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10篇

本文已影響 2.79W人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本環節設計是讓幼兒瞭解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危險,

通過設計學生課前對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觀察、發現、課前相關資料的蒐集,引導學生認知到要防止危險的發生,就要認真觀察、防患於未然。

活動目標:

1.知道哪些地方有危險,不能玩。

2.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3.以遊戲的方式來訓練幼兒判斷哪些是危險的行爲。

活動重點:

知道哪些地方有危險,不能玩。

活動難點:

判斷危險的行爲,自我保護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 ; (2)遊戲場地佈置;

(3)課前與幼兒進行一次關於危險行爲的談話。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你到危險的地方玩過嗎?

2、你是怎樣注意安全的?

二、播放課件:(與幼兒共同觀察、判斷、討論)

1、播放第一幅圖(小朋友在施工場地玩耍)

a.小朋友在做什麼?

b.他們這樣做對不對?

c.他們應該怎樣做?

2、播放第二幅圖(在河邊玩耍)

a.小朋友爲什麼會落水?

b.落水後會有什麼危險?

c.小朋友在什麼情況下容易落水

3、播放第三幅圖片(在馬路上玩耍)

a.小朋友在馬上玩這樣對嗎?

b.在馬路上玩會怎麼樣,發生什麼事?

c.爲什麼不能在馬路上玩?

4、播放第四幅圖片(在鐵路上玩)

a.畫面上的小朋友在哪裏?

b.他們這樣做有什麼危險?

5、第五幅圖(翻欄杆)

a.小朋友他在做什麼?

b.他這樣的行爲會發生什麼後果?

c.我們應該怎麼做?

6、第六幅圖(在房頂上往下看)

a.他們在幹什麼?

b.這個地方能不能去,爲什麼?

c.去了會發生什麼事情?

教師小結:剛纔圖片上的寶寶都是不知道危險,只顧貪玩的孩子,我們能像他們那樣到危險的地方去玩嗎?

三、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危險?我們應該怎樣儘量避免危險事故發生。)

1、幼兒討論;

2、個別幼兒說

3、老師小結;

四、遊戲:(判斷)

1、組織幼兒閉眼,老師出示八張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哪些是對的行爲,哪些是錯的行爲。

2、幼兒上臺判斷,所有幼兒共同檢查是否正確。

3、老師小結;

五、活動延伸:

老師:請小朋友把剛纔遊戲的圖片放進我們的益智區內,下次玩區域時,我們還可以在玩一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已經能夠自主的跑跳,並能參加一些基本的體育活動,檯球這個遊戲很受幼兒的喜愛,幼兒在遊戲中能夠手腳並用,達到全身的協調運動。在遊戲中能獲得很大的樂趣,它既增強了幼兒的體質,又強化幼兒的競爭意識和動作的協調能力。因此設計了檯球案板,讓幼兒體驗在合作遊戲中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的快速反映能力,鍛鍊幼兒手臂的敏捷度。

2、 培養幼兒在遊戲中的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檯球若干 檯球案板

  【活動過程】

教師教幼兒做好開始準備,先擺好檯球,教師首先說明遊戲的規則和過程,再開球。

1、導入遊戲

談話:小朋友,老師今天和大家一起來做個打檯球的遊戲,好不好?幼兒回答:好

教師示範,幼兒觀看。

2、遊戲玩法:

把幼兒分成兩隊站好,兩隊的排頭各拿一根檯球杆,當老師發出命令後,幼兒開始瞄準檯球看那隊幼兒先把球打入檯球案上的洞,打入洞中球多者爲勝。

3、注意事項:

在遊戲的過程中,各組幼兒要互相配合,避免拿球杆打鬧以免傷到幼兒。

4、活動總結

對錶現好的小組成員給予表揚鼓勵,教師做及時總結

  【活動反思】

打檯球給幼兒帶來了快樂,鍛鍊了幼兒的身體機能,幼兒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遊戲中去,在配合中增長了知識,鍛鍊了身體,養成了守規則好習慣,更進一步感受了集體的合作意識的重要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背景

孩子們對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神奇有趣的科學現象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風雨雷電”這些自然現象,既普遍存在而又有無窮奧祕。孩子們是渴望認識這些自然現象的。例如“風”,對孩子們來說並不陌生,他們玩過許多風的玩具和遊戲。我發現“風”是孩子需要的、感興趣的內容。但他們對“風”的認識只停留在直觀的現象,這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我追隨孩子的經驗和生活,讓大班孩子圍繞“風”自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風的祕密“的活動。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樂意參與探索風的遊戲。

2、讓幼兒初步瞭解風是怎樣形成的,並認識風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重點難點

初步瞭解風的形成,認識風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活動準備

1、紙箱、塑料袋、氣球、扇子、書本、硬紙片、吸管、羽毛等。

2、 風類玩具。

3、 有關風的用途及危害圖片

活動過程

1、初步認識風是由空氣流動形成的。

(1)運用魔術箱和塑料袋證明空氣的存在,並且就在我們的周圍。

(2)出示2個充滿氣的氣球,把其中1個鬆開口後吹到一幼兒的頭髮上,請幼兒說說觀察到了什麼,引出“風”。通過對比,引導幼兒說出: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

(3)教師小結:空氣流動形成風。

2、嘗試製造人造風。

(1)出示風車,告訴幼兒它們都想和風做遊戲,但是教室沒有風,怎麼辦?

(2)幼兒自由選擇製造風的材料,嘗試用各種材料製造風。

(3)教師小結人造風的方法,並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方法。

3、幼兒觀看圖片,瞭解風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和危害,引導幼兒辨證地看待事物。

4、遊戲:羽毛飛起來了。讓幼兒運用人造風的一些方法制造風,人雞毛飄得又高又遠。

教學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啓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慾望以及儘量爲幼兒創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現的樂趣。 我設計的這節科學探究活動,一開始就利用魔術箱變魔術這一孩子感興趣的現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無心”的好奇轉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動力,促使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慾望。

活動中,教師首先緊緊圍繞活動目標,設計了具有觀察性、開放性和層次性的提問,如在活動的對於環節中,把塑料袋變鼓,使幼兒感知到我們的周圍有空氣,把充滿氣的氣球鬆口吹到幼兒的頭髮上,讓幼兒通過觀察,對比,知道了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活動就這樣把幼兒引入到科學的氛圍之中誘發了幼兒的積極思維。其次,《綱要》中強調:“教師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活動中,幼兒通過 “做中學”活動的重要環節,選擇材料製造人造風,讓風車轉起來,在動手、交流與表達中獲取知識,並在此過程中習得學習的方法。最後,生成新的問題:怎樣讓羽毛飛起來?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 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幼兒始終是主體,他們通過觀察、動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識經驗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幹。當然,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節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理念

1.對序數的認識:序數表示事物在計算時或排行時的次序,如日常使用的第一、第二等表示次序的數,是在基數前加“第”來表示。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遇到的簡單問題。大班幼兒在該課程內容上的發展目標爲:確定某一目標的空間方位,指出前往目標的路徑;理解數字的序數意義,懂得數字可用來表示物體排列的次序。

3.幼兒基礎分析:初入大班幼兒已具備一定的空間方位經驗,如上、下、裏、外、前、後等;對數字表示的序數意義(如排列位置)有初步的經驗認識(小區樓房上的數字、電影院座椅上的數字等);大班幼兒具體形象思維得到進一步深化,抽象邏輯思維迅速發展。運用幼兒前期思維發展的基礎和學習生活經驗進行本節活動的學習,是對幼兒多方面素質發展的鞏固和深化。

教學目標

1.學習從不同的起點與方向辨別序列中物體的排列位置,建立辨認物體排列位置的思維方法。

2.理解序數的意義,能夠用“第幾”準確表示序列中物體的排列位置。

3.在遊戲中發展觀察、分析、判斷、交流等能力。

教學活動

一、設疑導入,呈現基礎經驗

情境設計:現場請三位小朋友在幼兒的前面站成橫向一排,辨別他們的位置。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乙小朋友站在什麼位置?

幼:在中間(或在XXX的旁邊,或在第二個)。

師:你怎樣知道他的位置的?

幼:我是看出來的(或我是數的)。

【注:若出現“第幾”的資源,教師要呈現孩子對“第幾”的認知思維過程,若孩子只能說出“中間”等概括性方位詞,教師也表示認可,隨即進入第二環節】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爲了瞭解幼兒的經驗基礎,從孩子們的回答中,老師能很快地發現幼兒現有的經驗基礎。他們會用“在中間”,在xx的旁邊來表示乙小朋友的位置,但是,他們大多是不會用“第幾”來表示。同時,這個環節也是調動幼兒的思維,是幼兒思維啓動的階段。關鍵是要孩子能夠在腦海中思考三個孩子位置的排列情況。)

二、二次設疑,引發新經驗

1.情境設計:現場再請一位小朋友加入隊伍站成橫向一排,辨別他們的位置。

師:又加了一位小朋友,現在乙小朋友站在什麼位置?

幼:在XXX的旁邊。

師:他站在第幾個?(當孩子說不出第幾個的時候)

幼:第2個(或第3個)。

師:都同意嗎?誰的想法跟她不一樣?

幼:第3個(或第2個)。

師:你是怎麼確定的?

幼:從那邊數起他是第2個,從這邊數起他是第3個。(孩子在表述的過程中會用“這邊”“那邊”並且用手勢來表示方向。)

師:從XXX數起,XXX在第幾個。

(請幼兒在表述的過程中嘗試說出這樣的語句。)

2.經驗梳理:教師設疑,引發幼兒討論。

師:同一個人,同一個位置,爲什麼會有兩個不同的表示結果?

教師總結:哦,確定位置時起點和方向不一樣時,表述方法和結果可能是不一樣的。

(設計意圖:當幼兒的人數從三個增加到四個的時候,中間孩子的位置顯然發生了變化。孩子們很快發現,原來的表述方法已經不能清楚的表述那個夥伴的位置了。在這種情況下,幼兒需要新的經驗的幫助即“第幾”。教師巧妙地引入了新的經驗,並且讓孩子把新的經驗運用到活動中。該活動的關鍵是要開始建立幼兒的思維路徑——定起點,明方向,即從誰開始數起,他在第幾個。)

三、三次設疑,鞏固新經驗

情境設計:另請五位小朋友站成橫向一排,幼兒辨認自己好朋友的排列位置。

第一次遊戲:說一說我的好朋友在哪裏?

師:請每個小朋友在五個人中間找一個夥伴做你的好朋友,然後告訴大家你的好朋友站在第幾個,但是不能說出他的姓名哦。

幼:我的好朋友站在第x個。

師:請你說說他的好朋友是誰?你是怎樣確定的?

第二次遊戲:把幼兒平均分成2組

教師把所有幼兒分成面對面坐好的A、B兩組。如:請A組的xx孩子說出自己在B組的好友,再請A組其他的孩子來猜。其他孩子進行補充。

師:你的好朋友坐在第幾個?

幼:第二個。

師:請你們猜猜他的好朋友是誰?並說出你的理由。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鞏固新經驗,在前面的環節幼兒已經習得了表述夥伴位置的新經驗。但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理解並且自如地運用這種新的經驗。很多孩子只是停留在單純的語言的表述上,沒有真正去思考起點和方向的問題。其次,這個環節讓所有的孩子都參與到了裏面,並且儘量調動,再現每一個孩子的思維:從xx開始數起,他在第幾個。)

四、四次設疑,拓展經驗

情境設計:根據自己照片標示的樓層數,把照片送進對應的樓層裏。

1.呈現操作思維。

師:請把標有樓層序號的照片送進相對應的樓層。

師:你把照片放在“第幾”樓層裏,你是怎麼想的?

2.迴歸生活,引發新思考。

師:你家住在幾樓?

師:第1樓在下面還是在上面?

師:在數樓層時,我們該怎樣數呢?

3.拓展經驗。

教師總結:用“第幾”表示排列位置時,不同的起點,不同的方向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表示結果。但是數樓層,我們在生活中都是從下往上數的,它的方向是固定的,所以,我們需要遵守大家認同的方法。

教後反思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會盡量的給孩子提供多一些的操作機會,讓孩子通過操作鍛鍊思維的能力。但是在本次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沒有提供任何的操作材料,而只是用孩子作爲“活”教具,讓孩子在看一看,說一說的過程中來展現自己的思維過程。顯然,這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要適時恰當地引導孩子去思考。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在本次教學過程中,把難點放在建立幼兒良好的思維途徑:定起點和方向上。並且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自己的思維過程。“從XXX開始,他在第幾個。”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會用這樣的語言表述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思維過程。但絕不是要孩子來學說這句話。可能有一些孩子在表述的過程中不是特別的清晰,但是在孩子的腦海中已經知道:“我需要找到起點和方向。”

數學教學要求教師語言簡潔明瞭。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注重自己語言的修煉,努力做到“精準,精煉。”只有這樣,才能適時地引導孩子去思考,給孩子充分思考的時間,給孩子足夠的展示自己思考的空間——表述。而不是老師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用自己的思維取代孩子的思維。“教師後退了一小步,幼兒前進了一大步。”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向幼兒介紹大地灣遺址中出土的彩陶,使幼兒初步瞭解我國古代陶器的質地、用途。

2、嘗試用壓、搓、捏、鏤空以及包胚的技能製作彩陶。

3、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各種彩陶圖片、模型。

2、紅泥、太子奶瓶、不同形狀的果凍盒、各色顏料、毛筆、牙籤、小塑料刀、溼巾、塑料袋等。

活動過程:

一、觀賞與思考:

1、逐一出示幾種彩陶圖片,引發幼兒思考並討論:圖片上是什麼?是用什麼做的?是用來幹什麼的?親幼兒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疑問:它是從哪來的?幼兒再次討論後教師小結:這些都是我們秦安大地灣遺址中出土的彩陶,是八千年前的人們用來盛水或裝東西的,是使用粘土燒製而成的。

2、近距離觀賞並觸摸彩陶模型。

通過觀賞討論陶器的質地、色彩、圖案等。

討論後小結:大地灣陶器多爲紅陶,以黑彩佔絕大多數;紋飾有花瓣紋、魚紋、弧形三角紋等。

3、觀賞最著名的人頭型彩陶瓶:

幼兒討論它的形狀。

教師小結:這是大地灣彩陶中最著名的一個,瓶口是一個女性人頭形狀的雕塑,頭像前額梳着整齊的短髮,頭的左、右和後部均爲披髮,眼、嘴和鼻孔都鏤空,五官的位置安排得比例恰當,給人以適當、舒服的感覺。

二、示範

教師示範用大塊泥包裹胚子成型的方法制作瓶身,瓶口(人頭)部分用捏、雕刻、鏤空的方法塑造。

三、提供並介紹材料讓幼兒操作

1、讓幼兒任選自己喜歡的陶器作爲參照,從教師提供的瓶子或果凍盒當中選擇和陶器近似的模具進行製作,或者自己思考用什麼樣的方法塑造出整體造型。

2、啓發幼兒用提供的材料表現陶器上的紋樣。可以用毛筆蘸顏料畫出紋飾,也可用小塑料刀刻出紋飾。

四、評議

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 教師全面總結幼兒的製作態度、製作過程中的積極思考、創新意識。

活動延伸:

建議幼兒將作品帶回家,與家長共同欣賞自己的作品。並向家長介紹自己瞭解到的《大地灣彩陶》。在家長的指導下查閱相關資料,豐富自己對《大地灣》彩陶的認識。

活動反思:

陶器,在大地灣出土的文物中佔多數,無論是形狀、色彩還是紋飾都呈現出多樣性,能夠讓孩子受到美的感染和薰陶。孩子們天**玩,對玩泥更是情有獨鍾。本次活動我仍以孩子的興趣爲起點,引導他們通過了解彩陶來源、欣賞形態各異的彩陶,激發親自制作的慾望,從而豐富幼兒的感性體驗和情感體驗。在活動中,孩子們表現的`很投入,各種奇思妙想在他們的手中不斷呈現出來。單從人頭型彩陶瓶來說,有的在瓶口處捏了一個圓圓的頭像作蓋子,並且加了一條長至瓶底的辮子,有的在瓶身上用泥條拼成一張大大的臉······畫上圖案後陳列在一起,雖然有的歪歪扭扭,但還是能體現出孩子的創造性,從他們洋溢着滿足感的臉上可以看出專注於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而帶來的快樂體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藉助自制圖書,在觀察、想象、表演中,培養幼兒觀察畫面的能力,享受閱讀的情趣。

2、調動孩子豐富的情感,感受朋友之間那種互相友愛、互相寬容體諒、分享彼此快樂的純真友情。

3、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重點難點

說話訓練。

活動準備

自制圖書。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封面

師:“老師自制了一本圖書,這是圖書的封面,看了這個封面你會想到什麼?” (封面是一個初升的太陽,還有在站在石堆上啼鳴的大公雞。)

二、這些都是小朋友熟悉的想的

並很喜歡的東西小朋友看了很高興,這時讓小朋友把自己看到的給小朋友說,然後再說你還想到了什麼?小朋友很樂意。

三、延伸:

大公雞勤快,起得早,我們應向它學習。學習它勤奮。

教學反思

優秀繪本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那些充滿童趣的圖畫,深受小朋友喜歡。因此,教師往往通過邊深情並茂地講述故事邊適時引導幼兒閱讀圖畫的方法來感受隱藏在圖畫背後的東西,既給以知識技能又調動情感態度,這對孩子的成長有着深遠的影響。我有一下感受

一、適當提問,給幼兒思維的挑戰

提問是集體教學活動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齋滕喜博甚至認爲:提問是“教學的生命”,不合理的提問會抑制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降低教學的有效性。孩子們在講到大公雞時還模仿它的叫聲,它飛跑的姿勢。但最後結尾部分顯得輕描淡寫了些,怎樣讓幼兒把體驗到的朋友之間那種互相友愛、互相寬容體諒、分享彼此快樂的純真友情昇華,這是值得商榷的。

二、注意傾聽,給幼兒適當的評價

評價是尊重幼兒主體地位、促進幼兒發展的重要環節。有效的評價能強化幼兒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喚醒並激發他們的創新慾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要做到有效地傾聽才能展開有效的評價。如幼兒在說話過程中聲音洪亮、說話流利就適時給以表揚,孩子們很開心。

小百科:圖書是人類用來紀錄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類交融感情,取得知識,傳承經驗的重要媒介,對人類文明的開展,貢獻至鉅,所以,無論古今中外,對於圖書,人們總給予最高的肯定與特別的關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紙板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到的又愛玩弄的物品,孩子喜歡拿它來剪剪貼貼,那它來飛來飛去,那它來做許許多多的的遊戲,爲了滿足孩子們需要,爲了鼓勵孩子們大膽創新紙板新玩法,我在大班上學期設計了《看誰不溼鞋》這一體育活動,宗旨是激發幼兒自主探索、自我建構,讓大家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體質增強,也體會到合作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標

1、練習在相隔的物體上行走。

2、鍛鍊動作的協調性和敏捷性。

3、體驗合作的成功與喜悅。

4、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5、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塊紙板。

2、在場地內畫兩條相距6米左右的平行線作爲起點和終點。

3、音樂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讓幼兒(隨音樂)將紙板當作方向盤,繞操場慢跑。

2、聽老師信號站好隊形。

3、幼兒拿紙板,跟着老師做墊子操:伸展運動、下蹲運動、體轉運動……

二、遊戲:看誰不溼鞋

1、教師:天下雨了,地上有很多積水,我們大家想個辦法怎麼走才能不溼鞋呢?

教師講解並示範遊戲玩法和規則。

教師:每人手拿兩塊紙板,先把第一塊紙板放在溼地上,兩腳踏在紙板上,接着將第二塊紙板放在第一塊紙板的前面,兩腳再踏在第二塊紙板上。這樣子連續換紙板前進。換紙板前進時,兩塊紙板投放的距離不要太遠,以免夠不着紙板,兩腳要始終踏在紙板上,保證不溼鞋。

組織幼兒遊戲:

將幼兒分成四組,分別站在溼地兩側的起點線後,以迎面接力的形式在紙板上前進的遊戲。

遊戲以競賽的形式進行,以走得又穩又快的一組爲勝!

2、合作比賽:讓幼兒兩個兩個一組,先讓幼兒B幫幼兒A交替放紙板,讓A過到終點,返回時讓A幫B交替放紙板,回到起點線,先到組爲勝!

3、鼓勵幼兒利用紙板,發明新玩法。可合作,可模仿……

三、遊戲結束

1、遊戲結束時,帶領幼兒做放鬆運動。

2、幼兒一起整理場地,(隨音樂)走回教室。

教學反思

準備充分;整堂課流程清晰,老師語言、要求簡單明瞭,教師的示範準確,幼兒明白易懂;老師是孩子的玩伴,學習氛圍愉悅;良好的同伴互助,孩子樂在其中;通過體育活動,發展了幼兒的能力,還激發了幼兒主動的學習,從而獲得新經驗的提升。

但孩子的活動量還是不夠,如果適當增加一些集體活動,量大一些,可以讓孩子得到更多的鍛鍊。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班級:大班

活動(一)名稱:語言、藝術

活動內容:詩歌《落葉飄》

活動目的:

1、感知詩歌句式結構,用各種節奏朗誦詩歌。

2、有求新求異的意識,嘗試創編詩歌。

3、能主動與同伴合作、交往;並大膽表現詩歌。

重點:目標1 難點:目標2

活動準備:錄音機、磁帶、水彩筆25盒、操作卡25張、教師用畫板1個、各種圖片若干、五星25顆。場地佈置:(花園裏)

活動過程:

  一、散步,引導看落葉,理解感受詩歌內容。

1、提問:什麼季節?什麼東西?怎麼樣了?(個別回答,教師引出詩歌內容)

  二、學習詩歌。

1、看花園實景分解詩句學習。

2、遊戲:(練習詩歌)

遊戲1:模仿秀(要求:大膽念出詩歌,做出動作)

遊戲2:啪啪啪(要求

:念出詩歌並用身體的任何部位打出節奏)

遊戲3:紅綠燈(紅燈不念詩歌,綠燈念出詩歌)

  三、仿編詩歌。

1、學習詩歌結構:

A、提問:落葉飄,落葉搖,落葉飄在哪裏了?除了飄在小路上,還會飄在哪裏呢?(教師根據幼兒回答畫出答案)

B、集體完整念出改編後的詩歌。

2、超級變變變。嘗試單句替換。

A、自選一幅圖,進行替換創編;

B、找朋友交流改編成果(個別示範)

3、遊戲:接龍(小組)

個別表演,教師繪畫呈現。

4、嘗試整體替換。

A、提問:落葉落在什麼地方?還可以變成什麼?它會怎麼樣?(個別集體)

B、集體念出改編後的詩歌。

  四、畫編詩歌

1、提要求;

2、幼兒互相交流,展示;

3、與來賓交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

3、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記錄能力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瞭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學習並記錄6的5種分法。

2、難點:總結歸納6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

活動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遊戲:對對碰( 複習5的分解和組成)

師:我說5. 幼:我對5

師:5可以分成1和幾 幼:5可以分成1和4

(......)

師:5可以分成4和幾 幼:5可以分成4和1

2、複習2、3、4、5 的分法與幾種,引導出6有5種分法。

3、今天這節活動課,我們一起來學習《6的分解與組成》。(出示課題,領讀兩遍)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動手操作積木,探索6的五種分法,並把探索的結果記錄在作業紙上。

2、小朋友動手操作,老師巡視指導。

3、請幼兒彙報操作結果。哪位小朋友來把你找到的6的分法告訴老師?

(請小朋友發言,並把他們的記錄結果板書到黑板上,並比較)

4、引導幼兒觀察6的分合式,有什麼發現?(提示:兩邊的數字有什麼變化/)左邊的數字一個比一個多1,這叫遞增,而右邊的數字一個比一個少1,這叫遞減。還有兩組數字位置互換了,但總數沒有變。這就是數的分解組成的規律。

5、請幼兒演示6的5種分法。

6、領讀6的分合式。

6可以分成1和5,1和5合起來就是6。

三、結束部分

1、小問號的時間到了:他要檢查我們小朋友的學習情況。

(1)(課件出示)填上缺少的數字。

(2)(課件出示)填上缺少點。

2、做遊戲:今天這節活動課小朋友們學習了6的分解與組合,知道了6有幾種分法?(5種)我們一起再來做個遊戲。

老:小朋友,告訴我,6可以分成1和幾?

幼:劉老師,告訴你,6可以分成1和5。

..........

四、延伸活動

我們班的小朋友果然很棒,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學會了6的分解和組成,現在老師給小朋友們每人佈置一個任務,如果小朋友現在有6個桃子,老師想讓小朋友分給你的爸爸媽媽吃,那應該怎麼分呢?請小朋友回家後分給爸爸媽媽好不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設計根據新《綱要》精神,要求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係”,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本學期我們大班幼兒已經學過了《2—5以內各數分解與組成》,對於數的組成孩子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後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活動的設計思路來源最近我們學的《樹的名片》、《樹媽媽寫信》兩首詩歌,孩子們知道秋天到了,樹媽媽忙着寫着信,樹媽媽告訴小動物們要做好過冬的準備,結合詩歌的內容,本次活動以嘗試爲小動物分房子,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 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活動圍繞着給小動物分房子進行,每個幼兒都分到6只小動物,小動物各不相同,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貓、還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象、6只獅子等。每個幼兒還一張畫有兩座房子的圖。形象可愛的教具,再加上幼兒樂於幫助小動物分房子的喜悅心情,充分調動了幼兒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在第一次給小動物分房子並記錄的過程中,幼兒通過操作、探索,找出了“6”的五種分法,在展示幼兒分房記錄時,有的孩子沒有找出了“6”的五種分法,還有的分出的一組數字合起來不是“6”,這是孩子們第一次嘗試記錄,對沒有掌握好的在下一個環節中我會多給予關注。接下來引導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教師並演示給6只熊貓分房子,一邊分一邊和幼兒點數兩座房子裏小動物的數量,並記錄下分的結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引導學習有序進行“6”的分解組成,幼兒觀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瞭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幼兒在第二次爲小動物分房子時,掌握了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記錄每次分房的結果。活動在遊戲《找朋友》的歡快氣氛中結束,幼兒通過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學,學中玩,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讓他們從故事中感受到畫畫的樂趣。

2、初步嘗試變化圖形組合的方法表現動物的外部特徵。

3、在想象創造各種圖像中體驗有體貌地招呼同伴的快樂。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願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重點難點

1、能簡單運用圖形變換組合的方法表現動物的外部特徵。

2、會用簡單的圖形拼成小動物的造型。

活動準備

1、教具:背景圖

2、 畫紙、彩筆

3、幼兒作畫工具、五角星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導入活動:

教師邊在紙的中央畫一個大的圓,在大圓的兩頭畫兩個小圓,大圓的下面還挨着一個稍微長一點的橢圓,邊畫邊介紹,大家來猜一猜它是什麼動物呢?(幼兒猜測)

二、討論演示:

1、小熊的頭上還缺什麼?(教師按幼兒的提示逐一添畫眼睛、耳朵、鼻子等)

啓發幼兒討論:小熊的頭上有什麼?有幾條怎麼樣的腿?尾巴是什麼樣子的?是什麼顏色的呢?(頭上有兩個圓溜溜的耳朵、有兩條粗粗的腿、卷卷的尾巴)

2、(逐一演示小熊的動態,引導想象)

一天,小熊在草地上散步,它一轉身,擡頭看見了小鳥,就看着小鳥輕輕地說:“小鳥,你早!” 小鳥得怎麼回答的呢?(幼:小鳥就快樂地唱起了歌……)

它又遇見了大樹,就對大樹輕輕地說:“大樹,你早!”大樹怎麼說的?

小熊低頭碰見了小花,就對小花說什麼?小花會怎麼表示?

3、森林裏的朋友們都知道來了一個會打招呼的小熊,大家都想和它做朋友。想想還會有哪些動物想和有禮貌的小熊做朋友呢?

今天請小朋友們來當會打招呼的小熊好嗎?快把大圓和小圓變出來,一起去找更多的好朋友。

三、幼兒創作:

四、粘貼星星:

“這裏有這麼多有禮貌的小熊,我要好好地獎勵你們。我把星星送給你們來打扮你們的小動物。”

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小星星交給幼兒粘貼。

教學反思

美術活動需要教師的講解與示範,激發孩子的興趣,但也需要幼兒積極的想象。本節活動中用圓爲主題介紹小熊的基本結構,使枯燥的演示變得有趣,使技能成爲情景的一個部分,讓幼兒充滿想象,從中也滲透了禮貌教育。本節課也有不足的地方,有些孩子沒有跟着老師做,沒主動參加到活動中來。

小百科:海豚是與鯨和鼠海豚密切相關的水生哺乳動物,大約於1千萬年前的中新世進化而成,廣泛生活在大陸架附近的淺海里,偶見於淡水之中。主要以魚類和軟體動物爲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