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23課《學與問》課文

本文已影響 2.46W人 

  23 學 與 問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23課《學與問》課文

人們常把有知識說成“有學問”,這是很有道理的。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波蘭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小時候就非常喜歡問。他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經常纏着爸爸媽媽問這問那:太陽爲什麼總是從東方升起,從西邊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麼多星星,爲什麼到了白天卻無影無蹤了?小雞爲什麼要從雞蛋裏出來,而不從母雞的肚子裏出來?……哥白尼對科學奧祕的不懈探求,正是從這些稀奇古怪的“爲什麼”開始的。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個世界日新月異,瞬息萬變,作爲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更應當像哥白尼那樣,遇事多問幾個“爲什麼”,學會從平常的事物中發現問題。有了問題,可隨時隨地請教別人。你可以請教父母和老師,也可以請教同學和朋友。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啓發,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爲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古人說的“能者爲師”就是這個道理。

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北宋有個大科學家,名叫沈括。他小時侯讀白居易的詩《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他想:爲什麼同是桃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麼遠呢?他去問媽媽,媽媽說:“興許是花開花落,有早有遲吧!”媽媽的回答沒能解開沈括的疑團,他仍然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隨大人到深山的寺廟裏去,發現那裏的溫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我們從小養成了勤學好問的習慣,就好比插上了兩隻強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時,知識的`天空將任你翱翔,宇宙的奧妙將任你探求,你將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教材簡析:

《學與問》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一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具體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文章作者先陳述自己的觀點: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然後列舉了哥白尼的事例來證明作者的觀點,接着緊承上文,引出解決問題要善於求教,拜能者爲師。另外還舉了沈括的故事,重在說明“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最後對全文進行總結,在深化中心論點的同時,號召同學們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全文層次分明,思路清晰,語言簡潔流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