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金黃的稻束》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1.4W人 

教學目標:

《金黃的稻束》教學設計

從形象入手,聯繫詩歌的創作背景,抓住關鍵詩句,體會詩歌的形象的意象

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的形象的意象,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的形象的意象。

教學方法:

指導、朗讀、理解、討論、背誦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中國現代新詩史上,《金黃的稻束》的出現帶來了一種語言的突破,一種雕塑的質感,一種將“思”與“詩”融爲一體的可喜的努力,今天我們學習《金黃的稻束》瞭解詩人鄭敏是怎樣將“詩”(詩的意向和語言的美)與“思”(對人類存在的思索)完美的融爲一體的。

二、簡介詩人

鄭敏是抗戰後期崛起的大後方學院派青年詩人中的一位。她與杜雲燮、穆旦等屬於昆明湖畔的一組,被稱爲和諧的“三重奏”,“杜雲燮比較清俊”,“穆旦比較雄健”,“而鄭敏最渾厚、豐富”。

鄭敏的早期作品《詩集》內容分抒情詩;對歷史及社會的觀察和思考;爲一幅畫、一尊雕塑、一首樂曲所寫。

鄭敏對中國的新詩有許多精闢、獨到的見解,她主張詩要含蓄、朦朧;主張詩要有豐富的意向和多樣、濃重的色彩;主張寫詩切忌平鋪直敘,詩要有高潮。作品有《九葉集》《八葉集》《尋覓集》《心象》。

三、朗誦課文

標記節奏和重音,教師範讀,學生自由朗讀,注意節奏、重音。

多種方法練習朗讀,

四、初步理解內容

詩人筆下的金黃的稻束是怎樣的形象?從哪些關鍵性的詩句中看出?表達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

金黃的稻束是母親的形象,可從“我想起無數個疲倦的母親”“黃昏的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這些詩句中看出。

詩人用金黃的稻束這一形象來表達自己對勞動的母親的讚美。

五、研讀詩歌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標出既讓你喜歡有令你難懂的詩句,小組討論,交流。

佈置作業

熟練朗讀課文,

基礎訓練:一、二

(簡單介紹“九葉詩派”以擴大學生對新詩的知識面)

板書設計

金黃的稻束

金黃的稻束——母親

主題:讚美母親(再加上“託物寄情”的表現手法)

教學後記:

複習上節課學習總結的現代詩歌的方法讓學生明確了學習現代詩歌的學習方法,同時,在這節課上介紹了一個術語——意象,對學生理解詩歌幫助很大。看來詩歌教學不能只侷限於課本,應該根基於課本,放眼於整個現代詩歌。這樣才能教會學生學習現代詩歌,欣賞現代詩歌,體會現代文學的博大精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