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小班教案[必備9篇]

本文已影響 2.85W人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教案[必備9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一個好的舞蹈可以令人耳目一新,產生情感的共鳴,用行話說就是有意境。意境就是藝術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境界。聾兒舞蹈的意境和正常孩子有所不同,正常孩子的意境靠語言便可以產生,而聾啞孩子單純的靠語言是不可能產生意境的,還要靠行動去體會,這也是根據聾兒的心理和生理的缺陷來確定的。如何創造美的意境,使學生具有美的感受,是一種時代的要求,也是社會的要求。我們不能用一種低沉的眼光去看待我們的孩子,要根據孩子們的實際情況,緊抓時代的脈絡,抓住孩子的閃光點進行提煉,使之昇華,使他們的形象栩栩如生,這就是一種發展的眼光。在創作的主題上要緊緊抓住孩子們的想象力,使他們都具有美的意境,能夠與之產生共鳴。

意境對聾兒來說非常的重要,它可以調節學生的心理狀態,使學生有一種向上的感覺,下面就根據我十幾年的教學經驗具體闡述一下。

一、心態意境

聾兒的特點之一是“動態”,而動態是一種積極的調和狀態。

這一時期,低年級孩子的認知欲最強,他們常常會對外界產生一些希奇古怪的想法,但正是由於他們的這些想法,使得他們的天然屬性暴露無疑。喜、怒、哀、樂、憂愁、煩躁等心理活動也隨之顯現,且不加任何的修飾,這種動態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怎樣克服這些消極的動態呢?於是我編了許多小的舞蹈來反映着類事情,通過學生的自我,使他們與之產生共鳴,去思索自己的行爲。

其中有一個舞蹈叫“媽媽不在家的日子”講述的是一個孩子在媽媽不在家的日子裏自己的生活,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爲了發泄把撕碎的報紙扔的滿地都是,吃過的飯碗也到處亂扔,最後筋疲力盡的睡着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從中我們就能夠很清楚這個孩子的心態,舞蹈上通過這樣一種形式可以使我們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以便更好的瞭解學生。藝術是一種美的感受,我們絕不能給我們的孩子太多的精神壓力,而使他們的心靈受到太多的傷害。在課上孩子們可以自由的發揮,把自己所想的和所將要做的都可以用身體表達出來。我記得很清楚,有這麼一個孩子,平時的手腳有一些不老實,他是這樣表演的,臺上他左看右看,撬開了抽屜,偷偷的拿了100元錢,在樓道口又順手牽了別人的一輛自行車,到了街上買了許多吃的東西,回來以後吃一口就扔了,最後吃飽了,乾脆把它們全部都扔進垃圾桶裏,看了以後我感到特別的揪心,他們的腦子裏錯誤的想法還真不少,平時我們對他們的教育太過於簡單化了,太不夠深入了,對於他們的心靈我們接觸的太少,如果看不到這一點,說明我們的教育是失敗的。課後,我找到了這位同學,知道他的母親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來看他了,也沒有給過他零花錢,看到別的孩子買這買那,於是他的整個人都變的煩躁起來,心裏也隨之不平衡起來,那天我和他談了許多,我告訴他,也許家裏有事,媽媽沒有來,或者家裏有什麼困難,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體諒家裏,絕不能以一時之氣作出傻事,害了自己,我們能夠在這樣好的環境裏學習已經是不容易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難處,家裏有家裏的難處,每一個做父母的沒有不疼愛自己的孩子的,做什麼事情我們不能只考慮到自己,而忽略了別人的存在,我拉着他的手,慢慢的我看到他落淚了,於是我又給他講了許多貧困孩子刻苦學習的事,現在這個孩子進步了許多,壞的習慣也改掉了。

事後我和這個孩子的家裏聯繫了一下,原來,這個孩子的家裏確實出了點事,所以父母沒能來學校看望,這個學生知道了以後,也原諒了家裏。利用舞蹈訓練,及時的發現學生的心態,及時的教育,及時的幫助,使他們都能健康的發展,這也是舞蹈教育的目的,但人有不同,所以心態也各有不同,選擇不同的方法也事關重要。

二、生態意境

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條件,生態是根本,而孩子們的生態是孩子們心靈健康成長的環境,良好的心態能夠促使孩子們健康的發展,不健康的心態能夠扭曲孩子們的心靈。對於聾啞孩子來說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點自卑,低年級的孩子自卑感不強,他們天真活潑,到處充滿了朝氣,而到了高年級以後,他們便產生了很強的自卑感,有時不願與人交談。因此在舞蹈中從低年級開始就要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舞蹈是靠人的形體動作作爲表現材料的,對於低級的消極的動作要及時的糾正,就象音樂那樣,用一個個美麗的音符組成一個優美的旋律。人的形體也是通過一個個有如音符一樣的動作排列成舞句和舞段,直到形成一個完整的作品,形象的直觀的展現和反映大自然中某種生態特徵,其形象出神入化,惟妙惟肖,不得不使人折服,舞蹈的確享有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兒童舞蹈種類很多,其中之一是動物舞蹈。一個事物區別與另一個事物,關鍵是把握準特性,以達到理想的藝術境界。例如,音樂劇“池塘的春天”,春天到了,蝴蝶飛來了,小鳥舒展着翅膀,小魚也躍出了水面,岸上孔雀展翅,把它的靈氣、吉祥和美麗展現給人們。蛇也出洞了,蟲子也出來了,蛤蟆也跑來湊熱鬧,這些都是動物的準特性,但在孩子們的心裏,後來的這些都是惡的東西(蛇、蟲子、蛤蟆),都要被打死的,而我卻沒有這樣編,蛇雖然壞,但是它卻可以消滅害蟲,(如,一隻老鼠悄悄的溜到一隻小鳥的旁邊,想要吃掉它,孩子們急的直叫,後面趕來的蛇卻一口吞掉了老鼠,小鳥得救了,孩子們高興的拍起手來),當表演完這一段以後,此時孩子們的.心裏,蛇已不是什麼壞東西了,已成了一個英雄,其實這就是環境生態的本質和規律。人也一樣,無論是從意境中還是到現實生活中,規律都是如此循環着的。有時我讓學生閉上眼睛,在腦海中去感受一下大海的存在,孩子們的腦海中會出現美麗的大海,藍色的,很漂亮,很壯觀。

慢慢的孩子們知道了,也明白了,事物的發展都是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循環的。而我們也是社會的新人類,要調整心態,有所作爲,殘而志堅,因爲只有奮鬥才能立足於社會。從舞中,從動作中,我們的孩子也感覺到了這一點,於是他們消除了自卑,消除了一些不健康的心態,敢於去正視和麪對人生,這就是舞蹈藝術的功能,它有着廣泛的社會功效。我認爲缺少了舞蹈藝術,孩子們的心中也就缺少了生命力,停止了運動也就代表停止了生活。

三、情態意境

孩子們的性格特點之二是“情真”,他們純淨的心靈和情感是一種天然的,通過簡單的動作便可以表達他們質樸的感情,這也是幼兒舞蹈的魅力所在。雖然孩子們的生活空間有限,但他們對生活和精神的滿足,都會給他們帶來審美情操,並協調他們的發展。例如音樂劇“愛的音符”講述的是一個失去雙親而又雙目失明的小女孩,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從消極到甦醒到振奮,重新站起來的故事,表演時氣氛很濃,孩子們表演的也很真切,情景交融,催人淚下,孩子們的心靈也受到了很大的撞擊。這個舞劇表演了十幾場,場場是真情一片,孩子們從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氣息,但留給觀衆的卻是久久的思索。有人說聾啞孩子又聾又啞,能有什麼情,,又會有什麼情景交融,我只能說他不瞭解我們的孩子,更加不瞭解他自己,每個人的大腦都是一樣的,都能夠裝的下世界的萬物,只要你用心去勾勒,就象在一幅娟上繪畫一樣,每一筆都要精心刻畫,那麼你就會贊同我的說法,因爲我們達到了心靈相通。

不難看出,孩子們是在用心靈去謳歌自己,而我卻要用藝術去感染和轉化他們,這是藝術教育的目的。相信藝術,相信生活,相信我們的少兒舞蹈,它就象一朵潔白的浪花,透出純晶的美,它是永不幹竭的“生命之泉”源源不斷的流淌在祖國的大地。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和職責吧,爲孩子創造美好的明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操作,發現表面是圓的物體轉動的時間比較長。

2、能運用所提供的材料進行對比實驗,並在活動後陳述自己的發現。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激發他們探索的興趣與慾望。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蛋殼、各種形狀的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玩蛋殼

啓發幼兒從中發現問題。

二、幼兒討論

爲什麼蛋殼會轉?(不一定要得出正確答案)

三、玩一玩,找一找。

1.還有什麼會和蛋殼一樣轉轉轉?

2.找到會轉的物體後找找它會轉的祕密。

3.想想爲什麼有的東西不會轉,有的能轉不停。

四、引導幼兒小結

蛋殼和圓積木會轉的原因是因爲它們的外形都是圓形的。

教學反思:

幼兒在認識了蛋寶寶的外形特徵以後,已經有了一定的前知識準備。一定的.活動積累,讓他們對蛋寶寶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在這個活動中,由於活動的材料並不繁多,而且活動目的明確,只要幼兒參與動手,就能找到蛋寶寶和圓積木轉動的祕密。幼兒在活動中的情緒很積極,每個人都能動手操作,並講述自己的發現。科學活動中採用幼兒熟悉的材料,設立簡單易完成的探究任務,是比較適合小班小朋友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能控制聲音的力度變化,用優美是聲音形象地表現“人聲”和“回聲”;能分角色合作表現。

二、活動準備

1、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播放這首歌,使幼兒熟悉旋律。

2、音樂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爬山。

1、假日裏,天氣晴朗,我們一起去爬山吧!

2、教師播放音樂,引起幼兒邊聽音樂,邊作各種動作,表現爬山情景。如:背上揹包、擦汗、觀望、休息、喝水等動作。

3、到了山谷大家會作些什麼事,並用動作表示,如:雙手攏成喇叭狀,大聲呼喊。

(二)、回聲真好聽。

1、幼兒完整欣賞歌曲一遍,說說聽到了些什麼,他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欣賞歌曲,引導幼兒聽一聽歌曲中哪些是小朋友的聲音,哪些是大山公公唱的?

3、怎樣唱才能讓人一聽就能分出是誰唱的?

4、重點學唱回聲句。引導幼兒學習控制音量,表現回聲由強變弱的`過程。

5、山谷回聲很好聽又奇特,真有趣!怪不得小朋友哈哈哈的笑呢!讓我們一起來學一下大山公公是怎樣笑的。

(三)、與大山對話。

1、根據歌曲內容,讓幼兒按意願分成兩組,一組扮小朋友,一組扮演大山公公。

2、幼兒分角色演唱歌曲。

3、怎樣才能讓幾個人的聲音聽上去像一個人似的?

4、引導扮演小朋友的幼兒配上合適的動作,表演與大山對話時的情景。要求兩組幼兒配合默契,體驗合作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體驗玩石頭的樂趣。

2、學習按石頭的特徵有規律的進行排序。

3、發展幼兒的數數和分類、排序的能力。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5、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教學準備

石頭若干,每人一隻筐

教學過程

(一)引題

回憶故事,引導幼兒一起去鋪路

(活動一開始通過老師簡短的話,既幫助幼兒複習了有關故事的角色,同時也揭示了本次活動的主題。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和去幫兔姐弟來引起幼兒鋪路的興趣。爲整個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撿石頭

1、觀察石頭

1)看看這裏有多少石頭?

2)這些石頭是怎麼樣的?

3)小結:原來石頭是各種各樣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進一步掌握、瞭解石頭的特徵,並突出了石頭特徵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爲後面的根據石頭的特徵進行排序埋下了伏筆。同時在這一環節中,既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又使他們的語言得到了發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幼兒不僅說出了石頭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還有的幼兒說出了石頭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樣,這些都說明了幼兒比較細緻的觀察能力。如果在教學中老師能及時的抓住幼兒的這一回答引導幼兒再細緻的進行觀察、描述,那麼更加體現了多種教育內容的整合。可見老師心中應該時時裝有整合的目標。使整合真正落實、體現,而不是單純的爲了整合而整合。)

2、撿石頭——能數量撿石頭

1)聽口令撿石頭

2)聽拍手聲撿石頭

3)石頭排隊,你撿了幾塊石頭?

(第一次讓幼兒撿石頭的環節中老師給了幼兒多種的刺激,通過聽口令、拍手、小鈴的聲音等不同的方法來讓

幼兒撿相應的石頭。然後又讓幼兒自己數數撿來的石頭一共有幾塊。同時老師又把石頭的數量控制在6以內。使的幼兒能數的清楚、正確。然後讓幼兒根據石頭的光滑、粗糙的特徵分類,使得幼兒對於石頭的這兩個特徵有了進一步的鞏固瞭解,又爲下一環節的撿石頭奠定了物質的準備。)

3、分類

把撿到的石頭送回家:光滑的石頭放在紅筐裏,粗糙的石頭放在綠筐裏

4、撿石頭

1)要求幼兒在規定的時間裏撿不同的石頭

2)數數你撿到了多少石頭?

(再一次讓幼兒來撿石頭,而這次撿石頭老師充分的放手,讓幼兒自由的撿石頭,但是在放手的同時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讓幼兒一塊一塊的撿不同的石頭,主要是爲後面的排序作好準備。由於幼兒動作有快慢,撿的時候有的幼兒一塊一塊的在挑選,有的則見一塊撿一塊。因此幼兒撿的數量都不一樣,這樣在數數的`時候也顯示了差距。同時每位幼兒不同數量的石頭也爲後面的排序鋪路造成了數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學的時候,老師的時間沒有很好的控制,給幼兒的時間稍長了點,導致有的幼兒撿了17、18塊石頭,數量過多。不僅爲數數帶來了難度,更影響了後面的排序。)

(三)鋪路

1、幼兒自由鋪路

2、交流:你用石頭是怎麼鋪的?(老師把幼兒的鋪法陳列在黑板上)

3、學別人的方法鋪路

4、學習按間隔的方法進行鋪路

(用石頭鋪路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由於有了前面對石頭特徵的瞭解的鋪墊,因此在幼兒自由鋪路的時候,有的幼兒是按照大的石頭排好再排小的石頭,有的幼兒則是先排光滑的石頭再排粗糙的石頭。而有的幼兒雖然整條路是沒有規律的,但是在路

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規律,如有的幼兒用大小間隔的方法拍了四塊石頭。有的幼兒用光滑粗糙間隔的方法拍了三塊石頭。老師在孩子自由鋪路的時候進行了細緻的觀察,敏銳的觀察到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時候讓他們把好的方法說給同伴聽,並通過在黑板上的現場圖示,讓幼兒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圖示的基礎上讓幼兒根據圖示來進行對應的排序。在幼兒自己經驗的基礎上老師加以提升,讓幼兒學習間隔的排序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對於幼兒原有經驗的提升顯得着急了點,如果在提升的時候能更仔細、詳細就更加完美了。)

(四)延伸活動

1、今天我們一起鋪了一條石頭路,上次我們去哪裏走過?

2、一起去踩踩自己鋪的石頭路

課後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在感知石頭特徵的基礎上,學習按石頭的特徵進行排序的一個數學活動.其中也整合了數學中的一些數量,分類等內容.

在這個活動中主要的教具就是石頭,老師有意識的選擇不同特徵的石頭作爲本次活動的主角.石頭是幼兒平時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也是幼兒十分很感興趣的東西.通過這樣的集體教學活動使幼兒對石頭的認識更深了一步.同時也得到了數學方面的發展.在活動中老師所提供的石頭數量應該更加充足,這樣在幼兒排序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的補充一些自己所需要的石頭.

小百科:石頭,一般指由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多依附於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地堅固、脆硬。可用來製造石器,採集石礦。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是用石頭來生火。石頭一般由碳酸鈣和二氧化硅組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身體動作,理解區分大象和小鳥兩種音樂性質的不同。

2.在音樂遊戲中體驗與同伴交流的喜悅。

3.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活動準備:

大象和小鳥的圖片和頭飾、森林圖片、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小小的故事,這個故事說的是大象和小鳥。有一天早晨,森林裏的空氣可真好呀,誰先醒了呢?原來是長鼻子的大象,大象擺着長長的鼻子踩着沉重的步伐,大象出來了,他說“新的一天開始了,小動物們該起牀了”。

師:大象說話的聲音聽起來是怎樣的?

幼:......

大象說話的聲音被一隻小動物聽到了,天上飛的小鳥,小鳥也醒了,他拍着輕快的翅膀在天上高興地飛起來了。“新的一天開始了,我也起來了,大象你好”?

師:小鳥說話的聲音是怎樣的?

幼:......

大象和小鳥兩個好朋友手拉着手在森林裏高興地唱歌,跳舞。

1、出示大象:問大象長什麼樣?

2、出示小鳥:問小鳥長什麼樣?

3、教師小結:大象長得大大的、胖胖的,走起路來慢慢地,說話聲音粗粗的。

小鳥長得小小的、輕輕的,飛起來特別輕快,說話聲音細細的。

二、欣賞音樂:

1、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名字叫大象和小鳥。在聽音樂時,請大家仔細聽,哪段音樂聽起來像大象,哪段音樂聽起來像小鳥。

提問:你聽到音樂裏有誰?是粗的還是細的?粗的聽起來像誰?細的聽起來像誰?音樂裏誰先出來的?然後是誰出來的?最後他們在幹什麼?想想大象和小鳥的動作可以怎樣做?

2、再次欣賞,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3、教師小結幼兒編動作的情況。

三、角色表演:

1、交代表演的方法:仔細聽音樂,大象的音樂小鳥站着不動,小鳥的.音樂大象站着不動,最後一起跳舞。

2.幼兒分角色表演,教師指導。

四、結束部分:

今天大象和小鳥玩得高興嗎?爲什麼?

因爲他們是朋友,小朋友們也要像他們一樣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就會有好多小朋友跟你們交朋友。

活動反思

本節課我通過傳統的圖片觀察和音樂欣賞讓幼兒區分這兩段音樂,幼兒在音樂中盡情遊戲。從活動過程看,本節課特別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很高,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回答,表演時能大膽的展現自我,體驗着音樂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充分體現了活動的遊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點。在編動作這一環節,幼兒受我的影響,幼兒的動作較單一,而我又沒有及時的加以引導,導致這一環節完成情況欠佳,作爲教師今後應在課堂的引導方面多下功夫。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拿出自己愛吃的水果並能說出名稱、顏色、形狀、味道等方面的介紹。

2、初步學習安靜的傾聽別人談話。

3、瞭解吃各種水果對人身體的好處。

重點、難點重點:

重點:知道水果的特徵。

難點:讓幼兒畫出自己愛吃的水果。

活動準備:

1、每人帶一個自己愛吃的水果,放在水果盤裏。

2、教學掛圖

教師行爲:

1、品嚐水果,引出談話主題。

請幼兒品嚐切好的.水果,每人一小塊,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水果好吃嗎?你喜歡吃水果嗎?你喜歡吃什麼水果?

2、圍繞自己喜歡吃的水果自由交談。

(1)提問:你吃過什麼水果?它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什麼味道的?

(2)幼兒拿着帶來的水果與旁邊的小朋友自由交談。

教師參與談話,引導幼兒圍繞水果與同伴交談,並傾聽幼兒談話。

3、拓展談話內容。

(1)集體談話水果。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

(2)提問:你喜歡吃的是什麼水果?爲什麼?

幼兒圍繞新話題開展談話。

4、水果宴會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進行品嚐,鼓勵幼兒樂意品嚐不同口味的水果,感受水果的不同口味。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聞聞,吃吃中認識橘子。

2、學習獨立地剝桔子皮,體驗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3、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4、初步瞭解橘子的'小常識。

重點難點

橘子的顏色,味道,形狀。

活動準備

橘子若干,布袋一個,盤子、盆子、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一個布袋,讓孩子猜猜裏面有啥東西?(一個橘子)。

1、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通過看看、摸摸、聞聞,猜猜裏面有什麼東西?

2、猜對地幼兒給以鼓勵、表揚。

3、教師鼓勵幼兒說出:“這是橘子”。

二、教師示範剝桔子。

1、提醒幼兒把橘子皮、核放到盆子裏,不要亂丟地上。

2、鼓勵幼兒一起動手剝橘子。

3、邊念:“剝呀剝呀剝橘子,橘子皮要剝掉。”

三、認識橘子的顏色、味道、形狀。

1、讓幼兒說出橘黃色、酸的、甜的、不酸也不甜、圓圓的。

2、說出:“橘子橘子酸酸的,大家吃了哈哈笑;”

“橘子橘子甜甜的,大家吃了笑哈哈。”

四、今天我們班來了好多客人老師,我們把好吃的橘子分給他們嚐嚐,好嗎?

五、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幼兒基本上跟着教師的提問思路去認識橘子,並動手操作主動探索橘子的形狀,顏色,味道。

小百科:橘子中的維生素A還能夠增強人體在黑暗環境中的視力和治療夜盲症。橘子不宜食用過量,吃太多會患有胡蘿蔔素血癥,皮膚呈深黃色,如同黃疸一般。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幾種常見的髮型,願意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對髮型的認識。

2、學習用卷、粘貼等技能來製作捲髮。

3、體驗自制髮套的快樂。

活動準備:

髮型圖(短髮、長直髮、短捲髮、長卷發)課件,音樂(恰恰),浴帽人手一個,彩紙,膠棒

活動過程:

一、 遊戲“找五官”,引出髮型。

師:小朋友,伸出你的手,我說什麼,你做什麼?眼睛、耳朵、鼻子、嘴巴、頭髮

師:你的頭髮是怎樣的?我的頭髮呢?

小結:對呀,每個人的頭髮都不一樣,有的長,有的短,還有的人扎辮子。老師這兒還有幾種髮型圖,看看,這些頭髮是怎樣的?

二、 欣賞四種髮型(課件媽媽的髮型)。

1、短髮

師:這是誰的媽媽?她的頭髮是怎樣的?——短短的,短髮。

還有誰的媽媽也是短髮?請幼兒說說:我的媽媽也是短髮。

2、長直髮

師:這是誰的媽媽?她的頭髮是怎樣的?——長長的、直直的、順順的,長長的直髮。

還有誰的'媽媽也是長長的直髮?請幼兒說說:我的媽媽也是長長的直髮。

3、短捲髮、長卷發

師:這兩位媽媽的髮型有什麼不一樣?——一個頭髮長,一個頭發短

它們的頭髮都是怎樣的?——捲起來的、彎彎曲曲的、捲髮

請幼兒說說:我的媽媽也是長長的捲髮或短短的捲髮。

4、你最喜歡哪個媽媽的髮型,爲什麼?

三、 學習製作捲髮。

1、出示自制捲髮,漂亮嗎?教師戴在頭上讓幼兒欣賞,引起幼兒的興趣。

2、看看這頂漂亮的捲髮是用什麼材料做的?——浴帽和彩條

3、教師示範製作的方法。

綵帶如何變成彎彎的捲髮?學習卷的技能

怎樣做成短捲髮和長卷發?彩條全部捲起來成短捲髮,彩條卷一半成長卷發。

4、你想製作一頂漂亮的捲髮送給媽媽嗎?

5、幼兒製作媽媽的捲髮。

四、 展示評價體驗快樂。

1、播放音樂幼兒頭戴自制的捲髮展示。

2、說一說:你最喜歡哪頂捲髮,爲什麼?

3、把製作的漂亮的捲髮回家送給媽媽,並對媽媽說句甜甜的話。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能仔細地傾聽、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所描述的“桂花開,小魚遊”的美好景色,體驗老桂花樹的愛意。

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活動準備:

1、 配樂故事的錄音磁帶或VCD光盤,《小朋友的書》。

2、 每個幼兒一枚鐵髮夾、一小張黃色紙、剪刀、雙面膠(或膠水)等。

活動過程:

1、 引題。

出示桂花,引導幼兒討論:桂花若掉進小河裏,小魚會把它當什麼?

2、 欣賞故事。

(1) 教師完整地講述一遍故事。

(2) 讓幼兒聽故事錄音或看VCD片。

3、 閱讀《小朋友的書》。

(1) 認讀故事的題目。

(2) 師幼共看《小朋友的書》,邊看邊講:

小小魚把桂花當作了什麼?

小小魚失去了桂花髮夾的時候,感到怎麼樣了?

小小魚的夥伴們對小小魚怎麼說?後來它們去了什麼地方?

老桂花樹是怎樣接待小小魚和它的夥伴們的?對它們怎麼說的?

圖書中,哪個地方的景色最美?

你最喜歡故事中的哪些話?

4、 製作桂花髮夾。

(1) 教師出示範例,引導幼兒觀察、分析其製作方法。

(2) 幼兒製作:先把小黃紙剪成小小的桂花,然後用雙面膠粘帖在鐵髮夾上。

(3) 幼兒每人戴着桂花髮夾做小魚遊的動作。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之前,我事先做了鋪墊,讓幼兒認識了桂花,並且仔細的觀察了桂花的形狀、顏色、大小,並對桂花充滿了很大的興趣。所以,在活動的一開始,我出示了桂花,引出了故事,幼兒都聽得非常認真。對於我提出來的`問題基本上大部分幼兒都能夠回答出來。由於前面已經有過桂花的鋪墊,幼兒對於桂花髮夾有了一個概念,能夠很好的理解故事的內容。但是,在說到秋天這個季節的時候,雖然幼兒都知道故事發生在秋天,但是對於秋天的一些特徵不是特別的清楚,對於這一塊的生活經驗,應該在課前再鋪墊一下,效果更加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