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關於《衚衕文化》的教案

本文已影響 2.04W人 

《衚衕文化》是我參加我校青年教師教學比武活動所上的一節課,課型是討論課。現就該課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關於《衚衕文化》的教案

一、說大綱:

2000年高中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對語文教學目的的整體要求:“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水平,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培養髮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爲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大綱同時提出“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感情。”無疑這是重視“能力”的基石,重視文化的薰陶浸染,這些指導思想體現在教學大綱的具體條目中了。

大綱中又重點提出“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尤其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我設計這課爲討論課,先引導概括,再引發討論,就是緊扣大綱要求,以大綱爲教學實踐的原則。

二、說教材和教學目標的設計:

《衚衕文化》這一課是高中人教版新教材第一冊第三單元的自讀課文。這篇課文是老作家汪曾祺爲攝影藝術集《衚衕之沒》所寫的序言,作者詮釋了北京居民建築和市民文化之間的關係。語言詼諧幽默,京味十足,極具張力。學生應該具有濃厚的閱讀興趣。本單元教學目標是概括要點和提取精要。根據以上情況,我把學習本文的主要目標確定爲:

1、概括衚衕文化的內涵要義。

2、深入探究這種文化深刻的成因。

3、拓展討論建築與文化的關係。

其中,第1點是單元教學目標,被確定爲教學重點。

第2及第3點需要學生深入思考其內在聯繫,並結合經驗的積累及課外知識(還有思辨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綜合要求),對中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因此被定爲教學難點。

希望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閱讀欣賞力、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