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通用6篇)

本文已影響 2.84W人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通用6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

語文教學應着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這對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具有奠基作用。反思《白鵝》一課教學,我着重考慮了語言文字的訓練,想象能力的培養以及語文素質的內化等幾個方面。

  1、激發學生熱愛語言的情感: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學應善於挖掘教材語言的魅力,點燃學生對語言的情感火花。如:第1自然段作者爲了表達喜愛之情把白鵝稱作“雪白的大鳥”。我抓住這個語言的訓練點,先引導學生自悟,再激趣引讀:想象一下,假如你是豐子愷老爺爺,從好友手中抱過這“雪白的大鳥”,捨不得放下,一路抱着走回家。抱着它,感覺得到它的溫度;挨着它,感覺得那羽毛的爽滑,那該是怎樣一種喜愛啊!讓我們腦中邊想象邊再讀讀。

  2、促進學生想象能力的提升:

“想象”是學生學好語文的翅膀。我多次設計學生髮散思維,積極想象的環節。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讓學生找出一個能表現白鵝叫聲特點的詞,從這個詞,你能想象白鵝在幹什麼,好像在說什麼?把你想象到的在詞語旁寫一寫,或者用圖畫來表示。

“厲聲大叫”“厲聲叫囂”“引吭大叫”“狂吠”等詞語十分形象生動地表現了白鵝叫聲的特點。我引導學生邊讀邊勾畫詞語,動手批註或畫畫,調動形象思維參與解讀文本,從形態、聲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詞的生動、準確,既培養了學習方法和習慣,又豐富了語言積累。實踐證明,學生對想象的環節是喜聞樂見的,這從他們樂此不疲的表情中就能看出。

  3、重視學生語文素質的內化:

內化是形成語文素質的心理機制,外因都要通過學生主體這一內因來實現。在課堂充分學習閱讀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總結出本文的寫作特點,然後問學生你願意把自己當作一隻高傲的白鵝,向別人介紹自己嗎?

接着出示“快樂寫話卡”:我是一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白鵝。

該練習題很靈活,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練習,既可以靈活運用本課的詞語,進行語言重組,又可以拓展思維,有創意地表達。

讓學生充分經歷閱讀教學的“感受──理解──積累──運用”的語言學習過程。課文是讀與寫的例子,創設這種由內化到外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切實地學好語言和表達方法,這是提高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真正做到一課一得。

總之我打破了傳統的串講形式,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增強了學習興趣,也增強了積累知識的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某些環節處理得過於細緻使後面時間不夠;課堂氣氛雖然較好,但有時目的性不強。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2

本週,我校繼續進行課堂教學改革達標課驗收,我於週二下午講了一節課,現就這節課進行一下反思。

上完《觀潮》這一課後,我在思想上很深的啓發和感受。認真反思,確有許多遺憾之處。我想這些新的認識和感受對在今後的教學中定有新的突破。

《觀潮》是一篇以寫景爲主的散文。文章語言優美,詞語豐富,句子變化錯落有致。特別是“潮來時”一段,把錢塘江大潮描繪得有聲有色,讀來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回顧整堂課的教學,這堂課在教學中主要體現出以下一些教學思想:

1、學生爲主體的意識體現得十分清楚,比較充分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體現了以人爲本。整堂課中,幾乎沒有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提出什麼問題,主要通過學生的讀來讀懂、理解課文,感悟語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偉壯觀。如在讀、議、品的環節裏,我始終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線,學生喜歡哪句我便導哪句,打破傳統的教師教,學生聽的模式,而改爲學生學,老師導,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教師主導性。教師的指導主要體現在組織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在訓練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指導。

2、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民主意識也比較強,經常轉換角色,作爲學生中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使課堂氣氛更加和諧,學生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學習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學習的效率也隨之得到提高。這樣教師轉變角色,作爲學生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這種改變一種形式進行朗讀示範,使學生感到親切,融洽了師生感情。加上我適時地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學生願讀、樂讀、愛讀,極大地激發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這種別出心裁的形式,得到的效果遠遠勝過常規的讀法。這樣的教學方法可稱得上獨具匠心,效果很好。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3

《長城》這篇課文作爲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長城同學們可能都知道,但是在情感上是有一定距離的,學生無法去真切感受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艱難。所以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我把重點放在瞭如何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情感距離上。教學中我的大致思路是先引導學生找出作者對長城作出高度評價的句子“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然後,以這句話爲引子提出問題:“爲什麼說長城是一項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呢?”,接着引導學生從遠看長城、近看長城、作者的聯想三方面理解感悟這個句子的內涵,從而與作者達到情感上的共鳴。教完後細細思考,有這樣一些感受:

  1、將抽象的數據形象化,有利於學生理解;

從遠看長城引導學生感受氣魄雄偉時,學生談到了從一萬三千多裏感受到長城很長,於是我相機補充了一個在課外蒐集到的資料,二十多年前有一個年青人曾徒步走這完了這一萬三千多裏,花了整整五百零八天,這樣把“一萬三千多裏”轉化爲學生可感知的形象,對長城長的感受就更加深刻了。又比如在引導學生感受一塊條石有兩三千斤重時,我順勢告訴學生,這兩三千斤重就相當於我們全班學生重量的總和,將“兩三千斤重”轉化學生可感知的形象,對條石的重量有了一個具體的感知,然後再來體會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不容易也就水道渠成了。

  2、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有利於學生感悟課文內容;

在本課的教學中自己感受比較成功的教學情境創設有兩次,一次是爲了讓學生體會句子“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情境:先是選擇了一段曲子,在音樂聲中讓學生閉上眼睛聽我的描述,“你此時來到了長城腳下,你吃力地登上了長城,走在十分平整的方磚上,沿着城牆上兩米多高成排的垛子向上攀登,你在垛子前方形的瞭望口停下了腳步,蹲下身子去撫摸射口時,你若有所思地扶着牆上的條石緩緩起身”,儘量地通過語調和語速的變化帶着學生進入這樣一種情境,事實證明這樣的情境創設是成功的,當我問學生:此時的你站在長城上想起了誰?學生答道:“我站在長城上想到了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他們真是不容易”,於是我進一步啓發:是啊!這樣的想法是你們站在長城上,情不自禁地很自然地想到的。有了這樣的一個情感經歷,再來理解之前的那個句子可謂不攻自破了。第二次情境創設是爲了讓學生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不容易,通過一段音樂的渲染,然後通過我聲情並茂的朗讀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彷彿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學生當時都比較激動,大部分學生都想到了古代勞動人民是在怎樣的將重重的條石運上山,修築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在學生充分想象後我又即時補充了段文字資料(古代勞動人民修築長城所付出的代價),在一層層引導學生感悟後再讓學生來朗讀這段文字,這時候的朗讀就非常動情了,接連點的幾個學生都讀得特別感人,學生此時的情感是發自肺腑的。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4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裏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

理解貓的性格古怪是本文的重點,也是一大難點,針對這個難點,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1、讀讀課文,看看老舍先生家裏養的是隻什麼樣的貓,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

教師、學生合作板書:

老實貪玩盡職

可愛古怪溫柔可親一聲不出

膽小勇猛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全文有初步的瞭解,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2、以貓的貪玩和盡職對比爲例,體會貓的性格的古怪:

⑴有同學談到課文中的貓是隻貪玩的貓,讀出有關句子。

⑵讀出表現貓盡職的句子,標畫有關詞句,說說從哪裏看出貓的盡職。

3、貓很貪玩,但卻又很盡職,學到這裏你對這隻貓又有了什麼新的認識(認爲這是隻怎樣的貓)?

⑴你能從黑板上圈出一個詞語嗎?

⑵再讀讀這兩段話,讀出貓性格的古怪。

(設計意圖:在通過理解、朗讀領悟到貓貪玩、盡職之後,學生很容易能夠在先前的板書中找到與之相關的對貓新的認識──古怪。這樣的`設計爲理解大貓性格的古怪作出了引導,又爲更好的理解另外幾處大貓的性格古怪做好了鋪墊。)

4、舉一反三,從課文的1~3自然段中,你還能從哪些地方讀出貓的性格古怪?

⑴請你通過朗讀告訴同學們哪裏還表現了貓的性格古怪。

⑵填空: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它既(),又();既(),又();既(),又()。

(試着說說古怪的意思)

(設計意圖:針對本課的教學重點先通過朗讀表現貓的性格古怪,在朗讀過程中能更進一步體會到貓的性格特點,在此基礎上舉一反三,設計如上填空,學生水到渠成的體會到了貓性格古怪的特點,而且還培養了概括能力。)

以上的教學設計,通過實際的課堂檢驗,效果較好,學生不僅在不知不覺中領悟了貓性格古怪的特點,還得到了朗讀、語言文字的訓練,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5

《烏塔》這篇略讀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在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默讀和思考的時間,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瞭解課文寫了一些什麼事,引導學生獨立讀懂課文,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比較容易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我再引導學生針對這些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然後,我拋出問題:小學生獨自外出旅遊好不好?這問題看似普通,其實引發了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閱讀課文的見解,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學生的辯論,爲領會內容提出認識做了準備。

我把持有兩種不同觀點的同學分成正反雙方,通過辯論來引導他們提高認識。學生們積極性相當高,我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意見,學生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後,我對學生的觀點作了總結:烏塔獨立自主等方面的品格值得大家學習,但是並不是鼓勵大家像烏塔一樣獨自外出旅遊,畢竟安全是第一位的,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採用多種方法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

學生聽了,也頗有同感。這樣的教學設計,給了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和活動的機會,營造了一個自主、平等、合作的氛圍,因而,整個課堂充滿了生機,充滿了快樂,充分發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巧妙地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去發現,從而學習烏塔獨立自主的精神。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6

上完昨天的語文課,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昨天的教學內容是《卡羅納》,節選自意大利的名著《愛的教育》,這篇課文講的是小男孩卡羅納的母親不幸去世,他悲痛不已,老師和同學們都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關心他。我們交流的第一個問題是:“你從那些句子的描寫中感受卡羅納的巨大悲痛?”孩子們紛紛發言,“他面容灰白,好像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他用雙手抱着自己的頭,不由得號啕大哭起來!”劉申寶讀完後繼續解釋道:“因爲他看見了書上的插圖,圖上畫的是一位母親牽着孩子的手,他一定是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我隨即點撥:“這就叫觸景生情!”其實,在我寫下這幾個字的一瞬間,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那位永遠也不能醒來的母親!眼睛不覺溼潤了!但我極力保持着冷靜!王俞琳繼續朗讀到:“我從這也體會到了。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卡羅納獨自站,在一邊端詳着我,他的目光裏有無法形容的悲哀,那眼神彷彿在說:“你可以有媽媽,而我卻永遠也沒有了!”她的朗讀聲情並茂,那聲音裏帶着無限的哀怨、淒涼、無奈,我脆弱的內心一下子被他的朗讀擊碎,傷心的淚水奔涌而出,我默默地轉過身,任憑那止不住的淚水盡情地流淌,是啊,七年雖然已經過去,可是我對母親的思念何曾又停止過呢?想到這是課堂,我卻又要強忍,我不停地掏紙巾,不停地抹眼淚!教室裏一下子安靜下來!一分鐘之後,我轉過身來,用顫抖的聲音繼續講課:“同學們,老師真的很羨慕你們,因爲你們有媽媽的疼愛,但你們要懂得珍惜,等到有一天,媽媽真的離我們遠去了,你永遠都無法彌補這份傷痛!”說着說着,我的喉嚨越來越哽咽,淚水再一次地止不住地留下來,我再也沒有勇氣看孩子們,我也不知自己是怎麼走到窗臺前的,只知淚水一個勁地往下流,一個男孩悄悄地走到身旁,輕輕地說:“老師,紙!”我靜靜地接過了,我看清了那張再熟悉不過的臉,他是劉申寶——我們班的明星人物,平時我批評得最多的人物!那一刻,我感動了,我更慚愧了——因爲有時對他的態度!我甚至有了跟他道歉的念頭!接着,第二個、第三個……一包又一包的紙靜靜地出現在了窗臺上,出現在了我的靈深處!還有的孩子偷偷地用關切的目光注視着我,那樣子似乎在安慰:“哭吧,哭吧,我們可憐的張老師!”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我終於鎮靜下來,鼓起勇氣,面向孩子們,拿起話筒,深情地對孩子們說:“同學們,告訴你們,雖然我的母親去世已經七年了,但是七年以來,我對她的那份思念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內心的傷痛從來就沒有癒合過!你們擁有媽媽的愛,你們是幸福的,但你們一定要懂得珍惜!千萬不要總是傷害她,否則,有一天,你會後悔莫及的!”模模糊糊中,我看到許多孩子慚愧地低下了頭。有一個小女孩在每日小結中寫道:“從今天的語文學習和張老師的行動中,我明白了母愛的偉大,我再也不敢討厭媽媽的叮嚀和囑咐了!”還有一個小男孩,因爲他犯了錯誤,我讓他自己打電話告訴媽媽實情,他立刻哭了起來,我問他爲什麼,他緊閉雙眼,可憐兮兮地說:“我不想傷害媽媽!”,看來,孩子們已經把那份濃濃的愛植入心間了!

事後,我一直在回憶那堂課的情景,感謝卡羅納,他讓我再一次明白:涌動着生命火花的課堂纔是精彩的課堂!感謝卡羅納,她讓我再一次忠告自己:善待每一個孩子,因爲他們的心靈是純潔的!感謝卡羅納,她讓孩子們明白了呵護母愛,關愛他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