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精選17篇)

本文已影響 2.19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精選17篇)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 1

教學目標:

1、結合課文認識“役、妮”等八個生字,聯繫上下文理解“噩耗、戰役、雪中送炭、同歸於盡、深情厚誼”等詞語的意思及課文重點句子的含義。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作者圍繞中心選擇典型材料進行表達的方法。

3、理解志願軍戰士與朝鮮人民之間那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的感情,體會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

課前準備

瞭解抗美援朝戰爭,蒐集志願軍戰士與朝鮮人民之間發生的故事。

一課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入,激發探究興趣

1、出示題目:“親人”是什麼意思?(有血緣關係的,關係親密的人)誰是我們的親人?

2、課文中的“親人”指誰?(指大娘、小金花、大嫂,指朝鮮人民)這句話離別的話是誰說的?

3、介紹時代背景: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浩浩蕩蕩地踏過鴨綠江,開赴朝鮮,和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抵抗美帝國主義者的侵略。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中朝兩國人民終於打敗了美國侵略軍。1958年10月撤離朝鮮。在漫長的八年中,在血與火的戰場上,我們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生死與共。當我們打敗了侵略者,當我們完成了歷史使命,當離別的日子終於不顧人們深重的感情而來臨時,志願軍戰士深情地說——引讀課題:再見了,親人

4、課文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與志願軍戰士並沒有真正的血緣關係,那爲什麼把他們也稱爲“親人”呢?——激發學生讀課文的興趣。

二、深入研讀,展示探究過程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哪些事例說明朝鮮人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1)大娘爲志願軍戰士洗衣服,幾夜無眠;

(2)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傷員,失去小孫孫;

(3)小金花,爲救老王,媽媽與敵人同歸於盡;

(4)大嫂,爲挖野菜,炸傷了腿。

2、走進情境,感受體驗。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哪裏看出大娘像親人一樣對待志願軍戰士?劃出相關句子,抓住重點詞句體會。

①交流。學生說句子,自由談體會。

②重點出示:

“是您帶着全村婦女,頂着打糕,冒着炮火,穿過硝煙,送到陣地上來給我們吃。這真是雪中送炭啊!”

“雪中送炭”是什麼意思?哪裏寫出了“雪中送炭”的困難和危險?大娘她們僅僅是爲我們送來打糕嗎?還爲我們送來了什麼?(鼓勵、希望、信心……)

抓住動詞,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八年來,您爲我們花了多少心血,給了我們多少慈母般的溫暖!”

想象一下,說說大娘還會爲我們做哪些事?

也許大娘做的事還有更多更多,這一切,怎麼不使我們感動和敬佩呢?一起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句。

③引讀:是啊,素不相識的大娘雖然不是我們的母親,但卻像母親一樣,甚至勝似母親。因此,在離別的一刻,我們志願軍戰士動情地說——(生讀)“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麼能忘懷?”——師引,大娘,您就是我們的“親人”,就是我們的母親!

(2)小組合作學習第二自然段。

①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最感動人的句子,抓住重點詞句體會。

隨機理解詞語:同歸於盡、噩耗

②重點指導:小金花的媽媽與敵人同歸於盡,她的死重於泰山。但小金花爲什麼沒有哭呢?

出示句子:“同志們傷心地痛哭起來,你卻把腳一跺,嘴角抽動着狠狠地說:‘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

失去媽媽的'痛,對敵人的恨,這兩種情感是多麼真切,對比又如此強烈。有感情地朗讀。

③引讀:剛強的小金花,在失去媽媽的一刻,她沒有哭,但當與志願軍叔叔離別時,她卻哭了,她與志願軍戰士真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啊!所以,當志願軍叔叔與小金花離別時,關心地說——(生讀)“可是今天,跟志願軍叔叔分別的今天,你怎麼落淚了呢?”

(3)小組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

①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抓住重點詞句小組交流體會。

②重點交流,出示句子:

“您知道我們缺少蔬菜,就挎着籃子上山挖野菜。後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陣地去挖。”

到前沿陣地上挖野菜,會有哪些危險?那大嫂爲什麼還要去挖呢?這說明了什麼?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③引讀:爲了給戰士們挖蔬菜,大嫂卻爲此付出了雙腿殘疾的代價,所以在志願軍心目中,這位大嫂雖然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所以,在離別的一刻,戰士們滿懷真情地說——(生讀)“您爲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難道還不足以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三、再讀課文,加深體驗:

1、在這些感人的故事中,最打動你的是哪個人的事蹟呢?有感情地讀一讀。

2、交流展示朗讀。

3、讀了這些故事,你有什麼感受?學生自由說。

4、是的,八年的血雨腥風一起渡過,八年的崢嶸歲月共同走過,血與肉凝成的深情厚誼怎能不感天動地?怎能不牽腸掛肚啊!讓我們齊聲讀——再見了,親人!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領悟寫法

1、選擇你最感動的一個人物的事蹟,有感情地朗讀。

2、學生分別讀不同的故事。

3、這三個自然段,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這三個自然段雖內容有別,但寫法相似,這三個朝鮮人民的代表人物都爲志願軍付出了數不清的日日夜夜、說不盡的關心幫助,付出了鮮血甚至生命“這樣高的代價”,他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每一段最後的一個反問句,都強烈地表達了我們對朝鮮親人的感激和不捨之情。

三、刨根究底,再讀再悟

1、可親可敬的朝鮮人民,爲什麼要像親人一樣對待我們志願軍戰士呢?再讀課文,找出句子體會。

2、交流:

“五次戰役的時候,由於敵機的封鎖,造成了暫時的供應困難。我們空着肚子,在陣地上跟敵人拼了三天三夜。”

“偵察員老王到敵佔區去偵察,被敵人抓住了,關在一所小房子裏,有一個班的鬼子看守着。”

“1952年的春天,金達萊花開滿山野的時候,我們缺少野菜……”

這些描寫說明了什麼?

3、志願軍戰士踏上異國他鄉,與朝鮮人民共同浴血奮戰;朝鮮人民關心志願軍戰士,軍民一家人,同甘共苦,都是爲了什麼?(爲了共同的敵人,爲了共同的心願——和平,這就是愛國主義,這就是國際主義精神。)

四、創設情境,體驗朗讀

1、當離別的抽泣聲與長鳴的汽笛交織在一起時,當我們從車窗伸出手、探出頭跟朝鮮親人再見時,當列車的轟鳴一聲緊似一聲時,你的心情是怎樣呢?請通過第四、五、六自然段的朗讀來表現出你的心情。

2、指名讀——互評——齊讀。

3、讀了這幾自然段,你覺得當時的場景可以用哪幾個詞來形容?(難捨難分、依依不捨……)

4、正是因爲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兩國人民生死相依,患難與共。所以說這種友誼是偉大的友誼,這種感情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情。

五、總結全文,迴歸整體

1、齊聲朗讀課文。

2、這篇課文是以志願軍的口吻來說的,但是在依依惜別的時候,朝鮮人民肯定也有千言萬語要表達。想一想,朝鮮人民會說些什麼?請選擇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以角色,以他們的口氣,寫一個片斷題目,也是《再見了親人》。

六、作業

1、背誦喜歡的段落。

2、摘錄使自己感動的句子。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 2

教學目標:

1、快速默讀課文,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能複述課文。

2、抓住描寫老班長的外貌、動作、語言等重點詞句,體會老班長忠於革命、捨己爲人的精神。

3、認識本課12個生字,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詞語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對“金色的魚鉤”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初讀課文

1、出示課題:金色的魚鉤。

(1)朗讀課題,應該強調哪個詞?

(2)讀到“金色”這個詞語,你想到了什麼?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語感,說自己想到的,教師可以引導:光明、燦爛、永垂不朽等。

2、快速默讀課文。

(1)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語言表達可以多種多樣,也不要求過分簡練,大致的意思是:在二萬五千里長徵途中,一位老班長接受黨的囑託,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故事。

(2)讀了課文你有哪些疑問?

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重點出示兩個問題:

①爲什麼說這個“長滿了紅鏽的魚鉤上,閃爍着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②課文爲什麼以“金色的魚鉤”爲題?

二、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1、默讀課文,思考: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當“我”和兩個小同志病得實在跟不上隊伍時,老班長接受了一個什麼任務?當時指導員是怎麼囑咐的`?

2、出示句子:“他們年輕。一路上,你是上級,是保姆,是勤務員,無論多麼艱苦,也要把他們帶出草地。”

“上級”就是“領導”,“上級”怎麼會又是“保姆”和“勤務員”呢?指導員的意思是什麼?

老班長既是“上級”,要在遇到困難時安撫小戰士的情緒,要不斷鼓勵病號戰勝困難,走出草地,要在重重困難面前想方設法。又要像“保姆”和“勤務員”一樣時時處處關心照顧小戰士們。

3、同學們,要完成這一任務容易嗎?再讀課文,想想老班長在完成任務時要碰到哪些困難?

4、爲了完成他既是“上級”,又是“保姆、勤務員”的任務,老班長是怎麼做的?

學生抓住課文句子和內容自由討論。

5、這是一位怎麼樣的老班長?

捨己爲人,忠於革命,忠於職守……

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課文主要是抓住老班長的什麼來表現他既是“上級”,又是“保姆、勤務員”的呢?(外貌、動作、神態等)

2、小組合作學習,請再讀課文,找出描寫老班長外貌的句子,劃下來,深入體會理解。

交流,品讀:

小組彙報,出示描寫老班長外貌的句子,重點講解:

“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兒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佈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

爲什麼不到四十歲的炊事班長會顯得那麼蒼老?這說明了什麼?

“他坐在那裏捧着搪瓷碗,嚼着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嚥下去。我覺得好像有萬根鋼針扎着喉管,失聲喊起來:‘老班長,你怎麼……’”

老班長吃得多嗎?“嚼”字寫出了什麼?(食物少,難吃,硬)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句,說說:讀後你有什麼感受?

3、研讀“笑”意。

“他笑着說:‘吃吧,就是少了點兒。唉!一條好大的魚已經上了鉤,又跑了!’”

“老班長看到這情況,收斂了笑容,眉頭擰成疙瘩。”

“老班長看着我們吃完,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

魚湯這麼少,爲什麼老班長還“笑着說”?從“笑”到“收斂了笑容”,再到“露出了一絲笑意”,你讀懂了什麼?

4、長時間的辛苦勞累,長時間的飢餓折磨,終於把老班長累跨了,餓跨了。他終於支撐不住昏倒在黑水潭邊。同學們,當我好不容易釣到了小魚,做好了救命的魚湯送到老班長面前時,老班長又是怎麼說,怎麼做的?

出示句子:“老班長已經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睜開眼睛,看見我端着的魚湯,頭一句話就說:‘小樑,別浪費東西了。我……我不行啦。你們吃吧!還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奄奄一息”是什麼意思?既然是“奄奄一息”了,爲什麼他說的話中還用了兩個“!”?

是的,生命垂危的老班長,即使在最後一刻,也沒忘記要鼓勵三個小戰士克服困難走出草地,也沒忘記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也沒忘記一個共產黨員忠於職守的職責。多麼可敬的老班長啊!

5、把最讓你感動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讀來體現。

四、前呼後應,解困釋疑

1、出示最後一段話。思考:“我”爲什麼要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包起來?“這個長滿紅鏽的魚鉤”象徵着什麼?用自己的話說說。

一個小小的魚鉤,象徵着老班長那忠於革命,忠於人民,捨己爲人的金子般的心,也象徵着千百萬革命前輩的英雄事蹟。所以,這篇課文要以“金色的魚鉤”爲題。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一句話。

3、總結:同學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輩用他們的青春與熱血換來的。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五、作業

1、複述課文。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 3

教學目標:

1、學會根據的材料,確定中心,展開合理想象,續寫文章。

2、感受老師耐心教育,同學互相鼓勵,下決心學好功課的進取心。

教學重難點:

確定中心,展開合理想象。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出示題目,說說“疑”字爲何義?(懷疑)

2、根據這題目,如果你是讀者,你最想了解什麼問題?(誰懷疑誰?爲什麼懷疑他?結果如何?)對,這也是我們這文章所要寫的一些重要內容。不過光清楚了這些內容還是不夠的,文章必須要有一定的中心,那這文章的中心又是什麼呢,我們來看課文。

二、學習文章

1、讀習作要求。

2、說說這次的要求是什麼?最重要的是哪一點?(根據材料,確定中心,合理想象,以《紙團疑雲》爲題續寫文章。

3、說說什麼叫“續寫”?(就是把給你的材料繼續寫下去,使文章意思完整。)

4、讀習作提示。

說說“續寫”有什麼要求?(先要仔細閱讀的材料,正解理解意思,再要合理想象)

三、理解材料,展開想象

1、指名讀材料,其他學生思考:這個材料主要說了一個什麼意思?(王力同學在考試時,手中正捏着一個紙團,引起了老師的懷疑的一件事情。)

2、由於懷疑,夏老師一定會拿過紙團看的,那麼紙團會寫些什麼內容呢?同學展開討論:

1)紙團上寫了什麼內容?

2)紙團從哪兒來的?

3、反饋:

1)作弊答案,自己寫的;

2)作弊答案,別人寫的

3)激勵的話,自己寫的

4)激勵的話,別人寫的

4、討論:

1)老師看到作弊答案,會怎麼說,怎麼做?

2)老師看到激勵的話,又會怎麼說,怎麼做?

:剛纔,我們展開了想象,想出了紙團的來歷以及老師對紙團的態度,但是如果我們把這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都記下來,那文章會顯得很亂,因此,我們要確定一箇中心,然後根據這一中心,選擇有關的材料。

四、選擇材料

1、出示三個中心:

1)讚揚老師的耐心教育。

2)讚揚同學的`真誠互助。

3)反映後進同學下決心學好數學的上進心。

2、你認爲針對以上中心,應該選擇哪些材料?同學討論互說。

並說說爲什麼?

3、開拓思路:當然,如果要更好地反映中心,在文章的地點上不應有很多的限制,開頭寫的是在課堂上,隨着事情的發展,可以把事情發生的地點移到課堂之外,如在老師辦公室;在走廊上;在放學路上;對人物的描寫上就注重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

五、開始,教師巡視。

六、選好、中、差的三文章,進行講評。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 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進行敘述的方法。

教學重點:

結合重點詞句,感受在“會飛的蒲公英”中寄託的作者不斷追求新的理想,以及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師:請同學們輕輕閉上眼睛,聽老師的描述,猜一猜。“初夏時節,風兒輕輕吹過山坡,一朵朵長着圓圓腦袋,白白茸毛的花,便隨風輕盈地飛了起來。”同學們知道這是什麼花嗎?(蒲公英)這正是我們山裏人最常見的一種的花。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些會飛的蒲公英。

2、齊讀課題。

3、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二、初讀課文。

1、教師泛讀課文。

要求:用心聽老師讀課文,注意聽準字音,思考:

(1)本文是按什麼順序敘述的?

(2)蒲公英給你留下了怎麼樣的印象。

2、彙報。學習1~3自然段。

(1)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2)蒲公英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從哪裏看出來?

(3)寫火紅的杜鵑、鵝黃的迎春、淡紫色的牽牛……有何用意呢?(襯托)

(4)從媽媽對蒲公英的描述中,你能看出什麼?

板書:媽媽的希望

(5)過渡:蒲公英給我留下了怎麼樣的印象?(很深,甚至在夢中都希望自己成爲一朵會飛的蒲公英。(板書:我的夢想)這個夢想實現了嗎?

(6)師:這一蛻變的過程在作者的筆下,橫穿成線、豎串成串,縱橫交錯成了一張知識的網,這網就在你語文書69頁上,打開書看一下。請同學們結合知識網的思路提示,快速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認爲重要或讓你感受深刻的詞語、句子等。

(7)小組合作填寫表格。

三、閱讀感悟

師:就讓我們沿着作者記憶的路線邊走邊看。

1、彙報填表。哪幾段是寫小學期間的事?這部分中你是結合哪些詞句理解的?

(1)上學了,理所當然應該有書包,媽媽送我書包和一般的書包有什麼區別,媽媽又有什麼特殊的用意呢?

(2)看到我從學校裏有所收穫,媽媽又什麼樣的表現呢?

課件出示:媽媽有些激動,目光亮亮的,那目光追隨着一朵朵飄飛遠去的小白花。(媽媽看到我開始起飛,很高興。)

從媽媽的目光中,我彷彿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個夢: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輕風的吹送下,飛呀飛,飛過一件件古舊的小木屋,飛過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飛進金色的陽光中……(看出媽媽對我的成長感到很滿意。)

2、彙報填表。哪些段落是寫中學期間的事?把你對這部分的理解和大家一起分享。

(1)課件:那個繡着蒲公英的花書包舊了破了,有幾個深夜,媽媽把花書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後來,媽媽又守着小油燈,爲我做了一件藍色連衣裙,裙上繡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

(2)找出這段中的動詞,從這些動詞中,你能看出什麼?

(3)昏黃的油燈下,媽媽熬紅了眼,扎破了手,卻還在一針一線地繡着那多白白的蒲公英,媽媽的心裏是怎樣想的.呢?

3、彙報填表。

(1)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夢想實現,最難忘是臨別前的一個黃昏。

(2)重點指導朗讀第8段。

(3)媽媽的水彩畫是怎樣一副畫面?媽媽的心裏是怎麼想的呢?

(4)從媽媽的畫裏,我讀出了什麼?

4、大學畢業後。彙報填表。

(1)大學畢業後,實現自己的理想,媽媽又會送來什麼禮物,他又將在怎麼樣的路上飛來飛去呢?

(2)縱觀全文,蒲公英飛向廣闊天空的過程,恰恰是我從山裏走出去,闖蕩世界的過程,實際上作者是借物喻人。這種表達的手法叫象徵。同學們可以學習這種寫法,運用到寫作中。

蒲公英象徵着山裏的孩子,那麼只是象徵作者自己嗎?從哪裏看出來?

(3)讀最後一段,弄清:象徵千千萬萬的山裏孩子。

反問句結尾,增強表達效果,引人深思。

四、感悟提升。

(1)師:我們也都是山裏的孩子,我們的媽媽又何嘗不是滿懷期待呢?雖然沒有繡在你的書包上,但在她們的眼裏,希望你是會飛的鳥,飛到山外,飛向藍天;希望你是遠行的船,環遊世界,登上理想的彼岸。那你有拿什麼來回應這份期盼呢?

(2)說一說。(不懈的努力,人生的追求)

(3)師:你們是山裏的孩子,而我是山裏的老師,最爲一名大山裏的老師,我也有一份靜靜的期待,期待着你們呢每個人都如雄鷹般振翅飛翔,搏擊長空,去追尋理想的那片天。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 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3.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並在說的基礎上改寫成短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

教學工具

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引入新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牧童》和《舟過安仁》兩首詩,哪個孩子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這節課,我們再來認識另外幾個男孩,走進他們的生活。

[通過回憶,既鞏固了舊知,加深了印象,又自然地引出新知,激發了學習興趣。]

二、揭題解題,獲得知識

1.引導學生觀察此課題與其他詩歌題目的區別。

2.瞭解“詞”的有關知識。

3.師小結: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南宋著名愛國詩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

[結合課前預習,通過觀察比較,讓學生自主發現詞與詩的區別,掌握詞的有關知識。]

4.初讀全文,讀準讀通

(1)自由讀詞,讀準字音。(注意:醉、媚、鋤、媼、亡賴、剝)

(2)合作探究,理解字詞。(可以查字典、看圖、聯繫上下文,也可以相互討論)

(3)全班齊讀,男女生賽讀,同桌互讀,且讀且評,讀出韻律節奏。

三、品讀全文,獲得美感

1.邊讀邊想象畫面,談談有什麼感受,試着用一個詞語概括。

[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想象畫面,談感受,整體把握課文的情感基調,爲下面準確地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2.課文中,什麼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1)“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感情練讀,讀出孩子們的輕鬆、活潑、愉快。

(2)“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他們會親熱地說些什麼呢?

這句中的哪個字生動地寫出了他們的心情?(“醉”。)

難道僅僅是酒使他們醉了嗎?說說你的體會。

[從最深的印象入手,自由選擇句子研讀體會,學生興趣濃厚。三個兒子的鋪排描寫,生動傳神的動作,讀起來琅琅上口,理解起來形象自然。老夫婦的親密無間,配合學生的大膽想象,只要合理,均予以肯定。這樣,更加拉近了學生與詞中人物的距離,貼近了人物的`心理,豐富了人物的內涵,使形象更加真實、豐滿。]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結合圖畫,說說感受。

四、再讀全文,昇華情感

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悟情。能用自己的語言把欣賞到的畫面描繪出來嗎?

[再讀全文,再現畫面,並用自己的語言把全文景象描述出來。不僅是對全文意思的鞏固,又鍛鍊了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總結:鄉村條件簡樸,但環境優美,夫婦恩愛,孩子勤勞,生活溫馨,難怪令人陶醉。你能通過朗讀把詞中的情趣表現出來嗎?

配樂朗讀或背誦。

五、課外拓展,激發興趣

1.背誦這首詞。

2.把這首詞改編成一篇優美的短文。

3.改編歌曲,用自己喜歡的曲調唱《清平樂·村居》。

4.收集、背誦其他描寫童年趣事的古詩詞。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 6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中蘊含的美,抄寫並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瞭解課文內容,發現課文在敘述上的特點,並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學習文章插敘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難點:

從直接描寫葛利格語言、行爲的語句中,以及描寫音樂的句子中感受這位音樂家崇高的人格和愛的`情懷。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整體把握文章的脈絡。

3、初步感受音樂家崇高的人格和愛的情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1.金色的童年,留給我們無數美好的記憶,童年時代的每一次生日,也一定讓同學們記憶猶新,每一次生日,陪伴你的是什麼呢能講講你們的幸福時光嗎?

2.當我們沉浸在幸福時光中時,我們一定要想到是父母之愛,長輩之愛,親人之愛,朋友之愛帶給我們快樂和甜蜜。今天,我們將走入文本,去分享另一個小姑娘的幸福。(生讀課題)

3.引導生對課題質疑(守林人的女兒是誰誰把什麼獻給守林人的女兒爲什麼要獻給她……)

二、整理字詞,豐富詞庫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妮、菩、咆、哮、樅、抑、曙

2、本課的生字,新詞不少,相信你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本課的生字,把課文讀正確,流利。(生自學生字,詞)

3、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

三、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小組之間相互交流關於“愛德華·格里格”的資料。

3、小組合作,理清文章的結構。

4、引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初步解決:什麼是守林人,誰把什麼獻給守林人的女兒等疑問。

四、達標檢測,鞏固課堂

1、範讀課文,再次感知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守林人是做什麼的、守林人的女兒是誰?誰把什麼獻給守林人的女兒“?爲什麼要獻給她?

五、總結拓展,情感昇華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感受到了什麼?生彙報

2、下節課我們將一起探究故事中最讓我們感動的地方,深入領會葛利格信守諾言的高尚品格。

六、佈置作業

1、正確書寫本文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 7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能夠正確書寫。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體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被信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公路邊的告示是引導旅行者的線索,也是全文的線索,理解這條線索的真正意義;從桃園主人沒有出現,卻只寫了狗和貓中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難點

對文中“線索”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題目入手,初度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初讀課文,回答問題

(1)《信任》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你對課題是怎樣理解的?

(3)這篇文章的線索是什麼?

[點評: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理清文章的脈絡,讓學生找出文章的'線索,初步瞭解文章的內容,爲下面的學生作好鋪墊。談自己的認識,是使學生與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便於理解。]

二、圍繞線索,深切領悟

1、公路邊的“桃子自採三里路”是如何引導作者招待桃園的?

2、你如何理解“朋友,歡迎您,每籃桃子五元,儘管自己採,然後把錢放在籃子裏。祝您愉快!”假如當時是你看到這句話時,你會怎樣想?

3、公路邊的公式把人們引向什麼樣的地方?

[隨着問題的深入,使學生真正理解告示的作用,表面的意思是把人們一向桃林,實際上把人們引向信任與被信任的一種道德境界。]

4、桃林中出現了一張紙、狗和貓,桃園主人沒有出現,你怎樣理解?

[通過學生長談,使學生認識到,信任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不需要監督的行爲。]

三、提煉中心,悟情明理

1、桃林主人不在,看到紙條上的字時,作者會怎樣想?假如是你,又會怎樣想?

2、付款時,你怎樣理解“我”和丈夫的對話?

3、你如何理解信任和被信任這個問題?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過不被別人信任的經歷嗎?當時你的心情怎樣?如何才能做到心人與被信任。

[信任與被信任是相互的,在信任別人的前提下,也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五、體會文章的寫作手法

1、文章是怎樣敘述的?與我們前面學的有什麼不同?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文章還有哪些地方的敘述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採用第一人稱,加強了文章的說服了。同時,在寫往桃園趕的路上,一波三折,爲下面的記敘作了鋪墊]

四、作業

縮寫《信任》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 8

教學目標:

1、認讀6個字。

2、知道王老師是一個關心體貼學生,一心爲學生着想,工作耐心細緻的好老師,產生對王老師的敬佩之情。

3、聯繫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懂得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要爲自己的獨特而自豪。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理解、相互尊重的道理。

教學重點:

知道王老師是一個關心體貼學生,一心爲學生着想,工作耐心細緻的好老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你們認爲那些字詞需要我們注意,認識瞭解。

尷尬 時髦 左撇子 嘟囔 難堪 戰戰兢兢 鬨堂大笑 不知所措 趾頭

獨一無二 似懂非懂 愚蠢

2、速讀課文,注意剛纔我們提點的字詞。

3、理解課文

4、課文主要寫了誰?寫了她一件什麼事?

5、通過這件事,王老師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邊默讀邊抓住人物特點在書上進行簡單的批註。

二、重點指導

王老師讓我看她左腳上的6個腳趾頭。

王老師告訴我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應該爲自己的獨特而驕傲。

王老師告訴我,不要因爲自己來自農村而感到慚愧,不要因爲自己的英語發音不標準二羞愧,不要爲別人的愚蠢二羞愧。

第二天,王老師穿上露腳趾的藍涼鞋。

1、朗讀課文,通過讀這篇課文,你有什麼啓發?

2、每個人都應該爲自己的獨特而自豪。想想自己有什麼與衆不同的地方,自己以前是怎麼看待的,現在又是怎麼看的?

3、文章爲什麼用一雙美麗的'藍涼鞋爲題目?

小結:

在這個社會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不要因爲自身的條件不好或有缺陷而自卑,要勇敢的面對它。也不要因爲自己在某一方面有缺點,有不足而失落羞愧,要鼓足勇氣去改正它,爭取在這方面超越其他人。這不僅是王老師想告訴媚孃的,也是楊老師想告訴大家的。

三、作業

寫一篇讀後感

板書設計:

一雙美麗的藍涼鞋

王老師:關心體貼學生,一心爲學生着想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 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練習默讀課文並概括文中作者想象的內容。

3、聯繫上下文進行比較閱讀,體會詞語的感情變化。

4、聯繫生活實際,瞭解作者想象的原因和合理的基礎,學習對自己的生活進行思考。

5、我能利用課文新奇大膽的想象,激發我對生活的熱情,敢於想象,樂於想象,併合理想象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

1、練習默讀課文並概括文中作者想象的內容。

2、聯繫上下文進行比較閱讀,體會詞語的感情變化。

教學難點:

瞭解作者想象的原因和合理的基礎,學習對自己的生活進行思考。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知道“鏡”、“艇”、“熊”、“窗”都是後鼻音;“潛”讀音是二聲;正確書寫“潛艇、毛毯、窗戶、砌成、狗熊、煎餅”等詞。

2、練習默讀課文並概括文中作者想象的內容。

方法指導:

1、“鏡”、“艇”、“熊”、“窗”都是後鼻音;“潛”讀音是二聲;書寫“艇”要注意“建之”旁托起右上部分。

2、體會用詞的準確,有助於我們遣詞造句。

3、完成表格,有利於我們理清文章思路。

4、感受作者豐富的想象,體會作者的快樂和可愛。

5、讓自己走進作者的想象,創設情境聯繫實際,結合自身的感受來談。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1、我能讀課文,爭取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讀通課文。我會掃除讀音障礙了。

(1)瞧,本課的生字我會看拼音寫漢字了

mén chuāng yǎn jìng tuō xià qián tǐng

()()()()

máo tǎn jiān bǐng cán jiǎn qì chéng gǒu xiòng

()()()()()

(2)火眼金睛,辨字組詞

餅()潛()砌()艇()

拼()替()徹()挺()

(3)我會寫下列詞的近義詞

喜歡——()收拾——()幻想——()

希望——()涼快——()假裝——()

(4)我會劃去括號裏不合適的詞

有時候,我希望我的房間變成一(個間)魔術屋,一(輛艘)潛水艇、一(座所)學校或一(家個)商店,它要能長出四(個顆)輪子,一(部對)翅膀,那就更好了。

二、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

圍繞重點問題研讀課文:

“爲什麼他會希望自己的房間有各種各樣的功能呢?說明現實中他希望什麼?”

1、帶着這個問題,讀讀你最感興趣的他的一個想象,從字裏行間你能感受到什麼?

2、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師強調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激發生與作者情感的共鳴,並讀好該部分。

A、交流自己的感受

B、在你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希望嗎?爲什麼呢?你怎麼想的呢?

C、如果你的房間也真的變成了這樣,你想象你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D、帶着這樣的情感讀讀這一段話,讀出你的嚮往。

3、小結學習方法:把自己當成作者,想象真的變化了會有什麼新奇的事情。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聯繫上下文進行比較閱讀,體會詞語的感情變化。

2、聯繫生活實際,瞭解作者想象的原因和合理的基礎,學習對自己的生活進行思考。

3、我能利用課文新奇大膽的想象,激發我對生活的熱情,敢於想象,樂於想象,併合理想象的思維品質。

方法指導:

1、以讀代講,讀中來品析作者的感情。

2、學習本課結構上前後呼應的寫法。

3、此題能幫助我們理解文章的'主旨,請認真感悟親人對作者給予的綿綿不盡的關愛,以及作者對親人的感情。

4、抓重點語句感悟作者情感變化,要學會邊讀邊體會。

5、學以致用,學會想象,想象既要豐富,又要合理。

教學過程:

一、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

繼續圍繞重點問題研讀:

1、針對第二部分其他內容交流自己的感受,(2—3小節)讀好相應段。

2、以讀代講,我通過讀書表現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3、小結第二部分的內容和感受,全班同學自由讀第二部分,我讀自己喜愛的小節。

二、學習課文1.3部分,感受文章前後照應的寫作方法。

1、他的房間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們能通過讀書告訴大家?

2、讀了這一段有什麼,我對一些句子和詞語有了自己的想法。

例如:爲什麼他要“噓——小聲點”地告訴我們那些別人不知道的寶貝呢?“其實”一詞表達了什麼感情呢?

3、作者的想象那麼美好,爲什麼最後他還是說“自己最最喜歡的還是現在的房間”?

我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

本組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

三、品析語言,感悟作者情感變化與本文語言特色:

1、我會讀這些句子:

我希望我的房間有輪子。

我更希望我的房間長了翅膀。

我特別希望我的房間是一件間魔術小屋。

我最最喜歡的還是我現在的房間。

2、我知道“希望”、“更希望”、“特別希望”、“最最喜歡”這些詞表現的情感變化。

3、我會有感情的讀上面的四個句子。

4、我覺得這些句子讀起來感覺特別親切熟悉:

教師點撥:本文語言方面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過的的修飾,多是採用兒童口語,如“噓——小聲點”、“哇,那該多好!”我還能找幾句讀來親切,容易上口。

三、拓展延伸:我也會像作者一樣

原來我們生活中不能做到的事情我們能通過文字把它們呈現出來,作者新奇的想象並不神祕,因爲他想到的我們也都想道,我們也能這樣先說一說再寫一寫。

我希望我的房間是這樣的: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 10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爲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品詞析句,感悟作者的敘述特點和表達感情的方法,內化、積累課文中的經典語言和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地震資料,音樂,李博士的照片及行程安排等)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走過生命橋。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知道了有一種橋是用愛心、用骨髓建造的,今天我們要一起用心瞭解這座橋。

這座生命橋是怎樣建起來的呢?我們一起去課文尋找答案。

1、找骨髓(十分不易)

(1)課件出示句子“這個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①讀通句子。(指名讀)

②理解“凋零、含苞、綻放”這三個詞語在課文中指的是什麼?(自由讀,回答。)

(2)課件出示句子:“然而,要找到合適的骨髓又談何容易。如果沒有血緣關係,大約在十萬人裏纔有可能找到一個適合骨髓的人。小錢是幸運的,幾經 輾轉,終於在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

①大家看看這三句話都是在說什麼?

②想象一下,醫生可能曾經在哪些人當中爲這個患了白血病的青年尋找過 適合移植的`骨髓?找到了嗎?在他的家鄉杭州找到了嗎?在祖國大陸找到了嗎?最後,在哪裏找到了?像這樣的尋找過程,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就是輾轉。

③帶着體會到的感情再讀句子。

(用心體會“十萬分之一”,用心體會尋找過程的“幾經輾轉”,才能體會尋找骨髓的“談何容易”。)

2、獻骨髓(遭遇地震)

(1)課件出示“在這場災難中,病牀上的青年沒有受傷,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目前還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①指名朗讀後再談感受。

②看課件(播放地震片段),體會當時的臺灣是一種什麼情形,練讀“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臺灣地區。此刻,大地還在餘震中搖 晃。”聯繫自己談感受。

③讓我們的心貼近青年的心,一起來到大陸,感受小錢那滿懷着希望的期待。(配樂,師範讀第二自然段)

④此時此刻臺灣青年想得更多的是海峽的彼岸,一個18歲的大陸同胞正 滿懷着生的希望,期待着自己的骨髓。

⑤運用文中詞語練習說話“臺灣青年心裏想着,自己的骨髓會讓小錢 ( )。”

⑥小錢和那位臺灣青年認識嗎?是啊,在海峽的另一邊,一位素不相識的人,竟如此牽掛,這真是海峽兩岸心連心。

⑦帶着體會到的感情朗讀語句子。

⑧如果是你,你會捐獻骨髓嗎?

3、取骨髓——(遭遇餘震)

課件出示第五自然段。

①就在小錢等待骨髓的同一時刻,還有誰在爲小錢的生命而奔波呢?(生利用課前準備的資料回答)

②在這同一時刻,李博士在做什麼呢?李博士在什麼情況下還那麼沉着?(指名讀)

③我們來看一看突如其來的餘震是怎樣的情形。(播放地震的片斷)

④想像一下,當時手術室裏的情景?

⑤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博士是怎樣表現的,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

⑥說說李博士的哪些做法讓你感動?(抓住“沉着”“突如其來”“空曠”“一次又一次”“涓涓”等詞語體會李博士博大的愛心。)相機指導有感情朗讀。

⑦從身軀裏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

4、送骨髓(連夜奔波)

①出示李博士送骨髓的時刻表,體會“奔波”和“連夜”等詞語表達出的李博士的愛心,引讀第六自然段。

②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李博士帶着這生命的火種出發了??課件出示行程時刻表(問學生一共用了多少時間)

③課文第6自然段中有一個詞語表達的就是這十幾個小時的艱辛、緊張與漫長,快找一找是哪一個?(指導讀出艱辛、緊張與漫長的三種語氣)

5、植骨髓(成功)

①出示:22:50分,骨髓移植手術開始了。第二天凌晨2:00整,手術順利完成!

二、昇華情感之橋 ,抒頌血脈親情,理解生命橋 ,總結全文

1、品讀第 7 自然段

師:此時此刻,同學們一定有話想說(出示“這真是一座用 架設的生命橋啊!”讓學生髮散填空)

生:這真是一座用骨髓架設的生命橋啊!(師板書:骨髓)

生:這真是一座用愛心架設的生命橋啊!因爲臺灣青年是滿懷愛心捐出骨髓的,所以我說是用愛心架設的生命橋。(師板書:愛心)

師:小錢得救了!這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使小錢得救了!讓我們和作者一道用課文最後一自然段傾吐我們的心聲!(全班齊讀第 7 段)。

2、我們來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錢知道是臺灣青年用骨髓救了自己,他會如何感謝臺灣青年呢?你替小錢寫一封感謝信給臺灣青年。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 11

教學目標:

1、藉助註釋學懂〈示兒)的詩意,瞭解古詩敘述的內容

2、體會持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陶冶愛美情趣。

3、感受〈示兒)詩中詩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吟誦古詩,通過自主學習,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像詩歌民容,陶冶愛美情趣。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明確目標;

引導學生回憶李白寫的一首思念、牽掛故鄉的詩——《靜夜思》

過渡語:對於陸游,大家並不陌生,他85歲臨逝世前夕,作了他一生中最後一首詩,也是最感人的詩,這是他名垂千百的遺囑。我們今天學習他寫的一首牽掛祖國的詩(板書課題:示兒)

提問:我們在以前學習古詩,請回憶我們是從哪幾方面學習的?

引導學生回答

①學習詞句意思,瞭解古詩內容

②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等

二、揭示詩題,介紹背景

讀題質疑:

①說說“示“的意思;(告訴、告知)

②問:根據題目引導學生答出:誰告訴兒子?告訴什麼給兒子?爲什麼告訴兒子?

瞭解背景

引導自學。

(1)低聲自由吟誦。

(2)以小組爲單位議論詩中不懂之處。

(3)教師點撥,課件出示:

元:通“原“本來,只。定:平定、收復。同:統一。王師:皇上的軍隊。九州:全中國。無:匆,不要。

乃:你的。翁:父親。

(4)說說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5)學生試解釋詩句的意思,再瞭解詩的大意。

(6)思考:讀了《示兒》,想想詩人晚年關心的是什麼,這說明了什麼。(統一祖國是詩人畢生的心事,直到臨終不忘。由此表現出他的強烈愛國熱情)板書:渴望收一失地盼望祖國統一

(7)學生質疑。學生針對詩歌的.字、詞、思想內容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引導討論解答學生提出的較難問題。

三、再現畫面.吟誦玩味

讀。

熟讀全詩,讀好停頓、節奏、韻腳

①聽錄音機朗讀詩歌,學生閉目想像:陸游病危,日沒看到祖國統一而遺憾的情景:

②學生邊瀆邊想。

③學生看多媒體屏幕,邊聽邊想眩,老師用舒緩的語氣和着優美的伴奏曲:我病的很重,恐怕很快要離開人世,可中原依然戰亂不止,金兵強盜爲非作歹,濫殺無辜,百姓處在水生火熱之中……我們南宋軍隊應立即向北方堵軍,收復中原。但我要離開人問了.看不到我們的軍隊收復中原,看不到祖國統我死不眩目哇!

④先聽老師範讀,再點名讀,最後用自己喜玫的方式讀.要讀出老師描述的情感。

畫。

①用簡筆畫畫出作者病危的情景

②同桌互相談談簡筆畫的創意;

③學生自由瀆,讀出畫畫時的感受

④看屏幕上老;即選出的較好圖畫,聽錄音機期讀詩歌

⑤全班齊讀,讀出渴望祖國統一的愛應熱情。(板書:愛國)

背。

在前熟讀的基礎上試背。

四、練習延伸,落實目標

完成課後思考練習。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 12

教學目標:

1、能對晴朗的夜空進行無窮的遐思和美妙的想象,使學生髮揮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2、會寫想象作文,能把想象的經過寫清楚,並能聯繫生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重點:

激活自我儲備,引發奇特的想象,寫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教學難點:

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和幻想,進行自由表達和有創意地表達。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欣賞。

2、是啊,在靜靜的月夜裏,月亮真的美麗而神祕。自古至今,一直都是人們遐思與幻想的源泉。

3、板書課題。

二、說故事,激發學生想象。

1、在晴朗的夜空,你會發現哪些美麗、有趣的現象呢?

2、月缺月圓是怎麼回事呢?學生讀書中第二小節,回答。

3、讀書中的想象文章,讓學生談。

三、學生進行想象、創造。

1、描述:美好的情景總能激起人的無限的遐思,面對這迷人的月夜,我們會不禁沉醉其中,讓我們張開想象的翅膀,飛吧!……看月夜星空圖,讓學生進入想象的境界。

2、你肯定有過無窮的遐思和美妙的`想象,你想到些什麼呢?學生進行想象,編故事。

四、學生激情練說、交流。

1、小組內說。

2、指生說想象的內容。

五、指導學生寫作。

1、講解本次寫作的要求。

2、學生根據自己想象的內容,確定自己的寫作的題目。

3、學生構思寫作文,自己修改作文。

六、謄寫作文。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 1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聯繫課文語言環境,懂得課後作業中“瞎子”、“穿透”、“聽|”等詞的意思及其所帶引號的用法。

3、通過朗讀、複述等一系列語言訓練,感受並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大膽實驗、不斷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教學重點]

在教師指導下,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揭題

同學們知道嗎,超聲波在現代:工:業、農業、醫療、軍事等領域發揮着極大的作用。那麼,人們對超聲波的研究是怎麼開始的呢?這得從意大利——位科學家的實驗說起。

板書課題:7 夜晚的實驗(讀題)

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爲什麼實驗是在夜晚進行的?誰做實驗果如何?)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讀準字旨,讀順課文。

(2)藉助字典並聯系下文自學生字詞。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瀆生字詞,相機字音。

喉嚨 蒼蠅 (嚨、蠅是後鼻音,在詞中讀輕聲)

瞎子 薄膜 油漆 礦藏 領域

堵住 揭開: 判斷

(2)指名試瀆課文,並理解詞語掌握情況:

敏銳:感覺靈敏,文中指目光尖銳。

敏捷:(動作等)迅速而靈敏。

薄膜:像膜的薄皮。(結合生活經驗理解)

洞察:觀察得很清楚。

領域:區域、範圍。

恩惠:給予的或受到的好處。(可通過換詞理解)

3、通讀課文,回答揭題時提出的前兩個問題。

(板書: 蝙蝠 斯帕拉捷)

4、指導分段

第——段(第1自然段)寫蝙蝠在夜空中飛行引起了斯帕拉捌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寫經過多次實驗,終於揭開蝙蝠出間屯行的祕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寫斯帕拉捷的實驗引起了科學對超聲波的研究,使我們享受到它帶來的恩惠。

5、質疑問難。

三、指導書寫

本課生字全是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

大部分左窄右寬或左小右大。

判:左右相等;

添:注意“點”和“捺”。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人

同學們,若請你們來寫斯帕拉捷實驗的情況,你想先讓讀者瞭解什麼? (起因,即他做實驗的緣由是什麼)

作者的想法跟大家一樣。這也是這一類文章通常的寫法。

二、精讀指導

1、理解第一段:

(1)默讀,口頭填空:斯帕拉捷————產生好奇:一一———一

(2)交流。(板書:憑什麼……)

(3)朗讀這一段,思考:斯帕拉捷身上什麼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從哪裏看出來的?觀察細緻,對常見現象敏感,好奇心強。

①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靈活地在夜空中—琶來飛去,卻從不會撞到樹上或者牆壁上。

②蝙蝠憑什麼特殊的`本領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飛行呢?

(4)指導朗讀。

突出句中重點詞語,瀆好疑問的涪氣,表現斯帕拉捷強烈的來寫?

2、理解第二段

實驗的情況怎樣?

(1)默讀,思考:

斯帕拉捷共做廠幾次實驗?分別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交流。

①蒙上眼睛 輕盈敏捷地來回—龜翔

②堵住鼻子 還是飛得那麼敏捷、輕鬆

③全身塗滿油漆 還是沒有影響到它們的—屯行

④堵住耳朵 很快就跌落到地,亡

(2)一系列實驗,怎樣寫既清晰又簡潔,而不使人覺得重刻呢?寫的時候要有重點。你們覺得應重點寫哪—次實驗? (第一次)

(3)輕讀第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樣寫的。 交流,相機點撥。(指名讀有關語句並概括)

①先交代實驗的時間、地點,然後依次寫斯帕拉捷的做法,實驗的結果,斯帕拉捷的思考。 (板書: 做法 結果 思考 )

②提問:“當他看到放出去的幾隻蝙蝠輕盈敏捷地來回龜翔時,不由得驚叫起來,”爲什麼?(事實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③“瞎子”引號指什麼?(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

(4)指導根據板書的提示,看圖複述第一次實驗的情況。

自由試述。指名複述,評議。

(5)默讀第4—6自然段,思考:與第一次相比,後來幾次實驗的情況是怎樣簡明扼要地寫的?

交流。(先概括,再讀有關語句)

①第4自然段緊承上文簡潔地敘述斯帕拉捷兩次實驗的做法、結果及第二次實驗後的猜想。

②第5自然段寫最後一次實驗的做法和結果。

提問:爲什麼做法一帶而過,而結果較細地加以描寫呢?

(因爲結果與先前截然不同)

③第6自然段寫斯帕拉捷的發現,

(板書: 發現 原來是……)

(6)指導朗讀。

注意通過停頓體現出實驗過程的層次。

重點指導讀好第3、4自然段中的三個問句和第6自然段中的感嘆句,體會斯帕拉捷終於揭開蝙蝠夜間琶行祕密的無比喜悅激動的心情。

指名讀,齊讀。

(7)小結

這一段簡練、生動地記敘丁斯帕拉捷通過多次實驗,終於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的經過:

(從這一段的敘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貴精神?

(勤于思考,大月巳實驗,刁;怕失敗,不斷探索,打破沙鍋問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

三、指導複述實驗過程

1、分部分複述;

藉助板書,抓住文中關鍵語句進行。

同桌試述,指名複述,評議。

2、完整複述。

指名複述,評議後各自練習複述。

第三課時

一、複習導人

1、斯帕拉捷是怎樣解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的?

要求:先概括回答,再詳細地複述。

2、讀了這個故事,你受到什麼啓發?

(要注意觀察,對一些現象進行思考,要勇於探索等)

3、過渡:斯帕拉捷的實驗有什麼重大意義呢?

二、精讀指導(第三段)

1、自由讀第三段,概括回答。

2、指名讀第7自然段。

出示:蝙蝠的耳朵又怎麼能“穿透物體呢?

說說句中引號的用法。

(視線能穿透黑夜,看到黑暗中的物體:通常耳朵只會聽到聲音,而蝙蝠卻能像聽聲音一樣“聽”到前方的物體)

3、引讀第8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1)指名將其中的奧妙說一說。(同時可畫圖或動作演示)

(2)把自己對“超聲波”的認識用一句話表達出來。

(板書:超聲波)

4、齊瀆課文最後一句。

說說讀懂了什麼。(實驗造福了人類)

(板書:巨大恩惠)

又交流:讀了這一部分,你又受到什麼啓發?

(科學家前仆後繼地進行科學研究,以豐碩的科研成果造福人類,我們也

應該努力學習,勤於鑽研,立志造福人類。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 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認識6個字,學會15個字。通過查字典或詞典,聯繫上下文理解“坐臥不寧、冥思苦想、視死如歸。如泣如訴”的意思,積累“一籌莫展、自告奮勇、視死如歸”等詞語。

⑵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哈薩克族的民間樂器“冬不拉”名字來歷的動人故事.

⑶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每一種琴聲分別描述了故事中的哪個情節。

⑷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5、16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

堅持長文短教的原則,大膽地處理教材,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老師的引導下細緻地品讀描述冬不拉王子殺死瞎熊的經過,體會王子的機智、勇敢、善良和勇於犧牲的精神,從而體會琴聲的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勇敢、善良、勇於犧牲的冬不拉王子的敬佩和讚歎之情。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品讀冬不拉王子殺死瞎熊的經過;體會冬不拉王子的勇敢、善良、勇於犧牲的精神。

2.難點: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每一種琴聲分別描述了故事中的哪個情節。

3.關鍵:品讀文中描寫冬不拉王子殺死瞎熊的經過,抓住關鍵詞浯理解課文內容,突破本文的重難點。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詞語。

2.合作探究,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

3.初步感悟故事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引導學生自讀探究。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蒐集資料,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全班齊讀。

2.教師:同學們,通過預習,我們知道冬不拉是哈薩克族的一種樂器。對於這種樂器,你們還知道哪些知識?蒐集了哪些資料?展示出來,我們一起分享。

3.學生展示哈薩克族的樂器“冬不拉”的圖片資料。

冬不拉:哈薩克族彈撥樂器。木製音箱或扁平或瓢形,琴桿細長,上嵌八個或十個晶位,張兩弦,按四、五度定弦,可奏和音。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彈與挑,一般彈用於重拍,挑用於輕拍。冬不拉彈唱是哈薩克族人民最喜愛的藝術形式,演唱者自彈自唱,人們把即席作詞演唱歌者稱爲“阿肯”,意即遊唱詩人。曲調分爲歌唱性和說唱性兩種,節奏多用混合拍子。

4.教師設置懸念,導讀:關於冬不拉還有一個動人的民間故事。故事講述了一件什麼事情呢?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自讀課文。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蒐集資料,展示冬不拉的圖片資料或者冬不拉演奏的音樂,學生直觀、形象地感知冬不拉這種樂器,爲學習課文作好鋪墊,同時也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文本的熱情。)

二、提綱導路,合作學習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和同學交流在讀和書寫生字上的注意要點。

2.從文中找出下列詞語,並聯繫上下文或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一籌莫展、自告奮勇、視死如歸、淚如雨下、狡猾、駿馬、安置、隱蔽、匕首、安葬、淒涼、依戀、樂器

3.說一說課文講述了一件什麼事情。

4.畫出課文中出現的人物,並讀一讀有關描寫他們的語句.說說這些人物留給自己的印象。

三、檢查反饋,理清條理。

1.檢查生字新詞。

⑴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

⑵全班讀一讀。

⑶教師:這一課的生字比較多,而且有些字還比較難寫。你能不能給同學提個醒呢?(指名反饋,教師強調:“匕、器、駿”三字。)

⑷指名逐段朗瀆課文,檢查課文讀通的情況。

2.指名反饋“坐臥不寧”等詞語的位置以及意思。

坐臥不寧:坐着躺着都不能安靜。形容心情不安,煩躁憂慮。

冥思苦想:深沉地思考,絞盡腦汁地想。

自告奮勇:本課指王子自己主動要求去殺死瞎熊這個任務。

淚如雨下:淚水像下雨一樣流下來。形容極度悲傷。

視死如歸:把死看成像回家一樣。形容爲正義事業不怕犧牲。

心急如焚:心裏急得像火燒一樣。

如泣如訴: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訴說,形容聲音悲切淒涼。

3.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只龐大凶惡的瞎熊,經常傷害哈薩克族的入和牲畜.一位叫冬不拉的王子自告奮勇去除掉瞎熊。他勇敢地與瞎熊進行了激烈的搏鬥。最後,殺死了瞎熊,自己也犧牲了。一個叫阿肯的老牧民,用琴聲把這個悲壯的故事講述給國王聽。無比悲痛的國王爲兒子的英勇和人民對兒子的懷念而感到欣慰。爲了紀念王子,牧民們把阿肯彈撥的這種樂器叫做“冬不拉”,把使用這種樂器的藝人叫做“阿肯”。)

4.教師:你們是怎麼把課文分成四個部分的`?(指名反饋,教師引導)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所以說什麼都不答應”):一隻龐大凶惡的瞎熊,經常傷害哈薩克族的人和牲畜,一位叫冬不拉的王子自告奮勇去除掉瞎熊。

第二部分(從“第二天一早……”到“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冬不拉勇敢地與瞎熊進行了激烈的搏鬥。最後.殺死了瞎熊,自己也犧牲了。

第三部分(從“國王派出的人四下尋找……”到“但兒子的英勇,人民對兒子的懷念讓他感到了莫大的安慰。他重賞了阿肯”):一個叫阿肯的老牧民,用琴聲把這個悲壯的故事講述給國王聽。無比悲痛的國王爲兒子的英勇和人民對兒子的懷念而感到欣慰。

第四部分(最後一段):爲了紀念王子,牧民們把阿肯彈撥的這種樂器叫做“冬不拉”,把使用這種樂器的藝人叫做“阿肯”。

四、初談人物形象,鼓勵深入探究

1.教師指名反饋:在這個動人的故事中,作者爲我們刻畫了哪些人物形象,其中誰是文章的主要人物?(文中刻畫的人物形象:冬不拉、國王、阿肯;主要人物:冬不拉)

2.指名說說冬不拉留給你的印象。(學生根據閱讀自由抒發自己的感受,教師適當地歸納、總結)

(冬不拉:機智、勇敢、善良、勇於犧牲。)

3.教師引導: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品質特點都是通過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以及心理活動的細緻刻畫展現出來的。現在,請同學們繼續以小組爲單位,找出描述冬不拉動作等方面的語句,再讀一讀,和同學交流作者是怎樣刻畫出冬不拉的形象的。

4.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按照老師的要求深入探究。

五、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不僅瞭解了故事的主要內容,還初步交流了對故事的主人公冬不拉的認識。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探究冬不拉是如何與瞎熊搏鬥、阿肯又是怎樣用琴聲告訴國王王子壯烈犧牲的消息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冬不拉王子殺死瞎熊的經過;體會冬不拉王子的機智、勇敢、善良,勇於犧牲的精神。

2.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每一種琴聲分別描述了故事中的哪個情節。

3.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5、16自然段。

教具準備:抄有文中關鍵語句的小黑板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導入新授

1.聽寫下列詞語。

狡猾、駿馬、安置、隱蔽,匕首、安葬、淒涼、依戀、樂器、坐臥不寧、冥思苦想、自告奮勇、淚如雨下、視死如歸、如泣如訴、一籌莫展

2.談話: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位勇敢、善良、勇於犧牲的王子——冬不拉。課文是怎麼將冬不拉的這一形象展示在我們讀者跟前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二、品讀詞句,感悟情感

l.教師:上節課,同學們已經和小組的學習夥伴一起找了能夠體現冬不拉勇敢、善良、勇於犧牲的語句,那就請各小組的代表把找出來的浯句讀出來。(學生讀出相關的語句,教師出示語句。)

⑴冬不拉一聽,自告奮勇去除掉這隻瞎熊。

①“自告奮勇”的意思是什麼?(本課指冬不拉主動要求承擔除掉瞎熊的任務。)

②教師:爲什麼“國王不願意讓兒子去冒這個風險,所以說什麼都不答應”。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得了解一下冬不拉的對手——瞎熊,這隻熊有什麼特點?

③學生找出瞎熊特點的詞語,交流:

龐大而兇惡:傷害人和牲畜,讓人們的生活不得安寧。

兇殘狡猾:幾次派出獵人去伏擊,都沒有成功。

④教師:瞎熊兇殘狡猾,所以國王說什麼都不答應。可是冬不拉第二天偷偷地去找那隻瞎熊。

⑵王子帶着弓箭和捕獸夾,騎着駿馬.翻過一座座高山,涉過一道道河流,穿過一苧‘片樹林,終於在一條通往夏季牧場的小道上,發現了瞎熊的足跡。他細心地將捕獸夾安置在瞎熊的必經之路上,又巧妙地進行了僞裝,然後在旁邊的樹叢中隱藏起來。

教師:可是瞎熊太狡猾了。它用鼻子在地上仔細地嗅着,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以前爪小心翼翼地將僞裝撥去.又將捕獸夾周圍的土輕輕扒開,然後找來一根大樹枝朝捕獸夾亂捅。……舉起另一塊石頭猛砸。

⑶王子在隱蔽處拉滿了弓,射出一隻利箭,正中瞎熊的脖頸。王子又射出一隻利箭,正中瞎熊的前胸。王子抽出第三隻箭,正要射向瞎熊,卻來不及了。瞎熊已經躥到他面前,向他撲了上來。王子見狀,急忙拔出匕首。瞎熊巨大的熊掌擊向王子,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

⑷……發現了王子與瞎熊扭在一起的屍體。

2.學生一起讀一讀這些句子。

3.指名反饋:你們是怎麼感受到冬不拉的機智、勇敢、善良和勇於犧牲的?(學生自由抒發自己在小組內學習的感悟.教師適當地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幫助自己理解句子的意思,以及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句子所體現的人物特點。)

4.教師小結:同學們,冬不拉王子麪對兇殘狡猾的瞎熊,勇敢地與之搏鬥,最後終於殺死了瞎熊,而自己也壯烈犧牲了。他的機智、勇敢、善良與勇於犧牲的精神多麼令人敬佩呀!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再讀這些語句,再次在讀中感受冬不拉的機智、勇敢、善良與勇於犧牲。

6.教師小結:同學們.從課文對冬不拉與瞎熊搏鬥的描寫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冬不拉的機智、勇敢、善良與勇於犧牲的精神。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本環節的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語句進行品讀、談感受,引導學生從冬不拉與瞎熊激烈的搏鬥中感受冬不拉的機智、勇敢、善良與勇於犧牲的精神。)

三、想象場面,感悟琴聲

1.教師:可是這一切,國王不知道。沒有得到王子的任何音信,他整天坐臥不寧,愁得連頭髮和鬍子都白了。最後他發佈告示說:“凡是將王子活着找回來的,賞賜駿馬百匹,羊千隻;凡是知其下落不告者,砍去雙足…”如何把這個壞消息告訴國王呢?

(一個叫阿肯的老牧人帶着一件松木做成的樂器,去見國王,讓這個樂器講述了這個淒涼而悲壯的故事。)

2.出示第十六自然段,指名讀,其他同學想象冬不拉與瞎熊搏鬥的場面。

琴聲一開始雄渾激昂,如同英雄視死如歸,要上戰場;一會兒低迴婉轉,像是在述說危機到來,戰鬥即將爆發;一會兒音韻鏗鏘,好像宣告戰鬥已經爆發;一會兒又如泣如訴,好像在訴說一個悲劇的結局和人們對英雄的依戀和懷念……

3.結合課文內容,說說這段話中的每一種琴聲分別描述了故事中的哪個情節。(教師板書)

故事琴聲

騎着、翻過、涉過、穿過雄渾激昂

安置捕獸夾,巧妙僞裝

僞裝被瞎熊識破低迴婉轉

王子與瞎熊激烈搏鬥音韻鏗鏘

瞎熊被殺死,王子也犧牲瞭如泣如訴

4.有感情地讀課文第15、16自然段。(深情地、回憶地、悲痛地)

5.教師:這琴聲的感染力有多強啊!國王聽了琴聲,明白了事情的經過,不禁淚如雨下。琴聲停了,國王仍然沉浸在悲痛之中。過了很久,國王從悲痛中清醒過來。兒子雖然犧牲了,但兒子的英勇,人民對兒子的懷念讓他感到莫大的安慰。他重賞了阿肯。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教學是在前一環節的基礎上進行的,在學生對故事初步瞭解之後,學生更容易找到每一種琴聲所描述的故事情節。)

四、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

1.教師小結:同學們.冬不拉的機智、勇敢、善良與勇於犧牲的精神令人敬佩。而講述這個悲壯的故事的樂器也讓人們避免了受到懲罰。人們爲了紀念王子,就用王子的名字給這種樂器命名.叫“冬不拉”,並把使用這種樂器的藝人或歌手叫做“阿肯”。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5、16自然段。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 15

教材分析:

《望月》一課是蘇教版第十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望月”爲聚焦點,角度獨特、構思新穎,清新優美——語言美、形象美、意蘊美。課文以生動的筆調寫了“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亮時,聰明好學的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以及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筆生動活潑,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的形象躍然紙上。課文既有豐富鮮活的語言表達,又有優美如畫的意境呈現,還有人物形象的詩性流淌,靜謐的月色,頗有幾分童話的色彩。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聽寫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能達到會識會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如“剪影”、“瞳仁”、“不假思索”,會用“不假思索”造句。

3.理解課文中出現的詩句,瞭解其出處。

4.理解課文內容,從重點詞中感受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愛幻想。

5.通過朗讀,激發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感受世界。

學習重點:

1.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小外甥對月光產生想象的句子。

2.理解課文內容,從重點詞中感受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愛幻想。

3.感受望月的樂趣。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從重點詞中感受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愛幻想。

2.感受望月的樂趣。

學習過程:

同學們,課前我們都認真預習了課文,這節課我們來交流一下,看大家預習的怎麼樣,選出本節課的優勝小組,會是哪個小組呢?(生會爭先恐後說是自己組)首先回顧一下學習目標

一、明確學習目標和重點。

二、導入課題。

三、預習展示。

1、抽查幾個組的6號同學讀學案中的詞語,對子做好幫扶準備,其他組的同學認真聽。遇到共性問題老師要帶領學生強化記憶。

2、剩餘組的6號同學分自然段讀課文,對子做好幫扶準備,其他組的同學認真聽。是及時評價學生讀書的情況(從態度習慣各方面,評價要有針對性)

3、交流蒐集到的資料,特別是蒐集到的古詩句。

四、初讀感知,理清文章脈絡,完成以下問題:

1、瀏覽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然後在小組內交流,1分鐘後展示。

2、思考分段 ,然後在小組內交流,2分鐘後展示。

老師巡視指導,瞭解學生合作情況。

五、細讀課文。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詞句及生活體驗來談感受。

1、學習第一段

(1)重點感受“我”在江輪甲板上見到的月夜美景。

(2)感情朗讀,感受第二自然段的環境描寫帶來的美,體會月夜的清幽。

(3)完成以下題目後交流感受。

讀了第2自然段,我 了,用心體會後,在我的`腦海中出現了這樣的畫面:

(3)展示讀、評價讀、比讀。

(4)教師引讀第二自然段,進一步加深印象。

2、學習第二段:

本段可以按照寫作順序分爲兩層。

(1)學生試着分層,先組內交流,然後全班交流討論。

(2)課文中引用了許多描寫月亮的詩句,把它們找出來,用心讀一讀,並結合學案,大概瞭解它們的意思。(自己體會後,可在小組內說一說,然後班內交流)

(3)我知道省略號省略了 ,我還能接着往下背,誰想跟我比試比試!(在小組內接背)

(4)小外甥真是個 的孩子!

(5)根據上面問題的答案,找出文中有關語句。(根據各小組的答案,應該能全面找出有關語句)

如:“小外甥向我挑戰了”寫出小外甥的勇敢;

“多如繁星”、“一眨眼就是一句”、“……”看出了他的聰明好學;

“兩個烏黑的瞳仁裏,各有一個亮晶晶的小月亮閃閃發光“寫出小外甥的可愛之處;

會提出月亮像什麼的問題,並能把月亮說成天的眼睛,而且繪聲繪色的講出“現成“的故事,則能看出他的愛幻想,想象力豐富;

(6)“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的比喻爲什麼使“我”感到驚訝?先小組內對子討論,然後共同交流。

(7)我想發揮想象:(組內各成員都能發言)

我覺得月亮還像

因爲

(8)感情朗讀

3、學習第三段

(1)齊讀本段,你感覺這段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總結全文,昇華全文)

(2)再次讀文,思考:此處的省略號,省略了什麼?作者又想到了什麼呢?小組內對子之間先交流,再集體交流。幾分鐘後展示。

(3)感情朗讀。

六、回顧全文 昇華情感。

小外甥的比喻令作者驚訝,那麼,你認爲月亮像什麼?爲什麼?

先小組內對子之間交流,再由小組代表彙報交流。

七、拓展延伸。

請大家閉上眼睛,現在,你就是作者,甲板上只留下了你,你會想到什麼?(引導學生說幻想中的東西)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 16

教學要求:

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船長情急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學習用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的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

理解事情的發生、發展是由於帆船上人與猴子的聯繫發展和變化的。

教學難點:

學會分析事物之間的關係。

教學構想:

教學中應抓住事情的發生、發展是由於帆船上人與猴子的聯繫發展和變化的這一條線索來理解課文內容。介紹作者引入新課,理清事情發展的順序。抓住重點逐段學習。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錄音帶、投影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檢查預習,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條理,抓住重點逐段學習。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跳水》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介紹托爾斯泰)

2、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3、指名讀課文。

二、初步理解課文,給課文分段。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提出自學要求:認真讀課文,想想事情發生的地方,是怎樣引起的,結果怎樣。再根據事情的發展順序把課文分成四段。

2、學生自學,巡視指導。

3、討論交流。

(1)事情發生在什麼地方?事情是怎樣引起的?水手逗猴子取樂,有哪幾個原因?兩個:一是完成了任務,心情愉快;二是風平浪靜,水手們沒有什麼事情。

(2)猴子怎樣把玩笑開到孩子身上的?(讓學生用簡單的話說說。)

(3)孩子爲什麼會走到頂端的橫木的?

(4)結果怎樣?

(5)指名感情朗讀課文。

三、抓住重點,深入理解課文。

1、孩子爲什麼追猴子?(因爲猴子戲弄孩子,水手們又笑他,使他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2、劃出猴子放肆的句子,劃出水手的表現,從中,你讀懂了什麼?

3、孩子遇到生命危險,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4、理解“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掉到甲板上就沒命了。即使他走到橫木頭上拿到了帽子,也難以迴轉身來。

5、理解“甲板上的水手都嚇呆”“有個人嚇得大叫了一聲”

6、理解“孩子聽到叫聲往下一望,兩條腿不由得發起抖來”。

7、誰出現了,他是怎樣使孩子轉危爲安的'?

8、水手們救孩子只用了四十秒鐘,爲什麼大家覺得四十秒鐘的時間太長了?

四、練習朗讀課文。

五、從課文中,你覺得孩子的得救有幾方面的原因?有什麼啓發?

作業設計:

1、感情朗讀課文

2、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進一步學習課文內容,理清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明白從課文中學到了什麼道理,引導學生體會事物之間的關係。

學習過程:

一、檢查朗讀。

1、同桌互讀互查,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指名朗讀。

二、引導學生體會事物之間的關係。

1、孩子處在十分危險的境地是由於哪幾方面的原因?

(1)客觀上:猴子的戲弄,水手們的笑,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2)主觀上:孩子在氣急了的情況下,沒有考慮事情的後果。

2、孩子得救是由於哪幾方面的原因?

(1)是船長果斷逼孩子跳水;

(2)是孩子及時明白了爸爸的意思,“往下一縱身”跳到了水裏;

(3)是水手們在短短的四十秒中裏就把孩子救上了甲板。

三、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啓發?你想到了什麼?(鼓勵學生根據自己最深切的體會暢所欲言)

學生可能會想到:

1、遇到危險的情況要像船長那樣冷靜果斷的採取措施。

2、做事要考慮後果,不能意識生氣而不顧危險。

3、開玩笑要注意分寸,等等。

四、寫一寫讀後感

1、說說從本文中,你受到了什麼啓發?

2、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此類的事情,你是怎樣處理的?

3、把你所想到的寫下來。

作業設計:

1、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啓發?你想到了什麼?請寫下來。

2、感情朗讀課文。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完整教案 17

教學目標

1、學生能自己初步讀懂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2、體會作者對閱讀的那份真摯的熱愛,以及如何表達出這份熱愛的。知道寫作要有真情實感,要與衆不同。

3、能感受到閱讀是一件充滿愉悅的事情。

4、嘗試學寫讀後感。

教學重點

文章3、4、5、6自然段,體會作者是如何表達出對閱讀的癡迷。

教學難點

嘗試學寫讀後感。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入課題

教師朗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聽了這段話,請問,你有什麼感受?

引入課題:我的“長生果”

二、整體把握,初步感知

1、給學生5分鐘時間,讓他們自己讀課文:

交流:你讀懂了什麼?

2、根據交流,板書:

讀書:“香菸人”畫片、真正的.連環畫、文化站的圖書、中外名著、作文。

3、這篇文章作者寫得很好,下面我們就來交流一下,她是怎樣把對閱讀的那份真摯的熱愛表達出來的?

三、研讀重點,體會寫法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3~6小節,並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體會在黑板的相應地方寫上下列詞語:

津津有味、如醉如癡、浮想聯翩、淚落如珠、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牽腸掛肚、廢寢忘食。

(這一部分教學充分放手讓學生讀讀說說,並重點指導學生讀好4、5、6三小節。)

2、第三小節交流,引導學生從“美差、搶、眼羨、賣力地吶喊助威、飽覽”等詞感受體會。

3、師生合作運用“津津有味、如醉如癡、浮想聯翩、淚落如珠、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牽腸掛肚”等詞語複述3~6小節的內容,再次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癡迷:

⑴ 我實在是太喜歡那些書籍了:

無論……還是……無論……還是……只要……我就……那些書有時讓我……有時讓我……有時我讀得很快……有時書中的悲歡離合又常常使我……

⑵ 是啊,我實在是太喜歡那些書籍了:

不論是……不論是……不論是……不論是……我都看得( )。他們讓我( ),他們讓我( ),他們讓我( ),他們讓我( )!我完全地被書給征服了!

師:正是有了這份牽掛、這份癡迷、這份如飢似渴的醉心閱讀,我的作文常常居全班之冠,我得到了報償和讚譽。並且我還悟出了寫作的道理!

4、略讀8~14小節:

⑴ 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衆不同的“鮮味”纔好。怎麼悟出的?

“別出心裁”、“與衆不同”、“鮮味”指的是什麼?

⑵ 作文,要真情實感……創造:

怎麼悟出來的?怎樣做纔會得到嘔心瀝血的創造呢?

師小節:是啊,作者的成功離不開書籍的幫忙。因此,當他回憶起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愉悅之情充滿了他的心房!師生一起朗讀文章第二自然段。

五、出示範文,嘗試學寫讀後感

六、提升認識,指導實踐

齊讀:“書,是人類文明的長生果!”結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