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優秀

本文已影響 2.09W人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優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優秀

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優秀1

教學目標

1.由反映農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組成本課內容,這是人文性在音樂與社會關係上的體現。讓我們從音樂中體驗農業豐收帶來農家樂,從而促進社會的安定與發展。

2.瞭解民族管絃樂隊的組成常識。

3.選擇合適的音組填空,爲旋律創作活動做鋪墊練習。

教學重點:歌曲演唱

教學難點:二聲部的演唱

教學:安排:三課時

一課時:唱《蘋果豐收》,聽《快樂的農夫》。

第二課時:唱《趕圩歸來啊哩哩》;創作活動:選擇合適的小節填空。第三課時:聽《豐收鑼鼓》;命題創作活動。

第一課時

一、聆聽《快樂的農夫》

1.初聽全曲。

2.設問:這首鋼琴獨奏給你什麼感受(快樂?雄壯?悲傷?)。

3.學唱主題4小節。

4.爲這主題4小節伴奏

(1)全班分二部分,分別按書上節奏用拍手與拍腿爲主題曲調伴奏(教師彈主題)。

(2)一半學生唱主題,一半學生分二聲部用拍手與拍腿伴奏(交換一次)。

5.復聽全曲。

全班爲鋼琴獨奏曲伴奏。

大部分同學拍手(高聲部)、拍腿(低聲部),一部分同學用打擊樂器(皮革類——低聲部,木質類——高聲部)。

6.小結:簡介樂曲背景,也可作爲農家一樂(雖然作品與農夫無關)。

二、表演《蘋果豐收》

1.教師範唱,使學生感受作品的整體效果。

2.學習第一樂段,四個樂句,每句2小節。把每個樂句分組,一個小組,規定時間2分鐘自學,然後四個樂句接唱,能接上的爲勝者(慢速度)。

3.教師重點指導不能接唱的小組,集體幫助。再接唱並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應達到的速度。同樣是競賽,跟不上速度唱錯爲敗者。從競賽中激發學習學譜的積極性。

歌譜與歌詞都可分兩部進行學習,學好第一部分(樂段)再學第二部分(速度先慢逐步加快)。

4.第二樂段的學習:分高低聲部進行,把全班分爲二部分,各承擔一個聲部。教師先分別示範兩個聲部的曲調;然後各聲部由組長帶自學,教師巡視,重點指導低聲部。(同樣先慢速度學唱)

5.合成時,由第一樂段的最後一句接二聲部合唱,因第一樂段的最後一個音“do”就是低聲部開始的音高,這樣幫助低聲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

6.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要唱出歡樂的情緒。

7.配上伴奏。

8.請幾個學生伴舞(朝鮮舞基本動作)。

9.完整地表演朝鮮人民蘋果豐收時的歡樂情景。這首歌表現朝鮮人民獲得蘋果豐收時的歡樂情緒,因此,速度較快,尤其是第一樂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定難度。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暢,才能表達這種感情。

第二課時

一、表演《趕圩歸來啊哩哩》

1.解題:“趕圩”,在彝族地區就是趕集,“啊哩哩”是襯詞,是當地人民常用的襯詞,表示很高興的心情。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趕集回來很高興。

2.聆聽範唱。感受彝族民族音調的風格及姑娘們邊唱邊跳的歡樂情緒。

3.難點練習。由於該曲採用大量的十六分音符節奏,所以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學曲調時宜放慢速度,當熟練流暢後逐漸達到歌曲應有的速度。另外爲了降低難度,可分爲二段學唱,先學唱4小節,待熟練後再學唱後4小節。注意唱準前十六分音符節奏。學習曲調時要提醒學生用4/4的指揮圖式劃拍,並做到勻速。可採用小組與集體交替唱,個人與小組交替唱等方式互補互學。要唱出活潑歡快的情緒。

4.歌曲表演時可採取前4小節女領衆和,即在“啊哩哩”處衆和,後4小節齊唱。還可以邊唱邊跳。

5.伴奏是本歌表演的難點,先排練打擊樂與人聲,最後再加上音高樂器。

6.完整的表演。唱、跳、奏合一,各人發揮其特長,合作和諧,表演好《趕圩歸來啊哩哩》,表現彝族同胞的農家樂。

二、“選擇合適的音組填入空白小節”練習

1.這一練習的目的有兩個:

(1)從填空活動中,讓學生獲得組成流暢曲調的感性認識。爲學生自己的創作活動作鋪墊。

(2)這一練習,也是音樂語言的結果,感受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也是識譜的'訓練。

2.熟練地把譜唱好,並進行試填入。

3.在反覆地唱完整曲調中,判斷組合的方案。

4.交流自己的練習成果,並進行評價。

5.小結:把的練習展示、試唱,並進行表揚。

第三課時

一、聆聽《豐收鑼鼓》

1.導入:人們在喜慶的日子裏,往往要敲鑼打鼓來慶賀。中國的鑼鼓經世界聞名,非常有中國特色。中國管絃樂器也有別於西洋管絃樂器。

2.欣賞樂曲第一部分。

設問:在你眼前彷彿出現了怎麼一個場面?你從音樂聲中感受到了怎樣的情緒?

3.欣賞樂曲第二部分。

設問:這一部分與第一部分對比,情緒上有什麼變化?

4.聆聽全曲。

(1)看着書上的譜例,隨着音樂的發展,舉手指出、示意是第幾段?

(2)合着音樂的速度和情緒,作模仿該段主要樂器的演奏動作。

(3)出示相應的民族管絃樂隊的圖片,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模仿演奏的動作,三結合立體的欣賞全曲,把學生的聽覺、視覺、動覺想像都充分調動起來,投入到音樂中去。

5.師生交流(有時間可允許再復聽一次)。

6.小結:豐收的喜悅場面是非常熱烈的。感受從豐收中獲得勞動成果的歡樂。

二、主題創作活動

1.圍繞着“歡慶”的主題自由命題,創作一段音響(音樂)。

2.課前提出創作要求,如大家自帶些自制的樂器等。

3.對有樂器演奏能力的學生,鼓勵他們把家裏的樂器帶來自己創作旋律,夥伴們配上打擊樂等去表現該主題。

4.此項創作活動旨在學生的參與,不求規範、正統、只要能反映出主題的情緒就應給予鼓勵。因此創作的過程是重要的,而創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評價對象,當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優秀2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理解詞語“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鼓勵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的重難點:

要着重引導學生通過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的語句,體會平凡母親的偉大,感受偉大的母愛,激發熱愛母親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有關於作者的資料、寫有課文新詞的小黑板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我們剛學了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感受到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父愛進發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感受到的母愛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將使你感受到母愛的深沉。

2、板書課題:慈母情深(學生齊讀課題兩遍)

釋詞:“慈”在這裏是什麼意思?“慈母”呢?

學生動手查字典,然後指名回答。

3、閱讀課文的導讀部分,明確學習要求。

4、展示資料,簡介作者

學生先介紹各自蒐集的作者資料,然後教師可作適當的補充。

(樑曉聲,當代作家。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樑曉聲的創作以小說爲主,現已創作長篇小說六部。其作品大多被香港、臺灣出版,並譯爲英、日、法、俄等國文字。著有短篇小說集《天若有情》《白樺樹皮燈罩》《死神》,中篇小說集《人間煙火》,長篇小說《一個紅衛兵的自白》《從復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親》,及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分獲全國優秀小說獎)。

二、檢查預習,交流感受:

1、指名讀課文,檢查學生朗讀課文情況。

2、出示小黑板;學習生字(先自由讀,再指名來讀,再全班齊讀)

3、重點理解詞語: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注意多音字“龜”在這裏的讀音)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什麼?(動筆寫在課本上)

5、預習了課文後,你有什麼感受?(總體印象)

過渡: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呢?

三、品讀課文,感受母愛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外貌和語言的語句,在自己感受特別深刻的地方作簡單的批註。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a.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

依據學生髮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教師適當補充,其主要爲:

(1)“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着,頭和縫紉機捱得很近。周圍幾隻燈泡烤着我的臉。”(反映出媽媽工作的辛勞,勞動環境極差。)

(2)“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這段話突出了母親工作的勞累,還看出母親爲“我”的到來感到驚訝;通過省略號還可以體會到“我”爲母親這樣的勞動而感動,爲自己貿然要錢而內疚。)

(3)“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着。”(說明母親的錢來之不易,是一點一點勞動得來的。通過“龜裂”一詞看出母親的艱辛。)

(4)“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裏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從中可以看出母親支持兒子讀書,反映出她內心的喜悅。)

(5)“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這段話運用排比句講母親爲了整個家而不知疲倦地勞動,珍惜一點一滴的勞動時間。)

(6)“那一天我第一次發現,母親原來是那麼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覺得自己長大了,應該是個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攥着錢跑了出去……”(從這兩段話中可以看出“我”當時爲母親辛勤勞作的場面所感動,爲自己不能體貼母親而內疚。)

b.你畫出了哪些描寫母親外貌和語言的語句?(波浪線和橫線分別畫出)

(1)指名讀句子,體會從這些描寫中知道了什麼?

(2)小組分角色朗讀對話。

(3)全班分角色朗讀,評議。

四、昇華情感,拓展延伸

1、總結:說說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學了課文,你有什麼感受。

這是一個怎樣的母親?(  )的母親

(結合板書,將重要詞語填入括號內)

2、拓展:讀一讀“閱讀鏈接”《紙船——寄母親》,說說你讀懂了什麼?(《紙船一一寄母親》是冰心早年寫的一首詩,寫的是遠離家鄉的遊子對日夜思念的母親的深情呼喚,是獻給親愛的母親的一曲深情的頌歌。運用借物抒情的寫法,作者借紙船抒發了對母親、對祖國的深深的思念。)

3、延伸:課外讀一讀歌頌母親的文章或古詩

提示:以前學過的那首古詩也是描寫母愛的?(《遊子吟》)

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優秀3

教學目標

1.會認“攝、殖”等4個生字,會寫“抵、氏”等10個生字。理解並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與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係,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3.瞭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理解並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係。

教學難點

瞭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攝、殖”等4個生字,會寫“抵、氏”等10個生字。理解並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主要段落的結構特點,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係,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猜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謎語:有個老公公,天亮就出工。哪天不出工,準是下雨或颳風。

提問:“它是誰呀?”——太陽公公

大晴天的時候,我們都能看到太陽。可是你知道關於太陽的知識嗎?這節課就向大家介紹一下

板書:太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出示課件2)

1.學生齊讀課文。

2.學習生字生詞:

(1)齊讀詞語表中的詞語。

(2)教師指導正確書寫易錯字:殖蔬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交流收穫

1.我們可以把課文分成幾部分?請概括每部分的段意。

生總結,彙報

課文可以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1—3)介紹太陽遠、大、熱三方面的特點

第二部分(4—8):講太陽和人類的關係。

2.我們來讀第一部分。思考,這部分介紹了太陽哪些特點?

生總結、彙報

板書:特點:遠大熱

3.作者先給我們講了一個傳說。你知道介紹傳說的作用嗎?

生總結、彙報

師:介紹神話傳說,增加文章的神祕感,引起閱讀興趣。

4.找出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之間的過渡句,說說過渡句的作用

生總結,彙報

生:“雖然……但是……”用這個關聯詞結束上文,引起下文“關係密切”的.介紹。所以,這是過渡句,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

板書:關係密切

5.第二部分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生總結、彙報

第二部分是總分總的結構,文章先說“太陽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緊接着就分段告訴我們動植物的生長和人的繁殖靠太陽,雨雪的形成、風的形成、太陽的殺菌能力和給我們送來光明和溫暖。最後用“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來結束。前後呼應。

四、作業超市

1.抄寫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兩遍。

2.熟讀課文,進一步把握課文內容,上網查找說明方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複習生字以及課文的主要內容。

2.瞭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複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太陽的哪些特點?

二、學習1---3自然段,品味說明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課文是用什麼方法來介紹太陽的“遠”、“大”、“熱”的特點呢?在前三個自然段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生交流、彙報

師出示句子

(太陽離我們……也要飛二十幾年。)

思考:

A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B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個句子,讀出“遠”,讀出感情。

師總結:這段話採用了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使說明對象更具體,更準確,更容易理解,突出了“遠”的特點。

2.課文是怎樣寫太陽“大”的特點呢?生找句子,並彙報

出示句子

(我們看到太陽……所以我們看上去只有一個盤子那麼大。)

A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好處?

B有感情地朗讀。

板書:作比較。

3.體會描寫“熱”的句子:

A找出描寫“熱”的句子,說說用了哪種說明方法,好處是什麼。

生總結,彙報

出示句子

(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

板書:列數字。

B讀一讀,讀出“熱”的特點

4.小結說明方法。

師:在介紹太陽的特點的時候,作者主要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這些說明方法的運用,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更易於理解。

三、學習4---8自然段,認識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

1.體會第四自然段第一句的作用。

2.默讀5---7自然段,說說太陽和我們的關係密切在哪裏。

A指名答,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相關資料圖片。

B請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展示自己的朗讀,並做出評價。

板書:動植物的生長和人的繁殖靠太陽形成雨雪形成風殺菌

C出示最後一自然段,反覆朗讀,體會太陽作用之大。標出中心句。

D想象一下,如果沒有太陽,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四、佈置作業。

上網查找關於太陽的其他知識。

上網查找自己喜歡的天體的相關知識。

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優秀4

教學目標:

1、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掌握並會寫“竈、龐、煥”等生字;

3、理解課文中的詞語,找出文中作用的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方法。

4、反覆誦讀詩歌,瞭解詩中描繪的一座村莊、人民生活及其變化,體會作者對這一變化的欣喜、讚歎之情,進而理解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可喜變化的重大意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板書課題

(二)自讀

1、自讀課文,注意將字音讀準。

2、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3、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這首詩寫的是什麼。可以分爲幾部分?

4、學生提出自讀是不明白的問題,全班交流,有價值的問題可以寫到黑板上。

(三)品讀-

1、這座村莊原來是什麼樣?指名讀1.2小節。你能想象出當時的生活嗎?說說你的理解。

2、詩人開篇爲什麼用“昨天”而不說“過去”?(體會。深圳、祖國“變化”的時間之快,變化之大,以及社會日新月異的前進步伐。)

3、你怎麼理解“姑娘從溪邊挑回一擔擔搖晃的夕陽……”這句話?省略號起到了什麼作用?

4、原來的村莊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板書:昨天貧窮落後]

5、現在的村莊是什麼樣子?默讀3----7小節,體會詩人是懷着什麼樣的心情寫的?從哪裏可以看出?找出相關詞句。

6、詩人爲什麼會如此驚歎?到底村莊發生了什麼變化?小組合作學習4---7小節。

7、全班交流。4---7小節從哪些方面寫了村莊的變化?你能感受到什麼?能不能將你的感受讀出來?

8、是呀,農民的生活由物質到精神都“煥然一新”。“這就是昔日……”學生跟讀。這一小節中有一個比喻句,你能找出來嗎?爲什麼把今天的農民喻作“春燕”?爲什麼說他們在“描繪着美好春光”?其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四)總結----拓展與延伸

深圳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變化的呢?播放:《春天的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原文

1、有感情齊讀課文。

2、詩人是怎樣將村莊的.變化寫出來的?(讓學生學習文中作運用的比喻、擬人、誇張、對比等修辭方法。)

3、原來的村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的體會。

(二)鞏固生字

1、區分形近字。

2、聽寫生字。

(三)根據詩歌的寫作順序,背誦課文。

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優秀5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生字:晌、恰、豈、誤、樑、哮、酥。

2、新詞:晌午、恰當、豈不、請勿自誤、脊樑、咆哮、酥軟。

3、理解重點句、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二)能力訓練點

1、訓練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2、理解課文內容,歸納中心思想。

3、指導朗讀,培養朗讀能力。

4、訓練學生思考能力、閱讀能力,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對武松的英雄形象有進一步的認識,教育學生做不畏強暴,勇敢的人。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文中的文言詞語。

2、體會“喝酒”、“打虎”兩件事是如何詳細敘述的。

教學用具:

小黑板。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l、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

2、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3、朗讀訓練。

二、目標完成過程。

1、指讀課文,正音解詞。

(1)正音:

晌(shǎng午 咆哮(xiào) 請勿自誤(wù) 脊樑(liáng)

(2)解詞:

一飲而盡:一口氣喝完。

如何:爲什麼。

過往:來來往往。

平生:一生。

請勿自誤:請不要自己耽誤了自己。

2、揭題引讀,學生自悟。

(1)板書課題,啓示談話。

同學們都知道有個打虎英雄叫什麼名字?(武松)對,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講的就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

(2)簡介時代背景及作者。

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古典小說《水滸傳》第二十三回改寫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施耐庵。《水滸傳》描寫北宋末年山東農民起義的一部長篇小說,寫了宋江等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封建統治者的殘暴迫害下起義的故事。本課寫的是武松在一家酒店開懷暢飲後,趁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3)自讀課文,說出大意,前後討論交流。

3、理解脈絡,討論分段。

(1)這篇課文按什麼順序寫的.?(事情發展順序。)

(2)討論分段(按事情發展順序分段。)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4自然段)武松進店喝酒,不聽勸要過岡。

第二段(5~6自然段)武松上岡後的思想變化。

第三段(7~11自然段)武松打虎的經過。

第四段(12自然段)武松打虎後下岡。

(3)根據段意列出每段的小標題。

①喝酒;②上岡;③打虎;④下岡。

4、教師點撥,突破難點。

(1)默讀第一段,思考並回答。

①作者在這段中詳細描寫了武松與店家的對話,根據要點劃分層次。

(a、談酒,b、談虎。)

②分角色讀這一段。爲什麼店家只給武松篩三碗酒?結果呢?

③分析武松性格特點。

(豪放的性格特點:倔強、勇敢的性格。)

④討論:這一段與打虎有什麼關係,與打虎一段起什麼作用?

(這一段主要通過寫武松與店家對話刻畫了武松勇敢無畏的性格特點,爲下文徒手打虎做鋪墊。)

(2)小結學習方法,討論歸納。

(a、抓重點理層次,b、通過人物語言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三、教師總結,學生質疑。

(這一段主要寫了武松在酒店與酒店主的對話,通過對話我們瞭解了武松豪放倔強的性格特點,爲下文的徒手打虎做了鋪墊。)

  四、佈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利用工具書理解文中難懂的文言詞語。

第二課時

一、講讀第三段,默讀提問。

這篇文章通過自讀、默讀,思考哪一段最吸引人,最讓你喜歡?(第三段)

1、這一段可分幾層,每層即一個要點。

(猛虎出現、猛虎進攻、痛打猛虎)

2、這一段表現了武松的什麼性格特點?從什麼地方最能體現出來?

(表現了武松機智、勇敢、武藝超羣的特點。)

(1)從半空裏躥下來,吼一聲,把腰胯一掀……,躥、掀、吼寫出了虎的氣勢,虎的聲勢,寫虎是爲了寫人,虎有如此氣勢,那麼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了。

這是反襯法。

(2)武松雙手掄起哨棒丟在一邊,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揪住,按下地去,踢、打……。

(能看出武松機智勇敢、武藝超羣。)

3、前後位討論:這段主要通過什麼體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具體描寫了虎的哪幾方面?用意何在?

(這段主要通過人物的行動表現出武松的機智勇敢,英勇無畏,武藝超羣的特點。)

(“從半空躥下來”表現出虎的氣勢。)

(“把腰胯一掀”表現虎的靈活。)

(“吼一聲,就像半天裏起了個霹靂,震得山岡也動了。”表現虎的聲勢,從虎的氣勢、聲威上反襯出武松的勇敢無畏,這是反襯的寫法。)

4、朗讀指導。

讀的時候語速可稍快些,讀出虎的聲勢,氣勢及武松的勇敢無畏。

二、學習第二段。

1、指讀提問:第三段是文章的重點,具體寫出了武松打虎的經過,我們仔細閱讀過了,同時也體會到了武松的性格特點,第二段與第三段有什麼聯繫,省略掉可以嗎?

2、默讀第二段,思考這一段主要寫的是什麼?(武松的思想活動。)

3、武松的思想活動表現了他什麼性格特點?用筆圈畫出武松心理活動的句子加以體會。(通過寫武松的心理活動,表現了武松好強、無畏的性格特點。)

4、這一段不是重點有什麼作用?

(這一段雖然不是重點段,但是對於武松性格的刻畫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過思想活動使武松勇敢無畏的性格特點更加鮮明,也爲下文做了鋪墊,對於人物的刻畫是必不可少的。

三、學習第四段。

1、指讀課文。這一段主要寫什麼?

(武松的心理活動,想到: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隻大蟲來,卻怎麼鬥得過?)

2、此時武松的心裏有點畏懼,這與武松勇敢無畏,武藝超羣是否相符?有何作用?

(討論歸納:武松畢竟是個凡人,赤手空拳打死一隻大虎相當艱難,況且此時已筋疲力盡了。如果再寫他鬥志旺盛,準備再戰猛虎就不真實了,不能讓人信服,最後一段的作用更真實地對武松這個英雄人物做了補充,使這個人物更真實、具體,讓讀者更喜歡他。)

四、圍繞中心,學習表述。

1、文章通過什麼深化中心?

(通過對人物動作、心理的描寫深化中心。)

2、作者是如何地刻畫出武松的英雄形象的?

(1)運用反襯手法,通過寫虎的聲威,襯托出武松的無畏勇敢。

(2)不脫離實際,儘管武松是個英雄人物,但畢竟是個普通人,作者認識到這一點,在結尾一段中體現出來。

五、總結、擴展。

1、通過本文的學習,你認爲武松是個怎樣的人?

2、爲什麼武松這個人物形象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並且深深地喜歡他?

聯繫全文對武松神情、動作、語言和內心活動描寫,加以體會。

六、佈置作業。

1、複述故事,講給父母聽。

2、抄寫生詞並解釋“晌午”、“請勿自誤”。

板書設計:

武松打虎

第一段(1-4自然段)武松進店喝酒,不聽勸要過岡。①喝酒。

第二段(5~6自然段)武松上岡後的思想變化。②上岡。

第三段(7~11自然段)武松打虎的經過。③打虎。

第四段(12自然段)武松打虎後下岡。④下岡。

武松:豪放倔強,機智勇敢,英勇無畏,武藝超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