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小學語文說課稿

本文已影響 2.45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說課稿

小學語文說課稿1

各位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下午)好!

首先,我要向各位評委老師道一聲:"辛苦了!",因爲你們歷經了幾個小時,爲我們這些競聘的老師進行指導。我是語文-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板書:課題),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 》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年級下/上冊第-單元的第-篇課文,該單元以"-"爲主題展開。《 》是(文章體裁),主要寫了(主要內容),表達了(中心思想),"寫作特點"(一般是:語言簡煉、層次清晰;描寫生動、細緻充滿詩情)"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1.能認識個生字,會寫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卓有成效"等詞語。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能夠理解文本,學習主人公--的美好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習慣/培養學生---的興趣。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本課的一些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教學難點確定爲:

二、說教法和學法(教學重點、難點突破的設計)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點撥法來突破本文的教學重點。講授法教師可以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三、說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1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我設計的導語是( )。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環節2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教師請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例如( )。這爲學生閱讀文本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接下來,教師請數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或者是聽範讀),教師請其他學生邊聽邊圈畫出每段的關鍵詞句,理清文章脈絡,教師根據學生分析板書文章脈絡。(教師板書)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爲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聽說讀和概括能力,解決教學重點。

環節3 研讀賞析(小組討論法、情境教學法、直觀法、自學法、演示法等)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師以多媒體出示Q1,Q2,教師請學生先默讀在分組討論。Q1,Q2的設置一脈相承,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和討論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進而解決教學難點。

環節4 拓展延伸(寫話訓練、說話訓練、蒐集資料、做小調查等等) 好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範圍,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等等之類

環節5 課後作業好處:鞏固知識點(知識類)發揮學生想象力,理論-實踐,學以致用(作文類)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小學語文說課稿2

教材簡介:

《天窗》是文學大師茅盾以自己30年代的童年生活爲題材而寫的一篇散文。主要寫了一個小孩子藉助他家的那一方天窗,觀看屋子外面的世界,並由此產生了無窮無盡的遐想,表達了孩子們對大自然奧祕的嚮往與追求,表現了其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內容通俗易懂,文筆生動而流暢,情感舒緩而真摯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

結合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感悟“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引導學生認識“藉、霸”兩個生字;會寫“藉、蝙、蝠、霸、宙”5個生字;理解“慰藉、蝙蝠、惡霸、宇宙、猛厲、掃蕩、奇幻”等詞語。

3、會用“也許…也許…也許”寫一句話。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讀、思、議、討論等多種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喚起學生與課文的共鳴。

難點:理解8、9自然段中難懂的句子,進而體會“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說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品詞品讀法和想象描述法。

1、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點,採用品詞品讀法,引導學生感知理解詞語,品味詞語的準確、生動,並通過反覆的朗讀訓練,積累好詞,培養語感。

2、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學生想象思維活躍的學習心理,採用了“想象描述法”,憑藉課文的語言文字創設情境、想象情境,讓學生披文入境,品詞品讀,並進行寫作訓練。

說學法: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運用“讀讀、想想、議議”的學習方法,通過朗讀課文,品詞析句、展開聯想等多種途徑,訓練語言表達、思維、朗讀的能力,積累規範語言,體味作品的語言美。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教學掛圖;寫有難懂句子的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設疑激趣

1、今天,我們學習第二26課《天窗》。(板書課題並齊讀課題)

2、師:看到課題你們有什麼想問的嗎?(預設:學生可能會問“什麼是天窗?)

3、下面就請同學們帶着“什麼是天窗?”這個問題讀課文。

4、學生帶着“什麼是天窗”的疑問讀課文。(學生可說說課文的描述:“在房頂開一個小方洞,裝一塊玻璃,叫做天窗。”也可以說一說自己見到過的天窗。)

5、天窗雖小,卻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讓孩子們的童年充滿想象,下面讓我們一起去體驗天窗的魅力。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1、同桌互讀課文,注意生字詞的讀音,互相糾錯正音,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指名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初讀和預習情況。

3、出示生字詞,指名學生認讀。

4、自讀課文,思考:天窗給鄉下的孩子帶來了什麼?用書上的一句話來概括。

學生讀,讀後交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5、齊讀全文。

三、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文章的那些部分觸動了你的心靈,反覆閱讀,體會爲什麼說天窗使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邊記錄。

2、引導學生抓住給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詞、句、段落交流讀後感受。從而進一步理解課文。

“慰藉”安慰。也就是當孩子被大人喚回屋裏,告別了疾風暴雨中的玩耍,告別了月光下草叢中的嬉戲,天窗成了惟一的心靈寄託,惟一的自我安慰。

進而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體會孩子被喚回時的失落,(也可以結合自己類似的經歷體會孩子們當時的心情)又從天窗中想象出無窮的情形、故事,從而找回了失去的快樂。

過程中要結合有感情的朗讀。如從“到屋裏來呀!”一句中體會大人的命令、不可違抗的氣勢。從“被關在了地洞似的屋裏。”體會孩子當時的無奈。

在失落和無奈中,天窗給孩子們帶來了一片光明,撫慰了孩子們的心靈。從而理解爲什麼說天窗使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3、感情朗讀自己感觸最深的段落。

四、拓展積累

1、教師啓發提問:“在你無奈的時候,什麼是你的慰藉?”

讓學生談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許是讀書?看電視?也許是擺弄什麼小玩具?

2、把自己的經歷像作者這樣記錄下來,爲我們的童年增添一筆美好的回憶。

小學語文說課稿3

各位老師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XXX》。下面我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地位與作用)

《XXX》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XX單元第XX個課題。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XX,這爲過度到本課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因此,本課題的理論、知識是學好以後課題的基礎,它在整個教材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XX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3.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本着XXX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重點的依據是隻有掌握了 ,才能理解和掌握 .

教學難點:難點的依據是 較抽象,學生沒有這方面的基礎知識。

爲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我學法上談談。

四、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XX是一門培養人的XXX能力的更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爲主體又爲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XX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設置情景教學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周邊的客觀事物,發展思辯能力,注重濱心理狀況。當然老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並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基於本課題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 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 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爲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 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語境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由於本課題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係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並思考,例舉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經濟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框題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爲學習的真正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最後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 導入新課:(2~3分鐘)

由上節課演過的知識和教材開頭的情景設置導入新課。導語設計的依據:一是概括了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溫故而知新,使學生的未知慾望。這是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2. 講授新課:(35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瞭地分析教材的難點。還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教學設備的情況,我選擇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華。還重視教材中的疑問,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積累、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 課堂小結:(2~3分鐘)

課堂小結的目的是強化認識,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爲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XXX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並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

4. 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地、系統的板書設計,並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設計是:

5. 佈置作業。

針對XX年級學生素質的差異,我進行了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我佈置的課堂作業是:XXX

七、說小結

1. 對教材內容的處理。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教材內容的增有減。

2. 教學策略的選用

(1) 運用了模擬活動,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教材這部分知識所對應的XXX現象,學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但是缺乏對這種體驗的深入思考。因此在進一步強化這種體驗的過程中我進行了思考和認知,使亂放從學生的生活中來,從學生的思考探究中來,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興趣,有助於充分調動學生現有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也有助於實現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交融。

(2) 組織學生探究知識形成新的知識。我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運用案例等形式創設情境呈現問題,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做既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創新思維能力,又有利於學生表達、動手、協作、等實踐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力求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並重,知識與能力並重的目標。也正是由於這些認識來自於學生自身的體驗,因此學生不僅"懂"了,而且"信"了從內心上認同這些觀點,進而能主動地內化爲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並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去,有助於實現知、行、信的統一。

八、結束語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XX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爲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說果完畢,謝謝!

小學語文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這篇散文描寫了波浪洶涌的黃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駕馭黃河的風采,讚揚了艄公憑着勇敢、智慧、機敏,戰勝驚濤駭浪的黃河精神,並以“黃河的主人”的美譽來讚美他。

文章開篇並沒有直接描寫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濃墨重彩寫黃河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險惡氣勢,極力渲染黃河氣勢之大、險情重重,爲下文描寫黃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鋪墊。

洶涌奔流的黃河足以讓作者驚歎不已,然而更使作者驚訝的是在湍急的黃河上還有羊皮筏子貼浪前進,如履平地,而且還載着六七個人,文章到此,場面驚心動魄,行文跌宕起伏,處處充滿驚奇,扣人心絃,易於引起讀者的高度注意。

羊皮筏子的乘客在急流中談笑風生,勇敢大膽,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穩健、從容不迫的氣質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靈,震撼了讀者的心,讓人感到人類的偉大與不平凡。因而作者由衷地稱艄公爲“黃河的主人”。

綜觀全文,課文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層層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

根據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針對學生的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通過對課文的品讀,讀懂課文內容。熟讀成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2、過程和方法目標:以學定教,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朗讀指導,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評價能力。通過觀看錄象,感受黃河的磅礴氣勢。

3、情感態度目標:在朗讀中感受黃河風浪的險惡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進而體會人類征服自然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本質力量。

本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讀懂揭示課文中心的重點句,即“他憑着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爲黃河的主人”。教學的難點是對黃河的認識,因爲黃河離孩子很遠很遠,要藉助媒體來突破這一難點,幫助學生弄清課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間的有機聯繫也是難點。

二、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我把她分爲五大板塊

一、 詩文導入,感受黃河的壯美

教師引導學生背誦有關黃河的詩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講出黃河在自己心中的印象,教師相機板書(黃河)。接着引導學生初讀課文,觀看黃河的視頻,一邊欣賞,一邊引導學生用文中的詞句讚美眼前的黃河 。

之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心中的黃河,指導學生讀出黃河的氣勢,讀出黃河的壯觀 。(簡評:這一個環節設計環環相扣,水到渠成,利用學生積累的古詩文導入新課,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初步感悟黃河驚險壯觀的氣勢,從而達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

二、緊扣中心句展開學習

(投影出示中心句)

1.上節課同學們找出了全文中心句,並抓住重點詞“如履平地”等對該句作了初步理解,還記得嗎?

(A.黃河水洶涌澎湃,令人生畏,十分危險。B.艄公憑着勇敢智慧鎮靜機敏在黃河上如履平地,所以說艄公是黃河的主人。)

2.齊讀。

 三、交流學習

第2-7節(體會艄公的品質和感受羊皮筏子的險與小

1.體會艄公的品質

(1)建議同學們細細品讀課文2-7節,想想: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艄公勇敢、智慧、鎮靜、機敏?

2.組織討論(隨機指導理解並讀好句子)

(1.)寫羊皮筏子上乘客的神情——談笑風生、指指點點、從容等,一方面說明乘客勇敢,其實更說明艄公的——,筏子撐得好。(引導聯繫實際,坐車……)

(2)坐過羊皮筏子人的體會很重要。

(3)文中作者的所見所感。(興奮、驚異“像突然……”)

(4)羊皮筏子上艄公的神態和動作

(5)描述羊皮筏子特點. 羊皮筏子那麼小,那麼輕,這就

(2)感受羊皮筏子的險與小。(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體會)

1.從第二節中的“小、輕、小小、整個兒吞沒”等詞來 體會。

2)從第二節中的“鼓浪前進”的場面來 感受

4、從第三節中:作者在剛剛看到羊皮筏子上有人時的驚訝的

四、突出、鞏固中心

1。再來讀一讀中心句加深理解

2。學習第8節,總結全文,昇華感情

五,擴展訓練

讓學生交流手集到的有關黃河的資料,並推薦學生讀書《大森林的主人》

小學語文說課稿5

一、教材分析

1、地位與內容

《觀潮》是語文出版社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節的教學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具有了一定的字詞積累和言語理解能力的基礎上來進行學習的。本單元的課文以寫景爲主,本課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以生動的語言向讀者展現了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2、教學目標分析

依據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課改對教學目標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如下三個維度: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正確書寫"鼎、罩"等7個生字,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正確讀寫"寬闊、籠罩、若隱若現、昂首東望等詞語;

能用"逐漸"、"恢復"等詞造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以讀促悟、多種閱讀形式相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提高學生品味詞句的能力;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在學習本科的過程中,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薰陶,從而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潮來之時"是文章的重點部分,所以我將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描寫方法確定爲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結構,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爲抓住重點詞句,按課文的表達順序理解課文內容。

我對教學重難點的分析是基於對教學目標和學生情況的分析,那麼接下來我來說一說學情。

二、學情分析

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字詞有了一定的積累,但對於正確書寫漢字還有待加強,學生理解一些語句深層涵義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景象,僅憑想象難以深刻感受,需教師提供直觀的圖像幫助理解,這些都將成爲我教學過程中的考慮因素。

三、教法分析

基於以上對教學內容、學情的分析和新課改的要求,因爲本課是篇寫景記敘文,篇幅不長,但"天下奇觀"的景象極爲少見,因此,我將藉助多媒體,採用"創設情境法"、"圖文結合法"等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入境界,進角色,動真心,吐真情來體會錢塘江潮來時宏偉的氣勢,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力量,從而達到培養能力的目的。

四、學法分析

學生將採用"情景探究法"、"討論法"及"朗讀體會法",通過對圖片影像的觀看,感受和學習課文中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

五、說教學過程

作爲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樑,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並參與其中,推動學生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第一環節:激趣導入

首先我採用設問的形式問學生們,在我國,有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錢塘江大潮就是其中一處,有誰聽說過或者見過錢塘江大潮嗎?

然後,放錄像讓學生們直接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

之後,請幾個學生分別談談觀看錢塘江大潮後的感受。

(設計意圖:因爲很多同學都沒有親身感受過這一奇觀,在這裏我運用多媒體教學,學生可以直接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雄壯的氣勢,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利於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和課文。)

第二環節:新授環節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

先請同學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找出不理解的字詞,採用查字典等自學方式解決。

然後我找同學來大聲朗讀課文,並採用同桌對讀的、抽讀生字卡的方式檢查學生字詞掌握情況。

(設計意圖:能借助字典和生活積累,理解字詞的意思,培養學生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新課標極力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性,爲尊重學生的個性,我特別提醒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帶着問題默讀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

我讓學生帶着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描寫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的?這一問題來默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默讀的時候要提高默讀的速度,不要用手或筆指着讀。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養成默讀的習慣,指導學生默讀的方法。課文脈絡清楚,學生在初讀基礎上能很快理清脈絡,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順序組織教學。)

3.創設情境,體會觀潮人的感受

爲了讓學生設身處地的體會到觀潮人的急切、激動的心情。我設計這麼幾個問題:如果你就是觀察人中的一員,想到就要見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會怎麼做?觀潮的人羣又是怎麼做的呢?並讓學生們帶着這些問題再觀看一遍錄像。這種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們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覺,體會到觀潮人的感受。

4.細讀,品味感悟

文章的三、四自然段是重點部分,爲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部分,我設計瞭如下三個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

1.潮來前,江面的景色什麼樣?(江面平靜)

2.潮來時,江面的景色什麼樣?在講潮來時這部分時,讓他們用筆畫出描寫潮來時的景象和聲音的詞語和句子,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去理解。

(設計意圖:不動筆墨不讀書,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3.大潮過後,江面的景象是什麼樣的?這些都說明了什麼?把自己的理解在小組內進行討論。

(設計意圖:學生在讀書時聯繫生活經歷,體會感悟,深入理解,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

我之所以設計如上三個問題,是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時間順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第三環節:鞏固練習

學完全文後,我再次讓學生自由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並給予時間讓學生展示,這樣既鞏固了學生的感受,又進一步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

第四環節:作業設計

讓學生把自己觀賞到的錢塘江大潮的景象及感受講給家長聽,既鍛鍊學生運用詞彙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六、板書設計

根據潮來前、潮來時、潮去時的關鍵詞總結成爲本課板書,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錢塘潮的特點。

潮來前:風平浪靜 人山人

天下奇觀 潮來時:悶雷滾動 一條白線 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潮去時: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小學語文說課稿6

  一、說教材

1、教材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教學目標

《長城》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該單元主要的教學任務是讓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在閱讀中理解內容,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留心文章表達方法。

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爲: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2.技能目標:初步瞭解作者觀察和表達方法 3.情感目標:瞭解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緊密結合,在同一數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

2、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想。這是根據長城氣勢雄偉的遠景和高大堅固的近景來確定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作者用自己的“心”和“情”去觀察長城之後自然產生的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由衷的讚歎,是學生體會作者情感的關鍵。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建構主義理論認爲學生不是被動地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動的,人腦並不是被動地學習和記錄輸入信息,而是主動地構建對信息的解釋。該理論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情境性。因此,本課擬採用“情景教學法”,三次運用投影,創設情景。第一次,課始,定格投影,靜態展現長城的遠景,整體感知長城全貌;第二次,學習第二自然段後,定格投影長城近景的各個部位,學生圖文對照,說各部位的位置、樣子和作用,理解作者的表達方法;第三次,慢速移動式投影,有重點地依次出現長城的遠景和近景,並配上相關的解說詞和樂曲,深入體會作者的聯想和發自肺腑的心聲。多媒體創設的動、靜態情景,既可以從宏觀上展示長城的雄偉、壯觀,又可以從微觀上真切地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從而縮短學生的歷史認識距離。

2、學法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因此,我設計的學法是側重指導“預習”和“觀察自悟”的方法。課前預習發現疑難,造成學生急待解決問題的緊迫感。課中求教於教師或同學,呈現主動學習的態勢;重點明確而有序的畫面,有益於培養和提高學生觀察、思維和想象能力。在預習指導上,我們要求學生先看導讀和預習,總攬全局,把握要求;再通讀課文,瞭解內容;尋找疑點,記入預習本子並由小組長檢查落實。課前做到學習什麼,解決什麼問題,胸有成竹。在“觀察自悟”指導上,我們藉助長城遠景、近景的投影,引導觀察,悟出方法。如,遠景投影,先顯示主體鏡頭長城(觀察重點),再慢慢擴展周圍崇山峻嶺的鏡頭,讓學生揣摩、體會,並說說觀察事物先要抓住什麼(重點)近景投影,按照課文各個部位敘述的先後順序,逐個投出“長城腳下”“八達嶺上”“城牆頂上的方磚”“垛子”“瞭望口”“射口”和“城臺”等分鏡頭。領會描寫過程應有先後(順序)的理由。通過觀察、誘導,學生便悟出了方法。

  三、說教學程序

1、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課始,我充滿激情地朗讀了世界各國元首獻給長城的題詞:

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遊覽長城以後,留下了這樣的題詞:“我到過世界上的許多地方,中國的萬里長城是最美的!” 西班牙首相阿斯納爾遊覽長城以後,留下了這樣的題詞:“對於凝聚着中國千年文明、智慧和力量的長城,我深表敬佩”。美國總統克林頓遊覽長城以後,留下了這樣的題詞:“長城是一個奇蹟,一個由偉大的民族創造的偉大的奇蹟。”聽完這些國家元首的題詞,你有些什麼感受?

生:我感到很自豪。我們的長城真偉大!

生:我真想馬上去長城看一看。

生:我很興奮。因爲有那麼多的國家領導人讚美我們的長城。

生:我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2、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自由讀課文後,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印象,“你對長城有什麼印象,請你把知道了解的和大家分享。”這樣,對於課文的大概內容就有了一個整體印象。

3、細讀品位,突破難點

這一教學環節是爲課文的教學難點設計的,通過初讀課文,學生對白天、晚上、陰雨天和冬天這四中情況下的找方向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理解並不一定到位。讓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段落,配合幻燈片的演示,再通過假設情景的表演,增強了趣味性,突破了課文難點。

4、感情朗讀,突出重點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出感情,讀出味道。因此,這一環節安排了自由讀、彙報讀、競賽讀和齊讀。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讀法,每個學生都讀出了自己的理解,在“你的朗讀讓我陶醉”這樣的評價和激勵中,讓學生享受閱讀的喜悅。重視了學生的獨特感受,發揮了學生的不同個性。

5、結尾題詞,拓展延伸

語文學習應該培養學生的語感,重視學生的語言積累。《長城》一課,我以題詞導入教學,又以題詞結束教學。首尾呼應、結構精緻,將一條橫貫東西、逶迤曲折的人工長城演繹成融會古今、堅強剛毅的人文長城。

課終,我鼓勵學生爲長城題詞:

師:同學們,面對這巍然屹立的萬里長城,你最想說的是什麼?請把你的話寫下來,那就是你獻給長城的題詞。(學生寫題詞。全班交流題詞。)

生:長城是個奇蹟,一個由偉大的民族創造的氣魄雄偉、年代久遠、工程浩大、施工艱難的偉大奇蹟!題詞人:張亮。

師:超過克林頓。(笑聲)

生:我愛我們偉大的長城,更愛我們偉大的中華!題詞人:魯平凡。

師:感情真摯,表達凝練!

生:我愛長城!我愛中華!題詞人:王曉夢。

生:長城是我的驕傲,我們的驕傲,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正如美國總統克林頓所言:“長城是一個奇蹟,一個偉大的民族創造的偉大的奇蹟。”題詞人:李爲棟。(掌聲)

師:由我到我們再到中華民族,一氣呵成、激情彭湃,真好!

生:剛毅、莊重的萬里長城,是我國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的驕傲。我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自豪。題詞人:任勤奮。

師:發自肺腑之言!

生:萬里長城下的一磚一瓦、一土一石,都蘊含、滲透 着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題詞人:詹誠。

師:“蘊含”、“滲透”,多雅緻的兩個字眼,用得真好!

生:我愛長城,我愛中華,我爲我是一箇中國人感到無比自豪。題詞人:金虹。

師:把無比自豪的感受大聲地讀出來。

生:(生再讀,略)

生:這萬里長城,不是石磚建的,而是由千萬個生命、千萬滴血汗組成的。堅強、剛毅、莊重的萬里長城不是風風雨雨、電閃雷鳴所摧得垮的。題詞人:方毅民。(掌聲)

師:說得好!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電閃雷鳴,早已證明了這一點。

生:萬里長城,你是我國人民的驕傲!你是代表中國堅貞不屈的精神!你象徵一條正在騰飛的中國巨龍!題詞人:譚瑛。(掌聲)

師:巨龍已經騰飛!巨龍必將在你們的歡呼下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那麼這種仿寫,既有語感的培養,又有對課文的拓展延伸。

小學語文說課稿7

王海英老師的《尊嚴》一課給了我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教學中,老師緊緊圍繞“尊嚴”來展開,讓學生明白年輕人在什麼情況下講尊嚴,從這個切入點入手,突出了重點,自然而貼切。王海英老師教態自然大方,能利用課件來營造學習氛圍,爲學生提出自學的目標,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有效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抓住重點進行教學,多次引導學生從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裏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懂得按勞取酬的道理,讓學生從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使學生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做一個像哈默一樣自尊、自愛、自強的人,又要做一個像傑克遜大叔一樣善良、樸實、有愛心的人。特別是在細讀課文時,教師讓學生從描寫中體會年輕人哈默的尊嚴。如年輕人哈默作爲逃難者中的一員,他與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麼?最大的不同又是什麼?學生自讀、自悟學得很認真。

第二、王海英老師能夠抓住理解傑克遜對女兒說的話:“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爲他有尊嚴。”這一重點貫穿整節課的教學,這很好。

然而,金無完赤,人無完人,再好的一節課,也有它的不足,建議教師應該加強對朗讀的指導,學生對“尊嚴”一詞的理解也不夠透徹,應加以指導,對中心句“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爲他有尊嚴。”這句話要進一步深入地理解這句話的含義,還有合作探究學習精神不夠,語言積累有待到位。

小學語文說課稿8

  一、說理念

有創造地運作“整體 ——部分——整體”的閱讀教學基本思路,引導學生有創意地閱讀。以“讀說式”的課堂交流,培養學生解讀課文、闡述見解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與思維能力,邊讀邊想邊感悟,引導學生置身文本之中。

  二、說教材

1、教材的特點:

荔枝》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冊第二組的第三篇講讀課文。課文通過回憶作者與母親之間發生的幾件小事,反應了母親與兒孫之間的愛,同時也表達了“我”對母親無限的思念。

2、制定目標:

(1)學會本課的十個生字,會寫含生字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內容,感受母親對兒孫的愛,喚起關愛父母之心。

3、確定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深厚感情,受到關愛親人的教育。

  三、說教學策略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和主體作用,採取講學結合,提倡多角度,有創意地自讀自悟,培養提取信息的能力。

堅持以生爲本,注意落實語言訓練點、朗讀訓練點、思維訓練點、延伸練筆點,大膽讓學生自讀自悟。

  四、說教學流程

(一)猜讀導入,營造一種氛圍;

教師出示新鮮的荔枝,讓學生說說荔枝的外形,說說吃起來的味道。如果讓你寫關於荔枝的文章,你會寫些什麼?那麼課文是不是這樣呢?作者的想法與你們是否相同呢?(有人說,閱讀是一種猜測的遊戲,是讀者的經驗在文本中的再驗證,是讀者人生經歷走向作者人生經歷的過程。而閱讀教學應引導通過大膽想像猜測,產生強烈的期待視野,從而與文本零距離接觸。)

(二)整體感知,升騰一種感受;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同時想想課文主要寫一件什麼事?(初讀是是閱讀教學的開始,學在解讀中的第一感覺很重要,原生態的感悟是後面教學的基礎,應讓學生直面文本。)

2、再讀課文,理清文脈。邊讀邊思考問題:課文圍繞荔枝寫了我與母親之間發生了哪幾件事?用自己的話概括。(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之後,給學生提供一個感興趣的,寬泛的閱讀對話話題,爲下一環節的精讀感悟做好鋪墊。)

(三)潛心會文,感悟一種情味;

1、批註課文,與文本對話

母親的愛是那樣無私與偉大,那麼課文哪些地方的描寫令你感動,請你多讀幾遍,並在文中旁註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批註文本是落實學生與廣文本對話的有效形式,也是有助於培養學生邊讀邊思的良好習慣,是語文整體素養的一部分,當然要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又要注意教師的適時點撥。)

2、批註交流,師生對話

彙報學生的感受,教師主要預設以下內容:

(1)母親筋脈突兀的手不停地撫摸着荔枝,然後用小拇指甲蓋劃破枝皮,小心翼翼地剝開皮又不讓皮掉下,手心託着荔枝,像是託着一隻剛剛啄破蛋殼的小雞,那樣愛憐地望着捨不得吞下。

(先指名讀句子,找出描寫母親動作的詞語,然後說說從這些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麼?最後指導學生朗讀)(母親是第一次吃荔枝,她非常喜歡荔枝,這樣細緻的動作描寫,可以體會到荔枝在母親的眼裏是格外的珍貴,她像對待一個小生命一樣認真細緻地剝開,仔仔細細地欣賞,像個孩子一樣高興,也可以說體會到了母親對荔枝的一種無比的喜愛,母親彷彿看到了兒子的一片孝心,心裏面是特別的高興。)

(2)這是一種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個都長着疤,有的還爛了皮,只是讓母親一一剜去了疤,洗得乾乾淨淨。每個沙果都顯得晶光透亮,沾着晶瑩的水珠,果皮上紅的紋絡顯得格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幾遍才洗成這般模樣。

(讓學生想想母親爲什麼買這些處理水果?重點抓住小果子的特點描寫,從中體會母親對生活的熱愛及對我的關懷。)

(3)母親端上茶來,笑吟吟順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經意,然後回過頭來對客人說:“快嚐嚐荔枝吧!”說得那般自然、妥帖。

(母親利用上茶端下沙果一事,可以體會到母親處處爲兒子着想,儘管那盤沙果是她買的,她就勢端了下去,留給兒子買的荔枝,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兒子的尷尬,維護了兒子的自尊心。這兒也可以體會到了母親的機智。)

(4)母親去世很久,我才知道母親臨終前一直捨不得吃一顆荔枝,都給了她心愛的.太饞嘴的小孫子吃了。

(母親臨終前未能吃上荔枝一事,可以體會到母親把捨不得吃的、最愛吃的荔枝都給了兒子和孫子,那種殷殷的舔犢深情,還可以體會到作者因母親臨終前不能吃上荔枝,而產生的深深的遺憾和無法彌補的痛楚。)

(5)站在荔枝攤前,腳挪不動步。那時,北京很少見到這種南國水果,時令一過,不消幾日,再想買就買不到了。想想活到 28 歲,居然沒有嘗過荔枝的滋味,再想想母親快 70 歲的人了,也從來沒有吃過荔枝呢!雖然一斤要好幾元,挺貴的,咬咬牙,還是掏出錢買上一斤。

(對比我們現在吃荔枝是家常便飯,而他們卻那麼艱難,表達作者對年近70 歲的老母親的拳拳孝心)

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彙報的順序適時點撥。

(這一環節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的交流碰撞,教師巧妙點撥,精要總結,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引導他們當演員,當課堂主角,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鼓勵學生說出獨立的見解和感受,促進學生多角度理解課文的人文內涵。)

真情訴說,與自己內心對話。

同學們,面對這對母子,他們互相關愛,母親爲了照顧小的把自己鍾愛的荔枝讓給子孫,而孩子熱愛母親,年年都給母親買荔枝,讀了他們的故事,你結合自己的實際,一定有許多話想說,想想,告訴你的同桌,然後再全班交流。

(“隔岸觀火”是語文學習的一大弊端,學生融不到學習的情境中去,課文豐富的人文內涵便很難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教學中讓學生改變角色,走進教材,從讀者變爲當事者,設身處地地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

(四)總結提升,學習一種表達;

而今荔枝依舊年年紅。簡短的一句話飽含着作者多少複雜的情感與心中訴說不盡的話語,根據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作者未說完的話會是什麼?(注意要與原文的基調一致。)

(兒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寫是小學生學習作文的重要途徑和訓練形式,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合程中走橋樑作用的一種手段。讓學生仿寫,把學到的知識點向課外延伸,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小學語文說課稿9

【說教材】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裏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

在教學本文時應該抓住兩個要點:一是要深入理解作家對貓各方面性情的描述,學習作家的語言技巧;二是要仔細品味文章中蘊涵着的既顯而易見又不着痕跡的感情抒發。

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我力求突出課文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以研究性閱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享有個性化的、自由的發展空間,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同時也不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訓練,力求兩者的和諧統一。

下面我就和各位老師交流一下我的這堂課的設計意圖。

【說重點】

(一)豐富語言積累。

《新課標》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的,這既是學習語文、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強的針對性。兒童語言貧乏,他們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不斷積累語言的過程。頭腦裏的語言材料增多,語言水平自然提高。這是社會交際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認識、發展智力所必需。說話時“妙語連珠,出口成章”,習作時“文思泉涌,妙筆生花”都在於一個人具有深厚的語言積澱。而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今天我就是結合課文的內容,讓學生積累有關成語。如果每節語文課前,我們語文老師都能花上兩三分鐘的時間,做這樣一件事情,相信學生日後將終身受益。

(二)在矛盾處置疑,激活學生的思維。

於無疑處設疑,於矛盾處置疑,往往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培養其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文章向大家介紹了幾隻大貓?”原是無疑之處;而“面對這樣性格古怪的大貓,老舍先生一定很頭疼了?”這又是文章的矛盾焦點。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在文中找理由、擺事實,忙得不亦樂乎。教師看似隨意實則有意的一句話,爲學生創設了一種積極思維的可能。

(三)重視朗讀,重視整體綜合感知。

過去在閱讀教學中,長期存在煩瑣的內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學程式。使語文教學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墜失了……《新課標》中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因此我今天讓學生自己選擇去讀寫貓性格古怪的句子,並且說說爲什麼這麼讀?如本文中對“蹭”字的理解,如果僅僅追求字面上的解釋是遠遠不夠的。由於學生已經過充分的朗讀,獲得了感知印象,並和已有的感知經驗碰撞、接通,於是心有所悟,豁然開朗。由於語言文字隱喻性很強,許多詞彙可意會不可言傳,可體驗而無法表達,有的是言有盡而意無窮,有的是“盡在不言中”。正是由於語言的模糊性,增強了語言的美感和表現力。使符號化的文字被重新貫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賦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對於《新課標》精神的理解,我也是處於學習的階段,談不上深刻地領會,今天和大家交流,也僅僅是一種探討,但願我拋出磚能引來更多的玉,請各位不吝賜教!謝謝!

小學語文說課稿10

一、教材分析與處理

《畫風》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

這篇課文以一個有趣的題目,引起了課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風看不見,摸不着,怎麼畫呢?課文中的三個小朋友一起畫畫,互相啓發,互相激勵,用不同的辦法畫出了風。課文塑造的是三個敢想敢問、善於思考的兒童形象,所以編者將本課安排在“用心思考,勇於創造”這一單元之中。

與以往所學課文相比,本文人物多,對話多,又是三個人的相互交流,學生不易理清課文中人物的態度、觀點、做法。因此,第一課時中,我重點進行識字寫字教學,並引導學生初步閱讀課文,弄清三個小朋友分別是怎麼畫風的,爲第二課時理解課文、感情朗讀打下基礎。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同時考慮課文的特點、學生的年齡特徵,我將《畫風》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知識目標:讀懂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能力目標: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設定“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意”爲教學重點;“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爲教學難點。

二、教學法的選擇

語文教學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施教之功,貴在導學。語文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掌握學法,真正實現“教是爲了不教”的目的。爲此,我設立了“讀——悟——說——畫”的學法導向,層層推進教學。

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以及動口說、動手畫,在讀中積累了語言,說中培養了口語交際能力,又在畫中培養創新精神。同時還創造出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中。

三、教學行爲策略的運用

  (一)複習舊知,鞏固識字。

識字是讀寫的基礎,人教版實驗教材對此十分重視。本課要求認識的7個生字中有6個出現在課文人物的姓名中。爲進一步鞏固對生字的識記,我通過課件出示三個小朋友的頭像及名字,讓學生與他們打招呼。如果喊對了,小夥伴就會迴應。就這樣,學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過程中鞏固了對生字的記憶。

  (二)深入理解,進行口頭表達訓練。

通過複習舊知引入新課後,我提出問題:“三個小朋友動腦筋,想辦法,用不同的方式畫出了風。他們到底是怎麼畫風的呢?請大家用筆把他們畫風的句子勾畫出來”以此來引導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要解決這個問題。學生首先得通讀全文,瞭解每個小朋友的態度、觀點;再動筆勾畫三個小朋友畫風的不同做法,並引起思索:爲什麼他們畫風的方法不一樣卻都畫出了風了呢?對課文有了進一步的感受。

然後我再採用實物展示、現場畫畫等方式和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和交流。並以此爲契機,讓學生找出“風藏在哪裏?”讓學生以“風來了,風把_____吹____了,風藏在___________裏”這樣的句式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朗朗上口的句式讓學生覺得非常有趣,而老師“小詩人”的誇獎,讓學生在表達上越來越來棒。當幾個句式連在一起以後,就成了一首饒有詩意的小詩。我讓學生給自己作的小詩加上題目,再一起朗誦自己的大作,學生的成就感是非凡的。

  (三)馳騁想象,描繪美景。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大語文觀”,提出要“建構課內外聯繫,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把繪畫引入語文教學之中,以此激情、領悟、延伸、拓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對直觀事物感興趣,喜歡豔麗的色彩,喜歡每天拿着筆描描畫畫。可以說,小小畫筆傾注了他們對世界的認識,稚嫩的畫面,一顆顆創新的種子在萌芽。

《畫風》一文中,三個小朋友畫了風,爲什麼我們不能畫畫風呢?“三個好朋友互相啓發,互相激勵,竟然將原本看不見、摸不着的風畫了出來,你能畫風嗎?你想怎麼畫?”我們可以想象,這簡簡單單的一“問”,將激起多少層浪。也許,孩子們的筆法不那麼高明,色彩也不一定很和諧,但在這愉悅的氣氛中,他們求新求異的思維得到了發展。

特別是在經過了前面的鋪墊後,學生再用這種“詩人”般的話去猜猜別的畫的風在哪裏,更是進一步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總結延伸,拓展認識。

展示了自己畫的風以後,老師再引導學生動腦筋想辦法畫出聲音、氣味,對學生的思維將是更好的訓練。

四、板書程序設計。

板書設計很簡單,就是由學生自己總結出的“小詩”組成。這不僅是對課文內容的一個理解總結,更是學生思維的一個昇華和感悟。

小學語文說課稿11

各位領導、老師下午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一組中的第一篇 ,課文的題目是《燕子》。

首先我先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

這篇課文是第一組當中的一篇。第一組共有四篇課文,教學的主題是瞭解和認識自然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通過學生的自我感受,培養他們發現、觀察、創造能力。這四篇課文的組合是按照從小到大、從簡單到複雜景物、場景的順序編排的,其目的是引導學生從具體景物的觀察思考逐步推進到廣闊複雜場景的觀察、理解和想象。

本組課文從新課改的角度上說,採用了課文學習點的深入和整體訓練延伸發揮的編排方式,融知識學習、個性培養、審美教育、創造發揮爲一體,較好的體現了學習的綜合性、自主性、創造性的教學理念。

本課是鄭振鐸先生的散文刪改。主要通過春天景色特別是“燕子”這一形象的描寫謳歌了春天及生活的美好。課文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分不同的側面刻畫燕子的形態、動作及所體現的美麗內蘊。

下面我再說教學內容。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

(1)引導學生具體觀察燕子的外形、動作等的特點。

(2)體會課文中詩化的語言美。

(3)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4)掌握本課字、詞及句子。

難點在於:

(1)培養學生做細微、具體、準確的觀察。

(2)從課文具體描寫出發,使學生更開闊、生動的想象。

我再說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一方面,運用情景教學在情感化的課堂氛圍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另一方面一誦讀爲線索整體感悟和具體指導分析相結合,加強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本可的學法主要採用自我吟誦、師生互動、小組討論的方法。

下面我具體談一下本課的執教過程:

本課我分爲四個環節:

1、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2、初度課文,整體感知;

3、分讀賞析;

4、回讀昇華,積累拓展。

下面我分步說明我的教學設計

一、 在導入環節根據本課內容,我準備採用多媒體課件:春天,燕子在空中翻飛往來的場景,並配音樂,設置情景引入課題。在播放畫面的同時,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問:同學們,在我們播放的畫面中,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學生回答。然後過度到本課的學習。

二、 在初讀感知環節採用學生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並要求學生投入感情,然後教師範讀,整體感知全文。

三、 分讀賞析環節。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有感情分讀課文,並體會情感。爲了推進課文的朗讀和理解,我準備採用“誦讀小標兵”的競賽方法最後評出“誦讀小標兵”。在這個環節中我準備採用以下幾個步驟實施教學:

1、帶着“小燕子是什麼樣”的問題誦讀第一段,然後投出一隻燕子的具體畫面,讓學生詳細觀察燕子的色彩、翅膀、尾巴等的形狀,同時在觀察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生活來理解燕子翅膀輕快;尾巴似剪刀的特點,並板書燕子特點的重點詞語:活潑、機靈。

2、投出燕子在春天成羣結隊歸來的畫面,讓學生觀摩畫面後,帶着“小燕子爲春天帶來了什麼”的問題朗讀第二段,引導學生理解和想象“趕集似的聚攏”。爲了使學生更深入的理解“趕集似的聚攏”及“增添生機”,我特別設計了一個學生模仿燕子叫聲的教學細節,理解“增添生機”。

3、播放燕子在微風中、陽光中翻飛的畫面片段,在畫面的啓發下,採用小組代表競賽的方式,形象的朗讀課文,讓學生創造性的模仿小燕子飛翔的樣子,突出重點詞語:掠過、一轉眼、橫掠過、偶爾、波紋、盪漾。分組討論這些詞語的形象,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通過對燕子聲音和動作的模仿、關鍵詞語的體會和想象,來觀察和理解燕子飛翔的動態特點,從而突破課文重、難點。

4、投出燕子在電線杆上的畫面,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最後一段,放下課本,觀察多媒體畫面,想象燕子和電線杆的構圖像什麼,引導學生沿着“五線譜”想象到音樂,然後鼓勵誘導學生根據這個畫面唱出一兩句自己創作的春天的歌曲。最後讓學生明白用五線譜打比方,我們不僅看到燕子的空間想象,同時彷彿聽到春天美妙的旋律。

5、通過讀課文最後在整體播放整篇課文的畫面和《嘀哩嘀哩》的歌聲中結束本課。

八、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把本篇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給父母聽

小學語文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家》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通過用學生的熟悉的事物作比,讓學生體會爲什麼說“祖國就是我們的家”。這首兒童詩在本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過本文的感情朗讀,落實《小語大綱》中提出的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任務。同時進行說話和表演訓練,進而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針對低年級段學生的年齡特徵,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複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8個生字,"藍、祖"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一種筆畫。

3、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說教學重難點:

課文的第五句“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不容易理解。體會其中包含的意思是教學難點。爲抓住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從本課兒童詩的特點考慮,從學生實際出發,教學時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此外還有以讀代講法,讀中感悟法等。

學法: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主動的學習過程,要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從過去的“講堂”變成學生的“學堂”,必須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益,把課堂這一個廣闊的舞臺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素質,遵循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的原則,學生採用:看、聽、讀、演的方法學習。

五、說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激趣導入

上課開始,我先給學生播放歌曲《幸福的家》用歡樂的音樂渲染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再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家。接着,引出課題:.有一首很美的詩,題目就叫家(板書課題:家jiā)

指名讀課題。

並設疑:詩裏的家究竟是怎樣的。

(二)看圖識字,整體感知

(出示書上插圖)這裏的景色美嗎?你看到了什麼?再引導學生認識“白雲、種子”等由生字組成的新詞,並相機正音,接着通過提問“他們的家在哪裏?”引出課文內容,啓發學生互動交流,然後我結合學生回答,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走進文本。

教師:藍藍的天空白雲飄,鳥兒在樹林裏歡快地歌唱,魚兒在小河裏自由地游來游去,種子在泥土裏慢慢地生根發芽,多麼優美的景色呀!書上是怎樣寫的呢?自己讀一讀課文。並出示自讀要求:自讀課文,把字音讀準,詩句讀連貫。讀完後老師加以檢查,指名讀。

(三)巧設情境,突破難點

1、第一句

(1)白雲的家在哪兒?(出示白雲圖)練習

說話:藍天是——的家。(出示白雲、小鳥、魚兒、種子圖)說說它們的家在哪兒?

(2)把(四幅圖)它們送回家(貼圖),“送回家”時需說一句話:——是——的家。

(3)自由朗讀,你最喜歡讀哪一行。

①想不想看看白雲的家?白雲的家怎麼樣?指導讀第一行:指名讀、範讀,學生閉上眼睛,彷彿看到了什麼?齊讀。練習用“藍天是——的家”說話。

②出示第二行:如果你是一隻小鳥,會在樹林裏幹什麼?你和小夥伴會說什麼?你的心情怎麼樣?開心的讀第二行。練習用“樹林是——的家”說話。

③出示第三行:(顯示動畫)魚兒在幹什麼?魚兒能離開水嗎?學着魚兒遊動,讀句子。練習用“小河是——的家”說話。

④出示第四行:(看圖)猜一猜種子在泥土裏會慢慢地怎麼樣?讓我們來做一粒種子,演一演你是怎樣慢慢長大的。是呀!種子從生根發芽到長葉開花都離不開泥土提供的營養,讀句子,練習用“泥土是——的家”說話。

(4)課文的第五句“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是全文的重點句。由於低年級學生對祖國瞭解甚少,我預計理解本詩句的精確得當對學生來說是個難點。因此,我先調動學生大腦中與祖國相關的知識儲備,創設“我對祖國知多少”的情境,引導學生自由交流課前瞭解的知識。接着在音樂的渲染下,播放祖國山水風光的圖片:遼闊的原野,巍峨的高山,雄偉的天安門廣場和遍地的鮮花,讓學生來感受祖國的偉大和美麗的景象,進而感悟祖國就像一個美麗的大花園。激發學生體會在祖國的哺育健康學習、生活、成長的快樂,進而感悟“祖國就是小朋友幸福的家。”最後引導學生走入詩的意境。在音樂聲中感情朗讀,入情入境,與文本產生情感的共鳴。最後再出示句子“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指名讀,齊讀。

(四)拓展延伸,遷移練習

師:這首詩彷彿就是我們同學們心中流淌出來的歌,剛纔我們瞭解到白雲、小鳥、魚兒、種子的家,那麼你們還知道什麼是誰的家呢?請四人小組討論討論。

在整體感受文本的基礎上,請學生仿照課文,實現遷移,創設“學做小詩人”的實踐活動,把語文課的視野延伸到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不僅巧妙地進行語言訓練,更積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潛能,而且體現大語文觀教學。

(五)識寫生字,探究入微

重點教學生字白、雲。出示生字卡片:白、雲,指名讀準字音,組詞。然後讓學生自己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從旁點撥和指導,再讓孩子們做小老師說說如何寫好這兩個字。

最後老師師範寫,學生描紅。

小學語文說課稿13

【說教材】

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古詩二首》中的第二首《春曉》。這首古詩的作者是唐代墨客孟浩然。是作者春晨即興之作。它形貌的重要是春天清晨的景緻,鳥雀隨處鳴叫,顛末一夜的風雨,地上隨處是落花。可以說字裏行間都流蕩着春晨的濃濃氣味,表露着作者喜春、愛春、念春、惜春的春戀之情,爲讀者勾畫出了一幅優美的春曉圖,尤其是鳥雀的啼叫,風雨的聲響,更爲人們建立了光顯的聽覺形象。

【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認識本課中5個生字,會寫生字“知”。

⑵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首古詩。

⑶初步理解古詩大意。

⑷培養學生想象力,感悟古詩意境的能力。

2.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學生熱愛春天,和作者產生共鳴,一起分享春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朗讀並背誦古詩,難點是在簡單理解古詩大意的基礎上感悟古詩的意境。

【說教具】

課件

【說教法】

1、讀書法:

根據低年級語文教學的特點是以識字、學詞、學句和朗讀背誦訓練爲重點,我在教學中主要以讀爲主,讀中熟字,讀中解詞,讀中學句,讀中悟情的方法。

2、創設情境法:

利用多媒體課件爲學生創設美麗的春晨情境,使學生置身於美景之中,從而使情感得到昇華,與作者產生共鳴。

【說學法】

1、合作法:

針對於字詞合作交流認讀,詩句的理解也是在合作交流中達到教學目標的。

2、體驗法:

用靈巧的小手畫出自己心目中的“春曉圖”,並結合課件體驗和感悟古詩的意境。

【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首先我出示春晨情景課件,讓學生說說從畫面中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而後我再設問導入課題:唐代詩人孟浩然又是怎樣用詩句描寫春天早晨美麗的景色呢?

這樣導入,不僅能切合低年級學生愛看動畫的心理,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

二、初讀古詩,認識字詞

由於學生們對這首詩比較熟悉,所以我先讓學生們自己試讀這首詩,瞭解學生讀詩及認字水平,給學生一個自由學習的空間。然後,我適時出示配樂朗讀古詩的課件,入情入境的爲學生們範讀。因爲剛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們,在朗讀古詩方面肯定有許多的不足之處,所以我認爲教師的引讀課文是必要的。

(出示課件)接着重點指導學生學習生字“知”,再指導學習四個要求認識的生字“曉”、“眠”、“聞”、“落”。先領讀,後齊讀,再指名讀。

爲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生字,我又設計了一個小遊戲:幫生字寶寶找家。(出示課件)

提示:五個可愛的生字寶寶因爲貪玩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要求學生幫他們找到自己的家。

然後讓學生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再讓小組代表彙報成果。如果出現問題,我再相機指導。

低年級生字教學是一個重點,如果只是中規中矩地進行指導,不僅達不到理想的教學目標,還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爲此,我這樣設計的目的就是想讓學生換一種學習氛圍,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玩中體會學習知識的樂趣,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團結協作精神。

三、合作交流,理解詩意

對於詩意的理解,讓學生們完整的說下來難度很大,所以教學中,我先對重點字詞,如“春曉”、“眠”、“不覺”、“聞”、“啼”、“處處”、“夜來”等詞語(出示課件)進行引導、點撥,幫助學生理解,接着我採用齊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熟讀古詩,最後出示動畫課件,一邊讓學生觀察一邊合作交流,讓小組代表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的意思。教師再相機歸納詩意。

這樣入情入境的教學,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思維。

四、熟讀成誦,體悟意境

先引導學生在明白詩意的底子上背誦古詩。

然後引導門生體悟詩的意境,對此講授我接納兩種要領:

1、配樂朗讀古詩,讓學生們閉眼想象。(出示課件)

2、發起學生用本身機靈的小手畫一畫本身心中所想的“春曉圖”。(出示課件)

陪同着美好的音樂氣氛,讓孩子們在短短的幾分鐘裏,將心中的所想所悟表達在畫紙上,用那壯麗的顏色,動情的語句刻畫着他們心中對春天的暢想,既加深了對古詩的感悟,又造就了學生的繪畫本領。

小學語文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將心比心》一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組的一篇閱讀課文,本文以“將心比心”爲題,通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根據文章的特點,我爲本課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中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將心比心”的意思,懂得人與人之間應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根據教材編排和教材本身的特點,我確定本文的教學重難點是:根據課文的兩件典型事例,體會“將心比心”的意思。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爲:

1、抓住重點語句進行朗讀、體會,組織學生討論。

2、結合典型事例,鼓勵學生大膽表達。

學法指導爲:

通過閱讀思考、合作交流、展示點評及擴展練習說話,培養學生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我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特點,爲了突出“聽說讀”的訓練,將本課的教學過程劃分爲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我以身邊的小事引出學生的回答,我的評價緊扣課題的意思,以引出今天的課文,同時板書課題:8。*將心比心,並讓學生齊讀課題,隨之提問:這兩個心字的意思相同嗎?是將誰的心比誰的心呢?以此過渡到新課中來。

(二)檢查預習,鞏固基礎知識。

檢查預習的方式由小老師抽查,可以鍛鍊學生的能力,也可以初步瞭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在歸納事例時,我相機板書重點內容。

(三)合作探究,體會事例,理解“將心比心”。

在這個環節,我主要設計了兩個探究點和一個課堂延伸訓練點。爲了讓學生在理解事例中體會“將心比心”的含義,我又在前兩個探究點中分別安排了兩個小點和一個補充訓練,補充訓練是針對全班同學而設計,由點評學生引導解答,以幫助學生理解,也達到訓練學生“聽說”能力和培養“小老師”的講解能力。

此外,爲了讓學生進一步對課題的理解,我小結了全文,點明瞭中心。爲了鞏固學生的理解,我安排了分享生活中”將心比心”的事例。

(四)當堂訓練

這個環節重點安排了理解課題的練習和寫話練習。模仿課文的語言描寫,寫幾句人物的對話,選用第二題中的短語,注意對話語中提示語的位置。

(五)說板書

板書設計針對課文內容,我設計了這個板書(出示)

8*將心比心

阿姨爲奶奶開門

溫暖

母親鼓勵實習護士

這樣的設計既增強了直觀性,又有利於對課文內容一目瞭然,更突出了課文的主旨。

最後,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有助於我的進步,謝謝大家!

小學語文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尊嚴》是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二組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從內容中體會思想。本篇課文抓住輕人神態、動作、語言,描寫他是一個要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食物的人,表現出年輕人是一個有尊嚴的人。因此,我把本課教學目標確定爲以下幾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遜”“喉”“捶”“愜”四個生字詞;

2、過程與方法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默讀、朗讀、比賽讀、小組讀等方式反覆朗讀課文,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體會到尊嚴的可貴之處,從而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自覺維護自己及他人的尊嚴。

教學重點:

通過文中對年輕人的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教學難點:

透過年輕人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品質,以及分析傑克遜大叔對女兒的談話,認識到這種自尊的可貴。

二、說教法:

新課程表明: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所感

悟和思考。因此,在教學方法上,我着重引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

我主要運用到的教法有:

1、問題導入法

2、課文分析法

三、說學法:

根據課文的特點,以及考慮到四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在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運用如下的學習方法:

1、自讀品悟法

2、小組合作學習法

四、說教學程序:

1、創設問題情境。學生都是好奇好學的,在導入創設一個問題情境,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假如你是一個飢腸轆轆、筋疲力盡的逃難人,有人將食物送到你的面前,你會怎麼做?

2、以讀促思,讀中感悟

(1) 默讀課文,師提出要求。新課標指出,第二學段的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要初步學會默讀。這個環節正好爲培養學生的默讀能力提供了機會。教師在學生閱讀前要明確要求,這有利於學生更有方向地把握課文。

(2)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教師提出更進一步的要求。(簡單地複述課文大意)。在教學中層層深入地提出問題,這符

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3、合作學習,探索交流

這個環節是先讓學生合作學習,再讓同學們彙報學習情況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學習,培養其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激勵學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達到口語訓練的目的。我主要是從三個問題引導學生合作學習的:

(1)從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年輕人是個什麼樣的人(有自尊、有原則的人)

(2)對於這個年輕人的表現,你有什麼感受?(佩服他,自尊對於我們很重要)

(3)我們應該用什麼語氣來讀年輕人與傑克遜大叔的這些對話?

4、分析課文,適時點撥。

在這個環節中,我重點分析兩個問題。

(1)年輕人從一開始不吃傑克遜大叔送的食物到最後他接受的原因。

(2)分析傑克遜與女兒的談話,體會尊嚴的可貴之處。(爲什麼說他是富翁?文中哪些句子證明了他是個富翁)。適當的分析課文有利於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5、比賽讀書,深化理解。

根據小學生的好勝心以及愛表現的特點,我設計了以小組爲單位,比賽讀年輕人和傑克遜大叔的對話的環節,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更進一步地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6、整體回顧,分享感受。

爲了讓學生能更好地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中心,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在這個環節中,我將採用分小組朗讀課文,然後讓學生談談學習了這篇文章的感受。

7、拓展知識,深化理解。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所以,在最後這個環節中,我選擇了贈給同學們幾句有關“尊嚴”的名言的方式,希望學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廣泛地理解尊嚴的重要與可貴。

8、作業

語文教學是植根現實的,它應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繫,爲此我佈置的作業是:

蒐集其它有關“尊嚴”的故事,與同學們分享你的故事。 這樣可以有效地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