導言:《秋天的懷念》是一篇飽含深情的文章,這篇課文對母親描寫非常細緻,詞句也非常講究。今天我們再一次品讀品讀這些好句子。

2.自主朗讀,抓住帶點的地方細細品讀,想想這些地方寫出了母親的什麼內心活動?

3.指名讀,並談談讀後的體會。

4.教師小結:閱讀好文章時,一定要培養一邊標記、一邊思考的習慣,這樣既有助於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從中學習好的寫作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5.拓展:用一邊標記、一邊思考的方法從本單元的課文中找出好句品味品味。

  三、語文故事

1.導語激趣。

“一字師”講的是什麼樣的老師?“一字師”講述的又是怎樣的故事呢?

2.自讀故事,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讀短文。

(2)邊讀邊想:短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讀了短文,你有什麼樣的啓發?

3.彙報交流自學情況。

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可以談對故事的看法,也可以聯繫自己的實際談啓發。

  四、古詩誦讀

1.導言:《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飲湖上初晴後雨》這兩首詩你們會背嗎?(指名背或齊背),這兩首詩都描寫了西湖美麗的風光,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描寫西湖的古詩,再一次領略西湖的美。

2.自主朗讀,讀準字音,把這首詩讀熟,質疑。

3.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在難讀處指導,解疑。

(2)通過引讀,指導學生讀出韻味。

師:烏雲洶涌像把墨汁潑翻,但不能遮住青山,白色的雨點好似蹦跳的珍珠,打入遊船。

生: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

4.品讀,邊讀邊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5.練習背誦。

(1)同桌合作背誦或自己背誦。

(2)齊背。

第二課時 (語文生活)

  一、談話導入主題

六年的小學生活就要結束了。六年來多少事令我們回憶:老師的關心、同學的友愛、有趣的活動……即將要分別了,你一定有許多話想要對老師、對同學、對朋友說!

今天,就請同學們到講臺前,作一個簡短的發言,說一說你們想說的話。

  二、出示發言的要求

1.抽籤確定發言內容,內容有:向老師說、向同學說、向母校說、向家長說、向自己說……抽籤後,準備幾分鐘。

2.要抓住主要內容說,不必面面俱到。要根據抽到的說話對象使用稱謂語。

3.上臺後不要慌張,態度自然,發言口齒要清楚,聲音響亮,語速不要太快。

4.認真聽別人的發言,聽完後要掌聲鼓勵。

5.發言後,同學之間相互評價一下,看看發言的內容是否符合確定的內容,語言是否流暢,是否做到了表情自然、不怯場。

  三、組內發言,相互評價

1.四人爲一小組,組內抽籤,確定內容。

2.各自準備幾分鐘。

3.組內發言,同學評價。

  四、全班交流

1.指名發言(或小組內推薦發言人)。

2.全班同學評價。

  五、教師總結

這一次說畢業感言的活動,就是爲了鍛鍊同學們即席演講的能力,這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它需要我們平時善於觀察、積極思考,還要求我們有比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落落大方的講話姿態。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多找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多與人交流,就會提高自己的講能力。

第三課時 (習作)

  一、激發興趣,拓寬思路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小學六年中一定有許多事情讓你難以忘懷:第一次揹着書包步入校園;因爲做了錯事捱了老師的批評;考試得了高分贏得同學羨慕的目光……想把你最難忘的一件事告訴大家,與同學們分享嗎?

2.說一說你最難忘的那件事。(同學自由說,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糾正學生表述不清的語句)

根據學生說的內容,教師要及時適當歸納。

  二、閱讀習作提示,明確習作要求

  三、自主習作

1.學生構思後自主習作。

2.教師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根據情況進行個別指導。

  第四課時

(習作評改)

一、學生朗讀習作,進行自改

二、指名朗讀習作,師生共同評議

請3—4名學生讀習作,一個一個評,相機指導,肯定優點,引導補充修改。通過典型習作的評議,使學生明白評改作文的要求和方法。

三、小組互讀互評,對習作提出修改意見

四、進一步修改習作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瞭解江南的雪有什麼特點,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和蘊含着的感情。

  [教學重點]:

瞭解江南的雪有什麼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和蘊含着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理清條理。

1、從古到今有多少文人讚美過雪花,有多少讚美雪花的詩句名垂千古,誰能說出關於尋雪的詩句呢?(學生讀蒐集的有關詩句)

2、在生活中,你看到的雪又是怎樣的(學生自由說)

3、今天我們共同來欣賞魯迅的《雪》,請認真讀課文,看看課文寫到了哪幾種雪?據此給課文分段。

(板書:江南的雪 朔方的雪)

二、學習第1-3自然段。

1、先讀一讀第1自然段,找到文中的一個詞來說明“江南的雪”的特點。(板書:滋潤美豔)

2、哪些詞句描寫出“滋潤美豔”呢?請再仔細讀一讀作者描寫雪野時,用了哪些顏色,寫了哪些事物?(邊說邊讀):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渾黃的(磬口臘梅花)、冷綠的(雜草)。

3、單是看這些字眼,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這江南雪野的美,若你再邊讀邊想象一下啊!這雪中的鮮花,鮮花中的白雪,交相輝映相互襯托,你腦海裏會浮現出什麼樣的畫面呀?(學生讀到哪,就指導到哪)

4、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畫面嗎?

5、是啊、看到這些雪中的花兒,我不僅想到雪萊的詩句“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江南的雪真是“滋潤美豔”,我們來一起讀一讀吧。

6、作者寫了這雪中的花,覺得還沒有寫盡江南雪野,他接着又寫到了什麼?(蜜蜂)

7、如此一來就有了矛盾,這樣的冬季,哪來的蜜蜂呢?(出示句子,突出“彷彿”二字)

江南的雪野如此充滿生機活力,雖不是春天,我們卻聞到了春的氣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所以作者說——(讀)“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豔之至:那是隱約着的青春的消息。

8、再細細品味一下這一段,看看你還能從哪些詞句中讀出江南雪“滋潤美豔“的特點呢?

9、喜歡這美麗的江南雪野嗎?再有感情地讀一讀,背一背吧!

10、魯迅的少年時期是在家鄉紹興度過的,成年的魯迅,爲了尋找國家民族復興的道路,不得不漂泊在遙遠寒冷的北京,在這樣的一個雪天,先生想起了故鄉的雪,他還會想起什麼呢?(他在故鄉度過的無憂無慮的少年時期)在這樣的雪天,孩子們最愛的遊戲是什麼?(生:塑雪羅漢)

11、從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孩子們對於堆雪人的喜愛呢?(用“ ”畫出,與同桌小聲交流)

12、用雪堆雪羅漢,自然也有江南的雪“雪潤美豔”的特點,從哪裏可看出?(很清白、明豔,以身、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

13、給孩子們帶來如許快樂的雪人,遇上連日的晴天,便挽留不住,令人難免生出淡淡的哀愁,江南的雪,是滋潤美豔的,但也是——(脆弱的,生命力不強)

三、小結

江南的雪象徵了哪些美好而又缺乏生命力的事物,讓人一邊嚮往,卻又一邊惆悵。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學會文中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結合學生親身經歷,體會“我”童年生活的有趣與快樂。

4、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我”童年生活的有趣與快樂,感受少年真摯的情懷。

2、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積累好詞佳句。

【設計理念】:

教學時,讓學生通過“讀”、“想”、“品”、“悟”,感受“我”童年跟祖父學詩的快樂時光。首先讓學生默讀靜思,在文字中找出能體驗“我”快樂的語句,通過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來體會“我”的童真、頑皮、可愛與快樂。再讀課文,找出“我”跟祖父學詩感覺如此快樂、有趣的原因,經教師指導朗讀體會後,在說說你覺得爺爺是一個怎樣的人?最後回到本文作者蕭紅身邊,瞭解她的經歷,體會她今天能走上文學之路,是與祖父教她吟誦古詩有着密切聯繫的。以此激發學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瑰寶——————古詩,自覺在課外多讀、多積累古詩。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學習文中生字詞。瞭解作者蕭紅,初步感受文中的“我”跟祖父學詩的有趣與快樂。練寫文章中的生字,提醒學生寫字姿勢要正確,養成好的寫字習慣。)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上文,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瞭解到“我”跟祖父學詩很開心,快樂。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近祖父身邊,和蕭紅一起跟祖父學詩吧!

二、感悟快樂

1、請大家默讀全文,思考:你從哪兒體會到我的快樂?用筆勾畫出相關語句,並寫下自己的點滴感受。

2、引導學生抓住以下片段去理解體會。

預設:

師:誰願意把你體會到的快樂和大家交流交流?

生:我從“早上唸詩,晚上唸詩,半夜醒了也是念詩……念困了再睡去。”體會到了“我”學詩的快樂。

師:能說說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嗎?

生:我從“早上”、“晚上”、“半夜”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體會到作者很愛念詩,而且很勤學。

師:請你想象一下,小蕭紅在“早上”“晚上”“半夜”唸詩時,她會想些什麼?又會做些什麼呢?

(引導學生想象蕭紅的內心,她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生:我還從“念困了再睡去”可以看出作者是多麼喜歡唸詩。

師:你們很會讀書,能通過你的朗讀把作者學詩的快樂表達出來嗎?

(生朗讀此部分)

師:同學們,聽了他的朗讀,你想說點什麼呢?(生評價)

師:你來試試,讀出你的體會吧。(生讀)

師:讓我們一起來朗讀這一段,看看老師能不能從你們的朗讀體會到作者很愛詩、勤唸詩。(生齊讀)

師:你還從哪可以體會到“我”的快樂呢?

生:我還從文中的“我”大聲喊詩體會到作者的快樂。

師:她爲什麼要大聲喊?

生:因爲她覺得那詩念起來很好聽,所以很高興地跟着祖父大聲喊。

師:請默讀課文,找出能表現“我”大聲喊的關鍵詞句,讀一讀,體會“我”的快樂

(引導學生找出“跟着喊”、“比祖父聲音大”、“房蓋被你擡走了”、“照樣地喊”、“亂叫”、“瞎念”等體會“我”大聲喊詩的自在與快樂。)

生:我還從“很好聽”、“真好聽”、“多好聽”、“越念越覺得好聽,越念越有趣味”這些詞句中體會到“我”喜歡聽,而且,覺得好聽就學,不好聽則不學。

師:詩讀起來真的有這麼好聽嗎?想想你們平時是怎樣學詩的?有這樣的感受嗎?

師:怎樣讀詩才好聽呢?讓我們也像小蕭紅那樣好聽地讀讀這兩首詩吧!

生:我還覺得文中的“我”跟祖父學詩時心情很好?

師:你怎麼體會到的?

生:我從“高高興興跟着喊”、“笑了一會兒”、“我很喜歡”、“更喜歡的”、“滿口的大叫”、“得意極了”這些詞句中體會到“我”學詩時心情非常好。

師:你來讀讀這兩首詩,讀出“我”的喜歡、開心、得意之情。(練讀、指名讀、分組賽讀、齊讀)

(教師在引導學生交流體會時,可引導學生聯繫自己學詩時的情景,想想自己是怎樣學詩的,有什麼樣的體會來進行朗讀指導。)

師:從你們找出的語句和從你們的朗讀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兒時蕭紅跟祖父學詩是多麼有趣,多麼快樂啊!學到這,兒時的蕭紅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你能用恰當的詞語來形容形容嗎?(天真、頑皮、可愛、愛學習、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等)

三、感悟寬容與慈愛

1、認真再讀課文,想想:“我”跟祖父學詩爲什麼會覺得如此有趣,如此快樂呢?

2、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然後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體會。

預設:

生:“我”唸詩大聲喊時,母親要打我,而祖父只是很幽默地警告我說:“房蓋被你擡走了”。雖然祖父實際上也是在批評,但是我還是覺得很開心。所以“我”跟祖父學詩覺得很有趣。

生:跟祖父學詩“我”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每當祖父教我一首新詩,開頭我覺得好聽,我就學,不好聽,就不學,祖父總是依着我,直到我滿意爲止。

生:當“我”不高興時,祖父就趕緊讓“我”念“我”最喜歡的詩,一念,“我”又高興起來了。所以“我”跟祖父學詩是快樂的。

師:你們很會讀書。你覺得“祖父”是個怎樣的人?(幽默、寬容、慈愛……)

(抓住“常常警告我說……” “每當祖父教我一首新詩,開頭我若聽了不好聽……我還是不要” “祖父一聽就笑了” “看我還是不高興,他又趕快說……”等體會祖父對“我”的寬容與慈愛。)

師:因爲祖父的幽默、寬容、慈愛,讓“我”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全憑“我”的興趣去快樂地學詩。現在我們來讀一讀“我”與“祖父”的對話部分,選擇你喜歡的角色,在小組裏練習讀一讀,聯繫你們平時學詩的經歷,讀出“我”學詩過程中的特別感受和“祖父”的寬容與慈愛、風趣與幽默。(分角色讀)

4、讀讀這些句子,你又體會到了什麼?

出示句子:

“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唸了幾十首後,祖父開講了”

“但從此再讀新詩,一定要先講的,沒有講過的也要重講。”

通過這些句子,讓學生體會到祖父教詩的方法是不斷變化的,以“我”的興趣爲主,用他的寬容與慈愛,幽默與風趣引導“我”,啓發“我”學習《千家詩》,讓“我”的童年生活充滿快樂。

5、教師小結學習內容

四、拓展:積累詩句,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1、古詩文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請把我們課文中涉及到的詩句完整地讀一讀,讓我們也讀得越來越好聽,越來越有趣吧。

2、學生比賽誦讀平時積累的詩句。

3、聯繫實際,說說你平時是怎麼學詩的?與文中“我”學詩經歷作比較,有什麼體會?

師小結:蕭紅現在走上文學之路,與兒時跟祖父唸詩、誦詩是有着密切關係的。讓我們課外也多讀一些詩句,多積累一些詩句,讓我們的童年充滿詩情畫意,讓我們的童年更豐富、更快樂,而且這樣會讓我們受益終身的。

【板書設計】

2跟祖父學詩

早晚念

大聲喊

好聽就學

有趣快樂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在略讀和精讀的過程中,感知課文內容,瞭解人物的內在精神。

2.明確爲什麼以“標籤”爲題。

3.品讀課文中的細節描寫。

教學重點

在略讀和精讀的過程中,感知課文內容,瞭解人物的內在精神。

教學難點

品讀課文中的細節描寫。

教具準備

蒐集科學家的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交流課下蒐集的科學家的故事。引入新課

板書課題,齊讀:你有什麼疑問?(板書學生的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主人公寫了哪些事情?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填空:課文記敘了德國化學家( )的兩件事------其一:( ):其二:( )。這兩件事告訴我們,在科學的道路上( )。

3.根據內容給課文分段,找出文章的過渡句。

三、再讀課文,解決課前簡單的疑問

四、研讀課文

1.默讀課文,小組合作交流:(1)是什麼使李比希與新元素失之交臂?

(2)爲什麼要將標籤貼在牀頭?

(3)標籤起到了什麼作用?

(4)爲什麼以“標籤”爲課題?

2.交流

問題1:出示句子:他( )呼吸,( )地閱讀,讀完( )。

(1)填空,抓住所填的詞語說說自己的感受。

(2)想象:李比希此刻會想些什麼?

問題3:李比希的“更認真、更嚴謹表現在哪裏?

3.思考:在李比希一成一敗兩個故事中,你學到了什麼?李比希身上具有怎樣的科學精神?

五、總結

本文以別具匠心的標題、精心的選材、巧妙的細節描寫讓我們認識了嚴謹、持之以恆的科學家李比希,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具有這種精神。

板書設計

失敗:失“溴“ 淺嘗輒止

成功:柏林藍 吸取教訓

更嚴謹、更認真、持之以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