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600字(精選22篇)

本文已影響 1.8W人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6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600字(精選22篇)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1

《明朝那些事兒》是三十年來最暢銷之史學讀本,位列全國十大暢銷書之一。

《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是當年明月。

當年明月,原名石悅,1979年出生於普通幹部家庭。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事情。每一章節以充足的歷史資料爲基礎,以年代和主要人物爲主線,對明朝十七個皇帝和其他王公官丞進行敘述,尤其對政治、戰爭、帝王心術着墨最多,反映出封建社會的氛圍。

第一部就是主要寫了洪武年間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故事。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家境貧窮,三代農民,爲地主放牛。父母早亡,朱重八出家入皇覺寺當和尚。元朝腐敗,25歲的朱重八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改名朱元璋,最後經歷一番苦戰,當上皇帝。後來不斷地排除異己,穩固皇位。

這本書很全面地寫出的朱元璋,有他的好處:驍勇善戰、深謀遠濾,還有他的壞處:爲排除異已誅殺忠心耿耿的忠臣。讓人們能夠更清楚地看清朱元璋,看清和朱元璋有關的每一個人。

這本書敘述了明朝最艱苦卓絕的開國過程,把明朝的歷史展現了出來。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2

《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記載了明朝的歷史,令人回味無窮。

這本書將朱元璋的成功之路完整的記錄下來了,講述了他爲推翻元朝政治的英勇作爲,讓人欽佩不已。一場場戰役都訴說着他的智慧,一個個決策都顯出他的敏銳,哪怕有時的一個錯誤也不會影響他在讀者心中的形象——勇敢、冷靜、敏銳、聰慧。爲了推翻元朝的陰暗統治,朱元璋帶領起義軍一點點的把原稱霸一時的元軍,一點點的擊敗。他的英勇形象永遠留在讀者心中。他的成功不能只歸功於他一人,還有他手下的大將們和謀士——李善長、常遇春、郭興、湯和、劉基……他們伴着朱元璋坐上皇上之位。

朱元璋從一個放牛娃,到元朝動亂,父母兄弟餓死,他覺得極其不解,覺得好人不是該有好報嗎?爲了有口飯吃朱元璋當上了和尚,他做粗活還要兼職清潔工、倉庫管理員、添油工,他忍着。長期的困難生活,磨練着他的意志。朱元璋當了起義軍,從一個親兵長做到一個首領,他用自己的計謀打敗了強大的敵人。

讀完這本書,我更多地瞭解明朝的歷史,更加了解朱元璋,更加懂得了朱元璋當上皇帝的艱辛。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3

日暮黃昏,重拾那本舊書,徐達遇春,夢迴我大明王朝。

從小就對歷史特別感興趣,甚至到了癡迷的狀態,得到一本史書就絕不放過,《明朝那些事兒》也不例外。當年明月用十分詼諧幽默的筆調把明朝十六位皇帝,二百七十六年的歷史一氣寫完,而我最欣賞也最爲之敬佩的就是從和尚到皇帝的明太祖朱元璋。

平靜的海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亂世出英雄!

1328年,隨着一聲嬰啼,在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的一個拖欠稅款的佃戶家裏,朱元璋來到了人世。他在兄妹中是大難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餘孩子都因無力撫養而送人或嫁出,1343年,濠州發生旱災,次年春天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和瘟疫,不到半個月,他的父親,大哥以及母親先後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裏又沒錢買棺材,甚至連塊埋葬親人的土地也沒有,鄰居劉繼祖給了他們一塊墳地。兄弟二人找了幾件破衣服包裹好屍體,將父母安葬在劉家的土地上。朱元璋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鑄就了強大的心靈,他不會哭,因爲他早就明白了:哭,只是弱者無能的表現。我懂了,堅強,是要成爲王者的必備品質。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4

今天我讀了《明朝那些事兒》第二十章最後的名將――藍玉。主要寫了朱元璋不放心北元,明洪武十三年和十四年向北元發起兩次遠征,都取得了勝利,但並未對北元形成致命的打擊,不斷騷擾明朝的邊境。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又一次下令遠征,藍玉在歷次正沙漠的行動中只是擔任了幾次配角。藍玉是安徽遠定人,是常遇春的內弟。藍玉是一個要強的人,他從不會承認比任何人差。這次遠征無疑給藍玉提供了一個最好的機會,朱元璋同意了藍玉的請求,給了他右副將軍的位置,主帥自然是馮勝。藍玉來遼東擊破了慶州的重兵把守,納哈出率二十萬隊伍投降明軍。洪武二十一年,藍玉帶兵遠征北元,脫古思帖木兒丟下隊伍逃走,元軍投降,北元滅亡。

好詞:明目張膽、朝思暮想、百般無奈、無處不在、瓦解、震懾、洋洋得意、猙獰、凶神惡煞、不共戴天。

我欣賞的句子有:“其實他採取這一政策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本來在大都當皇帝的父親被逼得搬了家,親戚都被拉去吃牢飯,此仇實在不共戴天。”“這些明軍士兵用惡狼般的眼神看着他,臉上露出欣喜的表情,還大聲呼喊,很快,更多的明軍士兵圍攏了來他們一看珍稀動物似的眼神注視着他。他很榮幸的成爲第一個俘虜。”

實現理想之後的藍玉任意妄爲,讓朱元璋再次揮動屠刀。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5

不知不覺中,我結識了一個叫《明朝那些事兒》的朋友。於是,我就成爲了當年明月,也就是《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的又一個“粉絲”。這本書,從朱元璋起義開始講起,用幽默的語氣,講述了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歷史,直到明末朱由檢自殺爲止。事實上,這本書就是我瞭解明朝的唯一途徑。我知道這不太好,但我還是相信當年明朝的實力的。每看完一部《明朝那些事兒》後,我都會迫切地期待着下一部“出爐”。我很欣賞當年明月這種寫作風格。我認爲這本書不僅僅只講述了明朝的整個歷史,還告訴了我們許多的道理。

首先,做皇帝就像開公司,經營不善就會破產。

但人家破產可以重來,一個王朝“破產”,估計“老闆”生存的可能性爲零。就像大結局中的結束語:走上了這條路,就不能回頭。因爲如此,我也不想當皇上。萬一哪天國家出了事,自己能力又不怎樣,豈不完蛋?還是共產主義好啊,有得選舉,能力不好不用你當,當個老百姓活得實實在在纔好。

其次,就是“禍從口出”的問題。

想唐伯虎當年由於口出狂言,在科舉交卷後當着大家的面說自己必中會元,使大家猜疑他作弊而他則被逐出考場。俗話說得好,“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哪天隨便說出來的話可能就會毀了你。所以當心啊!

最後,就是對待人生的態度問題。

當年明月在書中寫道:我要告訴你,所謂千秋霸業,萬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糞土。先變成糞,再變成土。沒錯,正是這樣。當你匆匆地過完了一生,贏得了許多榮譽和名利。然而當你在臨危時再想這些東西,會覺得有意義嗎?有,但不是指這個。死而無憾,這纔是人生的意義。或者,也是《明朝那些事兒》的最後一章的結束語: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6

今年假期出奇的長,我也利用這段時間認認真真地讀了《明朝那些事兒》。說實話,我起初只是讀讀而已,但最終還是被那些實實在在的歷史人物、故事、場景深深地吸引了,這讓我第一次認識到歷史原來可以如此有意思。

朱元璋,無疑是明朝歷史中最不能被忽略的人物,也是整部書裏面我最感興趣的人之一。他的生平太過波瀾壯闊,很難一一道來,但觀其一身戎馬,可以看到幾次重要的歷程。

首先,從乞丐、和尚的身份轉變爲叛軍一份子,這是他人生第一次重大轉變。這次轉變使得他從一個沒有任何目標、事業的人變成了一個具有穩定職業、與大家一起有共同目標的人。這種轉變在我看來就好像我從幼兒園走進了學校學習一樣,從一個只有玩耍到努力學習的重要過程。通過學習,我可以找到方向,有了方向,我才知道目標。

之後,朱元璋走入了第二個重要的階段,這就是與陳友諒、張士誠爭奪天下的階段。打天下無疑是最爲艱難的,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他們的爭奪是沒有對錯之分,完全是成王敗寇。最爲艱難的是他們沒有退路,輸了則無翻身之地,贏了則豪奪天下,這個賭局未免太大。我未來的人生不會這麼悲壯吧!轉念一想,眼下就是我人生的重要階段:六年級了,我也應該全力以赴,奮起拼搏,這不也是一條沒有退路的階段嗎?

讀完朱元璋,其實內心是激動的,我第一次有了一些人生的覺悟。人的成就都需要經歷奠定基礎的階段,我們無疑正處於這個時期。我想說,對比朱元璋,我們不知幸福多少倍了!當面對打仗一樣的週末,被各種補課和繁重的作業填滿時,想想父母給予我們這麼好的物質條件,學校給予我們最完善的學習環境,難道比乞丐還糟糕嗎?收起埋怨,多做題,讓我們爲期末考試夯實基礎吧。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7

今天,媽媽帶了一套書回家,我一看是一套歷史書,還是厚厚的七本,它們的書名叫《明朝那些事兒》。我心想:又是一些枯燥的歷史書,還這麼多,又這麼厚,什麼時候纔看的完啊?媽媽還強力推薦:“看過這套書的人都說寫的很好看,你一定要慢慢看、細細讀!”我只好應着媽媽的要求,心不甘情不願的捧起了書。

翻開《明朝那些事兒》的第一頁,我就隨着作者來到了1344年。朱元璋從一個吃不飽飯的和尚,通過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朝代——明朝。明朝從創建到滅亡經過了三百年。這本書對明朝17帝,和其他王功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了全景展示。尤其對戰爭、政治、當時的經濟政治制度等用美國戲劇演員的幽默進行了細細的描述。

在書中描繪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如“不世出之英雄”李如鬆,臨危受命敢當大任的名將李舜臣,是死不退、以身殉國的老將鄧子龍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被人家稱爲“海青天”的海瑞,百姓們爲了能見“海青天”一面,可以千里迢迢從外地趕來,磨破了十幾雙鞋,徒步趕到京城。海瑞兩袖清風,廉潔公正,想到的事就義無返顧的去做。最後他因爲直言犯上,被罷官。抄家時家裏只有幾件補滿補丁的破衣服。在百姓的心中:海瑞就是一位能爲百姓着想,不屈服於的好官。

這套書作者寫得也非常有特色,不像以前看過的歷史書,都枯燥、看不懂的。它簡單、易懂、語言幽默,情節生動。作者還時不時的調侃幾句。原來歷史書也可以這麼好玩、好看,真可謂是輕輕鬆鬆讀歷史,舒舒服服品古人!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8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事情,作者當年明月以幽默的寫作手法讓我們在輕鬆中瞭解歷史,是一部好看的史書。

我所閱讀的是《明朝那些事兒》第壹部《洪武大帝》它講述皇帝朱元璋從農民到造反,最後推翻了極其腐敗的元王朝的統治,迎來了明朝,當上了洪武大帝。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所謂璋:是一種尖銳的玉器,其意爲誅元璋。他把自己比爲誅滅元朝的利器。

朱元璋在先後滅了勁敵陳友諒、張士誠等人後,又推翻了元朝,病死後由皇太孫朱允炆繼承,後被朱元璋兒子朱棣謀殺,繼承父位。

我最喜歡朱元璋與強敵陳友諒的決戰。朱元璋與陳友諒打的是水戰,要知道朱元璋當時的戰船在陳友諒的巨船前就像玩具,但朱元璋並沒有慌亂,而是仔細的分析了對方的戰船,他發現對手戰船固然很大,但這也成了他致命的地方:機動性不好,只要利用自己船隻的靈活性,一定可以擊破敵人的。結果,陳友諒的.前鋒艦隊幾乎全軍覆沒,二十餘條戰船被徐達的火槍、弩箭隊焚燬。最後朱元璋利用火攻將戰船全部殲滅。陳友諒後被一隻冷箭射穿了頭顱,決戰結束,朱元璋勝利了。

朱元璋家是貧農,從小受盡欺凌。這正煉就了他堅強的意志和可以戰勝一切的決心。現代人生活富裕了,但缺少了堅強、信心。我們應從現在做起,做一個不怕困難、具有堅強意志的人。這會幫助我們在往後的生活中走的越來越順。

希望大家能找來這本書,細細品味、認真閱讀,這是一本可以改變你一生的書。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9

《明朝那些事兒》是由當年明月(網名)寫的,由中國友誼公司出版。這套書共有七本,主要講了明朝從朱元璋開始直至滅亡的故事。詳細寫了各個時代官僚爲了權利的鬥爭與陰謀,讓人身臨其境,回味無窮。我只要一拿起它就不想再放下,讀了還想再讀,經過長時間的閱讀,我已經對明朝歷史瞭解得一清二楚。

我剛接觸這本書時,我就被作者的幽默的語言和極好的文采給吸引住了,這本書既沒有像以前看過的歷史書那樣古板,卻有那麼多的歷史知識,我想:寫出如此好的文章的人,一定是個大作家,要不然怎能寫出這麼好的文章呢?我最喜歡這套書的第三本,這本書裏我最喜歡和最佩服的人物是王守仁。王守仁的父親王華是當科狀元,望子成龍,自然而然王華希望王守仁也像他一樣參加科舉考試,然後拿個功名當個官,過着安閒日子。

而王守仁卻不這麼想,他想學習兵法,爲國效力。可他爸爸不準,必須要他考科舉,要不不准他亂來。最後王守仁考上了舉人,當了一個小官,可遭人陷害,被髮配到貴州龍場當驛丞,他在那裏經受了許多苦難,最後修成了正果,創造了哲門派——心學。這使得王守仁被人稱爲四大家:哲學家、軍事家、政治家……還與孔子、孟子齊名。這一點更讓我無比佩服。因爲王守仁在貴州龍場的艱苦經歷打動了我。當時貴州屬於是荒山野嶺,把官員發配到哪裏純粹是受罪,但王守仁他不放棄,在那片荒山裏開拓出了新天地。

我的感受是:若是一般官員被髮配到了那裏,第一反應是到處找人送錢,拉關係,但願別去那個鬼地方,而王守仁他不畏辛苦,在那裏辛勤工作,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於是我便定下目標,向王守仁學習,學習他堅持不懈,成爲一個像他一樣的人!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10

在這個寒假裏,我讀了許多書,但我最喜歡的要數《明朝那些事兒》貳了。

這本書的語言通俗、精彩、生動。有幾百個故事,最精彩的故事大概有朱棣揮軍北上五徵蒙古,派鄭和七下西洋,南下討平安南(現越南)。‘仁宣之治’後,明朝開始進入了動盪時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爲,導致二十萬精兵喪於一旦等等。

其中我最喜歡“三楊”中的楊士奇和著名忠臣于謙。至正二十五年即1365年,楊士奇出生在袁州,他一歲半時,父親楊美去世了。他的母親在四處流浪時也不忘教他讀書。後來他母親嫁給一個叫羅性的人。羅性十分孤傲,強行給楊士奇改姓羅。在羅家舉行祭祀先祖時,楊士奇悄悄地給自己的父親跪拜行禮。這事被羅性看在眼裏,他恢復了他的楊姓。自從之後,羅性對楊士奇另眼相看,着力去培養他,楊士奇也發奮努力學習,在困難中不斷努力,在平困中堅持信念,最終成就一番事業。人窮,志不可短!

于謙我特別喜歡。當年,如果沒有了他,蒙古也先的部隊打過來,大明王朝將自此滅亡。正統十四年十月八日,于謙下達總動員令。他分派諸將守護九門,如有丟失者,立斬!德勝門是最爲重要的門戶,因爲它在北京城的北面,並且面對也先的大軍,他想了一下讓自己鎮守。最後一道命令是:“大軍開戰之日,衆將率軍出城之後,立即關閉九門,有膽敢擅自放入城者,斬!”。簡單說就是:“不勝,就死!”。正是這種敢死的精神和爲自己的親人報仇的精神,打敗了也先的大部隊。挽救了大明朝。

這本書生動無比,也給了我許多有益的知識。讀完這本書,回老家過年時就問倒很多人,希望你們也能看一看,保證能知識大增,考一題,對一題,永遠不愁考明朝歷史。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11

假期裏,我閱讀了《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用風趣幽默的筆觸,將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把戰爭描述得淋漓盡致,讓我欽佩。

從和尚到皇帝

朱元璋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曾是個一無所有的和尚,隨郭子興對抗陳友諒,親自領兵在鄱陽湖上與陳友諒展開激戰,最後大獲全勝。後來,朱元璋又滅了張士誠等人,逐步建立了明王朝,成爲赫赫有名的洪武大帝。在我看來,和尚和皇帝有着天壤之別,許多人做不到的事情朱元璋卻可以做到,是因爲他遇事冷靜沉着,不半途而廢,在困境中也善於發現並把握機會,從而成就了光輝燦爛的帝王霸業。的確,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上,執着的信念、堅強的意志可以戰勝一切。

亂臣or明君

朱棣是一位備受爭議的皇帝,他以藩王的身份爭奪皇位,發動了靖難之役,殺戮無數,是名副其實的亂臣賊子。但他登基後遷都北京,建造了恢宏的紫禁城,派人編撰了“世界上最豐富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他還派鄭和七下西洋,把軍事、外交、經濟等多方面都推上了巔峯時期。從朱棣身上,我體會到了他的雄才大略,敢作敢爲,爲了建功立業,作了不計其數的準備。儘管朱棣不是一個好人,但絕對是一位明君!

每個王朝的建立、興盛、再到衰敗,都是一部血淚史,許多皇帝都有他們過人的才幹,也有陰暗的一面。從朱元璋、朱棣身上,我要學的是他們的大智大謀,抱有堅定的信念,爲着自己的目標而奮鬥努力!生在和平時代的我們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牢記“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爲祖國的富強美麗貢獻智慧和力量!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12

《明朝那些事兒》,是一部別開生面的歷史著作,講述了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建立,到1644年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共有將近300年的歷史了。它用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語言爲我們講述了一個不要樣的朝代。

明朝是一個不一樣朝代,是一個完全是漢人說了算的朝代,是一個雄霸的朝代,你能從中瞭解到明朝的經濟繁榮、政治霸權,還能增加你民族自豪感,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英雄輩出,從清廉正直的代表海瑞,到滿身抱負,以安天下,爲己任的張居正;從七下西洋溝通國外的三保太監鄭和,到以敗壞朝廷爲己任的魏忠賢,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實在是精彩無比。

但是,明朝自滅亡以來,離今已有300多年了,離我們現今的生活很遙遠,我們只能從一篇篇支離破碎,晦澀難懂的文言文中瞭解它,但現在卻有一套書,完完整整的闡述了明朝276年的歷史,它以詼諧的筆調,告訴你歷史的真相,以及糾纏在歷史背後那些洶涌澎湃的暗流;它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告訴你每一位偉人的成長都需要忍耐,以及忍耐過後的寂寞和無人能懂的痛苦。那套書就是——《明朝那些事兒》。

一本好書,能讓人受益終身,特別是一本好的歷史小說,更爲難得,培根曾經說過,讀史使人明智,希望大家有時間靜下心來聽,史書中的那些人物用自己的一生指引你正確的方向;安下神來看,細細品味“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蒼涼,你會發現自己變得更成熟。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我在這裏說得再多再好,也不如大家親自去笑一笑,讀一讀,所以,我在這裏爲大家推薦《明朝那些事兒》,希望大家能喜歡。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13

在五年級的時候,我看到班上同學那幾天都捧着一本書看得津津有味,我留意了一下!原來他看着的是一個名叫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兒》,當時我認爲是一部歷史書,一定很難懂。偶然的機會,我看到市圖書館也有這套書,借來看看的。啊!受益匪淺!

《明朝那些事兒》以通俗的方式,很幽默的講述了600多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元末農民起義,並將講述至明末的幾百年歷史。特別是第五本之《帝國飄搖》,主要講的嚴世蕃入獄,嚴嵩倒臺,一直到明朝將領領導沿海人民一起抗擊逶寇的一段歷史。這段歷史儘管是明朝從富強走向衰退的過程,但她也是奸臣倒臺,人民生活重新安定的一個階段。特別是打擊日本鬼子侵略的事情,聯想到中國的抗日戰爭的歷史,真的解氣!

一直之前我聽說的都是中國的八年抗日戰爭,原來我們的鄰居國的日本一直在欺負我們中國,殺戮搶劫我們的人民。書中有一句話叫“不打不服”,對日本人的強擄,只有硬起來反抗,把他們打回老家去,一直打到他們服氣,從戚繼光到李舜臣等將領,打得日本人氣焰消滅,狼狽而逃!痛快!我看得很是感動,爲我們中國的前輩們的英雄氣概!

同時《明朝那些事兒》之《帝國飄搖》,語言很幽默詼諧,通俗易懂,很多事情打個比方過了我也很明白了!原來歷史上是這樣爭爭吵吵的!老百姓很辛苦,整天爲生計煩惱!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真是值得去珍惜!原來我們是這樣的幸福安定!

如果你有興趣,不妨去看看。我真的很喜歡這套書,更喜歡這第五部的歷史!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14

《明朝那些事兒》一共有九本,讀了《明朝那些事兒》前7本,有很多的感受,分享一下。

首先,朱元璋不想反,最開始,他是一個乞丐,他只想活下去。但是,當時的元朝的政府太腐敗,地方戰亂四起,他不得不反。不反,也是死,反,還可能生。當只有這個選擇擺在他面前時,他只能選擇反。換作是你,你也只能選擇反。

既然選擇了反,那就只能一路反下去。後來,他面對了很多次九生一生,與陳友諒,張士誠和王保保。但是朱元璋最終還是贏得了天下。這一路下來,並不簡單。

朱棣一開始並不想反,因爲他一開始就是藩王,他有錢,有權,但爲何他還要反?因爲他不反,當時的建文帝也不會放過他。他起兵造反,反了四年,甚至差一點放棄,最終勝利。朱棣每一次戰爭,基本都是身先士卒。

與朱元璋和朱棣相反的,寧王則沒有那麼好運,他想反,但是他並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戰略家。沒有去攻下南京,沒有直接去攻打當時的首都北京。

後面的幾本,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幾位首輔大人之間的鬥爭。徐階打到嚴崇,然後徐階被高拱打倒,然後高拱又被張居正打倒,然後張居正死後也被抄家。

看到裏面各位首輔鬥來鬥去,我看到了人性的惡,也看到了人性的善。

我發現,每位首輔都有他的目的,但是,我也發現,可能前幾頁紙還很牛的人,後幾頁就很慘。比如嚴崇,你能想像,最後他兒子被徐階借皇帝之手殺掉,嚴崇一家被抄家。最後80歲了嚴崇上街討飯。

在《明朝那些事兒》中,我讀到了太多的人性的惡,也讀到了人性的善良。

但歷史其實並不像小孩子感受到的那樣,只有黑與白。中間還有很多灰的部分。

瞭解人性,對於我們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是很有幫助的。

希望大家都來讀完《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15

《明朝那些事兒》是本可讀性很強的書!

許多歷史書要麼全用古文書寫,比如:子曰、子再曰、……矣,看起來像在翻譯火星文;要麼全書都嚴肅刻板,讀起來好像在嚼一塊生硬的石頭。而當年明月在寫《明朝那些事兒》時,他擺脫了這種枯燥、毫無新意的形式。而採取了幽默、風趣的寫法講述上下三百年的明朝歷史。

“不知怎的,王大臣(沒錯,姓王,名大臣,一聽就是個惹事的主)就變成了王大膽。”“陳友諒紮營的位置在朱元璋的上游。他在河裏洗臉,朱元璋要喝他的洗臉水;他在河裏洗腳,朱元璋就要喝他的洗腳水;他在河裏撒尿……”一看,就引得我不住笑噴。比那些老掉牙的歷史書好了何止百倍。十分可敬的是,當年明月不僅使用正史,還敢於使用野史作爲文章參考。

假如沒有《明朝那些事兒》,大多數人對明朝的認知可以說是:只停留在電視劇裏那些胡編亂造的片斷中;或是那些讓人覺得索然無味,只高興掃兩眼的歷史書中的隻言片語(自願花個把年頭仔細研究一套大開本歷史書的人除外)。

且全文渾然天成,多一字狗尾續貂,少一字意猶未盡。此文古今中外也少有啊!裏面的話就像是在描寫中的人物、或作者本人與你在探討自己的想法、觀點、感受等。讓讀者身臨其境,好像在皇宮裏指東打西、指南拱北;在戰場上叱吒風雲;在官場上爾虞我詐;在繮土上安居樂業。全文一氣呵成,字字珠璣,讓我深深折服,欲罷不能。

看了四遍《明朝那些事兒》後,我想用四個字精簡的描述:嚴謹、風趣!

不信,你讀一讀這套書,一定會入迷!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16

《明朝的那些事兒》說的是自明太祖朱元璋出生起,到明朝滅亡3XX年的事。第一卷則從朱元璋出生開始寫起,到永樂大帝奪位的靖難之役結束爲止,敘述了明朝最艱苦卓絕的開國過程,其實就是以前一直被說書人及老百姓所鍾愛的《英烈傳》的內容,不過多了靖難之役。 在閱讀部分篇章後,感覺到該書語言風趣,情節生動,作者似乎在寫一部"通俗版的明朝通史"。能讓歷史寫得這樣,還真讓我佩服了。

不管從如今歷史講述者的自述,還是公衆對歷史的追捧,都不難看出,公衆喜歡並需要歷史,只是痛恨“教科書”式的表達。

有人說,歷史不可以幽默不可以白話,因爲歷史是嚴肅的,這話沒錯,但我認爲必須要加個前提,那就是你寫的是給專業人士看的學術論文,而不是給老百姓們看的歷史書。

給老百姓們看的歷史書,它就應該是幽默有趣的,精彩的說着大白話的歷史書。因爲現如今的老百姓們雖然大都有文化有文憑,可他們畢竟不全是歷史專業出來的,沒有那麼多關於歷史的基礎專業知識,如果你給他們看的書,要先讓大傢伙都去預習一回歷史基礎課,看完通史或通鑑纔可以看,這玩笑就不免開大了。

我喜歡這種方式,可能是和我自己水平有限有關吧,從小讀書就不認真的我,平時一看到文言文的東西就頭痛,現在好了,讀歷史居然可以這樣輕鬆。

我想,那些認爲歷史書不可以幽默、白話,必須要嚴肅的先生們,顯然是不屑於做這事的。既然他們不願意做,那還有誰願意用老百姓能聽明白的語言,給我們這些草根們說說歷史上的那些事兒,說說漢朝、唐朝、宋朝、明朝那些事兒呢?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17

《明朝那些事兒》爲我們揭開明朝的神祕面紗,用幽默的筆法寫有趣的歷史,還原了一個不同於電視劇的真實的明朝。

我印象中的明朝是黑暗的,暴力的,專制的,但是這不是明朝的全貌。明朝的言官有極大的發言自由,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是一個民主的朝代。經濟上恰逢資本主義萌芽,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尤其東南一帶。然而也有很多黑暗的時代,比如嘉靖王朝,萬曆後期,天啓年間等,有奸相當權,宦官專政,黨爭互戕……但是總的勢頭是向前的,是發展的。

歷史趨勢不可違。明朝建立是歷史趨勢,由盛轉衰是歷史趨勢,氣數已盡走向滅亡也是歷史趨勢。朝代的更替,王朝的興衰,歷史的演進有一條看不見的線,就算你知道結局也無法改變。現實如斯,歷史如此。

盛衰榮辱一場空。哪怕你權傾天下,史書的上一頁飛黃騰達,位極人臣,榮寵一時,下一頁已是牆倒人推,人走茶涼,兔死狗烹。歷史的結局很少不是悲劇,不是悲劇的可能是慘劇。世事實如白雲蒼狗。

翻開書目,在風起雲涌的戰場上,在爾虞我詐的權謀鬥爭中,在幽默的歷史故事背後,我看到的是情懷、風骨、氣節。總有一些忠義死節之士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總有一羣捨身保國的志士犧牲小我換取大我。他們不爲浮華所動,不貪眼前利益,不信迴天無力,甚至有些不自量力,以卵擊石。在黑暗的現實前,他們受得住考驗,耐得住苦難,守得住底線,只是因爲他們堅信爲國爲民這四個普通的字眼,相信太平盛世總會到來。

剝開書目,那些寧折不彎的脊樑穿越歷史時空,拂開歷史風塵,主宰着歷史脈絡,感動着一代又一代人,讓千百年前的故事熠熠生輝。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18

上文說到讀書,結果第一本要讀得《平凡的世界》沒借到,索性讀了熱門的《明朝那些事兒》,早就知道新浪網上炒的火熱的這本書卻一直不屑一讀,今天發現目光太短淺,大家好纔是真的好,所以說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

由於只借到了2,所以我只好從朱棣開始瞭解明朝的那些事兒,原來對明朝的概念只停留在宦官當道,現在倒是有些立體感了,原來諾大的北京城就是從朱棣開始興建的,明朝的產物“東廠”是因爲辦公地點設在東華門而改稱“東廠”,就是現在的王府井大街附近,而且那裏現在還有一個東廠衚衕,嘿嘿,歷史真的就在腳下,誰想到當年一個特務 機構的辦公地點現在遍地是黃金啊。

另外書中還提到了鄭和七下西洋的歷史,猛的發現奧運開幕式上也呈現了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不是吹噓咱歷史上曾多麼輝煌,是說咱中國人多麼厚道,當年那麼強都沒搶鄰居地盤,舉着“探訪好朋友、問候好鄰居、結識好夥伴”的大旗和這些小國友好交流、和平相處,順帶做點生意,最終是要與那個“和”字呼應,好厲害的導演,咋那麼深邃呢?

書中還提到一人讓我很欽佩的一人---楊溥,不是因爲他的才高八斗而是一種精神。當皇帝以勾結太子爲名將它關入大牢,面對做不穿的牢底以及隨時砍頭的危險他卻用不停讀書的方式度過這牢中難熬的日日夜夜,十年後皇上得知他在牢中不停地讀書後重用此人,後成爲一代名臣。我曾想若是我們在圖書館不停地看它十年書,是不是我們一定會功成名就?沒準,只是有誰能做到呢?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19

這些天,我讀了一本書,叫《明朝那些事兒》,它的作者是史學家當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兒》一共七本,我看的是第一本。這本書講的是從朱元璋出生到永樂奪位的事情,朱元璋是一個貧農出生,是史上唯一一個布衣皇帝,他當過和尚,也討過飯,後來由於元朝皇帝實在是令老百姓難以忍受了,老百姓就組成了一個個部隊準備造反,朱元璋也加入了一個部隊,他有勇有謀,爲部隊頻頻打勝仗,可他的上司容不下下他,賞他了一些錢和人馬,讓他走人,朱元璋離開後,很快就召集了一批精兵,與別人作戰,他戰勝了張士誠、陳友諒等競爭對手,與元朝作戰,他們打得元朝落花流水,也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但是朱元璋這個皇帝當起來卻像個屠夫,他通過當時一個胡作非爲的丞相,來廢除丞相之位,但也牽扯到了很多人,他們統統被朱元璋殺掉,達上萬人。更可怕的還有,朱元璋時分恨貪污,但他給官員的俸祿卻根本難以給他們養家餬口,他們被逼無奈,只得貪污了一些老百姓的糧食,但都被殺掉了,殺的官員官員們提心吊膽,整天怕鬼來敲門。

我讀了這本書,我清楚地看到了朱元璋的面目,他智慧、狡猾、殘忍、武斷,他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我也從他身上學到了許多,比如人要堅強如果不堅強就成不了大業,任何事都要忍辱負重,要能屈能伸,不能因爲一點點小的事情就大發雷霆,這樣對別人不利,更加對自己不利。我還學到了人做事要經過頭腦,而朱元璋有時候似乎經常頭腦一發熱就稀裏糊塗得殺了人,他雖然是在殺那些惡人,但他也殺掉了不少清正廉明的官員,他也不搞清楚,他的腦海裏只有一句話:違我者,斬!

讀了這本書我深有感觸,我決定做一個堅強、冷靜的人。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20

最近,我讀了一系列的書,叫做《明朝那些事兒》。顧名思義,這是一本講明朝歷史的書。接下來,我就要給大家介紹這本書的第一卷。第一卷講述了明太祖朱元璋開國的艱苦過程。朱元璋與陳友諒的鄱陽湖大決戰,火光沖天,氣勢非凡。更有徐達、常遇春這些常勝將軍幫助朱元璋打敗張士誠以及大明最大的對手——北元。他們不僅是武力的較量,還有謀士劉基幫助朱元璋出謀劃策,更徹底的打敗了元朝。

因爲在朱元璋小時候,他的父母就是被那些貪污受賄的人害死的,所以在朱元璋當皇帝的那段期間,貪污的人都要嚴懲,甚至處死,每次有了一個新的大案件,都要處死很多人。正因爲這樣,許多官都不想做了,但是這又是造謠朝廷,罪加一等。於是有人開始裝瘋,特別在洪武四大案的期間,裝瘋的人更加多了。下面,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駭人聽聞的洪武四大案:

胡惟庸案件:因爲朱元璋藉口說胡惟庸謀反,所以把胡惟庸以及他的同黨還有未經過證實是胡惟庸的同黨的一些好人全都殺了。

空印案:朝廷每年都要到各個省對賬,而對的帳錯了一個數字就要重對,還要蓋上印纔有效。因此,大家就想了一個辦法——把蓋過印的空白文冊帶過去對。朱元璋發現了,又殺了很多人。

郭恆案:郭恆將太平、鎮江等府的賦稅私吞了;他私吞了浙西秋糧四百五十萬石中的二百多萬石;他在徵收賦稅時,創造性的多徵收了水腳錢、車腳錢、口食錢、庫子錢等。算出來,他和他的同黨一共貪污了兩千四百多萬石糧食。這次朱元璋殺了三萬多人,一個部裏最多隻剩下三個人。

藍玉案:朱元璋說藍玉要謀反,共殺了一萬五千多人。

在整本書的最後,是朱棣不滿朱元璋把皇位封給了朱允炆,發起的靖難之役,最終奪得了皇位。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21

我喜歡歷史,這次我讀的是《明朝那些事兒》第一部,講的是朱元璋的一生。

朱元璋的一生很偉大,他從一個窮苦的放牛娃造反至一個皇帝的故事,讓我簡單介紹一下朱元璋:別名朱重八,家庭出生爲貧農,出生爲公元1328年,逝於公元1398年,他的出生歷程:

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於貧民家庭,主要工作就是爲劉德這個大地主放牛。自此他就爲劉德放了12年的牛,後來天下大饑荒,朱元璋的親人幾乎全部餓死了,他只能去寺裏當和尚。

公元1344年,17歲的朱元璋去了寺裏幹雜活,不到50多天,寺裏也漸漸缺了糧食,所以只好去化緣,說的好聽叫化緣,其實就是討飯。在討飯的途中,他受盡了侮辱和白眼。

公元1347年,在外漂泊,討飯了三年的朱元璋,回到了故鄉的皇覺寺裏,繼續開始了他的和尚生涯。在寺中打水、做飯,擦佛祖的金身,而且還要伺候以前的老和尚。當時的和尚能喝酒吃肉,而且還能娶老婆,整天佛不拜,遊手好閒。這些髒活累活當然由新來的朱元璋幹。

公元1352年,從這一年開始,朱元璋就進入這一生中最光耀的時刻,也就是造反。朱元璋先投奔了駐守在濠州,但是他覺得在郭子興這種肚量小的人混下去,肯定不能征服天下。於是自己帶了24個人出去打天下,後來他的勢力越來越強,打敗了他爭取皇位的最強敵人——陳友諒。

公元1368年,朱元璋當上了皇帝,帝號爲洪武大帝,但是朱元璋卻開始殺戮功臣。原因是因爲怕他們造反,只留下了幾個只會守,但不會進攻的武將。公元1398年,70歲的朱元璋逝世。

朱元璋的一生十分偉大,但是到了最後,他殺戮功臣的事讓我很不滿,就是因爲害怕自己王朝不穩,難道就像這樣忘恩負義地殺戮?

《明朝那些事兒》心得體會 篇22

這個暑假,我看了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非常有趣,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尤其是第一部,洪武大帝,在這部書中,我也瞭解了明太祖朱元璋這個人。他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我覺得他和曹操一樣,是個思慮周全的人。

朱元璋是一個暴君,洪武四大案,藍玉案,郭恆案,空印案,胡惟庸案,這四大案哪一個都是死了幾百人,文官武官統統殺掉。但是也是因爲朱元璋從小受到贓官污吏的陷害,不給他們全家發糧食,所以他的內心對贓官污吏非常憎恨,在這四大案中,他認爲涉案人員都是贓官污吏,連丞相都殺了。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想,他帶領將士們打下江山,安天下,安民心,安軍心,讓老百姓不再過那種讓贓官污吏欺壓的生活,他也算是賢君。

朱元璋死後,繼承他皇位的孫子朱標的兒子繼承了皇位,他的名字叫朱文,我個人認爲他沒有任何軍事才能,他一繼承皇位,讓他叔叔朱棣這個在軍中長大,還曾經和徐達李文忠等開國名將身上學有所成的人,朱棣再加上老和尚道眼的輔佐,讓朱棣一舉拿下明朝,成爲皇帝。我覺得朱元璋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把皇位傳給了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子,這應該是因爲他對朱標的喜愛,他想讓朱標繼承皇位,朱標的死讓他頗感意外,於是他就糊里糊塗定朱標的兒子朱允文爲太子。

朱元璋是元朝的開國皇帝稱洪武大帝,朱允文孝文帝是明朝第二皇帝,我覺得朱棣這麼做一方面是因爲他有野心要吞併天下,另一方面他認爲朱允文無法治理好天下,等朱允文去世天下已經大亂,那時候他自己也許性命不保,所以他才篡位。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