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有關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精選7篇)

本文已影響 9.55K人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有關五年級下冊《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精選7篇)

五年級下冊《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篇1

教材淺析:

教材簡析:

本課是一篇鼓勵求知、鼓勵大膽想象、鼓勵探究發現的課文,通過作者回憶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這件趣事,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第一局部先概述了“我”九歲時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卻在後來因此受到懲辦。第二局部具體敘述“我”發現有關胚胎髮育規律的前後經過。最後,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結果被老師誤解受到處分,但“我”從中獲得感悟。本文故事情節充溢童真童趣,語言風趣幽默,並有多處內心活動的描寫,真實展現了小朋友內心世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2個字,理解“澄澈、困窘、天賦”三個詞語的意思;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掌握大膽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度目標: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發現”的過程,“我”的偉大的“發現”是怎麼來的,從而培養學生大膽發現問題尋根問底的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句子的深刻含義。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師出示一些關於胚胎髮育的圖片,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生自由回答)師:“這叫做胚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從這麼小小的一個胚胎髮育形成的。人胚胎髮展的規律現在對你們來說還比較難懂,但費奧多羅夫九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究竟他真的發現了什麼,又是怎麼發現的呢?今天我們來看一下他童年的發現。”(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學習生字。

指名讀詞語,正音。

澄(chéng)澈、胚(pēi)胎、天賦(fù)、豈(qǐ)止、絞(jiǎo)盡腦汁(zhī)

困窘(jiǒng)

理解“澄(chéng)澈、天賦(fù)、困窘(jiǒng)”的意思

2.帶問題默讀課文,找出“我”的“發現”是什麼,畫出相關句子。

生彙報: “我”的“發現”集中在第十三段

三、循果查因,理解“發現”的過程

1.師:“作者爲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果呢?是誰告訴他的呢,還是他自己想出來的?”

2.仔細閱讀第三到十三自然段,畫出“發現”過程的相關信息並進行小組討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總結出“發現”的流程圖。(10分鐘)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做必要的指導並維持課堂紀律和注意時間的把握)

3.推選小組代表自由回答得出的答案,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出一個清晰的過程

① 我做夢總迴夢到自己在飛翔,而且發現其他同學也一樣,於是產生強烈的好奇心。

(藉助課文中優美的句子,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是否有過同樣或類似的經歷,大膽想象)

② 我們一起請教老師,請老師回答我們的問題

(“爲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那麼爲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麼道理?”“人怎麼會是鳥?”通過這些一連串的句子讓學生感受“我”的求知若渴。)

③ 老師的回答沒有完全揭開“我”心中的謎,我渴望知道人是怎麼來的。於是通過抓魚等的活動進行探究。

④ 通過自我思考,終於找到的答案。

流程圖:我和同學都夢中飛翔,產生好奇

請教老師,老師解答問題

我渴望知道人是怎麼來的

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得出“發現”

從圖中的信息得出這樣的結論:“我”的這一偉大的“發現”源於對事物的好奇心,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細緻觀察,引導學生平時要大膽地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舉例科學家的例子說明這個道理。

板書設計:

8.童年的發現

我和同學都夢中飛翔,產生好奇

請教老師,老師解答問題 勇於發現問題

我渴望知道人是怎麼來的 大膽思考問題

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得出“發現”

五年級下冊《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篇2

教材淺析:

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反映了兒童渴望求知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最後一句話的含意,領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3、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繫實際、激趣導入

師:人在長大或變老的時候,常常回憶起童年的事情。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望不了父母有趣而又截然不同的評價,那麼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童年最有意思的是什麼事呢?(以激發學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發現的學習興趣進入新課學習。)

二、明確要求學有目標

1、指名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結果怎樣?

(2)“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

(3)舉例說說對“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3)課文課講了一件什麼事,

生:課文重點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

(4)作者圍繞着童年的發現先講了些什麼?再講了什麼?最後講了什麼?

生: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發現,然後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後講了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四、再讀課文、釋疑解難

1、再讀課文,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閱讀提示”的三個問題。

(1)“我”發現了什麼?引導學生自由讀1、2自然段。

生:作者發現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

2、朗讀體會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發現胚胎髮育規律時的欣喜和自豪,及當衆受到懲罰的憤懣。

讀中評價,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入情入景體會作者的感受。

3、細讀體會童年祕密的發現過程

“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並談自己的體會。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於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4、從“我”的發現過程中,那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5、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這個祕密的,並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祕密的小事。

6、體味作者祕密被證實後的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作者的祕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這句話的意思。

讓學生通過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導學生說出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這句話。

7、引導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憤懣的感受。

五、總結交流開放拓展

1、從課文中,你覺得文中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通過學生的讀書,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於探究和想象,並有着執著精神的孩子。

2、通過學習課文,受到了什麼啓發?

引導學生說說學習這篇課文後受到了怎樣的啓發。在生活中要養善於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最爲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鑽研的精神。

3、學生聯繫實際說說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發現。(學生自由發言)

師:童年的發現,儘管有時別人會覺得可笑,甚至會招來麻煩,可是卻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雙好奇的眼睛去發現,去享受發現的快樂,擁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發現。也許,這就是你創造、研究的開始。

六、讀寫結合提高能力

以《童年趣事》爲題寫一篇作文。

板書設計:

16、童年的發現

起因: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

經過:胎兒再現了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結果:面臨受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啓示:善於觀察,大膽發現

五年級下冊《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篇3

設計解讀:

《童年的發現》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作者在九歲的時候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以及因這個發現在一次課堂中情不自禁笑出了聲,被老師誤解當衆受到懲罰的事。除去“胚胎髮育”、“進化”等一些生物學術語的理解難點外,整個文本無論是語言還是情節都充滿了童真、童趣。從整個文本脈絡和層次上來看,雖然文段較多,篇幅較長,但“童年的發現”和“因發現受到懲罰”兩件事斷章清晰,前後關聯遞進。所以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集中在學習字詞、理清結構和探尋“發現過程”的內涵。其中,爲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辨,對童年發現的起因(夢境)、經過(過程)、結果(規律)等教學內容進行了重組,期待在“簡單”與“不簡單”的感悟思辨中,讓學生聚焦作者的發現過程(科學探索過程),從而敏銳地捕捉到作者童年發現的過程意義之所在。

教學目標:

1.學習字詞,理清文章結構,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依託重點詞句的品讀,在由“簡單—不簡單”的感悟思辨中,探尋“發現”的過程意義。

3.感受作者大膽想象、積極思考的求知精神,培養基本的科學素養。

教學過程:

一、知人論世,引發興趣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的課文,一起讀課題——《童年的發現》。

2、瞭解作者信息。出示:

費奧多羅夫:一位極富創見的思想家,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飛向宇宙的宇航學奠基人。他的學問淵深,博覽書史,據說他幾乎知道俄國國家圖書館所有藏書的內容。他不僅精通歐洲各主要語言,而且對包括漢語在內的許多東方語言也頗有研究。不僅如此,他對哲學、藝術都有很深的造詣,被人稱爲“百科全書”。

快速地默讀。交流:資料當中最讓你吃驚的是什麼?

3、是的,就是這樣一個博學多才、極富創見的人,他的童年又會有怎樣獨特的成長經歷呢?請同學們拿出課文紙,自由地朗讀課文。

二、理清脈絡,指導讀法

1、學習字詞。

胚胎、滑翔、妨礙、禍患、驅逐、羞愧

隨心所欲絞盡腦汁情不自禁

(1)尋索第一組詞的構成特點;

(2)比較品析——讀悟第二組詞的意思。

2、理清結構

(1)齊讀課文一、二自然段,感知主要內容並迅速分段;

(2)小結:閱讀比較長的文章,我們可以試着先理清文章的結構,這樣有助於更好更快的理解文章的內容。

三、感悟“夢境”和“發現”

(一)品讀“夢境”

作者在文中說,他的發現是起始於——夢中飛行,出示:

每天夜裏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後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可以隨心所欲,運轉自如,憑着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哪裏。

1、自由讀——指生朗讀——交流:這是一個怎樣的夢

2、作者的哪些描寫帶給你這樣的感覺?

3、帶着這些感受,一邊朗讀一邊在腦海當中描繪這些畫面。

(二)品讀“發現”

正是緣於這個奇妙的夢境,作者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胚胎髮育的規律。關於這個發現,文中有一個非常生動而有趣的描述,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找到它,並用波浪線把它劃下來。出示:

“哈!這就跟畫地圖差不多。地上的距離很遠很遠,在地圖上畫出來只不過幾釐米。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摺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摺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我的發現竟是如此簡單明瞭,我爲此感到格外高興。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

1、讀着讀着,你感覺這段話的字裏行間流淌着作者怎樣的心情?

2、把你覺得能夠體現作者這種心情的字眼加上着重號(哈、竟、格外……)

3、指導朗讀。

四、體味發現的“不簡單”

但是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留意到,作者在形容自己的發現時用了哪一個詞兒——簡單明瞭。這在作者看來如此簡單明瞭的發現,是真的那麼簡單地被發現的嗎?請你再仔仔細細地讀讀課文的4—12自然段,邊讀邊把你覺得使作者有這樣的發現的原因劃下來,看看你又能有怎樣的發現。

(一)不簡單——深度問答

1、指導朗讀“問句”,感受追問的急切

4、你從這裏發現什麼?(善於思考、很有探索的慾望……)

(二)不簡單——感受“癡迷”

我想的是那樣的癡迷,以至於從河裏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1、點撥生字“癡”,通過字理的解讀猜度“癡迷”的意思

出示:癡迷:入迷到呆傻的程度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癡迷?

3、抓住“翻來覆去”體驗想象

4、補充寫話:

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於

五、回溯“發現”,昇華主旨

1、復現作者對“發現”的描述

2、質疑“發現”,再度感受“不簡單”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不簡單

五年級下冊《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篇4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髮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2.認識本課7個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說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學習重點:

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

學習難點:

培養學生髮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課前準備:

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查閱資料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1.教師介紹有關胚胎髮育的科學知識。

2.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九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猜測一下他是一個怎麼樣的孩子?

二、循題讀文,理解“發現”

1.自由朗讀文章,學習生字

2.默讀課文,思考:“我”童年的發現是什麼?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

3.反覆朗讀課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這段話中畫出集中描寫“我”童年的發現的句子。

4.仔細地讀讀着幾句話,並用自己的話轉述。

5.再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有沒有這樣一句話:說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達更簡潔。──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6.朗讀這兩句話,比較兩句話表達上的不同,體會表達的具體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瞭解過程

1.默讀課文,思考:“我”那非凡的發現,是怎樣發現的

2.根據學習計劃,分小組合作學習。

3.小組彙報,課堂交流。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老師請教,老師給我們解答。

(3)老師的解答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4)我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有了偉大的“發現”。

四、作業

1.抄寫課文中描寫“我”的發現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感悟“發現”

1.默讀課文,思考:從“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中,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並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依據,畫出相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根據學生的理解,大概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隨機指導。

(1)“我”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孩子。

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我”是一個喜歡刨根問底的孩子。

(3)“我”是一個幽默的孩子。

舉例說說“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你能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我們無論想做一件什麼事情,還是要做一件什麼事情,都要冒着危險,都要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朗讀這句話,體會其中的幽默和機智。

二、聯繫生活,嚮往“發現”

1.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麼啓發或體會?比如:

(1)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要大膽創新,最爲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鑽研的精神。

(2)童年的胡思亂想就是一種“發現”。

(3)童年很美好。……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

三、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寫一寫自己的“發現”。

第三課時

一、寫本課生字

二、寫本課《小狀元》

板書設計:

8、童年的發現

夢中飛行——人的進化

地理課上——胚胎髮育

生物課上——追逐迫害

課後反思:

五年級下冊《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以及發現的過程。

2、學會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本課積累的詞語。

學習重難點:

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以及發現的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趣,明確目標

1、導入:難忘的童年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地成長着,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今天我們學習俄國作家奧普多羅夫的《童年的發現》,不知它又能帶給我們哪些感受。(齊讀課題)

從課題中,你最想了解什麼?

2、明確目標。(見上)

二、檢查字詞預習

1、學生彙報自己本課積累的詞語(一讀)

2、抽查認讀本課詞語(二讀)

胚胎 禍患 雙臂 天賦 淘氣 妨礙 豈止 癡迷 釐米 慚愧

幸虧 困窘 澄澈 一本正經 情不自禁 運轉自如 隨心所欲

翻來覆去 默不作聲 絞盡腦汁 (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3、聽寫學生易錯的詞語: 胚胎 禍患 天賦 幸虧 豈止

4、再讀詞語,(三讀),猜詞遊戲

(1)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隨心所欲)

(2)夏夜悶熱,我躺在牀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翻來覆去)

(3)一道數學攔路虎出現了,我左思思右想想,一點兒頭緒都沒。

(絞盡腦汁)

(4)上天賜予我的本領、能力。(天賦)

(5)清亮清涼的,一點兒雜質都沒,用來形容天空或湖面。(澄澈)

(6)它是吊兒郎當的反義詞。(一本正經)

……

三、圍繞“發現”,學習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及學習方法:

自學提示:默讀課文,小組學習:

a“我”童年的發現是什麼?

b“我”是怎樣發現的?(小組彙報)

c發現的結果如何?

學習方法:

a抓具體事例並簡單概括

b抓關鍵詞句

c聯繫上下文

d聯繫生活實際

2、探討交流,理清脈絡

(1)完成目標(一)

指生回答:發現是什麼?抓關鍵詞“九歲、完全、獨立”,聯繫下文,具體到13自然段內容,反覆體味朗讀第1自然段,感受小作者的自豪喜悅激動。

(2)完成目標(二)

小組彙報“發現”的過程,相機引導理清文章脈絡:

夢中飛行——產生疑問——請教老師

老師解釋——繼續追問——引出問題

癡迷思索——大膽猜想——發現規律

(3)完成目標(三)

老師講解——得到證實——因笑受到驅逐

(4)小結板書,練習用自己的話說說發現的過程。

3、學生彙報學習心得。

四、名言積累,佈置預學要求

1、名言積累:

學者先要會疑。 (程頤)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論語》)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 (張載)

2、預學要求:

(1)圍繞“我”的發現和發現過程,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課文最後說:“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收集相關的事例。

(3)想想你的童年有哪些有趣的發現。

五、課內閱讀練習

我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每天夜裏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 留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後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 清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 輕巧),可以(隨心所欲 忘乎所以),運轉自如,憑着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哪裏。

1、用“”劃去括號內運用不恰當的詞語。

2、請給這段話取一個小標題。

3、你曾經做過一個怎樣的夢?能把夢境用幾句話有條理地寫下來嗎?

五年級下冊《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篇6

訓練思路

1、 讀寫結合:

讀寫結合,以讀促練。在指導學生理解課文時,緊緊抓住課文的重點與難點,《祖父的園子》中作者在童年時期無憂無慮,她的童年多彩多姿,令人嚮往;《童年的發現》在作者童年時代有什麼樣的發現。再引入到學生的童年生活有哪些值得回憶的童年趣事。引導啓發學生收集素材,擴展思路,選擇材料等,爲習作做好準備。

2、 從說到寫:

讓學生出示照片或相冊,勾起對自己類似經歷的回憶,充分講述自己的趣事。互相啓發,進一步開闊思路,這樣既能激發興趣,又能產生趕快寫下來的慾望。

3、 鼓勵表達,激勵創新

學生經過合作交流,把事情的說出來,接着指導學生列寫作提綱,尊重學生意願,以學生自己確定的中心選擇材料,把寫的方法放開,鼓勵學生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儘量把事情的“有趣”寫出來,即有童真童趣,又能從天真無邪的童年生活中激發創新精神的火花。在教學中,通過交流,引導學生從自己的本次作文中發現進步,和編輯作品集《童真集》等方法,激發學生的成功感,樹立寫好作文的信心。

教學目標

1、回憶本單元課文,觸發對童年生活的回憶。

2、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創作熱情,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在寫作中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人生的思想感情。

3、要求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圍繞話題流暢記敘童年生活的精彩片段。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願意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習作,分享習作的快樂。

4、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建構知識的學習習慣。

教學實施

一、佈置觀察,積累素材

學完《童年的發現》後,給學生較充裕的時間,用心去觀察周圍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麼新的發現;用心去回憶自己腦海中積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過什麼樣的發現。

二、激發興趣,拓展思路

1。談話導入,激發學生習作的慾望。如,可以這樣說:著名的藝術家羅丹曾經說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牛頓因爲發現蘋果落地的祕密而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因爲發現了壺蓋跳動的原因而發明了蒸汽機……有多少發現,就給人帶來多少驚喜。可見,發現是一個特別了不起的本領,誰掌握了這個本領,誰就有可能成爲有本事的人!正值童年的你們,一定也有自己獨特的、有趣的發現,想把你的發現告訴我們嗎?

2。讓學生自由說一說都發現了什麼。學生可能說到日常生活中的發現。如,發現媽媽愛美了,爸爸勤快了;發現馬路邊的路燈按時亮起來,公園裏的動物多起來了;發現種子怎樣發芽,向日葵如何轉動了;發現電視裏的環保廣告多了,發現人們都在學英語了;發現戰爭太可怕了,美國太霸道了。還可能說到學習生活中的發現。如,發現語文書變了,課文比以前有趣了;發現老師講課方式變了,學校活動多了;發現應用題有五種解法,記生字也有竅門;發現新老師像朋友一樣,同桌也不討厭了。教師根據學生說的,適當總結評價:你們幾位說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發現,你說的是學習中的發現,真是有心人!通過這樣來肯定學生的發現,開啓學生的思路。

3。引導學生讀習作提示,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自己的發現清楚地告訴別人。要求把發現了什麼以及發現的過程寫清楚。題目可以用“我發現……”,也可以自擬。

三、自主習作,因材施教

學生構思後自主習作時,教師對有困難的同學個別指導。對全班的習作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選擇典型的習作(如,過程寫不清楚的,語言表達存在問題的),相機評價,具體指導。

四、朗讀習作,評議修改

選典型習作三至五篇,讀一個評一個,師生共同評議。從是否把發現的過程寫清楚了、語言是否流暢、用詞是否準確等方面進行評議。結合評議,引導學生對所評習作口頭修改或補充。然後,各自修改習作,進行謄抄。修改時先自己修改,再請小夥伴幫助修改。

五、佳作欣賞,激勵評價

此環節安排在批閱習作之後。首先,選出選材、結構、語言等方面各具特色的習作,請小作者讀給大家欣賞,師生簡要地進行品析;然後請這次習作有較大進步的學生讀他們的作品,教師點評鼓勵。最後,教師總結,不僅表揚學生作文的成績,更要表揚學生的發現和創造。

五年級下冊《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會寫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雙臂、天賦、妨礙、豈止、癡迷、釐米、羞愧、幸虧、驅逐、迫害、隨心所欲、運轉自如、釐米、絞盡腦汁”等詞語。讀讀記記“澄澈、困窘”等詞語。

【方法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與思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拓展與延伸】尋找生活中的疑難問題,談一談自己“童年的發現”。

【重、難點突破】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以題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到課文題目,你們想知道哪些問題呢?

提示:可能會提出“發現了什麼”、“是怎樣發現的(即發現的過程)”、“結果如何”幾個問題。

好,我們就按上面的幾個問題來自學課文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在課上交流。

提示: 課文的重點是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繫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爲什麼會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麼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發現。

2、你有不理解的句子和不明白的問題嗎?提出來大家一起交流。

提示: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要鼓勵學生在讀書中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反覆讀書嘗試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跟大家交流討論。對於涉及到的生物學的知識,可告訴學生以後上中學時會學到,有興趣的同學可課外查閱資料解決;跟理解課文有關的問題,可引導學生深入讀書,展開討論來解決。

3、附課文句子理解舉例:

①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進化論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所創立的關於物種起源和發展變化規律的學說。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我們不能不注意作者的有意強調:“九歲”“完全”“獨立”等詞,這些詞語無不在顯示着“我”這個發現的不同凡響,和對這個發現抑制不住的自豪!所以在讀這句話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

②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願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聲不會給你招來禍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過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情不自禁笑出了聲音,竟使我當衆受到了懲罰。

作者這種想法不是沒有來由的,因爲這樣重大的科學問題,九歲的孩童,通過自己獨立的思考就能發現,在常人眼裏簡直是天方夜譚,所以作者說“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而後面的句子,恐怕纔是作者真正要說的意思,作者的語言不乏幽默,後面也有類似的句子(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不然的話,同學們聽見我說自己三年前就發現了進化論,還不笑塌房頂!),但我們明顯地感覺到童年這段故事讓他在自豪之餘,也有着絲絲的憤懣。這種複雜的感情,要反覆地朗讀課文才能體會到。

另外,這樣的開頭,巧妙地利用了讀者的閱讀期待,製造了懸念,足以激發起讀者的讀書慾望,這是作者寫故事的高明之處。

③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爲我的笑不懷好意。

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本來,我已經爲自己的發現而格外高興了,現在知道這發現果然是了不起的事情,簡直是心花怒放,情不自禁就在情理之中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反應,絲毫沒有惡意。

那麼,爲什麼老師會以爲“我”不懷好意呢?從課文中看,這位老師是一位“年輕的女教師”,講的又是“人的發育和進化”,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婚姻和性,可能這位老師對這類問題非常敏感,所以講課時是“一本正經板着面孔”。“一本正經板着面孔”,顯然是要用這種表情控制學生不許胡思亂想,事實上也達到了這個目的,“教室裏安靜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聲”。可就在這時,“我”笑出了聲音,所以老師認爲我“不懷好意”。

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這句話一語雙關。其一,它講出了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的某些真實情況,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說,誰讓我有這樣重大的發現呢?被轟出教室也就不足爲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發明與發現的人列在一起,這是真正能讓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這句話可以作爲作者對童年發現一事的評說吧。當然,話裏不乏憤慨的成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