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精選7篇)

本文已影響 1.89W人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精選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精選7篇)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抓住課文對鳥的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榮譽不是“爭”來的,只有踏實做事、默默奉獻的人,才配得到榮譽,才最受人尊敬;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3、訓練學生感悟並運用通過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幻燈片課件

教學方法:

三勤四環節教學法

定向誘導

一、回顧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初步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回憶課文,哪位同學能用一句話告訴大家:鳥國迎來了一件什麼事?(指名答)圍繞金獎章,課文詳細寫了兩個場面,分別是什麼?(板書:爭獎章、頒獎章)

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閱讀課文,看一看鳥兒們在使者到來前後有哪些不同的表現,我們又能從中得到什麼啓發?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文中鳥兒們的不同表現,體會課文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習通過描寫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活動等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自學探究

三、得知使者要來鳥國頒發獎章的消息後,羣鳥是怎樣爭獎章的?他們的表現又體現出怎樣的性格特點?

請同學們藉助學習提示自主學習這一部分。

出示自學提示1:默讀文中鳥兒爭獎章的部分,劃出描寫鳥兒表現的生動語句,並從中體會鳥兒的性格特點。

交流:

(1)你覺得哪些語句對鳥兒的表現描寫很生動?(生自由讀句子)這句話抓住了對鳥兒的什麼描寫?(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活動)你感受到這隻鳥兒的什麼特點?(生談體會)你能通過朗讀讀出鳥兒的特點嗎?(引導學生帶着表情、動作生動朗讀)

小結:在得知使者要來頒發獎章的消息後,鳥兒們一掃往日彬彬有禮的樣子,爭得不可開交,展現出了他們驕傲自大、自私自利、阿諛奉承等性格特點。

(2)分角色朗讀這部分課文。如果把鳥兒們的表現想象成一幅畫,你想給它起一個什麼名字?(爭名奪利)

(3)所有的鳥兒都在“爭”嗎?哪一隻鳥兒與衆不同?

(烏鴉),請你找出描寫烏鴉的句子讀一讀。如果把烏鴉的表現也想成一幅畫,也請你給它起個名字?(默默奉獻)

四、過渡:使者捧着獎章來到了鳥國,面對金獎章,鳥兒們前後又有怎樣不同的表現呢?(自主學習)

出示自學提示2:默讀頒發獎章這部分課文,劃一劃鳥兒們前後表現有怎樣的變化,思考從他們的表現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交流:

(1)讀一讀你劃出的描寫鳥兒表現的精彩句子,說一說你體會到鳥兒怎樣的心情?(生結合句子中出現的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體會羣鳥面對金獎章時的強烈渴望與迫不及待)

(2)然而使者並沒有如願以償地將獎章頒給這些鳥兒,而是出乎意料地頒給了--烏鴉。對於即將掛在脖子上的金獎章,烏鴉又是如何表現的呢?你從中感受到烏鴉怎樣的品質?(生讀句子,體會烏鴉的謙虛)

(3)面對功勞如此大,卻又如此謙虛的烏鴉,羣鳥最終向他投去了敬佩的目光。此時此刻,如果你就是鳥國的一員,看着眼前“美麗”的烏鴉,對比自己剛纔的表現,你想對自己、烏鴉或大家說些什麼?(角色換位深入體會主題)

討論解疑

五、我們來回顧一下羣鳥和烏鴉在頒發金獎章這件事情上的不同表現(出示幻燈片,對比顯示)作者通過鮮明的對比,想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小組交流討論。

(明確:榮譽不是“爭”來的,只有踏實做事、默默奉獻的人,才配得到榮譽,才最受人尊敬)

反饋總結

1、談談你這節課的收穫。(生自由談)

2、在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像文中烏鴉這樣踏實做事、默默奉獻的人,你能想到誰呢?課下,請同學們做一個小練筆,抓住人物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活動等,描寫一個人踏實做事、默默奉獻的情景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咀嚼”,領會“嚼”字在口語與書面語中的不同讀法;通過教師範寫,學生書空與練寫結合的方法,牢記“嚼”字字形。

2、通過反覆朗讀、分角色朗讀,體會文章描寫的細膩,感受小英子的天真可愛。

3、在反覆朗讀與揣摩中感受林海音對童年生活的思戀,體會她對第二故鄉北平的苦念。

教學重點:

通過反覆朗讀、分角色朗讀,體會文章描寫的細膩,感受小英子的天真可愛。

教學難點:

在反覆朗讀與揣摩中感受林海音對童年生活的思戀,體會她對第二故鄉北平的苦念。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走進童年的記憶

1、談話激趣:

師:童年是一首優美的小詩,是一支動聽的歌,是一幅斑斕的畫,隨着時間的悄悄流逝,我們的心中肯定也留下了許多童年美好的回憶,那麼在你的心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音樂)

2、小結談話,引出課題:

師:的確,一個玩具,一隻狗,一個人,一件事,都能喚起我們美好的童年記憶,這些記憶由於一顆閃光的珍珠永遠地珍藏在我們的心中,時而閃發着耀眼的光芒。然而不同的人,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點,帶給我們的童年記憶也是不一樣的。有一個臺灣女作家,她叫林海音,她的童年是在老北京城度過的。後來去了臺灣,於是她把自己在城南生活的童年故事寫進了一本書,這本書叫《城南舊事》。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這本書的序言——《冬陽·童年·駱駝隊》

3、想像情境:

師:冬陽、童年、駱駝隊,這三個詞語組成了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的題目,此時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副怎麼樣的畫面呢?

師:同學們腦海中留下的畫面,其實也同樣在林海音女士的腦海中無數次的浮現。你看,冬日下的駱駝隊緩緩地走來,響着悅耳的駝鈴聲,童年的往事再次重臨“我”的心頭。

(二)、初讀課文,感受童年的美好故事

1、師:請同學們輕聲地讀一讀這篇課文,並根據提示思考相關問題。

投影出示:自由讀課文,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童年的哪些往事重臨作者的心頭?

2、交流:

師:童年的哪些趣事重臨作者的心頭呢?

(三)、再讀課文,深深體會童年的美好回憶

1、師:童年的故事就如同美麗的畫卷時刻會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而林海音的童年故事也那麼有意思,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幾十年前的老北京城南,去感受她那有趣的童年故事。請同學們細細地讀課文,劃出讓你覺得最感興趣的句子,然後在句子的旁邊寫寫你的感受。

2、交流:

師:我剛纔看到大家讀得很投入,找得也很認真,有的同學劃了一處,有的劃了多處。我想第一次劃下來的地方肯定是你們認爲最有趣的地方。誰想先說?(隨機出現相關句子)

生:1)“我”看駱駝咀嚼(課件出示下列句子)

我站在駱駝的面前,看它們吃草料咀嚼的樣子,那樣醜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後來磨去,大鼻孔裏冒着熱氣,白沫子沾滿在鬍鬚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了起來。

師:你爲什麼覺得這個句子很有意思呢?(指3名學生自由的說說,並讓他們讀讀)

假如你就是林海音,你現在就站在駱駝的面前,你正在看駱駝是怎樣咀嚼草料的。請閉上眼睛,老師把這段文字讀一讀,你想象駱駝的樣子,想象駱駝在咀嚼的時候,牙齒是怎樣在動的。

(師朗讀“我站在駱駝的面前……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這一段文字。生閉上眼睛想像當時駱駝咀嚼草料的樣子)

師:同學們,你們看見了什麼?

生答

師:林海音就這樣一直被那駱駝吃草料的樣子深深地吸引了,就這樣一直看着看着,看的時間久了,太入神了,覺得太有趣了,所以就看得呆了。看着看着,她好象就忘記了什麼,覺得自己就是什麼?

生齊答:駱駝。

師:現在你就是那不斷咀嚼着草料的駱駝,一起來感受那份樂趣。

師:林海音忘記了周圍的一切,覺得自己就是那頭駱駝,所以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了。那麼同學們,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讓自己入神、發呆的情境?

師:我想你們的童年趣事和林海音一樣帶給老師太多美好的回憶,現在,就讓我們和童年的林海音一起再來感受駱駝咀嚼的樂趣吧!

師:各種原因使得已是成年的我對這種事情已經不感興趣了,儘管我也是從兒童時代走過來的。林海音女士在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四十二歲了,比老師的年齡還要大十幾歲,你覺得她在寫下這段往事的時候,她還會去學駱駝咀嚼嗎?生齊答:不會。

師:正如作者在文章的最後一部分寫到:“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請讀一讀這段文字。

出示下列文字,生齊讀,課件出示: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過渡:雖然,現在作者不會再去做這樣的傻事了,但就是這樣有趣的童年往事才帶給我們帶多的回憶,那麼除了“我”看駱駝咀嚼這件事外,還有其他的趣事嗎?

2)我”關於駱駝系鈴鐺的想象(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現相關的句子)

課件出示:

我的幼稚心靈中卻充滿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對爸爸說:“不是的,爸!它們軟軟的腳掌走在軟軟的沙漠上,沒有一點點聲音,你不是說,它們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聲不響地咀嚼着從胃裏反芻出來的食物嗎?一定是拉駱駝的人類,耐不住那長途寂寞的旅程,所以纔給駱駝帶上了鈴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交流:談談你爲什麼說這段話比較有意思?

師:那麼爸爸對駱駝掛鈴鐺是怎麼解釋的?你贊同誰的說法呢?爲什麼?

師:當爸爸聽了“我”當時的想法,他想了想,笑了笑說:“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此時,爸爸在想些什麼呢?又爲何笑呢?

其實爸爸也已經贊同了女兒的想法。想的那麼天真,那麼充滿詩意,現在讓我們一起感受作者這份充滿詩意而童真的情感。

師:爸爸的那句“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讓現在的林海音時常回憶起那美麗的往事,可童年那美麗的想法從現實的眼光來看可能不再有了,這就像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也已經不會再做了。就像她說的那句話: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過渡:童年學駱駝咀嚼的傻事、兒時天真的想法帶給現在的我美好的回憶,同樣還有另外一些事也讓我難忘,那就是(看駱駝脫毛的情景)。

3)“我“看駱駝脫毛情景

課件出示:

冬天快過完了,春天就要來,太陽特別地暖和,暖得讓人想把棉襖脫下來。可不是麼?駱駝也脫掉它的絨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塊一大塊地從身上掉下來,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們剪一剪,因爲太不整齊了。拉駱駝的人也一樣,他們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脫下來了,搭在駱駝背的小峯上。麻袋空了、

師:請1名學生讀這段話,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像從這段話的描寫中,你覺得有趣在哪裏?

師:如果你就是林海音,你會有這樣的想法嗎?爲什麼?

師:現在已是中年的林海音女士,她還會有給駱駝剪不整齊的毛的想法嗎?(學生自由交流)此時的她已經不會再有當時的想法了,就像是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也不會再做了。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出示,學生齊讀:

過渡:還有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4)“我”懷念駱駝隊

課件出示:分角色朗讀

從這段話中,你看出了什麼?

師:是呀,怪不得媽媽說“總是問,總是問,你這孩子!”那麼,小時候的林海音到底問了些什麼呢?

師:是呀,此時的她可能已經不會再問了,就像文中所寫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不會做了,滿腦子的童年時代的問題也不會問了。

課件出示,學生齊讀: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師:同學們,雖然林海音早已身居臺灣多年,可是50多年後的她,卻依然固執地保留着北京口音,有朋友說她比北京人還北京人,你們知道這是爲什麼嗎?她懷戀的僅僅是童年嗎?生命都在那裏度過。快樂與悲哀,歡笑和哭泣,那個古城曾傾瀉我所有的感情,春來秋往,我是如何熟悉那裏的季節啊!

出示:《苦戀北平》相關語句:

不能忘懷的北平!那裏我住得太久了,像樹生了根一樣。童年,少女,而婦人,一生的一半

這一切,在這裏何處去尋呢?像今夜細雨滴答,更增我苦念北平。

生讀。

師:就這樣,每一景每一物,只要是碰到與北平相似的,都會令她觸景生情,勾起她對故土的思戀,以至於一發不可收拾。正如文中所說的(生讀):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

同學們,這本書裏記錄了林海音在北平城南悠悠的回憶、淡淡的感傷,希望大家能去讀一讀。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9個認識的字,學會多音字“嚼”。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從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四個片斷中,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童年時對駱駝的喜愛,感受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

3、背誦喜歡的段落。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小說《城南舊事》。

教學重難點

能從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幾個片斷中,通過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童趣,感受作者的懷念之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一課

一、揭題,走近林海音。

1、時光悄悄流逝,但它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你還記得小時候哪些有趣的.事呢?

過渡:剛纔大家談了很多小時候有意思的事。一個人,一件玩具,一次遊戲,都能夠喚起我們對童年的記憶,這些記憶將成爲我們一生的財富和珍藏。板書課題《冬陽·童年·駱駝隊》,這裏是什麼喚起了作者對童年的回憶呢?

2、讀題。這個題目與我們平時學過的課文題目有什麼不同?

3、老師讀題,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在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畫面多麼充滿詩情畫意。今天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看看在她腦海中久久難以忘懷的畫面吧。再讀課題。

4、“冬陽下的駱駝隊”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記憶最深刻的一個畫面。關於作者林海音我們已不再陌生,我們曾在上學期學過她的作品《竊讀記》,在那裏我們看到了一個酷愛讀書的林海音。在這裏,林海音女士要向我們展示什麼呢?

5、知道了作者,瞭解了寫作背景,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讀懂課文,請讀讀課後資料袋,說說你從中讀懂了什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然後想一想,課文按什麼順序記敘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憶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幾個片斷,分別在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1)學詞:咀嚼慢慢地嚼倒嚼

(2)交流:板書:學咀嚼談鈴鐺想剪毛問去處

2、讀讀小標題,你發現了什麼?

(寫的都是關於駱駝的事,看起來寫的事情很多,卻都是圍繞着駱駝隊來寫的。駱駝隊給作者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作者藉助駱駝隊來表現自己童年的生活。)

3、再讀課文,覺得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讀幾遍。

三、深入閱讀,品悟童年。

1、看圖,說說這是作者童年時看到的哪個情景?(看駱駝咀嚼)請找到這一段,大聲地讀一讀,想想你體會到了什麼?

2、指名讀這一段,談談讀了這段後的印象。

預設:

(1)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想一想,你小時候有沒有看東西看呆的時候呢?你們能想象得到當時的神情嗎?一個“呆”字,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英子?再指名讀這句話。

(2)那樣醜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

這個排比句讓我們感覺駱駝的臉真的很醜,它的牙真的很長,它的態度真的很安靜。師朗讀,讀出對駱駝的厭惡之情,說說,這樣讀對不對?

(3)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裏冒着熱氣,白沫子沾在鬍鬚上。

指名讀,從朗讀中,我們不但感覺到了駱駝是在慢慢地嚼,還能體會到什麼?指導朗讀。

3、我們讀書的時候,也應該像駱駝一樣,靜下心來,仔細地閱讀,慢慢地體會,這也叫咀嚼。讓我們也像駱駝一樣咀嚼一下課文。

請三位同學分句朗讀課文,你有什麼新的發現嗎?作者觀察仔細,寫得條理清楚,讀起來顯得格外自然、親切,讓我們產生身臨其境地感覺。我們平時寫作時也應做到這樣。

4、齊讀這段話。背一背。

5、同學們,這是發生在作者五歲時的事情。請你想一想,當她長大時,還會不會再去學駱駝咀嚼呢?正如文章結尾所寫(齊讀)“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四、作業: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

2、仿照第四自然段寫寫自己觀察小動物的一個場面。

第二課時

一、複習。

課文回憶了哪幾個片斷?背背第四自然段。

二、繼續品讀,感悟童年。

1、童年過去了,但童年時的一個個畫面卻在作者的腦海中經常浮現。我們來看其他三個片斷,請你仔細咀嚼,再在書上寫下你讀後的體會。

讀後交流:你覺得哪兒有趣?預設:

(1)談鈴鐺

A、“充滿”讓我們體會到童年時的林海音特別好奇。

B、讀這個片斷,說說這對話與平時的對話有什麼不一樣?我們來分角色讀一讀好不好?可是爸爸的話沒有直接寫出來,你們能猜到爸爸是怎麼說的嗎?分角色說說爸爸和我對駝鈴不同的想法。

C、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英子?

D、爸爸當時聽了我的想法,笑笑說“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你知道,爸爸在笑什麼?

E、回顧“夏天過去,……我也不會再做了。”

(2)想剪毛你覺得哪裏特別有意思?

(3)問去處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對話分角色朗讀。

三、再憶往事,體會真情。

1、當作者人到中年,當她身在臺灣,可能會產生更多的人生感觸。比如,當她再一次想起自己學駱駝咀嚼的情景,當她再一次想起那掛在駱駝脖子上的鈴鐺,當她再一次想起那垂在駱駝肚皮底下的長長的毛,當她再一次想起童年時那滿腦子的問題,她可能會怎麼說?將作者想說的話寫下來。

2、學生寫話。

3、交流:說說你在寫這段文字時,當時的心情。(體會淡淡的感傷及深深的懷念。)

4、師生合作讀這一段。

5、1990年,72歲高齡的林海音終於重回北京,時間已經過去了42年,

當她看到北京的一切時,她又會想起什麼呢?(冬陽童年駱駝隊)是的,這一切已深深地烙在了她的心頭,此時此景,怎能不讓她懷念?怎能不讓她感傷?讓我們一起讀——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又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又聽見緩緩悅耳的駝鈴聲。童年重臨我的心頭。

四、拓展延伸,珍惜童年。

1、寫一段自己童年中最有趣的事情。

2、推薦閱讀《城南舊事》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4

教材分析

本文講述了德國小姑娘烏麗娜在麗江的故事,帶給我們回味無窮的審美感知。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並運用。

2、聯繫語境理解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從”我”和烏麗娜數橋這件事中,想象”水”和”橋”給麗江帶來的美,體會烏麗娜對麗江古城的熱愛以及”我”和烏麗娜的友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都說是水給麗江帶來了美麗……”這一段。

教學重難點

從具體的詞句中體會麗江的美,體會烏麗娜對麗江古城的熱愛。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1、同學們,金色的讀書年華,留給我們無數美好的珍藏,在學習生活中我們有許許多多的同學,還有同桌。在這些同學中,你和誰的友情最深,能簡要地談談嗎(引領學生以難忘的友情爲主題,進行口語交際)

2、齊讀課題,引導學生對課題質疑(“我”和烏麗娜怎麼樣,課文講了”我”和烏麗娜的什麼事,從這件事中能體會到什麼……)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並運用。

2、初讀課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出示自學指導一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

2、本課的生字,新詞不少,相信同學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本課的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自學生字,詞)

3、檢查學習生字的情況。

學習生字,從音,形,義三方面指導。

①音:注意區分平翹舌音,如”酥”“詫”“捶”“宅”。

注意多音字”娜”。

②形:注意區分”宅——詫”的字形。

③義: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師生共同解決。如果與課文理解緊密相關就留到後面隨文學習。

四、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出示自學指導二

再讀課文,說說文章講述了什麼事?並試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1、引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初步解決下面的問題:課文講了”我”和烏麗娜的什麼事古城麗江給”我”和烏麗娜最深的印象是什麼?

2、概括主要內容。

五、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聽寫生字詞。

2、說說文章主要寫了什麼?

二、出示學習目標

1、聯繫語境理解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從”我”和烏麗娜數橋這件事中,想象”水”和”橋”給麗江帶來的美,體會烏麗娜對麗江古城的熱愛以及”我”和烏麗娜的友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都說是水給麗江帶來了美麗……”這一段。

三、品讀課文,解疑感悟

(一)回顧課文講了”我”和烏麗娜的什麼事?

(二)從課文對”我”和烏麗娜數橋這件事的敘述描寫中,你體會到什麼?

1、體會麗江的美。勾畫出描寫麗江的句子,在朗讀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讀。

老師點撥以下幾點:

(1)整體描寫。

①扣住”依山而建”“高高低低”“錯落有致”體會古城富有情趣的佈局美。

②扣住”一千多年的歷史”和”四方街的建築特點”體會麗江城的古味。

(2)局部描寫。

“水”和”橋”給麗江帶來的美。

①”水”:水的特點是什麼

清亮:扣住”倒映着白牆灰瓦,還有那在水邊浣洗……特別好看”理解。

活躍:扣住”流下來”“冒出來”“嘩嘩譁”“汩汩汩”“穿行”等詞語理解。

②”橋”:橋的特點是什麼(林林總總)”林林總總”什麼意思(形容繁多)

橋林林總總體現在哪些方面

數量多:354座。

樣式多:石板橋,木板橋;石拱橋,木拱橋;單孔橋,雙孔橋,多孔橋。

材料多:石頭,木頭。

雕刻豐富:有東巴象形文的吉祥語,有東巴神舞,還有各種鳥獸花木。

(3)總結過渡。

這”水”和”橋”給麗江帶來了什麼又給”我”和烏麗娜帶來了什麼

2、從具體詞句中朗讀體會”水”和”橋”給”我”和烏麗娜帶來的快樂。

如”我們流連在水邊,有時候快樂地欣賞着絨絲線似的青苔隨着水波柔柔地搖擺……”

3、小結:麗江的”水”和”橋”給”我”和烏麗娜帶來了無限的快樂,從這快樂中也讓我們體會到烏麗娜對美麗的麗江古城深深的熱愛,這種熱愛在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也能看出,找出具體詞句朗讀體會。

4、學到這裏,你覺得烏麗娜是個怎樣的孩子

小結:這樣的孩子誰都喜歡,”我”更是與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分別一年後的今天,當”我”看到《麗江古城》的郵票,決定給烏麗娜寫封信,把郵票寄給她時,想一想,在信中”我”會對烏麗娜說些什麼

四,感悟表達,積累背誦

1、課文在敘事中寫景,在內容上是怎樣安排的。

2、背誦”都說是水給麗江帶來了美麗……特別好看”。

五、作業

1、完成課後習題。

2、預習《天上的星星》。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5

教學要求

1.知識與能力

⑴會認“茬”等三個字。

⑵理解課文內容,聯繫上下文體會佩佳的心情以及“失去的一天”的含義。

⑶蒐集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名言。

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自主探究,以讀爲主,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體會佩佳的心情以及“失去的一天”的含義;然後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是如何安排時間的,最後通過交流各自蒐集的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名言,使學生感悟珍惜時間的重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從小珍惜時間的意識,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理解課文內容,聯繫上下文體會佩佳的心情以及“失去的一天”的含義。

2.難點: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義。

3.關鍵:聯繫生活實際,懂得合理安排時間。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出示珍惜時間的諺語: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學生齊讀)

2.教師質疑:體們知道這句諺語是什麼意思?(一寸光陰就像一寸金子,非常寶貴,但時間與金子的寶貴並不相同,人們可以用時間去賺得寶貴的金子,卻無法用金子買回過去的時間。)

3.教師導人:在這個比喻中,我們深深瞭解了時間的寶貴性,時間一去不復返,最值得珍惜,那我們便不應該浪費時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珍惜時間的故事,看看小主人公是如何珍惜時間的。(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教師導讀,整體感知

1.教師出示要求,學生自由讀課文。

⑴圈出本課的生字,並掌握它們。

⑵按照“媽媽給佩佳佈置一天的任務”、“佩佳如何度過天”、“佩佳知道人們在他失去的一天裏都做了哪些事後,明白了什麼叫做‘失去的一天’”,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⑶讀課文,體會佩佳的心情,把自己的感悟標註在課文語句的旁邊。

2.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語的情況。

⑴教師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其他正音。

⑵教師根據學生的認讀情況進行讀音上的再強調。重點注意“茬、磚”的的讀音。

⑶教師再次出示生字新詞,讓學生一起讀一讀,讀中鞏固對生字的認讀。

3.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4.反饋分段的情況。

第一段(1):講媽媽給佩佳佈置一天的任務。

第二段(2~4):講佩佳浪費了一天的時間,沒有完成媽媽佈置的任務。

第三段(5~13):講媽媽領佩佳去觀看別人勞動一天的成果,佩佳這才意識到時間是多麼的珍貴。

三、學習課文第一、二部分

1.學生自由讀這兩部分內容。思考:

⑴媽媽給佩佳佈置的任務是什麼?

⑵佩佳是如何失去一天的?

⑶用波浪線畫出佩佳的心理活動的語句。

2.指名反饋。

⑴媽媽給佩佳佈置的任務是什麼?(栽一棵樹,讀完《遠處的青山》)

教師質疑:對於十歲的佩佳而言,這兩項任務有難度嗎?(這兩項任務並不困難,只要他抓緊時間就能完成任務。)那麼佩佳是怎麼做的?

⑵佩佳是如何失去一天的?

媽媽走後,佩佳又睡了一會兒;佩佳坐在桑樹息;跑到果園裏,吃一些鮮果,跟蝴蝶嬉戲。

(3)用波浪線畫出佩佳的心理活動的語句。

當他再次用醒來時,太陽已經當空,他想馬上開始幹活兒。可他又想了想:還來得及呢!佩佳坐在一棵高大的綠陰如蓋的桑樹下,心想:“我先在這裏坐一會兒再開始幹活兒吧。”

3.教師:佩佳一件任務也沒有完成,既沒有種下一棵樹,也沒有讀完《遠處的青山》這本書,就這樣他失去了一天。讓我們有感情地齊讀第二部分的內容。

4.聯繫實際,拓展延伸。

教師:說說你有沒有遇到類似的情況,你當時的想法是不是和佩佳的一樣?(老師佈置的作業沒有及時完成;放假的時候,天天看電視或者打遊戲;父母交代的事情沒有及時完成,被父母批評……)

5.教師:你們真誠實;都能說出自己的心裏話。看來,佩佳的想法和做法具有代表性。

四、學習第三部分內容

1.教師導讀:那麼,當佩佳的媽媽回來後,知道他一件任務也沒有完成,會怎樣處理這件事?會用什麼辦法教育他呢?

2.教師指名讀課文第五至十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注意傾聽,思考:佩佳的媽媽是如何教育他的?

3.指名反饋。

(媽媽把佩佳帶到剛犁過的田地上、用磚砌成的牆跟前、麪包房、鷲書館,讓他看看人們在一天裏勞動的成果。)

4.教師:人們在佩佳失去的一天裏,做了這麼多的事,他們的時間沒有浪費。他們在這天裏過得很充實。

5.出示句子,聯繫上下文體會佩佳當時的心情。

⑴可佩佳什麼事也沒做,他羞愧得不敢看媽媽的眼睛。

⑵“可是我今天卻遊手好閒。”佩佳想了想,低下了頭。

6.指名反饋。

⑴因爲佩佳什麼事也沒做,沒有完成母親清晨佈置的任務,所以感到羞愧,怕母親責備,不敢看母親的眼睛。

⑵當他看到別人勞動一天的成果時,才意識到時間是多麼的珍貴。意識到自己遊蕩成性,不好勞動,他在浪費時間,他很後悔。

⑶指導感情朗讀這兩句話。(讀出羞愧、後悔的情感)

7.教師引讀:現在,他明白了什麼叫做“失去的一天”。那麼,你們也明白了什麼叫做“失去的一天”了嗎?說說你對“失去的一天”的理解。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是無法用任何東西交換來的。你不珍惜時間,時間就會一分一秒地從你身邊溜走,叫你無可奈何,一事無成,而對於有準備的人來說,珍惜時間重於一切,時間就是生命、就是力量,時間就會給他豐厚的回報。一個人之所以是人,就在於他不能總是無所事事、不在乎身邊悄悄溜走的時間而虛度一生。)

8.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拓展延伸

1.教師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時間是那麼的珍貴,我們就要珍惜每一天。下面,我們就一起交流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和名言,看看人們是如何珍惜時間的。

2.小組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和名言。

3.教師:你們蒐集得很好,你們及時地完成了老師佈置的作業。你們已經珍惜了這一天的時間。

六、總結全文

1.學生有感情地自由讀課文。

2.教師總結:在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文中也說得好,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我們的時間卻是一去不復返的。讓我們一起來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吧!

七、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和名言。

2.看拼音,寫詞語。

xī xì xiū kuì yán sù shèn zhì 1ǜ yīn rú ɡài yóu shǒu hào xián

()()()()()()

3.把句子寫具體。

⑴媽媽批評了佩佳。

⑵公園裏鮮花盛開。

⑶湖面飄着落葉。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7個一類生字和12個二類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體會人物的語氣,想象人物的神態、動作、心理活動,瞭解故事的發生、經過和結果。

3、理解高尚的真正意義,懂得以誠待人,幫助生活中的弱勢羣體。

教學重點難點:

能理解卡羅納高尚的行爲表現在哪裏,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提前安排學生閱讀《愛的教育》。

教學時數:

兩課時

基礎知識:

耽:延誤、延遲。

耽誤耽擱

厲:

①嚴格。

②嚴肅、厲害。

③猛烈。

厲害厲聲淒厲嚴厲變本加厲

腹:

①即肚子,軀幹的一部分,在胸下面。

②指內心。

③指地區中心部分。

腹部腹地心腹空腹

抄:

①謄寫,照原文寫。

②搜查並沒收。

③走簡捷潔的路。抄錄抄襲抄寫

擾:

①擾亂、打擾。

②混亂。

③感謝別人款待時說的客氣話。擾民紛擾干擾

卑:

①低下。

②表示謙恭。

③低劣、下流。

卑鄙卑賤卑微自卑

恥:羞愧、羞辱。恥辱恥笑可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梳理課文脈絡,學習生字。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閱讀過《愛的教育》嗎?對於這部書你能簡單地介紹一下嗎?(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全書共10卷,每卷10個故事。通過一個小學生用日記的形式敘述了小學生在一年中的生活和學習情況。)

二、初步讀課文,學習生字。

三、再讀課文,梳理文章的寫作順序。

發生:老師還沒來,教室不比較亂,同學們拿科羅西取笑。

經過:科羅西用墨水瓶砸弗朗蒂,不巧砸在老師身上。老師調查此事,卡羅納想爲科羅西承擔責任。老師繼續調查,查出了真相。

結果:老師寬恕了他們。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大意,體會人物形象。

一、指名讀課文,認真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二、讀課文,找出課題“高尚的行爲”指什麼行爲,在文中找出對這種行爲進行直接描寫的句子。“見沒人答話……”

三、找出故事的起因。說一說科羅西爲什麼要用墨水瓶砸弗朗蒂?同學們是怎樣嘲笑他的,你怎樣看同學們的做法?

四、在這種情況下,卡羅納除了承擔責任,還做了些什麼?想象一下他可能對老師說了些什麼?

五、你怎樣理解卡羅納德行爲是高尚的,爲什麼?

六、總體把握內容,試着複述課文。

積累:

亞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作家,1886年出版了《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這部作品以一個小學生恩利科的名義,通過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了很多小故事,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亞米契斯倡導的“愛的教育”,包括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於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等等人類美好的情感。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7

知識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成吉思汗的內心世界的變化。

2、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永遠不要在發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1、以讀促悟,抓住鷹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變化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剖析重點詞句及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

3、能夠仔細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有把對課文的理解感悟用語言表達出來與其他同學交流的願望,體驗合作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學習偉人和身邊普通人對待錯誤的態度,明白遇事保持冷靜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成吉思汗四次接水時都被鷹撞翻了的心情變化。

教學難點:

體會“永遠不要在發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這句話的含義,讓學生懂得遇事要冷靜。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回顧舊知: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課文《成吉思汗和鷹》,感知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現在哪一位同學願意來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要說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導入新課: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成吉思汗和鷹》的故事。板書課題。

3、現在快速讀課文,思考:成吉思汗是個怎樣的人?鷹又是怎樣的鷹?成吉思汗和鷹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係。

4、說一說對成吉思汗、鷹及他們之間關係的想法。

我們都知道這隻鷹是成吉思汗最喜愛的鷹,也是一隻訓練有素的鷹,它是成吉思汗的寵物,也是他的朋友,可爲什麼成吉思汗要把它給殺了呢?他是在什麼情況下殺掉鷹?下面我們就來細細研讀文本。

二、走進文本,研讀課文

1、請默讀課文,快速找到第一次接水和打翻水的句子。結合上下文,想一想成吉思汗心裏想什麼,鷹心裏在“想”什麼。用標出重點詞體會成吉思汗和鷹之間的密切關係。

2、用學習“第一次打翻水”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找出第二次、第三次接水和打翻水的句子,想一想此時此刻成吉思汗心裏想什麼,鷹心裏在想什麼?

3、學生演講稿、這個部分要怎麼讀?成吉思汗在忍無可忍的時候,他又接滿了第四杯水,鷹是怎樣做的?成吉思汗是怎樣做的?這段話該怎樣讀?要讀出變化的語氣來。

4、鷹是他自己馴養的,爲什麼射死它呢?難道是成吉思汗不喜歡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引導學生讀課文10——18自然段。

5、抓住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鷹撞翻的內容,指導讀書,體會人物的心情是怎樣變化的。請同學們從這部分內容中找出第一次接水和打翻水的段落。從中你讀懂了什麼?成吉思汗可能會怎麼想呢?

6、教師小結。

三、昇華認識,明白道理

1、渴極了的成吉思汗雖然氣急敗壞,但他仍然要繼續尋找水源,當他爬到了岩石頂,一下子全明白了,他看見了什麼?明白了什麼?

2、學習課文最後一段。面對錯誤,成吉思汗有什麼想法?有哪些行動?對你有什麼啓發?

3、想一想:成吉思汗回到駐地,從獵袋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隻鷹,他會怎麼做?會對自己的將士說什麼呢?寫一寫。

4、小結:成吉思汗面對錯誤的發生,他“懊悔不已”,但是沒有一味的“苦惱”,而是積極面對:不找藉口,積極彌補過失,並善於從錯誤的經歷中吸取教訓。

四、課堂延伸,設置作業

從下面的作業中任選一項來完成。

1、學習《成吉思汗和鷹》一課,有什麼認識、感想和體會,認真組織語言寫一篇讀書心得。

2、蒐集不同的人面對不同的錯誤,採取的不同態度的材料,擴大閱讀量,經驗。

板書設計:

成吉思汗和鷹

成吉思汗 →怒→殺 鷹

被營救

後悔

永遠不要在發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

認識錯誤、吸取教訓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