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金黃的稻束》優質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3.8W人 

 教學目標

《金黃的稻束》優質教學設計

從形象入手,聯繫詩歌的創作背景,抓住關鍵詩句,體會詩歌的形象的意象體會詩歌的形象的意象。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的形象的意象,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的形象的意象。

 教學方法

自讀品味法、討論交流法學法設計研究討論——分析歸納

 一、新課導入

在中國現代新詩史上,《金黃的稻束》的出現帶來了一種語言的突破,一種雕塑的質感,一種將“思”與“詩”融爲一體的可喜的努力,今天我們學習《金黃的稻束》瞭解詩人鄭敏是怎樣將“詩”(詩的意向和語言的美)與“思”(對人類存在的思索)完美的融爲一體的。

 二、詩人簡介

鄭敏是抗戰後期崛起的大後方學院派青年詩人中的一位。她與杜雲燮、穆旦等屬於昆明湖畔的一組,被稱爲和諧的“三重奏”,“杜雲燮比較清俊”,“穆旦比較雄健”,“而鄭敏最渾厚、豐富”。

 三、課文朗誦

標記節奏和重音,教師範讀,學生自由朗讀,注意節奏、重音。

多種方法練習朗讀

 四、初步理解內容

詩人筆下的金黃的稻束是怎樣的形象?從哪些關鍵性的詩句中看出?表達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金黃的稻束是母親的形象,可從“我想起無數個疲倦的母親”“黃昏的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這些詩句中看出。

詩人用金黃的稻束這一形象來表達自己對勞動的母親的讚美。

五、研讀詩歌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標出既讓你喜歡有令你難懂的詩句,小組討論,交流。

  (一)問題探究

1、“金黃的稻束”象徵着什麼?

金黃的稻束”,不僅是指自然意義上的稻束,而是詩人的心靈與田野裏佇立的稻束神祕的契合交感後,超越了物象的實體,而產生的一個象徵。它首先是收穫的象徵,進而詩人把它與創造此豐收成果的勞動者的形象自然地聯繫起來了,而作爲孕育者和勞動者的母親便是其中的典型,成爲詩人表達敬意的對象。

2、詩人是如何將“詩”(詩的意象和語言的美)與“思”(對人類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

詩人以“金黃的稻束”爲起點,將收割後的疲倦和靜默、母親和人類歷史活動的意義聯繫起來,因而具有一種更爲感人的力量。在具體寫法上,詩人並沒有在字面上將“金黃的稻束”直接比爲“母親”,或是直接比爲“雕像”,而是在這兩者之間來回閃動,展開聯想和沉思。它們在詩中同時存在,相映成輝。讀後,黃昏收割過的田野裏“金黃的稻束”這一意象像靜默的雕像一樣令人難忘,而母親的疲倦、母親的無言的堅忍和美麗又激起我們對歷史和生命的無盡的沉思。值得稱道的還有這首詩的語言,它們不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質感和深長的意味。

3、這首詩有着意象的跳躍,意象的重疊,但爲何不給人零亂、費解的感覺?

這得益於詩人意象創造的技巧圓熟,尤其是組織得非常和諧。它在跳躍的地方都作有機的過渡,用一根無形的線索把數個意象貫串起來。詩的前兩行寫大自然的“稻束”,一個跳躍,卻又寫起了“皺了的美麗的臉”的“疲倦的母親”。從稻束到母親,是兩個意象的重疊,但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見”作了暗過渡,所以雖然跳躍,卻不感突兀。在省略中我們能感到詩人在這裏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暗示:全詩把“稻束”與“疲倦的母親”連了起來。這聯結的線索就是由詩人對那個一切都被顛倒了的社會中的一個社會問題的認識引起的,即爲什麼勞動者卻是貧窮者,對社會貢獻得越多,自己卻喪失得越多。詩人把這些對社會的認識,通過稻束──母親──思想這樣一根藝術線索貫穿起藝術形象,表現了出來。

 (二)語言品味

1、有“聲”有“色”的語言

這首詩由於獨特的色彩與聲音的把握和表達,而使語言帶有一種雕塑的質感和光輝。詩人用“金黃”修飾“稻束”,既是基於稻束本身的質感,也是一種內在精神的把握,“金黃”是高貴的色調。在技巧上,它一方面體現了現代主義具體意象和抽象觀念的疊加所產生的特殊效果,也溝通了古典詩歌對意境的要求,體現了對傳統的情境關係的重視。而三個“靜默”預示着母親的美麗與堅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說,此時無聲勝有聲。這有“聲”有“色”的語言增添了詩歌的厚重感。

2、融合傳統與現代經驗的意象

詩中的意象具有如下兩個特徵:第一,以強烈的主觀態度對實存的生活形態作具體描述,如“金黃的稻束”“疲倦的母親”“收穫日的滿月”“高聳的山巔”;第二,通過詩人的感官轉化把抽象的事物變形爲具體感知的形象,如“歷史”不過是“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無論哪種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獨創性,而且它們也是通過詩人心理的印證或想象才得以實現的。詩人對意象的理解與創造,吸收了中國古代和西方現代的經驗,並且有所融合、創造。

 分類作業

A類:熟練朗讀課文;B類:理解詩歌主題。

預習佈置第五單元

  板書設計

金黃的稻束

金黃的稻束——母親

  附《金黃的稻束》賞析

金黃的稻束站在

割過的秋天的田裏,

我想起無數個疲倦的母親

黃昏的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

收穫日的滿月在

高聳的樹巔上

暮色裏,遠山是

圍着我們的心邊

沒有一個雕像能比這更靜默。

肩荷着那偉大的疲倦,你們

在這伸向遠遠的一片

秋天的田裏低首沉思

靜默、靜默,歷史也不過是

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

而你們,站在那兒

將成了人類的一個思想。

我是第一次讀這首詩,也是第一次讀鄭敏的詩。初讀第一遍時覺得寫的很晦澀,不知道到底寫的什麼東西,也不知道她到底在歌頌什麼,所以我又反覆讀了四五遍,才逐漸把握到詩人所要表達的東西,即歌頌母愛的力量和對歷史的沉思。

詩的開篇便用“金黃的稻束”這個意象來說明秋天豐收的景況,繼而用一“站”字將稻束立了起來;接下來用“疲倦的母親”這一意象來做隱喻,把母親比做金黃的稻束,二者在性質上或多或少有相似之處,秋天的被割倒的稻束就象一位歷經滄桑的母親,而此時滄桑的見證就是皺紋,但這皺紋是美麗的,就更增添了作者對母性的讚揚,歌頌她們的偉大與無私。另外,把“皺”與“美麗”並列,寓有謳歌母親的勞動和感嘆時光流逝之意。

接下來寫到了收穫日的滿月,由“滿月”來襯托人們因豐收而喜悅的心情。下面作者又給了我們一個蒼茫遼闊的意境。但似乎作者並不是單純的在描寫環境,“沒有一個雕像能比這更靜默”就可以看出似乎有一定的哲理蘊涵其中。也許是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吧。

“肩荷着那偉大的疲倦”,又再一次將母親的偉大體現出來。稻束在秋天的田裏沉思,也就是母親在沉思,她在沉思什麼?我們無從知曉,但卻可以略窺一二。母親在秋天裏看見豐收後她的心已經滿足了,她可以毫無怨言了。她用母愛換來了豐收。

最後幾句,着實有了一定的哲理深度,把歷史比做一條長河,而母親就是站在河邊守護小河的保護神,更進一步提升對母親的讚美。

綜合全篇,整篇詩都圍繞“金黃的稻束”這一意象展開,通過稻田、路上、天空、遠山等空間性的位移,傳達一個時間性的主體——對勞動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和母性的歌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