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中心勵志詩歌

關於詩歌鑑賞的課程設計大綱

本文已影響 2.4W人 

篇一:

關於詩歌鑑賞的課程設計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詩歌鑑賞第一課。下面我從教學內容重要性、學情分析、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效果、教學反思八個部分進行說明。

一、教學內容分析:

(一)高考詩歌鑑賞要求

①鑑賞文學作品中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

②評價文學作品中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二)高中階段詩歌鑑賞

激發學生誦讀古典詩歌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古典詩詞的鑑賞評價能力。詩歌鑑賞題的問題所在: ① 詩歌衆多,

② 題材多樣

③ 技巧靈活

④ 感情豐富

基於以上原因,我對本課做了精心的處理。高中階段詩歌鑑賞的第一課一定要抓住學生的心思,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讓他們覺得詩歌鑑賞難度並不大,同時讓他們知道鑑賞詩歌有一定的鑑賞步驟,再看到詩歌有一個思考的方向。最後以“月”爲切入點,使學生了解到意象雖然衆多,但是有特定的含義和一定的規律。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在以前學習過詩詞作品,對詩詞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認識,詩詞方面也有一定的積累。

2、大多數學生對詩詞的學習,往往過多的重視老師們講的方法、技巧等,而真正對詩詞最根本的文本內容感知感悟力比較弱。

3、現在學生少經苦難,往往感情淡薄,情商比較低,不加引導,很難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達的感情。

4、對古詩詞,大多數學生理解起來無從下手,缺少對知識的一種探究求思精神。

三、教學目的:

1、基礎目標:①瞭解詩歌的意象。

②明確鑑賞詩歌的步驟即通過想象、聯想,把握詩歌意境

③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作品情感

2、能力目標:①初步掌握鑑賞詩詞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②瞭解詩詞中某些意象的特定含義。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學會站在作者的角度去體味作品,使之產生對古典詩詞的喜愛。

四、教學方法:

啓發誘導教學法、聯想想象圖畫法、提問法、討論法

五、教學過程:

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把一課時的教學過程分爲八個環節來進行

1、導入: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幾千年來流傳下來許許多多的不朽之作,我們作爲這樣一個國度中的一員,我們肩負着燦爛文化的傳承。而這些作品也並非高高在上,遙不可及,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中國古詩,開始高中階段的詩歌學習。

2、【設計活動】找四個同學在黑板上寫出自己最熟悉的一首詩。(此環節可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意識)

【問題引導】找出這四首詩的共性(討論得出)

【教學方法】啓發誘導教學法、提問法、討論法

【明確總結】都有事物——補充概念“意象” (完成基礎目標1)

3、【問題引導】這些孤零零的意象對於作者抒情有何幫助

【教學方法】聯想想象圖畫法、提問法、討論法

【明確總結】我們可以想象出一幅幅畫面來,畫面上有時有色彩,有時有動作等——補充概念“意境” (完成基礎目標2)

4、【問題引導】不一樣的畫面給了我們怎樣的感受?或喜或悲

【明確總結】你所體會到的感受也就是作者所要表達和傳遞的情感,你能體會的到說明你讀懂了作者。(完成基礎目標3)

【學生總結】鑑賞詩歌步驟(完成能力目標1)

5、【問題引導】作爲例子的詩歌中的意象是否在其他詩歌中出現過,試找出一首,比較同一事物在不同詩歌中表達的含義是否相同

【學生髮言】

【明確總結】相同事物在不同詩作中表達的情感是不相同的。

6、【問題引導】相同的意象之間都沒有共性呢?現在我們找出課前佈置的作業,含有“月”的詩句。(完成能力目標2)

【學生髮言】

【明確總結】“月”在贈別詩中有,在邊塞詩中有,在漫遊詩中有等,但表達的都是孤寂落寞或對家人故

鄉的思念。說明一些意象有他特定的含義,這就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學習中去總結和積累,這對我們今後詩歌鑑賞會大有幫助。

7、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看到詩歌鑑賞並非高深莫測,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鑑賞起來並不難,難的是我們要在今後的學習中積累和總結。

8、作業:

蒐集有關 “梅”“水”的詩句體會其所表達的情感(培養學生對詩詞的積累,以及舉一反三的能力)

六、板書設計(提綱挈領,簡明扼要,重點突出)

意象—(聯想、想象)—→意境—(感悟、體驗)—→情感

七、教學效果:

本課中學生自己總結出了鑑賞詩歌的要素,例子完全是學生自發舉出的,提高了課堂中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打消了詩詞鑑賞的顧慮同時引起學習的興趣,也爲今後的詩歌教學打下了基礎,使學生在鑑賞中有了明確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一種導向,就是先找意象再聯想意境,最後體悟情感。另外以一種探究的精神學習,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文學作品產生興趣。

八、教學反思:(高效課堂)

在有限的時間裏,要運用各種手段和方法抓關鍵,有所取捨,讓每一節課都有所收穫。

篇二: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初中語文中考專題複習之——《古詩詞鑑賞》,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談一談對這一教學內容的設計構想。

首先我談談這一內容在課標和在語文中考複習中的地位及現狀。

【教學內容解讀】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學生“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古詩詞鑑賞可以充分考查學生的文學鑑賞功底和語言能力。近幾年,古詩詞鑑賞已成爲中考語文的重要考點之一。中考的古詩詞鑑賞,分值是5-7分。鑑賞的考點涉及到:對名句的理解和鑑賞;理解內容主旨、思想情感;品析語言特點、體味煉字;品味表達技巧;分析作者的觀點態度;感知藝術形象等。在以往的考查中,學生在古詩詞鑑賞方面失分較多,得分率偏低,同時,古詩詞鑑賞是中考語文複習耗時多,見效少的薄弱環節。這已成爲了制約中考語文得高分的瓶頸。中考的古詩詞鑑賞,題型已由以前的選擇題轉變爲主觀題,以表述題、評述題爲主,題量爲2—3題。這種命題方式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詩歌鑑賞的難度,也迫使我們教師在古詩詞鑑賞的教學及備考工作中及時採取新的策略。那麼,學生的學習情況又如何呢?(學生情況分析及教學設想)

經過“一診”前的一輪訓練,學生對詩歌主觀題的命題形式已經基本瞭解,但基於初中學生古典文化底蘊薄弱,詩詞形象的思維能力差等特點,學生真正讀懂詩歌的思想內容,把相關的表達技巧與具體的詩句聯繫分析,準確、規範地解答主觀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爲了既能體現2011年廣元市中考語文《考試說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鑑賞”的要求,又能在題目的區分度上達到理想狀態,本課旨在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等優點,採用音樂、動畫、圖片等營造鑑賞的氛圍,調動學生的情感。本課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原則,通過教師的引導、啓發、小結和學生的朗讀、討論、練習等互動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以期達到讓學生掌握古詩詞鑑賞的答題方法和提高得分率等目標。

所以,這節古詩詞鑑賞複習課的教學目標將分三個維度設定:(教學目標的設定)

(一)知識與能力

熟悉常考題型,引導和訓練學生掌握古詩詞鑑賞的答題方法及提高鑑賞的綜合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師爲主導和生爲主體的原則。通過教師的“答題技巧點撥”和學生的“小試牛刀練一練”

“課堂實戰大演兵”兩個環節,精選典型題目,讓學生學得明白、練得明確、做有成效。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提高學生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養。

2、幫助學生克服對古詩詞鑑賞的畏懼心理,增強他們應試的信心。

據此,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引導和訓練學生準確、規範地掌握詩詞鑑賞題的方法和提高詩詞鑑賞的綜合能力作爲教學重點,同時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接下來我談談本節課用到的教法和學法(教法與學法)

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纔是主體,因此,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及營造寬鬆、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

中國有句古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因此不管是什麼文章,讀,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古詩詞,每一次朗讀,都會有不同層次的體會與感悟,所以朗讀教學是必不可少的。

古代詩歌語言精煉,意境優美,寓意深邃。但由於學生知識面狹窄,生活閱歷淺,表象儲備貧乏,對詩歌中所描繪的社會時代、人物思想、風土人情等均感到陌生疏遠,老師平時講得天花亂墜,學生往往還是略知皮毛而不得要領。鑑賞古詩詞而又重在學生自己對詩歌的體驗感受,因此老師只有教給學生一套賞析古詩詞的方法,學生纔會在做題中迎韌有餘。所以教學中我會採用講授法。

課堂上學生的討論能讓他們個人的認識得到交流、傳遞與昇華,同時也突出了學生主體地位,民主氣氛更濃,也有利於激勵廣大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生爭辯能力,激發其創造性思維。所以教學中我還會貫穿運用討論法組織教學,讓他們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合作探究。

一節課上要讓學生系統地掌握古詩詞知識,並要做題進行強化訓練,課堂容量勢必增大。而多媒體下的古詩詞教學較比傳統的教學更具形象感,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感知,領悟以及實踐和創新能力因此我會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課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培養其主動學習、充分合作、積極探究的學習習慣。另外還要讓學生學會捕捉課堂上有價值的'信息,及時做好筆記儲備知識,爲課後進一步消化、鞏固知識所用。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環節設計及設計意圖】

一、 課前“搶答熱身”:觀美景,吟詩句

同學們,有一種讓人愛得近乎心疼的文學精靈,它就是詩歌;有一種讓無數文人學子

如醉如癡的藝術神魔,它,就是珍藏在我國文學寶庫裏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古代詩歌。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優秀的詩人和精美的詩作數不勝數。這是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之

一。從小學到初中,我們學習背誦了上百首古詩詞,接下來,你能看着優美的圖景隨口吟誦而出你所想到的古詩詞句子嗎?(多媒體出示美景圖片,學生搶答吟誦詩句)

(設計意圖:從中學生的興趣點入手,用精美的圖片和詩樣的語言創設情境,帶領學生進入課堂,這樣有利於他們更快、更好的接觸、掌握新知識,而且提供給他們一個自我展示的機會,爲課堂氣氛的活躍奠定基礎)

二、走近中考,導入新課

(過渡)看來同學們積累的古詩詞還真不少,作爲一個生活在詩歌之國的初三學生,我們不僅要背誦積累大量優秀的古詩詞,而且還要學會欣賞古詩詞,以提高我們的鑑賞能力和文學素養,爲古代文化的傳承盡力。近幾年,廣元市語文中考試題中都涉及到了古詩詞鑑賞題,在以往實際的考查中,詩歌鑑賞題的得分率一向偏低,很多同學答題都是“跟着感覺走,帶着你丟分”,古詩詞鑑賞題真的就有那麼難嗎?真有那麼可怕嗎?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進行“古詩詞鑑賞”的專題複習,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多媒體展示課題:中考古詩詞鑑賞專題複習)(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意識,認識鑑賞古詩詞的意義,同時激起學生學習鑑賞古詩詞的興趣和慾望。)

三、提出複習目標

(多媒體展示:複習目標:1、明確中考考點;2、熟悉常考題型;3、掌握答題技巧。學生齊讀)

(目標明確,學習中才會有的放矢,尤其是複習課,更要“靶向訓練,專業高效。) (過渡)中考古詩詞鑑賞有哪些賞析點呢?下面兩道題是我們廣元市08、10年的中考古詩詞賞析題,它能給我們很好的提示。(多媒體展示)

通過分析這些試題,我們不難發現,古詩詞鑑賞題的考查要點不外乎以下幾點:

1、詩詞的名句賞析、語言品味。。 賞“妙語”

2、詩詞的思想內容、情感傾向 賞“情感”

3、詩詞所運用的表現手法、表達方式。 賞“技巧”

4、描繪詩句所展現的畫面,再現情境 賞“意境”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中考試題,讓學生們掌握一些常見的題型,歸納中考古詩詞鑑賞題的考查要點,爲後面的技巧點撥打下一定的基礎。並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探究能力。)

四、答題技巧點撥

(過渡)明確了古詩詞鑑賞的考點之後,我們就可以有的放矢的進行專題複習了。可是,對於古詩詞,我們該怎樣賞析呢?下面我們就詩詞鑑賞的四個考點入手,來學習賞析古詩詞的方法。

(一)、賞“妙語”

1、請同學們觀察,在我們總結的幾個方面中,對詩歌任何一個方面的賞析首先必須要接觸的是詩歌的哪一個方面?(生答:語言),這說明,對詩歌精美語言的賞析是其他一切賞析的基礎,而賞析精美語言的重點就是賞析好詞佳句,詩歌中的好詞佳句又該如何賞析呢?我們先看一些賞析範例:

(多媒體展示課件:品味賞析語言例題講解)

⑴、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 《玉樓春》

作品中的一個“鬧”字自古被人稱道,說說它的妙用。

⑵、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 《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中的“閒”字很有表現力,歷來爲人稱道,你認爲好在哪裏?

⑶、請賞析“長煙落日孤城閉”的妙處。

2、小結:詩詞鑑賞的命題形式和答題技巧(見多媒體:備考策略一——賞“妙語”) (在接受美學的理論中,讀者是“接受的主體”,文本經不同人的解讀之後,成爲了“第二文本”,“第三文本”。同樣在語文學習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必須尊重學生,不可越俎代皰,讓學生成爲被動的接受者。通過前三個範例的分析討論,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總結賞“妙語”這一環節的學習所得,在討論中促進學生對話,讓方法在碰撞中產生,知識在交流中生成。這樣的設計也符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

3、小試牛刀:《渡荊門送別》(李白)(見多媒體)

(1)這首詩很講究煉字,請自選一個字加以賞析。

(2)本詩的詩眼是哪個詞?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適時的練習猶如錦上添花,即時訓練,及時反饋,這纔是有效的課堂學習。)

(二)賞“情感”

1、《尚書》說:“詩言志,歌詠言。”就是概括的說明了詩歌承載着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功用。鑑賞古詩詞,當然不能脫離對詩歌思想感情的賞析。中考試題當中又是如何考查這方面內容的?我們又該如何來解答這類題型?我們一起來學習。多媒體展示:備考策略二———賞“情感”

2、詩詞鑑賞知識的“盤點”與“內存”(發資料,讓學生快速的瀏覽一遍)

(由於課堂容量偏大,詩詞鑑賞學習的相關知識不可能一堂課完成,我將部分內容製成卡片資料課前下發給學生,這不僅節約了課堂時間,也進一步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3、練一練:①《清平樂 村居》全詞充滿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情趣?表現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②《送元二使安西》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4、小結:【答題格式】描寫了(或敘述)什麼的景色(場面等),抒發了什麼的思想感情。 (通過總結出各個考點的答題模式,學生只需將其背熟,並在應試時把具體題型對號入座,套入模式作答,就能穩拿分數。)

(三)賞“技巧”

1、對於詩詞鑑賞中表達技巧的考查主要體現在對名句的賞析上,經常以這樣的題型出現:

①這首詩(或某句)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有什麼作用?

②“……”(字詞,詩句)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麼?試簡析好在哪裏?

解答這類題型要會準確使用詩詞中的的一些有關表達技巧的常用術語。(見多媒體:詩詞常用修辭及表達技巧)

2、練一練:①《農家望晴》(雍裕之)中第三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什麼表達效果?

②《墨 梅》(王冕) 分析詩中使用的表現手法及其作用。

③《過故人莊》(孟浩然)中“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一聯是千古名句,請自選一個角度(如表現手法、語言運用等),作一簡短賞析。

(講課內與課外的古詩詞賞析結合起來講解學習,消除學生對於課外詩詞考查的的恐懼感。)

3、小結:【答題格式】······修辭手法(使用的表現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義+情感)

(四)賞“意境”

過渡:中考古詩詞鑑賞題中要求“描繪詩句畫面,再現情境”的這類題型,解答難度不大,同學們只要掌握了以下的答題方法,就遊刃有餘了。

1、方法點撥:抓住詩中所描寫的主要景物,展開合理的聯想和想象,將景物串接成 一幅畫面,恰當地運用一些修辭手法,使內容生動形象。

2、練一練:①、展開想象,描繪“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所展現出的畫面。②、結合詩題,展開合理想像用優美流暢的語言,把《江南春》(杜牧)詩前兩句所呈現的畫面具體描述出來。

3、小結:【答題格式】抓住主要景物+想象與聯想(畫面成串)+修辭(表達)

五、 綜合練習,實戰練兵

1、運用這節課所學的知識,從“賞語言”、“賞情感”、“賞技巧”、“賞意境”這幾個方

篇三:

一、說設計思想

1、通過對十年來高考詩歌鑑賞題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兩個明顯的變化:其一是詩歌鑑賞由客觀選擇改變爲主觀表達,題型的轉換利於中學素質教育;其二是作文的體裁要求從“除詩歌外文體不限”改爲“文體不限”。這兩種變化指向同一個信息,即高考命題者對於詩歌這種文學體裁越來越關注,對詩歌鑑賞能力的考查越來越具有普遍性,即面向所有考生,要求高中畢業生具備對詩歌的初步鑑賞能力。

2、本專題的設計思想可以用如下表述概括:紮實立足課本,緊密聯繫高考,倡導合作探究,落實方法技巧,重點品味語言,培養綜合能力。

二、說學生情況

從訓練及考試情況來看,本人所教兩個班的學生對於詩歌鑑賞這一知識點的掌握不夠好,答題失誤頻頻,得分的情況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有:忽略信息答非所問;審題不當任意發揮;尋章摘句任意羅列;生搬硬套術語;先入爲主,妄加推斷;就詩論詩,分析不深;不能遷移,弄錯詩意等。

三、說教學目標

1、明確考綱要求,明辨復習重點;

2、構建古典詩歌相關知識網絡,以培養和強化學生的鑑賞基礎;

3、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4、總結高考試題規律,預測2008年古典詩歌鑑賞試題走向,提出有針對性的備考方略。

四、說教學重點:構建古典詩歌鑑賞以及相關知識網絡和體系,教會學生答題模式和方法。

五、說教學難點:培養如何提高學生詩歌鑑賞能力。

六、教學方法:

1、講授法。通過教師的示範講授,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消除對詩歌鑑賞的神祕感,增強詩歌鑑賞興趣。

2、討論法。剛開始進行詩歌鑑賞,會有一定難度,組織有效地討論,會激活學生的思維。

3、練習法。通過一些經典的練習,使學生掌握詩歌鑑賞的規律。

七、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

我們可以不夠富有,但精神不能貧窮;我們可以不夠淵博,

但思想不能淺薄。如何做到這一點呢?——讀詩。詩歌是語言的精華,古詩更是文學藝術的瑰寶。經常閱讀古詩不但可以讓我們認識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和文化修養。而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使同學們在今年6月的高考中輕鬆拿到那本該屬於他的分數。今天我們就教給大家獲取高分的方法。

(二)古代詩歌鑑賞模式舉例

綜觀近三年高考的古代詩歌賞析試題 ,考場上我們的考生一般能比較輕鬆地讀懂詩歌,但答題結果卻是失分嚴重。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題不規範,容易漏掉一些要點,以致於只能“意會”而不能有效地“言傳”。就常見的古詩賞析題而言,大體可歸納出四種問答模式:

模式1:詩歌意境的鑑賞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氛圍?

提問變體:這首詩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情?

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是讓人產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題步驟:

(1)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爲什麼而“感傷”。 答題示例:

1、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山居秋瞑

王 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作者在這首詩中塑造了怎樣的一種意境?這種意境表現了作者怎

樣的理想?

答:山雨初霽,萬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淨。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蓮,是空山秋天恬靜幽美的景象(步驟一)。作者通過塑造這樣一種幽靜深寂的意境(步驟二),反映了詩人對安靜淳樸生活的嚮往和對污濁官場的厭惡(步驟三)。

模式2:表達技巧的鑑賞

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

(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於景(或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情隨景遷,景爲情生,借物抒情,託物言志,借物抒懷,感物傷懷等。

(2)表現手法:象徵、用典,烘托,襯托、反襯,烘雲托月,側面烘托,動靜結全,以動襯靜,以靜襯動,以虛寫實,虛實相生,欲揚先抑,以小見大,寓褒於貶,明褒實貶,欲擒故縱,言此意彼、意在言外,畫龍點睛,曲筆逆筆等。

(3)修辭手法:比喻、比擬,擬人、對偶、對比、誇張、反問、反詰、排比、引用、迴環、互文、婉曲等。

答題步驟:

(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爲什麼或怎樣運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1、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蜀 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試分析這首詩歌的表達技巧。

答:這首詩主要運用了寓情於景、用典、襯托的手法(步驟一)其中三四兩句是寓情於景,“自”、“空”二字寫出了祠堂景色雖美,卻無人欣賞,以樂景寫哀情。“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一句用劉備三顧茅廬來襯托諸葛亮的傑出才能(步驟二),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步驟三)。 模式3:分析詩歌語言特色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或這句詩的妙處是什麼?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語言藝術)。或這句詩含有什麼深意?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或某句詩的含義。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沉鬱頓挫、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春 怨

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特色。

答:這首詩語言明白曉暢、多用口語(步驟1)。“黃鶯兒”、“莫教”、“驚妾夢”等語言口語化,民歌色彩濃厚(步驟2)。表達了國中少婦對徵人的懷念之情(步驟3)。

模式4:詩歌煉字煉句鑑賞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爲什麼?

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爲人稱道,你認爲它好在哪裏?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鍊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看”字歷來被人稱道,你認爲它好在哪裏?

答案:“看”在詩句中有“回過頭來望”的意思(步驟1),離人心中用言語難以表達的千種離愁、萬般情思,都從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來,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從這個“看”字,我們彷彿看到離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間的淚花。情景怎能讓人不斷腸呢(步驟2)?“看”字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去留雙方的離愁別緒和真摯情誼。

(三)課堂總結:

高考詩歌鑑賞題採用主觀題形式,答題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按要求回答,重點明確。一定要看清題目要求,是分析意象、內容,還是語言、表達技巧,讓回答什麼就回答什麼。弄清出題角度,表達纔能有的放矢,重點明確。

2、恰當運用詩歌鑑賞術語,使表達更準確,更符合鑑賞詩歌的要求,提高答題質量。

3、對詩歌理解、評價、聯想,力求準確、合理、有根據,不能無中生有、任意發揮及隨意拔高;術語表述要正確,不能生搬硬套、張冠李戴。

(四)板書設計

答題模式:

第一種模式:分析意境型

第二種模式:分析技巧型

第三種模式:分析語言特色

第四種模式:煉字型

(五)課後拓展練習: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2007年全國高考語文卷二) 新晴野望

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峯出山後。

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

注:塵垢:塵埃。

(1)第三聯上下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請簡要分析。

(2)尾聯描寫了一幅什麼樣的圖景?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