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中心勵志詩歌

關於贈劉景文的詩歌鑑賞大綱

本文已影響 2.58W人 

一直都比較喜歡古詩。所以在寫反思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贈劉景文》。本詩開篇兩句,概括描畫了殘秋的景象:夏荷已完全枯衰,秋菊也花落葉敗,只有那不畏寒霜的枝幹還挺立着。可猜知在蘇軾的心目中,劉景文是同孔融一類的國士,具有崇高的品格與節操,能像荷、菊一樣孤標傲世。當然,不論是先謝還是後凋,它們畢竟都已經是過了時了,不得不退出競爭,讓位於生機盎然的初冬嬌子——橙和橘。至此,詩人充滿喜悅地告訴友人:你要記住呀,一年中最好的風光景色還是在“青黃雜糅,橙橘掛枝”的初冬時節啊!在荷、菊凋敗之後,橙、橘卻果實累累,這是一片何等令人興奮的美景啊!

關於贈劉景文的詩歌鑑賞

更何況,在古人的心目中一直是垂青於橘樹——這種品格高尚的嘉樹的'。在這裏,作者既是自勉,也是與友人的共勉。

作者將世人眼中最爲蕭條的初冬時分寫得如此富有生意和詩韻,也足可窺見其超凡曠達、不同尋常的性情和胸襟。也許是詩本身有些拗口,也許是生字量大的緣故,一開始,只有爲數不多的十幾個學生在讀,而更多的學生只是看,默默看,靜靜看。

於是,我把書本放下,同時示意他們也放下書。“聽老師講講這首詩背後的故事,好嗎?”我說。“好!”學生們都很興奮,很期待。“蘇軾在杭州任知府時,有一個很好很好的朋友,他就是劉景文……”

爲了上好這一課,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其中就有關於這首詩的故事。“劉景文當時已經58 歲,已經進入遲暮之年,可蘇軾仍向朝廷舉薦他,使其得到了一次小小的升遷。蘇軾爲了勉勵自己的朋友要對生活充滿希望,同時也是盛讚劉景文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堅貞的節操。”同學們聽得入了神,眼睛裏閃着光,臉上流露出與之前不一樣的神情,似乎在思考。有了故事的鋪墊,語言的渲染,學生很快進入到學習的狀態。

在解讀課題時,“贈劉景文”這四個字,對學生來說不難明白,難的是能不能從中讀出詩人對於朋友的那份感情。我引導學生:“‘贈’除了‘送’的意思之外,還有沒有別的意思?”學生紛紛想到了‘贈’還含有對朋友的尊敬和鼓勵。如果沒有追問,學生的理解就不會這麼深刻了。在讀第一句時,學生不理解“擎雨蓋”是什麼意思。我準備的課件裏是有殘荷的,但那天電腦出了點問題,用不了了,怎麼辦?

考驗基本功的時候到了,我抓起粉筆,先畫了一枝大大的高高挺立的荷葉,同學們讚歎:“好漂亮的荷葉啊!”緊接着,我又畫了幾枝殘荷。爲了表現殘荷的淒涼,我故意把荷葉畫得很殘缺。看着黑板上的兩幅迥然不同的畫,學生一下子明白過來,理解了“雨蓋”是指“荷葉”。我進一步問:“是怎樣的荷葉呢?”一個學生說:“是開敗了的荷葉。它比不上夏天裏的荷葉美了。”說得多好啊!我請同學們認真聽我讀這一句,邊聽邊注意看老師的表情。學生一下就明白了,在讀“荷盡已無擎雨蓋”的“無”字時,輕輕搖頭,整個句子語調緩慢,聲音低沉,彷彿是在傾訴着滿腹的惆悵與傷感。我還在每句詩的理解中,把詩人作詩背景以及他和劉景文之間的友情帶進去,儘量讓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厚實些。

雖然這些拓展的內容學生未必都能懂,但我想,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這首詩,應該還有做人的道理。當學生捧起書本誦讀時,我很享受。他們純淨豐富的朗讀與整首詩融合在一起,特別是讀到“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的時候,那生機盎然、高亢興奮的聲音,讓人滿懷喜悅走進了金秋的果園。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