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必備】說課稿4篇

本文已影響 2.93W人 

【必備】說課稿4篇

【必備】說課稿4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稿 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慣,培養學生對於科學研究的興趣。

2、學習抓住事物特點,將事物寫具體的方法,並領會舉數字和作比較等方法去說明事物特點的好處。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瞭解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

2、難點:

鯨的進化過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鯨的圖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喚起求知慾

1、課件顯示深海中的鯨,提問:

同學們,老師帶來了一些精美的圖片,大家想看嗎?好,那就讓我們欣賞一下。你們知道它們是什麼動物嗎?

課題出示,學生齊說:鯨。

2、師: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鯨》。你們想知道關於鯨的什麼知識呢?學生提問。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概內容

過渡: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作者向我們介紹了鯨的那些知識?

1、師: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想想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鯨?文中運用了我們以前學過的那些說明方法?並且把你的發現講給同桌聽聽。

2、個別發言,教師總結:

誰來說說課文從那幾方面介紹了鯨?我們把鯨的這種變化稱爲進化。食物、呼吸、睡覺、生長,我們可以概括爲鯨的生活習性。

板書:

形體、進化、種類、生活習性(食物、呼吸、睡覺、生長)

三、學習難點──進化部分

過渡:

師:你最感興趣的是鯨的什麼問題呢?(學生自說)鯨雖然生活在海洋中卻不是魚類,老師就特別想知道它怎麼進化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好不好?

1、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二段,想一想生活在海洋中的鯨爲什麼不是魚類?

2、指名說,因爲它是哺乳動物。

3、什麼叫哺乳動物呢?學生回答。

(對,孩子從媽媽肚子裏生出來以後,吃媽媽的奶長大的就叫哺乳動物。)

4、出示填空及進化示意圖:

老師這有一道填空題誰能根據京的進化過程把它填好?

在很遠的古代,鯨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樣,生活在____。後來環境發生了變化,鯨的祖先生活在______;又經過了_____的年代,他們的前肢和尾巴漸漸變成了__,後肢完全__,整個身子成了魚的樣子,適應了___的生活。

先個別說,再一起說。最後齊讀段落。

師:作者用文字敘述了鯨的進化過程,同學們想不想親眼看看鯨究竟是怎麼從陸地來到海洋生活的?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視頻片斷。

四、學習重點段落──體形,瞭解說明方法

剛纔我們一起學習了鯨的進化,在這之前同學們看了很多鯨的圖片,你有什麼感覺?

1、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

現在,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鯨很大?用筆畫下來,並想一想作者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2、請你談談:

(讓學生試讀,體現大。)出示段落。

板書:

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

3、你還知道什麼方法也能把事物說明得更具體形象嗎?

(打比方。)

4、現在讓我們比較直觀地看一下鯨到底有多大。

(可見展示1)

我們現在知道了,鯨的確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了,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鯨的大通過朗讀體現出來。

同學們讀得真不錯!

五、探究學習

1、提問:

師:剛纔我們研究了鯨的進化和鯨的外形的它們都是鯨的共同特點,那麼不同種類的鯨的生活習性是否相同呢?

(學生回答。)

2、同學們各有各的看法,那麼不同種類鯨的生活習性是否相同呢?我們就以不同種類鯨的生活習性是否相同爲題做一個研究報告好不好?下面,讓我們到書中和你們自己收集的資料中去尋找答案,共同完成這項報告。

(課件出示報告表格。)

3、學生收集和分析信息資料,進行調查研究:

誰來讀一下活動要求?

⑴ 組長負責,分工協作。

⑵ 邊讀邊討論,整理歸納資料。

⑶ 認真填寫研究報告,語言精練。

現在就開始吧!

4、交流評議:

同學們的報告都做完了嗎?

學生代表彙報,其他小組補充。

5、得出結論:

不同種類的鯨生活習性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六、學習方法,朗讀課文

剛纔我們做了鯨的生活習性的報告。關於鯨的吃食、呼吸、睡覺、生長這四方面的生活習性,你願意當解說員賢達及介紹一下嗎?怎樣才能生動、形象地講解,吸引觀衆呢?還是讓我們先來向作者學習學習吧!

1、熟讀課文,選擇自己想介紹的習性,自由練習。

2、同位相互交流、聽取意見。

3、讓學生指這課件結合課文與課外資料進行創造性的複述。

4、你認爲他解說地好嗎?爲什麼?好在哪?

(指導學生結合多種說明方法的運用進行評議。)

七、拓展學習

同學們,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八、作業

蒐集有關鯨或像鯨這樣的生活在海洋的哺乳動物的資料,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介紹給大家。

說課稿 篇2

我說課的內容是新教材二年級上第44課《山裏的桃花開得遲》。下面我從教材的特點、目標設定,教學環節的設計,這幾個方面作簡要的說明。

一、教材簡析

沈括是宋朝著名的科學家,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少年沈括由兩句詩的內容引發思考:爲什麼自家院子裏的桃花枯萎了,山裏的桃花纔剛盛開?通過上山觀察終於明白了桃花遲開的原因是山上的地勢高,溫度低。本課集常識性與人文性爲一體,“桃花遲開的原因”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課外知識,沈括善於觀察思考,勇於探索的好習慣是值得學生學習的,也是平時學生們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二、目標定位

1、認知目標:

(1)學習本課“沈、芳、寺、凋、院、枯、萎、約、襖、原”這十個生字,積累詞語“芳菲、枯萎、盛開、七嘴八舌”。

(2)通過課文內容學習,知道山裏桃花遲開的原因是地勢高,溫度低。

2、技能目標:能有感情朗讀課文中的重點句子,並積累這些句子,在此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複述相關內容。

3、情感目標:讓學生懂得要養成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勇於探索的`好習慣。

《新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學中的“三維概念”。一維是知識技能,二維是過程方法,三維是情感態度,價值觀。其中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最重要的學習目標。所以我這節課我就是想通過課文內容學習,引導學生懂得山裏桃花遲開的原因。讓學生感悟到要養成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勇於探索的好習慣。這裏要強調的是本節課三維目標的定位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考慮到了原有的學習基礎,考慮到了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到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而目標的落實強調整體性,是強調在整體的課文學習過程中去落實三維目標,而非割裂地機械完成。整個內容都是圍繞學生在比較中提出的問題“爲什麼三裏的桃花開得遲?”展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三、主要教學環節

下面我從三個方面來談談我這節課對目標的落實和重點難點的突破。

(一)導入激趣 破題生疑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興趣”又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也就能成功一半了。所以我非常注重“導入”這一重要的開端。開始我先出示圖片,並板書:桃花開 。然後問學生:“桃花幾月開?”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不難回答出桃花是三月開的。我請學生尋找課文中和他們講述的不一樣的地方。學生找到詩句,我出示內容,讓學生讀詩句,讀譯文。學生在理解詩句的同時感受到了不同,在比較的過程中發現了矛盾 ,教師揭示課題,學生很自然地在矛盾中產生並提出了問題:“爲什麼山裏的桃花開得遲?”這裏問題的產生非老師代替他們提出,而是學生在比較中感悟到的。這樣的設計做到了“以學生爲本”。在這個環節中,我根據語言環境,進行了重點生字的識字教學。如,在讀到古詩的時候,講到沈括這個人物,我出示沈括的圖片介紹,讓學生在瞭解沈括的同時記住“沈”並知道這個字的讀音是前鼻音。又如“凋謝”的“凋”字,我讓學生用熟字加部首的方法來記住,並找找“凋謝”在文中的反義詞,在學生字的同時理解了詞語的意思,通過不同的方法進行了字詞教學。

(二)、帶疑深入 研究學習

這一環節是突破重點的環節,我主要通過填空的形式(出示媒體)把整個環節的內容貫穿在一起。在這裏我先讓學生讀讀課文,找找沈括當時看到什麼,想到什麼?在有感情的朗讀之後,再讓學生找到山裏桃花開的情景。沈括怎麼知道山裏的桃花會開得正茂盛呢?完成填空。完成的是填空,訓練的是朗讀,感悟的是觀察、思考、探索的過程。最後,讓學生找找山上山下的不同,沈括正是從這些不同現象的比較中明白了山裏桃花遲開的原因。

二年級的學生還不能連貫地表達完整的意思,這個填空形式是老師給學生一個扶手,讓學生能找到課文中的語言文字,並且積累這些語言文字,內化爲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在這裏我非常注重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是對文本的體驗,是語言積累的重點,是複述課文主要內容的扶手和依據。例如,最後一句:沈括一下子明白了的內容,是山裏桃花遲開的原因,是認知目標中的重點,這樣的內容不僅要會讀,還要會背,還要化爲自己的語言講出來。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根據填空內容的層層深入,我隨即板書。

(三)、積累運用 感悟生情

學生在層層深入的語言訓練之後,我又讓他們進行角色的遷移,讓他們做沈括,看着投影來說說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經過。並且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這是前面一個環節基礎上的昇華,是調動學生自身積累的知識對教材進行了再創造,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有了前面反覆朗讀甚至背誦爲鋪墊,複述主要內容對學生而言就不是困難的事情了。

下面是對學生進行第二次的角色遷移:如果你是媽媽,你聽了沈括說的話,你會對他說些什麼?媽媽對沈括說的話,就是情感目標中的內容,也是本節課教師希望學生知道的人生的真諦。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自己感悟,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其效果遠遠超過教師來告訴他。

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牢牢抓住四個字:趣 疑 練 悟。學生在學習的初始,因爲興趣而讀古詩,因爲興趣而產生疑問,產生了疑問就要解決,通過解疑促進了語言訓練,在語言訓練中悟出了感情。這四步不是孤立的,是緊密相連,步步推進,環環相口的。

最後的課外拓展,教師佈置了這樣的內容:說說對生活中的哪些現象充滿好奇想知道答案的,課堂內不能解決的,自己想辦法去找到答案。這樣就讓學生將疑問延伸到了課外,同時也將課堂上學生自己感悟的象沈括那樣“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勇於探索”的學習習慣延伸到了課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中國有句古話:授之魚,不如授之漁。教給學生知識,不如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因爲這纔是讓他們授用一生的。所以我立足於課堂,將眼光延伸到了課堂以外更遠的地方。在“授之漁”的教學道路上,不斷探索!

說課稿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深受學生們的喜愛。本課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寫了蝸牛想找一個十全十美,擁有各種本領的師傅,跟他學本領,但最終也沒能找到。課文共13節,第1——4節寫了兔子想教蝸牛跑和跳,但蝸牛因爲兔子不會飛,不是全才師傅,就再也不理睬兔子了。第5——8節寫了蝴蝶想教蝸牛學飛,但蝸牛因爲蝴蝶不會跑"又向前爬去"。第9——12節寫了鴨子想教蝸牛學游泳,但蝸牛因爲鴨子不會跑,"又向前爬去"。第13節寫了蝸牛爬過坡,越過嶺,還是沒找到全才師傅。告訴學生學本領要一步一步地學,不能一味求全。

學情分析

一年級第二學期的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暫,對具有動感的色彩鮮明的多媒體畫面感興趣。他們認識事物往往只在於表面的認識,對生字的認識學習已有一定的經驗與方法。而思維有時也能爆出一個亮點,讓你爲他喝彩。

目標制定

本課教學目標是在語言環境中認識10個漢字,並會描寫主,並,泳,浪。正確朗讀了解寓意。能展開想象,發散思維,懂得學本領一步一步學,不能一下求全。

教材處理

本課重點是在語言環境中認識10個生字,並能做到有感情朗讀課文,瞭解寓意。生字教學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有側重點,"主,並"側重音形,"泳,浪"側重形義,方法多樣,靈活運用,幫助記憶。能找到小動物的對話並用線條劃下,試着朗讀訓練,加深感悟。

方法運用

學生對蝸牛的認識只在於單一品種,具有侷限性。我通過圖片讓學生了解品種多樣的國內外蝸牛,加深印象。這樣拓展了他們的視野,增長了見識。在出示課題時,我邊讀邊寫"藝",以讀白形式告訴學生這是整體認讀音節,部首是什麼,先寫什麼,再寫什麼。

我主要採用從整體感悟——局部體驗——整體認知,瞭解課文。從扶——放——展,進行朗讀訓練與說話練習。目的讓學生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集中認讀生字,並進行朗讀的訓練,通過對課文的朗讀,讓學生養成邊讀邊思的習慣。兩次讀的要求不同,第一遍讓學生在閱讀中,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知道具體人物。第二遍讀是根據提示有重點的讀課文的有關內容,指導學生讀好小動物的話,然後重點訓練蝸牛說的話。讓學生在朗讀中有所感悟,並通過有提示的說話練習,幫助學生進行總結歸納。

反思重建

本節課條理清晰,目標明確,有側重點,學生的技能,情感都得到了一定的鍛鍊與提高。只是在節奏上還要加快,容量還可以加大,課堂的生成資源。

說課稿 篇4

《黃河的主人》是小學語文國標本第八冊的一篇課文,它描寫了波浪洶涌的黃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駕馭黃河的風采,讚揚了艄公憑着勇敢、智慧、機敏,戰勝驚濤駭浪的黃河精神,並以“黃河的主人”的美譽來讚美他。課文語言生動形象,行文跌宕起伏,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材料。

對我們這兒的學生來說,離黃河實在太遙遠,對羊皮筏子的瞭解又近乎零,因此,要讓學生感受並想象到滾滾黃河的壯觀和驚險,感知羊皮筏子在洶涌的激流裏鼓浪前進的驚心動魄的景象,是有一定困難的。另外,要使學生弄清各部分和中心句之間的有機聯繫也是一個難點。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初定以下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2個多音字及3個綠線內的字。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藉課文語言材料,理解中心句,感受黃河波濤洶涌的氣勢,領悟“黃河主人”的機智勇敢及勇於與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其中目標3是重點也是難點。我預設用兩課時完成以上教學目標。

一課時,我準備採用三個層面的讀,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首先,讓學生談談印象中的黃河及古往今來描寫黃河的詩句,再多媒體展示波濤洶涌的黃河畫面,使學生對黃河的氣勢有初步感受。接着揭示課題,由學生質疑,然後引領學生帶着問題,自讀課文。接着,結合初讀檢查,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在這個過程中,着重對“漂”“系”兩個多音字及衆多成語進行正音,並對一些不容易讀好的句子留心指導,如“不止一個,還有一個……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個人!”要注意提醒學生數字間的停頓。在初步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仔細讀課文,並適時梳理課文,如,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課文寫到了在黃河上的哪些人和物?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在描寫?通過不同層面要求的讀,引導學生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主要分 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複習導入,再次感知,喚發情感。

上課伊始,我首先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並指名交流,使學生再次感知,課文內容,並喚起學生想對艄公了解更深的情感,爲進一步學習作準備。

二、研讀課文,展開想象,引發共鳴。

在學生回顧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我將相機出示中心句,並以“板艄公的勇敢和機智、鎮靜和機敏表現在課文的哪些地方?”這一主脈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引領學生自讀課文,找到有關句子,多讀讀,品味品味,然後同桌或四人小組交流交流。在學生充分自主研讀的基礎上組織交流,並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到位:

1、烘托渲染,感受黃河之險及羊皮筏子的小、輕

伴隨着鋼琴協奏曲《黃河》的激昂樂聲,多媒體出示黃河畫面,讓學生在直觀的感受中領略黃河的磅礴氣勢,並通過讓學生說說想用什麼詞或詩句來形容你此刻看到的黃河,以達到積累致用的目的。

那麼,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作者是什麼感覺呢?學生自讀自悟2—5自然段,我將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朗讀、想象,再結合多媒體畫面上羊皮筏子與黃河的鮮明對比,體會到羊皮筏子是“那麼小,那麼輕”。接着引領學生對第3自然段的“啊”進行多元解讀,可以感受到那麼小的羊皮筏子竟載人又載物,帶給作者及我們心靈震撼的該是一份怎樣的提心吊膽與驚訝呀!此時,再來讀1—5自然段,學生與文本之間定能形成共鳴。

2、朗讀想象,感受艄公的“主人”形象

相較於作者的提心吊膽,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又什麼表現呢?引領學生讀第6自然段,抓住“談笑風生”“從容”等詞句,體悟到乘客對艄公的一份信任。接着以“皮筏上的乘客憑什麼能這樣談笑風生?”爲切入口引領學生去感受艄公的“主人”形象。如理解第6自然段中“我不禁提心吊膽,而那艄公卻很沉着。他專心致志地撐着篙,小心地注視着水勢,大膽地破浪前行。”這兩句時,我將首先引導學生說一說“沉着、專心致志、小心、大膽”的反義詞,再進行假設:如果艄公驚慌、心不在焉、粗心、膽怯,會導致怎樣的後果,接着讓學生展開想象,想象艄公是怎樣專心致志駕駛羊皮筏子的,從而讓學生了解到艄公的這份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包含了對乘客生命、安全的高度負責。再引導學生進行情境拓展:討論艄公會遇到怎樣的困難,他又會如何克服,從而深入感受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穩健、從容不迫的氣質及他那高超的駕筏技術和豐富的經驗。最後,我將充滿激情地引讀最後一個自然段,並讓學生談談對中心句的理解,相信學生對它一定有了更深一層的感悟。此時讓學生懷着對艄公的一份敬意再讀課文,相信定能達到披情入文的境界。

三、讀寫結合,昇華主題,內化精神。

當學生充分感受到了黃河波濤洶涌、濁浪排空的氣勢,領略了黃河主人勇敢鎮定的風采後,心中一定有很多話要傾吐,因此我將建議選擇下面四句話中的一句開頭寫一段話:

1、黃河,我想對你說……

2、艄公,我想對你說……

3、同學,我想對你說……

4、我想對自己說……

5、我想對××說……

以上只是我的預設,教學過程中一定會出現不少“生成”,我將作及時而相應的調整。

板書設計:

黃河的主人

艄公 勇敢 智慧

鎮靜 機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