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範文錦集9篇

本文已影響 2.15W人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範文錦集9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區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並能按標記進行分類。

二、通過情景遊戲等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係,並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三、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幼兒動手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慾望。

四、引發幼兒學習幾何圖形的興趣。

五、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學會了各種圖形的特徵。

2、自制的“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的圖形“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作成鋪路的“石頭”。小籃同幼兒人數。

3、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標記,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撿石頭”,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外撿石頭!”(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麼多五彩繽紛的小石頭,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歡的撿。”

3、引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邊操作邊交流。

4、請小朋友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石頭 (顏色、形狀)。

5、遊戲:按標記舉“石頭”。

二、鋪石頭:

1、“大家撿了那麼多漂亮的石頭,我們用它來鋪一條石子路,好嗎?”

2、幼兒自由操作:把撿到的“石頭”一一對應地嵌入相應形狀的 “坑”裏。

3、出現問題:“小石頭沒有了,但是還有坑沒有鋪好,該怎麼辦?”

4、幼兒再次操作。

5、發現問題:“老師發現這裏有塊石頭很特別,是用兩種顏色的石頭拼起來的。”請個別幼兒介紹他的方法。

6、引導幼兒想辦法互相合作,用撿來的“石頭”鋪平“地上”的“坑”。

7、教師小結: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來。

三、踩石頭:

1、“路鋪平了,我們來玩踩石頭的遊戲!” 教師介紹玩法:“音樂一響,小朋友就一邊念兒歌一邊動起來,音樂一停就立即踩到“石頭”上,並說說踩的是什麼形狀、顏色的“石頭”。

2、遊戲重複2"3次。

3、讓幼兒找找在幼兒園裏有沒有這樣的圖形,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幼兒操作材料放入活動室計算角,讓幼兒在自由活動中繼續操作。

2、讓幼兒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東西的形狀是圓形、三角形、長方形及正方形,回園告訴老師,並列出圖表。

課後反思:

在幼兒的活動過程中,確有許多的知識、技能需要教師以直接的方式予以支持。比如,那些幼兒無法憑藉現有的條件通過探索獲得的經驗,教師要直接給予一些替代性的經驗,當出現一些新型複合材料的時候,需要給幼兒演示其基本的用法,當幼兒出現無法克服的客觀困難的時候,及時的予以解除。圖形變變是幼兒喜歡的數學活動,我沒有給任何提示,首先讓孩子們自己嘗試,中間稍微介入一下,最後放手讓孩子們變,孩子們的探索有了別樣的成功體驗。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名稱:中班數學——鈕釦分類

活動目標:

1、能按照一個以上的共同特徵給鈕釦分類,會記錄分類結果。

2、複習點數6以內數量的技能。

3、樂於參與操作活動,感受發現的快樂。

活動準備:大記錄紙一張;幼兒人手一份鈕釦、二個盤子、一張記錄紙、鉛筆;投影設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觀察老師衣服上的鈕釦,數數有幾粒。

二、觀察多樣的鈕釦。

1、師:小朋友,這些都是什麼呀?(鈕釦)數數一共有幾粒?這些鈕釦是什麼樣的?(幼兒相互交流)

2、師:這些鈕釦看上去不一樣,但他們也有一些相同的特點。請你說說這些鈕釦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3、師:這些鈕釦擠在一起,多難受呀,請小朋友按鈕釦上的一個相同特點把鈕釦分成兩份,還要在記錄紙上寫下來。

4、觀察記錄紙,說說標記的意思,討論記錄方法。

5、請一個幼兒表演分類方法並記錄。

6、鼓勵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分類與記錄。教師巡迴指導。

7、請個別幼兒展示記錄結果,表演並講述分類方法。

三、鈕釦拼畫。

1、師:鈕釦除了可以扣住衣物,還可以拼成漂亮的圖畫呢。你能用鈕釦拼出什麼呢?請你數數你拼了幾粒鈕釦。

2、展示幼兒拼畫作品,個別幼兒講述,其餘互相欣賞。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觀察並講出小雞、小鴨是怎樣動腦筋想辦法,互相幫助克服困難的。

2、學習詞:提、馱、盛、浮;詞組:一次又一次。

二、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引起對看圖講述的興趣。

(二)出示圖片,啓發提問:

1、出示小河邊的背景即角色,小雞小鴨。

(1)一天,天氣怎麼樣?

(2)在什麼地方,有誰/它們去幹什麼?

引導幼兒講出:小雞提着小桶和小鴨一起出去玩,教新詞:“提”。

(3)他們走呀走呀來到了什麼地方?

教師並請幼兒講:一天、天氣很好,小雞和小鴨提着小桶一起出去玩,他們走到一條小河邊。

(4)他們想到河對岸去玩,可是小雞不會游泳,心裏怎樣想?

(5)小鴨對小雞說什麼?

2、出示小河背景,並改換插入角色。

(1)看,小鴨是怎樣幫助小雞過河的?

(2)小雞對小鴨說了什麼?小鴨又說了什麼?

教師並請幼兒學講:他們走到小河邊,小雞不會游泳,過不了河,小鴨說:“我來馱你過河。”小雞說:“謝謝你!”

3、 出示河對岸的背景,再改換插入角色。

(1)小雞和小鴨走上山坡玩得很高興,突然,發生了什麼事?

(2)這土坑是什麼樣子的`?小鴨能爬上來嗎?它心裏怎樣想?

(3)小雞對小鴨怎麼說?

(4)小雞想什麼辦法才能把小鴨救上來。

先讓幼兒積極思考、發言,再引導幼兒說出小雞救出小鴨的方法。

(5)小雞提了桶到河邊做什麼?

①教新詞“盛”。

②再跑到坑邊做什麼?

(6)一桶水不夠?那怎麼辦呢?能不能用一句話把意思說清楚呢?

教詞組:一次又一次。

(7)土坑裏的水怎樣了?小鴨又怎樣了?

教新詞“浮”。

(8)小鴨高興得怎麼說?小雞又怎麼說?

教師,請幼兒學講:小雞走到河邊用小桶盛水,再回到坑邊,把水到進坑裏。小雞來來回回地提水,一次又一次地把水到進坑裏,坑裏的水滿了,小鴨浮上來了。小雞和小鴨又可以在一起玩了,他們高興得說:“你幫我我幫你,我們倆是好朋友。”

(三)教師完整地,並請幼兒爲圖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一.情況分析

數學是抽象性、思維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指導幼兒粗淺的數學基礎知識,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創造精神和各種能力,促進其智力發展。通過指導幼兒初步感知時間這個概念,發展幼兒的“時間感”。建立幼兒的時間觀念,是在豐富的感性經驗基礎之上逐步形成。

根據大一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幼兒識字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爲此,我在活動設計中,將“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數字和故事巧妙結合,使原本抽象、複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於理解,爲幼兒主動探究學習留下餘地。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係;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曆。日曆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活動重點: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動難點:大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頂小月又是哪個月?

三.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曆(大月、小月、2月數房子大小有區分);小字卡(年月日)數字卡(12、30、31、28、365)幼兒人手一份。

2.各類掛曆、檯曆、月曆。

四.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2.出示數字卡(12、30、31、365、28),猜猜與“房子”有什麼聯繫,明確探索任務。

3.講述故事,回答問題,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數學教案-認識年月日

標籤: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數學教案-認識年月日,

4.引導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探究回答問題: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年媽媽爲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房子有哪幾個月?小月房子有哪幾個月?大月有多少日?小月有多少日?頂小的月是幾個?有多少日?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用不同的數數法瞭解)。

5. 猜謎。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曆。瞭解日曆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6.參觀展覽會。引導幼兒觀察展品是哪一年的,檯曆、掛曆、日曆的區別在哪裏,你會用嗎?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學習查看日曆的方法。

2.組織幼兒觀察閏年掛曆,引導他們發現二月,從而瞭解到了“特殊”一年就會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輕重,能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正確運用“輕”、“重”表述物體比較結果。

2.初步理解輕重的相對性,並按物體輕重進行正、逆排序。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具備對輕重的初步認識。

物質準備:花片、積塑、石頭、核桃、積木、幼兒天平人手一架;排序板(4)花片、積塑、石頭、核桃、積木圖片人手一套記錄表幼兒人數一份、示範記錄表二份

活動過程:

1.學習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能正確運用“輕”、“重”詞彙表述比較的結果。通過師幼互動遊戲“抱一抱”,引導幼兒通過目測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

(1)師:老師和小朋友,誰重?誰輕?爲什麼?

(2)學習用“”符號表示物體輕重。

師小結:我們用眼睛一看就知道了老師比小朋友重,小朋友比老師輕。

2.能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1)出示大袋和小袋,引導幼兒通過提一提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

師:雷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兩個袋子,小朋友猜猜,這兩個袋子哪個輕?哪個重?

小結:看來有時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準確,這時你可以用手掂一掂,再判斷物體的輕重。

(2)出示蘋果和梨,介紹天平,通過工具稱一稱,比較兩個物體輕重。

師:雷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蘋果和梨,小朋友猜猜,哪個重,哪個輕?(介紹天平)

小結:比較物體的輕重有很多方法,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提一提,還可以用工具稱一稱。

(3)幼兒操作,嘗試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第一組:乒乓球和實心球

第二組:花片和積木

第三組:實心球和綠球

師:

(1)請小朋友比一比它們誰重,誰輕?

(2)你是用什麼方法判斷的?

3.比較和討論三個物體輕重,初步理解輕重的相對性。

師:(請出兩個小朋友)

(1)你們知道它們誰重?誰輕?你是怎麼知道的?(幼兒討論)那麼老師和小朋友誰輕,誰重?

(2)爲什麼一會兒說這個小朋友重,一會兒說它輕?他到底是重還是輕?

(3)小結:看來這個小朋友是重還是輕要看它和誰比。

4.進行3個物體重量的正、逆排序練習。

師:請小朋友根據我們三個人重量給它們排排隊,怎樣排呢?

5.提供材料(石頭、積塑、花片),介紹材料的名稱及操作方法。

(1)幼兒操作,按照排隊的順序,用圖片把它插在排序板上,師巡迴指導。

(2)師講評幼兒操作情況。

6.自然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將5種材料(核桃、積木、石頭、積塑、花片)投放到數學區讓幼兒繼續比較。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讓幼兒知道4添上1是5。並知道5所表示的含義。

2、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出操作的結果。

3、鞏固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不同形狀的樹葉,磁性教具數字5,數字1--4,雪花片人手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通過遊戲,複習1-4的形成,複習對1--4的認識。

1、讓幼兒看數字,做相應的動作。

師:今天,我們的數字朋友又來到我們班裏,想和小朋友們做遊戲呢!

我們來看看誰來了呢!請你們拍拍手吧!數字4還可以表示什麼呢?

2、拍手遊戲,複習數字1-4的形成。

師:我們好久都沒有玩拍手的遊戲了,我想和幾個小朋友們一起來玩玩,我問到誰,那 他就要大聲地回答我哦!

二、通過初試樹葉,學習5的形成1、出示樹葉,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們,現在是什麼季節呀?小樹葉都會怎麼樣呢?(要求幼兒完整描述小樹葉的命運)對了,小樹葉會離開自己的媽媽,掉到地上,你們看。老師就撿來了好多的樹葉,我們來看看吧!

1、 認真仔細觀察不同的樹葉,學習5 的形成。

師:我們先來看看這些尖尖的樹葉吧!有多少片尖葉子?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要求幼兒完整地描述)對了,數字4可以表示4片葉子!咦!這裏怎麼樣還有這樣的樹葉呢?現在有幾片這樣的葉子呢?怎麼樣變成5片尖葉子呢?(引導幼兒完整描述4片樹葉添上一片樹葉是5片樹葉)5片葉子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所以我們可以說4添上1是5.

3、用同樣的`方法學習其他五片葉子的形成。教師小結:4添上1是5.(在說的時候,教師要同時用手勢進行表演,幫助幼兒鞏固數字5的形成)

三、通過操作雪花片,複習4的形成1、拿雪花片(請小朋友拿4個雪花片,看看怎樣變成5個雪花片,集體說說操作過程)2、變手指數量。

四、初步認識數字5.初步知道5所表示的數量。

師:剛剛我們知道數字5可以表示5片葉子,那數字5還可以表示什麼呢?

(引導幼兒發揮想象,並大膽的描述數字5所表示的物體)教師小結:數字5可以表述所有數量爲5的物體。

五、收拾用具後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7

一、活動領域:科學

二、活動內容:坐火車

三、活動目標:

1、鞏固對10以內數字的認識,會表示10以內的數量。

2、幼兒能正確區分比這個數多1或少1的數。

3、通過在創設的遊戲情景中愉快地進行數學活動。

四、活動重點:鞏固對10以內數字的認識,會表示10以內的數量;能正確區分比這個數多1或少1的數。

五、活動難點:能正確區分比這個數多1或少1的數。

六、活動準備:

火車票(1~10的數字卡)2、教具:(蘋果、橘子、梨)樹3、課件4、小獎品七、活動過程:

一、找座位1、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都坐過火車嗎?老師要邀請小朋友坐上小火車去旅遊,你們想去嗎?

2、教師:數字寶寶藏在了火車的車廂裏,請小朋友找出並說出是數字幾?

3、教師:你們想坐這列火車嗎?坐火車要車票噢,現在我送給你們每人一張車票。

4、隨音樂排隊領車票,找座位。

5、教師:動物朋友們也要乘坐這列小火車,它們手裏也拿着車票呢,但是他們的車票上都是小圓點,幾個小圓點就代表它乘坐幾號座位,我們來幫它們看看應該怎麼坐吧!

二、分水果1、火車開到了光頭強的果園裏,看一看果園裏有些什麼水果呢?

2、光頭強摘了好多水果,請小朋友看看、說說摘下的每種水果各有多少。

3、它們想把摘下來的蘋果、橘子、梨、桃子分給我們每人一樣嚐嚐。我們每一節車廂裏坐着幾個乘客呢?

(1)、將蘋果送給第一節車廂的乘客。夠不夠啊?(7個乘客,6個蘋果)(2)、將橘子分給第二節車廂的乘客,夠不夠?還要摘幾個橘子才能正好分給8個人呢?(8個乘客,7個蘋果)(3)、將梨子分給第三節車廂的乘客,夠嗎?怎麼辦呢?(9個乘客,10個梨)(4)、分桃子。(10個乘客,9個桃子)4、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看到小朋友有水果它們也想吃,我們來摘水果給它們吃吧。

(1)、請第一節車廂的小朋友去摘比7少1的蘋果;(2)、請第二節車廂的小朋友去摘比8少1的橘子;(3)、請第三節車廂的小朋友去摘比8多1的梨;(4)、請第四節車廂的小朋友去摘比9多1的桃子。

三、兌獎啦!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我們這一趟列車有個抽獎活動,現在公佈中獎號碼,如果你手裏的.車票上的數字與中獎號碼的數字相同的話,就請到我這裏來對獎。

(1)、比5多1的數字是幾?比9少1的數字是幾?比9多1的數字是幾?比8少1的數字是幾?比6多1的數字是幾?

(2)、其餘的乘客都是鼓勵獎,等火車到站以後,你們可以到我這裏來領獎。

四、開火車請每一節車廂裏的乘客們按車票上的1、2、3、4、5、6的順序下車排成3列隊五、檢查小朋友站立順序是否正確,然後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8

分析:

"學習不受物體空間排列形式和物體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擾,正確判斷10以內的數量"是《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對中班數學教育的要求之一。中班的孩子都有點數的經驗,可要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地點數物體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手鍊上的回形針是封閉式排列的,必須想辦法記住開始數的那一個,順着一個方向,不重複也不漏掉,這是個難點。本次活動通過點數手鍊、比較手鍊的長短,不僅讓幼兒學習點數技能、感知數量,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在探索點數方法的過程中能積極動腦筋,獲得數學的思維方式。

目標:

1、不受物體大小及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感知9以內的數量。

2、探索數封閉式排列圖形的方法。(難點)

3、積極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細緻地進行操作活動。

準備:

用回形針做成的手鍊若干(長短、數量、排列不一樣),數量分別是8和9。

過程:

導入:老師用手鍊激發興趣。

一、每人選一根自己喜歡的手鍊。

與好朋友比比、說說手鍊是什麼樣的。

(每根手鍊上回形針的大小、顏色、排列都不一樣,有的容易數,有的不容易數,老師幫助幼兒根據難易程度找到適合自己的手鍊)。

二、探索點數方法。(難點)

1、讓幼兒自己數。老師提醒幼兒要注意數的方法。

2、請幼兒介紹不同的點數方法。

你用什麼方法數的?你是怎樣確定開始數的那一個的?

歸納:我們只要想辦法記住:是從哪一個開始數起的,然後順着一個方向數,這樣就不會重複也不會漏掉。

3、(幼兒在座位上)解開來數一數驗證自己數得是否正確。

(這裏注重的是點數方法的探索,因爲只有幼兒尋找到了方法,就能正確的數出手鍊上的回形針。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積極動腦筋,講了許多點數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也訓練了幼兒細心、耐心的操作習慣)

三、比長短。

1、與旁邊的同伴比長短。

2、請兩個幼兒說說是怎樣比長短的。

(1)請下面的幼兒猜一猜:這兩根手鍊用的回形針哪根多,哪根少?

(2)驗證數量,並放上數字。

(3)討論:爲什麼一樣長的手鍊,用的回形針不一樣多?(或者:爲什麼數量一樣多的手鍊長短不一樣?)與幼兒歸納:兩根同樣長的手鍊,大的回形針用的少,小的回形針用的多。(或者:數量一樣多的回形針,大的回形針穿出的手鍊長,小的回形針穿出的手鍊短)(充分利用手鍊的數學教育因素,手鍊拆開來了,很自然要比一比長短,而且也是目標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讓幼兒不受物體的大小、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感知數量。)

四、找手鍊。要求和原來手鍊上的回形針數量一樣多。

1、介紹手鍊,鼓勵幼兒去找比較難數的'手鍊。

2、幼兒找手鍊。

教師提醒幼兒要仔細數,注意數的方法,幫助幼兒找到適合自己的手鍊。能力強的幼兒可以多找幾根。也可以將找到的手鍊與原來的比一比是否一樣長?想一想爲什麼?

(找手鍊,既是一次鞏固練習,還是一次能力和自主性的充分發揮,他們爲了找到與自己原來手鍊上的回形針一樣多的手鍊,有的用剛纔學到的方法,有的又想出了新的方法,有的找到了不同形式的手鍊。)

五、檢查驗證。

幼兒可以主動請周圍的聽課老師幫助檢查自己找得是否正確。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用目測的方法判斷、比較物體的粗細與寬窄,感知它們的相對性。

2、大膽講述比較的結果,獲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班級環境中佈置一些粗細、寬窄不同的物品,如:繩子、平衡板、圓柱積木等。

2、課件、《幼兒畫冊》。

知識準備:能夠說出不同事物的特點。

【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比較,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難點:能正確判斷、比較物體的粗細、寬窄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位好朋友,來看看都有誰?

二、播放課件,觀察比較。

1、師:大象和長頸鹿相比有什麼不一樣的嗎?幼兒回答。我們的'腿也有粗細嗎?我們教室還有什麼東西也有粗細的?

小結:原來有的東西粗一點,有的東西細一點。

2、師:老師還有一張照片,請小朋友們看看圖片上的兩個積木板有什麼不一樣?幼兒回答。找找看我們教室中還有什麼也是有寬窄的呢?

小結:原來有的東西寬寬的,有的東西是窄窄的。

三、組織操作,比比說說。

1、師:現在老是要給小朋友們每人發張操作紙,上面有幾張圖片,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圖片,找一找圖片中比較粗的或者比較寬的東西,用筆把它圈出來。可以嗎?那就動手吧。

2、巡迴指導,個別展示並講評。

3、師:都完成了嗎?老師挑選了幾張小朋友們的操作紙,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有沒有找對。

4、師:看一看自己的操作紙,都找對了嗎?沒有都找對的,把它改正確。

四、結束活動。

剛剛小朋友們在教室裏找到了很多粗細的、寬窄的東西,現在跟老師一起到教室外面也去找找看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