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大寨風情看農電散文

本文已影響 1.82W人 

提起巧家縣大寨鎮,理應有三個顯著的特色。

大寨風情看農電散文

一是地理位置險要,所謂“寨”,字面意思是四周有柵欄或圍牆的村子,顧名思義,大寨即是烏蒙羣山中一個較大的村落。

二是白鶴灘巨型電站在這裏修建,大寨鎮近水樓臺先得月,成爲昭通市重點小集鎮建設的樣板,發展速度可用日新月異來形容。

三是這裏的人文環境底蘊深厚,解放前正值陸氏土司統治期間,開風氣之先,重視教育,學校開辦得早,讀書求學出來走向仕途之人較多,出過不少在政壇軍界商場上叱吒風雲的人物。

大寨人思想開放心靈手巧,據《巧家縣誌》記載:早在20世紀40年代,陸氏家族用馬幫從昆明馱來水泥在大寨車坪修建了巧家歷史上第一個水磨石地面的歌舞廳,大山深處四處飄逸着那古老的留聲機的輕歌曼舞。解放前大寨鎮街上的建築可與縣城媲美,如今縣城龍潭公園內的重點保護文物,兩根活靈活現的石雕龍形抱柱也出自大寨工匠之手,民謠有云:“棉紗灣的爛草房,大寨街的大瓦房”。老街上現存的陡街青石板路,大黃桷樹下的石拱橋,橋邊擺放着賣涼粉的攤子,頗有“小橋流水人家”的韻味。

兩年前的初秋時節,緣於陪同魯甸供電公司的同仁們交流學習供電所規範化管理工作,再次走進了大寨鎮,看見白鶴灘電站工地上上萬人的施工隊伍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着,據說巧家縣城裏有個精明的生意人看準了商機,每天騎着摩托車穿梭於各個工地之間叫賣餈粑,給施工中腹中飢餓的人帶來了方便且日收入達二三千元,真是小看不得。渡過橫跨金沙江的臨時橋樑,停下車來正欲欣賞這一片沸騰的美景,卻被站崗的'武警前來干涉,原來此地不準停車。便驅車直上,經海口村直達大寨集鎮。

首先躍入眼簾的便是依山而建的大寨文化廣場,建築風格和長城關隘有些相似,廣場上鐫刻有著名學者鄒長銘先生的序言:大寨鎮將“吉水安瀾”白鶴新村文化廣場作爲打造精品旅遊集鎮的建設項目之一,投資460萬元新建廣場4000平方米、長城垛口觀景臺330米,並通過22米長的浮雕牆將大寨鎮的歷史文化及白鶴灘電站籌建背景等以“銅運開江、聞風向義、驛道春秋、賈道儒行、紅色記憶、白鶴夢圓”六個部分在廣場上予以展現。廣場已成爲大寨鎮羣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特別是白鶴灘電站開建後,站在廣場邊的觀景臺上便可盡覽白鶴灘電站建設的宏大場面及電站建成後的美麗風光。

走進大寨供電所,在王文勳所長和魯甸供電公司的同仁噓寒問暖後,有看資料的,有看材料工器具倉庫的。在這期間,我與幾名供電所員工簡短交流後,才發現大寨供電所也有三個顯著的特色。

  一是獲得的榮譽特別多。

大寨供電所自2007年榮獲昭通市青年文明號以來,全體員工珍惜榮譽,銳意進取。近年來深入開展供電所“規範化”管理和“標準化”建設,大寨供電所先後獲得了雲南電網公司“規範化管理供電所”、“優秀營銷班組”以及昭通供電局“青年文明號”、“優秀班組”和巧家供電公司“優秀班組”等榮譽稱號,2010年再次被雲南電網公司授予“標準化管理先進供電所”等多項光榮稱號。

  二是具備一支熱心爲用電客戶服務的員工隊伍。

且不說大寨供電所全體員工的精神面貌特別好,雖然工作壓力很大,但看不出半點厭倦和抱怨的情緒,給人一種清風拂面的感覺,展示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正是這種精氣神,使得大寨供電所全體員工勝利完成了2008年和2011年初的抗冰搶險覆電工作。近年來在白鶴灘電站前期施工用電服務以及大寨鎮集鎮建設改造工作中,大寨供電所全所員工加大了對大客戶個性化服務,變被動服務爲主動服務,及時走訪客戶,瞭解客戶需求,解決服務存在的問題,與武警交通五支隊、中國水利水電局第八分局、棉紗採石場、博晶礦業公司等建立了良好關係。圓滿完成了大寨鎮政府重要會議保供電、節假日保供電、大寨中、小學各種統考保供電工作,使全所的服務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由於服務意識增強,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特別是武警交通五支隊、中國水利水電局第八分局白鶴灘施工局的好評。

去年以來,隨着白鶴灘電站建設的逐步推進,大寨供電所轄區內外來人口與日俱增,用電負荷增長迅猛,農戶外租房現象普遍存在,轄區內白鶴灘電站建設工區內配變過負荷較爲嚴重,用戶供電質量難以得到保障。爲保證廣大用電客戶不至於因配變燒壞而影響用電,大寨供電所員工在公司批准更換的變壓器未到貨之前,每日在三個用電高峯時段人工監測過負荷嚴重的臺區,採取人工調節負荷的手段,保證了過負荷臺區在更換變壓器前未發生變壓器燒壞的現象。當地黨委、政府在得知這一情況後,隨即召開會議要求過負荷臺區的村社幹部全力配合大寨供電所做好保供電工作,以大寨供電所急客戶所急、想客戶所想,滿足客戶用電需求爲目標的工作作風作爲機關幹部學習的榜樣,爲大寨鎮建設和白鶴灘電站建設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今年5月18日至24日期間,大寨供電所全所員工冒着酷暑、加班加點僅僅用一個星期時間就更換了轄區內過負荷嚴重供電質量較低的七臺配電變壓器,更換變壓器的容量達到1045千伏安,目前已完全滿足了大寨鎮的電力負荷需求,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和廣大用電客戶的好評。

去年6月17日,大寨供電所接到轄區內海口臺區用戶蔣元發老人打來的電話:“你們的服務真沒得說,你們的用心服務幫了我的大忙,太感謝了!”原來,蔣元發老人家中兩個兒子一直在外打工,家中只有老兩口帶着孫兒在家,家中用電除了基本的開燈照明、電飯煲和電磁爐以外幾乎沒有額外的用電量,但電費卻從今年4月以來節節攀升,這引起了抄表員李其志和李敏奎的注意,兩人和蔣元發老人說明情況後,迅速幫助他仔細檢查,發現是老人家中的表後接線與別人家發生鏈接,並現場幫助老人家整改了線路,和蔣元發老人的鄰居協調了電費問題,使他一家人的用電問題得到解決。老人家非常感動,直誇供電所員工用心服務爲民,爲羣衆辦實事,解決實際問題。

  三是大寨供電所的農電工特別愛崗敬業。

記得2011年2月1日,正是除夕前夜,位於大寨鎮山店村哨口子處的兩基10千伏電杆被雪凌壓斷,哨口子是巧家縣聞名的風口,海拔2800-3000米,這裏居住着哨地社、爛營盤社的27戶人家。爲了讓這27戶人家過上亮堂堂的春節,巧家供電公司應急指揮中心爭分奪秒,挑燈夜戰,在這裏打了漂亮的一仗。當天大寨供電所全體員工出動,公司輸配電所派出四名精幹增援,公司應急總指揮陳春橋、時任副總指揮王文彬親臨現場參與搶修,直至天黑才搶修完畢。重新立起了兩基電杆,村民的電燈在除夕前夜重新亮起來了。當時我在現場感嘆,大寨供電所的農電工真是吃得了苦,爬杆上線,安裝橫擔瓷瓶工藝嫺熟,搶修工作人人能夠上陣,熊清財、陳雷、陳德福、晏開虎、鄧傳興等一個個農電工的名字耳熟能詳。

在大寨供電所會議室,遇到了今年剛滿50歲的農電工陳春財,這位憨厚朴實的中年男人話語不多,引起我注意的是他每月帶上乾糧出門到不通公路的地方抄表來回就是五六天,步行山路200公里,從1987年參加原大寨電管站工作,這一走就是25年。渴了就飲山泉水,困了就住老鄉家。他管理的1000來戶電錶從未出現過偷竅電現象,確保了每月電費顆粒歸倉。每到一處他就宣傳安全用電常識,義務幫老鄉家維護家電設備,換個燈頭安個開關什麼的。他現在管轄的戶表最遠的地方是官村村的馬槽社,在藥山腳下海拔2700多米,距供電所30公里,出門抄表期間,乾糧吃完了肚子捱餓是常事。他認爲既然幹了農電工這個崗位就要把它幹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大寨半邊街人,雖然農電工的工作不起眼,但想到是爲這麼多用電客戶服務,看到鄉親們能夠安全的用好電,心裏面就覺得特別高興、再辛苦都值得。沒有太多的想法,就是捨不得放棄這個工作,會一直認認真真地幹到退休。他也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對供電所的年輕人言傳身教,也相信供電所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大美大寨,展示的不僅是自然景觀山川風物以及巨型電站建設的壯闊之美,同時也折射出了基層供電員工的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執行之美,爲地方經濟發展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服務之美。有人說:工作時是美麗的。也有人說:中國從不缺少指手劃腳的戰略家,缺少的恰好是不動聲色能夠完成任務的完美執行者。在融入南方電網公司的管理中,保持巧家電力“艱苦奮鬥、百折不撓”的傳統企業精神是完全有必要的,推陳才能出新,和諧方能共贏。

一天的採訪即將結束,臨別時,在大寨鎮政府刻有“政通人和”四個大字的牌坊下和供電所的員工合了一張影,心中想到在建設和諧南網、幸福南網的征程中,大寨供電所不正是南網最基層的一個縮影麼。從一名新聞工作者應具備的良知和理性的角度,真應該早些來採訪,把咱們基層一線員工的辛苦和執著早些宣傳出來。但也不虛此行,隨着該所標杆供電所和標杆臺區建設力度的加大,大寨供電所榜樣的作用將會更加凸現出來,以點帶面,輻射全縣十七個鄉鎮供電所,未來的巧家供電有限公司的供電所建設必將是你追我趕,活力無限,遠景輝煌。在金沙江畔、烏蒙羣山中的古堂琅盛地必將展示出“風景這邊獨好”的農電風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