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醉翁亭記》課文知識歸納

本文已影響 3.79W人 

 《醉翁亭記》課文知識歸納

《醉翁亭記》課文知識歸納

一、基礎知識:

1、作家作品: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史學家。諡號“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詩文改革的領袖,在散文、詩詞及文學批評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2、生字讀音:

環滁(chú) 琅琊(láng yá) 輒(zhé) 林霏(fēi)開 巖穴暝(míng)傴僂(yǔ lǚ) 山餚(yáo) 野蔌(sù)射者中(zhòng) 觥(gōng)籌交錯 頹(tuí)然 陰翳(yì)

3、重點詞語解釋:

(1).環滁皆山也;環而攻之 環:環繞。環:包圍。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樣子。秀:秀麗。

(3).瀉出於兩峯之間者 瀉:飛瀉。

(4).翼然臨於泉上者 翼然:像鳥張開翅膀的樣子。臨:靠近。

(5).名之者誰 名:命名。

(6).飲少輒醉 輒:就。

(7).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

(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託。

(9).雲歸而巖穴暝 歸:聚集。

(10).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歸:回家。從:跟從。

(11).吾誰與歸 歸:歸依。

(12).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芳:香花。發:開放。秀:草木茂盛。繁陰:形成濃陰。

(13).至於負者歌於途 負者:揹着東西的人。

(14).休於樹 於:在。

(15).山餚野蔌 餚:野味。蔌:菜蔬。

(16).宴酣之樂 酣:盡興的喝酒。

(17).非絲非竹 絲:絃樂器。竹:管樂器。

(18).弈者勝 弈:下棋。

(19).觥籌交錯 觥:酒杯。籌:酒籌。

(20)頹然乎其間者 頹然:醉醺醺的樣子。乎:於。

(21).樹林陰翳 翳:遮蓋。

(22).鳴聲上下 上下:指樹林的上面和下面

(23).太守謂誰 謂:是。

4、重點句子翻譯:

(1)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譯:有一個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於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譯: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而在於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它在心裏,並寄託它在酒上。

(3)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譯:老老少少,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們在出遊啊。

(4)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衆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譯: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音樂,投壺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站着或坐着大聲喧譁的,是歡悅的衆位賓客。臉色蒼老、頭髮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羣中間的,這是喝醉了的太守。

(5)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譯:不久夕陽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亂一地,是賓客跟從太守回去。樹林茂密陰蔽,到處的叫聲,是遊人走後鳥兒在歡唱啊。

(6)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譯: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

二、段落大意與內容主旨:

(一)全文四個自然段。

第一段,寫醉翁亭的位置和形勢,以及命名的經過,解釋“醉翁”的含義,表現作者寄情山水尋找樂趣的心情。

第二段,寫亭外山間景物的美麗可愛,山中早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千變萬化,美妙無比,使人感到樂趣無窮。

第三段,寫滁州人的遊樂和作者同賓客遊宴的歡樂情景,表現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間與民同樂的歡快心情。

第四段,寫作者遊醉迴歸和愉快心情,進一步表現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同時交代歸來後寫了這篇《醉翁亭記》。

(二)內容主旨:

全文以“樂”字貫穿,通過對滁州優美風景的描寫,表現了作者自己寄情山水和與民同樂的思想。

(三)重點把握:

掌握作者在文中以寓情山水來排遣被貶謫的抑鬱之情的寫作手法。

三、文章內容理解:

《醉翁亭記》描寫了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並勾勒出一幅與民同樂的圖畫。前人說本文“句句是記山水,卻句句是記亭,句句是記太守”。

1.全文的主旨是:與民同樂。“樂”字貫穿全文。

2.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①、醉翁亭命名的緣由是: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②、解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句子是: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寫山間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開;

④、寫山間傍晚景色的句子是:雲歸而巖穴暝;

⑤、寫春景的句子是:野芳發而幽香;

⑥、寫夏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陰;

⑦、寫秋景的句子是:風霜高潔;

⑧、寫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

⑨、第三段寫遊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寫了四個場面:1、滁人遊,2、太守宴,3、衆賓歡,4、太守醉。

⑩、表現本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樂。

⑾、表現禽鳥樂的句子是:樹林陰翳,鳴聲上下。

⑿、照應“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3、太守之樂其樂中的太守的“樂”是指什麼?“寄情山水之樂,與民同樂之樂。”

4、對聯:歐陽修與百姓同樂,范仲淹以天下爲憂。

5、作者到底在“樂”些什麼?請仔細找一找,說說自己的理解。

作者的“樂”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一是“山水之樂”,並因“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二是“宴酣之樂”,近取“山餚野蔌”,佐酒“非絲非竹”,衆人“起坐喧譁”,太守“頹然其間”;三是“樂人之樂”,故作文以敘其事。三樂歸一,都是“與民同樂”。

6、貫穿全文的主線是什麼?作者如何圍繞它層層展開記敘的?

全文圍繞“樂”這一主線展開:

(1)亭之概況(環境、亭名由來),抒發“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

(2)亭之美景(自然美:朝暮圖、四時景),“樂亦無窮”;(人情美:滁人遊、太守宴、衆賓飲、太守醉)照應“樂亦無窮”。

(3)遊亭之樂(遊人去,禽鳥樂;大守樂其樂——與民同樂)(主旨)

7、作者在寫朝暮圖及四時景時各抓住了什麼特點?

寫朝暮圖就是一天時間的縱面展開,寫四季景則是橫向鋪排。寫早晚景色變化,抓住“明”“晦”的特點,用“日出”“雲歸”寫出“林開”“巖暝”的變化景象,成爲對比鮮明的兩幅畫面。寫四時景抓住了山間獨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寫出了迥然有異的四幅圖景。

8、爲什麼在寫“太守宴”前要先寫“滁人遊”?

爲了寫“太守宴”創造一個歡樂的氛圍,並蘊含着作者與民同樂的旨趣。

9、本文的記敘、寫景、抒情是如何相結合的?

以抒情貫穿於記敘寫景之中。第1段寫亭之概況,第二層寫朝暮圖、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爲主線貫穿起來。景中處處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10、本文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本文語言有很大的特色。駢散相間,多爲散句,但也間有駢句,特別是使用21個“也”字作句尾,韻味濃郁;巧妙地用了25個“而”字使文章流暢優美,從容婉轉。本文還有一些千古傳誦的名字,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等等。這些名句要熟記、牢記,並理解其蘊涵。

四、知識點歸類:

1、古今異義: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心願。

②負者歌於途 負:揹着東西的人。

③晦明變化者 晦:昏暗。

④佳木秀而繁陰 秀:滋長。

⑤山間之四時也 時:季節。

2、一詞多義:

①山水之樂:樂趣。②禽鳥樂也:歡樂。

①樂亦無窮也:盡。②欲窮其林:走完。

①雲歸而巖穴暝:歸集,聚攏。②太守歸而賓客從也:回家。

①佳木秀而繁陰:滋長。②蔚然而深秀者:秀麗。

3、詞類活用:

①山行六七裏 在山上,名詞作狀語。

②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像鳥兒的翅膀,名詞作狀語。

③名之者誰 命名,名詞用作動詞。

④自號曰醉翁也 取名,名詞用作動詞。

⑤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前樂)以……爲樂,動詞。(後樂)樂趣,名詞。

4、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即“得之於心而寓之於酒也”

②判斷句“……者……也”:古漢語的判斷句式之一。“者”起舒緩語氣作用,有復指作用,引出謂語,“者”也可省略不用;“也”用在謂語後面加強語氣,幫助判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