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四年級下語文《吆喝》 教案範文

本文已影響 1.13W人 

教學目標:

四年級下語文《吆喝》 教案範文

1、感受老北京“吆喝”的民俗風情。

2、理清思路,體會作者對老北京吆喝的感情。

3、品味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

感受老北京“吆喝”的民俗風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及體會作者對老北京吆喝的感情。 教學方法:

1. 情景教學法

通過吆喝的視頻、音頻營造一種老北京民間文化氛圍,讓學生直觀感知吆喝藝術。

2. 多媒體輔助教學

利用課件介紹作者蕭乾生平及創作,引進蕭乾其他作品閱讀,拓展視野。

課前準備:

收集、整理“吆喝聲”,製作成幻燈片;並利用網絡、電視等信

1、速讀4-14段課文,找出作者介紹了老北京的哪些吆喝聲?勾畫出來。(1-3組回答5-8段裏的吆喝聲,4-6組回答9-14段裏的吆喝聲)

5-8段:

(5)大清早賣早點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賣青菜和買花兒的

(6)賣餛飩的;(7) 賣硬麪餑餑的;(8) 唱話匣子的;

9-14段:

(9)盲人算卦的;乞丐行乞的;(10)賣大小金魚兒;賣蛤蟆骨朵兒(蝌蚪);賣雪花酪的;賣柿子的;賣糖葫蘆兒的;賣烤白薯的;(11)賣秫秸杆製成的玩具的;賣燒麥的;賣滷煮、炸豆腐的;賣蘿蔔的;賣山裏紅(山楂)的;(12)賣荷葉糕的; 賣蕎麥皮的;(14)賣冰棍兒的

2、這些吆喝是按怎樣的順序來介紹的?從哪一段可以看出來?(勾畫出關鍵詞。)

時間順序:(1)“從早到晚”順序:清早、白天、夜晚(2)“一

年四季”順序:春、夏、秋、冬從第四段看出來的

3、作者對北京的吆喝聲懷有怎樣的感情?

深厚的喜愛和懷念之情,也包含着對老北京民俗風情和對無憂

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同時也對吆喝這種北京記憶的逐漸消失而感

到惋惜。

(二)研讀課文,品味語言 (獨立完成後,師友交流。)

1、讓學生閱讀11-13段,思考:吆喝的作用是什麼?吆喝聲有什麼特點?

(提示:可以用原文回答)

作用:廣告 吸引顧客

特點:(1)聲調(12段)有變化 (2)節奏(13段)合轍押韻

2、給學生放一些吆喝聲音,並讓他們嘗試模仿幾個吆喝,體會老北京吆喝的特點。模仿吆喝

3、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語)來寫的,語言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1)對比下列兩個句子,說說哪句的表達效果更好,爲什麼?

(甲)只要兜裏還有錢,一聽到賣烤白薯的聲音,就買一塊。一路上既可以取暖,到學校還可以拿來吃。

(乙)只要兜裏還有個制錢,一聽“烤白薯呀真熱乎”,就非買一塊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燙手的白薯揣在袖筒裏取暖,到學校還可以拿出來大嚼一通。

通過對比總結出本文的語言特點:表現力強 。

(2)讀一讀,注意劃線詞語的特點。

(甲)一頭兒是一串小抽屜,裏頭放着各種半製成的原料:皮兒、餡兒和佐料兒,另一頭是一口湯鍋……講究皮要薄,餡兒要大。

春天一到,賣大小金魚兒的就該出來了,我對賣蛤蟆骨朵兒(未成形的幼蛙)最有好感……

文中有很多類似句子,從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本文的語言特點:有兒化音。

(乙)有個賣蘿蔔的這麼吆喝:“又不糠來又不辣,兩捆蘿蔔一個大。”

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編起快板:“老太太(那個)真行好,

給個餑餑吃不了。東屋裏瞧(那麼)西屋裏看,沒有餑餑賞碗飯。”

文中有很多類似句子,從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本文的語言特點:合轍押韻。

另外本文語言還具有運用輕聲;方言詞語等特點。

1、讓學生快速跳讀課文,勾畫出最能反應吆喝人生活處境的關鍵詞句。

2、讓學生閱讀第六段,回答問題:這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吆喝人,雖然利潤微薄,處境艱難,但他們面對生活是一種怎樣的態度呢?

讓學生完成課堂總結,並談談收穫。師友互相做出評價。 種類繁多,本文按(時間)順序介紹

吆喝 作用(廣告,吸引顧客 )

特點:聲調有變化;節奏(合轍押韻 ) 我的收穫:

師友評價:

(1)本文是散文體裁,選自《北京城雜憶》,作者是 蕭乾 。

(2)吆喝的作用是什麼?吆喝聲有什麼特點?

作用:廣告,吸引顧客;吆喝聲 特點:聲音有變化、合轍押韻

(3)本文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表現力強、有兒化音、合轍押韻、運用輕聲;方言詞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