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議論文作文

班門弄斧議論文大綱

本文已影響 3.45W人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班門弄斧議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班門弄斧議論文

班門弄斧議論文1

明朝進士梅之煥憑弔李白墓,有感於於墓前文人騷客的題詩,以“魯班門前弄大斧’之句加以譏諷。於是,“班門弄斧”這個成語也就應運而生了。後人通常用來嘲笑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的人。仔細揣摩此語,這種泛談又不盡然。作爲一名求學好進的人,倒應有點“班門弄斧”的精神。

倘若一知半解就自命天下第一、到處賣弄固然不好。但是如果怕人嘲笑弄斧於班門而縮手縮腳也不可取。試想,如果我們的老祖宗們仍蹈祖先刀耕火種之轍,哪還有什麼機器、激光、電子計算機?就更談不上今天的四個現代化了,縱觀人類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創新、不斷前進的歷史。沒有“班門弄斧”的勇氣就不會有提高。不會有發展,也就沒有進步了。

“班門弄斧”是一事物的兩個方面.這二者既對立又統一“弄斧者”是從“班門”前出的,但從發展的眼光看,“弄斧者”又必然超過“門主”,必然要突破一些舊的條條框框。要使二者有機地統一起來,首先“門主”應有發展的眼光和提攜後人人的高風格,放手讓後人去闖,甚至突破自己用血汗換來的經驗,以推動社會的發展。如熊慶來——華羅庚——陳景潤,後者都是前者發展並培養出來的。倘若“門主”學習武大郎的態度,就不會有後者,就不會起到一個“門主”的積極作用。其次是“弄斧者”要有敢於到‘斑門’去“弄斧”的勇氣,同時還要有虛心好學的態度。因爲“門主”若千年的積累,取得了一些經驗,許多未過時的經驗還是有用的,應在掌握了“門主”的全部技法以後,善於發現其不足,並改正之。如果淺嘗輒止、妄自尊大是弄不好斧的,甚至還會跌跤。俗話說:“行家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只有到班門去弄斧,才能聽到名家的真知灼見,纔有益於提高。離開“門主”就只有外行的捧場套話了,可以陶醉,但決不可能提高。

你以爲確否?

班門弄斧議論文2

自古以來,世間都流傳着這麼一個成語——班門弄斧。意思是什麼已經不言而喻,一般這種情況下人們都會感到相當尷尬、難以收場。爲什麼?因爲沒有對方強大而感覺自己丟了面子,這是一種自尊心受損的'表現。但是我卻不這麼認爲,我覺得,“弄斧”就應該到“班門”。

每當我們開始接觸一個全新的領域時,往往會不得要領,從而展現出來的就是笨手笨腳。事實上這並不代表什麼,既不能說明人家笨,也不能說明別人就是不如自己,這只是剛剛拿起一件新事物時的人們的統一表現罷了。但當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給這一表現冠上了“菜鳥”“笨蛋”等貶義詞之後,這彷彿就變成了一件見不得人的事。一般“班門弄斧”指的是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但是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在一個領域取得的進步,都是在失敗中總結出來進而慢慢成長的。有一句話在作文中大概已經被用爛了——“失敗乃成功之母”,在一件事情失敗的同時,我們要知道,這也在無形之間告訴我們一條錯誤的道路,從而去避免這一錯誤的再次發生。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指明瞭正確的方向,所以人們纔會給“失敗”加冕爲王成“成功之母”

如果我們在這一領域上通過失敗取得了某些小小的成果,並且再也難以在短期內再次通過失敗取得進步的話,不妨去“班門”前擺弄一番斧頭。我們萬不可嚐到了一點甜頭就沾沾自喜,只知道拘泥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裏佔山爲王,要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你永遠不知道你佔的這座山頭到底是哪位神通的一角。

所以很多時候,在真正的強者面前,我們才能暴露出自己真正的缺點,從而取得一個很大的突破。

舉個例子,比方說練字。大家都知道,練字是一件必須要有驚人的耐心和毅力,通過天長地久的積累才能小有成就的事情。它能幫助我們陶冶情操,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是多種多樣。都說“字如其人”,一手好字往往可以給人留下一個不錯的印象。但很多人都表示,明明自己買的字帖已經不計其數,各大名家的字帖都練了個遍,甚至可以將現代著名書法家的名字倒背如流了,自己的字原來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爲什麼?這其中就暗含着弄斧到班門的道理。字帖,往往都是在例字上覆蓋一層半透明的膜,然後再讓我們去照着例字描。這樣子養成肌肉記憶基本是不可能的,爲什麼?因爲我們這樣只會拘泥在描摹這一層面上,描一遍而已,試問誰不會呢?我們要做的是在白紙上照着例字一筆一劃地學,學間架結構,學筆畫順序,學一個字的力度和靈魂所在!

字帖就好比是上文所說的佔山爲王的山,白紙則是山外的另一番天地,只有跳脫出這座山,才能看見自己身上的缺點,從而用更高的標準去要求自己,用全新的視角去審視自己,纔能有更高的眼界,更博大的胸襟。

再比如說,一個學生本來在一個學校裏讀書,這個學校在這個省排的是倒數。學習風氣很糟糕,這個學生在這裏很上進,跟身邊的同學比起來已經相當努力,於是他在這裏基本都能取得年級第一的好成績。在中考的時候,他勉勉強強擠進了重點中學,才終於發現自己以前的眼界是多麼的狹窄。在好的重點中學裏,有優秀的同學,有人跟自己競爭,學習風氣的優良,壓力的陡增,可以說,在這裏,沒有人是不優秀的。爲了一個更高的成績,這個學生就不得不繼續努力,比以前更加努力,有一天,他跟以前的同學聚會,聽到他們只考了個三本就已經沾沾自喜,才驚覺二者之間的差距。這就是環境塑造一個人的完美事例。以前,這個學生跟比自己弱一些的學生相比較,如今,他到了真正的強者面前去爭鬥,正是因爲對手的強大,才造就了這個學生現在的優秀。

所以說,不要懼怕跟高手比較,而是應該自豪,自己能與強者一較高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纔是真正的目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