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課文原文

本文已影響 2.57W人 

《小蝌蚪找媽媽》是人教社語文一年級下冊第34課以及2017版二年級上冊第1課的課文。下面我們來看看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課文原文,歡迎閱讀借鑑。

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課文原文

  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課文原文

池塘裏有一羣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小蝌蚪遊哇遊,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後腿。他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就迎上去,問:“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裏?”鯉魚媽媽說:“你們的媽媽有四條腿,寬嘴巴。你們到那邊去找吧!”

小蝌蚪遊哇遊,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前腿。他們看見一隻烏龜擺動着四條腿在水裏遊,連忙追上去,叫着:“媽媽,媽媽!”烏龜笑着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頭頂上有兩隻大眼睛,披着綠衣裳。你們到那邊去找吧!”

小蝌蚪遊哇遊,過了幾天,尾巴變短了。他們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着一隻大青蛙,披着碧綠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對大眼睛。

小蝌蚪游過去,叫着:“媽媽,媽媽!”青蛙媽媽低頭一看,笑着說:“好孩子,你們已經長成青蛙了,快跳上來吧!”他們後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葉上。

不知什麼時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經不見了。他們跟着媽媽,天天去捉害蟲。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傳統的童話故事課文,因其內容生動、有趣而深受低年級學生喜愛。

一、把朗讀和看圖及隨課文識字結合起來

視頻出示這一課的動畫,全文配音,佈置思考問題:“聽完後,說說你知道了些什麼?用自己的話講講故事的大意?”這樣設計,給學生在朗讀上定調,課文中有不少對話,在語氣上給學生以示範,也認識了生字詞。利用課件,將本課中的圖與文對照起來展示給學生,學生讀起來興味盎然,一些不理解的生字就可以藉助圖來理解,如“迎”和“追”字,圖上鯉魚和蝌蚪面對面,這就是迎上去,烏龜和蝌蚪是一個在前一個在後,這就是追過去。對文中這兩個生字學生一目瞭然了。

有了圖文對照,再加以多種形式的朗讀,課文的主要內容就很快掌握了。如教學小蝌蚪迎問鯉魚、追問烏龜的段落時,老師結合課件展示,讓學生主動來發現小蝌蚪前後的變化,採取表演的形式,在情境中對話,一個同學做解說員,兩個女同學分別扮鯉魚媽媽和小鯉魚,一個男同學扮烏龜,幾個小個子同學扮一羣小蝌蚪,帶上相關頭飾來表演,學生們很快進入各自的角色,把小蝌蚪着急而有禮貌、鯉魚親切熱情,烏龜好笑認真的語氣模仿得惟妙惟肖。

二、重點指導,舉一反三,突出學法

像《小蝌蚪找媽媽》這類童話故事,課文內容較長,段落中大致內容相似,如這段講和鯉魚對話,下段講和烏龜對話,結構上基本是一致的,圖也是連環畫形式出示,我們就可以借這類課文,指導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閱讀的能力。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重點指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把小蝌蚪問鯉魚這一部分做爲指導學法的突破口,第一步,指導看圖,說說圖上有誰?它們會說些什麼?讓學生先設想。啓發學生結合課文插圖觀察青蛙的特點,並引導教育:只要不斷地去發現,不斷地去探究,終會有成功的一天。第二步,讀文理解,小蝌蚪說了什麼?爲什麼會誤認鯉魚是它的媽媽?鯉魚是怎麼回答的?第三步,朗讀體會,想一想,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它們的對話?指導讀出小蝌蚪有禮貌,鯉魚阿姨親切的語氣。第四步,複述課文,用課本劇或講故事的形式來鞏固課文內容。教學時思路要明晰,之後,用課件出示以上幾個步驟,後幾個段就讓學生依照這幾個步驟來小組協作學習。也可以設計幾個問題,出示自學提示:

1、過了幾天,小蝌蚪有什麼變化?

2、它們看到了誰?

3、它們是怎樣對話的?

請分角色讀出來?這樣來教學突出了重點,發揮了協作學習的作用,培養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主動參與的意識,使課堂教學更具有效性。

三、啓發談話,引導實踐

在《小蝌蚪找媽媽》一課中,學到課文最後,老師啓發談話:“小蝌蚪終於找到了媽媽,心裏多麼幸福呀!假如你是小蝌蚪,你想對親愛的媽媽說些什麼呢?”總結後,引導學生實踐:“如果蝌蚪不是遇見鯉魚和烏龜,還可能遇到誰呢?”進行改編故事。“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該怎樣對待青蛙呢?”最後拓展提問:“你知道一隻青蛙一天能捉多少害蟲嗎?”通過這幾個環節的訓練,學生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由學習富有童趣的課文到對科學知識的探求,這種滲透對學生今後的發展很有好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