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端午糉》教學反思範文

本文已影響 3.04W人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部編版一年級語文《端午糉》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端午糉》教學反思範文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端午糉》教學反思範文1

本節課是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愉快的夏天》中的第二個主題《過傳統節日—端午節》,這個主題下有三個內容,端午節的故事,端午節的活動和學做小紙糉,我這節課主要講的是前兩個主題。

通過研讀教材和教參,我覺得本節課的重點知識有端午節的日期,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活動。教師的授課應該從學生身邊入手,對於學生而言,端午節的活動可能更貼近他們的生活,所以我採用了倒敘的方法,先講端午節的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對於這部分我多采用視頻資料的方法,既讓學生感興趣,又能夠記住端午節的活動,爲考試做準備。

對於屈原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就可以,主要是讓學生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學習他的愛國精神。端午節的日期應該說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和難點知識,學生年齡小,對於農曆,公曆瞭解的不多,我的突破口就是教他們看日曆,能夠看懂哪是公曆,哪是農曆,能夠根據農曆找公曆,能夠找到端午節的日期,這也是生活中的一種技能。

我的方法是在每個環節結束的時候出檢測題,目的是加深學生的印象,那麼在整節課講完之後,出一張檢測卷,對學生這節課所學知識進行檢測,題的形式多樣化,更能夠加深學生的記憶,從而更好的掌握知識點,爲監測做準備。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端午糉》教學反思範文2

《端午糉》一文選自屠再華寫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燈》。本文純粹是一篇寫人記事的記敘文,講述了一到端午節,外婆總是煮好一鍋糉子,盼着我們回去品嚐,然後總要我們帶回一籃糉子與鄰居分享的事情。簡短的四段文字,卻清晰地講述了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中間愛你穿插對糉子外形、配料的描寫。課文條理清晰,易於學生的學習。

現就所上《端午糉》一課進行如下的反思:

1、基於本課是一篇寫人記事的記敘文,在導入新課時結合了本單元的單元主題“家人”,並且回顧了《靜夜思》《夜色》兩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揭示了本課的課題。這樣以內容爲主體的導入,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初次接觸,也便於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本單元的人文主題。

2、注重低年級課堂以識字、寫字爲主的教學。結合課題重點學習了本課的兩個新的偏旁“立字旁、米字旁”,在講解的過程中都採用了字源識字的方法。在講解其他生字時,也採用了這樣的方法,讓學生了解漢字的文化,追根溯源明白漢字的'本義。尤其是在教學“豆”字時,結合其甲骨文,讓學生去推測豆與什麼有關?通過學生的回答,不難看出本字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對其指導,通過講解明確“豆”最早指的是“一種盛肉的容器”。同時也運用了相同的方法識記“肉、帶、米”等字。通過這四個象形字的教學激發學生探索漢字文化的興趣。

3、在指導寫字環節,抓住了“真、分”兩個生字中的易錯點,讓學生觀察如何寫好這兩個字,尤其是“真”裏面是三橫而不是兩橫;“分”下面是“刀”不是“力”,通過口訣的總結,讓學生再次夯實鞏固生字的寫法。但是在此環節評價反饋時,教師的點評並不是很到位,仍有待於提高指導學生寫字的水平。

4、關於品讀課文的環節,因爲前面的識字寫字環節用時過多,品讀環節的任務並沒有完成。在以後的教學中仍然需要自己不斷的去打磨自己的課堂,提高課堂的效率。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端午糉》教學反思範文3

《端午棕》是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糉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讀好長句子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應加強對閱讀的指導,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會用恰當的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有感情朗讀課文時,讓學生走進文本,引導學生從讀入手,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識字,在讀中與生活實際相融合。

端午糉對於孩子們並不陌生,但是端午節孩子們就不是很熟悉,課前我從我國的傳統節日導入,採用猜謎語的方式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沒想到效果真是好極了。考慮到課堂時間有限,不可能所有的字詞都面面俱到,所以在教學中我採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如“總,念”兩個字,因爲它們有共同的偏旁“心字底”,可以放在一起記憶,“肉”,可以採用猜謎語的方式,“糉、端、據”可以採用“加一加”或者是換偏旁的方式,總之,只要我們樂於動腦,就一定能把漢字記準確,記牢固。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老師只是一個引領者,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最喜歡的學習方式就是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在通讀課文時帶着問題去讀書,採用圈一圈劃一劃的方法,讓學生動嘴動手,掌握學習方法,感受課文大意,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讀通順每一句話,增強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接着讓孩子們在朗讀長句子,我先讀,起一個示範帶頭的作用,然後讓學生讀,鍛鍊他們的聽力和反應能力,孩子都很積極的配合,耳朵聽,眼睛看,注意力集中,另外,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很能體現作者對端午糉的喜愛之情,因此,在朗讀時,注意引導學生仔細體會,然後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讀出來,這樣就巧妙的將學生帶到主動學習的.氛圍中。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角,即培養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也讓學生知道了學習語文的方法。

但一節課下來,我總覺得學生還是不能深入文本,朗讀時感情還不夠充分,這與孩子們的預習不夠有關,因此,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有效的課前預習也是很有必要的。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端午糉》教學反思範文4

課文條理清晰,圍繞端午糉,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糉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本課的重點是正確朗讀課文,讀好長句;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糉子的樣子、味道等。

我在教學過程中把握住住了教學重點,注重了讀長句子的訓練了和完整話的訓練,讓孩子用自己的話說說糉子的樣子和味道,但是本以爲孩子們都能吃過糉子肯定能說的很好,但是說話訓練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發現孩子們對於糉子的樣子和味道表達得不夠完整。我反思一下他們對於說話訓練不夠完整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有的孩子不喜歡吃糉子根本沒有見過,第二就是對文本第二自然段理解不到位。第二自然段主要寫了糉子的一些特徵,並且是從外到裏的順序描寫了糉子的樣子。

訓練長句子的能力,在反覆誦讀中訓練,這樣才能培養語感。但是我班孩子的朗讀能力是比較薄弱。,主要一節課又要分析重點段又要認讀生字還有書寫生字。總感覺給孩子們朗讀課文的時間不多。再有就是在家不能做到充分的閱讀,孩子們對於文本內容不熟悉,所以影響朗讀效果。做好語文課前預習我覺得非常必要。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端午糉》教學反思範文5

《端午糉》選自作家屠再華寫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燈》。

課文調理清晰,圍繞端午糉,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糉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第1自然段先介紹端午節,外婆會煮好糉子等我們回去;第2自然段具體介紹了糉子的色香味;第3自然段重點了糉子的花樣多;最後點出了端午吃糉子習俗的由來。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習俗活動之一。上課伊始,課件出示端午節的活動場景,出示各種糉子圖片,帶學生走入情境,感受端午節品糉子的節日氣氛。通過看圖“品嚐”端午糉,學生們對端午糉從外形、種類及端午糉的由來有了初步的認知。然後直接學習第2自然段,引導學生弄清本段有幾句話,每句話主要寫了糉子的哪一方面的,結合課件,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了糉子的顏色、味道等特點。

“品”糉從“讀”糉開始,通過多種形式、方法的朗讀,增強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並提高了閱讀的.能力。本課的朗讀主要有兩個重點,一是讀好帶“的”的短語,另一個是學習讀好長句子。教學時,採用了“內容分解法”,引導學生對長句的內容進行分解,明白了句子所表達的內容,再運用各種方式練度、鞏固。此外,生字的教學也和讀結合起來,以讀代講,在讀中進行識字教學,使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