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9篇

本文已影響 1.08W人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1. 初步瞭解簡單的統計的方法,並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 敢於嘗試和探索,學習分類和統計,並能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 引導幼兒用繪畫和簡單的圖表記錄探索的過程和發現。

二、活動準備:

1. 4個小貨架、商品若干(如文具類:水彩筆、鉛筆、寫字板、膠泥;餐具:杯子、盤子、碗、勺子;食品類:糖果、麪包、樂百氏奶、牛奶;水果類:蘋果、梨、香蕉、柚子;數量在10以內,分裝於籃子裏)。

2. 幼兒人手一份:遊戲棒、三角片、圓片一籃(數量分別在10以內)、水彩筆、白紙1張、統計表1、統計表2人手一張張、夾板一張、統計員標誌牌一塊。

3. 磁性黑板1張,大統計表1張;新年小舞臺場景佈置(中國結1個、燈籠8個、娃娃2個、腰鼓4個);新年老人1名,禮物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嘗試,探索統計的方法

設置懸念,以神祕客人讓老師考考小朋友引題。請幼兒用自己的方法在白紙上記下自己籃子裏的遊戲棒、三角片和圓片的數量,嘗試統計的方法。

師:(用神祕的口吻)小朋友,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有一位你們非常非常喜歡的客人要來和你們玩,想不想知道是誰呀?我先不告訴你們,不過,他想考考我們班的小朋友,看看你們能不能將籃子裏的各種物品的數量點數清楚並用又整齊有清楚的好辦法記錄在白紙上。然後他就會來和我們玩的,想不想見到他呀?那我們就趕快行動吧。

(二)、初步瞭解統計的方法。

(1)、交流與討論:你是用什麼方法記錄下來的?並一一展示有代表性的幼兒作品(有圖畫記錄、圖畫加數字記錄等),教師適當評價幼兒記錄方式的優缺點。最後展示表格記錄,說明表格記錄的優點(整齊、明確、容易比較多少)

(三)、遊戲:小小統計員

(1)、請幼兒分組爲新年老人的小小超市整理貨物並在畫有物品簡圖的統計表上(見統計表1)記錄貨架上各種貨物的數量。

師:好了,我們已經完成了這位神祕的客人的任務,我們一起數1,2,3,他就會來的。他是誰呀?

新年老人:小朋友們很能幹,真會想辦法。我正準備開一個小小超市呢,小朋友,我剛進購了這麼多的貨,你們能幫幫我嗎?幫我整理並統計一下這些貨物吧。

師:小朋友們願不願呀?那我們分組行動吧。我們一定要幫新年老人的貨物擺得整整齊齊的,記錄的清清除楚的。

(2)、幼兒分組檢查記錄的結果。

(3)、每組派一名幼兒向新年老人彙報記錄的結果。

(4)、教師小結。新年老人給幼兒頒發“小小統計員”的標誌。

(四)、情景遊戲:統計新年小舞臺的物品

(1)、請幼兒數一數,記一記舞臺上各種物品的數量,鼓勵幼兒自己大膽設計物品標記並用表格統計出來。向新年老人彙報記錄結果。

師:新年老人邀請請小朋友參觀新年小舞臺,走,我們看看去,有什麼?是什麼形狀的?如果我們要記錄可以怎麼畫?我們乾脆把它統計下來。

(2)、幼兒在空白統計表(見統計表2)內自由統計舞臺佈景的種類與數量。

(五)、新年老人分發禮物。活動結束。

活動自評:在引導幼兒的學習過程中,我力圖打破以往的幼兒數學學習以看和聽爲主,而操作大多是爲了驗證老師傳授的知識;打破孩子們意識中“教師是知識的來源”、“教師是真理的化身”,讓孩子們通過動手動腦,面對真實,與真實接觸,探索解決問題,真正接觸到數學知識。在幼兒探索和嘗試的過程中,力圖讓幼兒更多地通過真實的問題情景產生運用數學來解決問題的需要,並且親自實踐,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高,在十分生活化的情境中反覆體驗了統計的樂趣和意義。

附統計表1(水果組)如下:

1

1

1

1

1

1

1

1

1

1

1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1、圍繞“新年的禮物”這一話題談話,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2、進一步掌握談話的規則。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帶一件自制的手工作品。

幼兒有過送禮物給同伴及接受禮物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

師:再過幾天就要過新年了,過年的時候,大家爲了表示友好、問候,常會互相送禮物。你們收到過別人送的禮物嗎?是誰送給你的?你有沒有送禮物給別人?送給誰了?請你仔細想一想,說給大家聽一聽。

2、圍繞話題自由交談。

要求幼兒輪流談,不搶着說話。

教師參與小組談話,及時鼓勵積極發言的幼兒,同時提醒幼兒不能只顧自己說,還要關心那些只聽不說的小朋友,要給他們說話的機會。

3、引導幼兒拓展談話內容。

集體談話。請幾名幼兒將自己在小組中的談話在集體前表述。要求幼兒用連貫地說出自己收到過什麼樣的禮物,送過什麼禮物給別人。

教師提問,拓展談話內容:1)今年過年你想給誰送禮物?送什麼禮物?2)爲什麼要送禮物?讓幼兒先談想把禮物送給誰?然後讓幼兒分組討論:送什麼禮物?爲什麼要送禮物?

4、繼續拓展談話範圍。教師提出新的問題:1)你認爲誰會給你送禮物?2)你最想要的新年禮物是什麼?爲什麼?

5、教師小結:

讚揚幼兒能想到給父母贈送禮物,並提醒幼兒接受別人禮物要有感激之心,要愛惜別人送的禮物。

活動延伸:

讓幼兒自己來製作一些小禮物送給弟弟妹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聯絡方式。

2、知道朋友間保持交流的意義。

3、用清楚完整的語言有重點地講述。

活動準備:

1、“看圖說話”:《珍重再見》(請參見幼兒用書)。

2、玩具卡:《小袋鼠名片》(請參見幼兒用書)。

3、玩具電話。

4、掛圖:《珍重再見》。

活動過程:

1、出示玩具電話,做打電話狀,玩趣味點名遊戲:倒着念幼兒的名字(如把“李大同”叫成“同大李”)、只有口型動作不發出聲音、只說出幼兒名字中的一個或兩個字等。

2、問幼兒:“小朋友畢業之後,不能和好朋友、老師天天見面了,可以用什麼方法跟大家聯絡呢?”“爲什麼朋友之間要保持聯絡?”請幼兒討論。

3、展示掛圖《珍重再見》,知道可以通過不同方式與好朋友保持聯繫,如通過飛鴿傳書、瓶中信隨水漂、傳送消息等。

4、指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和好朋友保持聯絡有哪些方式,什麼是自己覺得最方便的方式,爲什麼。引導幼兒利用畫面內容有順序地講述,同時在講述時做到突出重點。注意提醒幼兒儘量使用比較完整的語言。

5、拿出玩具卡,讓幼兒分別製作自己的名片,並互相贈送。

活動評價:

1、能說出與人聯絡可用什麼方式。

2、願意參與點名遊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重點與難點)

《小猴的出租車》是一個情節有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吸引幼兒的故事,故事講述了小猴買了一輛出租車,經過改裝,它可以根據客人的乘坐需要而改變,體現了趣味性和豐富的想象力,通過聽聽、看看、編編讓幼兒感到新鮮,有助於孩子的表達和發揮想象力。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猴的出租車能根據不同動物的需要進行變化的奇特功能。難點:依據故事提供的線索大膽想象,會根據動物的不同特徵,合理仿編故事情節。

  幼兒基礎分析

(能力、經驗基礎)

知識:經過抽樣調查,幼兒對一些動物的外形特徵還是有一些瞭解的,對坐出租車會遇到哪些問題有一些前期經驗。

能力:幼兒都有大膽猜測故事內容的前期經驗。大班上學期幼兒雖然表述自己的想法,但有些幼兒還不能清楚連貫的講述一件事情。續編故事時,部分幼兒講述故事故事不完整。

情感:有的幼兒遇到困難不能勇敢面對,缺乏動腦筋的習慣。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猴的出租車能根據不同動物的需要進行變化的奇特功能。

2.小組自主閱讀,根據畫面內容嘗試連貫並完整講述小猴與小熊及蛋寶寶的故事情節。

3.合理仿編故事情節,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活動準備

(材料、環境、知識準備)

材料準備:ppt、幼兒畫冊2

環境準備:U字形

知識準備:認識很多的動物,但對於動物的特徵沒有很好地梳理過,同時孩子都有過坐出租車的經驗。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導語:你們知道出租車是用來幹嘛的嗎?森林裏有一隻小猴也買了一輛出租車,經過精心改造,出租車終於上路了。

  二、在看看、聽聽、講講中理解故事內容。

過渡:小猴看見小熊站在路邊左右張望,發生了什麼事呢?

提問:小熊一開始有沒有願意上小猴的車?爲什麼?

小結:小熊長得胖,肚子大,一開始沒有願意上小猴的車。

過渡:小猴的車拐到一個路口,看見蛋寶寶在哭,這次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提問:蛋寶寶會願意坐小猴的車嗎?爲什麼呢?

小結:蛋寶寶怕摔下來,所以不願意坐出租車。

過渡:小熊和蛋寶寶有自己的煩惱,小猴是怎麼幫助他們的呢?他們之間會說些什麼呢?答案就在圖片中。

要求:小組自主閱讀,根據畫面內容講述小猴與小熊及蛋寶寶的故事情節。

提問:小猴想了什麼辦法來幫助他們?他們之間說了些什麼呢?

小結(結合PPT):小猴將車座位往後移,空出很大的地方讓小熊滿意。給蛋寶寶彈出了一個圓墊子。小猴自己設計的出租車本領真大,能根據乘客的不同需要來改變,所以,原來不方便的小熊和容易滾下來的蛋寶寶都滿意地坐上了小猴的出租車。

  三、續編故事情節,並演一演。

出現畫面,上有小魚、刺蝟、長頸鹿

過渡:小猴的名氣越來越大了,許多的動物都想來坐它的出租車。

1.編一編:

要求:兩兩合作,商量討論還有誰會來坐小猴的出租車?他們會遇到什麼問題?小猴是怎麼解決的?

2.演一演:

幼幼互動,教師提升評價(從動作、語言、表情等方面)

過渡:這麼多平時不方便乘車的動物朋友得到了小猴的幫助,它們的心情怎麼樣?小猴又有什麼感覺?爲什麼?

小結:原來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都是一件快樂的、高興的事情!那我們的小朋友在平時生活中你幫助過別人嗎?有沒有小朋友幫助過你?

小猴的出租車這麼神奇,小朋友們想不想也坐一坐?

播放智慧樹音樂,幼兒跟着音樂玩遊戲!

  四、活動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這次幼兒園有個安全教育周的活動,讓我準備關於安全教育的課,我選了一節《怎樣走斑馬線》,從這節活動中發現孩子們對城市的馬路很感興趣,有不少孩子很自豪地向我介紹斑馬線,講紅綠燈的重要性,有的小朋友就告訴我:老師,我爸爸過馬路時闖紅燈了!語言表達特別流暢,由此我抓住孩子們的這一興奮點,讓他們來觀察城市中的建築、設施等,以此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但孩子們對於“城市”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怎樣讓孩子更好的積累城市的經驗,我就想到了“野貓的城市”這個故事,《野貓的城市》是一個非常富有童趣的童話故事,故事中的野貓有點自以爲是,它向森林的動物介紹城市的三個特徵:城市裏有斑馬線、城市裏有地圖,城市裏有高樓大廈,但因爲它用了不清楚、不正確的比喻來形容城市,所以讓動物們對城市產生了誤解,以爲城市是一個很疼、很癢、很重的地方。同時大班幼兒的認識水平在不斷提高,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並且具有一定的傾聽和語言表達能力,他們對童話故事比較感興趣。所以可以通過故事教學讓孩子更好地認識我們的城市。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知野貓的性格特徵和富有童趣的故事情節。

2、啓發幼兒發現以及糾正故事中野貓所犯的錯誤,訓練幼兒逆向思維和判斷能力。

3、增進對我們的城市的認識和喜愛。

4、豐富詞彙:問長問短。

教學準備:

1、幼兒對我們的城市有一定的認識。

2、多媒體課件《野貓的城市》。

3、圖片:野貓、斑馬、小鹿、花奶牛、大河馬;磁鐵。

4、句字卡片:城市是一個很疼的地方;城市是一個很癢的地方;城市是一個很重的地方。

教學重點:

引導幼兒熟悉、理解故事內容,從而發現故事中野貓犯的錯誤。

教學難點:

啓發幼兒糾正故事中的錯誤,訓練幼兒逆向思維和判斷能力。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導語:小朋友你們見過貓嗎?(見過)老師這裏也有一隻貓。我們用掌聲把它請出來好嗎?問候。大家好!我可不是一隻普通的貓,是一隻生活在城裏的野貓,是一隻會說話的野貓。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並提問:

1、出示圖片一提問:

過渡語:你們瞧圖片上有誰?它們在幹什麼呀!小動物們都會問野貓什麼問題呢?(個別動物提問,河馬問什麼問題呢?)動物們圍着野貓問長問短,問城市哪裏有好玩的,哪裏有好吃的。有誰能告訴我“問長問短”是什麼意思?(就是問這問那,表示對城市的好奇。)野貓可得意了,晃着腦袋,東瞧瞧西看看,然後皺着眉頭說:“城市太大了,我們怎能用嘴巴講的清楚呢?讓我來比劃給你們看吧。

2、出示圖二提問:

過渡語:你們瞧野貓會用什麼東西來比劃城市?(斑馬)

師:你們看看野貓會用斑馬來比劃城市的什麼呢?(斑馬線)

師:它會怎樣去比劃呢?(動物們從它身上踩過)

師:小動物從斑馬身上走過去,那斑馬會有什麼感覺呢?斑馬會怎麼說呢?(出示文字)

3、出示圖片三提問:

過渡語:野貓拍了拍腦袋說:城市是一個很大的地方,那它又會用什麼來比劃城市呢?那我們來瞧一瞧,(出示圖片三)

師:有誰呀?那花奶牛身上的圖案像什麼呢?(圖片、地圖)野貓在花奶牛身上畫來畫去,奶牛的感覺是什麼樣的?(癢,出示文字)(請幼兒互相指一下身體的部位,來感覺一下。)

4、出示圖片四提問:

過渡語:野貓想了想說,城市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是哪裏呢?

師:(出示圖片四)野貓讓小動物們在幹什麼呢?(動物們疊起來)

師:小動物們這樣疊起來像什麼呢?(高樓大廈)看看河馬現在是什麼表情?(臉紅紅的,眼睛睜得大大的)那它有什麼感覺呢?(出示字卡)小朋友們故事聽到這裏了,覺得這隻野貓是一隻怎樣的貓呢?

老師引導幼兒共同小結:故事中的野貓有點自以爲是,用了自己以爲很正確的比喻,來比劃城市,因爲它講述比喻得不清楚,所以讓森林裏的動物覺得城市是一個很疼、很癢、很重的地方,動物們都不喜歡野貓的城市了。

三、完整欣賞故事一遍,進一步熟悉故事的內容。

師:我們的城市真的是一個很疼、很癢、很重的地方嗎?(不是)那野貓是怎樣完整地介紹它的城市呢?

師:野貓比劃的城市恰當嗎?

教師小結:其實我們的城市是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是一個先進的城市。

四、拓展延伸:

有一天,城裏來了一輛汽車,從車上下來許多小朋友,假如是你從那輛汽車上下來,你會怎樣介紹我們的城市?(出示課件)

五、總結:

我們的城市是旅遊城市,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城市,希望小朋友們都用恰當的比喻向別人介紹我們的城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會看導遊圖、瞭解導遊圖的作用;

2、能利用導遊圖設計遊覽路線、解決實際問題;

3、能與同伴協商合作完成任務、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會看遊覽圖、並瞭解其作用。

難點:能夠利用遊覽圖解決實際問題設計遊覽路線。

【活動準備】

動物園遊覽圖、彩色打印圖每組一張;彩筆、抹布。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出主題。

小朋友、我們今天去一個好玩的地方: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主題園、你們想去嗎?爲了方便我們參觀動物園、管理員給我們寄來了一張動物園的景點遊覽圖、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吧。

二、出示遊覽圖、指導幼兒觀察線路。

(一)先整體感知、然後分區觀察。

1、這張遊覽圖你們能看懂嗎?上面有什麼?

2、引導幼兒分區觀察:動物管理員悄悄告訴我、爲了方便大家參觀、他們把動物們進行了歸類分區、現在請你們來找一找、一共分爲哪幾個區?

3、這裏除了有許許多的動物、你還發現有什麼標誌、這些標誌告訴我們什麼?

(二)我說你猜:進一步熟悉動物場館在導遊圖中的方位。

1、教師通過不同場館的方位提示描述動物館的位置、請幼兒猜一猜。

2、請個別幼兒按照剛纔教師師範的方法描述動物場館的位置、其他幼兒猜。

三、實踐活動:

(一)找一找:老師指定某個動物場館、讓幼兒嘗試尋找到達的路線、比一比誰找的路線短、爲之後分組選擇路線打下基礎。

(二)畫一畫:按要求畫出指定遊覽路線。

1、提出畫路線圖要求:參觀動物園有許多條路線可以走、到底選哪條呢?爲了增加遊戲的難度、要求每組的路線必須滿足所有組員的願望、而有線路不能重複走、還必須要經過兩個洗手間。

2、請小朋友六人一組進行自由結伴分組、並學會協商、誰負責拿筆記錄、誰適合作介紹。

(三)介紹各組的路線。

請每組選出的代表說出自己組走的路線、經過了哪些動物館。

四、延伸活動:

(一)你還在哪裏見過類似的平面圖?這些圖可以爲我們提供哪些幫助?

(二)教師小結:生活中的平面圖可以幫助我們儘快地熟悉陌生的環境、並且能順利地到達想要去的地方。

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次活動內容選自《幼兒園適應性發展課程》大班主題活動《去旅行》。《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跟隨成人外出的機會增多、景區遊覽圖、場館佈局圖、安全逃生圖、小區路線圖等平面示意圖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如果幼兒能夠初步看懂這些平面示意圖既符合幼兒的現實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並有利於培養幼兒解決現實中可能遇到問題的能力。

(二)設計意圖:活動結合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學習特點、努力爲幼兒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幼兒積極主體地參與學習活動中、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而幼兒與同伴的協商、合作能力是在共同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和提高的、因此本次活動還着重引導幼兒在遊戲化的學習使用動物園遊覽圖的同時、提供給幼兒嘗試協商、討論確定遊覽路線的實踐機會、提高幼兒合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活動目標: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及實際情況、本次活動確立了以下三點目標:1、學會看導遊圖、瞭解導遊圖的作用;2、能利用導遊圖設計遊覽路線、解決實際問題;3、能與同伴協商合作完成任務、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四)活動重難點:由於幼兒對此類知識少有經驗、因此我將本活動的重點定位在學會看遊覽圖、並瞭解其作用。難點是能夠利用導遊圖解決實際問題設計遊覽路線。

二、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以互動開放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因此、本次活動中我主要採用了以下三種教學方法:情境體驗法、設疑置趣法、多元整合法。

1.首先是情境體驗法。逼真的遊戲情境更能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因此活動開始就用開門見山的方式說出本次“參觀動物園”的活動內容、孩子的已有經驗對這一內容並不陌生、並且也非常感興趣、這就首先抓住了孩子們的興趣點、並且整個活動將這一線索貫穿始終、讓孩子們始終沉浸在“參觀動物園”的遊戲情境中。

2.其次是設疑置趣法。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爲重要。通過有效提問、會使幼兒引發思考、對所感知的經驗進行整理。你能看懂遊覽圖嗎?獅子館在什麼位置呢?走什麼路線才能到達呢?一個個問題將孩子推到了探索的前沿、讓幼兒自己主動參與活動、探究發現遊覽圖的特點和作用、並學以致用、逐步深入。

3.最後是多元整合法。任何教育都不是單領域的、在一節活動中能夠給孩子最大程度的將各領域經驗知識互相滲透。此次活動不僅僅是單純對遊覽圖的認識、還在整個活動中有機的結合了空間方位、同伴協商、分工合作等因素。

三、說學法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營造一個寬鬆的氛圍、激發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經驗參與探究、讓幼兒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試一試等方法、在與材料、同伴、老師的互動中、學會看遊覽圖、瞭解其作用、並在日常生活中嘗試解決實際問題。鍛鍊與同伴共同協商、合作的經驗及能力。

四、說活動過程

首先開門見山直接導入今天活動的主題:參觀動物園、讓幼兒對今天的活動充滿了興趣和參與的渴望。

其次出示動物園遊覽圖、指導幼兒觀察線路、使幼兒學會認真觀察圖片的每一個細節、並瞭解他們的作用。這環節重點讓幼兒知道:導遊圖中不僅有動物館的標誌、還有我們生活中需要的場所標誌、使我們對動物園的整體佈局有了瞭解、給我們的遊玩帶來了便利。爲了熟悉不同場館在遊覽圖中的方位、教師通過示範描述讓孩子學會用語言進行表述、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和空間方位的認知。

第三、在幼兒熟悉了方位之後、讓幼兒動手進行實踐。此環節重點讓幼兒掌握:有了遊覽圖、遊客就更加清楚自己想看的動物的具體方位了、進一步理解導遊圖的功能。

第四、在延伸部分、讓孩子們對平面圖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生活相結合、瞭解這些平面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那些便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作品賞析

(一)內容簡介

瓜7天可是個特別的日子!因爲今天是對換節,大人和小孩要互換角色:小孩去上班,大人上幼兒園;小孩做早飯,大人睡懶覺;小孩當老師上課,大人聽故事玩遊戲……一切都變了樣!一切都亂了套!

(二)主題分析

故事通過講述在對換節裏大人和小孩角色對換後發生的有趣事情,讓孩子們明白一個道理:大人很辛苦!也讓大人們清楚,小孩也有自己的想法。一次對換引發了互相尊重、體諒的思考。

(三)情節分析

l、你知道對換節嗎?對換節這天,大人和小孩要對換一下……看似平淡的描述,卻帶來了爆炸性的效應,一下子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心,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下文。

對換節開始,大人小孩對換,什麼都對換了。在空間的切換中,我們看到了大人和小孩在各自的對換空間裏不同尋常的言行,禁不住爲這樣的對換投去驚奇、關注、好玩……的眼光。

最動人的一幕在最後,當角色對換後一切亂了套,對換節也在此時敲響了結束的鐘聲。但同時開始的卻是大人和小孩心意相通的.濃濃情感。看似無稽的節日,卻有着豐厚的收穫!

(四)角色分析

故事第一頁上大人和小孩的表情是相反的:大人愁眉苦臉,小孩喜笑顏開。這是真實生活的寫照:大人要面對生活的諸多事情,難免愁腸百結;小孩生活在自己單純的小天地裏,心無城府。

隨着對換節的開始,兩種角色的表情也對換了:大人始終面帶微笑,小孩開始哭喪着臉。大人在小孩的天地裏單純又快樂,小孩在大人的世界裏舉步維艱,這是互相體諒的基礎。最後一頁,大人和小孩都笑顏相對,這是在經歷了對換後,彼此在相互瞭解後迸發的尊重與體恤,讓讀者體味到作者的心意。

(五)圖畫分析

1、畫面的構圖和排列

本書在畫面佈局上,凸顯角色形象,淡化和簡化背景,讓讀者清晰地發現角色動作和表情的變化,使主題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

2、圖畫中蘊藏的細節

故事在許多圖片上,都有一些炫目的一抹紅:紅色的屋頂、背心、被面、汽車.、衣服牆壁、木馬、化妝品、嘴巴、消防龍頭、太陽、游泳圈等,強調了這個節日的喜劇效果,也讓讀者感受到故事最後大人小孩互相體諒的濃濃情意。

(六)語言分析

“玩啊,玩啊……”忙呀,忙呀……,’故事中出現了多次這樣的重複句式,人小孩角色對換後的動作與心理對比更加突出。

“哈、啊、畦"這些感嘆詞的運用,強調了對換後的結果,可以讓幼兒模仿感受,表達自己的情緒。

活動設計:

(一)活動設計1

1、設計意圖

故事中有“對換節”,小孩子可以做大人做的一切事情。我們可不可以像故事內容一樣,也來過一次“對換節”?扣老師對換!讓幼兒說一說最想做的老師的事情,做一做平時不能做的老師的事情。今天,我們也過“對換節"啦!

2、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對換後大人小孩的不同變化。

(2)嘗試過自己的“對換節",體驗做老師的樂趣與辛苦。

3、活動準備

《對換節》圖畫書,教學課件(PPT)

“我最想做的老師的事"調查表

根據“我最想做的老師的事”調查表上孩子的想法,準備相應的物品(如老師的工作服、口紅、高跟鞋,等等),注意對孩子保密

4、活動過程

(1)討論交流,理解名字

一(出示封面)這幾個字認識嗎?

一什麼叫“對換"?猜猜“對換節"是什麼意思?這是一個怎樣的節日?

(2)欣賞理解,感受變化

①出示第2面:

一對換節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

(參出示第3~1 5面:

一對換節裏,大人做些什麼?

一大人們開心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對換節裏,大人做着小孩的事,他們很輕鬆、很快樂。

③出示第1 6~21面:

一對換節裏,小孩子做什麼?

一小孩們快樂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一爲什麼他們會不快樂?

:對換節裏,小孩做大人的事,一切都亂了套。

(3)大膽表述,體驗對換

一你想過對換節嗎?

一你最想和誰對換?

一你最想做老師的什麼事情?

一今天我們也來過“對換節”。這裏有許多老師的東西,你可以看一看,選一選,試一試,用一用。

幼兒感受、體驗。(教師注意孩子的安全,如孩子穿上老師的高跟鞋走路等。體驗的時間可長一些,一日生活中的運動、學習、區角等環節都可)

(4)交流分享,表達表現

①出示第22~23面:

一我們的“對換節”結束了,你有何感想?

一故事裏的對換節結束了,大人和小孩又各有怎樣的感受?

一現在,你還想和大人對換嗎?爲什麼?

:有很多大人做的事情,我們現在還不能做。

②幼兒表現表達:

一我知道,你們就像故事中的小孩一樣,很想做大人的事情,很想對大人說說你們的想法。這裏也有“對換節”的圖書,你們可以把最想做的大人和老師的事情、最想對大人和老師說的話,畫下來,說給大人們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內容懂得知錯就改的良好行爲習慣。

2、感受天氣變化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係,有關注天氣變化的願望。

3、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能簡單複述故事。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天氣預報下載視頻

活動過程:

一、理解故事——感受天氣變化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1、設疑:爲什麼小個子貓出門時要帶傘?爲什麼大個子老鼠不讓它帶?你猜是什麼原因?我們來聽聽看。

2、幼兒欣賞故事

提問:小個子貓淋到了雨該怪誰呢?

氣象臺爲什麼要向大家認錯呢?

3、有什麼好辦法可以知道第二天的天氣情況?

4、我們平時從哪裏知道天氣預報的?天氣預報有什麼用?

二、交流討論——知錯就改能得到別人的原諒

1、天氣預報會報錯嗎?如果報錯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

2、我們如果做錯了事情,會主動認錯嗎?(教師可結合班中孩子的情況或自己的事情來舉例)

3、小結:每個人都會犯錯,有時是不小心,有時是無心的,但只要你勇於承認錯誤,就一定會得到別人的原諒。

三、學習模仿——激發幼兒對天氣變化的關注

1、我們來看看主持人是怎麼播報天氣預報的。(幼兒觀看視頻)

2、提問:你聽到主持人介紹了什麼?(天氣、溫度、風力等)

3、請幼兒模仿氣象預報員預報天氣情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 瞭解知了的有關知識,知道知了的發音器官。

2 通過摺紙活動掌握知了的外形特徵。

3 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4 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觀察和了解知了的外形特徵。

教學難點:掌握知了的外形特徵。

活動準備

課件 手工紙 筆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引入

1 師:小朋友們老師帶來一位昆蟲寶寶,你們猜猜它是誰?

2 播放課件,請幼兒觀看回答。

3 師:這節我們學習肚子唱歌的知了。

二 探索發現

1 師:請幼兒觀察知了是什麼樣的。

幼兒:翅膀是透明的,

頭下面有一根長管,

這個細管就是它的嘴。

2 師:猜猜他們吃什麼?

幼兒1:它吃樹葉。

幼兒 2: 我猜它吸樹幹裏的水。

3 師:知了都會叫麼?

幼兒1:都會叫。

幼兒2:不都會叫。

師:爲什麼有的會叫有的不會叫呢?

看課件,請幼兒觀察比較。

幼兒:有的肚子上有個半圓,有的沒有。

師:這個半園叫發生器,有發生器的纔會叫。

師:知了有公有母的,有發生器的是公知了,沒有發生器的是母知了。

三 動手操作

1 請幼兒摺紙知了。

2 展示幼兒作品。

四 小結

師幼共同總結知了的外形特徵:知了有的會叫有的不會叫,發生器在肚子上。

教學反思:

摺紙活動是一種深受幼兒喜愛的藝術活動形式,它既能鍛鍊孩子手的靈活性,發展孩子的目測力、空間想像力和操作能力,同時還可以形成孩子的幾何形體概念。

小百科:蟬(學名:Cicadidae;英文名:Cicada、Cicala 或 Cicale),動物界-節肢動物門-六足亞門-昆蟲綱-有翅亞綱-半翅目-頸喙亞目-蟬總科(同層次的有:角蟬總科、沫蟬總科、葉蟬總科、蠟蟬總科)的唯一一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