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客從何處來》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1.69W人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的這首《回鄉偶書》在年少時就背誦過,卻沒有真正體悟到其中的情感,看了《客從何處來》再讀,心中多了些唏噓與無奈。

《客從何處來》觀後感

中國人對於血緣傳承和家族觀念向來有一種執念。在這個農業古國,家族不僅代表着生活在一起的一羣人,更代表着榮耀和身份的認同。這種凝聚力在歷史長河中幾經浮沉愈顯得深刻和堅固。

節目在嘉賓的選擇上,故事的裁剪簡直如同春晚一樣照顧到了方方面面: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國際知名人士,還有文化人。名人作爲主角,首先博人眼球,其次他們在尋根過程中顯露出那種普通人的情感,褪去了名人的光環,引發共鳴。易中天教授爲主角的這一集中,以一份“死亡名單”開局,硬凹出來的懸疑之感,略顯矯情,讓人懷疑這是否是一部紀錄片。雖然節目某些形式有硬傷,但是這個故事的內容避免不了沉重——這個國家在這一百年間經歷了戰火和離亂,波瀾壯闊的歷史似乎吞噬了個體人的自尊與存在,人的命運與歷史大事件環環相扣。但是節目在這一方面的`表達欲言又止。流程的設置、人物的特寫、配樂的選擇等等都是比較煽情的,事實是觀衆的確受到了感染。節目在努力傳達這樣一個思想,我們要去了解過去,要和自己和解,要撫平傷疤。至於傷疤從何而來,由於我們心知肚明的原因或者歷史疑團,就讓它飄散在風中。

然而,作爲普通觀衆,我們會忍不住思考而有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客到底從何處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