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推薦】

本文已影響 3.01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推薦】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

目標:

使幼兒瞭解,只有空氣清潔才能保證人體健康;知道吸菸對人有害;建立初步的健康保護意識。

準備:

圖片:矇頭大睡的人;禁止吸菸標誌。

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午睡後爲什麼要開窗通氣?使幼兒知道,午睡後室內空氣變得污濁,易使人傳染疾病;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有益於人的健康。

2、請幼兒觀看矇頭睡覺的圖片,並討論這樣睡有什麼不好。

3、讓幼兒說說自己見過哪些空氣不好的現象。如:灰塵、煙囪冒黑煙、亂倒垃圾、吸菸等。

4、讓幼兒與父母制定協議,保證家庭室內空氣的清潔。

建議

1、教師應絕對禁止家長在園內吸菸。

2、組織幼兒向家長宣傳,要求家長以身作則,並幫助幼兒樹立保護自己安全和健康的識。

3、對幼兒進行清潔衛生教育,知道清潔新鮮的空氣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這個教育是個長期的過程,應在日常教育中時提醒幼兒,使幼兒從小建立愛清潔的初步意識。

4、可以採用形象的手段,讓幼兒直觀地看到渾濁的空氣通過氣管和皮膚毛孔的困難景象:氣管和皮膚"表情"很痛苦。但空氣變得新鮮時,氣管和皮膚則露出"高興"的樣子。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2

活動由來

種植園地是孩子們喜歡的地方,他們特別關注小苗的生長,每天都要跑去觀察、澆灌、養護小苗。週一的早晨,孩子們又跑去看小苗,他們驚訝地發現上週五還綠油油的小苗,經過一個週末,今天有點“打蔫”了。孩子們很着急。週末和假期的時候,怎麼讓小苗能及時喝上水?有的孩子說:把自來水管接到地裏來,週末的時候就把水管打開,這樣小苗就不會渴死了;還有的孩子說:大家輪流在週末和假期的時候來幼兒園澆水。可這幾個提議在一番討論之後都被善意地否定了。孩子們想到了平時會收集雨水、淘米水進行灌溉,那麼如何把收集生活廢水的節水活動和我們的種植灌溉活動更好地聯繫起來呢?在老師的提醒建議下,孩子們想到,能不能自己製作一個設備,讓它既能保存平時收集的雨水、淘米水,又能在週末小朋友不方便澆水的時候灌溉小苗?經過一番商量,孩子們決定製作一個節水的灌溉瓶。

活動目標

1.探索用身邊的物品製作節水灌溉瓶,學習正確地使用打孔器和輔助材料。

2.培養幼兒愛護植物的美好情成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有播種、澆灌小苗的經驗。

2.物質準備:各種飲料、礦泉水瓶,瓶蓋;麻繩、綢帶、膠帶、膠條、橡皮膏、剪刀、打孔器、各色即時貼、粗細不同的釘子;用直徑5釐米左右的樹幹搭好的懸掛支架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活動。

師:週末回來,你們發現小苗有什麼變化?土地有什麼變化?爲什麼小苗有些打蔫?我們週末不在幼兒園,小苗渴了怎麼辦?我們可不可以幫助小苗,讓它們可以在口渴的時候喝上水?

請幼兒動腦筋想辦法。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的物品,看是否能用身邊的物品做一個小苗的灌溉瓶。

2.幼兒觀察並討論用身邊的物品來做灌溉瓶。

師:什麼東西可以用來做灌溉瓶?你想怎麼辦?

(一個孩子提出:“用礦泉水瓶灌水,瓶蓋給鑽出眼兒,掛上就可以了。”馬上有孩子提出了疑問:“那瓶子裏的水沒了怎麼辦?”“那把瓶子掛在哪呢?”一個個猜想和設計在疑問中產生和深入。孩子們對同伴提出的諸多問題反覆爭論探討,有的當時就協商解決了,如用幾個大飲料桶或者飲水桶收集生活廢水,放在高一點的架子上,連接一段水管,這樣接水比較方便;用礦泉水瓶或者可樂瓶來做灌溉瓶,上端剪開,方便加水。但是怎麼懸掛成了大問題。於是老師出示了打孔器,教孩子正確使用打孔器,因爲打孔器數量較少,在活動中引導孩子合作、謙讓。)

3.幼兒製作,教師提問引導。

(1)用多大的瓶子比較好?

引導孩子根據平時對小苗的觀察和澆水的經驗積累,考慮用多大的瓶子比較合適。(太小的瓶子存水少,不夠小苗喝,可以用大可樂瓶或者一顆小苗多掛兩個小瓶子。)

(2)剪不開瓶底怎麼辦?

(孩子們嘗試着去剪瓶底,但這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是有難度的,因此,這個環節的重點是讓孩子學習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能主動請求他人的幫助,能用禮貌用語“請您幫幫我好嗎”、“謝謝”。老師只是幫助剪開一個小口子,鼓勵幼兒合作解決——一個人扶着瓶子,另一個人剪。)

(3)使用打孔器的時候,把瓶子怎麼放最方便?想一想穿幾個孔合適?孔的位置怎麼樣便於穿繩子和懸掛?引導幼兒練習正確使用打孔器。

(一個孩子提出:“把瓶子邊放進打孔器以後,輕輕反過來,一看,就知道孔會打在哪了。”這個方法很巧妙,老師立刻對他表揚。其他孩子模仿着去試驗,都對這個發現表示了極大的興趣和讚賞。看來孩子們確實動了腦筋了。在動手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最後孩子們總結出並排打兩個孔,距離不要太遠,間隔一個手指就可以。)

(4)打孔器能給瓶蓋打孔嗎?打不了怎麼辦?瓶蓋要打多大的孔?打幾個孔合適?

(一個孩子試着用打孔器給瓶蓋打孔,結果根本塞不進去;另一個孩子用釘子鑽,鑽得很費勁;又有孩子找來石頭,把瓶蓋口衝上,放在堅硬的地面上,嘗試用石頭敲釘子,立刻就有孩子提醒他:“注意安全,別砸到手。”有的孩子還特意躲着,怕瓶蓋飛起來。在這種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不用老師過多的言語指引,孩子們切身體會到了安全的意義,他們也在活動過程中感悟到怎麼去放瓶蓋,怎麼去敲擊,力氣不要太大,以免瓶蓋或者釘子砸飛等等細節,並且能互相提醒,表示關愛。孩子們的情感和認知水平同時得到了提高。)

教師提醒用完的工具放回工具箱,幼兒簡單裝飾自制灌溉瓶。

4.實驗。

(1)把淘米水加到瓶子裏。

師:試一試,你們製作的自動澆水瓶能滴出水嗎?滴出的水量怎麼樣?夠不夠週末小苗喝水用?你發現了什麼問題?怎麼改裝一下更好?

(2)懸掛自制灌溉瓶。

師:掛多高合適?(太高了,小朋友加水夠不着,太低就壓到小苗了。)

師:怎麼掛在繩子上?(孩子們很發愁,因爲他們還不會打結。很多孩子很快就有了主意,有的請老師幫助繫結掛在繩子上;有的去找膠布、膠帶嘗試粘在繩子上。老師沒有否定他們的做法,在嘗試以後,他們發現加水以後瓶子重了,膠帶就會被拉開,不牢固。於是孩子們說:“我要學系結,以後我自己就能掛了。”孩子們的自我服務意識在此被激發,有了強烈的學習繫結的願望。)

5.討論,你覺得這個灌溉瓶怎麼樣?還有什麼問題?小苗還需要什麼幫助?

活動延伸

1.觀察灌溉情況,進一步改裝、完善節水灌溉瓶。

2.爲小苗搭建涼棚。

3.學習繫鞋帶。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是我們進行生態體驗式教育活動中的一個小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我充分考慮到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開放性的環境,從情感教育出發,讓他們回憶自己口渴的感受,沒有水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不方便,說說你看到自己種的小苗渴得垂下頭時的心情,讓孩子們明白“水”對人們、植物、動物的重要,引導孩子關愛植物,激發他們用身邊的物品製作節水灌溉瓶的願望。在活動中,我支持幼兒去實現自己的想法、願望和活動計劃。在剪瓶子的時候,孩子覺得自己剪沒問題,於是我在提示孩子們注意安全的情況下,放手讓孩子去試驗;在其後的打孔等環節中,我也給了孩子充分選擇和實驗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工具的使用,恰當選擇和操作工具。

在實驗灌溉瓶是否好用的環節中,孩子們發現很多設想在實際操作中遇到了困難,比如設想一個飲料瓶鑽上洞就可以“滴滴答答”地給小苗澆水了。可實際上,水很快就漏光了,達不到預期的目的;而孩子們最初想到的用大飲料罐或者家用飲水桶來收集生活廢水放在種植園地旁邊,也有一定的操作難度:孩子們力氣小,不能搬動裝滿水的大罐子,收集水和接倒水都有困難。這可怎麼辦?於是,孩子們開始改裝自己的灌溉瓶。他們發現:釘子釘的洞不能太多、釘子的粗細直接關係到出水量……因此,有的孩子提出用細一點的釘子或者用針來鑽孔,有的孩子說:“瓶蓋太硬了,我們直接在靠近瓶口的地方用針鑽小孔吧。”經過實驗,這種辦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關於收集廢水的瓶的改裝,孩子們請了爺爺幫忙將瓶口鋸大,放在一個與孩子身高適合的架子上,下面加上一截水管,桶身圍了一圈鬆緊帶,收集水的時候把水管窩到鬆緊帶裏,給灌溉瓶接水的時候把水管放下來。種種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不光鍛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使他們能積極地利用身邊的物品,比較好地使用工具,而且在老師的引導下,能根據實際需要調整自己的操作行爲,進而改良、製作了一套比較簡單的節水灌溉設施,把一個簡單的製作活動更加充實和豐富起來。在這個驗證、改良灌溉瓶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語言能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都得到了發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3

活動名稱:

中班社會活動《圖書笑了》

活動對象:

中班幼兒

活動時長:

25分鐘

活動目標:

1.知道正確看書的方法:輕拿輕放、輕輕的翻等。

2.嘗試用簡單的方法修補破損的圖書。

3.喜歡看書,產生愛護圖書的意識。

活動重點:

知道正確看書的方法:輕拿輕放、輕輕的翻等。

活動難點:

嘗試用簡單的方法修補破損的圖書。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活動前幼兒已會唱歌曲《小人書不要哭》

物質準備:課件、正確與不正確看書的圖片和四個笑臉圖片、破損的圖書數本、音樂《小人書不要哭》、書架、雙面膠、透明膠帶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興趣提問:這些圖書怎麼了?爲什麼哭了?

二、交流討論,引導幼兒知道正確的看書方法

1.引導幼兒討論正確的看書方法。

(1)提問:怎樣才能讓書寶寶笑呢?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正確看書的好方法。

(2)請個別幼兒分享正確看書的方法。

(3)兒歌小結:小手洗乾淨,輕拿又輕放,一頁一頁翻,不爭也不搶,看完送回家,好好愛護它。

2.遊戲“送笑臉”,進一步掌握正確看書的方法。

出示不同看書方法的圖片,讓幼兒爲正確的看書方法貼上笑臉,並說明原因。

三、動手嘗試,引導幼兒用簡單的方法修補圖書1.播放書寶寶的哭聲,引導幼兒說出修補圖書的方法。

(1)提問:“這是誰哭了?應該怎樣讓書寶寶笑呢?引導幼兒討論:我們怎樣來幫助這些受傷的圖書朋友?

(2)請個別幼兒分享修補圖書的方法,並進行演示。

小結:針對這三種不同破損形式的圖書應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修補,如有撕口的用透明膠粘好;撕破一角的可以兩人合作先對齊、再用透明膠粘好:掉頁的要先對齊、再用雙面膠粘好。

2.修補工具,鼓勵幼兒用簡單的方法修補圖書。

(1)出示修補圖書的工具,說說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使用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幼兒嘗試修補圖書,教師鼓勵互相合作共同完成。

四、情感遷移,激發幼兒看書、愛護圖書的情感1.幼兒展示修補成果,並說說自己是如何修補的,說完後將書寶寶送回家。

2.播放歌曲《小人書不要哭》,請幼兒把“書寶寶笑了”的小祕密分享給其他好朋友,進一步激發幼兒愛護圖書,喜歡看書的情感。

五、活動延伸

幼兒平時能用正確的方法看書,如果在幼兒園或家裏發現有受傷的書寶寶能及時給它們“治病”,讓書寶寶笑了。

課後反思:

根據《指南》和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在設計社會活動《圖書笑了》

活動方案時以“書寶寶從哭到笑”爲主線,通過各種遊戲形式及多領域整合的方式引導幼兒學會正確的看書方法,能進行簡單的修補圖書,從而激發幼兒喜歡看書、愛護圖書的情感,使幼兒在遊戲中學、在學中樂。

活動前幼兒已有會唱歌曲《小人書不要哭》的經驗,在活動開始環節出示了受傷的書寶寶在哭泣的情景,很容易激發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接着啓發幼兒互相交流已有經驗——正確的看書方法,然後互相分享,這時教師以兒歌結合課件的形式進行小結,這種方法便與幼兒記憶與理解,同時也讓幼兒感受到了語言表達的美。爲了鞏固幼兒對正確看書方法的掌握,通過送笑臉的形式讓幼兒判斷圖片中正確與不正確的看書方法,加強了師幼間的互動,很好地完成了活動重點。在第三環節中利用書寶寶的哭聲激發幼兒想爲書寶寶治病的心情,利用交流討論、動手操作等形式讓幼兒進行了實踐體驗,學會了簡單的修補圖書方法,較好的完成了難點目標。只是在幼兒動手操作前應先引導幼兒知道在使用工具時應注意安全和衛生,這方面有所欠缺。第四環節中讓幼兒把書寶寶送回家後,看到書寶寶笑了,感受到了爲書寶寶治好病的愉快心情,再師幼同唱歌曲《小人書不要哭》,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喜歡看書、愛護圖書的情感。

整個活動以“書寶寶從哭到笑”爲主線,活動設計遊戲性、趣味性強,貼近幼兒生活。活動中體現了幼兒爲主、教師爲輔、幼兒自主探究在前、教師梳理提升在後的原則,寓教育於遊戲之中。

活動中,每個幼兒能積極參與,大膽交流,主動探究,通過直接感知和實際操作很好地達到了目標的要求,體驗到了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4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家鄉所在的城市或鄉鎮的名稱。

2、瞭解家鄉的名勝古蹟、土特產等。

3、萌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有關家鄉的資料,做成PPT。

2、請家長向幼兒介紹有關家鄉的民間傳說、革命故事。

3、白紙、彩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小朋友你們知道,自己的家鄉是哪裏呢?(莫城、常熟)

2、教師介紹常熟。

 二、瞭解莫城所在常熟地圖上的位置。

1、出示江蘇省地圖:老師這有一張地圖,你能找到常熟的位置嗎?

2、教師在地圖上指出常熟的地理位置。

3、出示常熟市行政地圖:常熟有很多鎮,那你們的家在莫城鎮,現在那你們能在這張地

圖上找出來嗎?

 三、瞭解常熟的歷史名人。

1、在常熟出了許多有名的人物,有哪些名人?

2、教師出示人物圖,教師介紹,幼兒欣賞。(仲雍 言偃翁同和紀念館)

 四、瞭解常熟的風景優美的地方及特產。

1、在我們常熟,你都去過哪些好玩的地方?

2、出示個別幼兒在平時遊玩時的照片,並請這個幼兒講一講他去的這個地方是哪裏?(

虞山、仲 雍 墓、言子墓 、興福寺、興福寺、方塔、沙家浜)看圖欣賞,教師介紹。

3、有什麼好玩的東西?鴨血糯、桂花栗子、叫化雞、叫化雞

4、還有哪些特產呢?出示相應的圖片,幼兒看圖,說一說名稱。

5、下朋友想想還有哪些熟悉的地方?亮山工程、方塔街文化廣場、石梅廣場、西城門。

 五、師幼共同暢想家鄉的未來,豐富分類圖。

1、你還知道家鄉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好聽的?等你長大了,你願意把家鄉

建設成什麼樣呢?

2、幼兒講述自己想象中的未來的家鄉,並畫出來。

3、請幼兒介紹自己換的未來的家鄉。

4、瞧!黑板升還有一些空白的地方,把我們畫的家鄉也貼上來吧!

5、誰知道我們的家鄉叫什麼名字?

6、將家鄉的名字寫在黑板分類圖的上方,使黑板形成一個豐富的家鄉圖。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分組合作,討論春遊前要準備哪些實用、必備的物品,以及春遊時應注意的安全事項並製作成“春遊小計劃’。

2、知道合作時要和同伴商量並聽取他人的合理意見。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教師製作春遊計劃表。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春遊計劃表,請幼兒討論春遊計劃。

(1)出示計劃表,幼兒看計劃表。"屈,老師。教,案,網"(這是一份春遊計劃表,裏面有春遊的內容,時間、地點、注意事項。)

2、引導幼兒討論制定自己的春遊計劃。

(1)激發幼兒動手製作計劃表的興趣。

(2)帶領幼兒討論應準備的物品。

(3)討論在春遊時應遵守的規則和應注意的事項。

3、結合幼兒用書,引導幼兒分組製作計劃表。

(1)幼兒自由分成若干組,教師觀察幼兒的分工情況,並幫助個別組幼兒進行分工。

(2)鼓勵幼兒用各種方式進行記錄。

4、幼兒間進行相互交流和分享。

(反思:這一環節不僅讓幼兒繼續親身經歷操作測量和記錄的過程.而且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習合作和建構自己的知識。教師重點觀察、指導幼兒測量的方法及記錄情況。)三、交流測量結果.比比從幼兒園到各景點距離的遠近

1.提問:小朋友都測量好了嗎?我們幼兒園到哪兒最遠?到哪兒最近?你是怎麼知道的?

2.教師小結,鼓勵幼兒活動後用不同的工具測量距離。

(反思:交流的過程可以幫助幼兒感受到數學活動的樂趣.更好地認識周圍環境。)活動延伸在數學區提供東山不同景點的標記,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選擇工具測量、記錄。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6

設計理念

蝴蝶本來是世界上到處都可以看得到的小生靈,它有數不清的種類和形形色色的形態,可是由於空氣的污染,城市化的發展,森林、湖泊的退化,這種美麗的小昆蟲在鋼筋水泥的大城市幾乎就看不到,小朋友可能會在畫冊上、動物園裏、展覽館裏看得到蝴蝶,通過這堂課,讓小朋友認識美麗的蝴蝶,於是想到了開展關於蝴蝶的的主題活動。使孩子們充分地享受美的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標

學習大自然的生物的多樣性,瞭解蝴蝶的時候習性,啓發培養細心觀察事物的好習慣,從小樹立探索大自然,熱愛大自然,愛護和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活動準備

PPT,錄像、蝴蝶、蝴蝶的蛹圖片數張。

活動過程

一、欣賞舞蹈《美麗的蝴蝶》,引出課題。

老師伴隨音樂聲,給幼兒表演舞蹈。

師:小朋友知道這是什麼舞蹈嗎?

幼:這是蝴蝶的舞蹈。

二、出示蝴蝶的圖片,錄像等。

師:你們看這是什麼啊?

幼:這是蝴蝶。

師:小朋友們看見過蝴蝶嗎?

幼1:看見過,在動物園裏。

幼2:看見過,在畫冊上。

幼3:看見過,在看展覽,是蝴蝶標本,不是活的蝴蝶。

幼4:看見過,在動畫片裏面。

師:老師在小的時候,看到過很多美麗的蝴蝶,因爲那個時候,我們的天空還很藍,空氣還很清新,我們在野外,在樹叢裏,在草地上,在湖邊,都看到過好多蝴蝶。

幼:老師,那爲什麼我們現在沒有在外面看到過蝴蝶呢?

師:因爲蝴蝶在它媽媽肚子裏之前,蝴蝶媽媽要吐絲在一片樹葉上,樹葉上就會有一個蛹,蝴蝶寶寶在蛹裏面睡醒了以後,纔可以從蛹裏面出來。樹葉就是它的搖籃。

三、播放或展示蝴蝶破蛹成蝶的錄像或圖片。

師:蝴蝶寶寶就像一隻蠶一樣,要趴在樹葉上睡覺啊,吃飯啊,它要吃樹葉,可是我們人類要殺蟲,噴灑了很多殺蟲劑,於是有很多蝴蝶寶寶吃了有殺蟲劑的葉子,就死了,等不到變成美麗的蝴蝶啦!

有一些蝴蝶寶寶雖然逃過一劫,長成了蝴蝶,但他們也要吃飯啊,他們有些是吸花蜜,有些是吸樹葉汁水,還有些是吃小小的昆蟲。晚上,他們還要在樹葉上睡覺。總之他們離不開樹木、花朵,但我們人類有些人喜歡砍樹,喜歡把一片大草地開墾出來蓋房子,沒有了花草樹木,蝴蝶寶寶的家和食物就沒有了,蝴蝶寶寶沒有吃的,沒有住的,所以他們也就飛走了!

四、互動討論

師:小朋友們,我們知道了美麗的蝴蝶原來是這樣生活的,他們和我們一樣,也喜歡新鮮的空氣,喜歡美麗的環境,那我們應該怎麼樣來愛護這些美麗的蝴蝶呢?

幼:我們要保護環境。

師:回答的很對啊,但是我們要怎麼樣保護環境呢,我們還小,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幼兒回答要在教師的啓發下完成)

幼1:不要隨地亂丟垃圾。

幼2:不要浪費水。

幼3:不要浪費電。

幼4:吃飯要吃乾淨,不要浪費食物。

師:小朋友們都回答的很好啊,我們的空氣好了,花草樹木多了,蝴蝶纔會有可愛的家。那我們要告訴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我們也要用實際行動愛護環境,這樣我們的地球大家庭,就會有好多好多美麗的蝴蝶。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7

設計意圖

在幼兒教育裏面,安全教育是很重要的,特別是乘車安全。有些家長對於孩子乘車安全存在一些誤區,認爲乘車時抱着孩子才收最安全的。而小朋友呢,對於乘車的認知還少,不知道如何乘車是安全的,所以我設計了這一個活動,增強幼兒對乘車安全的意識,提升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並掌握在上車、乘車及下車時的安全知識。

2.教育幼兒注意安全,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教學PPT、安全乘車的視頻、玩具車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玩具,引入話題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玩具,你們看一看認不認識它?生活中的它是用來幹什麼的?有誰能告訴你是怎麼乘坐的?(請幼兒自由回答)

二、播放教學PPT

1.觀看動畫,激發幼兒安全意識師:你們覺得這樣做對嗎?那接下來我們就一部動畫片吧!

師:在這個動畫片中你們看到了什麼?(幼兒舉手回答):哇,你們太棒了!這裏面的小朋友在車上打鬧、嬉戲,而且她還想要在車上吃東西,她這樣的行爲是不對的,我們小朋友乘車時千萬不要這樣,這樣是會受傷的。

2.教師逐步講解PPT圖片師:有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如何乘車,不知道怎麼樣保護自己,老師這裏帶來了很多圖片,我們一一看他們做得對不對?

:小朋友們在乘車時頭不要伸出窗外或天窗外面,在車上不要玩耍打鬧,一定要記得坐在安全座椅上並系安全帶。在上車時要排隊,不要擁擠,不然自己和別人都會受傷的。下車的時候也不要急,排好隊下車,遵循交通秩序。

三、結束部分播放PPT中乘車安全視頻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把今天學到的乘車安全知識向父母轉達。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8

年齡:

4歲~6歲幼兒15人

時間長度:

約30分鐘左右(視情況取捨)

活動環境:

室內

活動準備:

1.白色布若干塊,規格約120cm×80cm和2cm×3cm的木條(也可用竹竿)各16根。取長短兩種木條各兩根紮成一個近似於“十”字的架子(如圖所示),再將布的四角繫於木條的四端。尋一安全空間將此架子從中間懸吊起來,使之可以任意搖晃。

2.大小玻璃珠子若干分別置於幾個小水桶中,在桶中加入水粉顏料(或丙烯顏料),並加適當的水攪拌均勻待用。

3.小漏勺(每個桶中各放一把),小塑料盤若干(每個桶邊各放置一些)。

4.在活動空間旁邊另置一個裝了小半桶水的水桶,以供收集被大家用過的珠子。

5.懸掛或晾曬“作品”的地方及方法事先要選擇好,才方便及時給每個架子更換畫布。

靈感來源:童年的記憶——自家做豆腐。

教育可行性分析:幫助幼兒擴大經驗範圍是藝術教育中,甚至一般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項原則。擴大經驗範圍意味着我們以兒童個人的程度爲基準,對兒童思想、情感和感受力通過活動予以啓發。尋找同一事物的不同側面也是啓發創造力的開端。

活動過程:

1.組對。

由幼兒自由組對,或者老師根據幼兒個體發展的快慢不同而調配成對。

2.規則宣講。

(1)兩人一組,每一次用漏勺在桶裏取一勺珠子倒入塑料盤裏拿回來,再將盤裏的珠子倒入架子上的布里。

(2)兩人各執架子的一端搖晃架子。待珠子上的顏色搖盡後再用盤子將珠子舀出來倒入旁邊的大水桶裏。

(3)之後,纔可再去取別的顏料桶裏的珠子。

(4)直到畫布上被滾滿了彩色的線纔可以更換畫布。

3.活動開始。

4.交流與欣賞。

在本過程中可帶領幼兒參觀他們的被展示出來的“傑作”,回顧搖晃成畫的過程,交流心得與體會。

5.教師總結,結束活動。

溫馨提示:

1.在此活動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幼兒的一舉一動,嚴防某些孩子將珠子誤吞入口中。

2.桶中的顏料應調得稠一些,太乾或太稀都不方便珠子上掛滿顏料。

3.水粉顏料容易清洗,但留在布上的色彩幹後不飽和。丙烯顏料弄到衣服上不易清洗,但色彩飽和。無論選擇何種顏料,都要告訴孩子們不可弄到臉上。

4.須在活動開始前給每個孩子穿好罩衣。並告誡幼兒不可大力胡亂搖晃架子,以防撞傷同伴。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9

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的手語動作,知道它們的含義。

2、瞭解聾啞人使用手語與外界的溝通,培養對聾啞人的關愛和尊重之情。

活動準備:

一段啞語新聞的錄像、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啞語新聞錄像,進入活動主題。

1、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新聞報道的影片,這段新聞報道和一般的新聞報道不太一樣,你們看看有什麼不一樣呢?

2、幼兒觀看錄像後回答。(錄像中有人在用手比劃,有人在打啞語)。

二、引導幼兒瞭解聾啞人,並體驗他們的感受,培養幼兒對聾啞人的關愛之情。

1、教師:啞語新聞是播放給什麼人看的呢?(聾啞人)

2、教師:因爲聾啞人聽不見,所以他們也學不會說話,只能能夠用手和別人交流。

3、引導幼兒體驗聾啞人的感受。

教師:請大家帶上耳塞,體驗一下聾啞人無聲的世界吧。

幼兒帶上耳塞。教師彈奏鋼琴等,讓幼兒聽一聽,說說帶上耳塞之後的感受。

教師:請找一個小夥伴,試着用手語和他說一句話,看他能不能明白你的意思。

幼兒找小夥伴遊戲。

4、教師小結:聾啞人既不能聽,也不能說。在社會上,他們總是處於弱勢地位,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更加關愛、幫助和尊重他們。

三、學習簡單的手語,知道幾種簡單手語的意思。

1、教師:請大家翻開書,看看上面的小朋友在做手勢,你們也來學一學吧!

2、幼兒翻看幼兒用書並模仿各種的手勢。

3、教師:大家知道剛纔學的這些手語表達是什麼意思嗎?請聽老師講,並看看老師是怎麼做的。如食指指向你——你,豎起大拇指——好,等等。

4、幼兒跟着教師一邊做,一邊瞭解這些手勢的意思。最後教師將所有動作連起來做一遍,邊做邊指導幼兒進行連貫的說和做。

5、請幼兒找一個小夥伴練習剛纔所學習的手語。可以多次交換小夥伴進行練習。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0

【設計思路】

大部分幼兒有和爸爸媽媽去動物園的經驗,平時孩子們對小動物們十分喜愛,經常會一起討論,可見他們對動物的興趣濃厚。但是在動物園遊玩的安全隱患還是很多的,新聞中也會播報動物園裏的意外事件,而家長們可能會忽視對孩子這一方面的教育,因此很有必要進行此類安全教育,引導孩子們瞭解動物園裏存在的危險,萌發自我保護的意識。

結合年齡特點,活動藉助於多媒體的方式,以幼兒的前期經驗爲導入,看視頻,和邊看邊講的方式來幫幼兒梳理在動物園裏需注意的事項,並讓幼兒瞭解親近小動物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自我保護。

【活動目標】

通過看看說說,瞭解動物園裏存在的危險,萌發自我保護的意識。

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一、動物園裏真開心——引發前期經驗,激發興趣

1、你們去過動物園裏玩兒嗎?

2、動物園裏可以做些什麼事情?(看老虎、獅子……)

小結:在動物園裏玩真開心,還可以看到這麼多可愛的動物朋友。

二、動物園裏的危險——瞭解動物園裏也存在危險,注意安全

1、小朋友在看哪個小動物?他說小動物們怎麼樣?

2、他看到可愛的小猴子後是怎麼做的?

3、小猴子又是怎麼做的?

4、老師提示:牌子上寫着“動物也有調皮的時候”,你猜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會咬人、會打人)

5、鴕鳥是怎麼做的?

6、小朋友走到大老虎邊上,會發生什麼?他該怎麼做?

7、奶奶是怎麼說的?

小結:

小朋友們喜歡動物並不是壞事,但是動物也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常會發生攻擊行爲。我們不要離動物太近,避免造成危險。(幼兒教育)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1

活動目標:

1、樂意觀察紙盒上各種各樣的標誌(如商標標誌、環保標誌、文字標誌等),瞭解它們的含義。

2、在交流和操作中,發展初步的觀察、比較、分類和積極思考的意識。

3、知道空盒不亂丟,要保護環境衛生。

活動準備:

1、幼兒從生活中收集各種各樣的紙盒,寫上名字

2、自制環保標誌2個,其它備用標誌若干

3、泡沫板一塊、場地設計

4、口香糖人手一件

活動過程:

一、佈置紙盒展,對紙盒產生興趣。(配樂)

1、幼兒按要求佈置“紙盒展”(肯德雞麥當勞一類、牛奶盒類,其它),說一說、看一看,你認識哪些紙盒,是裝什麼的?

2、幼兒自己擺放、交流,師共同參與。

二、師生共同整理“紙盒上的標誌”。

1、畫出來的標誌——觀察“肯德雞類”:這些紙盒上都畫了一個誰呀?出示肯德雞、麥當勞標誌,

2、寫出來的`標誌——同樣方法。(麥當勞紙盒上還有什麼)

3、照片標誌——出示一張剪下來的餅乾照片標誌(拍下來把照片印在紙盒上),還有哪些盒子上有照片標誌?(個別幼兒找)

4、小結:原來紙盒上有各種各樣的標誌,有的是畫出來的,有的是寫出來的,還有的是用照片表示。看到這些標誌,小朋友就知道它們是什麼好吃的,還可以知道是哪個牌子的!

三、認識環保標誌,樹立環保意識。

1、談話引出:老師最愛喝牛奶,因爲它好喝又有營養。一天我在天一廣場看噴泉,口渴了,買了一盒牛奶,咕嚕咕嚕一口氣全喝完了。呀,剩下的空盒子怎麼辦呢?幼兒討論,爲什麼要扔到垃圾箱裏?你是怎麼知道的?小結:小朋友都有一個講衛生的好習慣,老師也是這麼做的。空盒子不能亂丟,應該扔到垃圾箱裏。

2、理解“環保標誌”:其實有些盒子上有一個“講衛生”的標誌,它告訴大家空盒子要丟進垃圾箱裏。但這個標誌很小,要睜大眼睛仔細找。請一個小朋友找一找。出示放大的“環保標誌”,理解圖意,掌握概念。(環保標誌:意思是要講衛生,保護環境)

3、找“環保標誌”:(配樂)其它盒子上有沒有環保標誌呢?每人找2個,一個送給客人老師,告訴她們“環保標誌”在哪裏;另一個給俞老師,我請找對的吃口香糖!

延伸:觀察幼兒如何處理吃完的口香糖和糖紙,引導幼兒觀察口香糖紙上的環保標誌,鞏固環保行爲。

活動特點:

1、生活性:孩子們都喜歡吃零食,因此對包裝零食的紙盒非常熟悉,一看見某個紙盒就知道里面裝了什麼好吃的。所以,取材於幼兒熟悉、喜愛的紙盒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

2、整合性:紙盒上有各種各樣的標誌如圖案標誌、卡通標誌、文字標誌、照片標誌、商標標誌、環保標誌等,挖掘其中有效的教育價值,對幼兒各方面發展有促進作用。如標誌的分類、標誌的藝術、標誌的作用等。本活動針對小班幼兒認知水平,主要對三種標誌(畫出來的標誌、文字標誌、照片標誌)進行初步認知、理解,並能在生活中根據某些標誌(如環保標誌)鞏固日常行爲。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2

教材分析:

中班幼兒懂得要幫助別人的道理,但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視別人的情緒,缺乏關心、體貼、幫助他人的方法。本次活動利用發生在幼兒的身邊事,結合實際情境,提醒幼兒關注他人的情緒,瞭解他人的需要,鼓勵幼兒給予他人適當的關心和幫助。

活動目標:

1、能關注周圍人的情緒,有關心、體貼的表現。

2、善於發現身邊的愛心事例,能用基本完整的語言介紹給同伴。

3、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學習材料”操作材料②,“幼兒學習材料”一《我的想象),《幼兒素質發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 33。

2、提前收集幼兒幫助周圍人的照片,佈置圖片展。活動建議:

一、播放課件,請幼兒欣賞《迷路的小花鴨》,激發幼兒關心、幫助別人的願望。

提問:歌曲裏面唱了一件什麼事?小花鴨找不到媽媽心情是怎樣的?誰幫助了它?找到媽媽後小花鴨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樣的?

引導幼兒瞭解小花鴨遇到困難及被人幫助後心情變化的過程,感知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都是快樂的。

請幼兒圍繞“歌曲中的小朋友是個怎樣的孩子”展開討論。

小結:有愛心的小朋友會用關心、幫助別人的方法讓自己的愛心像小天使一樣插上翅膀, 傳播到每一個角落。

二、請幼兒參觀照片展,瞭解生活中同伴是如何相互關心、相互體貼的。

1、請幼兒自主觀察照片,說說誰是“愛心小天使”,鼓勵幼兒說明理由。

2、請個別幼兒講述,可根據具體情況請被幫助的小朋友談談自己的感受。

小結:愛心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和溫暖。

3、爲照片中關心和幫助別人的小朋友頒發“愛心小天使”徽章(操作材料)。

4、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講述自己身邊的愛心事件。

請幼兒回顧講述生活中自己的小故事,師幼共同進行評價,頒發“愛心小天使”徽章。請幼兒觀看課件“愛在行動”,瞭解在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人在默默地關心、幫助別人,如爲沒帶雨傘的老人打傘、主動扶起摔倒的人、幫助老奶奶過馬路、撿拾公共場所的垃圾、爲有需要的人讓座等。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我的想象》第 6 一 7 頂,判斷圖片中哪些小朋友可以得到“愛心小天使”徽章,說明原因。

2、繼續運用“愛心小天使”徽章激勵幼兒平日在幼兒園、家裏關注別人的情緒,主動幫助、關心別人。

大班美術借形想象畫《泡泡樂》公開課視頻+PPT課件+教案+課後反思中班科學《變變彩色水》公開課視頻+原版PPT課件+教案+音樂(主題好玩的水)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故事,讓幼兒知道不能隨意的給陌生人開門。

2、通過談話及情景表演,知道隨意給陌生人開門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3、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Flash動畫,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1、聽故事 :兔媽媽有三個孩子,一個叫紅眼睛、一個叫長耳朵、還有一個叫短尾巴。

有一天,媽媽對孩子們說:"媽媽要到地裏拔蘿蔔,你們要好好看家,把門關關好"。

大灰狼看見兔媽媽出門了,它就想吃掉小兔子,可是門關的緊緊的進不去。正巧,兔媽媽回來了,大灰狼連忙躲在大樹背後。只見,兔媽媽一邊敲門一邊唱着"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小兔子們聽到媽媽的歌聲,連忙開門。

大灰狼躲在旁邊,偷偷的把兔媽媽的歌學會了。

第二天,兔媽媽到樹林裏採蘑菇,大灰狼來到小兔家,一邊敲門一邊唱歌:"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

紅眼睛,短尾巴連忙要去開門,長耳朵一聽:"呀,不對不對,這不是媽媽的聲音",小兔子們朝門縫一看,"呀,是大灰狼,不能開門!"大灰狼看小兔子們不開門,可着急了,它說:"我是你們的媽媽,不信,我把尾巴伸進來給你們看",說着,把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伸進門縫裏。小兔子們用盡力氣把門關上,夾住了大灰狼的尾巴,大灰狼痛的,"哎呦,哎呦"的直叫。兔媽媽也回來了,拿起木棍狠狠的打大灰狼的腦袋,大灰狼使勁一怔,尾巴斷了,狼狽的逃跑了。

小兔子們可高興了,他們搶着給媽媽開門,兔媽媽親親孩子們,誇它們是好孩子。

2、討論

3、出示圖片

4、情景表演

5、兒歌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4

活動目標:

1.練習用小水桶拎半桶水並送到目的地,不灑水。

2.遵守遊戲規則,努力完成任務。

重點難點:

練習用小水桶拎半桶水並送到目的地,不灑水。

活動準備:

盛有半桶水的小水桶4只。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到室外場地,請幼兒圍坐一圈。教師示範拎水進行的動作,請幼兒掌握動作要領:握住桶把,手臂與身體自然隔開,身體稍稍傾斜,穩步前進。

二、幼兒繼續圍坐一圈,教師創設遊戲情境,一起玩小蜜蜂送蜂蜜的遊戲:幼兒扮演小蜜蜂,水桶裏的水作爲蜂蜜。先由一名幼兒從自己的位置出發,拎着“蜂蜜”去找一個朋友,把“蜂蜜”送給他,然後兩人交換位置,由被送到“蜂蜜”的小朋友出發去找自己的朋友,以次類推。請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觀察、練習拎水的動作,努力做到不灑水。

三、幼兒學會了拎水的動作後,課題再將他們分成4組,排成4個縱隊,進行比賽。看一看哪一組能最快完成送“花蜜”的任務。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5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自我意識較強,凡事以自我爲中心,不考慮別人。同時,家長往往重視孩子智力的培養,而忽視對孩子的交往能力的發展。導致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許多幼兒就遇到了同伴關係的強有力挑戰。因此我班開展“有朋友真好”的主題活動目的就是爲了有意識的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品質。我們通過召開家長會、家訪,向家長說明開展此主題的目的、意義與方法,爭取家長的支持、配合,做到家園教育同步。活動過程中,重點指導家長讓幼兒積極參與交往、學會交往,在交往中理解自己與集體、與別人的關係,從小養成熱愛集體、關心別人的良好品質。

活動一:

一、 活動內容:我有好朋友了

二、 活動目標:

1.在老師、家長的引導和幫助下自己尋找好朋友,學習初步的交往。

2.感受到有朋友的樂趣。

3.向老師、家長和同伴介紹自己的好朋友。

三、 活動準備:

1.取得家長的配合,引導幼兒與家附近的小朋友做朋友,並拍下與好朋友的合影照片。

2.佈置用於貼合影照片的專欄。

3.《找朋友》的音樂磁帶和錄音機。

四、 指導要點:

1. 放《找朋友》的音樂,讓幼兒自己尋找和選擇好朋友。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好朋友及合影照片,鼓勵幼兒儘量多的向他人介紹。

3.將“好朋友”的合影照片佈置在專欄裏。

4.與好朋友一起表演一個節目。

活動二:

一、 活動內容:打電話

二、 活動目標:

1.給好朋友打電話,告訴好朋友自己最愉快的事,體會與人分享快樂的幸福。

2.給老師打電話祝賀新年,初步學習使用禮節性的交往語言。

三、 活動準備:

1.鼓勵家長利用週末時間,帶幼兒外出遊玩,以豐富幼兒的交談內容。

2.學習打電話的方法。

3.與好朋友互換號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