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中學語文《茶館》教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1.23W人 

  教學要點

中學語文《茶館》教案設計

1、領會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統治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會舊中國的動盪、黑暗和罪惡,揭示舊中國必然走向滅亡的客觀 規律。

2、理解本文特點:沒有貫穿始終的矛盾衝突,而是以人物( 王利發) 的 悲劇命運、茶館的變遷爲線索,在全局上與歷史橫斷面交織,展示 人物之間複雜的矛盾衝突。

 教學重點

1、鑑賞王利發等主要人物形象。

2、品味本課準確、生動、幽默而富於個性化的語言。

  教學難點

1、本文的矛盾衝突,人物對話的潛臺詞所包含的豐富的思想內 容。

2、瞭解戲劇結構和矛盾衝突的特點。

教學設想

1.課外閱讀課文

2.引導學生把握閱讀要點;

(1)瞭解戲劇反映的時代背景。

(2)瞭解結構的獨特性,與曹禹的《雷雨》作比較。

(3)認識作者以特殊的戲劇衝突表現主題的方法。

3.做“思考和練習”。

 教學課時

兩教時

  第一課

  教學要點

熟悉課文,瞭解劇情結構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魯迅先生在小說《藥》裏,爲我們展示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的一個小“茶館”,並用個性化的語言寫出了“茶館”裏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無論是花白鬍子的低聲下氣,還是駝背五少爺的幸災樂禍,寫來都是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讓我們不僅看到了那個時代羣衆的愚昧麻木,而且也感受到了革命者不被人理解的悲哀。今天,我們又看到了老舍先生爲我們描繪的另一個,它又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二、瞭解作者

老舍(1899-1966)現當代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絮青、鴻來、非我等。滿族,北京人。一生寫了約計800萬字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說《月芽兒》《我這一輩子》。劇本有《龍鬚溝》等。老舍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曾因創作優秀話劇《龍鬚溝》而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代表了老舍話劇創作的最高成就。 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餘種文字出版,以具有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郁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而贏得了廣大的讀者。

 三、簡介劇情

(學生知道讓學生介紹,如不知道,由教師介紹)

全劇介紹:

共三幕,各寫一個時代。

第一幕: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裕泰茶館生意興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雲集此處:信洋教的小惡霸,依仗洋人,神氣十足,連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錢有勢的人家爲了一隻鴿子,可以請來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羣架;吃朝廷錢糧的旗人整日遊手好閒;朝中的太監總管不僅家中人生活奢華,而且還可以用高價買來妻子;農民和城市貧民卻賣兒賣女;常四爺談國事被抓;秦仲義雄心勃勃興辦工廠,工業救國。這種剪影式的描寫,展現了清末社會的衆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國主義的滲透、侵略和封建統治的荒淫、腐敗所造成的農民的破產、市民貧困和社會黑暗,表明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末日即將來臨。

第二幕(節選部分):軍閥混戰時期,茶館生意艱難,儘管王利發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慘淡經營。

第三幕: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統治時期的社會生活。劇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於一種不可自拔的困境中。裕泰茶館已經破爛不堪,無論主人怎樣改良也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廚師只能在監獄裏蒸窩窩頭;身懷絕技的藝人無法維持生計,民間藝術瀕於失傳。與此對照,惡勢力卻異常活躍,國民黨特務和美國兵在北京橫行,老一代人更加衰頹,其後代登場。劉麻子、唐鐵嘴、二德子等流氓打手更無恥;沈處長比以前的馬五爺更仗洋人勢力向中國人施威;龐太監的侄子們則組織復辟活動,百姓更難以生活。最後茶館掌櫃王利法在茶館被人霸佔之後懸樑自盡。作者懷着強烈的激情批判和詛咒了這樣一個黑暗的時代,表明了舊中國註定滅亡。劇中通過康大力等投奔西山解放區一筆亮色,暗示出黑暗就要過去,光明即將到來。

教師小結:

代表了老舍話劇創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以舊北京城中一個大茶館--裕泰茶館的興衰爲背景,通過對茶館及各類人物變遷的描寫,反映了從清末、民初到抗戰勝利後三個不同時代的近50年的社會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的動盪、黑暗和罪惡,達到了作者預想的創作意圖,即埋葬這三個詛咒的時代,宣告舊中國必將走向滅亡。

老舍先生以自己豐富的閱歷,憑藉對北京市民社會的熟悉,帶着對舊社會的滿腔憎恨,爲它唱出了一曲葬歌。作品上演後在國內外產生了強烈反響。

  四、分組討論,概括本幕劇情。

討論題:以王利發的茶館爲背景,出現了哪些人物?他們進行了什麼活動?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

提要:

李三向王淑芬發牢騷

反映茶館爲生存而進行了改良,王利發苦心經營,在動盪局勢中努力掙扎,下層人民生活愈加困苦,生活難以維繫。

王利發和王淑芬拌嘴

王利發生意的難做,戰亂對人們生活的威脅。

巡警和大兵的壓榨與掠奪

黑暗勢力橫行霸道,小商人委曲求全。

唐鐵嘴要租房屋

社會更動盪,軍閥混戰使得病態與醜惡進一步滋生。

常四爺、鬆二爺來賀喜開張

旗人失去了鐵桿莊稼,倔強的常四爺自食其力,而懶散的鬆二爺難以維生。

吳祥子、宋恩子來抓人、敲詐

常四爺身上表現出中國人的不甘受奴役的反抗情緒,兩個特務的敲詐行爲表現出反動勢力的猖獗和人民的欺詐。

康順子求工

下層人民的不幸遭遇和困苦生活。

劉麻子和老陳、老林的交易

病態與醜惡進一步滋生。

王利發與崔久峯

舊民主主義革命者悲觀絕望的情緒,也反映中國難以救治的黑暗事實。

10、老陳、老林被搶,劉麻子被抓

黑暗勢力蠻橫、霸道、社會秩序混亂。

 五、佈置作業

詞語註釋

割據: 一國之內,擁有武力的人佔據部分地區,形成分裂對抗的局面。

體面: 體統,身分;光榮,光彩;( 相貌或樣子) 好看,美麗。

抱怨: 心中不滿,訴說別人不對;埋怨。

寒酸: 舊時形容窮苦讀書人的不大方的姿態。

過癮: 滿足某種特別深的癖好;泛指滿足愛好。

咂摸: 尋思,反覆研究。P 1 4 9 注

津貼: 工資以外的補助費,也指供給制人員的生活零用錢。

兵荒馬亂: 形容戰時動盪不安的景象。

造孽: 佛教用語,做壞事( 將來要受報應) 。也說作孽。

懺悔: 認識過去的錯誤或罪過而感覺痛心。

盤查: 盤問檢查。

搭訕: 爲了應付尷尬局面而找話說。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揣摩個性化的人物語言,把握人物性格。

2、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礎上了解戲劇主題。

  教學重難點

把握人物形象,瞭解戲劇主題。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歲月如歌,在逝去的日子裏,總會有些難忘的東西在我們的腦海中揮灑不去:李白的詩、韓愈的文、杜康的酒、齊白石的畫、梅蘭芳的京劇。並且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醇。老舍的就屬於其中之一。現在據發表演出的時間已經將近50年了。但它仍然能帶給我們極高的藝術享受。前幾天,我們已經欣賞了電影,今天,讓我們繼續走進,去領略它的藝術魅力。

 二、學生表演片段

  三、人物形象分析

中出現的人物衆多,前後三幕中出場的共有30多個,我們不可能一一分析,這節課我們主要分析一下課文節選部分出現或涉及到的一些重要人物,包括:王利發、常四爺、鬆二爺、宋恩子、吳祥子、劉麻子、唐鐵嘴及課文中提到的秦二爺幾位。

(一)、王利發。

1、對不同人採取不同態度。

(1)、對難民、李三等人:“別耽誤功夫!”“咱們的事,有功夫再研究!”

對難民強硬、冷漠,對李三雖同情,卻有限度,表現他自私。

(2)、對大兵、警察、特務:“您聖明。”“你多給美言幾句,我感恩不盡!”“老總們,實在對不起,還沒開張,要不然,諸位住在這兒,一定歡迎!”“您甭看,準保都是靠得住的人!”

對他們的態度則是討好,巧應付,怕得罪。表現王利發的圓滑世故。

(3)、對唐鐵嘴之流:“你混得不錯呀!穿上綢子啦!”“可是,我這兒已經住滿了人,什麼時候有了空房,我準給你留着!”

對唐鐵嘴厭惡仍笑臉相迎,表現王利發的精於處世。

2、善於經營,不斷改良。

“all right?”“yes,也有這麼一說!”

體現王利發言語上的改良。

“西直門的德泰,……全先後腳兒關了門,只有咱們裕泰還開着,……”

“大茶館全關了,就是你有心路,能隨機應變地改良!”

通過王淑芬和常四爺之口表現王利發善於改良,是茶館業中的佼佼者。

3、對現實不滿,含蓄表達:

“這年月還值得感謝!”“有不打仗的新聞沒有?”

表現王利發的膽小怕事。

總結:

王利發是裕泰茶館的掌櫃,也是貫穿全劇的人物。他從父親手裏繼承了裕泰茶館,也繼承了他的處世哲學,即多說好話,多作揖。他膽小、自私,又精明、幹練、善於應酬,對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態度。在黑暗的舊中國,儘管王利發善於應酬,善於經營,不斷改良,卻無法抵禦各種反動勢力的欺壓。他對此也抱有強烈的不滿,但表達得十分含蓄。就是這樣一個精於處世的小商人,最終仍然沒能逃脫破產的命運。王利發的悲劇,是舊中國廣大市民生活命運的真實寫照。

(二)常四爺。

1、“我賣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聽說你明天開張,也許用得着,特意給你送來了!”

表現常四爺的自食其力,樂於助人。

2、“什麼時候洋人敢再動兵,我姓常的還準備跟他們打打呢!……”

表現常四爺的愛國、敢作敢爲。

3、“要是洋人給飯吃呢?”“盼着你們快快升官發財!”

表現常四爺的正直、倔強。

總結:旗人。正直,愛國;倔強,敢作敢爲;自食其力,樂於助人。

(三)鬆二爺。

1、“看見我這身衣裳沒有?我還像個人嗎?”“可是到了民國,我捱了餓!”“我餓着,也不能叫鳥兒餓着!”

表現鬆二爺的遊手好閒、懶散無能,不願自食其力。

2、“我看見您兩位的灰大褂,就想起前清的事兒!不能不請安!”“你說得對!嗻!四爺,走吧!”

表現鬆二爺的膽小怕事。

總結:旗人。膽小怕事,懶散無能,遊手好閒,喝茶玩鳥,不願自食其力。最終餓死。

(四)秦二爺。

民族資本家。一心實業救國,最終破產。

(五)劉麻子。

靠說媒拉縴、拐賣人口掙錢的地痞無賴。

(六)唐鐵嘴。

“我感謝這個年月!”“大英帝國的煙,日本的‘白麪兒’,兩大強國侍侯着我一個人,這點福氣還小嗎?”

算命看相的江湖騙子。無恥。

(七)宋恩子、吳祥子。

1、“王掌櫃不願意咱們看,王掌櫃必會給咱們想辦法!咱們得給王掌櫃留點面子!”“對啦!坐下談談吧!你們是要命呢?還是要現大洋?”“別動!君子一言:把現大洋分給我們一半,保你們倆沒事!咱們是自己人!”

表現宋、吳二人的貪婪、蠻橫、霸道。

2、“有皇上的時候,我們給皇上效力,有袁大總統的時候,我們給袁大總統效力……”“誰給飯吃,咱們給誰效力!”

  四、戲劇主題分析

在茶館中,老舍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這裏面有廣大市民的代表王利發,有不甘受奴役的中國人常四爺,有沒有謀生能力的旗人鬆二爺,還有地痞無賴劉麻子、江湖騙子唐鐵嘴、老牌特務宋恩子、吳祥子等等。老舍的目的應該不僅僅是將這些人物展示給我們看,他應該另有深意。這八個人,可以簡單地分個類,上面四個,可以歸入好人的範疇,下面四個,則應歸入壞人的範疇。王利發懸樑自盡,常四爺落魄一生,鬆二爺慘遭餓死,秦二爺最終破產。好人遭了殃!劉麻子等人卻在這個社會中如魚得水,壞人猖狂無比!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常說“邪不壓正”,可在中,邪卻確確實實地壓住了正,這其中的根源何在?看來老舍先生批判的矛頭已經不僅僅是宋恩子、吳祥子等反面人物了。他要展示的實際上是整個舊時代的黑暗。

展現了三個可詛咒的時代:戊戌變法失敗後的晚清末年、軍閥混戰的民國初年、抗戰勝利後解放戰爭爆發前夕的國民黨反動統治時期,描繪了半封建半殖民地舊中國三個黑暗、病態、荒誕的社會發展片斷,揭示了舊社會的必然滅亡。

在中,不管是哪個時代,我們看到的始終是漆黑一片,難道就沒有一點希望了嗎?戲劇中是否給了我們希望? 明確:希望在於以康大力爲代表的西山八路!

  五、師生共同研討上節課提出的問題,初步感知特殊的戲劇結構和矛盾衝突。

的戲劇結構是獨特的,作品沒有一個完整的情節線索,沒有貫穿始終的矛盾衝突,而是以寫人來帶動情節的發展,人物雖多,但關係並不複雜。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單一的,人物之間的聯繫也基本上是單線的、小範圍之內的。整個一幕劇是由一個個發生在茶館中的小情節、小故事聯成的,是平面展開的。這與中外傳統戲劇的寫法完全不同。

 六、與《雷雨》比較,鑑賞特殊的戲劇結構及矛盾衝突。(分組討論)

明確:

1、《雷》嚴格按照“三一律”創作,有尖銳的矛盾衝突的人物性格的衝撞,閃耀出爍目的火花;《茶》則沒有完整的情節貫穿和尖銳的矛盾衝突,而是分散穿插若干個生活畫面,有生動鮮明的人物肖像(非形象),這些人物的活動都是截取他們在茶館中的一個橫斷面。這無數個畫面組織起來便構成了一幅卷軸畫,隨着劇情逐步展開。“畫卷式”的結構,點面結合,每一幕體現一個歷史時期社會生活的矛盾,從廣闊的生活橫斷面上把紛繁複雜的矛盾接觸點構成舞臺形象,若續若斷,從平凡的生活入戲,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既有雄偉的場面,也體現了社會生活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2、《雷》以周樸園爲中心,圍繞他與魯侍萍、魯大海等人的矛盾展開戲劇衝突,反映社會生活。而《茶》第二幕出場人物30多人,但並非以一個人爲中心,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的事,說自己的話,他們之間並不存在直接的確、具體的、針鋒相對的衝突,人物與茶館的興衰也沒有直接的關係,但作者把矛盾的焦點直接指向那個時代,人物與人物之間每一個小的衝突都暗示了人民與時代的衝突。道是“莫談國事”,卻沒有一個畫面不和國家聯繫。

小結:

卷軸式的平面結構

人物生活的變遷反映社會的變遷

特殊的戲劇衝突 小茶館影射大時代

 七、結束語,課後作業。

秦二爺走了,常四爺走了,王利發也走了,我們這堂課也該結束了。給大家佈置個課後作業 :比較《雷雨》、的戲劇結構及矛盾衝突 。同學們再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